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摩太後書第二章例證與靈感集錦
【提後二2屬靈的家譜】1858年,波士頓有一個主日學教員欽保勒,帶領了一名二十一歲的皮鞋推銷員信主奉獻。那青年推銷員後來成為布道家慕迪(D.L. Moody)。
慕迪到英國去布道,在1879年,激起了一個小教會牧師邁爾(Frederick B. Meyer)的布道熱誠。
邁爾越過了大西洋,來到美國的校園講道,引領了柴普曼(J. Wilbur Chapman)皈主。
柴普曼作青年會事工,有一段時間,他請了棒球運動員桑岱(Billy Sunday)作傳福音的同工。
1924年,桑岱到北加洛林納州的沙洛開奮興會。當地有一些教牧及信徒蒙恩得復興,發起熱心,組成了一個基督徒團契。
十年過去了。在1934年的時候,他們約請了一位翰牧博士(Dr.
Mordecai Fowler Ham)來舉行連續十一週的聚會。在那一系列的奮興會中,有一名十六歲的青年人,是附近一個農夫的兒子,他名叫葛培理(Billy Franky Graham),在會中決志信主奉獻。葛培理是歷來帶領最多人信主的佈道家。
“你在許多見證人面前聽我所教訓的,也要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提後二:2)── 于中旻《喻道集錦》
【提後二3信仰與逃避“你要和我同受苦難,好象基督耶穌的精兵。”】
到月球旅行已不再是幻想了!人類已經踏上月球表面。幾年前紐約的海頓天文館刊登了一則廣告(只是開玩笑);現在開始接受預約到24萬英里遠的月球旅行。結果不到幾天,就有一萬八千人來函申請。
有位心理學家在讀了這些申請函之後,所得到的結論是,大多數的人都想逃避問題與責任。有位女士寫道:“能遠離這個繁忙的地球,就像到了天堂。……總之,只要到別的地方,就會很親切、和祥、美好、安全及可靠。”
有些人認為基督徒就是一群逃避問題和責任的人,他們感情脆弱、逃避現實,對未來抱著不切實際的幻想。但聖經啟明,信仰並不是鴉片,使人昏昏欲睡,使人墮落。在希伯來書11章32至38節我們讀到男女信徒寧可受難,也不願放棄他們的信仰。信仰對他們絕不是鴉片,而是戰勝苦難的動力。
身為現代的信徒,我們也許不會為了信仰而遭受大迫害,但我們的確要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與試煉。我們在基督裡的信仰不是一種逃避,而是給我們力量去面對苦難。
不求主引領遙遠的路途
只求主一步一步引領
不求主讓我人生平坦無虞
只求主讓我生活有力生命有見證心靈得安息
偉大的信心通常是在大試煉之中建立的。
──《生命雋語》
【基督的精兵(二3~4)】描寫人像士兵,生活像一場征戰,這幅圖畫對羅馬人和希臘人來說,是非常熟悉的。哲人辛尼加(Seneca)說:『活著就要像一個戰士。』(辛尼加:書信集九十六5)。伊彼克德(Epictetus)說:『每一個人的一生皆是一場征戰,一場長期而多變化的征戰。』(伊彼克德:論語集,3,24,34)。――《每日研經叢書》
【提後二3~4】
(一)當兵的服役必須是一種全神貫注的服役。當人應徵入伍參加征戰的時候,他不能再分身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和事務上;他必須全神貫注去當兵。狄奧多茜(Theodosius)的羅馬法典有一句:『我們禁止當兵的人參與民事的職業。』士兵只是士兵,不是別的。同樣,基督徒也只應該專注於他所信的基督教上。這並不是說他應該完全不做世俗的工作或事務。事實上,他仍然要生活在這個世界,他仍然必須完成設法謀生,不過,這個意思確是叫他必須用他所做的工作把基督教信仰表現出來。
