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辭典目錄〕
「亞哩達」 亞哩達 Aretas(人名) 字義: 石工 A cutter, Graver,喜悅 Pleasing 彙編: ‧徒9:25;林後11:32-33亞拉伯王,又名亞哩達,新約書上所題的亞哩達是希律安提帕的岳父,因娶弟妻希羅底而休亞哩達的女兒,亞哩達王即起問罪之師。要捉保羅的提督即其臣僕。 ―― 陳瑞庭 亞哩達(Aretas)亞拉伯民族之一的拿巴提人眾王的名號;相傳拿巴提人是以實瑪利長子尼拜約的後代(創二十五12-16;代上一29)。據猶太史學家約瑟夫的看法,以實瑪利的後代所居之地,從幼發拉底河直至紅海,稱為拿巴提尼,首府西拉,到新約時期稱作彼特拉。《馬加比二書》五章8節提到的亞哩達,在位統治時期約在主前170年左右,當時耶孫主教曾在他面前遭受控訴。顯然,當時的拿巴提人對馬加比王國十分友好(《馬加比一書》五24-28,九35)。約瑟夫另提到兩個拿巴提王亞哩達,其中一個是本名奧博達的亞哩達三世,他在位期間(主前87-62)拓展了拿巴提人的轄區,並佔領了大馬色。新約又提及另一個亞哩達。使徒保羅於逃離大馬色時,在筐子裏被人從城牆上縋下,因為「亞哩達王手下」,把守大馬色的提督要捉拿他(林後十一32、33)。這個亞哩達被確認為隱尼雅,他自稱亞哩達四世,於主前9至主後40年執政。他因邊界糾紛,同時也為報私仇(安提帕為娶希羅底而休了亞哩達之女),曾攻擊及打敗了希律安提帕。保羅提及亞哩達,引起了一些年代的問題:儘管大馬色過去曾歸亞拉伯諸王,但在那個時期卻屬羅馬帝國管轄。我們對當時的歷史所知有限,只能推測如下幾種可能:(1)羅馬帝王容讓大馬色由亞哩達暫時統管,以利於平穩過渡;(2)亞哩達只是該地區拿巴提人的看管人,而拿巴提人終歸羅馬統治;(3)與希律安提帕戰期間,大馬色曾一度落入拿巴提人之手,保羅的造訪正值那個時期。―― 證主聖經百科全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