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彼得前書第四章例證與靈感集錦

 

【彼前四1】「你們也當將這樣的心志當作兵器。」

教會在受苦的浸中得蒙救贖。當肢體受苦,又靠主得勝世界,就實現主的預言與應許:「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要放心,因為我已經勝過世界」。你要以這樣心志當做兵器,存這樣的思想、決心及目的,知道苦難決不會制勝你。

持定兵器是必要的——我們這裡沒有永存的城。在主的死裡,我們對付了肉體,不再與世界聯合,世界離棄了祂。我們因此受苦,這使我們更加相信,我們與罪惡是無份的。世界使主的門徒受苦,使其間的鴻溝更加深了,他們必更快決意跟隨主。

這樣心志卻是兵器——不再是人的欲念,而是神的旨意,外邦人的私欲行為不可再有了,而靠著神活著。從此不再服在罪惡的習俗之下,而直站起來,瞻仰基督的榮臉。這是正確的抉擇。在這裡你確站在分水嶺,一邊是清晨,另一邊是黑夜,你怎麼決定呢?跟隨主,無論多少代價你都要付。

這種兵器性質特殊——這是光明的兵器,基督的性情在內中,是人與撒旦無法攻擊的,任何武器都不足以抵禦這屬天的力量。——邁爾《珍貴的片刻》

 

【彼四1與罪斷絕】席勝魔,原名一直,他是山西臨汾縣之秀才,信主之後,生活大為改變,以前的神祖牌位,紙課元寶,大煙燈槍,現在換了新舊約聖經和讚美詩歌。以前煮煙、燒煙、抽煙,抽的時間,現在代了讀經、唱詩、祈禱了。壞脾氣改為溫柔。與不和睦的弟兄重修舊好。接回被逐多年的繼母,回家養老。妻子只生一子,後來夭折,再無生育,常常憂慮,怕他再娶;但他聲明不休妻,不納妾。家中開始敘會,村中慕道朋友都來參加。撒但因此眼紅,開始攻擊。他的妻子每逢敘會就發病,平時無故暴躁,悲哀不說不食。一次敘會病症發作,跺腳捶胸,破口大罵,跟著仆倒在地,口吐白沫。席勝魔知道這是魔鬼作祟;記起主耶穌曾吩咐門徒,禁食禱告能趕鬼。於是他便一連三天晝夜禁食禱告,並叫全家的人都禁食。三天一滿,便入房中,按手在妻子身上,高聲奉主耶穌的名叫那鬼出去。禱告後,他的妻子果然甦醒而痊癒了,旁觀的人,這才認識席勝魔靠著耶穌勝了魔鬼。此後魔鬼在他家中失去能力了。── 張有光《末世的信息》

 

【彼四1最怕犯罪】昔日盔搜喬教父(主後347~407)曾被國王所捉拿,因為他不肯聽從王命背叛主道,所以王就加害他。王親信的大臣都告訴王說:「這人無論是監禁或處死刑,他都不怕,反覺快樂;他所怕的,並且感覺痛苦的,便是叫他犯罪,只有這一件。」

         英國名牧衛斯理曾向神懇篋儀禱說:「神阿,求你給我一百個怕犯罪的教士。」這個禱告是何等寶貴。── 楊濬哲《彼得前後書講義》

 

【彼前四1受苦的心志】「基督既在肉身受苦,你們也當將這樣的心志作為兵器,因為在肉身受過苦的,就已經與罪斷絕了。」

一切跟從主的人,就應當有一個認識,有一個準備,就是受苦的心志。

因為跟從主就免不了十字架,且是必須天天背,才能跟得上去;一天不背就要落後。還必須明白,凡是十字架的事,就必要伴隨著痛苦,因為他是為了對付撒但、世界、肉體的,這是神的旨意。