(二)士兵要習慣於服從。對士兵的初期訓練在於使他無疑問的服從命令。到了一個時候,這種軍人的服從天性可能救他自己和別人的性命。有一種常識,一個士兵是沒有責任問『為甚麼』的。當他參與戰役的時候,他不能看全盤計劃。所有決策應該由明白整個戰場大勢的統帥去決定。基督徒的首要責任就是聽從上帝的聲音;甚至對他不能明白的事也要順服。
(三)士兵要養成準備隨時犧牲的精神。葛西普(A. J. Gossip)敘述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任隨軍牧師首次跑到前線的感受。戰爭,流血,受傷,和死亡對他皆是新的經驗。在一場戰役的過後,他在路旁看見一具躺臥在地上,身上仍穿著一襲蘇格蘭高地人士所穿的軍裝裙的青年屍體。正在這時,他的腦海中忽然浮現出基督的一句話:『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基督徒必須時刻準備犧牲自己。他的願望,和他的財富就是為上帝,也為人類而犧牲。
(四)士兵要養成忠誠的習慣。當一個羅馬士兵加入軍隊的時候,他必須依著那個神聖盟約(Sacramentum)向他的羅馬皇帝發誓效忠。有人把福煦元帥(Marshal Foch)和一個屬下軍官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交談記錄下來。福煦說:『你們必不能撤回,無論付出任何代價,也必須緊守防線。』那個軍官驚懼地說:『那麼,我們全都要死了!』福煦再加上一句:『這正是我要說的意思。』士兵的最高美德就是忠心至死。基督徒面對人生的不同際遇和變幻,也必須對耶穌基督效忠;並且抱著一種至死不渝的精神。――《每日研經叢書》
【提後二5】「人若在場上比武,非按規矩,就不能得冠冕。」
保羅採用第二個隱喻,即競技運動員的隱喻:人若在場上比武,非按規矩,就不能得冠冕。比武不如譯作“比賽”,因為這是運動員比賽的隱喻。在提前四7~8,六12保羅已經採用過運動員操練身體以及競技爭勝的比喻,如今再次引用。不過這裡所著重的是按規矩,若不按規矩就不能得冠冕,即不能得那用常青樹枝編成的“桂冠”。
任何比喻有它的限制,否則便有穿鑿附會的危險。這競技運動員的隱喻也是如此。我們雖可以根據這隱喻推論說,一位傳道人必須有好的訓練才可,但這似乎並非保羅在此所著重的意思。保羅所著重的是,凡事都要有所節制,要按規矩而行。這規矩一方面是指基督耶穌所留下的榜樣和教訓;另一方面也包括保羅所給他的治會規章。再者,運動員競技,通常只有一位或三位成績最佳的才能得獎賞,但每一位基督徒只要盡忠職守竭力追求,都可得榮耀的冠冕(參四8;太十三8,廿五21、23)。這也是把這個隱喻運用到基督徒身上時當注意的事。── 周天和《教牧書信》
【提後二5】「人若在場上比武,非按規矩,就不能得冠冕。」
保羅說,運動員必須按規矩比賽,否則他不會獲得勝利的冠冕。這句希臘文有非常有趣的一點,而且它的意義是不能直譯出來的。英文欽定本把這個運動員譯作依法而奮鬥(Striving lawfully);希臘文就是athlein nomimo{s。事實上,在後期的希臘語中,這句話是指一種職業性的比賽,剛好和業餘性的比賽相對。一個按照nomimo{s比賽的人就是把全副精神集中在比賽的事上。他的比賽不是業餘性的,這是將整個生命投入的比賽;他揀選的是一種全時間的職業,必須盡全力作最優異的演出。故此,我們在這裏有和保羅描述基督徒當兵相同的概念;基督徒的生命必須全神貫注在基督教上面,像一個職業運動員揀選比賽為終生的職業一般。故此業餘的基督徒是根本講不通的;人的整個一生必須盡全力把基督活出來。
在保羅的思想中,運動員應具有甚麼品質呢?(一)運動員是接受紀律和克己的人。(二)運動員必須是守規則的人。――《每日研經叢書》
【提後二6】保羅想在基督徒生活中究竟看見具有農夫的甚麼特點呢?
