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加拉太書第一章例證與靈感集錦

 

【加一3甚麼叫作恩典】在希臘文裏第一個意義,就是說:在這裏有一個東西,或者說有一個人,而這一個東西,這一個人的裏面,有一種的美麗、有一種的恩慈、有一種吸引人的地方。當人與他接觸的時候,就從這東西或這人的身上,得著一種非常的愉快和滿足,這個是恩典第一點意義。

換句話說:我們通常以為受到恩典的時候,所感覺的是人給我們的恩惠。但是在原文裏面的意義,是這個東西在還沒有給以前,本身就有了恩典在其中。如果在這個東西裏面,沒有這個美麗,那麼今天你也不會來欣賞它。就因為這個東西裏面有這個美麗,當我們與它接觸的時候,就使我們非常的愉快。假定說:在這裏有一幅很美麗的圖畫,因著畫的本身是美麗的,當你看的時候,這個美麗就能進到你的裏面,使你心情得以非常的愉快。假使只是一張空白的紙,或者是一張醜陋不堪的圖畫,你接觸的時候不但沒有愉快,反而會非常的不適應與受壓。所以恩典的第一點,必須在這個人或物的裏面,有恩典的本質,有美麗、有恩慈。這樣當你接觸的時候,你才能接受他當作恩典。── 江守道《基督福音的三根柱石》

【加一6基督之恩──財主遺產給兒子的故事】這樣一個故事能幫助大家明白這件事。從前在某地方有一個人,他非常的富有,古時的財富,並不是多少的股票、黃金、財物;乃是以田地、家畜、和奴僕來衡量的。這一個財主,到底他有多少財產,連他自己也弄不清楚,因為他的財寶太多了。他只有一個獨生的兒子,已打發他到外國去唸書。當他的兒子正在外國讀書的時候,這個富翁患了不治之症,很快就要去世。所以非常想念他的兒子,盼望他能早日回來。但是他又恐怕等不到他兒子歸回,就離開了世界,於是請了一位律師,商議而立了一份遺囑,果然他兒子回來時,他已經死去了!等喪事過去以後,律師就召集有關的人來,宣佈他父親的遺囑。當然他的兒子知道父親是那樣的愛他,這些財產沒有問題應當都是屬於他的。

但是當律師宣讀遺囑的時候,卻是這樣的說:「我所有全部的財產,都給我的管家;可是要讓我的兒子在所有的財產裏面選擇一件。」當他兒子聽了以後,非常的生氣,他想我的父親大概是病重時神智不清,怎麼會這樣糊塗將所有的財產都給了管家,而我只能揀選其中的一件呢?若我選了房子,就失去了田地;我若要牛,就失去了羊;怎麼會有這樣的事情呢?他就非常懊惱。這時律師就在他耳邊輕輕的說了一句話,他馬上就笑顏逐開的說:我尊重我父親的遺囑,父親說將所有的財產給了管家,但是應許我在所有的財產裏面揀選一件,我現在要來揀選,我揀選管家。這是一個最好的揀選,因為管家是一個奴僕,屬於財產之一,只要他揀選了管家,所有的財產也都是他的了。為甚麼他的父親在律師指導之下,寫這樣的遺囑呢?因為他的財產太多了,如果把財產一一開列下來,一定有遺漏;又恐怕管家在他一死以後,兒子尚未回來以前,將一部份財產隱藏吞沒,若全部交給管家,就毫無顧慮了。兒子得著管家,也就得著完整的財產。雖然這個比喻不太完全,但是至少能給我們看見甚麼是恩典。── 江守道《基督福音的三根柱石》

【加一7在十六世紀的時候有改教的運動。那時候天主教的光景,墜落到一個地步,我們稱為黑暗的時代。雖然表面上是基督教,但實際上連救恩都不清楚。那時人根本不讀聖經。當時僅有手抄本,還沒有印刷術,所以每個家庭不可能都有聖經。人對於基督福音真道完全不明白,可以說:人不知道何為迷信?何為「信心」呢?以致迷信比信心還要多,虛假比真理更盛。人不知道怎樣得救,以為一個人要得救,必需要靠自己積功積德,等到了相當的程度,也許有進天堂的希望。可以說在基督教的歷史裏,是最黑暗的時期。── 江守道《基督福音的三根柱石》

