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辭典目錄〕
「吉甲」 吉甲是除去肉體的預表,是從歷史來的。―― 倪柝聲 吉甲 Gilgal(地名) 字義: 滾 Rolling,滾開 Rolling away,輪 A wheel 彙編: ‧書4:19;王下2:1-4;書12:23在耶利哥東九里,以色列人渡約但河後,安營於此,在亞割谷北,即猶大與便雅憫交界處。 ‧村名,以利亞、以利沙從此地往伯特利,距伯特利西北廿一里。 ‧國名,吉甲係京城,在多珥南九里,安提帕底北十二里。 ―― 陳瑞庭 吉甲(Gilgal)(1)耶利哥附近的一座城。巴勒斯坦給以色列眾支派割據,吉甲就被分給便雅憫支派。多年來,吉甲都是宗教、政治和軍事各方面的重鎮,於征戰迦南期間和掃羅治國早期,尤其重要。以色列人神奇地渡過約但河後,吉甲是他們在巴勒斯坦安營的首個地方(書四19)。因為以色列人佔領了吉甲一段時間,並以此作共和國的核心地,會幕無疑就在這裏搭建。在吉甲發生過幾件重要的宗教事件:40年飄流期間,所有於曠野出生的希伯來男性,都在此受割禮(書五2-9);慶祝逾越節(第10節);停降嗎哪(第12節);「耶和華軍隊的元帥」指示約書亞關於神的旨意(13-15節)。在軍事上,吉甲是以色列在迦南的第一個立足點,也是向前驅進的基地。約書亞以吉甲為起點,領導以色列征服耶利哥(書六)和艾(書八3);與基遍人立約(書九3-15);攻打亞摩利五王(書十6-43);以及在北方展開他的戰役(書十一)。猶大、瑪拿西和以法蓮,亦在吉甲獲派巴勒斯坦的分地(書十五,十七)。會幕從吉甲遷移至示羅後,吉甲仍舊是以色列的要塞。撒母耳當士師時,經常巡行審判的地方,就包括了吉甲(撒上七16);吉甲也是獻祭的主要地點之一(撒上十8,十三9、10,十五21)。便雅憫人掃羅就在吉甲接受加冠為王(撒上十一14、15),後遭罷免(撒上十三4-15,十五17-31)。押沙龍叛變後,大衛往返巴勒斯坦的途中,在吉甲遇見猶大的人(撒下十九15)。及至主前八世紀,吉甲依然是宗教重地,這從何西阿和阿摩司譴責吉甲為異端邪教祝聖及獻祭之處,可見一斑(何四15,九15,十二11;摩四4,五5)。考古學家對吉甲的準確位置,意見分歧。有稱她位於尼切勒廢墟,即現代的耶利哥城以東約2哩。其他則認為是離古時的耶利哥(蘇丹廢丘)1哩左右的米夫爾廢墟。根據約書亞記四章19節,吉甲就在耶利哥東面的疆界,還有約瑟夫提供的資料,顯示自約但涉水地到吉甲相距約5.8哩,吉甲則在耶利哥以外大概1.2哩的地方(《猶太古史》5.6.4);這些數字與米夫爾廢墟最為吻合。(2)可能是耶利哥附近的地方(申十一30);不過,按文章語意所示,吉甲鄰近以巴路山和基利心山。(3)出現於約書亞記十二章23節的地方,欽定本譯為「加利利的戈印」。其位置雖然不詳,但內文說她在巴勒斯坦北部的加利利境內。另參:「戈印#2」。(4)猶大北部邊界的統稱(書十五7),地近亞都冥,也許跟約書亞記十八章17節中的基利綠相同。(5)記述以利亞和以利沙經文中提及的地方(王下二1,四38)。這處顯然比本條目#1之地,距離約但河較遠。以利亞升天的故事中,他和以利沙正從吉甲走到伯特利,再往耶利哥。因為按文中所示,伯特利位於吉甲和耶利哥之間,這不可能就是上述的吉甲。此地或是現代的吉勒吉利耶,即巴勒斯坦中部一座山頂上的城鎮,約在伯特利以北7哩以外。―― 證主聖經百科全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