凡遵行神旨意的事,都是要與這些東西相對抗的。有對抗就有爭戰,爭戰就要受苦,這就是凡背十字架都要受苦的原因。我們既是要跟從主,就必得背棄這些,所以必得準備一顆受苦的心志。

摩西是一個遵行神旨意、奔走天國道路的人;正因如此,他才不甘心作法老女兒之子,寧願和神的百姓同受苦難,不願享罪中之樂。他看基督所受的淩辱比埃及的財物更寶貴(埃及就是世界)。

但有一件事我們也不可忽略,就是所有犯罪的事,並不一定都是痛苦的,罪是有其快樂的。有不少的罪,在犯時是有樂趣的,不過所有罪的結局都必是痛苦的。所以,我們要跟從主,就得準備好一顆受苦的心志,拒絕罪中之樂;要拒絕這個就得背十字架,就得忍受十字架的痛苦,否則肉體怎能丟棄呢?

弟兄,你要跟從主嗎?你對罪中之樂還有留戀嗎?你怕吃苦嗎?若是那樣就不能跟從主了。

苦難是主的道路,十字架是主的成功,我們也當在這條血染的道路上直奔。得勝的道路就是背十字架的道路,要想不背十字架、不遇苦難、不爭戰、不犧牲,而平平坦坦的進天國,這是妄想。

若不為主受苦,哪裡能顯出愛主的心;生活無困難,工作無攔阻,弟兄姊妹都愛你,在這樣的環境中作工,那有什麼價值呢?

我覺得關於為主受苦這件事,有兩種不同的態度,應當分別開來。

1、是因主名而受苦(太五11);

2、是為主名而受苦(腓一29)。

這二者之間有著顯然不同的內容。一個是強迫的、勉強的,像古利奈人西門一樣。這裡面有不甘心、會發怨言、會變心、會憂愁、煩燥,甚至會顯出失敗來。另一種是為主受苦,這裡面有清楚的認識,有榮耀,甘心樂意,以受苦為報答主恩,覺得不配,也是願意藉著為主受苦而熬煉自己,更純潔、更能討主喜歡,所有天路英雄,都是寧肯為主受苦,也不願接受罪中之樂。

一個真誠愛主的人,一定是樂意為主受苦的,心也得為主受苦,因為你們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並要為他受苦。但一個受苦的人,並不一定會愛主,甚至不一定是為了愛主。因此,我們可以說,愛主的人必要為主受苦,受苦的人卻不一定愛主,二者之間是有極不同的區別;一個是以主為中心,一個卻是以自己為中心。

主阿!你一生的道路就是受苦,叫我們也踏著你的腳蹤,與你表同情,阿們!—— 李慕聖《晨光》

 

【彼前四12受苦心志「基督既在肉身受苦,你們也當將這樣的心志作為兵器,因為在肉身受過苦的就已經與罪斷絕了……只從神的旨意……」】

追求快樂是許多人生活的目的,所有的人都願意享樂而不願受苦,只有基督到世上來卻是為受苦來的。因為非受苦不能救人(彼前318)。世人就是為尋求自己的快樂,而不顧一切地犯罪,得罪神,傷害人,為著自己快樂。都變成極其自私的人,喪失了一切道德、真理、仁愛、和平。今天在許多的享樂中都是帶著罪惡的,可以說都是罪中之樂(來1125)。

基督徒已經蒙主的救贖,脫離了罪,就不應再去享受罪中之樂。其實那種肉體情欲之樂,正是心靈的痛苦。那種暫時之樂,正是永遠的損失,所以聖經從沒有叫信徒去在世上尋求快樂,乃是教訓我們應當在主裡面喜樂(腓44),這喜樂不是從外面來的。信徒只想追求快樂,不是正當的目的,因為那仍然以己為中心,不是以神旨意為前題。凡想要為自己求得快樂,都容易陷入罪惡之中,只有以受苦為兵器,不怕受苦,願意為主受苦,認為在今生這個罪惡的世界上受苦是當然的,才能勝過許多的試探,引誘。想求樂而怕受苦,就要失去兵器,作情欲的俘虜了,我們只當按神的旨意,度在世餘下的光陰。──《每日天糧》

