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書第四章例證與靈感集錦 【雅四1要避免爭戰鬥毆】有一位靈性很好的人,受了別人侮辱卻都不加報復,他回答人的質疑說:『假如你正在爬山,爬到一半,看見上面有塊大石將要滾下來,你怎麼辦呢?當然是避開它。同樣,當人侮辱我的時候,如果我去擋它,那麼我的靈性與整個人都會被它打下來。因此,我只是避開它!』基督徒若落在爭鬥的環境下,他惟一能作的事,不是要與人相爭相鬥,乃是要止息分爭。我們不能叫別人不憎恨自己,但能叫自己不憎恨別人!──
柳健台《雅各書的信息》 【雅四1人不能滿足私慾】今日的世代是一個感官的世代,不少人為要體貼肉體的需求,不惜花金錢、時間與精力去換取慾望的滿足。魔鬼知道人這方面的弱點,因此經常引誘人沉醉在各樣的宴樂中。但人的慾望是個無底洞,要滿足它根本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而且˙慾望的胃口會因此愈弄愈大,無法控制。正如一個人在口渴時,若是『渴不擇飲』,拿海水來止渴,不單一點沒有幫助,反會愈喝愈口渴,因為海水的鹽分超出可飲用食水安全度的七倍。在喝後,腎臟需要更多清水去除多餘的鹽分,若不停止飲用,最終會因此死亡。──
賴若瀚《永活的信仰──雅各書詮釋》 【雅四1~2】莎士比亞的古典戲劇中,有一個劇名是『國王理察三世的悲劇』,這是說到他因自私而野心勃勃的故事。 理察是英國的一位公爵,他由於不滿自己身體的缺陷,並受了私慾的蒙蔽,因此他一心追逐英國王位。首先,他成功地讓生病的國王愛德華四世,與自己的弟弟喬治公爵對抗,終於喬治被殺。接著愛德華四世死後,理察又以說謊、欺騙、謀殺的方式,處決了王位的繼承人。 理察為了避免別人知道他卑鄙的手段,於是,他偽裝對英國百姓關心的樣子。當他即將得著王位時,他在二位主教陪伴之下,宣讀禱告詞,很不容易他終於接受了王位。由於他虛假的謙卑,使他的加冕禮延遲了。 加冕之後,理察仍不斷地一殘酷的方式來排除仇敵。慢慢地,百姓終於看出他的為人;不久,有好幾位英國貴族逃到別處,加入推翻理察三世的隊伍。由於那些反抗的部隊武力堅強,發動了攻擊,他終於在戰爭爆發時被殺,結束了他的恐怖統治。 藉著這個戲劇,莎士比亞有力地指出私慾的可怕。可惜的是,許多人仍未從他的戲劇中學到功課。──《浸信會主日學教材》 【雅四1~2】達文與美玲剛結婚不久。達文有一分不錯的工作,收入穩定。美玲羨慕教會其他青年夫婦的房子,希望自己也能擁有。達文則希望買一輛新款的汽車。美玲還希望房子有華麗的佈置和傢具。這一切東西,部分要用分期付款的方法來購買。達文的收入根本就不足以應付。不久,他們生了孩子,開支自然增加不少,收支情況嚴重地失衡。美玲的要求日漸增加,達文則變得脾氣暴躁,不安易怒。美玲以埋怨哭鬧回敬。不久,房子裏吵鬧之聲不絕於耳。物質主義正摧毀這個家。 另一方面,美玲可能生性嫉妒。她覺得國強和素嫻夫婦在教會的地位,比她和達文顯要。於是,她開始惡意批評素嫻。兩人的爭執加劇時,達文與國強也加入了。其他的信徒因支持他們而分夥,結果教會分裂了──只是由於一個人要得到顯要地位的私慾。 這就是信徒彼此爭吵鬥爭的根源,來自貪得無厭的慾望,和對他人的嫉妒。說得好聽一點,就是「與左鄰右里看齊」;正確一點地說,其實就是貪婪與嫉妒。──《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雅四1~3貪得無厭的後果】猴子有種貪得無厭的劣根性,某地的土人,就利用牠們這種劣根性去摘果。他們把猴子放到果樹上去,牠伸出右手採取一粒放在左臂腋下,繼而伸出佐手採取一粒放在右臂腋下。因為貪得無厭,所以牠伸出左右手輪流採摘,但結果一無所有,只有利益了樹下的土人而已。──
張有光《雅各書講章》 【雅四1~10邪惡的三一】按照四章一至十節,宴樂與世界有關,而世界又與魔鬼相連。這裡有邪惡的三一與神聖的三一相對。我們這班基督徒有三一神,但也面對一個三一的難處。這三一的難處就是邪惡的三一─私慾、世界和魔鬼。這個三一與神聖的三一─父、子、靈─相對。新約清楚的啟示,肉體的私慾抵抗那靈,世界抵抗父,魔鬼則抵抗子。加拉太五章說,肉體縱任貪慾,抵抗那靈;雅各書四章與約壹二章啟示,世界與父神為敵;約壹三章則指明,魔鬼撒但抵抗子,子來是為著消除魔鬼的作為。藉此我們看見,三一神與三一的難處爭戰,就是說,父、子、靈神聖的三一,和世界、魔鬼、肉體相對。我們如果有了雅各書四章一至十節的鳥瞰,就會看見這幾節涵蓋了三個要項─宴樂、世界和魔鬼。──