(一)許多時候,農夫必須滿足於首先的工作,然後,耐心等待。農夫比其它工人更須明白,沒有很快收成的這件事。所以基督徒也必須學習工作和等待的功課。許多時候,他必須把好種子撒在聽眾的心裏,而看不見即時的結果。教師許多時候教導學生,但並不會立刻察覺他們有甚麼改變。父母親也是一樣,必須常常訓練和指導自己的兒女,卻不能立刻使他們改變。這些事情只有積年累月,才可以看見結果。
(二)農夫還有一個特點,他必須準備隨時工作。在收成的時候,我們看見農人在田野間不停忙碌,直至太陽餘暉消失為止;他們不理會按鐘點工作。我們基督徒工作者也當這樣。今天許多基督教事工所遭遇的麻煩就是時作時停。但是基督徒從日出到日落必須一直做基督徒的事工。――《每日研經叢書》
【提後二7~19不動搖的根基】
許多年前,有一個行為怪異的人,自比作參孫。有一天他進到一個人數眾多的教會引發一場騷擾。他走到教堂裡,伸出兩手抱住兩個柱子,大聲說:「我是參孫,我能把房子弄垮,把你們活活壓死!」許多人立刻站起來拔腳就跑,一時秩序大亂。牧師站在臺上,顯得十分鎮靜,他說:「請大家不要激勵,我們給這人一個表現的機會!」那人扮了鬼臉,開始大吼大叫,結果還是不能把房子弄垮。後來他被護送到一家精神醫院接受治療。在社會上,也有一些不信的人,他們聲稱能推翻教會或廢棄聖經,後來都證實他們所說的,只是空談而已。因為他們不知道教會是推不倒的(參閱太十六18);上帝的話是無法廢棄的(參閱詩一一九章八十九節,太二十四35)。我們大可不必擔心,因為「上帝所建立那鞏固的根基是不能動搖的」(提後二19)
昔日在法老的時代,僕役奉命建造時所使用的磚塊,上面都刻記著君主的大名,因此,從建築物上很容易辨認它是那一位君王所下令興建的。從提摩太后書二章十九節,我們知道萬王之王也同樣在教會的基石上打上印記。聖經上說:他「在這基石上面刻著:主認得屬他的人。又刻著;那自稱為基督徒的人,必須離棄邪惡。」
在這邪惡的世代,讓撒但去發揮他們的詭計,最終他們就會知道上帝所立的根基是不動搖的!——H.G.B. ——梁敏夫譯輯《清晨露滴》
【提後二10】「我為選民凡事忍耐,叫他們也可以得著……救恩,和永遠的榮耀。」
當約伯坐在灰燼之中,假使他能知道神的旨意,究竟如何的時候,他所遭遇的磨難,正是給世人解答這回問題,他可能重新鼓起勇氣來。沒有人只活給自己。約伯的生命,只是你我生命擴大的寫照。我們雖然不知道前面有甚麼試煉等著我們,但是我們相信一件事︰約伯受苦的日子是他被人記念的原因;如果他沒有受過苦難,他的名字絕不會被記在生命冊上面。因此我們在奮鬥前進,遭遇到這種阻撓,而從不灰心的這些日子,也將成為我們一生中最有意義的日子。——高力爾(Robert Collyer)
誰不知道我們最大的悲痛,是發生在最幸福的時候!當我們笑容滿面,閑步於春花怒放的庭園時,我們的心常在此時頹唐下沉。
生活愉快逍遙的人,得不到最高屬天的生命,他已有了酬報,而且滿足於所得的酬報,卻是他屬靈生命長進的阻礙;使他本能意願向最高最深之處的發展,亦因此而停滯了;他的生命還沒有和最高貴的喜悅之音產生共鳴,就很快的耗為灰燼了。