 

【彼前四1~3對罪交戰的態度】一位朋友和我相約在一家餐廳吃午餐。那是一家燈光昏暗的餐廳,你需要戴上一個礦工的盔帽,用它的燈光才能找到你的桌子。坐了幾分鐘才開始看菜單,並且我很驚奇地可以很容易的看它。「是的,」我的朋友說:「不需要太久就可習慣於黑暗中。」

         上述這句話,有一篇講道提到:「對於基督徒而言,慣於犯罪是容易的。除非有一個交戰的態度,即是恨惡並且反對它,否則我們會慣於犯罪,有時甚至不知覺。」── 華倫威爾斯比《盼望》

 

【彼前四1~4生活基督化】如果我們的生活基督化,我們的家庭才會基督化。有一個牧師,在新婚前夕,他的父親到他的家裏來看他。他父親往樓上樓下,客廳臥室,各處一看,轉頭對他的兒子說:「人到你家裏來,真看不出你是屬神的,還是屬鬼的。」那牧師聽了,就重新整理家裏的字畫以及陳設,好叫人到他家來,便知道他是信主耶穌的人。── 張有光《末世的信息》

 

【彼前四2在世度餘下的光陰】我的妻子和我同往奈洛比,在那兒我要對幾百個國家的牧師講道,那是非洲內陸宣教會議。雖然經過長途的旅程很疲憊,然而我們卻非常興奮地參加會議。我們等不及會議的開始,會議的領導者看穿我們的難耐心。

         「你現在是在非洲了!」他用長者的姿態對我說話:「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拿開你的手錶。」

         在後來的幾天,我們在肯亞和薩伊宣教時,學到智慧的話語。不幸地,當我們回到美國時,我們又回到限定時間和時間表的鐘錶監獄裏。── 華倫威爾斯比《盼望》


【彼前7】「你們要……儆醒禱告。」
  朋友,不要冒險和世界接觸,如果你還沒有禱告。當你晚上跪下禱告的時候,瞌睡前來壓在你眼臉上;一天辛苦的工作成了你的托辭,你就縮短你的禱告,從神面前退去休息了。到了早晨,因為起身遲了,一天的工作已經堆在你面前,你又向神通融一下,匆匆促促把晨間最寶貴的交通草率了事。
  你一點都不儆醒禱告!你忽略了儆醒;這樣的忽略能不能補救呢?不能!
  你不儆醒禱告,是一件何等嚴重的事!試探在你面前,你無法對付。仇敵在前引誘,你無法站住。四周的壓迫你無法忍耐。和神的交通你無法維持。和同作肢體的生了隔膜。在不信的人前失了見證。屬靈的能力消失。愛主的心冷淡。做事憑自己的喜好,不憑神的旨意。你會覺得你和神離得非常遙遠。不禱告一天,等於墮落一天。
  禱告的時候,如此因疲倦為籍口,敷衍了事,你的損失是無法彌補的,這一天或許照常過去,但包含在禱告裡的新鮮力量,卻沒有你的分了。——勞勃生
  信徒們,不要作無謂的冒險,把儆醒禱告這件事忽略了。神的獨生子耶穌基督尚且需要天未亮即起身禱告把他心中的事向神傾倒出來,何況我們呢?神是種種美德的賜予者,他曾應許,要把一切最上好的賜給我們。
  主耶穌籍著禱告而充實了屬靈的生命,我們不太明瞭,但是我們卻實知道不禱告的生命,是沒有力量的生命。不禱告的生命可能在外表忙忙碌碌,但是卻遠離了日夜為我們向神代求的救主耶穌基督了。—— 考門夫人《荒漠甘泉》