WL 【雅四2不求當然得不著】在美國棒球界有句常被引用的話:“It ain’t
over till it’s over”。若以傳道人的講章來說,可以將這句修改為:“It’s not
over till it’s done”。── 柳健台《雅各書的信息》 【雅四2你們貪戀還是得不著】一個人在新年的時候,很熱心的帶領一群人到附近鄉村去傳福音。他料想教會中人看見他的熱心就會選舉他當教會的長老。他們沒選他,他失望再也不傳福音了,請問你事奉主只在新年期間嗎? 別人所有的你沒有,你想要得到卻不用和平的方法,竟用錯誤的方法,你想這樣就可以得到麼?──
申樂道《雅各書註釋》 【雅四2爭戰鬥甌乃將自己遭遇的難處歸咎於別人】從前有一個小女孩,名叫蘇西。她因出手打她的弟弟,而被媽媽罰站。媽媽一邊把她送到牆角,一邊問道,『蘇西,你為甚麼讓魔鬼把這些打弟弟、拽他頭髮、踢他小腿的壞念頭,放在你的頭腦裏呢?』蘇西想了一會兒,然後回答說,『或許魔鬼確實把打弟弟、拽他頭髮的念頭放在我腦袋裏,至於踢他的小腿,倒是我自己的主意。』蘇西可算是一個作神學家的料子!──
博愛思《雅各書的信息──我信!然後呢?》
【雅四3】「你們求也得不著,是因為你們妄求。」我們只能因著有需要而向神求,不能毫無理由的、出乎範圍之外隨便的求。不可憑著自己的情慾、肉體,隨便的在那裏妄求我們所不需要的事物。妄求的意思,就是出乎你的度量之外,出乎你的需要之外,出乎你的真實缺乏之外的求。總要憑著你的度量,你的需要,你的缺乏去求,而不是隨意的要這樣,要那樣。隨便求就是妄求,就得不著神的答應。 所以人在神面前,只能因著自己的需要,因為自己的缺乏向神求。妄求,就是出乎你的度量、需要、真實缺乏之外,出乎範圍之外隨便的求。在神面前的妄求,就是等於一個四歲的小孩子,對他的爸爸說,我要天上的月亮。―― 倪柝聲 【雅四3妄求與浪費】中文聖經譯作妄求與浪費,我覺得很有意思。今天香港許多人犯了這兩種毛病,你們在馬場和狗場就可以找到了。他們的妄想都沒有實現,那些少數幸運的人,得著那不勞而獲的獎金以後,浪費於宴樂之中,易得易失,結果也是兩手空空。──
張有光《雅各書講章》 【雅四3妄求與浪費】有人評論台灣的現狀是”R.O.C.──Republic
of Casino”(賭博之國);上層社會在炒作房地產,中層社會在玩股票,下層社會大簽六合彩、大家樂…。他們的妄想不一定實現,那些少數幸運的人,得著那不勞而獲的獎金以後,浪費於宴樂之中,來得去育得也快,結果仍是兩手空空!──
柳健台《雅各書的信息》 【雅四4 與俗為友】 一個信徒裡面的光景固然很重要,外面的生活也很重要。裡面的光景可以說是與神的關係怎樣,外面的生活,可以說是與世界的關係如何。以裡面屬靈的光景來說,與神是不是疏遠,愛主的心有沒有失去,是不是叫聖靈擔擾。以外面的生活來說,是不是與世俗為友,與世人毫無分別。仍然貪愛世界,體貼肉體,不像一個基督徒,使主的名不得榮耀? 與世俗為友,不但指與屬世俗的人為友,也是指專注於世俗的事。有的信徒可能沒有與世俗的人為友,裡面卻充滿世俗的事情。在生活,習慣,愛好,欲望各方面,都是世俗的一切,是神不喜悅的,不能分別為聖,顯出是神的兒女,是從世界召出來的人。與世俗分別多少,是與神親近多少成正比,與整個的屬靈前途大有關係。神當初呼召亞伯拉罕,他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大蒙祝福而羅得遷往所多瑪就完全墮落。神召以色列人出埃及也是很好的例子,是選民的基本行動,而他們心想埃及,是失敗的最大原因。 但願神的兒女們都從這裡下手,徹底離棄世俗,從其中分別出來。──《每日天糧》 【雅四4滿足自己慾望的後果】俄羅斯小說家托爾斯泰寫過一個人物,這人強烈的要滿足自己的慾望,其中之一就是得到土地。有人應許他,在一天之內,從日出到日落,他能走到的地方都歸給他。他開始慢步前行,但是由於野心使然,他逐漸加速,逼自己愈跑愈快。他全身發熱,脫掉上衣和鞋子,盼望於日落之前能衝向更遠的終點。在最後一線陽光消失的時候,他倒在地上。由於筋疲力盡,他失去了寶貴的生命,所得到的土地僅是六呎長、二呎寬的墳地。──
