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辭典目錄

 

「地中海

 

地中海(MediterraneanSea)位於巴勒斯坦西面,常稱為大海的水域(民三十四7;書九1;結四十七1015);也稱為「海」(民十三29;書十六8;拿一),「西海」(申十一24,三十四2;珥二20;亞十四8);「非利士海」(出二十三31);「約帕之海」(拉三7「浮海運到約帕」,原文作「約帕之海」)。地中海由直布羅陀至黎巴嫩,長約2,196哩,闊度由600100哩不等,而最深處達2.7哩。其分域有亞得里亞海、愛琴海、伊奧尼亞海、利果里亞海,以及提蘭尼亞海。由北面的伊斯肯得倫灣至南面的阿里殊灣,長約450哩,海岸線頗為筆直,很少深灣或山岬。沿著敘利亞的海岸向南至貝魯特海岸線,有許多從水中冒出來的岩石。在阿卡,海岸又凹進去,沿岸山坡漸漸向上伸展,直至以斯德倫平原。再向南是陡峭的迦密山,從這裏突出海岸。從迦密山南面山坡向南延伸就是沙崙山谷,山谷向南走,與非利士平原融合在一起。由那裏至尼羅河三角洲,海岸線幾乎是一條沒有間斷的弧線。古時敘利亞腓尼基一帶的海岸有好幾個優良的港灣,地中海在這一區的發展上,擔當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主前1000年之前,比希羅斯勒是海上一個大勢力,而主前1000年之後,推羅和西頓則以她們在海上的勇武而馳名。羅馬人在龐培(主前63)的帶領下,征服了巴勒斯坦,之後,便大大利用地中海的水利,並稱之為「我們的海」。以色列雖然位處地中海岸,鄰國也以航海為生,以色列卻從未發展任何大型的海上貿易或軍事發展。究其原因,有以下各點:第一,以色列人是一個畜牧和務農的民族,他們的根在於土地而不在海上,因此,他們致力向內陸發展。第二,以色列人在巴勒斯坦地主要的精力集中在征服迦南地和保管所得之地,因此無暇發展海上事業。第三,海上領域皆受制於腓尼基,又有小部分受制於非利士。從出埃及的時候開始,腓尼基人已在沿岸各要點建立勢力,並由北面的奧朗底河至南面的約帕,組織了海上同盟。南下沿海地帶,在以色列有史以來,差不多一直被非利士人所控制。所羅門曾一度在紅海的以旬迦別組織艦隊(王上九2627),後來約沙法也在同一地點組織艦隊(二十二48)。最後一個原因,是以色列人所佔領的海岸部分,並沒有天然的港灣。沿岸有好幾個港灣如亞實基倫、多珥、約帕和亞柯,但以色列人在王國時期可到達的港口明顯只有約帕。所羅門建聖殿時,木材就由利巴嫩用船運至約帕,然後再由約帕運至耶路撒冷。新約記載耶穌曾一度前往沿海地區,那一次,祂「到推羅、西頓的境內去」(太十五21),治好了一名敘利非尼基婦人被鬼附的女兒。使徒保羅在宣教旅程中,也多次經由地中海航行;自巴勒斯坦的該撒利亞至義大利的部丟利都有他的足跡。在羅馬的統治下,地中海的交通頗為繁忙,商人、政府官員、軍人和教師皆使用海上的交通。保羅和其他早期教會的基督徒利用了羅馬陸路和海路的通達,在地中海一帶把福音傳開了。WayneC.Hensley―― 證主聖經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