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辭典目錄

 

「耶斯列

 

{\Section:TopicID=1420}耶斯列 Jezreel(人名)

字義:    神的種子、後嗣 Seed of God,神所栽種的 God-planted

彙編:    ‧代上4:3猶大支派中的一人。

            ‧何1:411先知何西阿照神默示,為兒子所起的名字。

―― 陳瑞庭

 

{\Section:TopicID=2815}耶斯列 Jezreel(地名)

字義:    神的苗圃 Seed plot of God

彙編:    ‧書15:5619:17-18耶斯列平原,亦名伊斯代倫(Esdrselon)平原,在巴勒斯坦之中部,屬以薩迦支派。

            ‧書17:6耶斯列谷。

            ‧耶斯列城。

―― 陳瑞庭

 

耶斯列(Jezreel)1)歷代志上四章3節說:「以坦之祖的兒子是耶斯列、伊施瑪、伊得巴。」耶斯列為猶大的後裔,此處原文的意思含混。有人解釋耶斯列為以坦3子之首;另一解釋為以坦城的創立人之一。(2)先知何西阿娶淫婦歌篾為妻,生子名耶斯列,意思是:「耶和華必討罪」,使不順服的以色列國滅絕(何一45)。(3)以薩迦支派所建的城,位於書念以南,在亞瑪拿時代已荒置(書十九18)。此城與以色列歷史上一些重要事件有關。自從古城伯珊在鐵器時代衰落之後,耶斯列便更形重要。在掃羅為王時,她已成為主要重鎮(撒下二9)。掃羅聚軍於耶斯列之水泉旁,與非利士軍隊對壘(撒上二十九1)。掃羅死後,耶斯列一度歸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管轄(撒下二8-11)。在所羅門時代,則分給以薩迦支派,不屬耶斯列平原之內;由帕路亞的兒子約沙法治理(王上四1217)。暗利年間(主前885-874),這地獲選為王在冬天的行宮,其後暗利皇朝的四王,直到約蘭(主前852-841),皆以此為居所。約蘭王曾因作戰受傷而退到這地休養(王下八29)。耶斯列的王宮有一城樓,可鳥瞰整個郊野(王下九17),靠近耶斯列人拿伯的葡萄園,就是亞哈王用詭詐和不公平的手段奪取過來的(王上二十一)。如此卑劣行徑,令亞哈朝代受到嚴厲的報應。亞哈的妻子耶洗別,在耶戶篡位時,從樓上窗戶被扔下來給狗吞吃了(王下九30-37)。約蘭王在戰事中受傷,並給耶戶及隨從刺殺,他的屍首遭棄置於拿伯的田間(王下九24-26)。亞哈家餘下的家眷全被殺盡,沒有留下一個(王下十1-11)。耶斯列築有城牆、城門和高樓,並由城中的長老和貴族聯袂管理(王下十1)。暗利王朝衰落以後,這城也失去其重要性;雖然眾多同期的基督徒作者描述她為一條村落,例如優西比烏(260-340)便指這條村落位於西古提波利斯及萊吉奧之間(《專有名稱詞典》10813)。十字軍稱這地為勒珀蒂蓋蘭,以別於勒格朗蓋蘭(傑寧)。今天的耶斯列即謝連,位於耶路撒冷以北55哩以色列集體農場內。在這地,考古學家發現從鐵器時代直到羅馬時期的遺跡。(4)猶大諸山上的一個城(書十五56),是大衛其中一個妻子亞希暖的家鄉(撒上二十五43),但這地在今天的位置不詳。―― 證主聖經百科全書

 

耶斯列人(Jezreelite,Jezreelitess)居住於耶斯列城的人。舊約中記載有兩個耶斯列城,一在以色列,一在猶大。在以色列境內以薩迦地的耶斯列人,有一位名拿伯(王上二十一1-16;王下九2125)。在猶大地的耶斯列人,有一位名亞希暖,後來成為大衛王的妻子(代上三1)。另參:「耶斯列#3#4」。―― 證主聖經百科全書

 

耶斯列平原(Jezreel,Valleyof)以色列全地最廣大和最肥沃的平原,稱為耶斯列。在以色列人早期所征服的地方中,她明顯是平原上唯一的市鎮(參士一2728)。在後來的希臘文獻中,這名字寫為「以斯德倫」(《猶滴傳》一8)。有些學者誤把「以斯德倫」當作西部大平原,而把耶斯列平原當作通往東面巴珊狹窄的山谷;可是,約書亞記十七章16節、士師記一章27-28節和約書亞記十七章11節都顯示巴珊地與耶斯列平原不是同一個地方,耶斯列平原包括了他納和米吉多等城邑(參何一5)。米甸人在這裏安營(士六33),即摩利岡和他泊之間。後來,非利士人亦在這裏聚集,與掃羅對抗(撒上二十九111;撒下四4)。在王國時期,耶斯列平原屬行政區域(撒下二9;王上四12)。她的另一個名字──米吉多平原,也許只可代表平原的南方(代下三十五22;亞十二11)。耶斯列平原是杜得模西士三世和亞門諾斐斯二世之戰的戰場,那裏的市鎮,尤其是米吉多,在晚青銅時期曾被埃及人統治;此外,平原的西南面是著名的軍隊聚集場地,也許就是那稱為夏羅設(士四21316)的地方。另參:「巴勒斯坦」。―― 證主聖經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