【加一10】「我豈是討人的喜歡嗎?若仍舊討人的喜歡,我就不是基督的僕人了。」

一個作神僕人的人,有一個基本的態度,就是要討神的喜歡。

為什麼緣故有的基督徒不能討主的喜悅呢?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他要人的榮耀過於愛神的榮耀。有的基督徒不敢公開承認主耶穌的名,不敢公開承認自己是基督徒,就是因為他怕有人譏笑他,怕有人說他迷信,他愛人的榮耀過於愛神的榮耀。

一個討主喜悅的基督徒,一個向著主忠心的基督徒,他向著主的真理也是忠心的。保羅為著堅持真理的緣故,不顧人的反對。他說:「如今我將真理告訴你們,就成了你們的仇敵嗎?」(加4:16)他寧可叫自己受別人的難為,他不能委屈真理,他寧可犧牲自己,他不能犧牲真理,他寧可讓自己受損失,他不能讓真理受損失。

如果你要討主的喜歡,你對主的真理就要有一個絕對順服的心。保羅那時如果和加拉太的信徒稍為妥協一下,稍為調和一下,對於真理不要那麼認真,說幾句模棱兩可的話,他就仍舊可以得著加拉太人的歡迎。但是保羅已經把代價計算好了,無論如何,我不能討人的喜歡,我只有討神的喜歡,不然,我就不是神的僕人。—— 倪柝聲《曠野的筵席

 

【加一15保羅在這裏用了『分別』、『恩召』、『啟示』的字眼,正說明瞭他成為使徒乃是出於神的旨意,而不是自取的。

   在美國加州多倫斯(Torrance)教會,有位自香港來美讀書,拿到醫學博士的許志偉醫生(Dr. Edwin Hui),曾經讀過神學,但自醫學院畢業後開業成功,賺了不少錢,漸漸地離開神,以致婚姻發生問題,經過檢查又發現肝癌。美國的專家建議他轉赴台灣,請較有經驗的台灣的醫生診治,但當台灣的癌科醫生看了他的報告和照片之後,卻建議他不必赴台,因他的病已經沒有希望痊癒了。就在這時候,他回到神面前,悔改認罪,與妻子、子女和好,而神奇妙地拯救了他,醫生開出刀來,發現原先拳頭大的癌不見了,只有一個小小的瘤,並且不是惡性的。於是他決定放棄醫務,再入神學院深造,作一個全時間的傳道人。許醫生過去的奉獻,神全記得,而他最後仍走回傳道的路。神定規的事,是人無法改變的。

 

【加一15~16】「然而施恩召我的神,既樂意將祂兒子啟示在我心裡。」

如果我能夠,我也不願意與當日的門徒們交換地位,甚至在變化山上我也不願意。因為當年那位與他們同住的基督,是一位受時間和空間所限制的基督。如果祂在加利利,我們不能在耶路撒冷遇見祂,如果祂在耶路撒冷,人們去加利利尋找祂,那也枉然尋找。但在今天,基督不再被時間和空間限制了!因祂是活在那無窮生命的大能裡,並且父神樂意將祂啟示在我們裡面。當年祂與門徒們同在,是暫時而片斷的,但祂現今與我們同在,卻是時常並永遠的。他們是憑著肉身去認識、看見和接觸祂,且在最親密的關系中與祂同住。而今「我們不再憑肉身認識祂了」,我們乃是在真理裡認識祂。因我們認識祂,正如神樂意啟示而使祂被我們認識。父神豈不是已經將智慧和啟示的靈賜給我們,叫我們對基督有更豐滿和完全的認識麼?—— 倪柝聲《曠野的筵席

 

【加一15~16異像就是託付,就是啟示】「然而,那把我從母腹裡分別出來、又施恩召我的神,既然樂意將他的兒子啟示在我心裡,叫我把他傳在外邦人中,我就沒有與屬血氣的人商量,……。」

我若甘心作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心,責任卻已經託付我了。(林前九17

一個奉差遣、受託負的人,必是與所受的異像有關;人所得的是什麼異像,往往他所受的託付也就在那方面。託付與異像是極其重要的,關係甚密。

在受託之前大都有過異像的啟示,因為異像就是託付,異像就是啟示,沒有異像的人,對啟示很難明白、理解;異像一來,人的心竅被開啟了,心一亮,就明白了主的啟示(林後三18),懂得了神的旨意。藉著這裡面的明白,託付就在人心裡明顯的加重起來,重到一個地步,人不得不述說,不得不傳揚;這種述說與傳揚,就是受託的資訊中心,這樣的信息是自己靈裡發過亮光的信息。

