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辞典目录

 

「艾伯拉

 

艾伯拉(Ebla)古代叙利亚城邑,就是现今的马迪克废丘。艾伯拉城根据在该地发现的文献所载,艾伯拉是一座大城,人口有26万。如此众多的人口挤进与耶路撒冷城大小相当的城市,可想而知必然有许多农民和工人居住在城市周围的帐篷,或用土砖砌成的蜂窝状房屋里。时至今日,在马迪克废丘附近依然保存着这些蜂窝式房屋。按照常规,只有王宫、金库、仓房、基本设施和管理城邦的人员,才立在城墙之内。即使如此,城内的人口密度仍然非常高。艾伯拉是一个商业中心,出产纺织品、木材、陶器、金、银和其他金属。大量出土的坭版都是商贸文件,记录许多城镇之间的买卖情况,涵盖范围从小亚细亚至埃及,以及从居比路到伊朗(波斯)。根据考古家皮第那多所述,这些文件列举了数千座城市的名字,当中包括许多熟悉的圣经地名,如:夏琐、米吉多、多珥、约帕、迦萨和乌鲁撒冷(耶路撒冷,或许是「撒冷城」)。有一份文件,形容吾珥在「哈兰」(参创十一31)。最令人惊异的是,据称皮第那多所提到的「平原诸城」(创十三10),其次序竟与圣经的记载相同,如:所多玛、蛾摩拉、琐耳。琐耳描述为「在比拉境内」(参创十四2)。按圣经记载,所多玛和蛾摩拉在亚伯拉罕时代被毁(创十九24-29);因此,除非有现存的传统记载诸事件,创世记十四章和十九章的详细记述不可能在较晚时期重整而成。此说已经为艾伯拉后期一位碑铭家所否定。艾伯拉的文献艾伯拉文献上的日期非常重要;研究所得虽稍嫌复杂,但也相当可信。例如,出自马迪克废丘IIB-1的陶器,与亚默I属同时代的产物。(亚默是土耳其奥朗底河流域的安提阿平原的著名遗址,距马迪克废丘不远),亚默的陶器属亚甲王朝(约主前2360-2180)。此外,王宫已被烧为平地,那兰新(约主前2269-34)大肆吹嘘其如何征服阿曼和艾伯拉:「自从创造人类以来,从未有人征服过这么多城市。」考古学家认为,那兰新约在主前2250年焚毁艾伯拉。另一个线索是从马迪克废丘文献发现,可追溯至希伯隆作王时期,其中也提及亚甲的撒珥根王。因此,撒珥根和希伯隆是同时代的人,撒珥根的年代约在主前23502295年。依格里克伦是艾伯拉的开国君王,考古学家据此推论他约在主前2400年建造王宫,或许较此还要早。在此不得不提的是,其他学者将亚甲王朝的年代推前约110年。无论是哪一个划分方法,这期间是从撒珥根执政之始至那兰新当朝结束。历时约120年,平均每朝30年。从可知的承接王朝为算(从父传子),这估计似乎略高(即估计父王在20岁左右生下长子),但也并非不合情理。我们如从这样的数字着手,就可以将艾伯拉所知君主的开始时期,定于主前2430年。希伯隆的名字显然和亚伯拉罕的先祖希伯相似。创世记十一章的宗谱列述:希伯、法勒、拉吴、西鹿、拿鹤、他拉、亚伯兰(亚伯拉罕)。由于希伯隆是如此伟大的君王,他可能就是创世记十一章的希伯。根据创世记十一章所记载的人物,亚伯兰生于法勒以后191年,那时希伯34岁。希伯隆与撒珥根同时代,据此相信亚伯拉罕所生之时约在主前2180年,明显与较古的圣经年代记所列的日期接近。当然,这仍不足以证明希伯隆和希伯是同一人,只能显示此类同的名字可能在年代记内出现。马迪克废丘文献还出现许多其他名字。皮第那多提到许多跟圣经人物相同的名字,如:亚伯兰、以色列、扫罗和大卫,有些人认为这些记述引起揣测,但也有人表示这能够加强圣经记载的真实性。例如,有人或许会质疑,「以色列」这名字,怎么会在神将此名赐给雅各之前的4个世纪或以上发现呢?圣经没有表示这名字是新立的。那时代的人名,常将一个神的名称加上口语昵称组成(例:以赛亚此名是「神是拯救」的意思)。在雅各先前的年代,父母给儿女起名以色列,即「伊勒()已经得胜了(或将得胜)」,那是完全可想而知的。惟独圣经所述的新事,乃是雅各与神直接相遇,并且得着祂的祝福。不少从艾伯拉而来的名字,似乎都以两种形式出现,一个与-ilu(「伊勒」),另一个与-ya(「雅」)合并。因此,据皮第那多所言,mi-ka-ya(米该雅/米该亚,弥迦)mi-kar-il(米迦勒),与其他属神(与神有关连)的名字一起出现。名字的结尾为-ya,若以圣名(「雅」,耶和华)妥为解释,就不免引起一个重要问题。按照出埃及记六章3节,神告诉摩西,祂向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显现为全能的神,「至于我名耶和华他们未曾知道」。这似乎是说神在西乃山向摩西显现以前,耶和华(「雅魏」)之名未为人所知。另一方面,耶和华之名在创世记出现多次,不仅在叙事部分(晚期作者或编辑,像处理地名一样,也在若干地名中加入人名),在其他奉耶和华的名或引用耶和华的名起誓的地方均有,表示那时已使用耶和华的名字。有些人早已认识到这问题,圣经学者出现两组意见:一组坚持此名在摩西时代之前还没有人认识,一组则认为人们已知道,只是在西乃出埃及事件之下得到新的意义。如果艾伯拉文献的解释是正确无误(-ya一字在人名中是神的名一部分),那么,我们就可以断定,「雅魏」在族长时代就属已知,只是耶和华作为永活和赐予生命之神的真正意义,要到祂将祂的子民从埃及为奴之地拯救出来时,才完全显明出来。

