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創世記第五十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約瑟的孝行、愛心和信心】

    一、約瑟為雅各盡哀,並將他葬在麥比拉洞(1~14)

    二、約瑟安撫哥哥們(15~21)

    三、約瑟之死(22~26)

 

貳、逐節詳解

 

【創五十1「約瑟伏在他父親的面上哀哭,與他親嘴。」

   〔呂振中譯〕約瑟伏在他父親的臉上哭,和他親咀。」

     ﹝文意註解﹞本節特別應驗了神對雅各的應許:『約瑟必給你閤上眼睛』(參四十六4原文)。注意,後來的摩西律法,明定人不可沾著屍體,否則就算為污穢了的(參民十九11)

 

【創五十2「約瑟吩咐伺候他的醫生,用香料薰他父親,醫生就用香料薰了以色列。」

   〔呂振中譯〕約瑟吩咐他的僕人、醫生們、用香料灌他父親,醫生就用香料灌了以色列。」

     ﹝背景註解﹞古埃及人殮葬尊貴人物,必用香料薰屍。薰屍時,先將內臟移去,慢慢將身體薰乾,再將它裹緊成木乃伊狀。今日發現古埃及的木乃伊,逾數千年仍未腐爛。

     ﹝文意註解﹞「約瑟吩咐伺候他的醫生」:『醫生』懂得人體的生理結構,自然知道如何防腐。

          「用香料薰他父親」:約瑟的用意,不是學古埃及人的迷信,認為人的肉身若未腐爛,他的靈魂就仍停留在肉身內,所以薰製木乃伊以保存靈魂。約瑟想必是因從埃及運屍身到迦南地埋葬,需要相當一段時間,若不薰屍防腐,便無法履行他向父親所作的誓言(參四十七29~31)

     ﹝話中之光﹞()自古醫生只能替人治病,卻不能救人免死。

          ()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來九27);與其茍延殘喘,不如趁著有生之年,豫備自己迎見神(參摩四12)

          ()血肉之體,不能承受神的國,因為這身體是必要朽壞的,不能承受不朽壞的(參林前十五50)。但當主再來的時候,祂要將我們這卑賤的身體改變形狀,和祂自己榮耀的身體相似(腓三21)

          ()信徒應當追求更多認識基督(參腓三10),好叫我們的身上能帶著基督馨香之氣(「用香料薰」),並在各處顯揚那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參林後二14~16)

 

【創五十3「薰尸的常例是四十天,那四十天滿了,埃及人為他哀哭了七十天。」

   〔呂振中譯〕為了這件事足足滿了四十天,因為用香料灌屍體是要這樣滿四十天的。以後埃及人就為他哀哭了七十天。」

     ﹝原文直譯﹞「他們繼續()了四十天,因為這是薰屍所需要的天數;埃及人為他(或『與他』)哀哭了七十天。」

     ﹝文意註解﹞「那四十天滿了,埃及人為他哀哭了七十天」:按國語和合本的譯法,會令人誤以為是等薰屍四十天滿了以後,才另哀哭了七十天。其實照原文的意思,『七十天』是包括薰屍的『四十天』在內。不過也有解經家認為,按古埃及的風俗,在薰屍期間是不舉哀的。

     ﹝話中之光﹞()「四十天」是試煉和試探的數目(參太四1~2);信徒必須歷盡試煉和試探,天然舊造被煉淨了,才算學完功課。

          ()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羅十二15)

 

【創五十4「為他哀哭的日子過了,約瑟對法老家中的人說:『我若在你們眼前蒙恩,請你們報告法老說」

   〔呂振中譯〕為他哀哭的日子過了,約瑟對法老家裡的人說『我若在你們面前蒙恩,請向法老稟告說:」

     ﹝文意註解﹞「約瑟對法老家中的人說」:因約瑟正在守喪期間,不剃頭刮臉,故不能親自面見法老(參四十一14),故託人轉稟。

     ﹝話中之光﹞()哭有時,笑有時(傳三4);哀哭的日子總要過去,我們不能一直停留在悲傷之中,而要堅強地面對著人生。

          ()一宿雖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詩卅5);有一天,神要擦去我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啟廿一4)