柳健台《雅各書的信息》 【雅四4】『豈不知與世俗為友的,就是與神為敵麼?』這裏的世俗是『世界』,或說『世人』。與世人為朋友,就是與神為敵。你一作基督徒,就應該把你的朋友完全換過,就像把衣服換一套。如果一個初信的人,朋友沒有掉換過,這樣的人屬靈的前途淺得很,不會好到怎樣的地步。主的愛一進來,人的愛就出去。主不是說,要與世人為仇才是愛神。不是我們待世人像仇敵一樣,乃是從今以後,那一個深的交情,以愛論交的情形沒有了。――
倪柝聲 【雅四4不沾染世俗】有一位先生到小店買東西,店主是視力不好的老人,誤把他的五元鈔票當作十元鈔票,他回公司後向同事說:『今早我買東西是白白得來的,店主還送我兩塊錢,請大家一同享受。』有一個同事回答:『那位老店主一天只能賺幾塊錢,我實在吃不下這種東西。』買東西的人羞愧地馬上動身去還錢了!──
柳健台《雅各書的信息》 【雅四4欣賞美麗的景色並不是貪愛世界】曾有一則故事記述一位清教徒,某日與某好友一起在郊外散步。友人看見路旁有一朵美麗的鮮花,便讚賞道:『這真是一朵美麗的花啊!』這清教徒接著便回答說:『我已經學會了一個功課,就是不稱在這罪惡世界中的任何東西是美麗的。』但這並不是雅各在這裏的意思及觀點。──《巴克萊每日研經叢書──雅各書注釋》 【雅四4與世俗為友等於再嫁殺夫的兇手】有一次偶爾看見電視台一套記錄片,報導有一婦人竟在丈夫被殺不久後,與殺她丈夫的兇手結婚。我看後有說不出來嘔心的感覺。我心中有許多問題得不著解答:無論她的丈夫與她的關係如何,她怎能愛上一個殺她丈夫的仇人呢?難道她對她自己的丈夫一點愛意都沒有? 這世界在本質是與神為敵的,而且它恨惡主耶穌,甚至把祂釘在十字架上。要與神的敵人攜手出入,親密來往,是對神絕對不敬。只有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雅一27),才配被稱為真的基督徒。── 賴若瀚《永活的信仰──雅各書詮釋》 【雅四4淫亂的靈意】『你們這些淫亂的人哪』,下有小字『淫亂的人原文作淫婦』。原文只作淫婦,沒有包括男性在內。但這不是指肉身的淫行,乃喻意靈性離棄神而事奉假神的邪淫,這是舊約一貫的教訓,描寫以色列離棄愛顧他們如同丈夫的神(賽五十四5),而去敬拜外邦偶像,犯了屬靈的淫亂。正如何西阿先知對他們發出警告說:『以色列阿,不要歡喜快樂,因為你行邪淫,離棄你的神在各穀場上如妓女喜愛賞賜』。雅各在本段經文內,引用舊約的例證,勸他們不要與世俗為友,失去童女對新郎專一的貞潔。不然,將成為淫婦,與神為敵。譯經者因此意譯為『淫亂的人哪』,淺文本也意譯為『淫亂的男女哪『!彼後二14『他們滿眼是淫色』,下有小字『淫色原文作淫婦』,也可同雅四4的小字一樣的解答。──
鄺炳釗 【雅四5】「神所賜給住在我們裡面的靈,是慈愛至於嫉妒嗎?」 這是含有深意的經節!使徒設法對付信徒中世俗的力量,這力量在他寫信給他們的時候,確有很大的影響。他們追去逸樂,求世上的友情,與世俗為友,對神不忠,又太驕傲自大。他甚至說那些人簡直是淫亂者,於是他又以較為溫和的口吻說你是使溫和的聖靈擔憂,這聖靈住在你們裡面,戀愛至於嫉妒,因為祂不能佔有你整個的人。 基督的信徒啊,神的靈住在你裡面。若有人沒有神的靈,他就不屬於祂。你既是我們中間的一位,一定有聖靈。但是你人生的錯誤就在此,因為祂未曾佔有你。你心靈沒有全部交上,這使祂很痛苦,好似我們因嫉妒而受苦。 對人心來說,沒有比這更加痛苦,就是當那被愛者對他沒有完全真誠。在情感方面發生問題,本來以前是完全的,現在只是部分的,這是多麼令人痛苦。當我們不能專心愛祂,卻與世俗妥協,神的靈一定感到十分痛楚。我耶和華你的神是忌邪的神,祂在西乃山首次所說的,現在仍是一樣。基督耶穌的位格是我們的陽光,在星球的系統中太陽比其他都重要。——邁爾《珍貴的片刻》 【雅四5】我相信『戀慕以至於嫉妒』是最準確的繙譯。這種戀慕來自愛。例如,丈夫愛妻子,對她滿懷戀慕;她若移情別戀,丈夫就會嫉妒。他不願意妻子在他之外愛別人。── WL 【雅四4淫亂的靈意】『你們這些淫亂的人哪』,下有小字『淫亂的人原文作淫婦』。原文只作淫婦,沒有包括男性在內。但這不是指肉身的淫行,乃喻意靈性離棄神而事奉假神的邪淫,這是舊約一貫的教訓,描寫以色列離棄愛顧他們如同丈夫的神(賽五十四5),而去敬拜外邦偶像,犯了屬靈的淫亂。正如何西阿先知對他們發出警告說:『以色列阿,不要歡喜快樂,因為你行邪淫,離棄你的神在各穀場上如妓女喜愛賞賜』。雅各在本段經文內,引用舊約的例證,勸他們不要與世俗為友,失去童女對新郎專一的貞潔。不然,將成為淫婦,與神為敵。譯經者因此意譯為『淫亂的人哪』,淺文本也意譯為『淫亂的男女哪『!彼後二14『他們滿眼是淫色』,下有小字『淫色原文作淫婦』,也可同雅四4的小字一樣的解答。──
