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辭典目錄〕
「地」 地(Earth)這詞是指我們所居住的行星、與天堂和地獄有別的世界、陸地、土壤等。聖經對這詞的用法與現代一樣有廣泛意義。希伯來文所翻譯的「土」字,也用來形容「人類」或亞當(創二7、19)。此字指到創造亞當身體的微紅色土壤。另一個譯作「地」的字,是指一個國家(創二十一21)。此外,譯作「塵土」的,就是指地或旱地(創三19)。在新約,譯作「地」的希臘文,表示陸地或國家(太二十七45)。一個從「普世」一詞引伸而來的希臘字,則指整個人類居住的世界(路二十一26),或那時候的羅馬帝國(路二1)。起初「神稱旱地為『地』,稱水的聚處為『海』……神說:『地要發生青草』」(創一10-11)。在某些經節中,「地」在現今看來,本質上指大地(伯一7),懸在虛空(伯二十六7)。至於提到「地的四方」(賽十一12;結七2),則暗示指南針上的4個方位,跟地球的形狀無關。「地球大圈」或許指地平線的圓周(賽四十22;參伯三十八13)。聖經有時更把地描繪得像支撐在柱子上(伯九6;詩七十五3)或立在根基上(詩一○四5;箴八29;賽二十四18;耶三十一37)。由於提到「地」的經文,通常以詩歌或預言的比喻出現,故此對於希伯來的宇宙觀,揭示不多。「地」有時指農夫所耕作的土壤(參王下五17)。根據聖經記載,始祖犯罪被咒詛(創三17-19),使地在太初之時受影響(創二6);現代生態學家似乎認為地球受到損害,根源於人類的貪婪和自大。亞伯的血落在地上以後,該隱辛勤耕作仍不足餬口,正是要永遠譴責他殺害兄弟之罪(創四8-12)。以色列人寄居在神的土地上(撒下二十19),神吩咐他們每7年休耕一次(出二十三10-12;利二十五4-5),讓土壤得以補充養分。經過了這樣7個「安息年」後,土地即在「禧年」歸還本家(利二十五10-17)。這條例不僅提醒人民,神具備支配萬物的最終權力,更防止壟斷地業的「地主」出現。摩西律法向以色列人指明,土地的狀況是他們與神關係的屬靈量計。旱災或荒災是神人關係破裂的徵兆(利二十六;申二十八)。以色列人受到警告,如果罪惡極大,主會將他們逐出該地(參利二十六37;申二十八64)。萬一這事發生,神最後仍和他們重修舊好,使土地成「有夫之婦」(賽六十二4)。新約記載,地或世界是服在那惡者之下(約壹五19),藉此讓人醒悟到,地上許多人仍活在神的團契之外(參弗二1-2)。耶穌曾強調「地上的」和「天上的」兩者之間的基本分別(約三1-12)。這也是雅各(雅三13-17)和保羅(西三1-5)屢次申述的題目。世上的智慧不能叫人明白神的事(林前一20-21)。基督徒地上的身子,雖然有「聖靈的殿住在你們裏頭」(林前六19),卻也很難與未來不朽壞的身體相比擬(林前十五40-44;林後五1-4)。許多經文提到「來世」,那時,這世界要「脫離敗壞的轄制」,一切受造之物「嘆息勞苦」,指望得贖(羅八19-23)。聖經描繪出地有一段時期要經過大規模的重修(結四十七;珥三18-19;摩九13-15;亞十四6-9)。但終有一天,「天必大有響聲廢去,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銷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燒盡了」(彼後三10)。不過,使徒約翰所看到的異象是「先前的天地已經過去了,海也不再有了」,他卻盼望看見「一個新天新地」(啟二十一1)。LouisGoldberg―― 證主聖經百科全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