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辭典目錄〕
「亞撒」 亞撒 Azaz(人名) 字義: 堅固 Strong 彙編: ‧代上5:8流便支派的一人,是約珥的子孫。 ―― 陳瑞庭 亞撒 Asa(人名) 字義: 醫生 Physician,傷害的 Injurious 彙編: ‧王上15:9;代下14:1-15,16:1-14猶大國的一王。起先是仰望神的人,其民也多蒙福;後遠離神,以致多受苦難。 ‧代上9:16一利未人,是以利加拿之子。 附註: 聖經共題三人叫亞撒,考原文確係二名。 ―― 陳瑞庭 亞撒(Asa) 亞撒是猶大國的第四位國王。他反對異教諸神,除掉國中異教神像和祭壇,對其祖母所立亞舍拉柱像亦不例外,並因此貶了她的太后之位。亞撒還吩咐百姓尋求耶和華,遵守誡命。當時國內和平沒有戰爭,於是興建城鎮,諸事亨通。(王上15:8-15,代下14:1-7)約在亞撒十年,古實王謝拉率兵百萬,戰車三百輛攻打亞撒,其實力遠超猶大國,戰場擺在瑪利沙附近的洗法河谷。亞撒仰賴耶和華神出去迎敵,大獲全勝。(代下14:9-15) 亞撒(Asa,Azaz)(1)南國猶大第三代王(主前910-869),曾祖所羅門,祖父羅波安,父亞比央。所羅門去世後,羅波安即位,既無其父的智慧謀略,又不肯採納民意,平息民眾對所羅門苛政累積的不滿,反促使民情暴發,造成分裂局面。亞比央(亦名亞比雅)繼位僅3年(主前913-910),無所作為,留給亞撒的是一個動蕩不安、搖搖欲墜的王國。亞撒即位不久,世界局勢發生劇變:虎踞東北的舊巴比倫王國的傾覆和稱霸南方的埃及帝國的衰落,而新興的亞述帝國羽翼未豐;故一時之間情勢混亂不穩。在這個間隙,巴勒斯坦諸小國(以色列、猶大、敘利亞、亞蘭、腓尼基、摩押、以東)便你爭我奪起來。亞撒自然也捲入這些鬥爭之中。這些敵對小國表面雖有相似之處,尤以猶大、以色列雖兄弟之邦,但嫌隙極深,利害爭奪,互不相讓,尤其是邊界領土的爭執,可謂是永伏的釁端。不過,各小國的鬥爭卻極少採取全面刀兵相見的軍事方式,而是各施展政治外交手段:威脅、利誘、聯姻結盟等等,反而在對峙中贏得了相對的穩定。在這種形勢下,猶大於亞撒在位之初,算是享受了10年的和平和繁榮。不過好景不長,在敵人的威脅和入侵已逼在眉睫之際,亞撒也只好訴諸武力了。在種種危機中,亞撒均能篤志靠神,多次將企圖瓜分、征服或毀滅猶大的敵人,逐出國土或予以擊潰(代下十四1-8)。亞撒進而又於國內清除了異神崇拜,消毀了各種偶像、神龕、神廟,甚至褫奪了其祖母瑪迦的太后權位。瑪迦敬拜偶像,曾命人建造亞舍拉豐產女神的柱像(王上十五10;代下十五16)。然而亞撒在位既久,也漸漸疏於敬神。他為了迫使以色列王巴沙從猶大撤兵,竟以聖殿金銀去賄買大馬色王便哈達,企圖藉外兵達到目的。北國以色列大兵壓境,屯兵於耶路撒冷以北5哩之處,在這危機之秋,亞撒不知仰賴神,只相信權術的功效,雖然賺得便哈達抄以色列後路而迫其撤兵,但貽下無窮後患。先知哈拿尼責亞撒不信神之過,卻被他下了監牢(代下十六7-10)。亞撒在位共41年,最後數年已大病不能起,但卻仍「沒有求耶和華,只求醫生」(代下十六12)。死後入列王陵,葬儀甚隆(王上十五24;代下十六14)。另參:「以色列史」;「歷代志上、下」;「舊約年代學」;「王,王權」。(2)一利未人,其子比利家在被擄期後,住在尼陀法人的村莊(代上九16)。(3)流便支派,示瑪之子,比拉之父(代上五8)。―― 證主聖經百科全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