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辭典目錄

 

「何西阿書」提要

 

壹、書名

 

所有的大小先知書,都是以先知的名為書名。《何西阿書》是「小先知書」中的第一卷。「何西阿」的原文字義是「神的拯救」或「耶和華是救恩」。本書中的預言充滿了救恩,特別是耶和華對於背道的以色列的救恩。

        所謂「小先知書」,並非指作者先知的地位較小,也不是指書中的內容較為次要,乃是指各書的篇幅較短而言。「小先知書」包括《何西阿書》、《約珥書》、《阿摩司書》、《俄巴底亞書》、《約拿書》、《彌迦書》、《那鴻書》、《哈巴谷書》、《西番雅書》、《哈該書》、《撒迦利亞書》、《瑪拉基書》等十二卷。這些書可能在當初原是一卷書,就是司提反所說的「先知書」(徒七42),因為:那「先知」是複數,指眾先知;那「書」是單數,指一卷書。所以譯得更準確應當是「眾先知的書」。司提反的話引自阿摩司五25~27

 

貳、作者

 

        本書的作者是備利的兒子何西阿(參一1)。因聖經中經常有同名不同人的情形,故一般慣例都會提到他是誰的兒子。舊約聖經共有五位名為何西阿(或譯何細亞,但原文相同),他們是:(1)何西阿(民十三8),即約書亞的原名;(2)何細亞(代上二十七20),大衛年間以法蓮支派的領袖;(3)何細亞(王下十五30),北國以色列最後的王;(4)何細亞(尼十23),尼希米年間一位立約簽名悔改的首領;(5)何西阿(何一1),本書的作者。

        何西阿這名的原文字根,與舊約的「約書亞」和新約的「耶穌」相同,意思是救恩或拯救。

    根據何西阿自述:「當烏西雅、約坦、亞哈斯、希西家作猶大王,約阿施的兒子耶羅波安作以色列王的時候,」(參一1)作先知為神說話。由此推斷,他是在以色列王耶羅波安第二晚年開始盡職,一直到猶大王希西家早期,可見他作先知的年日相當長,長達六十年以上,甚至有謂約有九十年,是在職最長的一位先知。與他同時代的先知有以賽亞、彌迦、阿摩司。

        何西阿奉神的命令娶淫婦歌篾為妻,甚至在她淫奔之後,又奉神命令復娶回她。此事象徵神的愛,也象徵以色列的背道,雖然以色列一再背棄神,但神仍舊愛他們。全書以此為背景,敘述神和背道的以色列之間的關係。

 

参、寫作時地

 

        從本書的內容看,寫作時間應當是在北國以色列尚未覆滅之前,故應在主前785年至主前725年之間。

        寫作地點不詳,但因本書的對象是以北國以色列民為主體,故合理的推測是在北國以色列境內。

 

肆、主旨要義

 

    本書以先知結婚失婚復婚來描寫神對祂子民愛恨交織的情緒:以色列民雖然背道,神卻因愛揀選並施恩給他們,而以色列民離棄神去事奉巴力,就如不貞的妻子離開丈夫,歸了別人為妻;但神仍然眷愛以色列民,不肯捨棄,藉先知復娶淫婦,呼籲不忠的子民與自己重修舊好。本書一方面指責以色列民的悖逆,並宣告亡國的審判;另一方面卻以「慈愛」為全書的重點,表明神對以色列民專一忠誠的愛,並指出神要求百姓必須向祂專一忠誠。雖然百姓的罪行必召來刑罰,然而神最終的目的,是要他們歸向祂。

 

伍、寫本書的動機

 

    在何西阿作先知時,正值以色列歷史上政治最黑暗腐敗的時期。不僅如此,以色列民的道德操守,以及宗教信仰上更是墮落到了極點。神似乎被迫藉著先知何西阿的個人婚姻不幸遭遇,以及先後十數篇信息,一面表明神仍舊愛他們的心意,一面呼籲他們回轉。這樣,神的子民仍然能夠抓住此一線生機,得以有光明的前途。

 

陸、本書的重要性

 

《何西阿書》是十二卷小先知書之一,且列在十二卷之首,表明它在小先知書中具有獨特的地位。所謂「小先知書」,並不是因為它們的內容比較不重要,而是因為它們的篇幅較短。但是事實上,這十二卷小先知書的預言,不僅關乎以色列和猶大國和它們周遭的列國,並且也關乎那要來的彌賽亞國,所以相當重要。

 