鄺炳釗
【雅四6神賜恩給謙卑的人】在一次紐約城葛理翰佈道會中,第一晚呼召時到台前來的人寥寥無幾。當夜他回到旅社懇切認罪禱告:『主阿!赦免我,今天我在紐約城看到處處懸掛著「請來聽葛理翰講道」的布條,以為我是了不起的大人物…,主阿!拿走一切屬於葛理翰的…』第二晚他未大聲疾呼,也未大大揚手,只禱告說:『愛罪人也願意萬人得救的主阿!你自己呼召吧!』那一晚決志的人極多,以後他多次見證說:『我動的只不過是兩片嘴唇、一個舌頭,如果聖靈不動工,一點功效都沒有!』──
柳健台《雅各書的信息》 【雅四7順服神要順服到底】曾有人問世界知名的瑞士網球選手波格(Bjorn
Borg),為甚麼他從來不質疑球證的判決。他回答說:『判斷球有沒有出界不是我本分當作的事,我的責任是一次又一次地將球打到另一邊去。』身為基督徒,我們也得認識清楚,我們的本分是一天又一天地過神所定準的生活,而最終的判決權在神手中,我們只要順著祂的判決行事就好了。──
賴若瀚《永活的信仰──雅各書詮釋》 【雅四7不可與魔鬼為友】有位名為約翰多馬的宣教士,某日正在印度恆河邊講到時,一位當地宗教領袖以挑戰性的口吻說:『先生,你是否說過魔鬼引誘人犯罪?』多馬先生回答說:『是的!』那位印度教徒又說:『那麼這就是魔鬼的錯了,受罰的應當是魔鬼,不是人!』多馬心中向神禱告,主就賜下合宜的話:『朋友們!假使我教唆幾個朋友去搶奪對面那條船的財物,你們認為誰當受罰呢?』『全都該受罰!』群眾不假思所的回答。『對了!』多馬答道:『你們若順從魔鬼去犯罪,也必和牠一同受刑!』──
柳健台《雅各書的信息》 【雅四7魔鬼不會死纏爛打】有一次到聖地,瞭解當地有兩種兜售貨品給遊客的小販。第一種多屬阿拉伯人,只要你略有意思要買,他會死纏爛打,很難把他甩掉。但另一種多屬猶太人,他們的哲學跟前者不一樣,你必須願意到他那邊去,他才會與你搭訕;但當你表示對貨品沒有興趣的時候,他會讓你享有一點兒的寧靜。 請問:『魔鬼對付我們,比較像哪一種人呢?是死纏爛打的呢?還是民主大方的呢?』從這段經文看,比較屬於第二種。因為我們若抵擋牠,牠就會離開我們而去,牠似乎不會死纏不放˙地跟著我們。──
賴若瀚《永活的信仰──雅各書詮釋》 【雅四7不要把責任推給魔鬼】有一位在印度傳福音的宣教士名為約翰多馬,某日他正在恆河邊講道時,有一位當地的宗教領袖上前打斷他的話,以挑戰的口吻說:『先生,你是否說過魔鬼是引誘人犯罪的?』多馬先生回答說:『是的!』那位印度教徒又說:『那末這就是魔鬼的錯了,受罰的應當是魔鬼,不是人!』四周的人對他們領袖的問話,流露出佩服的神情。多馬默然禱告神,求主給他合宜的答案,他抬頭一看,一條船在河上順流而下,船上有幾個人,忽然主把當講的話放在他心中,他轉向圍著他的人群說:『朋友們!你們看見那條船嗎?假使我教唆幾個朋友去殺掉船上的人,把他們財物奪過來,你們認為誰當受罰呢?是我犯了主使之罪,或是他們犯了殺人劫財之罪呢?』『你們全都該死!』群眾不假思索的回答。『對了!』多馬先生說道:『你們若順從魔鬼去犯罪,也必和牠一同去受刑。』那些反對的人就啞口無言了。 魔鬼只能引誘我們犯罪,離棄信仰或生活墮落,這是事實,可是牠只能迷惑人,而『惑』與『不惑』在乎人的抉擇。──
施達雄《邁向成熟──雅各書之精緻講章》 【雅四7】『故此你們要順服神。』一個生病的人,最好能順服那能治愈他疾病的專家。今日世界的問題在於『罪』,而解決之道在於『神』。所謂『順服』,是指要『降服於神之下』。遠離神的生命需要重新降服於神之下,以獲得新的生活秩序。──《浸信會主日學教材》 【雅四7,8多親近神「你們要順服神,務要抵擋魔鬼,魔鬼就必離開你們逃跑了。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心懷二意的人哪,要清潔你們的心。」】 我們是天天面臨兩方面的爭取,神與魔鬼都要得著我們,我們不是被神得著,就要被魔鬼擄去,這關係極其重大,不能等閑視之,永遠的前途禍福都在這上面,歸到神的方面,有無窮的福樂和榮耀,隨從魔鬼則有痛苦禍患。