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辭典目錄〕
「希律」 「希律王」(太二3)即歷史上的以東人『大希律』,約在主前四十年被羅馬封為治理猶太的王。他為人暴虐無道,甚至殺害自己的妻兒。 『希律王』代表撒但,牠是今世的君王,是敵擋基督、反對基督的;『希律』也代表撒但所利用的工具,許多世人和政權被撒但所使用,來抵擋基督、殺害基督徒。『希律』為王的時候(太二1),象徵黑暗掌權的時候。 例 1:「希律和本丟彼拉多,外邦人和以色列民,果然在這城裏聚集,要攻打你所膏的聖僕耶穌」(徒四27)。―― 黃迦勒 希律 Herod(人名) 字義: 英勇的 Heroic 彙編:希律的朝代是以士買人安提帕底所創設的,聖經中題希律之名的共有六人。 ‧太2:1-20大希律,安提帕底之子。 ‧太2:22希律亞基老是大希律的長子。 ‧太14:1,10;路13:31希律安提帕是大希律之子,為加利利與比利亞的分封王,曾殺施洗約翰。 ‧路3:1;太14:3;可6:17希律腓力亦是大希律之子,治理以土利亞和特拉可尼,曾為希羅底前夫。 ‧徒12:1-23希律亞基帕為亞利多布路之子,大希律之孫,為猶太全地之王,曾大舉迫害信徒,終被蟲咬而死。 ‧徒25:13,26章希律亞基帕是希律亞基帕之子、大希律曾孫,曾與腓斯都審問保羅。 ―― 陳瑞庭 希律,希律家(Herod,HerodianFamily)耶穌時代的統治者。基督降生時,在位的是大希律。耶穌和施洗約翰大部分的傳道事工,都在加利利和比利亞進行;這兩個地方是大希律的兒子希律安提帕的屬土。安提帕也是處斬施洗約翰,和在耶穌釘十字架前,審訊耶穌的希律王。使徒行傳十二章記載希律亞基帕一世逼迫教會。而保羅前往羅馬上告該撒之前,聽他辯論的希律王(徒二十六),則是希律亞基帕二世。若不熟悉希律的家族,便很難明白耶穌的時代。希律王朝興起(主前67-47)猶大地的哈斯摩寧王朝末期,敘利亞和巴勒斯坦開始歸入羅馬的統治。當時內戰頻仍,希律王朝便在這個國家沒落混亂的局勢中,乘勢而興。希律王朝的第一個人物是任命為以土買總督的安提帕特。主前67年,馬加比朝代的皇后亞歷山德拉去世,安提帕特便開始得勢。當時繼承王位的,是皇后的長子許爾堪二世。但3個月後,弟弟亞利多布卻篡奪了他的王位。安提帕特集合民眾支持許爾堪,在羅馬將軍龐培的幫助下,使他得回王位。安提帕特雖然仍然支持許爾堪,卻看出他沒有能力治理猶大。許爾堪雖然得回了王位,實際權力卻仍在安提帕特的手中。他指派了長子法賽爾和次子希律,分別作耶路撒冷和加利利的總督(約瑟夫:《猶太古史》14.9.1-2壯156-8;《猶太戰爭錄》1.10.4壯201-3)。大希律(主前47-4)作加利利總督(主前47-37)大希律成為加利利總督時,才25歲。他迅速地擒獲土匪的領袖以西家,將他處決,因而得到了羅馬和加利利猶太人的尊敬。但許爾堪朝廷的輔臣,認為他權勢太大,設計把他拿下審訊;結果,希律被判無罪。他獲釋後,逃到了大馬色。敘利亞巡撫凱撒色士都任命他為敘利亞柯爾的總督。希律自始涉足羅馬帝國在敘利亞的事務。他在好幾個羅馬統治者之下,一直保存這個職位。不論是收稅還是平亂,他都很成功。所以,主前41年,隨奧克他維而當權的安東尼,在徵求過許爾堪的意見之後,任命希律和法賽爾作猶大的分封王(《猶太古史》14.13.1壯324-6;《猶太戰爭錄》1.12.5壯243-4)。但他們作分封王,只做了短短的一段時間。翌年(主前40)帕提亞人進侵敘利亞。帕提亞人的君王帕柯魯與亞利多布之子安提柯聯盟,謀使安提柯登上其伯父許爾堪的王位。他們觸發了一連串複雜的事變,最後導致耶路撒冷被圍攻(《猶太戰爭錄》1.13.2壯327-9,參12.340壯240;《猶太古史》14.13.3壯335)。雙方面的軍隊,每日都有衝突,內戰終於爆發。帕提亞人佔了上風,擒獲了許爾堪和法賽爾。為了防止許爾堪復位,他們殘其身體,使他不能再作祭司。法賽爾的結局不得而知,若不是自殺,便是被人毒死,或戰死沙場(《猶太古史》14.13.10壯365-9;《猶太戰爭錄》1.13.10-11壯271-3)。希律一家和隨從他的軍隊,逃到馬薩他,又再逃到拿巴提王國的首都彼特拉(《猶太古史》14.13.7-9壯352-64;《猶太戰爭錄》1.13.6-7壯261-4)。