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辞典目录〕
「亚述」 亚述 Assyria(地名) 字义: 成功的 Successful,步骤 A step,平原 Plain,平地 Level 汇编: ‧创2:14沿提格立河之一国,其疆域自巴比伦,北至亚面亚之狗狄山,有时概括西至伯拉河,东至玛代之山,而小撒伯河在其南,其遗迹今已发现于距尼尼微一百八十里处,其位置在提格立河西岸。 ―― 陈瑞庭 亚述/亚述帝国(Asshur,Assyria)亚述可指一个地方、一个人物、一个神祇或一个国家。(1)地名。创世记十章11节记述:「他(宁录)从那地出来往亚述去,建造尼尼微。」亚述地即泛指底格里斯河西之地,宁录在那里建了4座城:尼尼微、利河伯、迦拉、利鲜。(2)人名。闪的儿子(创十22;代上一17)。一说以为亚述实无其人,而是亚述民族的化身。然而,与亚述之名并列的其他名称,都实指其人(如亚法撒,创十24,十一12),那么亚述也不当例外。若然,则亚述必为亚述城的创建者。城建成之后,以创建者之名称之,这在古代是司空见惯的。城的守护神和城的居民,也都因城而得名了。(3)神名。亚述城的守护神。(4)城名。底格里斯河西的一座古城,可追溯至主前2500年左右。亚述规模很小(仅巴比伦城或尼尼微城的1/10),却是以后兴起的亚述帝国的发源地和故都。亚述与卡内喜(在今土耳其境内)早通贸易,于主前二千年代已是一繁荣城市。至旧亚述帝国闪施亚达(主前1813-1781)治下而达于鼎盛。其时,闪施哈达的统治已遍及米所波大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马里也在其辖下。然而,不久亚述帝国便为巴比伦的汉模拉比(主前1792-1750)所灭,自此亚述城也消声匿迹于史料。至主前二千年代末,亚述再起而复称霸于近东时,其国都已迁往新址。不过亚述仍是圣城,国神亚述犹祀于此。人们数百年寻找亚述确址,皆劳而无功。及至十九世纪,经多方考证而终于确定今伊拉克的卡拉谢加特,即为当年亚述帝国旧都。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人曾在该址有数年的考古发掘。有一规模可观的阿努亚达神庙出土,两座雄伟的庙塔至今犹屹立其处。另有一座王宫和数幢建筑也一并出土;一批极珍贵的古文献也从亚述故址重见天日,其中有巴比伦创世史诗的亚述版本和亚述法典的片断。(5)亚述帝国,其民称亚述人。这古老帝国曾是恐怖和残暴的象征,300年来使近东之地人人谈虎色变。米所波大米北部,底格里斯河西岸的小城亚述(今伊拉克境内)原为亚述人的发源地,其主神太阳神亚述即祀于此,帝国也因其故城而得名。亚述源出亚甲语,圣经英译本有多个拼法;中译本则一概译作「亚述」(创二14,十11;拉四2;诗八十三8)。亚述原是米所波大米北部一个小区域,即底格里斯及其支流扎卜两河形成的三角洲上一片小土地;但亚述人后来控制北叙利亚,直达地中海;整个米河波大米沃原,从巴比伦全地,直至波斯湾,都在其辖下。这便是亚述帝国鼎盛时的粗略疆域。历史主前八世纪以前主前三千年代末以前,苏默人常往亚述之地经商,给亚述人的文化影响很大。苏默诸王也时有置亚述于其政治控制之下。亚加得之撒珥根(约主前2350)也曾以政治和商业活动左右亚述。及至亚摩利人推翻了吾珥的第三代王朝,建立了许多亚摩利城邦,其一曾将亚述并入属地。