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辭典目錄

 

「米沙

 

{\Section:TopicID=559}米沙 Mesha(人名)

字義:    釋放的 Freed,釋放 Deliverance,自由 Freedom,平安 Safety

彙編:    ‧代上2:42希斯崙的後裔,迦勒的長子。

            ‧代上8:9便雅憫支派的一人。

            ‧王下3:4摩押的一王。

―― 陳瑞庭

 

{\Section:TopicID=2260}米沙 Mesha(地名)

字義:    解脫 Freed,退避所 Retreat,中間地區 Middle district

彙編:    ‧創10:30約坍後裔所居地之一界址。

―― 陳瑞庭

 

米沙(Mesha)1)主前九世紀的摩押王,這名字是從「拯救或釋放」這字根演變而來。根據列王紀下三章4-5節,米沙是一個牧羊人,在亞哈時代曾向以色列大量進貢,但亞哈死後就背叛以色列(王下一1)。後來亞哈的兒子約蘭與猶大王約沙法和以東王聯盟,意圖重建在摩押的霸權。戰況對摩押人不利時,米沙把長子獻在城牆上給摩押神基抹,作為燔祭(王下三27)。米沙其他的事蹟銘刻於摩押石碑上,這是米沙立於底本的碑石,內容是記述他的政績和紀念他在戰場上的勝利。這石碑在1868年,由德國宣教士克拉恩於死海以東約13哩和亞嫩以北數哩的底本發現。這石碑曾一度遭貝都因人破壞,重建的紀念碑自1873年一直存放在巴黎羅浮宮。在這石刻中,米沙記述以色列王暗利「長期壓迫摩押──他的兒子效法他,又說:『我要使摩押屈服。』」跟著米沙說他戰勝了暗利之子(亞哈),並列出他所征服的城鎮,向北遠達約但河東,由底本至米底巴,一路擊殺以色列的居民。米沙在摩押石碑上的記述與列王紀下一章1節和三章5節談及摩押叛變(在亞哈之前或之後﹖)的記載有出入。很可能米沙曾兩度叛變,一次是亞哈在位時,如摩押石碑上的記述,一次是在亞哈逝世後,如列王紀下一章1節和三章5節所記載。亞哈察覺摩押和米沙對他有潛在的威脅,可能因此重新於耶利哥設防,從米底巴過了約但河,就是耶列哥,這城在亞哈以前是不設防城,因為約書亞攻陷這城後,曾咒詛任何意圖重修這城的人(書六26;王上十六34)。另參:「摩押石碑」。(2)迦勒的兒子,西弗的父親(代上二42)。這節經文的下半部似乎是說,米沙是希伯崙之祖,不過希伯來經文在這裏以瑪利沙代替米沙。呂振中中文譯本(按照七十士譯本)在兩處均為「瑪利沙」。另參:「瑪利沙#1」。(3)便雅憫人,是沙哈連在摩押地從賀得所生的兒子(代上八9)。(4)亞拉伯南部一個地方,是約坍子孫居住之地的西界(創十30)。其確實地點不詳。有些人認為米沙是位於紅海東岸的一個海口城市,在現今也門附近,另一些人則認為米沙是位於波斯灣西北面的沿岸,在米鮮區附近。―― 證主聖經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