希律本想從亞拉伯王馬勒古那裏得著幫助,但馬勒古卻命令他離開。希律取道埃及,終於到了羅馬,在那裏受到奧克他維和安東尼的款待。聽過他的經歷以後,他們任命希律為猶大地的王,並得到元老院的認可(《猶太古史》14.14.6壯381-5;《猶太戰爭錄》1.14.4壯282-5;參斯特拉波:《地理書》16.2.46;阿庇安:《內戰史》5.75;塔西圖:《史記》5.9)。主前39或40年,希律從義大利經海路到達多利買,行軍經過加利利,攻佔約帕,直到馬薩他,因為他的親人在那裏遭受圍攻(《猶太古史》14.15.1壯394-8;《猶太戰爭錄》1.15.3-4壯290-4)。在羅馬軍隊的支持下,希律進軍耶路撒冷西面,宣告自己是合法的國王,並且允諾既往不究。另一方面,安提柯則宣稱希律不過是個平民,又是以土買人,不是純正的猶太人,沒有資格承繼王位。主前38年剿平加利利的游擊隊之後,希律領兵到撒摩撒他。古馬根尼王安提阿古附從了帕提亞,安東尼因而圍攻他,但久攻不下。希律盼望藉對安東尼這及時的援助,能夠使安東尼在將來支持他。安東尼自然很喜歡他不請自來的效忠,克服撒摩撒他以後,安東尼便差遣屬下督軍蘇西烏,動用羅馬的軍隊,幫助希律對抗帕提亞。他們在主前37年攻陷耶路撒冷,安提柯被蘇西烏捉拿(《猶太古史》14.16.2;壯470-80;《猶太戰爭錄》1.18.2壯349-52;塔西圖:《史記》5.9;卡素士:《羅馬史》49.22)。在攻城之時,希律更抽空到撒瑪利亞,和訂婚已經5年、安提柯的姪女瑪利暗結婚。對安提柯來說,這當然是極端輕侮的行為。由於瑪利暗是哈斯摩寧王裔,此舉更加強了希律奪取王位的資格。據歷史記載,安提柯死於斧下(《猶太戰爭錄》1.18.3壯357;蒲魯他克:《安東尼》36;參卡素士:《羅馬史》49.22)。歷時129年的哈斯摩寧王朝終告結束。作王(主前37-4)大部分的史家把希律執政分為3個時期:(1)主前37至25年,是鞏固政權時期;(2)主前25至14年,是興盛時期;(3)主前14至4年,是家庭糾紛時期。鞏固政權時期希律在主前37年即位,開始了鞏固政權時期。這個時期一直到哈斯摩寧王朝最後的男性後裔巴巴斯眾子死亡時才結束。在這段期間,希律需要面對很多強而有力的敵人。他們包括了猶太人民和法利賽人、統治階層、哈斯摩寧家族,以及克麗佩脫拉。人民和法利賽人反對他,因為他是以土買人,不是純正的猶太人;而且他是羅馬人的朋友。他懲罰反對他的人,又以恩寵和尊榮來賞賜支持他的人(《猶太古史》15.1.1壯2-3;《猶太戰爭錄》1.18.4壯358)。對於支持安提柯的貴冑,希律採取嚴懲的方式處決了45名最有錢的貴族,並把他們的財產據為己有。哈斯摩寧皇室中,帶給他最多問題的,是他的岳母亞歷山德拉。她不滿希律沒有指派哈斯摩寧家族的後裔,承繼她父親許爾堪二世,擔任大祭司的職位。她心目中的人選,當然就是兒子亞利多布。於是,亞歷山德拉寫信給埃及多利買王朝的女王克麗佩脫拉,求她透過安東尼,向希律施加壓力,要他指派亞利多布,取代已經選立的大祭司亞那尼爾。希律雖然明知大祭司的職位一經授予,便不能撤銷,但在安東尼的壓力之下,希律也不得不屈服。雖然希律和亞歷山德拉暫時和解,但希律卻從不信任他們母子,3人之間也彼此敵視。最終在某個住棚節的慶典之後,希律安排了一個「意外」,把亞利多布淹死。亞歷山德拉當然不相信這是意外,她向克麗佩脫拉報告,說希律謀殺了她的兒子。於是,安東尼把希律召來,要他作出解釋。但希律憑著他的口才和賄賂,說服了安東尼放過他。結果希律囚禁了亞歷山德拉,使她不能再給他麻煩(《猶太古史》15.3.3-9壯50-87;《猶太戰爭錄》1.22.2-5壯437-44)。希律的第四個敵人,是克麗佩脫拉。首先,她在亞利多布的事件上,和亞歷山德拉聯手。跟著,她又要求安東尼擴張她的領域,而在安東尼給她的疆土中,又包括了希律國中最肥沃的耶利哥地區(《猶太古史》15.4.1-2壯88-96;《猶太戰爭錄》1.18.4-5壯360-63)。安東尼和奧克他維爆發內戰時,希律本想幫助安東尼,但克麗佩脫拉卻說服了安東尼,差派希律和亞拉伯王馬勒古作戰,因為馬勒古沒有向她朝貢。當希律的軍隊佔了上風,她便命令自己的軍隊幫助馬勒古。若他們兩敗俱傷,她便可以囊括他們的領土。