【彼前四711剛好的恩典】

母親用各式的容器做餅,她把麵粉漿倒進每一個容器中,麵粉漿照著容器,形成各種不同的形式。小女兒在旁邊觀看,她說:「媽,你看,每個容器都剛好裝滿了!」

在屬靈的生活上,上帝的恩典正像這樣,它剛好充滿每一個相信的人。有的人信心大,有的人信心小,就像大小不同的容器,但神恩剛好裝滿我們的心。不論我們是貧是富、健康與否,有無受過教育。被上帝的恩典充滿的人,都同樣能夠成為喜樂的人。

彼得要求那些被逼迫的信徒,必須彼此代禱、表現愛心、殷勤待客。把各人不同的恩賜拿出來幫助別人,因為神給各人不同的恩賜,而這些恩賜不是給各人自己享用的。我們的恩賜必須與眾人分享,上帝的恩典原是無限的,它表現的方式自然也是無限的!——梁敏夫譯輯《清晨露滴》

 

【彼前四8『切實相愛』的意思有二:一個是愛人的動機必須『切實』;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名譽、地位或責任才去愛別人。另一個意思是愛人必須『切實』合乎對方的需要。有一個小故事,說有一個童子軍老師責令學生報告日行一善的成果。有四個學生一齊舉手說,他們曾辛辛苦苦的合作,幫助一個老婦人安全通過交通繁忙的路口。老師詫異何以需要四個人通力合作辦這件小事。他們說:『這位老婦人十分固執,就是不願過馬路,只好四個人抬她過去。』這當然是虛構的故事,但也可見切實的需求,才真的是行善的關鍵。―─ 寇世遠《謹慎之道》

 

【彼前四8以愛相交】「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

基督徒在人的交往上切忌以情感,物質相互贈送為表示,這是極不好的,凡這樣作的人到最後都得不到美好的效果,彼此靈性不得益處,主名不得榮耀。

我們彼此交往,只當以愛心和誠實相交;把愛心的基礎紮在主的磐石上,一點也不要攙有人的感情。只有主的愛,就必使我們的交往越過越親密,且是越過越牢,認識越深。在交往中也能發現別人的缺點,發現後又能體諒別人,並以誠實的心態幫助、勸勉,甚至是驚責別人。而這種出於愛的誠實話語,別人必能樂意接受,一點也不得罪人。因為不是出於人意,而是出於主,也只有這樣的交往,才是真肢體,才有真的益處。

可是,這樣的肢體何等少阿!簡直就找不到,但我們明白的人就當從今日起向著這個方向邁步,學習並改正我們以往的錯誤行徑及心態。我們要記住,對待肢體不要伸出指摘的指頭,要伸出幫助,提拔的手,少說責備指摘的話,要多說安慰鼓勵的話。

我們要當心,千萬要把肉體的感情當成屬靈的相愛,這是很危險的。肉體的感情是以相互來往為基礎的,彼此來往又是以物質為媒介的,這其間都是注意條件的。

我們決不能把屬靈的愛建立在肉體的條件上,這是最危險的。凡這樣的工作到頭來沒有不吃大苦的,沒有不受損失的。縱然你今天會作人,各方面維持得都很好,但等到了基督台前受審時,因被烈火焚燒更要顯出虧欠來。經上說:

“小子們哪,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約壹三18)—— 李慕聖《晨光》

 

【彼前四10『百般』的希臘原字poikiles原是色彩繽紛或多種顏色的意思,本是用來描述地毯或刺繡色彩錯綜的圖案的字眼,司徒德(Stott)作了這樣強有力的按語:『神的恩惠像一幅畫面精細的繡織品,屬靈恩賜就是那許多的彩線,交織成花樣豐富絢麗的全圖。』── 蔡偉賢《學習領導──屬靈領袖典範》