所以必須歸向神,順服神,而拒絕魔鬼,抵擋魔鬼。 在信徒的經歷中,屬靈的路是不容易走的,得勝是不簡單的。許多信徒一度很熱心愛主,可是後來失敗跌倒。這是非常可惜可悲的事,這問題就是不知道人不能中立,乃是一定要被一面拉去的,但最後到那一面去是有一個過程的。關鍵就在於我們傾向那一面,親近那一面。 我們都知道引力的定律,與什麼東西越近,受它的引力就越大,與什麼東西接觸越多,就越受它的感染。如果一個信徒少讀經禱告,與神和聖徒少交通、親近,卻多與世俗來往,多接觸世界的情欲,結果一定是被魔鬼擄去。反之,多讀經禱告,常與神和主內的人親近交往,而遠離惡事,避免世俗,抵擋魔鬼的人,魔鬼就必離開他而逃跑了。──《每日天糧》
【雅四8兩種潔淨】在本節譯為『潔淨』與『清潔』的兩個動詞,在中文的意義好像差不多,但在原文是不同的。 譯為『潔淨』的,原文是katharizo,是一個拼合字,由katha(向下)rizo(除去)二字合成,原意指除去表面的,能夠看得見的,容易除去的污穢。因此『潔淨你們的手』,便用此字,因為手上的污穢,容易除去。 譯為『清潔』的,原文是hagnizo,原意是指除去內心的、隱藏的、難以除去的污穢,因此『清潔你們的心』用此字,因為心中的污穢實不易除去。 第一個潔淨是普通的、簡單的、外表的、容易的、輕便的。 第二個潔淨是特殊的、複雜的、內心的、困難的、嚴格的。 神察看我們肺腑心腸,祂要我們澈底聖潔,內心號無污穢,才能使我們蒙福與得能力的通路不受攔阻。外表的潔淨與虛假的聖潔是用的,猶太人注重『潔淨的規矩』(約二6原文是外表潔淨),並不能真正獲得屬靈的恩惠。但有些注重澈底潔淨的猶太人(約十一55,原文是第二個潔淨),他們是會蒙福的。 神對基督徒『聖潔』的要求,比猶太人更嚴格。我們不必獻牛羊守儀式,但將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對付內心的罪,使我們的聖潔比猶太人更合神的心。我們怎能留下幾分污穢,使主傷心呢?―― 蘇佐揚《原文解經》 【雅四8務要親近神】宋尚節博士曾經作過一個見證,有一次他在靈修中親近神,感覺與神之間似有黑雲阻隔,於是再禱告求問神,提醒他是犯了甚麼罪。神說他偷了十九塊錢!原來他從上海到江西九江的船費十九元,上海的教會代他付了。一到九江,九江教會問他船費若干?他回答是十九元,就江教會也給他十九元船費,他又接受。他一得到聖靈的責備,馬上把十九元還給了九江教會。──
柳健台《雅各書的信息》 【雅四8不親近神就會逐漸親近魔鬼而受牠的影響】據加拿大一位專家考證,使羅馬帝國崩潰的是鉛毒。報導說,根據加拿大國立水質研究協會人原傑洛姆・努利亞格的研究,羅馬帝國歷代皇帝都嗜酒如命。而當時用的是鉛壺,盛裝菜肴的是鉛盤,水管也是鉛質。因之,羅馬皇帝每天鉛的攝取量,比現代美國人多了一倍。努利亞格指出,主宰羅馬帝國的歷代皇帝都患有痛風、失眠、精神異常等症狀,而那些症狀,都是由於慢性鉛中毒所造成。因此努利亞格認為,使羅馬帝國崩潰的是慢性鉛中毒。 使用鉛具會慢性中毒,影響摧毀身心,如果我們不親近神,豈不也會逐漸親近魔鬼而受其影響嗎?』──
施達雄《邁向成熟──雅各書之精緻講章》 【雅四8要潔淨心和手】有一次福建協和大學在學科考試中,軍事教官在黑板上寫出考題後就有事離開考場。學生中有人說:『軍事教官注重的事術科不是學科,這是難得的機會,我們把課本打開來抄答案好了。』基督徒學生也有隨波逐流的,但有一位對他的朋友說:『我們是基督徒,既然知道考試不該作弊,不論教官在場與否,我們都應該有誠實的見證。』──
柳健台《雅各書的信息》 【雅四8親近神】「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 我們親近什麼,就有什麼與我們靠近。我們喜歡親近世界或人情,那就有世界或人情在我們周圍盤旋。 若我們喜歡親近神,這時神就必到我們跟前,甚至要與我們同在。我們若有了神的同在,其福音何以言宣,其能力何等浩大。 可惜!我們常常不喜歡親近神,常常喜歡抓著以掃、世俗、罪惡、人情,因此迷糊,所以就擺脫不掉這些纏累;與這些東西就近的結果,只有悲慘、痛苦、歎息。唉!至終必造成墮落失敗,遭神震怒,何等可畏! 應當收回我們的心來與神親近,神就必來與我們親近,至終必有豐盛生命及諸般天上福樂。“並願所有誠心愛我們主耶穌基督的人都蒙恩惠。”