主前31年,希律國中發生地震後,希律亦終於擊敗了敵對的亞拉伯人,歸回本國(《猶太古史》15.5.1-5壯108-60;《猶太戰爭錄》1.19.3-6壯369-85)。此事過後不久,主前31年9月2日,奧克他維於艾克田一役中大敗安東尼。安東尼和克麗佩脫拉兵敗自殺。希律立刻知道,他必須討好奧克他維,說服他自己才是猶大地的合法統治者。希律的第一步,就是誣告唯一可以和他抗衡的許爾堪二世,並把他處死(《猶太古史》15.6-14壯161-82;《猶太戰爭錄》1.20.1壯386)。他又遠道跑到羅底,遊說奧克他維,指出自己的效忠,對他極有好處。此後不久,奧克他維便把耶利哥交還給希律,又賜他加大拉、希坡斯、撒瑪利亞、迦薩、安提頓、約帕、斯特拉頓樓(即後來的該撒利亞)。奧克他維又正式立他為王(《猶太古史》15.6.5-7.3壯183-217;《猶太戰爭錄》1.20.1-3壯387-97)。在這段期間,希律的家庭糾紛不絕。他確信他在羅底時,瑪利暗曾經對他不忠,於是在主前29年底,將她處死(《猶太古史》15.7.1-5壯202-36),他為此害了一場大病。亞歷山德拉趁他病重,乘機取得了耶路撒冷兩個城堡指揮官的支持。希律病愈後得知此事,便在主前28年處決了亞歷山德拉。希律的姊妹撒羅米,想除去丈夫哥土巴雷,便向希律告發哥土巴雷曾經匿藏巴巴斯的眾子。巴巴斯這幾個兒子,極有影響力,他們忠於安提柯,又說希律的壞話。希律便在主前25年,殺死了哥土巴雷和巴巴斯的眾子。此後,許爾堪再無後裔能爭奪希律的王位(《猶太古史》15.7.6-10壯237-66)。興盛時期希律當政的第二個時期,是興盛時期(主前25-14)。這是一個安泰的時期,只有間中幾次騷亂。根據約瑟夫的記載,希律最偉大的成就,是擴建耶路撒冷的聖殿。這個工程,在主前20或19年開始(《猶太古史》15.8.1壯380)。拉比著作中,甚至有這樣一句話:「未見過希律的聖殿,不能算是見過美麗的建築」(巴比倫他勒目之「巴巴伯德拉」4a)。在這個工程之前,他也建造了不少劇院、露天劇場、賽跑場、賽馬場(《猶太古史》15.8.1壯267-76)。主前24年希律為自己建築了一座宮殿。他又建築或重建了很多城堡及外邦廟宇,其中包括了後來改稱該撒利亞的斯特拉頓樓(《猶太古史》15.8.5-9壯292-341)。此時的希律,十分熱衷於文化。他招攬了不少在希臘文學和藝術上大有成就的人,又指派希臘的演說家在國中擔任高職,而其中一人,就是大馬色人尼高拉。他是希律的哲學、修辭、歷史教師兼顧問。主前24年底,希律娶了另一個瑪利暗為妻(以下稱她為「瑪利暗第二」)。這位瑪利暗的父親叫西門,是耶路撒冷一個著名的祭司。主前22年,希律差派了瑪利暗第一為他所生的兩個兒子,亞歷山大和亞里多布勒到羅馬受教育。該撒熱誠地款待他們,讓他們住在他最信任的朋友亞仙奴坡里奧的家中。這時的奧克他維,已經得了亞古士督的尊號,他把特拉可尼、巴但尼亞、俄蘭里特三個區域賜給希律。主前20年,亞古士督來到敘利亞,更把澤諾多雷斯的領土給了希律;又把比利亞給了希律的兄弟非羅拉斯。為了感謝亞古士督的厚賜,希律在澤諾多雷斯的潘尼安附近,為亞古士督建造了一座美麗的殿(《猶太古史》15.10.1-3壯342-63;《猶太戰爭錄》1.20.4-21.3壯398-406)。約主前17或16年,希律到羅馬把兒子接回家,他們已經完成了學業。回國後,亞里多布勒娶了希律姊妹撒羅米的女兒百尼基,亞歷山大則和加帕多家王亞基老的女兒革羅菲拉結婚(《猶太古史》16.1.2壯6-11;《猶太戰爭錄》1.23.1壯445-6)。 人民都樂於接受希律在這期間的統治,只有兩件事令他們不滿。希律為該撒舉行5年一度的競技,觸犯了猶太人的律法;其次,他建造了不少劇場和賽場。除了幾位特權分子之外,他要求每個臣民,立誓向他效忠。他又害怕他們謀反,故禁止自由集會。雖然如此,人民仍很服從希律的治理,他又兩次減稅,博取他們的愛戴。例如,主前14年,他就免除了1/4的稅收(《猶太古史》16.2.5壯64-5)。家庭糾紛時期希律當政的第三個時期(主前14-4),是一個充滿了家庭糾紛的時期。希律曾經娶了10個妻妾(《猶太古史》17.1.3壯19-22;《猶太戰爭錄》1.28.4壯562-3)。