柒、本書的特點

 

    本書具有如下的特點:

    ()本書中的預言大多以北國以色列為對象,僅少數經文如一7155等處提及猶大,但南國猶大並非本書的主要預言對象。

    ()本書的結構分成兩組:一至三章自成一組,敘述先知自己悲慘的婚姻生活;四至十四章另成一組,是一些講章、回顧、請求、譴責、諷刺、述史和應許等的組合,彼此之間沒有什麼邏輯的關連。

        ()本書後半段言詞苛峻入骨,文章條理不明,也沒有押韻;處處顯出迫切之心,有意傾吐內裡的負擔而後快。

        ()本書用希伯來文的散文和詩體寫成,原文難度是舊約中最高的,有許多疑難的字詞。

        ()本書中有很多的表記、象徵、和動人的隱喻。

        ()本書最大的特點是,這位聖潔的神竟然命令先知娶淫婦為妻,似乎與祂的性情背道而馳,但其用心良苦,藉此表達祂對子民始終不變得愛。

        ()本書用先知所生三個兒女的名字,以及兩個新的稱呼,向背道者指明一條正路,就是悔改歸正:耶斯列(神所驅散的)――羅路哈瑪(不蒙憐愛的)――羅阿米(非我子民)――阿米(是我子民)――路哈瑪(蒙憐愛的)

 

捌、本書與其他聖經書卷的關係

 

    本書與《阿摩司書》《約拿書》大約同一個時期,但比《阿摩司書》稍遲,比《約拿書》稍早。《阿摩司書》是論神的選民受罰,《約拿書》是論外邦人悔改,而本書則是論神的救恩。這三個主題正符合神救恩的安排:先是神的選民因悖逆受罰,救恩就臨到外邦人;等到外邦人的日期滿足時,以色列全家仍要得救(參羅十一25~26)

    本書與《阿摩司書》都是論到北國以色列的罪惡,但信息重點稍有不同:《阿摩司書》重在指責社會階層的不平等,上層人對下層人的欺壓剝削;而本書則較注重道德宗教和政治上的問題。

        何西阿書和新約聖經有很密切的關係。我們的主也特別重視本書;祂曾兩次引用本書上的話說明神的心意――「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太九13;十二7)。還有好幾處本書中的話直接的或間接的被引在新約聖經裡。例如:一9~10比較羅九25~26;二23比較彼前二10;十一1比較太二15;十三14比較林前十五55

 

玖、鑰節

 

    後來以色列人必歸回,尋求他們的神耶和華,和他們的王大衛;在末後的日子,必以敬畏的心歸向耶和華,領受祂的恩惠。」(5)

        來吧!我們歸向耶和華。祂撕裂我們,也必醫治;祂打傷我們,也必纏裹。過兩天必使我們蘇醒,第三天祂必使我們興起,我們就在祂面前得以存活。我們務要認識耶和華,竭力追求認識他。祂出現確如晨光,祂必臨到我們像甘雨,像滋潤田地的春雨。」(1~3)

        以法蓮哪,我怎能捨棄你?以色列阿,我怎能棄絕你?我怎能使你如押瑪?怎能使你如洗扁?我回心轉意,我的憐愛大大發動。」(十一8)

        「我必醫治他們背道的病,甘心愛他們,因為我的怒氣向他們轉消。我必向以色列如甘露,他必如百合花開放,如利巴嫩的樹木紮根;他的枝條必延長,他的榮華如橄欖樹,他的香氣如利巴嫩的香柏樹。曾住在他蔭下的必歸回,發旺如五穀,開花如葡萄樹;他的香氣如利巴嫩的酒。以法蓮必說,我與偶像還有什麼關涉呢?我耶和華回答他,也必顧念他;我如青翠的松樹,你的果子從我而得。」(十四4~8)

 

拾、鑰字

 

        歸回、歸向(7;三55;五4;六111;七1016;八13;九3;十一557;十二6;十四127)共十七次。

 

拾壹、內容大綱

 

   一、不貞的妻子(一至三章)

         1.神命先知娶淫婦預表神對以色列民的愛(1~9)

         2.預言南北兩國將來要合而為一(10~1)

         3.先知的妻子淫奔象徵以色列民背道(2~5)

         4.以色列受懲罰後將來仍要蒙福(6~23)

         5.神命先知復娶淫妻象徵神不滅的愛(1~5)

   二、背道的百姓(四至十三章)

         1.背道的情形――道德墮落、棄掉知識、拜偶像(1~19)