(弗六24)—— 李慕聖《晨光》 【雅四8~9集體與個人的事奉要平衡】「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有罪的人哪!要潔淨你們的手!心懷二意的人哪!要清潔你們的心!你們要愁苦、悲哀、哭泣;將喜笑變作悲哀,歡樂變作愁悶。」 只要你們行事為人與基督的福音相稱,叫我或來見你們,或不在你們那裡,可以聽見你們的景況,知道你們同有一個心志,站立得穩,為所信的福音齊心努力。(腓一27) 基督徒的信仰是既集體又單獨。不注意集體,就無法促進單獨,不注重單獨,所有集體都流於形式,毫無實際的意義。二者任何一方都不可缺,但至終必要成全在集體裡。 所謂集體,就是教會,這是個奧秘的身體、屬靈的團契,是與基督聯合起來的,不可稍分的。 所謂單獨,是指個人與主的關係,對主的身體,對主的順服、信靠、交通、愛慕,這是不可少的,否則所有的信都不過是形式化,至終則救不了自己。 一個會活在身體裡的人,必定是十分重視個人與主的關係;一個維持與主有正常關係的人,也必定是十分重視集體──身體──教會的。 可惜今天有許多人都是走在兩個極端上,不是注重發展集體,就是只注意追求個人,所以基督在人群中的彰顯就不夠好了。 基督要顯明他能力的真實常常是藉著個人對他的依靠、認識、經歷;他要彰顯他自己的榮耀的真實,往往是藉著他的身體──教會──集體的事奉。這二者是不可偏一的。 “就如身子是一個,卻有許多肢體;而且肢體雖多,仍是一個身子;基督也是這樣”(林前十二12)。—— 李慕聖《晨光》 【雅四10】『務要在主面前自卑,主就必叫你們升高。』奧古斯丁說過:『就如一棵樹必須向下扎根,方能往上生長;同樣,一個人若不謙卑而想高抬自己,則反會毀了他自己。』──《浸信會主日學教材》 【雅四11不可彼此批評】一位主人在家中社宴,入席前先讓客人欣賞屋外優美的風景。其中有一位賓客掃興地說:『一個屬天的人活在屬地的景物中,還會有甚麼樂趣呢?』後來在晚餐席上,當這位批評的客人再次請主人把蜜桃遞給他的時候,主人幽默地說:『一個屬天的人,對於吃蜜桃還有甚麼樂趣呢?』──
柳健台《雅各書的信息》 【雅四11論斷顯出無知】有一個深度近視幾乎眼瞎的人如此大膽地說:『天上有太陽月亮的存在,是古今中外有目共睹的事實;但至於天上有星星這件事,恐怕只是傳說罷了,有誰真正見過星星?真是令人懷疑…』以自己的『未知』,批評別人的『已知』,是多麼的『無知』!── 柳健台《雅各書的信息》 【雅四11~12三種錯誤的態度】第一,對於我們的弟兄姊妹──『你就不是遵行律法』(11節)──愛人如己的律法。第二,對於神的律法──『你就是批評律法,論斷律法』(11節)──把自己看作律法的審判官。第三,對於神──論斷律法就是論斷神,輕視律法就是輕視神。── 安保吾《雅各書的研究》 【雅四13~14每一天計劃討神喜悅】一個財主去見一位大夫說,『我感覺不舒服,請問是怎麼一回事?』大夫檢查了他之後說,『你還只能活一年。』這個人很驚訝。他於是決定不再賺錢,只要用這一年的工夫盡力幫助人,每一天他計劃著甚麼是討神喜歡的,甚麼是與人有幫助的。請問你是否盡你所能的善用你的時間?──
申樂道《雅各書註釋》 【雅四13~14不必為明天憂慮】第一世紀基督徒時代留下的早期希臘文手稿中,記載了一個名叫泰迪阿摩利諾(Tidtedios
Amerimnos)的人。他名字的前半,是一個很普遍的名字,但弟二部分卻是由希臘文的『憂慮』和否定前置詞『不』或『從不』所組成。換句話說,他這個名字的第二部分是一種描述詞,就像『大腓勒德利』(Frederick the Great)或『公義的雅各』(James the
Just)一樣。許多人認為這人原本是一個異教徒,他總是憂心忡忡。但他成為基督徒以後,就停止憂慮了。於是他被人稱為『無憂無慮的泰迪奧斯』。你在自己的名字之上添加甚麼呢?你也照樣能被稱為『無憂無慮的陳...』或『無憂無慮的李…』麼?── 博愛思《雅各書的信息──我信!然後呢?》 【雅四13~17你還會在麼?】 有一位七十八高齡的男士完成體檢之後,醫生要求他在六個月後回來複檢。這位老先生聽後,搖搖頭說:「醫生,那時我恐怕不在了。」醫生微笑著,用一種保證的口吻說:「胡說,你還可以活上好幾年呢!」老人皺著眉頭,解釋道:「我的意思是說,我可能會到南部去,每年我都到南部過年。」這雖然是一個誤會所造成的笑話,但卻使我們嚴肅的想到:我明天、下個月、乃至於明年還會存在麼?