他第一任妻子多麗斯只生了一個兒子安提帕特(《猶太古史》14.12.1壯300)。他和瑪利暗第一結婚時,驅逐了他們,只准許他們在過節時進入耶路撒冷(《猶太戰爭錄》1.22.1壯433)。希律在主前37年娶瑪利暗第一,她是許爾堪的孫女,生了2個女兒、3個兒子。小兒子在羅馬時死了,剩下的2個兒子在希律這個時期,擔任了重要的角色。主前24年底,他娶了第三個妻子瑪利暗第二,她只生了一個兒子希律腓力。第四個妻子瑪爾他絲是撒瑪利亞人,生了2個兒子:亞基老和安提帕。第五個妻子是耶路撒冷人克莉奧帕達,她是分封王腓力的母親。希律餘下的5個妻子,我們只知道其中3個的名字:帕拉斯、菲德拉、艾爾帕茜。她們5人在這個時期的歷史中並無顯要地位(《猶太古史》17.1.3壯19-22;《猶太戰爭錄》1.28.4壯562-3)。希律最寵愛的,是瑪利暗第一的兒子亞歷山大和亞里多布勒。他們結婚後不久,希律家中就發生了糾紛。希律的姊妹撒羅米,也就是亞里多布勒的妻子百尼基的母親,痛恨他們兄弟二人,因為她想自己的兒子得到他們的地位和寵愛。她散佈謠言,說希律殺死了他們的母親,他們一直沒有饒恕希律,並密謀報仇。故希律召回被逐的安提帕特,讓亞歷山大和亞里多布勒知道,能夠承繼王位的,還有一人。安提帕特(多麗斯之子)利用這個良機,千方百計要得到王位。他三番四次毀謗同父異母的弟弟。在這段期間,亞古士督曾兩次想幫助希律和他兒子和解,亞歷山大的岳父加帕多家王也從中斡旋。但只得到短暫的成功。後來,又有居心不良的拉克代門人歐里基列挑撥離間(《猶太古史》16.9.1-4壯271-99)。搬弄是非的人愈來愈多,希律終於忍無可忍,把亞歷山大和亞里多布勒囚禁起來。在這段時期,希律也碰到政治上的問題。亞拉伯的統治者西拉尤斯仇視希律。他庇護40個特拉可尼的叛徒;又不肯歸還希律借給亞拉伯的一筆債項。希律要求西拉尤斯交出叛徒,付清債務,卻被拒絕。於是希律便在敘利亞巡撫准許之下,征討亞拉伯。這次戰役只是懲罰性質,希律沒有擴張版圖的意思。但西拉尤斯卻跑到羅馬,向亞古士督歪曲事實。這報告使亞古士督懷疑希律,更派人通知希律,他們之間的友情已經結束,希律以後不再是亞古士督的盟友,只是他的臣民而已。希律差派使節到羅馬澄清,但未成功。他再差遣第二個使團,由大馬色人尼高拉率領(《猶太古史》16.9.1-4壯271-99),終於完成使命。實際上,使團到達亞古士督那裏時,亞古士督心情極佳。他不但改變了對亞拉伯事件的看法,更准許希律隨意決定亞歷山大和亞里多布勒的事情。他只是指明審訊必須在希律領土以外的貝雷多(現今的貝魯特)進行。法庭也必須包括羅馬官員,這些官員也得調查對他兒子的控罪(《猶太古史》15.10.5-11.1壯320-60;《猶太戰爭錄》1.27.1壯534-37)。希律依從了皇帝的指示。他兩個兒子被判有罪,在主前7年被縊身亡。處死的地點,正是30年前,希律和他們的母親瑪利暗第一結婚的塞巴斯特(即撒瑪利亞;《猶太古史》16.11.2-8壯361-404;《猶太戰爭錄》1.27.2-6壯538-51)。安提帕特如今成了王位的唯一承繼人。他急於得到王位,竟試圖毒殺希律。希律的兄弟非羅拉斯誤飲了毒藥,所以暗殺沒有成功。希律囚禁了安提帕特,並把這件事呈告皇帝。這時是主前5年左右。此時,希律已經得了不治之症,重病在床。由於在希律的兒子中,可承繼王位、又最年長的亞基老和腓力受安提帕特的中傷,希律在新立的遺囑中,取消了他們的地位,把幼子安提帕立為唯一的承繼人(《猶太古史》17.2.4-6.1壯32-146;《猶太戰爭錄》1.29.1-32.7壯567-646)。在希律快將死亡時,3位博士來到猶大地,尋求猶太人的新生王。希律指示他們,若找到了這個孩子,便要立刻向他報告。然而3位博士在夢中得到指示,沒有向希律報告,便從別的路回家去了。另一方面,神又警告馬利亞的丈夫約瑟逃到埃及,因為希律要殺耶穌。於是約瑟便帶領家人,離開了伯利恆。不久,希律下令殺死伯利恆所有兩歲以下的男孩。希律的病情愈來愈嚴重。羅馬授權的文書一到,他便立刻處決安提帕特。他又再次修改了遺囑,立亞基老為王,安提帕為加利利及比利亞的分封王,腓力為哥蘭、特拉可尼、巴但尼亞、潘尼亞的分封王。主前4年的春天,安提帕特被處決5天之後,希律死於耶利哥。人民擁戴亞基老為王。大希律作王的33至34年間,都充滿了血腥。