旧巴比伦王朝(约主前2360-1600)的英主汉模拉比在位期间,亚述人曾以建筑材料和其他各宗货物,进贡巴比伦王国。早年亚述曾设殖民地于亚拿多利亚的卡内喜城,两地常有贸易往来。贸易最频繁之时,曾有200匹驮驴组成的商队,可见贸易规模之大。亚述由是获利甚丰,在经济上渐次强大。然而几年之后,亚述靠商队贸易得来的早期繁荣逐渐衰退,至主前十五世纪已经一蹶不振。此时,亚述更被一个非闪系民族所控制,来自米坦尼城邦的胡利人(圣经称之为何利人),使亚述成为其藩属,直至别一个非闪系民族赫人推翻了米坦尼王朝,亚述才获得再起的机缘,且终于在一位能君亚述乌巴列的领导下重振旗鼓,赢得了古代近东一霸之地。亚述乌巴列的统治,可谓亚述独霸近东天下这个长期历史过程的开端。亚述乌巴列之子恩里勒尼拉利继位(主前1329-20)之后,即挥军南征巴比伦,大败统治巴比伦的卡施族国王库利加勒祖二世(主前1345-24);继而亚大得尼拉力(主前1307-1275)又屡胜巴比伦的卡施族,大振亚述国威于南疆。他又向西北用兵,占据了大片土地。 突古提尼努他一世(主前1244-08)攻陷巴比伦,首次将巴比伦帝国征服,可谓旧亚述帝国巩固和扩张时期的高峰。然而,这高峰一过,亚述国运又有逆转,后经历了一个衰落时期。主前1200至900年其间的300年,是民族大迁徙时期。希腊人、非利士人、亚兰人、希伯来人等,均有不同方向的大流动。强弱的转机也因势而生。赫人帝国原扼守着小亚细亚的商路,是维系这一带政局稳定的重要因素,但当时却承受了欧洲移民的巨大压力。到主前1200年,在来自希腊大陆的「海上民族」的攻击下,落得一败涂地。主前十世纪,亚述又渐渐有了再起之势,于亚大得尼拉力二世在位期间(主前911-891),便开始了经济和军事双管齐下的扩张。亚大得尼拉力二世身后60年内,亚述诸王大都遵行他巩固国本、养精蓄锐的政策。至亚述那斯保二世(主前885-860),国策陡然一变,难怪他被看作是揭开亚述历史新页的创业雄主。其人精力过人,雄心勃勃,勇武非常;同时又残忍骄横,好大喜功,可谓集历代明主暴君之优劣于一身。亚述那斯保二世的战略是先扫平东侧,将山地居民尽收掌中以祛后顾之忧;再挥军西指,征服亚兰人,进取小亚细亚。亚述军在这两战中,表现出凶残暴虐的本色。亚述那斯保之子撒缦以色三世继位(主前859-825),即全力推行乃父的扩张政策。他兵威所加,西起地中海,东入札格罗斯山脉,北自基利家,南到巴比伦,使这片广大的土地尽归亚述帝国治下,或由那些甘愿效忠的附庸国管辖。至此,除了巴勒斯坦以外,近东地区的各条商路,已都在亚述掌握之中了。撒缦以色三世最为圣经史家所熟知的,因夸夸一役(主前853)史料之丰,在古代世界史上首屈一指。他挥师西征叙利亚,受到了当地联军的顽强抵抗。大马色王便哈达为联军盟主,以色列王亚哈及诸城邦国王都率军参加了会战。撒缦以色面对这支60,000人的强大联军,未能克敌,只好班师东归;亚述军于多年之后卷土重来,才攻下了大马色和撒玛利亚。以色列王耶户(主前841-814)后来无意与亚述为敌,便遣使输诚纳款。据撒缦以色三世的黑方尖碑(出土于撒缦以色的禀城迦拉,即今之尼姆鲁德)上描绘,耶户(或由使者代表)在亚述王面前匍匐在地,吻王之足,献上金银铅锡等器皿为贡物。撒缦以色晚年,亚述国中几个重要城邦谋反,但终被他率军剿平。撒缦以色之子参示哈达五世继位为亚述王,在位12年(主前823-811);其子亚大得尼拉力三世继位(主前810-782)。他曾于迦拉建新宫一座,并于主前804年发兵攻打大马色王哈薛。其时哈薛屡犯以色列(王下十三22-25),亚述攻打叙利亚,无形中消除了以色列的压力。