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辭典目錄

 

「佯庇

 

{\Section:TopicID=1035}佯庇 Jambres(人名)

字義:    術士 Egyptian magician

彙編:    ‧提後3:8;出7:1112228:718埃及國的一個術士,曾同雅尼藉邪術抵抗摩西憑上主之權能所行的神蹟,出埃及記未題他們的名字。

―― 陳瑞庭

 

【雅尼(jannes)和佯庇(Jambres)】

  「從前雅尼和佯庇怎樣敵擋摩西,這等人也怎樣敵擋真道。他們的心地壞了,在真道上是可廢棄的。」(提摩太後書三章8節)
  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時,他與埃及的術士大比拼(出7:8-25),其中包括了兩名在舊約聖經中不見經傳的「雅尼」和「佯庇」。
  猶太的文獻,包括了昆蘭社團的作則,記載了他們的惡行,此二人乃術士長,多番阻撓以色列人出埃及,甚至日後窮追不捨,誓要引誘以色列人離開信仰。

 

佯庇(Jambres)敵擋摩西的人。保羅把他和雅尼並列,認為要防避他們(提後三8)。夜間/黑夜(Night)聖經用語,指黃昏至黎明一段不見陽光、黑暗的時間。例如,約瑟在夜間帶著馬利亞和耶穌逃往埃及(太二14)。牧羊人在夜間看守羊群(路二8)。尼哥底母夜裏來見耶穌(約三2)。主的使者夜間開了監門,領使徒出來(徒五19)。根據創世記第一章,晝夜的運轉是神所設立的,神稱黑暗為「夜」(創一5)。後來神把光體安放在天空中,規定太陽管晝,月亮管夜(創一1618)。耶和華的約是晝夜恆常運轉的基礎。在舊約時代,夜間分為3段時間,或稱「更」。稱為「更」因為那是看守的人換班的時間。跟隨基甸的300人在「第二更」(中文作「三更」)之初,才換更的時候,一起吹角和打破瓶子(士七19)。雖然舊約沒有提到3段時間如何劃分,但由於夜是從日落開始的,所以3段時間可能是:晚上6時至10時、晚上10時至零晨2時、零晨2時至6時。後來,根據羅馬人的計算法,夜就分成4更。有些歷史學家認為這4更分別始於:晚上9時半、子夜12時、零晨2時半和零晨5時。有些人則認為夜是由晚上6時至早上6時,平均分為4段時間,分別始於:下午6時、下午9時、子夜12時、上午3時。馬可福音十三章35節記載了這4更的俗稱,即晚上、半夜、雞叫、早晨。馬太福音十四章25節和馬可福音六章48節記述耶穌夜裏四更天在水面上行走,明顯是使用羅馬人的計算法。「晝」與「夜」一起使用,是強調行動的延續性。例如,聖經說被鬼附的人晝夜在山中和墳塋裏(可五5)。保羅提到他辛苦勞碌,晝夜做工,免得叫教會有一人受累(帖前二9)。在同一卷書,他又提到他晝夜切切祈求(帖前三10)。除了這字面的意義之外,「夜」也有象徵或隱喻性的用法。有些經文以「夜」為神的審判(彌三6;摩五89)。耶穌曾用「黑夜」比喻死亡(約九4)。黑夜和死亡一旦來到,作工的時間就結束了。保羅用快要完結的黑夜,比擬將要過去的現今世代(羅十三12)。因此,他勸勉信徒「脫去暗昧的行為,帶上光明的兵器」。此外,保羅提到自己和讀者都是光明和白晝之子,不是屬於黑夜和幽暗的(帖前五5)。在這裏,他把黑夜連於遠離神、犯罪、醉酒、荒宴之事,還有瞎眼和無知的,特別是有關主的再來。另參:「日」。―― 證主聖經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