 

【創五十5「我父親要死的時候,叫我起誓,說:“你要將我葬在迦南地,在我為自己所掘的墳墓裏。”現在求你讓我上去葬我父親,以後我必回來。』」

   〔呂振中譯〕『我父親叫我起誓說看吧,我快要死了;你要將我埋葬我自己的墳墓、就是在迦南地我為自己所開掘的(或譯買)是在那裡你要將我埋葬的』現在請讓我上去埋葬我父親,我就要回來的。』」

     ﹝文意註解﹞「在我為自己所掘的墳墓裏」:有解經家謂『掘』字的原文與『買』字相同(參何三2)。實際上,麥比拉洞是亞伯拉罕所買的(參廿三17~20);很可能雅各在埋葬他的父親以撒(參卅五29)或他妻子利亞(參四十九31)時,順便在旁邊豫先掘了自己的墓穴。

          「求你讓我上去」:約瑟身為一國的宰相,除非獲得法老的批准,是不能出國的。又因迦南的地勢較埃及為高,且在北方,故用『上去』。

     ﹝話中之光﹞()死人必須埋葬在墳墓裏,使他不再顯在人眼前(參廿三4);我們在罪上死了的人,豈可仍在罪中活著呢(羅六2)           ()約瑟說:「我必回來」;埋葬父親,盡了為人兒子的責任以後,仍要回來盡為人臣子的責任。信徒不可只顧自己的家,而不顧到神的家(教會)

 

【創五十6「法老說:『你可以上去,照著你父親叫你起的誓,將他葬埋。』」

   〔呂振中譯〕法老說『你可以上去埋葬你父親,照他所叫你起誓的。』」

     ﹝文意註解﹞表明法老信任約瑟的話,這乃是約瑟多年來言行合一所得來的信用。

 

【創五十7「於是約瑟上去葬他父親;與他一同上去的,有法老的臣僕,和法老家中的長老,並埃及國的長老;」

   〔呂振中譯〕於是約瑟上去埋葬他父親。和他一同上去的、有法老的臣僕,法老家裡的長老,和埃及的眾長老;」

     ﹝文意註解﹞「有法老的臣僕,:和法老家中的長老,並埃及國的長老」原文在『臣僕』的後面並沒有『和』字,表示『法老的臣僕』是總體稱呼,它包括下列兩類:一類是『法老家中的長老』,即宮廷貴戚;另一類是『埃及國的長老』,即國家的達官宿老。

 

【創五十8「還有約瑟的全家,和他的弟兄們,並他父親的眷屬,只有他們的婦人、孩子,和羊群、牛群,都留在歌珊地;」

   〔呂振中譯〕還有約瑟全家和他的弟兄們,以及他父親的家;只有把他們那些弱小的和羊群、牛群都留在歌珊地。」

 

【創五十9「又有車輛、馬兵,和他一同上去;那一幫人甚多。」

   〔呂振中譯〕又有車輛馬兵和他一同上去那一隊的人非常之多。」

     ﹝文意註解﹞「又有車輛、馬兵」:這樣的國葬場合,當然需要有護送的軍隊。

 

【創五十10「他們到了約但河外,亞達的禾場,就在那裏大大的號咷痛哭;約瑟為他父親哀哭了七天。」

  〔呂振中譯〕「他們到了約但河東邊,亞達的禾場,就在那裡舉哀,大大的非常傷痛的舉哀約瑟為他父親舉行了哀悼七天。」

     ﹝原文字義﹞「亞達」平原,荊棘叢。

     ﹝文意註解﹞「他們到了約但河外,亞達的禾場」:『約但河外』原文指『約但河的對面』,可隨寫書人的意思,或指『約但河東』(參申一1原文是『約但河外』),或指『約但河西』(參賽九1);此處若照11節,應指『約但河東』,但那裏的原文仍是『約但河外』,翻譯上可能有問題。故『亞達禾場』的正確地點,究在約但河東或河西,因別處聖經未再提到,不得而知(有謂11節提到『迦南地的居民』,因此應該是在約但河西)。不過,由於約但河是在死海的北面,而希伯崙位於死海的西面,因此可以推斷,『亞達禾場』應在希伯崙的北面。他們可能因途中不靖,而放棄直接從歌珊地沿地中海到希伯崙的近路,特意繞過死海東面,轉西涉過約但河,再轉南進入希伯崙。

