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創世記第七章拾穗

 

【創七1「耶和華對挪亞說:“你和你的全家都要進入方舟,因為在這世代中,我見你在我面前是義人。 」

       「耶和華對挪亞說」——這話是過了一百二十年才說的。―― 丁良才《創世紀註釋》

     “你和你的全家都要進入…”是神向人發出的第一個拯救的呼喚,叫人來到祂那裡。這恩典的召喚不斷出現在全部聖經中,直到最後一頁(啟二十二17)。新約用三種方法引用並講解這次洪水。1.主耶穌說,挪亞的時代如何,世界末期也如何(太二十四3739;路十七2627)。2.挪亞是靠著信心得救的例證(來十一7)。3.洪水是水禮的預表(彼前三1921)。

聖經沒有講明洪水淹沒的範圍,“全地”、“天下”這些字眼(七1724)的含義,可以只指當時所知的世界,象中國人所說的“四海”和“天下”。關於洪水的範圍主要有兩種說法,一是普世性,一是地區性。不過神與挪亞所立之約是關乎全人類而且永遠不變的(九1217)。――《啟導本聖經創世記註釋》

       以無法測度的寬容忍耐了一百二十年(彼前三20)。挪亞的生活與工作“就定了那世代的罪”(來十一7)。但人類卻毫無顧忌地向著滅亡奔去。神拯救一個家庭而毀滅所有其他的家庭的做法並不是武斷的。只有挪亞配進入那用水淨化的新天地。

         所說的「來吧」(AVRV),表面似乎有歡迎之意,但卻不應太過注重:這個字與「進入」(參 RSV)同樣具中立性,如第7節。更值得注意的,是你和你的全家一詞,及其解釋,因為……我見你……是義人(並非「因為他們……」):參六18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142,Name=方舟的任務(六1322}──《丁道爾聖經註釋》

 

【創七1~9挪亞在洪水來臨前進入方舟:他按著神的命令,在洪水來臨前一星期,帶著全家和其他動物進到方舟裡面。――《串珠聖經註釋》

         這部分記事可分為兩大部分:1-4節是神的指示——耶和華……說,5-9節是挪亞對神話語的順服——遵著耶和華所吩咐的。 ――《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七1~16洪水真正開始之前,神把挪亞和他的家人、以及動物緊急撤離地面。這表明對神來說,“保存”比“審判”更為重要。因為這個保存的種子將與基督有著密切的聯繫。無論在什麼樣的歷史情況中,神都為基督存留了餘種(6:13)。從這個意義上,舊約是剩餘者的歷史。 ――《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七2「凡潔淨的畜類,你要帶七公七母;不潔淨的畜類,你要帶一公一母;」

       「潔淨的……七公七母」——潔淨的是為獻祭所用(四3末注)。這吩咐是在六20節以後多年所說的。―― 丁良才《創世紀註釋》

         補充6:19, 指出潔淨的動物每一種要帶雌雄七對;這是為獻祭之用,因人不能拿不潔淨的動物作祭品。――《串珠聖經註釋》

         潔淨的??不潔淨的。這裏的區別在於獻祭上的考慮(比較八20),後來則在食用上的考慮(利一一;申一四)。七公七母。直譯作七七,意思可能是七對潔淨的牲畜,但也可能指三對加額外的一隻。──《創世記雷氏研讀本》

 

【創2 摩西以前的潔和不潔】 潔和不潔不是西乃山時新創的分別,而是早在挪亞時代已經存在。沒有考古證據,證明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有與以色列等同的分類系統。這些文化雖然禁戒飲食,卻是有限度的禁戒。例如某些動物只供某個階級的人,或只能在月中的某日食用。然而在本段,我們卻不能假定潔和不潔的分別對他們的飲食有影響。至此時為止,神仍未容許他們吃肉(見一29)。洪水過後肉類賜給人作食物時(九23),也沒有按著潔和不潔的分界作出限制。因此在這時代,這個分別似乎只與獻祭有關,與飲食無關。──《舊約背景註釋》

 

【創24 每樣七對】 挪亞雖然將大部分動物的兩隻帶進方舟,第2節給他的指示,卻是潔淨的動物要各帶七對,鳥類也要各帶七對。潔淨的動物數目較多,以便在洪水後獻祭,並且可以迅速繁殖,供人類使用。部分獻祭 * 儀式指明每類動物要獻上七隻(參:代下二十九21)。挪亞當然亦不會獻上全部的動物。──《舊約背景註釋》

 

【創七3「空中的飛鳥也要帶七公七母,可以留種,活在全地上; 」

       「七公七母」——這些公母大概也是指著潔淨的飛鳥說的。―― 丁良才《創世紀註釋》

 