其實這跟與他同時的統治者,沒有甚麼分別。那是個充滿暴力的時代。希律的遺囑希律一生一共寫過6份遺囑。第六份遺囑其實是第五份遺囑的附錄。這附錄在他死前5天完成,所以沒有經過皇帝的認可。所以,亞基老雖然在希律死後得到了領袖的地位,卻沒有稱王(《猶太古史》17.8.4壯202-3;《猶太戰爭錄》2.1.1壯2-3)。逾越節後,他和安提帕到了羅馬,辯論最後兩份遺囑的有效性;而腓力就留下來治理國家。亞基老希望能說服亞古士督,認可希律最後的遺囑,因為這是他死前的願望。另一方面,安提帕則企圖證實希律寫最後的一份遺囑時,身心並不健全。他們在羅馬時,巴勒斯坦發生了暴亂,猶太人又差派了代表團,請求批猶大獨立,並成為敘利亞省的一部分。經過多次的辯論以後,亞古士督決定了一個妥當的辦法。他立亞基老為以土買、猶大、撒瑪利亞的王;立安提帕為加利利和比利亞的分封王(1/4的統治者);腓力為哥蘭、特拉可尼、巴但尼亞、潘尼亞的分封王(《猶太古史》17.11.4壯317-20;《猶太戰爭錄》2.6.3.壯93-100)。安提帕雖然做不了王,但仍能阻止亞基老統治全國。亞基老(主前4-主後6)亞基老約在主前22年出生,是大希律和撒瑪利亞人瑪爾他絲的兒子。他從羅馬回到猶大,立刻便要面對很多問題。他前去羅馬之前,有人要為大希律所殺之人報仇,發起了一次叛亂。亞基老為了鎮壓這場暴亂,殺死了3,000人(《猶太古史》17.8.4-9.3壯200-18;《猶太戰爭錄》2.1.1-3壯1-13)。故他的統治,一開始便出了麻煩。主前4年的五旬節,他在前往羅馬的途中,又發生了一次騷亂。這次騷亂持續了兩個半月,聖殿的門廊在叛亂中被焚毀,殿庫也遭羅馬軍隊劫掠。不安的局勢遍及猶大全境,又伸延到加利利和比利亞(《猶太古史》17.10.2-5壯254-72;《猶太戰爭錄》2.3.1-4.1壯40-56)。亞基老回來後,用高壓手段對待猶大和撒瑪利亞人(《猶太戰爭錄》2.7.3壯111)。福音書也有提及這件事。約瑟從埃及回來時,知道了亞基老統治猶大,就害怕,不敢往那裏去。他得到神的指示,便把尚是嬰孩的耶穌,帶到加利利去(太二22)。 導致亞基老失位的,有兩件事。第一,他宣稱大祭司約亞撒附從叛黨,革除了他的職務,立他的兄弟以利亞撒代替他。後來又革除以利亞撒,另立塞的兒子耶穌為大祭司(《猶太古史》13.13.1壯339-41)。第二件事,是他休了妻子瑪利暗,和加帕多家王亞基老的女兒革羅菲拉結婚。她原本是亞基老同父異母的哥哥亞歷山大的妻子;這段婚姻顯然違背了先祖的律法(《猶太古史》17.13.1,4-5壯341,350-53;《猶太戰爭錄》2.7.4壯114-16)。這兩件事單只一件,已經足以引發暴亂,加上亞基老的血腥鎮壓,更是火上加油。他的暴政終於驅使猶太人和撒瑪利亞人派出代表團,到羅馬向亞古士督提出申訴。猶太人和撒瑪利亞人本是不共戴天的仇敵,竟肯聯名申訴,足證事態嚴重。此外,安提帕和腓力也到了羅馬提出控訴。他們可能不滿亞基老疏於負起向羅馬代表巴勒斯坦的責任。主後6年,亞基老被革職,放逐到高盧的維也納(即今天法國里昂以南,隆河河畔的維恩)。安提帕和腓力繼續作分封王,猶大地則變成由司令或巡撫管轄的省份(《猶太古史》17.13.1-5壯342-55;《猶太戰爭錄》2.7.3-8.1壯111-8;斯特拉波:《地理書》16.2.46;卡素士:《羅馬史》55.27.6)。安提帕(主前4-主後39)安提帕是亞基老的胞弟,生於主前20年左右。他是希律家族之中,新約提及最多的人。原因是基督和施洗約翰的事工,主要在他的轄土加利利和比利亞進行。安提帕和他哥哥亞基老一樣,從羅馬一回來,就發現領土陷於主前4年五旬節爆發的叛亂中。他立刻著手恢復秩序和重建的工作。安提帕學習父親大希律的榜樣,勤於創建城市。他第一項工程是建立塞法里斯。塞法里斯是加利利第一大城,在建造提比哩亞之前,是安提帕的首都。由於拿撒勒位於塞法里斯西南偏南約4哩處,建造塞法里斯時,很可能也僱用了馬利亞的丈夫約瑟作木匠(太十三55;可六3)。安提帕的下一項工程,可能是比利亞的里維亞斯或猶利亞斯。這個以亞古士督的皇后里維亞為名的城市,於主後13年完成。希律家族所建的12個城市之中,最重要的可算是提比哩亞。這個城市以當時在位的皇帝提庇留為名,是第一個依照希臘城邦模式建立的猶太城市。