              另有解經家認為:『約但河外』的原文並無『河』字,或指一個古城名叫『約但』(猶太著名歷史家約瑟夫曾提到此城),位於迦南的『南地』,與埃及接壤。他們是在此城外的亞達禾場上哀哭七天後,在此地與埃及的達官顯要分手,然後『雅各的兒子們』才繼續北上,安葬他們的父親(12~13)

     ﹝話中之光﹞司提反為主殉道之後,有虔誠的人為他捶胸大哭(徒八2);活得有價值的人生,當他死時,不只他的家人會為他而哭,連別人也會同哭(參徒九39)

 

【創五十11「迦南的居民,見亞達禾場上的哀哭,就說:『這是埃及人一場大的哀哭。』因此那地方名叫亞伯麥西,是在約但河東。」

  〔呂振中譯〕那地的居民、迦南人、見亞達禾場上的哀悼,就說『這是給埃及人所行的一場傷痛的哀悼』;因此那地方名叫亞伯麥西,是在約但河東邊。」

     ﹝原文字義﹞「亞伯麥西」埃及人的大哀悼,埃及的渠道,埃及的草原。

     ﹝文意註解﹞「因此那地方名叫亞伯麥西」:『麥西』是古埃及的名稱。

          「是在約但河東」:請參閱10節註解。

 

【創五十12「雅各的兒子們,就遵著他父親所吩咐的辦了」

   〔呂振中譯〕雅各的兒子們是這樣照他所吩咐的給他辦了。」

 

【創五十13「把他搬到迦南地,葬在幔利前,麥比拉田間的洞裏;那洞和田,是亞伯拉罕向赫人以弗崙買來為業作墳地的。」

   〔呂振中譯〕兒子們把他運到迦南地,將他埋葬在麥比拉田地間的洞裡;那洞和田地是亞伯拉罕向赫人以弗崙買來做業產為墳地的;是在幔利東面。」

 

【創五十14「約瑟葬了他父親以後,就和眾弟兄,並一切同他上去葬他父親的人、都回埃及去了。」

   〔呂振中譯〕約瑟埋葬了他父親以後,就回埃及去,他和他的弟兄跟一切同他上去埋葬他父親的人都回去。」

 

【創五十15「約瑟的哥哥們見父親死了,就說:『或者約瑟懷恨我們,照著我們從前待他一切的惡,足足的報復我們。』」

   〔呂振中譯〕約瑟的哥哥們見他們父親死了,就說『或者約瑟會懷恨我們,照我們從前向他行的一切壞事、足足地報復我們。』」

     ﹝話中之光﹞()世人往往以自己的想法,來忖度別人的心思,因此引起不必要的猜忌;聖徒之間若要和睦相處,便不可胡思亂想。

          ()人犯罪後最大的痛苦,乃是良心的控告,使人心存內疚,久久不能釋懷。常存無虧的良心,乃是在信心道路上能一往直前的先決條件(參提前一19)

 

【創五十16「他們就打發人去見約瑟說:『你父親未死以先,吩咐說:」

   〔呂振中譯〕他們就吩咐人去見約瑟說『你父親未死以前曾吩咐說:」

 

