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辭典目錄〕
「亞哈」 亞哈 Ahab(人名) 字義: 父親的兄弟 Father's brother 彙編: ‧王上16:28,21:19、24,22:38;王下9:24-25,33-37以色列國的第七王,是暗利之子,品性惡劣、意志薄弱,常聽從其惡妻耶洗別的計謀,大大的得罪神。最後中流矢陣亡。 ‧耶29:21-23耶利米時一假先知,是哥賴雅之子,曾說假預言,被巴比倫王用火燒死。 ―― 陳瑞庭 亞哈(Ahab ) 1. 以色列第七位國王
亞哈之妻耶洗別是西頓國王之女,她信奉巴力等假神。受耶洗別影響,亞哈在都城撒瑪利亞為巴力修建廟宇,建立亞舍拉柱像使民眾敬拜。從來沒有人像亞哈那樣出賣自己,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最可憎的事,耶和華神對他的怒氣也比以往更甚。(王上16:29-33,21:25-26)。 2. 哥賴雅之子亞哈
他曾和西底家一起託耶和華神的名說假預言。(耶29:21-23) 亞哈(Ahab)(1)北國以色列的第八位王,在位21年(主前874-853)。自暗利自立為王,傳子亞哈,孫亞哈謝並約蘭,統治以色列凡40年,史稱暗利王朝。其影響所及,遠超聖經所載,著名的摩押碑文和其他亞述碑文都有記錄。暗利原是以色列王以拉(巴沙之子)軍中之帥,擁兵在外(王上十六8-16)。以拉被弒後,暗利即回師京城得撒(十六17-23),自立為以色列王;不久即遷都撒瑪利亞,設防築壘(十六24)。暗利仿效大衛與所羅門之政策,北聯腓尼基人,惟此策貽害後世非淺。亞哈繼父位(十六28),以聯婚固盟,娶腓尼基公主耶洗別為妻,立為皇后(十六29-31)。 耶洗別凶殘無道,且是狂熱的異教徒。這宗婚事帶給以色列禍患極深(王上二十一21-26)。以後亞哈與耶洗別又以女兒亞他利雅嫁猶大王約蘭,禍水南延,造成災難性惡果(王下八17、18、26、27,十一1-20)。亞哈在耶洗別的影響之下背棄耶和華神,轉而膜拜假神巴力。巴力教以生殖崇拜為特徵,有祭司與「聖殿貞女」交配的儀式,公然與耶和華神的律法大相背謬。亞哈與異族通婚即已干犯了禁止與拜偶像者婚配的律法(申七1-5)。耶洗別又仗其皇后位分,亟欲逼迫以色列人改奉巴力。她下令搜捕神的先知,死者無數;少數逃至俄巴底岩洞藏身,才倖免於難(王上十八4)。聖經尚記載亞哈興建城市(王上二十二39)和多次對外戰爭,但以更多的篇幅記敘偉大的先知以利亞的故事(王上十七1,十八1,十九1)。亞哈即位之初,神即派以利亞預言因王之罪行,神要降連年大旱並大饑荒於世,以示懲戒(十七1,十八16-18)。不久,果有大旱,持續三年半。這饑荒景象悲慘,人畜皆苦不堪言(十八5),百代難忘,至新約時代猶存記在人的記憶中(路四25;雅五17)。過了3.5年,以利亞向亞哈挑戰,要他召集所有異教先知,一決耶和華神與巴力之真偽高下。以利亞嘲笑450位巴力先知不能吸引他們的假神巴力的注意,他繼而向神祈禱,神立降大火於祭壇。眾百姓遂高呼耶和華為真神,並助以利亞殺盡眾異教先知(王上十八16-40)。隨即,旱災立止(十八41-46)。耶洗別聞報,發咒起誓,必報此仇。以利亞遂逃至何烈山避難,神命他膏耶戶為以色列王以代替亞哈(王上十九1-16)。