         2.受懲罰後向神悔改並呼求(1~3)

         3.神的診斷與以色列的罪狀(4~16)

         4.神對以色列的懲罰(1~15)

         5.神對以色列不止息的愛(十一1~11)

         6.回顧以色列背道歷史及其前因後果(十一12~十三16)

   三、展望以色列必將歸回、歸正和復興(十四章)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何西阿書註解》

 

何西阿書(Hosea,Bookof)舊約十二小先知書中,依照傳統編排的第一卷書,書成於主前八世紀末期。何西阿信息的對象,是瀕臨淪亡的北國以色列。先知之中,只有何西阿居住在北國,又在當地傳道。神給予何西阿的使命,是揭露北國觸目皆是的背道和敗壞情況,勸告同胞悔改歸神。何西阿藉著他的家庭生活,描繪了神對以色列堅定不移的守約之愛。作者何西阿的事工,延續了至少34年(約主前756-722)。他似乎很有學識,可能是農民,也有可能屬於以色列中比較富裕的階級。何西阿娶妓女(和合本直譯原文,作「淫婦」)歌篾為妻,當時可能頗受非議。對於後世的聖經讀者和釋經家來說,更是備受爭論的題目。然而最合理的解釋,似乎是把歌篾看為一個人所共知的妓女。神命令何西阿和她結婚,目的是描繪以色列的背道和神守約的愛。真實程度即使是高等批判家,也沒有質難何西阿書的真實和統一性。引起爭論的部分只有提及猶大的段落(何一1711,四15,五510-14,六411,八14,十一12,十二2),以及提及將來福祉或國度拯救的段落(例:十一8-11,十四2-9)。然而何西阿提及猶大是理所當然的。作為屬神的人,他當然不會喜歡以色列與大衛家分離。不敬虔的王,令北國長久活在神審判的邊緣。除了關乎以色列的啟示外,神顯然也給予何西阿有關猶大的啟示。何西阿提到將來的祝福和對以色列的拯救,不一定會抵銷對以色列罪惡的譴責。正如何西阿對淫婦歌篾恆久的愛,又與她復和,並沒有抵銷她所犯嚴重的罪。赦免與復和,並不表示否定罪狀。歷史和考古資料何西阿生活的時代,是北國在耶羅波安二世(主前793-753)治理之下,最為富足的時代。然而,何西阿亦看見了北國被亞述侵略(主前722),國家滅亡,人民被擄。何西阿書一章1節列出了以下幾個王:南國的烏西雅、約坦、亞哈斯、希西家;北國的約阿施和耶羅波安。烏西雅與約阿施和耶羅波安同時。以色列被亞述所擄時,亞哈斯作猶大國王。當時希西家似乎也和亞哈斯一同作王。耶羅波安二世作以色列的王共41年(王下十四23),始終不離開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一世)所犯拜金牛犢的罪(王下十四24)。