一篇信息若不先在傳道者心中發出過啟示的光,就不能餵養人的靈命,就不能供應人生命的需要,就不能造就人。

聖靈與我們同工,就是在我們被啟示、受託付的信息上與我們同在,因為這是他託付我們,要我們釋放的,所以他也必要以能力和權柄來證實。

我們要求聖靈與我們同工之先,要察驗是否有主的光在我們裡面,有沒有啟示性的、異像性的光抓著了我們的心,否則我們求主同工的,就不可能得著應允,我們縱然禱告,也沒有把握知道主是會與我們同工的。所以一個服事神的人,不能不注意一下這個真理:異像──啟示──託付──能力──果效。—— 李慕聖《晨光》

 

【加一16】「既然樂意將祂兒子啟示在我心裡。」

如果你真心相信神的兒子,祂一定藉著聖靈在你心中居住。也許祂隱藏在你裡面的深處,好似幼王約阿施在聖殿的中心。所以祂不能使你裡面的思想與外面的生活受到影響,你不是應求父神在你裡面啟示祂的兒子嗎?祂曾向你啟示祂是神來代替我們罪人,成為聖潔的根源。

在身體之下有物質生活的形態,在心智之後有理性,還有人的心靈,好似在聖殿中的至聖所。基督的榮耀照明,使我們與祂面對面相交,我們的不信有那麼厚的遮蓋,又有世界在我們周圍吸收我們,使我們與主之間幾乎完全隔絕。願那強力的手撕開帳幕,當主受死的時候,那幔子已撕為兩半,我們不再受阻,得不到聖子的異象。我們還需等到永恆嗎?

我們得了啟示,就會幫助別人,不只自私的享受,更是切實事奉別人。所以使徒說:但願我們在外邦人中間傳揚祂。父啊,求祂樂意啟示我們,我們看到這樣偉大的景象,必不需與屬血氣的人商量,於是我們也會像使徒那樣說:我們所看見與聽見的,不能不說。——邁爾《珍貴的片刻》

 

【加一16祂樂意將祂的兒子啟示在我們的心裏】我常常旅行,住在弟兄姊妹的家中,我也時常去看望信徒,如果某家新生了一個兒子,或者添了一個孫子;當你進到這一家的時候,用不著向他說:我要看一看這個新生的小孩,你一進去,他第一句話就要告訴你說:我們家裏添了一個兒子了。他也許馬上到房間去,把這新生的兒子抱給你看一看!因為這是父母的心情。神對我們也是這樣,神樂意將祂的兒子啟示在我們的裏面。── 江守道《基督福音的三根柱石》

 

【加一16魏德海(Leslie Weatherhead)講到一個少年,他決志要做一個傳道人。人家問他,他怎樣作出這個決定。他說,在學校的禮堂,聽了講道以後,他受到感動,作此決定。人家問他,這講道的人的名字,給他這樣的影響的力量。他的回答是:『我不知道這講道的人的名字;不過我知道上帝在那天對我說話。』──《每日研經叢書》

 

【加一17回到大馬色】這是一件勇敢的事。當他在往大馬色去毀滅教會的路上,上帝抓住了他。全大馬色都知道。他回去向一些以前知道他一切的人作見證,不是一件易事。吉柏齡(Kipling)有一首著名的詩,名叫繆荷倫的誓約(Mulholland's Vow)。繆荷倫是在一隻船上的看牛人。有一天遇到了風暴,牛浛脫去了羈絆。他與上帝立了一約,如果他不為牛浛所害,在那時起,他要事奉上帝。在他安全到達以後,他要實行他所立的約,決定往以前沒有人知道他的地方去傳道。於是上帝吩咐他說,『回到運載牛浛的船上,在那裏宣講福音。』上帝差他回到他熟悉的,人家也知道他的地方去。我們基督徒的見證,像我們基督徒的愛心一樣,必須從家裏開始。──《每日研經叢書》

 

【加一17當有向主的心】「……惟獨往亞拉伯去,後又回到大馬色。」

聖靈就把耶穌催到曠野裡去。他在曠野四十天受魔鬼的試探……。(可一12

信徒受撒但的試探最多利害的地方,就是曠野;最多的時候,就是單獨的時候。曠野──在聖經中的意義就是造就、熬煉、漂泊、試探、離開人群與神單獨對付,單獨相見。

一個人在沒有被主用之先,必得經過一段曠野生活,若能得勝了,則必為神大用,否則即被廢棄。有許多靈性上的問題,非進入曠野就無法得著神的恩憐,沒有從神的直接恩憐,問題就難解決。問題不從靈裡得解決,在神的事工或道路上就要停頓,就要止息。