此命令終由以利亞之繼任者以利沙完成(王上十九19-21;王下九1-10)。以利亞又指摘亞哈霸佔耶斯列人拿伯的葡萄園(王上二十一1-16)。因拿伯拒絕出售園地,耶洗別收買證人誣陷拿伯毀謗神和王,並唆眾以亂石擊死拿伯。以利亞宣告神必審判,使亞哈全家暴死於血泊之中(二十一17-24)。後因亞哈悔改,神答允延遲懲罰至亞哈死後(二十一27-29;王下十1-14)。亞哈在位期間與敘利亞(亞蘭)王便哈達二世大戰3次,主要是出於敘利亞人的挑釁。在第一次戰爭中,便哈達兵圍以色列京城撒瑪利亞,向亞哈王重索貢物。亞哈不允,求計於眾長老,一位先知獻策,促亞哈發動出擊(王上二十1-14)。亞哈依計突襲,敘軍大敗,便哈達僅以身免(二十15-22)。次年,便哈達復率大軍來犯,又敗,終向亞哈請降(二十23-33),將其父強佔以色列的城邑悉數歸還,並准以色列人於大馬色經商(二十34)。神不喜悅這一聯盟,曾藉一先知譴責王(二十35-43)。聯盟達3年(王上二十二1)。此期間敘以兩國似又與近東多國聯合,共同抵禦亞述王撒縵以色三世的威脅。亞哈與哈馬、敘利亞及其他小城邦凡12國結盟。此時以色列軍力大增,冠蓋全盟,其戰車達800輛,已非敘利亞所能及。主前853年夏,聯軍與亞述大軍會戰於敘利亞北奧朗底河附近的夸夸,此戰役聖經沒有記載。據亞述文獻,亞哈麾下戰車2,000輛,兵10萬。撒縵以色碑文記述亞蘭王為「哈大底謝」,疑即便哈達。估計戰爭之結果頗不利於亞述,因為他的碑銘雖記述敵人屢次戰敗,卻沒有說是大勝敵軍。亞述的侵略被制止了,至少贏得了一時之安。撒縵以色從此休兵罷戰,5年之內未再西犯。期間亞哈曾與敘利亞作第三次爭戰而陣亡。夸夸戰役的碑銘記載對聖經研究有很大意義,不啻為聖經事件提供了年代佐證。撒縵以色對戰爭的描述記於摩諾里特銘,現存於大英博物館。從亞述列王的年代記,可推知亞哈在位時間,及舊約各事件的年代。亞哈與敘利亞人最後之戰本有與南國猶大王約沙法結盟之利(王上二十二2-4;代下十八1-3)。此聯盟因雙方有了親家之誼(亞哈之女亞他利雅嫁約沙法之子約蘭),更形鞏固。亞哈於兩王會盟中提出收復以色列東北角的失地基列的拉末。約沙法諮詢於眾先知,有400先知皆同聲說必勝。約沙法卻不信,再詢問神的先知米該亞。米該亞竟預言亞哈必死於此役(王上二十二5-28;代下十八4-27)。及兩軍接戰,約沙法穿上王服,亞哈則改裝上陣,雜於眾兵之中。豈料一名敘利亞弓箭兵隨意放箭,竟射穿亞哈甲縫,令他重傷。亞哈於當晚死去,其軍潰敗。他的戰車和甲胄洗於撒瑪利亞池,血水被野狗舔食,應驗了先知以利亞的預言。其子亞哈謝繼位(王上二十二29-40;代下十八28-34)。聖經評論亞哈並非依據其戰功政績,而是以其不能領導以色列百姓事奉耶和華。他較以色列前任諸王更壞(王上十六28-30)。他娶耶洗別,又推行巴力崇拜,「他所行的惹耶和華以色列神的怒氣」(王上十六31-33)。另參:「以利亞」;「耶洗別」;「以色列史」;「王,王權」;「列王紀上、下」;「舊約年代學」。(2)哥賴雅之子,是猶大國祚將盡時臭名昭著的假先知。他與眾猶大顯貴隨猶大王約雅斤一起被擄往巴比倫(主前598-597)。先知耶利米指他及其同僚西底家藉神名說假預言,並行姦淫之事(耶二十九21-23)。――
證主聖經百科全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