耶羅波安二世作王時,以色列國勢雖然富裕興盛,但政府的腐敗和人民屬靈生活的墮落,已為後來諸王的混亂時代鋪路。當時的經濟和道德逐漸衰退、敗壞,國王和大地主欺壓農民,迫使小地主從農村遷移到城市,造成了社會的變動,以色列不久陷入一片敗壞之中,成為無政府狀態(何四12,七17,八34,九15)。寫作年代何西阿的先知事工,從耶羅波安二世在位時(主前793-753)開始,直到猶大王希西家的時候(主前715-686)。好幾個證據證明何西阿在以色列王何細亞(主前732-722)統治之下,依然作先知:(1)何西阿書十章14節的沙勒幔,可能是何細亞在位初期,侵略以色列的亞述王撒縵以色(王下十七3)。(2)何西阿書五章13節和十章6節的耶雷布王,可能是撒珥根二世(主前722-705)。(3)有關亞述侵略的預言,似乎是指即將發生的事(何十56,十三1516)。(4)書中提到埃及和以色列對亞述的倚賴,似乎也符合何細亞時代的情形(七11,十一11)。這些證據,證明了何西阿的信息編寫成書的時間,可能十分接近以色列亡國之時(主前722)。寫作地點和收信人何西阿宣講信息時,居住在以色列。他稱撒瑪利亞的王為「我們的王」(何七5)。他對以色列的描述,顯示他對北國的地理環境,有相當的認識。他似乎親自觀察過基列,才會這樣提及此地(六8,十二11)。北國的先知中,可能只有何西阿,在其事奉的年日中,都定居於以色列國。寫作目的何西阿向以色列宣告悔改歸神的必要。他形容以色列的神,是有耐性、有恩慈的神,忠於盟約的應許。這個重點,是何西阿書的特色(參二19)。「慈愛」一詞,最能表達耶和華本乎盟約的信實與大愛。何西阿的家庭生活,則將這種慈愛,活生生地描繪出來。內容提要何西阿書的段落和主旨,可見於下面的大綱:一、序言(一1)二、神對何西阿的曉諭(一2至三5)甲、神命令娶歌篾生子(一2至二11.歌篾子女與以色列被棄船(一2-92.神的兒女與以色列的復興(一10至二1)乙、歌篾的淫亂比作神和以色列間爭辯(二2-23)丙、神命令再娶歌篾(三1-51.例證(三1-32.應用(三45)三、神對以色列的曉諭(四1至十四9)甲、以色列離棄神(四1至七161.神對以色列的指控(四1至五72.神對以色列的警告(五8-143.神對以色列的呼召(五15至六34.神對以色列的關愛(六4-115.關乎以色列的結語(七1-16)乙、以色列受懲罰(八1至十151.以色列遭受審判(八1-142.以色列被擄(九1-173.以色列的報應(十1-15)丙、以色列的復興(十一1至十四91.父堅定的慈愛(十一1-122.父堅定的審判(十二1至十三163.父堅定的邀請(十四1-9)神對何西阿的曉諭何西阿書開首3章,主要是記述何西阿的家庭生活。其重點是何西阿對他不忠的妻子的忠誠和愛。神命令何西阿與妓女歌篾結婚,又和她生養兒女(一2至三5)。這命令對部分的釋經家,構成了難處。因為以色列的先知和祭司,根本不會和妓女結婚。故中世紀的猶太學者,認為這記述只有象徵意義而非歷史事實。後來,又有學者把第一章和第三章割裂分論。他們認為第三章是對何西阿親密的婚姻關係的敘述,第一章則是他作為先知早期的一些概略回憶而已。但部分學者則相信這兩章所記敘的,都是史實。又有某些學者認為第一章所載的是史實,第三章則是何西阿對自己婚姻的寓意解釋。至於歌篾婚前的性行為,自然是備受爭論的問題。最主要的看法有兩個:(1)歌篾在婚姻的初期,是個忠貞的妻子。原文說她是個「淫亂的妻子」(和合本譯「淫婦」),不稱她為「妓女」,是指她罪惡淫亂的本性。神後來把這本性揭示,為要描繪以色列拜偶像的罪行。(2)歌篾是個眾所周知的妓女。

神命令何西阿娶她,是要描繪以色列拜偶像的罪行,以及神的信實和堅定不移的愛。第二個看法,最為福音派的學者接受。同時,根據文意、文法、歷史背景釋經的原則,這也是最直接的解釋。有些學者認為「他情人所愛的」女子(三1)不是歌篾,而是另有其人(和合本的翻譯似乎也採取了這個立場)。但既然歌篾代表了以色列,其外再無他國,所說的女子便極有可能是歌篾。至於何西阿為何要買贖她,原因不明;也不能確定她的贖價,為何部分是糧食,其餘則是金錢。可能整個交易,都是要象徵神將來要在被擄中拯救以色列。然而照我們所知,北國的10個支派被亞述擄走後,並沒有歸回。這個解釋不能應用在猶大國身上,因為何西阿信息的對象並非南國,只是猶大也受到警告(六11)。神這命令的用意,記載在一章2節的下半部分。何西阿的婚姻,要描繪出以色列與耶和華之間的關係,「因為這地大行淫亂,離棄耶和華」。神為何西阿和歌篾的兒女,起了有象徵意義的名字。長子名耶斯列(一4上),代表神為亞哈一家在耶斯列被屠殺一事,審判耶戶家族(王下十1-1130,十五8-12)。