由於建城之時剷除了一個墳場,猶太人看它為不潔。初建成的幾年間,安提帕提供免費的房屋、土地,又豁免稅項,來吸引人民入住。提比哩亞在主後23年建成後,便成為安提帕的首都。一如上述,安提帕剛剛即位時,曾和兄弟腓力一同參與迫使哥哥亞基老下臺的事。此時安提帕得到「希律」作為王朝的封號(參《猶太古史》18.2.1壯26-27;《猶太戰爭錄》2.9.1壯167)。對他的人民,和在羅馬世界的政治社交圈子中,這個名號都十分重要。在基督教圈子裏,安提帕一生所做最大的事,卻是把施洗約翰斬首(太十四3-12;可六17-29;路三19-20;《猶太古史》18.5.2壯116-19)。引致施洗約翰之死的,是一連串錯綜複雜的家庭事件。安提帕的妻子,是拿巴提國王亞哩達四世的女兒,名字已不可考。亞古士督可能也很鼓勵這段婚姻,因他認為各地的統治者互相和親,有助於帝國的平靖。主後29年左右,安提帕在前往羅馬的途中,到了巴勒斯坦沿岸某個城市,探訪同父異母的兄弟希律腓力(不是分封王腓力),卻愛上了腓力的妻子希羅底。希羅底實際上是安提帕的姪女。作一個分封王的妻子,對希羅底是很吸引的,她便答應他從羅馬回來之後,和他結婚。條件是他必須驅逐原有的皇后(《猶太古史》18.5.1壯109-10)。安提帕同意了這個安排。亞哩達的女兒知道了這件事以後,立刻逃回父親那裏。這對亞哩達王來說,不但是叛盟,更是個人的羞辱,他必須報復。安提帕和希羅底的婚姻,違犯了摩西律法禁止和兄弟之妻結婚的規定(利十八16,二十21):惟有兄弟死了,沒有子女,要為他存留後代,這樣的婚姻才合法(申二十五5;可十二19)。但此時腓力不但在生,而且還有一個女兒撒羅米。施洗約翰為此譴責安提帕,安提帕就把他囚禁。施洗約翰下獄,並不能夠平息希羅底的怨恨。她揀選了一個合適的時機──安提帕的生日──在比利亞的馬基努大排筵席。她的女兒撒羅米為王跳舞,安提帕一時衝動,就起誓應允她無論求甚麼,就是國的一半,也會給她。撒羅米依照母親的指示,求他把施洗約翰的頭,放在盤子裏給她。安提帕立刻後悔衝動地許下了這個諾言,但他不願意在屬下面前丟臉,便惟有照著去行。於是,約翰的事奉,在主後31或32年結束。希羅底第一任丈夫的身分,對很多學者來說,構成了疑問;因為聖經的記載,和約瑟夫所述的,好像互相衝突。馬太福音十四章3節和馬可福音六章17節稱他為腓力;約瑟夫卻說他是大希律和瑪利暗第二的兒子希律(《猶太古史》18.5.1壯109)。 很多學者因此指證聖經有誤。他們以為,馬太和馬可福音把希律和後來娶了希羅底女兒撒羅米的分封王腓力,彼此混淆了。他們從這樣的立場,指摘聖經犯了3個歷史上的謬誤:(1)把希律和他同父異母的兄弟分封王腓力,混為一談;(2)把分封王腓力當作是希羅底的丈夫而非女婿;(3)把撒羅米當作是分封王腓力的女兒,但約瑟夫卻記載他沒有兒女。然而基督徒中,也有些很可靠的見證人,如安提帕家宰(財務部長)苦撒的妻子約亞拿(路八3),和安提帕的密友馬念(徒十三1)。福音書的作者不大可能在史實上犯了這麼嚴重的錯誤。雖然福音書看來和約瑟夫的記載有所衝突,但它的準確性,也有別的證據支持。首先,福音書說希羅底和安提帕結婚以前,已經生了一個女兒(太十四6、8-11;可六22、24-26、28),這和約瑟夫對撒羅米的記載相符(《猶太古史》18.5.4壯136)。 第二,有人提出一個理由,說大希律不可能有兩個兒子,同樣叫作腓力。這理由不能成立,因為大希律不同妻子所生的兒子之中,好幾個都有相同的名字。他有兩個兒子叫作安提帕特/安提帕(安提帕是安提帕特的簡稱),兩個叫作希律。第三,希羅底的第一任丈夫,有「希律腓力」這個複名,也不足為異。大部分學者都同意,使徒行傳十二章1、6、11、19、20、21節的希律,即是約瑟夫著作中的亞基帕;他們不會指摘路加把這個希律和迦勒西王希律(主後41-48在位)混淆了。他們也沒有懷疑過亞基老即是希律亞基老。第四,如果福音書的作者真的以為希羅底的前任丈夫是分封王腓力的話,他們不會略掉「分封王」的封號。因為在同一段經文中,他們也用了這個封號來稱呼安提帕(太十四1;可六14、26)。故福音書中的腓力,和約瑟夫著作中的希律,必然是同一個人。福音書中同時記載耶穌和亞基帕的,共有3次。