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辭典目錄

 

「以利哩谷

 

{\Section:TopicID=2147}以利哩古 Illyricum(地名)

字義:    喜悅 Joy

彙編:    ‧羅15:19係羅馬國之一省,在亞底亞(Adriatic)海之東北。居民為好戰半開化之民族。

―― 陳瑞庭

 

以利哩古(Illyricum)羅馬的省份,位於馬其頓西北面。雖然她的疆界有時劃分得不明顯,但是在羅馬帝國全盛時期(約主後117),以利哩古西達亞得里亞海,北至班安尼亞的省份,東鄰上摩西亞地,南接馬其頓。這疆土現為南斯拉夫及阿爾巴尼亞國境。主前四世紀,以利哩古人與馬其頓人經常作戰。直到主前359年,馬其頓的統治者腓力二世將他們打敗,戰事才結束。主前三世紀期間,他們在海上搶掠希臘和羅馬的船隻,引致以利哩古和羅馬交戰。雙方斷斷續續地打了60年(主前229-168)。經過一連串的叛亂及羅馬間斷的統治之後,終於在主前11年,以利哩古正式歸入羅馬帝國的版圖內。此後,再經過20年,他們才完全受羅馬文化所同化。主前229年,羅馬歷史家波力比阿如此說:「以利哩古人並非只是某一些人的敵人,他們是所有人的公敵。」其後,第一世紀的希臘地理學家斯特拉波,仍然描述以利哩古人是野蠻及貪財的。在新約裏唯一提及以利哩古的,就是使徒保羅曾說他把福音傳開了,「從耶路撒冷,直轉到以利哩古」(羅十五19)。雖然使徒行傳沒有記載那地區的事工,保羅在回到耶路撒冷之前,曾到訪馬其頓及亞該亞,期間可能曾探訪以利哩古(徒二十12)。保羅盼望在士班雅繼續他的事工。士班雅是一個深受拉丁文化影響的地方(羅十五28);保羅可能在以利哩古首次體驗那受拉丁文化影響,過於希臘文化影響的生活。―― 證主聖經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