神在要恩待人之先,總是先帶人到曠野裡支一段時間。撒但常找空來襲擊我們,但最多的時候就是在我們單獨時,他要用火箭來射入我們的思想;叫我們計算人的惡;叫我們恨惡對不起我們的人;叫我們嫉妒比我們好的人;叫我們數算自己的成績,因而驕傲,自以為得意,沾沾自喜;叫我們對自己的失敗感自餒灰心喪氣等等,這時我們若不認識主的大能,若夫天使來伺候,真是不容易得勝。

一個人在神面前蒙恩有一個秘訣,就是“志向的專誠”,我們能夠勝過試探,並不是靠自己的力量,而是藉著主恩的憐憫,但是一顆向主的心志,卻是不可少。往往在試探來到時,我們實在無力制勝,但只要我們有一點向主的心,就會感覺有點新奇之力,把我們救出來,這就是神的恩典。

所以我們應當特別當心,每逢獨處時,總要儆醒祈禱為首,要求主保守我們不至落在魔鬼的網羅裡,不至中了撒但的火箭,這是非常重要的。

 “我還有末了的話,你們要靠著主,依賴他的大能大力,作剛強的人。要穿戴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就能抵擋魔鬼的詭計。”(弗六1011)—— 李慕聖《晨光》

 

【懷恩早禱】

1 作使徒的保羅,(不是由於人,也不是藉著人,乃是藉著耶穌基督,與叫他從死裡復活的父 神)

2 和一切與我同在的眾弟兄,寫信給加拉太的各教會。

3 願恩惠平安,從父 神與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

4 基督照我們父 神的旨意為我們的罪捨己,要救我們脫離這罪惡的世代.

5 但願榮耀歸於 神直到永永遠遠。阿們。

6 我希奇你們這麼快離開那藉著基督之恩召你們的,去從別的福音.

10 我現在是要得人的心呢,還是要得 神的心呢.我豈是討人的喜歡麼.若仍舊討人的喜歡,我就不是基督的僕人了。

15 然而那把我從母腹裡分別出來,又施恩召我的 神、

16 既然樂意將他兒子啟示在我心裡,叫我把他傳在外邦人中,我就沒有與屬血氣的人商量、

 

讚美阿們!阿們!是的!是的主!我們在天上的父上帝。願一切的榮耀歸於祢,從今時直到永永遠遠。願祢的名在萬邦中被高舉,萬民都同來歡歡喜喜地頌讚祢的聖名,因祢的慈愛永遠長存,祢的信實直到萬代,祢是愛的源頭,祢就是愛。

感謝天父祢絕對不會奴役我們,扼殺我們,祢把我們從罪坑中拯救出來,從人為的枷鎖中釋放出來,叫我們得自由、得永生、得稱為祢的兒女。感謝祢為我們行大奇事,祢向我們所懷的意念,總是賜平安的意念,絕對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我們末後有指望。

 

感謝讚美主耶穌!感謝祢照著天父的旨意為我們的罪捨己,救贖我們脫離這罪惡的世代,祢非但救我們脫離永遠的滅亡,今日仍在救我們脫離兇惡,更是使我們脫離罪惡的權勢,不叫我們遇見試探,能儆醒去過聖潔的生活。

主耶穌求祢赦免我們的罪,我們的自作聰明令祢驚訝,我們把世俗的色彩塗在祢的救恩上面,扭曲我們的信念,為吸引人把胭脂塗在十架上濃粧信仰的高尚,信心偏離純正的軌道,把人的傳統摻雜在救恩之中,最終導致離經背道,教會失去愛,彼此撕裂、互相窺探,互相毀謗、互相指責,甚至把自己的軛強加在別人的身上。萬國禱告的殿變為賊巢,敬拜的場所變為互相攻擊的戰鬥場,忘記信仰的破產比道德的敗壞更可怕。

 

真理的聖靈招聚我們歸回安息,在祢裡面重建平靜安穩、信靠順服。依靠祢重整信仰,能辨別人意與神意、信心與行為、律法與恩典、屬靈與屬血氣、使命與生命、十架與世界,叫我們好好活出基督。

聖靈請祢來堅立我們的信心、指引我們的盼望、加添我們的愛心。領我們走過這漫長抗疫的險路,渡過波濤洶湧的勢局,在這天災人禍不竭的時刻,為我們築起避難所,重燃我們的信、望、愛,能為主得人,多傳真實的福音,儆醒守候主耶穌的再來。

禱告乃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誠心所願!

──小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