主前八世纪至迦基米施之役(主前605)自主前800年起,乌拉都(即亚拉腊)帝国兴起,与亚述对抗,其势力以北叙利亚为最盛。其后50年,亚述衰象日显。主前746年,京城迦拉发生叛变,皇室被杀戮殆尽。提革拉毘列色三世(主前745-727)是新亚述帝国的肇始者。他另取了巴比伦的王号普勒(王下十五19;代上五26)。他的统治为亚述霸业打开了重振旗鼓的局面,昔日占领的大片领土得以恢复和巩固,帝国的军事和经济又重执近东牛耳。提革拉毘列色首先致力于保障对北方通道的控制权,以便消除经此而来的威胁;其次则征服西疆,力屈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更进而掌握通往埃及和地中海的交通要道;最后则以外交手段取得了巴比伦的王位,他以普勒的王号统治巴比伦。提革拉毘列色三世身兼两国君王,拥有两个不同王号,这在历史上可谓一项政治创举。亚述历代君王皆嗜杀好战,政治上老谋深算如提革拉毘列色三世者实属少见。从主前743年起,提革拉毘列色多次用兵叙利亚与巴勒斯坦。先是以色列王米拿现(主前752-742)以重金赎得一时之安(王下十五19、20),继而推罗、迦巴勒、大马色诸王也纳贡称臣。主前738年,亚述王又挥军北上,降服了北方要邦哈马(即今之哈马省,在叙利亚境内)。因南国犹大王亚哈斯(主前735-715)坚拒不参加反亚述联盟而受叙以联军攻击,遂向亚述王告援。提革拉毘列色当即发兵攻陷大马色,时在主前732年;越10年又下以色列京城撒玛利亚,把两城百姓先后发往亚述境内。主前722年撒玛利亚城失陷,标志着以色列国的终结。撒珥根二世(主前722-705)以攻克撒玛利亚为己功,但据圣经记载,克城者当为撒缦以色五世(王下十七2-6)。至于城下之后,在亚述一贯的掳徙城民政策之外,撒珥根二世复加以殖民之策,以后诸王多沿用不废。所谓殖民之策,是从巴比伦、以拦、叙利亚、亚拉伯等地迁入外民,居于撒玛利亚及周围之地。迁入的外民与剩余的城民混居繁衍,即成后来的撒玛利亚人。撒珥根耗10年之力向西北用兵,终于征服了叙利亚、小亚细亚和乌拉都诸地,然后便转向巴比伦。他把比罗达巴拉但二世(主前721-701;参王下二十12-19;赛三十九1)逐往以拦,便于主前709年自任巴比伦王。他在尼尼微附近建新都一座,称为杜尔撒珥根(即今之豪尔萨巴德),然而尚未竣工,他就在沙场阵亡了。西拿基立以嗣子即位(主前705-681)。他在位期间更是忙于连年征战。圣经研究者对他的事也很熟悉,因为他于希西家在位期间(主前715-686),曾兵凌犹大并围困耶路撒冷,是时正值先知以赛亚事奉期间(王下十八13至十九34;赛三十六,三十七)。耶路撒冷城民苦守危城,著名的西罗亚水道就是建于当时,从城外基训泉将水引进城来,蓄于西罗亚池,供守城的兵民饮用(王下二十20)。主前681年西拿基立被弒,其子以撒哈顿继为亚述王。他试图征服埃及,未及成功而身死异域。其子亚述巴尼帕继位(主前669-626),禀乃父之志力克挪亚们(鸿三8;耶四十六25称「挪」,即底比斯城),遂实现了亚述史上的一大胜利(参鸿三3-10)。亚述巴尼帕于尼尼微建立了一个大图书馆,其遗址已于1850年挖掘出土,其中有大批精制的陶土坭版,大小在1至15吋不等,包含着丰富的亚甲文资料:有历史记载,有天象报告,有数学计算,有公私函件;也有不少星象学和医药学的论述;也有祈祷文、符咒、赞美诗、经文;还发现有一部很完整的巴比伦的创世神话。