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書全書綜合靈訓要義 【信心的行為表現】 一、落在百般的試煉中,仍有大喜樂(一2,9~10) 二、忍耐直到成全完備(一3~4) 三、為所缺少的,堅信不疑的禱告求神賜給(一5~6) 四、存溫柔的心領受那所栽種的道,並且行道(一19~25) 五、勒住他的舌頭(一26;三1~12) 六、愛人如己──不按著外貌待人,不偏心待人(二1~13) 七、能將信心顯出來指給人看(二14~26) 八、有從上頭來的智慧所結的種種義果(三13~18) 九、親近神,以神為友;又順服神,在主面前自卑(四1~10) 十、不彼此批評論斷或埋怨(四11~12;五9) 十一、不自作主張,靠主而活、而行(四13~17) 十二、善用錢財,在錢財上不虧欠別人(五1~6) 十三、能受苦能忍耐,直到主來(五7~11) 十四、說話誠實,不起誓(五12) 十五、禱告、歌頌,認罪、代求(五13~18) 十六、使失迷真道的人回轉(五19~20) 【喜樂有時,悲哀有時】 一、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一2) 二、卑微的弟兄升高,就該喜樂;富足的降卑,也該如此(一9~10) 三、那享美福,好宴樂的(四3;五5),要愁苦、悲哀、哭泣,將喜笑變作悲哀,歡樂變作愁悶(四9) 四、有受苦的呢,他就該禱告;有喜樂的呢,他就該歌頌(五13) 【忍耐之道】 一、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一3) 二、忍耐也當成功(一4) 三、因為主來的日子近了,所以必須忍耐,堅固己心(五7~8) 四、以先前能忍耐的人,作能受苦能忍耐的榜樣(五10~11) 【論真信心】 一、真信心要經過試驗(一3) 二、真信心能求得智慧(一5~6) 三、真信心必有行為(二18) 四、真信心是與行為並行(二22) 五、真信心靠行為才得成全(二22) 六、真信心能使病人得醫治(五15) 【雅各書裏的完全】 一、因忍耐之工而達『成全完備』(一4) 二、神各樣『全備』的賞賜(一17) 三、那『全備』使人自由之律法(一25) 四、信心因著行為才得『成全』(二22) 五、因在話語沒有過失而為『完全』人(三2) 【如何禱告】 一、應當求: 1.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神,主就必賜給他(一5) 2.你們得不著,是因為你們不求(四2) 二、要憑著信心求: 1.只要憑著信心求,一點不疑惑(一6) 2.疑惑的人,不要想從主那裏得甚麼(一7) 3.出於信心的祈禱,要救那病人(五15) 三、不可妄求──你們求也得不著,是因為你們妄求(四3) 四、受苦就該禱告,喜樂就該歌頌(五13) 五、奉主的名…禱告(五14) 六、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五16) 七、須具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一27)──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五16) 八、須懇切禱告(五17~18) 【論真智慧】 一、真智慧的來源──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神(一5) 二、真智慧的得著──只要憑著信心求,一點不疑惑(一6) 三、真智慧的表顯──在智慧的溫柔上,顯出他的善行來(三13) 四、真智慧的反面──屬地的,屬情慾的,屬鬼魔的智慧(三14~16) 五、真智慧的果效──多結善果和義果(三17~18) 【認識我們所信的神】 一、祂是那厚賜智慧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神(一5) 二、祂應許給那些愛祂之人必得生命的冠冕(一12) 三、祂不能被惡試探,祂也不試探人(一13) 四、祂賜給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一17上) 五、祂是上頭眾光之父(一17中) 六、在祂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一17下) 七、祂按自己的旨意,用真道生了我們(一18) 八、祂是神我們的父(一27) 九、祂揀選了世上的貧窮人,叫他們在信上富足(二5上) 十、祂應許把國給那些愛祂之人(二5下) 十一、祂是惟一的真神(二19) 十二、祂稱信祂之人為義,又做他的朋友(二23) 