彼前10遞送貨物各人要……彼此服侍,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
高速公路上擠滿了大卡車、大貨車和拖車。當交通受阻時,我們這些小型車的乘客很容易把它們當作是我們的攔路虎。我們忘了那些大型車的司機都是為你我服務的人員。他們把各地人們所需要的各種貨物收集起來,他們心中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把貨物送到目的地。想想看,如果沒有他們的工作,我們的生活將會多么不方便!
使徒彼得寫道:信徒應當做神龐大資源的好管家。他稱這些資源是神的百般恩賜(彼前410)。而一個順服的生命是接受並遞送神貨物的車子。那輛車子的獨特性是由神賜予那個人的特殊能力來決定。一旦我們把這種能力奉獻給主使用並榮耀他時,我們的目的應當是遞送貨物。假使我們不那么做,別人就不會因我們的生命而得益,反而會餓死。
彼得強調,使用我們的天賦,是一種雙向服事,因為我們是彼此幫忙(10節)。當你在人生的路上旅行,別把同是神恩賜的其它車子當作障礙。否則,你自己和別人最後都可能會餓死。
能成為主施恩的器皿,
是多麼的美好,
在任何時刻,任何地方,任主揀選!
與神為我們所做的相比,
我們做的永遠不夠。
──《生命巂語》

 

【彼前四11「若有服事人的,要按著神所賜的力量服事。」英國首相邱吉爾,生平兩次幾乎死亡,都是同一個人救他。邱吉爾出生在貴族家庭,家裏有個池塘,冬天池塘結薄冰;小時候邱吉爾在冰上溜冰,冰太薄,就掉到池塘裏去了,這時,家中園丁的兒子就跳下去,從池塘中把他拉上來,邱吉爾幾乎得了肺炎。邱吉爾的父親因此很欣賞這園丁的兒子,就栽培他唸書,這孩子很發奮唸書,結果成為一個科學家,消炎片盤尼西林,就是他發明的。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北非開軍事會議,邱吉爾親自飛去開會,突然間發高燒,於是用專機請來這位醫生,用他發明的盤尼西林將邱吉爾治好了,全英國的人都在誇獎他,他就引用本節聖經說:『我所作的,是按著神所賜給我的力量來服事,沒有可誇口的,願一切榮耀歸給神,我沒有甚麼。』―─ 寇世遠《謹慎之道》

 

【彼前四11「若有講道的,要按著神的聖言講。」講道的人要按神的觀點講,所謂以經解經,就是這個意思。聖經是神的話,永遠不錯,神學是用人的話解釋神的話,人的話有時會錯,是不足為訓的。前幾天報紙上記載有架飛機降落羅馬,旅客中有個美國印地安人,一下子衝了下來,把一根長矛插在地上,宣告說:我發現義大利了。許多人說他是發瘋了,有人說他是自大狂,有人說他有幽默感,也有人說他有正義感;各種反應不同。他這樣作,意思是說當哥倫布到達新大陸的時候,新大陸上老早有印地安人在,哥倫布卻說:我發現新大陸了!所以印地安人飛到羅馬,他說:我發現義大利了。所以說座標不同,觀點不同,利害關係不一,看法也就不一。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要講理大家都可以講,惟有聖經的道,才是真正的理。―─ 寇世遠《謹慎之道》


【彼前四12~13】「親愛的啊,有火煉的試驗臨到你們,不要以為奇怪倒要歡喜;因為你們是與基督一同受苦。」
  大衛的遭難使他的古琴發出更悅耳的音樂來,他的遇險使他發出感謝,和歌唱的聲音”(以賽亞書五十一章參節)來;他的詩篇直到今天仍能叫地上的許多軟弱信徒得到幫助,叫天上的父神得到快樂。
  究竟甚麼東西使耶西的兒子有這般屬靈的修養呢?
  仇敵的吼叫,逼他發出向神的呼求來。神大能的拯救,豐富的恩慈,使他唱出感謝和歡樂的贊美來。所以,每一次的苦難在他琴上添一根弦;每一次的拯救給他一個贊美的新題目。
  一次痛苦躲過,一次祝福扣留;一次危難避去,一次榮耀失去。平穩度日的人不懂得依靠,所以他們不會看見神的榮耀,也不會唱出贊美來。
  如果我們要多明白屬靈的奧秘,我們就不能懼怕在前面等待我們的苦難;因為有許多寶貝的功課,是必須在苦難中方能學到的。——薛伯登(Anna Shipton)
  他試驗我,為要派我服事他。”(提摩太前書一章十二節韋氏譯本)(Way's Translation) —— 考門夫人《荒漠甘泉》