尼尼微图书馆的大部分资料,现今是伦敦大英博物馆的珍藏之一。亚述巴尼帕的编年史记至主前639年,即戛然而止,所以在他统治下最后13年的情况,便所知甚少。幸好尚有其他文献如国书、祷词、商业文件等犹存于世,字里行间略可透露出当时的情势。看情形当时的亚述帝国已经危机四伏,摇摇欲坠了;待亚述巴尼帕一死(主前626),国势迅即崩析瓦解。先是从亚述编年史可以看出,玛代人在以撒哈顿年间已成亚述大患。其时,玛代人尚是许多独立而相关的部族;稍后则组织日益严密,终至成为玛代王国。据希罗多德记载,玛代王弗老窝底曾攻打亚述而殂于疆场。其子西阿萨里一世继为玛代国王。主前626年可说是古代世界历史的转折点,发生的几件事颇有左右大局之力:是年末迦勒底人尼布普拉撒登基为巴比伦王(主前626-605);尼布普拉撒与玛代国王结盟,其对亚述人的胜势已成,至主前617年,这位巴比伦王已将巴比伦境内的亚述驻军消灭,驱逐一尽,遂即统军沿幼发拉底河而上,直入亚兰地区。该地250年来早已成为亚述帝国肘腋之地。按原定的计划,尼布普拉撒当率军绕道至尼尼微西侧,玛代人则陈兵东侧,两军同时夹攻。然而这个计划被亚述与埃及联军挫败。尼布普拉撒只好还兵巴比伦。主前614年,玛代军对亚述发起了强大的攻势。尼尼微固若金汤,一时不可取,玛代人便将其周围各城一一攻克,其中包括亚述故都亚述城。待尼布普拉撒率巴比伦军赶至,两军会师于亚述城。尼布普拉撒与西阿萨里相谈甚契,其后,尼布普拉撒之子尼布甲尼撒与西阿萨里之女亚米蒂丝成婚,使联盟又加了一层保障。主前612年,两军同攻尼尼微,血战3月,这座壁垒森严的坚城终于倒下(鸿一8)。不过京城虽失,亚述帝国却百足不僵,犹转战3年。亚述残军由尼尼微突围而出,集结于哈兰城,拥立亲王亚述乌巴列为亚述国王。亚述向埃及告急,埃及王尼哥二世(主前609-593)便亲率援军北驰哈兰城赴援。是时,犹大王约西亚(主前640-609)已与新巴比伦通好,且以属国自任,便于尼哥大军过境之时出兵阻击,不幸中箭阵亡于米吉多(王下二十三29、30;代下三十五20-24)。主前610年,尼布普拉撒率联军围攻哈兰,亚述乌巴列无心久战,弃城而走,趋西南与尼哥军会合,反攻哈兰,先胜后败,遂逃亡至迦基米施(今之耶拉布鲁斯),据而守之。尼布甲尼撒率巴比伦军追至,两军正面接战,双方伤亡都很惨重。那血战的场面,先知耶利米有极为生动的描述(耶四十六1-12)。终于,尼布甲尼撒占了上风,成为迦基米施战役(主前605)的胜利者。然而,由于尼布普拉撒于巴比伦城驾崩,尼布甲尼撒未及战胜立功,便匆匆回师奔丧并登位。亚述基督教会向有一说,谓亚述国破之际,有一部分遗民,主要是王公贵冑与武士,逃脱了玛代和新巴比伦帝国的屠杀,隐退到库尔德斯坦深山,建造了众多城堡而自成一国。嗣后亚历山大大帝(主前336-323)及其身后诸王,乃至罗马帝国,均无意剪灭这支遗民的后裔。他雅努(主后98-117)率罗马军,借道亚美尼亚赴波斯作战时,曾涉库尔德斯坦北境而过,也相安无事。据说,耶稣降生时造访伯利恒的博士,即来自该国的埃德萨。他们将大喜的消息带回国去,并报告给国王。于是,在这支数世纪绵延不断的亚述遗民中建立了基督教会,现今,亚述基督徒的人数,当在10万至20万之间了。亚述本土,包括米所波大米全部,今在伊拉克境内。这是一个说阿拉伯语的国家,人民多信奉伊斯兰教。另参:「以色列史」;「列王纪上、下」;「米所波大米/美索不达米亚」。―― 证主圣经百科全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