第二胎的女兒,名叫羅路哈瑪(何一6上),意思是「不蒙憐憫」,象徵以色列必受審判。北國在屬靈方面敗壞極了,將要被擊敗擄掠(一6下)。第二個兒子羅阿米的名字,是「非我民」的意思(一89)。然而神不過是暫時拋棄盟約之民以色列(一10至二1),縱使個別世代悖逆神,神與亞伯拉罕(參一10;創二十二17)和摩西(出十九1-7)立約的應許,始終要成就。何西阿宣告因淫亂而休棄歌篾,反映了神離棄以色列,是因為她的淫亂(何二2;參耶三1至四2)。而何西阿的子女所代表的,是當時以色列國個別的人民(何二2-5)。歌篾不滿和丈夫之間的關係,因而追尋其他情人。以色列犯了屬靈的淫亂,崇拜外邦神祇,追尋的也是這種虛無飄渺的滿足。他們把憐憫他們的神所賜的恩典,當作是外邦神祇的賞賜(二812)。當以色列人發現犯罪並不能恆久使他們滿足,便悔改歸回最初所愛的(第7節)。在第三章,歌篾的復原精彩地刻畫出以色列歷史的概要。何西阿為歌篾付出的贖價(何三2),象徵以色列受罪和撒但的捆綁(來二1415)。贖價是一個女奴的價錢,因為歌篾受她的罪所綑綁,成為奴隸(參出二十一32)。歌篾必須獨居,一如以色列必須被擄,使得以潔淨(何三3;參申二十一13)。被擄了一段時間之後(「後來……在末後的日子」),以色列將會回到丈夫那裏,享受經過更新之關係。一個有關彌賽亞的預言描寫大衛將要復活,把以色列引到神的面前(何三5)。神對以色列的曉諭何西阿書的第二個大段落,詳細解釋第一至三章所描繪的,並稍加解說過的事情。何西阿宣講了以色列的背道(四至七)、懲罰(八至十)和復原(十一至十四)。以色列充滿了不敬虔的行為,與神隔絕(四12;參出二十1-17)。人民的漠不關心,以及祭司的謊言,使他們拒絕聽從神的話(何四6-9;參賽五13;摩八1112;番一6)。以色列人仿效屬靈領袖的敗壞,正如他們的君王跟從先王敗壞的領導一樣(何四9)。以色列以求問偶像和占卜,取代了神的話語(1213節)。以色列終於失去了祭司的身分(第6節;參出十九6),因為導致全國背道的,主要是祭司(何五1)。向北國提出指控後,神又警告他們(五8-14)。角聲將要在以色列和猶大中間的緩衝地帶──便雅憫山地吹起。這警報是表示以色列已被侵佔,猶大正面臨危機(9-12節)。北國倚靠的是人的命令,不是神的命令(第11節)。以色列轉向亞述尋求幫助,亞述卻背信棄義,擊敗他們(第13節)。何西阿在預言以色列被亞述所滅時,描述神是至大的責罰者(第14節)。啟示了責罰之後,神立刻呼籲他們悔改(五15至六3;這段經文的章節分段不宜,六1-3和五15實屬同一段落)。歸回耶和華的呼告,有可能是何西阿得到啟示之後,從心底發出的回應。然而,最合適的看法,是把六章1-3節作為將來歸回的餘民口中所說的話。亞述和其他一切國家,都不能醫治以色列;只有神才能在屬靈、政治、物質上醫治她(六1;參出十五26;申三十二39;賽五十三5;結三十七1-14;瑪四2)。呼召人悔改之後,神再次講述以色列的罪過(何六4-11,參四15)。以色列轉離了創造她的主,違背了祂的命令(六7)。基列只是以色列兇殘性格的其中一個例子而已(第8節);即使祭司,也是以暴虐聞名(第9節;參撒上二12-17;耶五31)。以色列的罪確實「可憎」(何六10)。第七章是神對以色列的結語(1-16節)。神每次試圖呼召以色列悔改,只更清楚地展露了他們的罪過(第1節)。他們以為他們犯罪,神不會記念(第2節;參詩九十8;太十二3637)。他們的人民與君王首領同等敗壞,反使他們的政治領袖歡喜(何七3)。全以色列都慣行淫亂(第4節),並沒有從異教的人中分別出來(第8節;參出三十四12-16;林後六14至七1)。他們好像「沒有翻過的餅」一樣,在屬靈和政治上,都沒有平衡,一面烤焦了,另一面卻仍是生的。在外交的事務上,以色列「好像鴿子愚蠢無知」,輾轉向埃及和亞述獻媚(何七11)。他們在有需要的時刻,沒有向神尋求指引,卻倚靠世上的勢力。他們對神缺乏信心,又沒有和罪分離,因此必須面臨神的責罰(第12節;參林前十一32;來十二5-15)。第八章講述以色列終必受審判(參第7節)。