【創七4「因為再過七天,我要降雨在地上四十晝夜,把我所造的各種活物都從地上除滅。”」

       「再過七天」——神再三給世人留悔改的機會,無奈他們終久不肯醒悟(路十七27;箴二十九1)。―― 丁良才《創世紀註釋》

         再過七天: 審判的準備工作結束後,神還發出最後通牒,催促人悔改,直到最後一日。也許在這七日,挪亞更加熱心督促周圍的人們,趕快到方舟裡躲避災難。 ――《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七天雖然緊迫,但卻不倉促;有時間完成整個使命,但沒有時間拖延。在末世的各異象中(如,但九27),最後一七(日或年)的象徵,以及其短促性,或許是特意要讓人想起這裏頭一次恩門關閉的日子。──《丁道爾聖經註釋》

         從為期那麼長的雨天可見,懸在地面以上有大量的水分。參看第一章7節的腳註。──《創世記雷氏研讀本》

 

【創七5「挪亞就遵著耶和華所吩咐的行了。」

【創七6「當洪水氾濫在地上的時候,挪亞整六百歲。」

         整六百歲: 挪亞在480歲時聽到了洪水來臨的預言(6:3),500歲以後生了三個兒子(5:32),600歲遇上了洪水。在聖經裡數字“6”大致意味著特別大的苦難和試煉<啟 緒論,聖經中數字的象徵意義>――《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七7「挪亞就同他的妻和兒子、兒婦,都進入方舟,躲避洪水。」

【創七8「潔淨的畜類和不潔淨的畜類,飛鳥並地上一切的昆蟲,」

【創七9「都是一對一對地,有公有母,到挪亞那裡進入方舟,正如 神所吩咐挪亞的。」

       「到挪亞那裡」——各樣動物到挪亞那裡去,無非是神的感動。―― 丁良才《創世紀註釋》

 

【創七10「過了那七天,洪水氾濫在地上。」

         過了那七天,洪水氾濫在地上: 亞當墮落以後,神延緩了審判很長時間。直到洪水前120年通過挪亞再一次催促人類悔改,甚至到洪水的7天前還在忍耐等候悔改的果子。在這段時間挪亞執著而熱心地傳播義的福音(彼後2:5)。最後,神震怒的審判終於臨到那些剛愎不悔改的人身上。今天,聖經也是從各個角度警告末日火的審判(9:48,49;16:24;彼後3:8-13),催促人們過敬虔的生活。但是對那些始終頑固不信者,等待他們的只有嚴酷的報應。 ――《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七10~16洪水來到:洪水來自兩個源頭:地底深淵裂開的泉源以及天上打開的水閘;希伯來人的宇宙觀認為大氣層上面和地底下都各有一個廣大的儲水池,是天雨和海水、河水的泉源。――《串珠聖經註釋》

 

【創七11「當挪亞六百歲,二月十七日那一天,大淵的泉源都裂開了,天上的窗戶也敞開了。」

       「二月十七日」——大概是以常年計算,就是陽曆十一月間(參出十二1注)。「大淵的泉源,都裂開了」——(一2;申三十二13末句)。這一句顯明地皮破裂,當時的形式甚是可怕。―― 丁良才《創世紀註釋》

     水從天空的大雨和地下的水源洶湧而來,突破了神當日設定的界限,形成無邊無際的大洪水。

78章所記洪水期間的月分,很可能是在挪亞六百歲的那一年,從他出生的月分算起,並且是用每個月三十天來計算的(七24注)。洪水發生的時間表如下:1.挪亞六百歲的二月十七日:洪水暴發(七11)。2.三月二十六日:四十天的大雨(七12;比較七17)。3.七月十六日:大水氾濫了一百五十天(七24;比較八3)。4.七月十七日:方舟著陸阿拉臘山(八4)。5.十月一日:陸地的山頂顯露(八5)。6.十一月十日:放出烏鴉(八67)。7.十一月十七日:放出鴿子(八8)。8.十一月二十四日:鴿子叼葉子回來(八1011)。9.十二月一日:鴿子放出不復返(八12)。10.挪亞六百零一歲的一月一日:地面幹了(八13)。11.二月二十七日:挪亞出方舟(八14以下)。挪亞全家在方舟之內共住了371天。――《啟導本聖經創世記註釋》