“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馬太福音5章4節),星光照耀得最亮的時候,是在黑暗的冬夜。龍膽花開得最美麗的地方,是在冰雪的山頂。
神的應許,似乎要等待痛苦的壓力,象酒坊中的壓榨機那樣,榨出最香烈的佳釀來。只有曾經過憂患的人,能認識“憂患之子”。——選
你雖只有一點點陽光,但對於你這長夜的陰暗是明智的安排。如果永遠驕陽麗日的夏天,也許會把你曬成一片乾枯不毛之地。你的主無所不知,雲和太陽,都受他的使喚和調節。
“這是個陰天”“不錯,但你難道沒有看見也有補丁似的幾片蔚藍的天空嗎”? —— 考門夫人《荒漠甘泉》
【提後二11與主一同「有可信的話說,我們若與基督同死,也必與祂同活,……也必和祂一同作王。」】
聖經中有一個非常寶貴的真理,那就是我們與基督聯合為一,那是最奇妙,深奧的目標,也是最實際可行的道路。
我們一信主就進入祂裡面,和祂一同死了,也和祂一同復活了,祂進入我們裡面,可以說我們裡面有祂,祂裡面也有了我們,我們成為祂身上的肢體,祂成為我們的頭和生命,這不僅是地位,也是一種實際的經歷,這在於我們的信心與意志與祂主動的聯合(羅6:5~11;弗2:5,6;加5:24;2:20;西2:11~13),而且是在聖靈裡的聯合(林前6:17)。
說得更清楚一點,就是我們現在在靈裡與主聯合,一方面承認與祂已經同死了,同時卻實行與祂同活。這當然不能在我們自己舊人裡面,而是在基督裡作為一個新人與祂同活。在實際上,也就是每天每時每刻不住地與祂合而為一,以祂為生命,為中心,為目的,而和祂一同生活,沒有一時一刻離開祂而獨立,言行,思想,都和祂聯合在一起。這樣聯合越深越完全。將來也要和祂一同得榮耀,權柄,尊貴。祂的就是我們的,這程度就在乎現在的聯合。──《每日天糧》
【提後二11~19名實相符】
在我們生活當中,我們接觸到許多廠牌的產品,其上所附的標識,有向顧客保證產品的可靠性,好讓他們花了錢放心。可是也有例外的,我們偶爾也會買到不負責任廠商的產品。但原則上,大的廠牌向消費大眾維持他們的信譽是很重要的。基此,許多公司都兢兢業業的維護他們的聲譽。這個原則若應用到屬靈的事上,也一樣的真確。因為基督徒帶著萬王之王所賦予的標記。天父上帝是何等關切他兒女在那未信者面前怎樣忠信地作基督的代表。
最近我聽到一則關於拿破崙的故事。有一個人曾經去見拿破崙說「我何其幸運,竟然和你的尊名完全一樣。」拿破崙素知那人聲名狼藉,又聽他這麼一說,心裡很不高興,就對那人說:「你必須表現出拿破崙的氣質和風度來,否則你應該變更你的名字!」
我們作基督徒的,也當顧及我們的身分,使基督的名不至於被羞辱。基督徒其實就是基督所派出的大使。你仔細想想你以往的生活,你配當基督徒麼?保羅說,願基督徒都遠離罪惡,你若願意被稱為基督徒,就應該名實相符!——R.W.D.——梁敏夫譯輯《清晨露滴》
【提後二12尚未到家】“我們若能忍耐,也必和他一同作王。”(提後2:12)
馬禮遜博士旅行各處傳揚福音,一次,他返回紐約,與他同船有一位有財有勢的獵手。碼頭上有數千人迎接獵手歸來,迎接馬 禮遜的一個也沒有。當時,馬禮遜心中就有一個聲音:“世上的權 勢人物何等受人恭維啊,馬禮遜,你是佈道家,有誰理你?”
