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辭典目錄〕
「末後的日子」 末世/末後的日子(LastDays)聖經的用語,代表這世界末後的時期。在舊約的記載中,末世就是猶太人所期待,彌賽亞應許得到應驗的時代(參賽二2;彌四1);新約的作者則認為他們正處於末世,就是福音的年代。舉例來說,彼得把五旬節的事件解釋為約珥書二章28節應驗的時刻。彼得說:「這正是先知約珥所說的:『神說:在末後的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徒二16、17)希伯來書的作者宣稱:「神既在古時藉著眾先知,多次多方的曉諭列祖,就在這末世藉著他兒子曉諭我們。」(來一1、2)如此,末世就是福音沛降的日子;藉著耶穌基督完美的一生、受死、復活及榮耀,全世界可以白白得著救恩的好處。在這段日子裏,不信的人有機會悔改歸向神。同時,信徒也有責任向全世界傳揚福音。可是,與此同時,末世亦是神的子民遭試煉的日子。他們要面對這些不信神的人予以蔑視及敵意,保持對神的忠心。因此,保羅警告提摩太說:「末世必有危險的日子來到。」(提後三1)彼得也寫道:「在末世必有好譏誚的人。」(彼後三3)猶大書也有類似的警告:「末世必有好譏誚的人隨從自己不敬虔的私慾而行。」(猶18)對於那些不敬虔的人來說,這可以說是他們的末日了。無論他們現在看來何等興旺,他們的將來卻是慘淡的。雅各帶著諷刺的語氣勸告那些企圖在地上積聚財寶的人:「你們在這末世,只知積攢錢財。」(雅五3)因此我們的主也嚴重地警告我們:「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路十二15),並且稱那些「為自己積財,在神面前卻不富足」(十二21)的人是傻子。猶大書18節使用另一個同義詞來表達,那就是「末期」(和合本作「末世」)。彼得前書一章20節也使用同樣的字詞,他說:「基督在創世以前是預先被神知道的,卻在這末世(末期)才為你們顯現」,那就是說基督在歷史的最後階段才顯現。「末世」的原文是複數名詞,使人想到是指一段時期。這個最後的階段,已經持續了多個世紀,證明這看法是正確的。但從永恆的角度而言,這只是一個短暫的時間。而且在每一個世代裏,這最後的階段常是近在眉睫。約翰以「末時」來形容這種情況。甚至使徒時代的教會所出現的敵基督,也證明了這道理。約翰說道:「如今是末時了。你們曾聽見說,那敵基督的要來;現在已經有好些敵基督的出來了,從此我們就知道如今是末時了。」(約壹二18)末世就逼在眼前,它終有一天會臨到。故此,基督強調我們要時常儆醒,因為我們不知道祂何時何日會回來。那時候,就是末世的終結(太二十四44,二十五13等)。這自然引伸到進一步有關末世的教導:「那日子」(最後的一天)是末世的經法,末世將隨之結束。在新約中,「日子」原文是一個單數名詞,與舊約中熟悉的「耶和華的日子」的觀念呼應。它通常是指不悔改的人接受最後審判時的可怕日子,但同時也是神的百姓蒙拯救及伸冤的日子(參賽二12-22;結十三5;珥一15,二1、11;摩五18-24;番一7、14)。因此,在歷史中,這末世的高潮就是「耶和華的日子」,它突然臨到世上(帖前五2)。末世的最後日子,將會是拒絕福音的人接受最後審判之日。同時,也是現今墮落了的世界得著潔淨,以及被造的萬物復興的日子,以致在新天新地中,神創造的目的,完全可以成就。然後,我們完全得贖,最終與我們的救主完全相像,我們就能夠進入祂永遠的榮耀之中(約壹三2;羅八19-25;啟二十一1-8)。此外,使徒保羅提醒基督徒,在這最後的日子,就是他所稱的「那日子」,他們建在耶穌基督之根基上的工作,會顯露出真正的價值來。他們在生命中所作的一切,將會完全揭示。這並不是說他們在基督裏的救恩確據岌岌可危,反之,這是量度他們在主再來時,是滿有信心見主面,抑或滿有羞恥(參約壹二28)。保羅寫道:「各人的工程必然顯露,因為那日子要將它表明出來……人在那根基上所建造的工程若存得住,他就要得賞賜。人的工程若被燒了,他就要受虧損,自己卻要得救。」(林前三13-15)接續這末世的最後日子,就是基督永恆的國度。那時候,萬物都要服在神之下(腓三20、21;林前十五28)。根據聖經所言,那日子也是勝利及復活的日子。基督應許凡信祂的人,都會在那日子復活(約六39、40、44、54)。與基督再來所彰顯的榮耀相比,末世就像黑夜一般。因此,末世結束時,也就是神永恆之日的開始。所以,保羅勸誡在羅馬的基督徒說:「你們曉得現今就是該趁早睡醒的時候;因為我們得救,現今比初信的時候更近了。黑夜已深,白晝將近;我們就當脫去暗昧的行為,帶上光明的兵器。」(羅十三11、12)當我們醒覺到我們正處於末世,並且那末日快要來到,我們的生活的品質和節奏都會受到影響。正如彼得所言:「你們為人該當怎樣聖潔,怎樣敬虔,切切仰望神的日子來到。」彼得認為從末世的最後日子看,我們應該「殷勤、使自己沒有玷污,無可指摘,安然見主」(彼後三11-14)。故此,末世就是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福音時期。福音時期是在末世最後審判不信者之前奏,也是信徒進入永恆的榮耀之黎明。對於基督忠心的跟隨者來說,那是喜樂及蒙福的日子,但也是等待全然救贖的時刻。同時,在那段日子裏,基督的教會遭受試煉及苦難。可是,神賜聖靈在我們心中保證,讓我們先嘗日後在天的豐富筵席,並為所應許的付上訂金,作為應驗的憑據(林後一22,五5;弗一14;羅八23)。與此同時,我們應該和使徒保羅一同肯定,在這末世所受的苦楚,「若比起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就不足介意了」(羅八18)。而且,這些日子是為了讓我們履行責任,把握良機。責任方面,基督徒受命把福音傳遍天下(太二十八19、20;徒一8),並且神命令世界各地的人都要悔改(徒十七30)。在良機方面,如果末世似乎遲遲未到,又或許有人譏誚耶和華的日子永遠不會來的話,末日之所以延遲了,是由於神長久忍耐,「不願有一人沈淪,乃願人人都悔改」。故此,我們應該「以我主長久忍耐為得救的因由」(彼後三9、15)。PhilipEdgcumbeHughes另參:「主的日子」;「主再來」。――
證主聖經百科全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