十三、祂是那為主為父的,又照著祂自己的形像造人(三9) 十四、凡想要與世俗為友的,就是與神為敵(四4) 十五、祂所賜住在我們裏面的靈,是戀愛至於嫉妒(四5) 十六、祂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四6) 十七、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四8) 十八、祂是那設立律法和判斷人的,就是那能救人也能滅人的(四12) 十九、祂是那叫我們可以活著,也可以作這事或作那事的(四15) 二十、祂是那萬軍之主,聽取那些受欺壓之人的冤聲(五4) 廿一、祂是那審判之主(五9,12) 廿二、祂是聽人禱告的主(五15) 【雅各書中的矛盾】 一、心懷二意,即半信半疑;與一點不疑惑的信心(一6~8) 二、卑微的弟兄升高,與富足的降卑(一9~10) 三、試探與試驗,前者引至死,後者引至生命的冠冕(一12~15) 四、單單聽道而不行道,與聽道而行道(一22~24) 五、虛偽的虔誠,與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一26~27) 六、偏心待人,與愛人如己(二1~8) 七、有信心沒有行為,與信心和行為並行(二14~26) 八、作師傅教導別人,與不能調動、制伏(教導)自己(三1~8) 九、一口兩舌,與純一的泉源並果樹(三9~12) 十、屬地的智慧,與從上頭來的智慧(三13~18) 十一、嫉妒分爭與使人和平(三16,18) 十二、不求與妄求(四2~3) 十三、與世俗為友,與親近神(四4,8) 十四、與神為敵,與順服神(四4,7) 十五、驕傲與謙卑(四6,10) 十六、心懷二意與清潔的心(四8) 十七、喜笑、歡樂,與悲哀、愁悶(四9) 十八、自作主張,與主若願意(四13~16) 十九、知道行善,卻不去行,即知與行相衝突(四17) 二十、富足人任令財物朽壞,與虧欠工人的工錢(五1~6) 廿一、能受苦、能忍耐,與彼此埋怨(五7~11) 廿二、起誓與說話誠實(五12) 廿三、受苦的該禱告,與喜樂的該歌頌(五13) 廿四、奉主名出於信心的祈禱,與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之義人祈禱(五14~18) 廿五、失迷真道,與從迷路上回轉(五19~20) 【信徒的存心】 一、不可心懷二意(一8;四8) 二、要存溫柔的心(一21) 三、不可欺哄自己的心(一26) 四、不可偏心待人(二4) 五、不可心裏懷著苦毒的嫉妒和分爭(三14) 六、要清潔我們的心(四8) 七、不可嬌養我們的心(五5) 八、當忍耐,堅固我們的心(五8) 【財富的壞處】 一、富足的會降卑,在他所行的事上必要衰殘(一10~11) 二、外貌的富足,不如裏面信心的富足(二3,5) 三、富足人常常仗勢欺人,必要受無憐憫的審判(二6~7,13) 四、富足人張狂誇口,知道行善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四16~17) 五、富足人只知積儹錢財,將會有苦難臨身(五1~3) 六、財物、金銀將會朽壞、貶值,並且會腐蝕持有者的靈魂(五2~3) 七、富足人虧欠工人,嬌養己心,必要受神審判(五4~6) 【甚麼樣的人,行甚麼樣的事】 一、那富足的人,在他所行的事上必要衰殘(一11) 二、那行道的人,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一25) 三、那要按使人自由的律法受審判的人,就該照這律法說話行事(二12) 四、那有信心的人,就該有信心的行為(二14,17~18) 五、那有智慧有見識的人,他就當在智慧的溫柔上,顯出他的善行來(三13) 六、那知道行善的人,若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了(四17) 【神的應許】 一、神應許給那些愛祂之人生命的冠冕(一12) 二、神應許給那些愛祂之人承受祂的國(二5) 【私慾與信徒】 一、各人被試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慾牽引誘惑的(一14) 二、私慾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罪既長成,就生出死來(一15) 三、心懷苦毒的嫉妒和分爭,自誇和說謊話抵擋真道,都是從情慾來的(三14~15) 四、教會中間的爭戰鬥毆,是從百體中戰鬥之私慾來的(四1) 五、私慾使人嬌養己心,在世上享美福,好宴樂(五5;參四3) 【論罪惡】 一、罪從私慾生出,死從罪而來(一15) 二、若按外貌待人,便是犯罪,被律法定為犯法的(二9) 三、舌頭是個罪惡的世界,能污穢全身(三6) 四、人若知道行善,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了(四17) 五、若是病從罪來,就當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病可以得醫治(五15~16) 六、若使失迷真道的人回轉,便是救一個靈魂不死,並且遮蓋許多的罪(五19~20) 【神的話與我們】 一、神的話就是那所栽種的道: 1.