可是,他馬上又聽到一個微小的聲音:“馬利遜,你尚未到家呢?── 佚名《喻道小品》
【提後二13聖經的正意】「……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今天我們所需要的,不是只在字句上推敲、拘泥、刻板的去認識主的話。
我們所切需的乃是實實在在的活在感動人、啟示人、引導人、……聖靈裡面,讓聖靈管理我們,讓他將我們從舊造中帶出,進入新造基督裡面。除去老生命,活出新生命。
非這樣我們就不能討神的喜悅。因為屬靈的生命,生活,工作都在乎聖靈的運行。若我們和他沒有和諧的相交,對他沒有絕的順服,那怎能作成真正屬靈的人呢?
聖經的字句、文章、中心意思旨‘雖然不應當模糊無知,更不該錯認錯解,甚至錯用,但只活在字句裡沒有光就仍是死的。只字句熟卻沒有靈的活力,那就矢去了神叫人寫聖經的本意。所以我們只能將句意作為規範,卻不能作為實意。實意是聖靈。他經各種不同方法,不同形式來使人得著光,去行在主旨中。這才是真正的正意。否則就是捨近求遠,舍本求末,那就失去了神的心意,看不到生命的效益了。—— 李慕聖《晨光》
【提後二19由果子認識他們】
主認得屬祂的人,藉著祂的恩典,祂就一一為他們加上印記。罪人一旦相信主、倚靠主,上帝就拯救了他,他立刻就受了聖靈的印記。但我們不能像上帝鑒察到人的內心,我們唯一的方法是從一個人外在生命的改變,來認出得救的果子,而確定某人已經接受了基督的生命。上帝是看救贖的根基——信仰;而我們是從果子(行為)來分辨一個人的得救與否。因此,保羅說過:「主認得屬他的人」之後,接著又說:「那自稱為基督徒的人,必須離棄邪惡。」(提後二19)如果救恩不能改變你的生命,明白的讓人看出來,那麼你就不要期望別人相信你是真實得救了!
一個反對基督的人,有一天去拜訪飛技島一位已信主的首領,對他說:「我對你陷入宣教師的迷信,去接受基督教,感到遺憾!」首領冷冷的說:「是嗎?」你有沒有看見那邊的一塊岩石?在那塊石頭上,我們不知道烤煮了幾百個人,若不是宣教師的教化,今晚我們就會把你吃掉,你想離開這裡是辦不到的!
凡不能改變人生活的救恩,根本就不能算是救恩。—M.R.D.——梁敏夫譯輯《清晨露滴》
【提後二20】「在大戶人家,不但有金器,銀器,也有木器,瓦器,有作為貴重的,有作為卑賤的。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就必作貴重的器皿。」
上述那些器皿的分別在何處?我們讀經立即可以發現,這裡只標出器皿的材料而沒有題到它們的用處。明顯的,為要與這大戶人家相稱,器皿的重要性不在於它們有關的用處,乃在於它們材料的性質,金器和銀器實際上的用處比不上木器和瓦器。但神在此不是跟我們討論器皿的用處,而是評定器皿在對祂關系上的價值。在屬靈荒涼墜落的日子,神注意器皿內在的價值遠超過它外面的用處。幾兩金子的價值可能抵得上滿堂的木椅子!用屬靈的話申述:兩個不同的人,可能說出幾乎完全相同的話語,但能力不在乎他們所說的,乃在於他們所是的。巴蘭和以賽亞都說到基督的國度,但我們很知道,當個人有需要的時候,我們應該向哪一位尋求幫助。——
倪柝聲《曠野的筵席》
【提後二21】「合乎主用。」
主啊,雖然我只是泥土,願你是我的陶人。照你的心意與過程製造我,讓我成為你能用的器皿。
「我所賜的杯,你能喝嗎?我所受的浸,你能受嗎?」
靠著你的恩典,我能,讓我與你同死,葬在被忽略的墳墓之中,被看為萬物的渣滓,在你的轉輪邊摔碎,再在窯裡經過烈火。我只想被你選上與使用,常在你的手中,浸在你的水泉之內,回到你的唇邊,或你所愛的嘴唇邊。
「我的孩子啊,你的心靈雖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
主啊,我知道,我知道。我願意向著肉體的軟弱上死,我疼痛、流淚、昏厥,我都不在乎,只活在聖靈裡面。你的恩典不是夠用的嗎?你的能力不是住在你裡面是沒有限量嗎?我軟弱的呼求算得什麼呢?求你使我完全,只作你所合用的器皿。