【彼前四12~14遲來的喜樂】成熟的人知道生活包括某些「延遲的愉快」。今天我們付出代價,為了要在將來有享樂。鋼琴學生不喜歡一小時都練習音階,但是他期待有一天彈美妙的音樂。運動家不喜歡運用和練習他的技巧,但是他期待盡力而為來贏的比賽。基督徒甚至有更好的某些東西:我們的苦難有一天要轉變成榮耀,而我們會「以特別的歡欣來高興」(參羅八17;提後三11)── 華倫威爾斯比《盼望》

 

【彼前四12~14受苦的人生有如織造地毯】有一個人去參觀一間地毯織造廠,以為可以看見工人織造該廠美麗的地毯,但結果非常失望,因為他所見的都是粗雜無章的毛線。原來繡花的,正面是向下,繡造的時候是看著反面而繡的。織造也是如此。所以不識的人,不會知道他是在繡著一朵美麗的花,或者織造一個美麗的圖案。可是有一天工作完畢,翻過來一看,就是一張貴重的美術品了。受苦的人生也是這樣,必須憑信心去看,才看得出有福的遠景來。── 張有光《末世的信息》

 

【彼前四13「苦難」和「榮耀」是雙胞胎真理,是彼得書信所織成的網。這世界相信沒有苦難才是榮耀,但是一個基督徒的看法是不同的。今天我們信心的磨煉,是當耶穌再來時榮耀的保證(彼前一7~8)。這是我們主的經歷(1),並且也是我們的經驗。── 華倫威爾斯比《盼望》

         這世界的哲學是:凡是不治之症,都可「忍受」;保羅的哲學是:凡是不治之症,都可「享受」(參林後十二10)。──《慧語精華》

         你若以愉快的心情背負十字架,十字架就反過來背負你。── 張有光《末世的信息》

 

【彼前四1416為基督的名】你能夠告訴你那些未信的朋友,你是浸信會會友,一個長老會會友,一個衛理會會友,或甚至一個不可知論者,而沒有任何反對;但是告訴他們你是一個基督徒──把基督的名帶入談話中──並且事情開始要發生了。我們的權威在耶穌的名,並且撒惡那個名。每一次我們因基督的名而被責備,我們就有機會為那個名帶來榮耀。── 華倫威爾斯比《盼望》

 

【彼前四1416為基督的名】聖坡旅甲(Polycarp the Bishop of Smyrna)是大約在第二世紀士每拿的主教。他為了信仰的緣故被捕,如果他不改變信仰,就會被處死。「我服事祂有八十六年之久,並且祂決不會傷害我。我如何能夠褻瀆我的王和我的救主呢?」這位主教如此回答威脅他的人。

         羅馬官員說,「看在你的年紀上,只要你簡單地說『除掉無神論者』,然後你就會被釋放。」然而「無神論者」對他而言就是不稱該撒是「主」的基督徒。

         老人指著圍著他的一群羅馬異教徒,並且大聲喊說:「除掉無神論者!」他被處以火刑,並且在他的殉道中,給耶穌基督聖名帶來了榮耀。── 華倫威爾斯比《盼望》

 

【彼前四1718神家起首「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若是……義人僅僅得救,那不敬虔和犯罪……」】