在耶穌事奉的早期,安提帕可能語帶諷刺地說,耶穌是施洗約翰復活了的化身(太十四1,2;可六14-16;路九7-9)。他顯然認為耶穌的事奉比約翰的更突出,但為了避免再次激起民憤,他沒有運用武力來達到和耶穌見面的目的。耶穌沒有和他會面,便離開了他的領土。耶穌的名聲愈來愈大,安提帕認為祂有可能威脅到自己的權力,便揚言要殺祂。因此在祂最後一次前往耶路撒冷的途中,有幾個法利賽人警告祂,為了自己的安全,最好離開安提帕的領土(路十三31-33)。耶穌對「那個狐狸」的答覆,是祂仍將繼續治病趕鬼的事工作一段時間。作完這些事以後,祂才會到耶路撒冷受死。古代的文學常常拿獅子和狐狸對比。猶大支派的獅子耶穌基督,不會被這狡猾的懦夫安提帕所左右。二人最後一次相遇,是在主後33年,耶穌被帶到安提帕面前受審之時(路二十三6-12)。由於這件事只有路加記載,有些學者認為這是不可靠的傳奇。但不可忘記,路加的讀者提阿非羅,大有可能是個羅馬官員。他對本段經文所說,安提帕和彼拉多彼此修睦,有特別的興趣。根據路加的記載,彼拉多發現耶穌無罪之後,便把祂提交安提帕;那時安提帕正在耶路撒冷慶祝逾越節。如此,彼拉多便能擺脫自己尷尬的處境。一個比較微妙的理由,可能是彼拉多要藉此向安提帕求和。自從彼拉多屠殺加利利人(路十三1),又把獻給皇帝的盾牌帶入耶路撒冷,激怒了猶太人(斐羅:《加伊烏斯的使團》299-304)以來,二人之間的關係,頗為緊張。耶穌被帶到他面前,安提帕只把祂戲弄一番,便送回彼拉多那裏。此舉的主要收穫,是彼拉多和安提帕從此得到和解。主後36年,亞哩達王攻擊安提帕,大獲全勝。猶太人相信這是神對安提帕殺死施洗約翰的報應(《猶太古史》18.5.1-2壯116-9)。該撒提庇留命令敘利亞的巡撫威特留幫助安提帕報復。但提庇留不久便駕崩,威特留立刻停止援助,等待新王卡里古拉進一步的指示。卡里古拉即位後,把眾人所羨「王」的封號,賜給他的朋友希羅底的兄長亞基帕一世,又派他治理分封王腓力以及分封王呂撒聶的屬土(《猶太古史》18.6.10壯225-39)。希羅底貪求這個封號,慫恿安提帕到羅馬求封為王。主後39年他們一起出發到羅馬。與此同時,亞基帕卻差派了一個被釋的奴隸,到羅馬控告安提帕。安提帕不但得不到封號,反被放逐到盧杜林康溫蘭(即今天法國聖貝朗科曼)。希羅底並不在放逐名單之內,但決定追隨丈夫。亞基帕得了安提帕的封地(《猶太古史》18.7.1-2壯240-55;《猶太戰爭錄》2.9.6壯181-3)。分封王腓力(主前4-主後34)分封王腓力約生於主前21、22年,是大希律和耶路撒冷人克莉奧帕達之子。希律遺囑的事情解決後,腓力被立為哥蘭、俄蘭里特、特拉可尼、巴但尼亞、潘尼亞的分封王。這些地方全都在大希律國土的北部(《猶太古史》17.8.1壯189;9.4壯319;18.4.6壯106;5.4壯136;《猶太戰爭錄》1.33.8壯668;ii.6.3壯95;路三1)。他的人民主要是敘利亞和希臘人。所以,希律家族只有他一人,把自己的圖像鑄在錢幣上。腓力建造了兩個城市(《猶太古史》18.2.1壯28;《猶太戰爭錄》2.9.1壯167)。他重建擴充了潘尼亞,易名為該撒利亞腓立比。彼得在此宣認耶穌為基督,並得到有關教會的啟示(太十六13-20;可八27-30)。腓利又重建擴充了伯賽大,易名為猶利亞斯。耶穌在此治好了一個盲人(可八22-26),又在附近的荒蕪地帶,餵飽了五千人(路九10-17)。腓力的政治野心,沒有其他兄弟那麼大。他的統治,以平靖和受人擁戴著稱(《猶太古史》18.5.4壯137)。腓力在主後34年死後,提庇留把他的領土拼入敘利亞省。主後37年卡里古拉即位後,把這地方賜給希羅底的弟兄亞基帕一世。亞基帕一世(主後37-44)亞基帕是大希律和瑪利暗第一的孫兒,亞里多布勒和百尼基的兒子。生於主前10年(《猶太戰爭錄》1.28.1壯552;《猶太古史》19.8.2壯350),是希羅底的哥哥。 亞基帕可說是希臘家族的不肖子孫。他在羅馬受教育時,生活放蕩,欠下了一身債務。主後23年,提庇留的兒子土魯西被塞雅奴毒死,他也隨之失去朝廷的寵愛。他退隱到馬爾他,躲避在羅馬不少憤怒的債主(《猶太古史》18.6.1-2壯143-47;6.4壯165)。他的妹妹希羅底和妹夫安提帕,終於收容了他。但不久,他們之間便起了不和。