如今,由于一些学者(他们有些似乎担心触怒叙利亚政府)倾向于否定皮第那多早期的许多宣告,使整个问题变得悬而未决。甚至皮第那多本人,似乎也已经收回了其中一些主张。艾伯拉文献包含许多其他男女神祇的名字,其中大多数为我们所熟悉。根据约书亚记二十四章2节所载,亚伯拉罕的列祖「事奉别神」。雅(耶和华)可能是他们在愚昧之时所敬拜的诸神之一。神呼召亚伯拉罕离开米所波大米进入迦南,成为信奉耶和华的子民之父时,已向亚伯兰启示自己不仅是众神中的一位。艾伯拉资料确实为进入知识宝库开启了另一扇门。要完全明白一切奥秘的含义,还需要耗用若干年时间,也许要经过二十一世纪才可解明。不过,有些事情已明白过来,其中最重要的事实是:创世记十一至三十五章的族长故事,不能再说成是出自八世纪或七世纪的作者。要假定如此一位作者,居然可以将千百个人名和地名、贸易项目,以及许多细节编入这些章节中,然后假设与考古发现所出土的许多人、地名、贸易项目,和无数细节巧合,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事。艾伯拉给如此的推论予以致命的一击。马迪克废丘的发现令人惊异,但由于既不需要考古学或任何其他人类技术为证,并不能用来「证明」圣经。圣经是神的话,任何的「证明」方法,只会暴露我们的疑惑不信(约五41-47)。正如其他的考古发现一样,艾伯拉的发现,将帮助我们看见神所对待的是怎么样的男女,他们生活于怎么样的世界,以及祂如何迫切地深爱他们,要将他们从世界不同的境况中拯救出来,行在祂的道路之中。我们有待学习的还很多,艾伯拉将为这学习过程提供一些背景。WilliamSanfordLaSor另参:「铭刻」;「考古学」。―― 证主圣经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