有警報警告人民亞述的來臨(何八;參結十七2-21)。亞述來攻擊以色列(「耶和華的家」,何八1),因為以色列背叛了西乃山的盟約(參申二十七9至二十九29),又觸犯了摩西的律法。以色列虛假地呼求神從責罰的杖下拯救他們(參賽十5),並不會得到神的回答。亞述會繼續追擊她的10個支派(何八23)。以色列受審判的其他罪狀,包括沒有神的指引而立王(第4節上),以及拜偶像(4-6節)。因為國家的悖逆,以色列的祭物不蒙收納(第13節;參撒上十五22;賽一11-15)。他們將要被擄,好像初時被擄到埃及一樣(何八13)。被擄的主題,一直延續到第九章。以色列不會有喜樂(何九1)。土地的出產不會再供養她,因為她不再住在這地了(2-3節)。部分的以色列人將要逃亡到埃及,餘下的人則被擄到亞述。一切的祭祀都要停止,獻祭所用的酒、肉,只會為滿足人的口腹而吃(4-5節)。逃到埃及的以色列人,將被埃及人所殺(第6節)。第十章繼續敘述以色列所受的報應。以色列好像一棵茂盛的葡萄樹(何十1),但她卻妄用自己的豐足,獻在異教的祭壇上。他們被神判為有罪,神要毀滅他們的祭壇,取去他們的君王(23節)。這裏提及基比亞(參九9),是要提醒以色列,背道不但有傳染性,更是難以洗雪的(十9)。「兩樣的罪」可能是指在伯特利和但的兩個金牛犢偶像,這些罪會帶來神的管教(第10節)。所判的刑罰,就是重軛下的苦工,還要負起被亞述人所騎的重擔(第11節,參和合本小字)。何西阿書的十一至十四章,預言以色列要在將來復興(十一1至十四9)。以色列能夠復興,第一個理由就是父神堅定不移的愛(十一1-12)。神把以色列當作兒子一般,從埃及呼召出來(第1節;參出四2223)。然而以色列並沒有對父神的愛作出回應,她只是追尋和異教聯盟(十一5),招來審判(5-7節)。耶和華的話,啟示了祂不可逆轉、完全聖潔公義的審判(十二1至十三16)。以色列的罪,只能為他們帶來公義的報應(十二12);以色列自己必須完全負起北國被滅的責任。以色列雖然罪孽重大,但神仍可以成為她的幫助(十三9)。以色列應當速速悔改,然而她卻沒有這樣做(十三13)。但耶和華的憐憫,至終會除去死亡,使以色列得以在靈性上、政治上,甚至肉體上存活(第14節;參結三十七1-14;但十二1213)。父神在何西阿書最後一章,以慈愛邀請以色列,藉著認罪、禱告、讚美,悔改歸向祂(十四1-9)。「嘴脣牛犢」所指的,是常常獻上牛犢的感謝祭(出二十四5;利七11-13;參詩五十一17-19,六十九3031;來十三1516)。以色列必須承認,亞述的政治聯盟和一切的偶像,都不能使她得救(何十四3)。神一再應許(留意十四45的「我必」),要在以色列復興時賜福給她。耶和華會醫治以色列的靈性,無條件地愛她,使她完全富足,並保護她(4-7節)。以色列會變得好像百合花,像香柏樹般堅定,像橄欖樹般多結果子。教導全書最後一節(十四9),總結了何西阿書的主要重點。智慧人會敬虔度日,愚昧人則不會。敬虔人會得到復興,勝過死亡(十三14),蒙受福祉(十四4-7)。一切僭奪神在人心中獨特地位的,都是偶像。以色列人用異教神祇(四12-19)、民族的驕傲(五5)、宗教儀式(六6)、政治上的利益(七3)、政治聯盟(七11)、政府力量(八4)、建築工程(八14)、自私的財富(十1)和拜祭偶像(十三2),取代了神的引領、幫助、賜福和拯救。其實,只有神才能給他們真正的福氣和保障(十三49,十四4-7)。何西阿的信息,帶出了罪的嚴重性和神可怕的審判(一4,四1-5,五249,六910,七1316,八7,九11-17,十4815),又強調了神的憐憫和慈愛(一7,二19-23,十一489,十四4-7)。何西阿形容背道是傳染性的。背道的惡性循環,可能由屬靈的領袖開始,也可能由人民開始,然後互相傳染(四9)。背道的人接受的懲罰,會按其責任的輕重而定(四14,五1,十三9)。另參:「何西阿#2」;「以色列史」;「預言」;「先知,女先知」。―― 證主聖經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