神用真道生了我們(一18) 2.我們要快快的聽道(一19) 3.神的道乃是能救我們魂的道(一21) 4.我們要行道(一22) 5.神的道是照出我們本相的鏡子(一23~24) 二、神的話是那全備使人自由的律法: 1.我們要時常詳細察看,並且實在行出來(一25) 2.我們要全守這至尊的律法(二9~11) 3.我們既然要按使人自由的律法受審判,就該照這律法說話行事(二12~13) 4.我們不可彼此批評論斷,以免批評論斷律法,變成不遵行律法(四11~12) 三、神的話是真道(真理): 1.我們不可說謊話抵擋真道(三14) 2.我們要使失迷真道的人回轉(五19~20) 【信徒和言語】 一、各人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一19) 二、不勒住舌頭的人,他的虔誠是假的(一26) 三、該照使人自由的律法說話行事(二12) 四、信心不是用說的,乃是用行的(二14~18) 五、若有人在話語上沒有過失,他就是完全人(三2) 六、人的舌頭能影響全身(三2~6) 七、一口兩舌是不應當的(三7~12) 八、不可自誇,也不可說謊話抵擋真道(三14) 九、不可彼此批評論斷(四11~12) 十、不可張狂誇口(四16) 十一、不可彼此埋怨(五9) 十二、不可起誓;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五12) 十三、禱告,歌頌,認罪,代求(五13,16) 【溫柔的人】 一、存溫柔的心領受那所栽種的道(一21) 二、在智慧的溫柔上,顯出善行來(三13) 三、從上頭來的智慧,…溫良柔順(三17) 【信徒與世俗(世界)】 一、要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一27) 二、在我們百體中,舌頭是個罪惡的世界(三6) 三、與世俗為友,就是與神為敵(四4) 【信徒應當如何待人】 一、要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一27) 二、不可按著外貌待人(二1,9) 三、不可偏心待人(二4) 四、不可羞辱貧窮人(二6) 五、要愛人如己(二8) 六、不可用舌頭咒詛那照著神形像被造的人(三9) 七、不可嫉妒分爭(三14,16) 八、沒有偏見,沒有假冒(三17) 九、要使人和平(三18) 十、不可爭戰鬥毆(四1) 十一、不可彼此批評(四11) 十二、不可虧欠工錢(五4) 十三、不可彼此埋怨(五9) 十四、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五16) 十五、要使失迷真道的回轉(五19~20) 【論審判】 一、要按使人自由的律法受審判(二12) 二、那不憐憫人的,也要受無憐憫的審判;憐憫原是向審判誇勝(二13) 三、不要作多人的師傅,因為曉得要受更重的審判(三1原文) 四、批評論斷弟兄的,乃是侵奪神審判的主權(四11~12) 五、不善用財富,或甚至虧待工人的,將來必要被神宰殺(五1~6) 六、不要彼此埋怨,免得受審判(五9) 七、不可起誓或說謊,免得落在審判之下(五12) 【三種合一】 一、信心和行為的合一(二章)──信心沒有行為就是死的(二17,20,26) 二、言語和行為的合一(三章)──若有人在話語上沒有過失,他就是完全人,也能勒住自己的全身(三2) 三、知識和行為的合一(四章)──人若知道行善,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四17) 【人的日子和主的日子】 一、人的日子──其實明天如何,我們還不知道(四14)──不確定 二、主的日子──主來的日子近了,…看哪,審判的主站在門前了了五8~9)──肯定會受審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雅各書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雅各書提要」末尾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