【創五十17「你們要對約瑟這樣說:“從前你哥哥們惡待你,求你饒恕他們的過犯,和罪惡。”如今求你饒恕你父親神之僕人的過犯。』他們對約瑟說這話,約瑟就哭了。」

   〔呂振中譯〕『你們要對約瑟這樣說從前你哥哥們以惡待你;懇求你饒恕他們的過犯和罪惡』如今求你饒恕你父親的神之僕人的過犯。』他們對約瑟說話的時候,約瑟哭了。」

     ﹝文意註解﹞「求你饒恕你父親神之僕人的過犯」:意思是請看在父親的面上,饒恕他們的過犯。

     ﹝話中之光﹞()使徒約翰所看見天上寶座前的羔羊,仍像『剛剛』是被殺過的(啟五6原文);主耶穌在十字架上一次流血所成就的救贖,永遠有功效(參來九1214),所以我們不可為已往所認過的罪,而懷疑是否已蒙神赦免(參約壹一9)

          ()真實的饒恕,乃是從心裏不再記念對方的虧欠(參太十八35);凡只是嘴巴說:『我饒恕了你。』而心裏卻仍念念不忘其事的,並不是真饒恕。

          ()許多『神的僕人』,身分是『同工』,實際光景不是『同供』,卻是『同攻』,主要原因乃在於不能『彼此包容,彼此饒恕』(西三13),反而『彼此惹氣,互相嫉妒』(加五26)

 

【創五十18「他的哥哥們又來俯伏在他面前說:『我們是你的僕人。』」

   〔呂振中譯〕他的哥哥們又來伏在他面前說『看哪,我們是你的奴僕。』」

 

【創五十19「約瑟對他們說:『不要害怕,我豈能代替神呢?」

   〔呂振中譯〕約瑟對他們說『不要害怕;我哪能代替神呢?」

     ﹝文意註解﹞「我豈能代替神呢?」:意即不能不顧神的意思,而隨心所欲的審判並刑罰人。

              在約瑟看來,他哥哥們從前所得罪的,不是他,乃是神(參卅九9),而他們作那事也是出於神的意思(20),故不須要害怕。

     ﹝話中之光﹞()人所該害怕的,乃是神自己(來十31);凡真正懼怕神的人,必不懼怕人(參來十三6)

          ()我們若犯罪,乃是得罪了神(參詩五十一4);我們若向神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參約壹一9)

          ()無論是誰,都不能代替神,即使是我們所曾得罪過、又有恩於我們的人。

 

【創五十20「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許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

   〔呂振中譯〕在你們,你們從前所圖謀的原是要加害於我,但神所圖謀的卻很好,就是為要成就像今天這樣、叫許多人得以存活。」

     ﹝話中之光﹞()人的意思無論是怎樣的壞,我們若能從神的角度來看整個事物,就會因著神的美意而得享安息(參太十一25~30)

          ()信徒不可體貼人的意思,乃要體貼神的意思(參太十六23)

 

【創五十21「現在你們不要害怕,我必養活你們,和你們的婦人、孩子。』於是約瑟用親愛的話安慰他們。」

   〔呂振中譯〕現在你們不要害怕;我必定供養你們和你們那些弱小的。』於是約瑟安慰他們,和他們談心。」

     ﹝文意註解﹞「我必養活你們」:意思是提供他們生存所需的食物和照料。

     ﹝靈意註解﹞約瑟豫表基督──祂時常『安慰』我們(參林後一5;得二13),又『餧養照顧』我們(參弗五29『保養顧惜』的原文是『餧養照顧』)

     ﹝話中之光﹞仇恨(參卅七48)產生懼怕,但愛裏沒有懼怕;信徒應當以愛心來取代仇恨,將來才能坦然無懼(參約壹四17~18)

 

【創五十22「約瑟和他父親的眷屬,都住在埃及;約瑟活了一百一十歲。」

   〔呂振中譯〕約瑟就住在埃及,他和他父親的家都住下。約瑟活了一百一十歲。」

     ﹝文意註解﹞本節表示雅各的後裔,甚至在饑荒過後,全體仍然在歌珊地定居,並未回到迦南地去。

 