我們雖然不能確定有未來,但對未來先作一些決定仍屬必要。正如在今天的經文中,雅各提醒我們說人生「不過像一層霧,出現一會兒就不見了。」因此我們應該這樣說:「如果主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做這事,做那事。」 這和在耶穌比喻中的富人,態度上成為一個鮮明的對比。因為富人自大的說:「我所要做的是:拆除舊的穀倉,重新蓋一個更大的。」然而神告訴他:「愚拙的人啊,今夜我要取走你的靈魂。」 六個月後你還在麼?許多在唐山大地震遇難的人,以前想過這個問題麼?讓我們忠守聖經的教訓,使我們無論在「這裡」或在「那裡」都是一樣。——梁敏夫譯輯《清晨露滴》 【雅四14明天和現在】神把時間分成天、點鐘和分鐘。你想要在明天作甚麼,不如好好利用現在哪幾分鐘。把幾分鐘用得好,可以幫助你填滿幾小時有價值的行動。──
申樂道《雅各書註釋》 【雅四14生命像茶壺口噴出的蒸氣】生命就像茶壺口中噴出來的一團氣,又像清晨的霧氣所發出的氣息,『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詩九十10)。所以,人的生命可確知的,就是它的不穩定。──《浸信會主日學教材》 【雅四14明天如何的一則寓言】曾有一寓言,描述兩個人在時間大道上行走,看見在濛濛的遠處,『明天先生』漸漸接近。他們大聲呼叫說:『明天先生!請你告訴我們,你的面貌長得怎樣?是可怕的?還是可親的?』從遠誤中傳來回答是:『請不要抱著憂慮或因循的心態來見我,當懷著信心和希望,盡力作好今天的事才來見我,你先前不知道我們相貌如何,等到你走近我面前,憑著你怎樣預被「今天」,就斷定我是可親還是可怕的了。』 這寓言的意義十分深遠。不錯,我們不知道明天如何?但有一件事卻可以確實知道:它是可怕或是可親,完全斷定在我們怎樣活今天。──
賴若瀚《永活的信仰──雅各書詮釋》 【雅四15主若願意】柏拉圖曾引述蘇格拉底與亞基表德(Alcibiades)之間的一段對話。亞氏說:『如果你願意的話,我會照著辦。』蘇氏回答說:『亞基表德啊!這話你說錯了。你應該說:「若神許可的話」才對。』──《巴克萊每日研經叢書──雅各書注釋》 【雅四15主若願意】在古代英文裏,在中世紀的時候,有一些人每當寫完一些東西,他們簽署之後會寫上兩個字母,就是DV。甚麼叫作DV呢?其實是拉丁文Deo
Volente。Deo就是神,Volente就是願意的意思。『主若願意』。每個人簽名後都會寫上DV兩個字。這是讓我們知道信裏所寫的一切,只有『主若願意』才會成就。── 梁廷益《雅各書講章》 【雅四16不可張狂誇口】當拿破崙攻佔列國的時候,有人提醒他說:『你要謹慎,謀事在人,成事在神。』可是拿破崙誇口地說:『謀事在我,成事也在我!』結果他在攻打俄國時候一敗塗地。──
柳健台《雅各書的信息》 【雅四17知善不行就是罪】羅三23說到罪的兩方面,一是犯法(世人都犯了罪),二是不合格(虧缺了神的榮耀)。例如兩個不良的學生,一個是考試不誠實,一個是考試不合格。今天我們在神的面前就是這樣的人,不但違背律法,還有,沒有神的完全、良善,沒有作我們人所當行的本份,沒有我們應有的善行。──
張有光《雅各書講章》 【雅四17知善不行「人若知道行善,卻不去行,就是他的罪了。」】 聖經非常注重罪的問題,罪給人類帶來死亡和最後的毀滅。主耶穌降世就是為解決人罪的問題,是要除掉人的罪,救人脫離罪,所以蒙救贖的信徒不應當再犯罪,否則不但對不起主,虧欠神的榮耀(羅3:23),也是自取刑罰。不過人對於罪可能有不正確的看法,和不正當的態度。 究竟什麼是罪呢?律法是叫人知罪的,違背律法就是罪(羅3:20;約壹3:4)。像敬拜別神、不孝敬父母、殺人、姦淫、偷盜、妄證、貪心等,凡不義的事都是罪(約壹5:17)。聖經有幾處可以說是罪的清單,如(羅1:28~32),那裡提到「貪婪、嫉妒、爭競、詭詐、毒恨、……背後說人……怨恨神……侮慢人、狂傲、自誇、……背約、無親情、不憐憫人」等(可7:21~22:加5:19~21;林前6:9~10;提後3:2~4;啟21:8)。以上這些還容易曉得,但在雅各書裡提到人若知道行善卻不行,就是他的罪了。 這是積極方面,不僅作惡是罪,不去行所知道的善也是罪,這範圍就更廣,性質也更深,對我的要求也更高,有時候我們明知道應當去作什麼是好的,對的,善的,卻不去行,這就有罪了。