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書全書綜合拾穗 【信心和行為】在雅各的神學中,信心佔很重要的地位。信神──不單信祂存在,也信祂良善,並以恩慈待人(一6;參一13)──是敬虔的基要條件(一3;參二5)。信心包括了信神的能力,信祂能夠施行神蹟,而且信心和祈禱是有密切關係的(五15、16;參一6)。雅各對於信心的概念是充滿活力的,當他談到把信心指向主耶穌基督(二1),顯然超越了猶太教的範圍。 【智慧】雅各對於智慧的概念,也顯示出本書的猶太背景。智慧主要是實踐性而非哲學性的。不能看作是推理能力或對於理性問題的瞭解,與「如何」和「為何」等問題沒有關係。智慧是神的賞賜,應當懇切祈求(一5)。這兩個概念,都源自猶太人的智慧文學(參《所羅門智慧書》七7;箴二6 ;《傳道經》一1)。 【末世的教義】本書討論過3個有關末世的主題:一﹒天國。雅各在第二章上半部討論有關偏袒的問題時,提到了天國。不應偏袒富人,是因為神「揀選了世上的貧窮人,叫他們在信上富足,並承受他所應許給那些愛他之人的國」(二5)。這和主在路加福音六章20節的教訓相呼應:「你們貧窮的人有福了!因為神的國是你們的。」天國是神的統治,在今世只實現了部分,要到來世才會完全實現(參二5「應許」)。天國和得救及永生,幾乎是同義詞。 三﹒主再來。雅各把基督再來的盼望,視作基督徒生活極大的激勵。由於基督再來的日子近了(五8),所以不論是甚麼樣的苦難和試煉,都必須忍受。就如在帖撒羅尼迦前後書的盼望一樣,這期望是有力而迫切的。──
陳惠榮《證主聖經百科全書》 【審判的主題】在五章1至6節再次出現,作者在這裏達到預言的高峰。神的審判將要臨到富足的地主,因為他們生活放縱,不負責任。他們不但欺壓窮苦的佃農,更「定了義人的罪,把他殺害,他也不抵擋你們」(第6節)。他們惡貫滿盈,應受審判(第5節:「當宰殺的日子竟嬌養你們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