〔返回辭典目錄〕
「巴沙」 巴沙 Baasha(人名) 字義: 勇敢 Bravery,干犯 Offensiveness 彙編: ‧王上16:1-2,15:15-30,19:16原為卑賤的人,曾殺以色列王拿答而棄了王位,並剿滅耶羅波安的全家。 ―― 陳瑞庭 巴沙(Baasha)北國以色列第三位君王,於主前908至886年在位。以色列國祚200餘年,共9代王朝,巴沙以暴力篡位,為第二代王朝的創始人。巴沙是亞希雅之子,屬以薩迦支派,出身卑微,被神「從塵埃中提拔」而為以色列軍中主帥(王上十六2)。主前900年,以色列兵圍基比頓(非利士人城鎮),巴沙於軍中刺殺拿答王,並將先王耶羅波安滿門斬殺殆盡(十五27-29)。巴沙在位24年間,與猶大王亞撒爭奪南北貿易控制權,曾多次交戰。巴沙威嚇要截斷耶路撒冷的對外貿易,並於耶路撒冷以北僅5哩的拉瑪,建設堅壘,企圖封鎖耶路撒冷(十五17、21)。猶大王亞撒懼怕巴沙侵略,傾出聖殿及王宮金銀賄賂敘利亞王便哈達,毀敘以之盟(十五18-20)。便哈達舉兵攻擊以色列北方數座積貨城,並佔領約但河源頭之地,巴沙見後方勢危,只好從猶大邊境撤兵(十五20、21)。聖經對巴沙的統治一無好評,痛斥其「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行耶羅波安所行的道,犯他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裏的那罪」(王上十五34)。神藉先知耶戶譴責巴沙,並宣判因巴沙使以色列陷在罪裏,惹神發怒,神必除盡巴沙及其全家:凡屬巴沙的人,死在城中的必被狗吃,死在田野裏的,必被空中的鳥吃(十六1-4)。巴沙死後,其子以拉即位,兩年後即被另一篡位者心利所弒,巴沙滿門也遭殺盡(十六8-13)。JamesL.Mason另參:「以色列史」;「列王紀上、下」;「舊約年代學」。―― 證主聖經百科全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