神救我們有極大的應許和極高的目的,叫我們這些原來犯罪作惡,頑梗悖逆的人,能成為義人,在神面前成為聖潔,無有瑕疵(弗134),得到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來達到這目的,並怎樣得到那些極寶貴的應許呢?不是等到在天上以後才開始成為聖潔,行義的人,也不是等到將來到神的國裡就自然得到一切所應許的福氣,乃是從一信主得救重生時就要開始實現這個目的。在這個世界上就要努力追求,以期得到所應許的屬天永遠福氣。

為此神沒有叫我們一信主就立刻死去,仍叫我們活在世上,以追求達到神的目的。所以我們今生餘下的光陰,所走的道路,所有的生活和工作,對將來永遠的前途都有影響的,負責任的。無論是屬靈的生命好壞,對神的命令、旨意、目的是否遵行,都關係到將來的禍福,榮辱,因為這一切都要受到審判,這裡特別提到審判從神的家起首,不信的人更不用說了,就是義人不過僅僅得救,而不敬虔和犯罪的人就無地可站了,為著聖潔,敬虔,愛神,得勝的人要有更大的賞賜,所以這真是一件極嚴重的事。──《每日天糧》

 

【彼前四19把自己的靈魂『交與』神】「交與」這字是一個銀行的用語;其意是「為了全的保存而存進去」(參提後一12)。當然,當你把你的生命存入神的銀行,你總會在你的投資上,得到永久的紅利。

         這幅畫提醒我們,對神來說,我們是有價值的。祂創造我們,救贖我們,活在我們身上,看顧我們,並且保護我們。我看到在報上的一個儲蓄及借貸協會的廣告,有聯邦存款保險有限公司的穩固和支持,肯定其財政上的穩定。在那個財政不穩定的日子,對存款者這樣的保證是需要的。但是當你「存」你的生命給神時,你無所懼怕;因為祂保守你。── 華倫威爾斯比《盼望》

 

【彼前四19這好像我們現今將錢財存入銀行一般,信託銀行代我們保管,我們就安然無慮,而且更重要的,我們信託的對象是「信實造化之主」。── 曾立華《在盼望中儆醒》

 

【彼前四19基督徒可否自衛】「所以,那照神旨意受苦的人要一心為善,將自己靈魂交與那信實的造化之主。」

(參太五3844;太二六5156;羅十二1720;詩三七17

從這些經文的教訓看來,我們只能抱忍耐、慈憐的態度,接受一切不公平的對付,不應當為自己伸冤、辯屈,只將一切交在主手,求主伸冤,不要以惡報惡,以恨報恨。主自己是這樣教訓的,使徒保羅也是這樣領受的。

再者,從我們的經歷中也有感覺,就是說為自己辯屈伸冤時,生命所得造就並不深,甚至不能有深的領會。

是的,何時我們處在一種受壓、受害、受冤的情況當中時,這正是我們的心與主更親密,更能促使我們的心去投靠主,也是我們的心最容易從聖靈得亮光、得啟示的時候;因此我們應當站在受屈、受冤的地步,比去為自己伸冤要蒙福的多。

我們的肉體最不喜歡受難、受屈,這是每個人都有的光景。只有當我們處在被壓、受害的地步時,才不會多有肉體發作,才容易向世界、向人情、向己意死,而求著向主活。由此可以看見一件事,我們不應該為求自衛而有任何舉動。一個向己死的人,必定要歡迎十字架,這是新生命的規律。—— 李慕聖《晨光》

 

【懷恩早禱】

1 基督既在肉身受苦,你們也當將這樣的心志作為兵器.因為在肉身受過苦的,就已經與罪斷絕了.

2 你們存這樣的心,從今以後,就可以不從人的情慾,只從 神的旨意,在世度餘下的光陰。

7 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儆醒禱告。

8 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

9 你們要互相款待,不發怨言.