所以違背良心的也是罪(羅14:22,23)。因為新約律法在我們心裡(來8:19),知道善不去行,心裡是有責備的。──《每日天糧》 【懷恩早禱】 1 你們中間的爭戰鬥毆,是從那裡來的呢.不是從你們百體中戰鬥之私慾來的麼。 2 你們貪戀,還是得不著.你們殺害嫉妒,又鬥毆爭戰,也不能得.你們得不著,是因為你們不求。 3 你們求也得不著,是因為你們妄求,要浪費在你們的宴樂中。 7 故此你們要順服 神.務要抵擋魔鬼魔鬼就必離開你們逃跑了。 8 你們親近 神, 神就必親近你們。有罪的人哪,要潔淨你們的手。心懷二意的人哪,要清潔你們的心。 9 你們要愁苦、悲哀、哭泣.將喜笑變作悲哀,歡樂變作愁悶。 10 務要在主面前自卑、主就必叫你們升高。 11 弟兄們,你們不可彼此批評.人若批評弟兄,論斷弟兄,就是批評律法,論斷律法.你若論斷律法,就不是遵行律法,乃是判斷人的。 12 設立律法和判斷人的,只有一位,就是那能救人也能滅人的.你是誰,竟敢論斷別人呢。 14 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甚麼呢.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 15 你們只當說,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也可以作這事,或作那事。 17 人若知道行善,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了。 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甚麼呢.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你們只當說,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也可以作這事,或作那事。雅各書4:14-15 讚美又公義和又仁愛的主,我們在天上的父上帝。早上起來,我們把心向祢全然敞開,我們要尊祢的名為聖。我們堅定的相信,深信祢賞賜那尋求祢的人。我們要用一生來服侍祢,因為不是我們揀選了祢,乃是祢揀選了我們,並用祢的恩惠環抱我們,祢愛我們如祢眼中的瞳仁。 感謝天父祢阻擋驕傲的人,卻賜恩給謙卑到祢面前的人。故此,我們要一心順服祢.務要抵擋魔鬼魔鬼,叫魔鬼遠遠的離開我們逃跑。當我們向祢禱告的時候,能依著祢的意思憂愁,就生出沒有後悔的懊悔來,以致得救。 感謝讚美主耶穌,祢留下佳美的腳踪,叫我們能以祢的心為心。在這兇惡的疫情、天災人禍的時刻,以及艱苦的歲月裡,能效法祢去向飢餓的人發憐憫,使困苦的人得滿足,帶著祢的光走進黑暗之中,叫幽暗之地,能得到祢的恩光如正午的太陽,不再恐懼,不再迷失。 親愛的主耶穌,我們的禱告未能蒙取祢的應允,都是因為我們縱容百體中戰鬥之私慾所操縱,我們的腳仍插在罪惡裡面,心靈被污染,要先進行屬靈的外科手術,把裡面的惡毒腫瘤切除,才能親近祢。原諒我們沒有耐心等候祢更美的果效、或更適切的時機。赦免我們在知道行善時,卻不去行,無心去做祢交付的使命。原諒我們把心思和意念、精神和魄力,全部都投資在罪惡的事上,心中滿載著憎恨、妒忌、私慾、爭鬥、貪戀和嫉妒。 感謝寬宏大量的聖靈,沒有人能靠自己得勝罪惡和引誘。我們帶著信心、悔改的心和順服的心到祢面前,完全交託祢,與祢站在同一陣線上,誠實尋求寬恕,重新順服祢的帶領,遵從真道,敬虔渡日,把自己放在下面的位置、全然投靠信賴祢,把自己完全交付上帝,完全接受上帝的安排,不再與世俗為友。 感謝祢願意每日來用真理澆灌我們的園子,又像水流不絕的泉源,叫我們的骨頭也強壯起來,能在這疫後荒廢之地重建根基,破口能被修補,路徑也能重開。幫助我們謙卑順服,專心依靠祢的力量抵擋魔鬼,使魔鬼無計可施。幫助我們人與人之間不再彼此批評和論斷,教會與教會之間合力以傳福音為重。叫我們珍惜個人像一片雲霧的人生,為主獻上每一分,每一秒。 禱告乃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誠心所願! ──小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