【創五十23「約瑟得見以法蓮第三代的子孫;瑪拿西的孫子瑪吉的兒子,也養在約瑟的膝上。」

   〔呂振中譯〕約瑟見了以法蓮系的第三代子孫(即孫的孫);瑪拿西的兒子瑪姬的兒子們也是養在約瑟膝上的。」

     ﹝文意註解﹞「約瑟得見以法蓮第三代的子孫」:這種情形就是中國人所謂的『五代同堂』。

          「養在約瑟的膝上」:有解經家認為這是正式領養孫子的儀式。但這未嘗不是在描述『承歡膝下』、『含飴弄孫』的景象。

 

【創五十24「約瑟對他弟兄們說:『我要死了,但神必定看顧你們,領你們從這地上去,到祂起誓所應許給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之地。』」

   〔呂振中譯〕約瑟對他弟兄們說『我快要死了;但神必定眷顧你們,領你們從這地上去、到他所起誓應許給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地。』」

     ﹝文意註解﹞新約聖經稱許約瑟在24~25節『因著信』說話,斷定以色列族將來要出埃及,因此『為自己的骸骨留下遺命』(參來十一22)

 

【創五十25「約瑟叫以色列的子孫起誓,說:『神必定看顧你們,你們要把我的骸骨從這裏搬上去。』」

   〔呂振中譯〕約瑟叫以色列的子孫起誓、就說『神必定眷顧你們;你們要把我的骸骨從這裡搬上去。』」

     ﹝文意註解﹞後來以色列人在出埃及時,遵著約瑟的心願,將他的骸骨一同帶去(參出十三19),並葬在迦南地的示劍(參書廿四32)

 

【創五十26「約瑟死了,正一百一十歲;人用香料將他薰了,把他收殮在棺材裏,停在埃及。」

   〔呂振中譯〕約瑟死了,正一百一十歲人用香料灌他的屍體,放在木乃伊棺材裡,停在埃及。」

    ﹝原文直譯﹞「約瑟死了,他是一百一十歲;在埃及,他們把他作成木乃伊,且放在一個棺材裏。」

    ﹝文意註解﹞「停在埃及」『停』字表示人們把約瑟的屍體暫時擱置,並未埋葬。

    ﹝靈意註解﹞「把他收殮在棺材裏,停在埃及」:創世記開始於生命和光,結束於死亡和黑暗;表明人因著墮落犯罪,結局乃是死亡和黑暗,因此人需要神的救贖。沒有救贖的人生,乃是『收殮在棺材裏,停在埃及』的人生。

    ﹝話中之光﹞()「把他收殮在棺材裏,停在埃及。」這是世人一生的寫照:

                1.不信的人沒有生命的力量,只能臥在那惡者的手下(參約壹五19),任由牠玩弄,無法反抗。

                2.不信的人乃是在黑暗中(棺材裏最黑暗),不知自己所作的是甚麼,也不知自己正往哪裏去。

                3.不信的人乃受生活世界的捆綁(停在埃及),他的身心都脫不開生活的壓制,得過且過,苦中尋求罪中之樂。

          ()人死了,並不是一了百了,乃要面對永恆的將來;信徒死了,乃是睡了,將來還要復活與主相遇(帖前四13~17)

 

叁、靈訓要義

 

【約瑟──信徒在世為人的好榜樣】

    一、對待父親,生時孝敬,死時哀痛逾恆(1)

    二、信守諾言,盡力設法(薰屍)達成任務(2~3)

    三、對待外人,以謙虛和誠信為懷(4~6)

    四、行事為人有好見證,影響身邊諸多親友、同事,甚至及於不曾見面的人(迦南的居民),都受感動(7~11)

    五、身在世上作客旅,心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12~14)

    六、親愛弟兄,從心裏饒恕弟兄的過犯(15~17)

    七、洞察環境事物,得知神的心意,不敢僭越神(18~20)

    八、餧養主的小羊,安慰又懷抱(21~23)

    九、存著指望而死,勸勉後人信靠神的應許與看顧(24~25)

    十、安息於主,死後仍舊作信心的見證──有一天將回到迦南美地──將與基督一同復活,在榮耀裏一同顯現(26)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創世記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創世記提要」末尾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