10 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 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

11 若有講道的,要按著 神的聖言講.若有服事人的,要按著 神所賜的力量服事.叫 神在凡事上因耶穌基督得榮耀.原來榮耀權能都是他的,直到永永遠遠。阿們。

12 親愛的弟兄阿,有火煉的試驗臨到你們,不要以為奇怪,

13 倒要歡喜.因為你們是與基督一同受苦,使你們在他榮耀顯現的時候,也可以歡喜快樂。

14 你們若為基督的名受辱罵,便是有福的.因為 神榮耀的靈,常住在你們身上。

17 因為時候到了,審判要從 神的家起首.若是先從我們起首,那不信從 神福音的人,將有何等的結局呢。

19 所以那照 神旨意受苦的人,要一心為善,將自己靈魂交與那信實的造化之主。

 

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儆醒禱告。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彼得前書 4:7-8

 

讚美榮耀權能的主,我們在天上的父上帝。祢是豐富的主,祢的倉庫甚麼都有,祢基麼都不缺,祢只要求我們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祢是那將來審判活人死人的主,人人都要到祢面前陳明一生的所作所為,生命的工程在火的試驗中,若能存得住,我們就可以得賞賜,若被燒了就要虧損。

感謝天父!又一次賜下明光照耀的早晨,我們帶著充足的信心,以敬虔的心態,來到祢施恩的寶座前,專心安靜仰賴祢,儆醒地禱告,求祢加添我們屬靈的智慧和能力,能活出謹慎自守的一天,活出不沾染世俗,不受迷惑的一天。叫我們在惡事上愚拙,在善事上因認定祢而得智慧和能力,能活出得勝的生活,堅守我們的盼望,用愛心常說誠實的話,凡事長進。

 

多謝主耶穌,祢為我們的原故,在世上多受痛苦,常經憂患。祢完全能體會我們今日在恐怖的疫情、無情的山火天災,惡勢力爭鬥的人禍,及在火煉的苦難中,所帶來給我們的痛苦感受。感謝祢賜我們吃苦的心志,苦難成為我們手中的兵器,喚醒我們好好在靈裡裝備,叫我們得著力量,能識破魔鬼的詭計,能斷絕我們與罪的任何牽連,能不再順從人的情慾,不再在罪海中浮沉,並叫我們親身經歷,祢如何把苦難,轉化為奇妙的祝福,使我們能活在天父的旨意當中,度過餘下的光陰。

求主耶穌赦免我們的大意,因過往習慣走的路徑,經常縱容邪淫、惡慾、醉酒、荒宴、群飲、並拜偶像的事等彴,與我們常常擦身而過。原諒我們的眼睛在不自覺中就投注在作惡、好管閒事,在閒言的煙霧中,把我們的心燻黑了。赦免我們的放任,常與惡人為伍,與他們在那放蕩橫流的邪道斜路狂奔,無法收制

 

聖靈求祢來幫助我們重整生命的拼圖,求祢賜下靈油滋潤,用聖言真理餵養我們這批瘦弱的小羊,能重獲屬靈的健壯,站立得穩,並能彼此扶持,叫基督的肢體彼此相助,在愛中我到建立。求聖靈再次吹起靈風,叫我們因疫情和世態的摧毀,生命變成枯乾的骸骨,今日能聯絡起來,成為待命的軍隊,在這萬物結局近了的時刻,放下世務,起來為主爭戰,不是為人或信念爭戰,乃是廣傳福音,叫教會復興,人人蒙恩。

 

求聖靈祢來充滿我們,幫助我們把生命的行囊,裝滿聖靈的果子,叫我們能在家中、親友之中、教會內、教會外,都去分送靈果,切實相愛,不發怨言。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天父百般恩賜的好管家,百節能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重現基督長成的身量,願榮耀頌讚都歸與上帝,直到永永遠遠。

禱告乃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誠心所願!

──小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