誰是大的,就要讓誰服事。
主,我明白你的心意,叫我放棄一切驕傲與自私,使我的心經過篩清。以前我自己求大事,現在已經放棄了。我好像一個斷奶的孩子,只呼求你放我在你恩手之中。我唯一的願望就是榮耀你。——邁爾《珍貴的片刻》
【提後二21貴重器皿「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
在神的家裡,也有貴重和卑賤的器皿之別,有金器銀器,也有木器瓦器。有些人抱怨神沒有看重他,使用他,使他有光彩,而是將他丟在一邊,不加理睬,不甚愛惜,而對另外一些人卻愛護備至,極為重視,十分重用,給以尊榮,這是什麼緣故呢?這問題乃在於自己是什麼樣的器皿,就受到什麼樣的待遇。如果將木器瓦器放在華美的台子上,盛高貴的香膏,是很不相宜的。照樣,將金器銀器丟在牆角下,盛粗劣之物也很不合適,所以不能怪神怎樣對待自己,只要自己改變,
並且有質的改變。
聖經說,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可以作貴重的器皿。因為人常作卑賤的事,常與卑賤的東西混在一起,就使自己成為卑賤了,不但行事,就是多聽、多看、多想那些事,也會使自己成為卑賤。這些卑賤的事進入他裡面與他結合在一起了。什麼是卑賤的事呢?按本處上下文,也可以看出,勸勉人要離開不義(19節)逃避少年人的私慾(22節)無知的辯論(23節)與人爭競(24節)等,那也就是說一切屬肉體、情欲、世俗、不義的,都是卑賤的事。什麼是貴重的事呢?這裡提到熱心禱告,追求公義,信德,仁愛,和平,都是貴重的事,那也是神的事,屬靈的事,像主的事是貴重的事。
如果能脫離卑賤的事,不看不聽,不想不作,而專追求聖潔敬虔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合乎主用,不但在今世,也在來世,神的國裡得尊榮。──《每日天糧》
【提後二21】羅勃賽安(Robert M. M’Cheyne)是十九世紀前半的一位長被懷念的敬虔蘇格蘭籍牧師。1840年,他這樣寫給一位剛受遣派出去的宣教士朋有:
『不要忘記培植內在的人──我是說內心。騎兵軍官勤於保持他的長劍鋒利乾淨,每一點銹跡都小心磨掉。要記得你是神的劍──祂的器皿──我深信是祂選中的器皿,用來披戴祂名字的。按照器皿的純淨度和完美度,成就也是可大可小的。神所賜福祇莫大於我們也可學像耶穌一樣──一個聖潔的牧師,是神手中一件可畏的利器。』──
蔡偉賢《學習領導──屬靈領袖典範》
【提後二22逃避少年的私慾】有一人每次走過人家的西瓜田總有莫名的衝動,想偷吃瓜;後來他信了主就明白這貪念的不對,豈料,經過別人西瓜田的時候總是垂涎欲滴!然而,他說:我雖無法禁止自己垂涎三尺,但我卻可叫自己的腿跑得快些,免致自己陷在那試探中。在爭戰的過程中,罪具同樣的誘惑力,但正如那人一般,可以決心逃避過去。──
許道良《朝聖客旅指南──彼得前書今詮》
【提後二22傾慕主和屬主的子民】「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欲,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追求公義、信德、仁愛、和平。」
有許多人常喜歡羡慕世上所謂的一些偉人、英雄、大人物,可是卻忘了我們是屬天的子民,是天國的百姓,為什麼不去羡慕那些天國的偉人,英雄呢?這真是件不正常的景況。
我們應當多思想、多羡慕、多追求、多效法那些屬靈的偉人,如以諾、挪亞、亞伯拉罕、摩西、大衛、眾先知等等。近代的如馬丁路德、司布真、慕迪、斐尼、慕勒、宋尚節、倪柝聲、王明道,還有許多不知名的為天國盡忠,且在屬靈的事上有建築的人們。
若我們常思念,羡慕他們,一定可使我們的靈性大有長進,可使我們少愛世俗,少體貼肉體、人情,自然的會多傾向主,多效法天上的樣式。若我們的心一傾向天上的,傾愛屬主的及主自己,那我們的生命還能不長進、不改變嗎?