安提帕侮辱了亞基帕,說他貧窮不能自立。後來亞基帕回到羅馬,增添不少債務(《猶太古史》18.6.2-3壯148-60),他卻成了該猶卡里古拉的好友。一次,他竟說希望皇帝是卡里古拉而非提庇留。提庇留知道了這件事,便把他下在獄中。他在獄中住了6個月,直到提庇留駕崩(《猶太古史》18.6.4-10壯161-236;《猶太戰爭錄》2.9.5壯178-80;卡素士:《羅馬史》59.8.2)。卡里古拉一即位,便釋放了亞基帕,派他治理分封王腓力的封地以及呂撒聶封地的北部,並立他為王(《猶太古史》18.6.10壯237;《猶太戰爭錄》2.9.6壯181)。亞基帕得以封王,引起了他妹妹希羅底的嫉妒,她這嫉妒終於導致她丈夫安提帕失位。主前39年,亞基帕得到了安提帕所有的土地和財產(《猶太古史》18.7.1-2壯240-56;《猶太戰爭錄》2.9.6.壯181-83)。卡里古拉死後,亞基帕得到了新王革老丟的眷愛,把猶大和撒瑪利亞都賜給了他。亞基帕自此得回祖父希律全部國土(《猶太古史》19.5.1壯274-5;《猶太戰爭錄》2.11.5壯214-5)。根據新約的記載,亞基帕一世為了討好猶太人,就逼迫教會(徒十二1-19)。他殺了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又把彼得下獄。彼得被天使救出後,亞基帕殺了負責看守的兵丁。主後44年,亞基帕王死於該撒利亞,約瑟夫和聖經都有記載此事。當時他在該撒利亞,身穿銀色閃亮的袍子,人民奉承他,稱他為神時,他便突然死亡。 亞基帕死時有3個女兒、1個兒子。女兒名叫百尼基、瑪利暗、土西拉,兒子亞基帕(二世),當時只有17歲(《猶太古史》19.9.1壯354-5;《猶太戰爭錄》2.11.6壯218-20),由於他年紀太輕,亞基帕一世的土地,暫時成為省份。亞基帕二世(主後50-100)亞基帕二世是亞基帕一世和居比羅的兒子。他父親死後6年(主後50),革老丟立他為迦勒西王(《猶太古史》20.5.2壯104;《猶太戰爭錄》2.12.1壯223)。主後53年,革老丟又以分封王腓力的領土、亞比利尼(又稱亞比拿)、特拉可尼、分封王華路斯的領土亞卡拉,向他換回迦勒西(《猶太古史》20.7.1壯138;《猶太戰爭錄》2.12.8壯247)。主後54年,羅馬皇帝尼祿登位。他又給了亞基帕加利利的提比哩亞和他里基亞及其鄰近地區,並比利亞的猶利亞斯(又稱伯亞蘭大)和亞比及其鄰近地區(《猶太古史》20.8.4壯159;《猶太戰爭錄》2.13.2壯252)。亞基帕為了表示謝意,擴建了自己首都該撒利亞腓立比,易名為尼祿尼奧(《猶太古史》20.9.4壯211)。亞基帕二世控制了聖殿的殿庫和祭司的聖服,因此有任命大祭司的權力(《猶太古史》20.5.2壯103;9.4壯213;9.7壯222)。所以,羅馬人在宗教事務上,也請他作顧問。主後59年,他和姊妹百尼基在該撒利亞時,非斯都請他聽使徒保羅辯論,可能就是這個原因(徒二十五,二十六)。主後66年5月,巴勒斯坦爆發革命(《猶太戰爭錄》2.14.4壯284)。亞基帕鎮壓失敗後,便成為羅馬的忠實盟友,貫徹整個戰爭(主後66-70)。在這段時期,尼祿自殺,新王蓋爾巴被弒,最後坐上王位的,是維斯帕先。亞基帕向新王宣誓效忠後,便追隨這場戰爭的總司令、維斯帕先的兒子提多(塔西圖著:《史記》5.81)。耶路撒冷在主後70年8月5日陷落後,亞基帕可能也在場慶祝本國被滅(《猶太戰爭錄》7.1.2-3壯5-40)。此後,維斯帕先擴張了亞基帕的屬土。但他的新領土在哪裏,已無法稽考。主後79年,維斯帕先駕崩,提多登基為王。此後亞基帕的統治,歷史已無記載。我們只知道他曾去信史家約瑟夫,讚揚《猶太戰爭錄》一書,又購買了一個抄本(約瑟夫:《生命》65壯361-7;《亞匹溫辯》1.9壯47-52)。巴比倫他勒目暗示亞基帕二世有兩個妻子(巴比倫他勒目:蘇克27a),約瑟夫卻完全沒有提及他有妻子兒女。他和親生姊妹百尼基,有亂倫的關係。亞基帕二世死於主後100年,希律王朝亦到此為止。HaroldW.Hoehner另參:「猶太教」;「希律黨」。――
證主聖經百科全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