參看聖經中的幾個人物:
一、撒迦利亞,以利沙伯都是義人(路一8─25)
1、遵誡命、守禮儀,無可指責;
2、按班次、照規矩,進殿燒香。
二、牧羊的人(路二8─17)
1、在夜間按更次看守羊群;
2、聽主話,去尋找、參見聖嬰;
3、既看見,就傳說、見證救恩。
三、老西緬(路二25035)
1、又公義、又虔誠素常盼望主;
2、得啟示、受感動,順服聖靈。
四、女先知亞拿(路二36─38)
1、貞潔專心,不離聖殿;
2、禁食祈求,晝夜事奉。
五、博士們(太二1─12)
1、用心考查,恒切追求,必得星光(預表聖靈)引導;
2、拜聖嬰,獻禮物,不憑外貌;
3、重內心,順聖靈,不徇人情。
六、約瑟(太一19─25)
1、遇事思想、慎重、冷靜,不感情衝動;
2、既清醒,就起來立即遵行。
七、馬利亞(路一29,38,46)
1、反復思想主話,句句存在心中;
2、不顧自己安危、接受主旨意;
3、一心尊主為大,以靈快樂。
八、被殺嬰孩,為主犧牲、潔無本罪,終必得到新生命。(太二16)
只要人有一顆向神正確的心,即使形式、儀文一時錯,情緒方法不太合適,那都不要緊,聖靈會一步步引導人走正確、完全的道路。
若是一個人向神的心是不正確的,那形式、儀文再嚴肅,用敬虔方法再熱心,也是無用的,至終必要顯出人的愚昧來。
所以,“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來十二1─2)—— 李慕聖《晨光》
【提後二26無形的網羅】經文﹕“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欲裡﹐叫人沉在敗壞和滅亡中”(提前6﹕9)。
“叫他們這已經被魔鬼任意擄去的﹐可以醒悟﹐脫離他們的網羅”(提後2﹕26)。
蜘蛛﹐是一種生性殘酷的食肉性昆蟲。它不僅躲在陰暗角落裡張起一張大網﹐狠毒地捕食各種幼小的昆蟲﹐即令對待自己的配偶﹐也是同樣殘酷。當雄蜘蛛跑進雌蜘蛛張結的網上“求愛”﹐而目的達到之時﹐也正是它生命臨終的先兆。原來一等雄蜘蛛交配完畢﹐雌的便乘機把它緊緊抱住﹐張口便咬﹐動嘴便吃﹐那消片刻工夫﹐雄的就只剩下一張外皮了。
這世界魔王--魔鬼﹐在世界每一角落裡﹐布滿著許許多多形形色色的羅網。這些羅網﹔有的是以色情為材料所織成的﹐有的則以金銀寶石為材料織成的﹐有的是以虛榮權力為材料所結成的﹐真是五花八門﹐種類繁多﹐舉不勝舉。它具有巨大的魅力﹐吸引著成千上萬尋找罪中之樂的人們﹐情願自投羅網﹐結果並非是人們吞沒了世上的酒色﹑名利﹐反之﹐他乃是在罪中“消魂”了。
凡在罪中醉生夢死的人們﹐應該趁早覺醒了﹐回頭是岸﹐信靠主耶穌基督的能力﹐掙脫罪的羅網﹐獲得新生。
“因為賜生命聖靈的律﹐在基督耶穌裡釋放了我﹐使我脫離罪和死的律了”(羅8﹕2)。── 佚名《喻道故事續集》
【懷恩早禱】
2 你在許多見證人面前聽見我所教訓的,也要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
3 你要和我同受苦難,好像基督耶穌的精兵。
4 凡在軍中當兵的,不將世務纏身,好叫那招他當兵的人喜悅。
5 人若在場上比武,非按規矩,就不能得冠冕。
13 我們縱然失信,他仍是可信的.因為他不能背乎自己。
14 你要使眾人回想這些事,在主面前囑咐他們,不可為言語爭辯.這是沒有益處的,只能敗壞聽見的人。
15 你當竭力,在 神面前得蒙喜悅,作無愧的工人,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16 但要遠避世俗的虛談.因為這等人必進到更不敬虔的地步.
20 在大戶人家,不但有金器銀器,也有木器瓦器.有作為貴重的,有作為卑賤的。
21 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22 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慾,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追求公義、信德、仁愛、和平。
今日金句
2:21
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讚美賜真理之光的主,我們在天上的父上帝。早上我們起來,存感謝和敬畏的心來到祢的面前,展開聖言,領取剛強大大壯膽的心,除去一夜仍殘留的懼怕和驚惶。感謝祢應許我們無論往那裡去,祢必與我們同在,祢必不撇下我們,也不丟棄我們,因為我們是祢的兒女,緊緊跟隨祢前行,謹守遵行祢的話,活出得蒙祢喜悅的一天。
在面對兇險的疫情,多處出現天災人禍,戰爭的壓力和艱苦的生活之中,感謝天父祢用厚厚又多層的慈愛和憐憫把我們包裹起來,保護我們的性命,免受一切的災禍。然而,祢不盼望我們躲在這暖窩中,封閉自己,虛度光陰。祢要我們成為祢重用的器皿,作祢無愧的工人,把一張又一張的仁愛和憐憫的棉被送到弱勢的社群,把熱騰騰的飯盒送到窮乏人的家中。
感謝讚美從死裡復活的主耶穌,祢賜下完備的救恩,祢沒有留下一樣好處不給我們,祢耗盡一切精力和時光,叫我們不必加上一絲的力量來完成救恩。感謝祢的愛眷,我們堅信若與基督祢同死,也必與祢同活,我們若能儆醒忍耐,也必和祢一同作王,求祢賜我們信心和能力,能擁有為福音的原故承受苦難的心志,甚至願意被捆綁約束,至令上帝的道不被捆綁。
主耶穌赦免我們的過犯,在平靜安穩的生活中,我們失去了動力。原諒我們花時間在牛角尖上不停地打轉,迷失了生活的方向。赦免我們濫用為真理爭辯,忘記要留心爭辯會帶來爭競和邁向不敬虔的死路等提示。結果我們使基督祢的身體生出惡臭的毒瘡,且越爛越大。我們偏離真理,叫基督的愛完全崩潰,基督的身體內外都受傷。
聖靈求祢把我們從無結果的爭論深淵中拉出來,遠避世俗的虛談,叫我們的心思意念不被污染,能站起來作主的僕人,止息爭論。求真理的聖靈教導我們如何用溫溫和和的態度待人,善於教導,存心忍耐,用溫柔勸戒那抵擋的人。
乞求聖靈賜下復興的靈火燃點我們,潔淨我們,領我們脫離卑賤的事,能珍惜作貴重器皿的機會,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保守我們避開各種不潔不義的私慾。復興我們眾教會,喚起清心禱告的運動,放下一切纏擾我們憂心掛慮的世務和世情,一心一意追求個人的靈命進深,同心合意與肢體間一同追求公義、信德、仁愛、和平。甚至面對苦難也不退縮,能剛強大大壯膽,高舉基督。
禱告乃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誠心所願!
──小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