         大淵的泉源: 地原是被水覆蓋著(1:2),創造的第三日才從水底露出來(1:9)。因此,地建立在水面上。詩篇104:6和約拿書2:5,視“大淵”與“深水”具有相同的意思。在49:25,把大淵的泉源以“地裡所藏的”句子來描寫,暗示大洪水時,神也動用了暴風雨,大海氾濫和地下水。天上的窗戶: 在創世記中,摩西描寫神將部分水系在空中(1:7);大衛描寫天上的水被封住,如同瓶子裡的水一樣。希伯來人認為天上的水和下面的水(28:14;33:7)時刻要撲向這地,如同野獸伏在門前等待撲向人一樣(14:7),但神卻守護其境界(26:10;104:9)。裂開了: 用修辭學的表現手法,描述當萬物的主宰把堵水用的塞子拔出時,宏大的水從四方同時湧出(地質學上指海裡面或地殼的急劇的變化現象)。本節採用文學手法,描寫了同時發生在大氣圈和地面、海底裡的劇烈變動(地表的下沉作用等),水從天降,從地湧出的大洪水的景象。 ――《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這裏準確的日期,顯然沒有象徵意味,可見是人所牢記的一項事實;這一點可由故事中進一步仔細記錄的日期,得到證實;這正是聖經結構的特色:將地方性的事與宇宙性的事交織起來;──《丁道爾聖經註釋》

         大淵的泉源。大量的地下水,還有雨水,是洪水的成因。──《創世記雷氏研讀本》

 

【創11 天窗敞開】 經文用富有詩意的「天上窗戶」,來形容降雨下來的開口。這裡所用的不是科學化的用語,而是反映觀察者的角度,正如我們也說太陽會「日落」一樣。在古代近東文學中,「天上窗戶」一語只在另一處地方出現。迦南神話描述 * 巴力自建的居所,「窗戶」就形容為雲中的裂縫。然而就在此處,它也和下雨無關。美索不達米亞的文獻有另一種的說法:東西兩面有天上的大門,供太陽日出日落時使用。然而它也是雲和風的入口。──《舊約背景註釋》

 

【創七12「四十晝夜降大雨在地上。」

       「四十晝夜,降大雨在地上」——注意。―― 丁良才《創世紀註釋》

    四十天……,見討論洪水的增註:「c. 對洪水故事的文獻分析」第六段{\LinkToBook:TopicID=152,Name=c. 對洪水故事的文獻分析}──《丁道爾聖經註釋》

 

【創七13「正當那日,挪亞和他三個兒子閃、含、雅弗,並挪亞的妻子和三個兒婦,都進入方舟。」

       「都進入方舟」——共有八人(彼前三20)。―― 丁良才《創世紀註釋》

    儘管拉麥(四19)早開先例,道德又普遍低落,挪亞和他的兒子都是一夫一妻:全家總共八口(彼前三20)。在敬虔人的行列中,多妻制第一次的出現,是在亞伯拉罕的故事裏。──《丁道爾聖經註釋》

 

【創七14「他們和百獸,各從其類;一切牲畜,各從其類;爬在地上的昆蟲,各從其類;一切禽鳥,各從其類,都進入方舟。」

         本節中出現的動物目錄和在1:25,30描述創造時出現的動物目錄相同。百獸、牲畜和爬在地上的、禽鳥,這種表達表示包括了所有神創造的動物。 ――《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七15「凡有血肉、有氣息的活物,都一對一對地到挪亞那裡,進入方舟。」

【創七16「凡有血肉進入方舟的,都是有公有母,正如 神所吩咐挪亞的。耶和華就把他關在方舟裡頭。」

       「耶和華就把他關在方舟裡頭」——這一句包含兩個意思:(一)神看顧挪亞;(二)世人悔改的機會過去了(參太二十五1013)。注意。―― 丁良才《創世紀註釋》

    耶和華就把他關在方舟裏頭:這句話極美地流露出神如父親的輕撫──在審判即將展開的邊緣。這份關愛從頭至尾眷顧此事,也同樣將會執行我們的救恩,直到完全成就。──《丁道爾聖經註釋》

 

【創七17「洪水氾濫在地上四十天,水往上長,把方舟從地上漂起。」

【創七17~24洪水繼續氾濫上漲:天雨和河水、海水在地上氾濫四十天,水位越漲越高,甚至比最高的山還高出七公尺(廿三英尺;一肘相等於0.45公尺)(20)。 地上所有的動物(除了那些在方舟裡面的)都被水浸死;這或許不包括水中的生物,因22節強調「在旱地上的」。――《串珠聖經註釋》

         描寫了洪水的最高潮——神的審判之水淹沒整個大地,結果帶來的是滅亡。在神可怕的震怒中,我們也要象挪亞和方舟裡的人一樣仰望神的救恩。彼得把挪亞的救恩事件比喻成“洗禮”(彼前3:21)。這與保羅所說的在出埃及時以色列百姓過紅海的事件是在海裡受洗禮的描寫同出一脈(林前10:1,2)――《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七18「水勢浩大,在地上大大地往上長,方舟在水面上漂來漂去。」

【創七19「水勢在地上極其浩大,天下的高山都淹沒了。」

         天下的高山都淹沒了: 有人把洪水滅世當作是一種修辭學的手法,從而主張部分浸水說。這主張並無合理性。首先從聖經的角度看:①神明明通過與挪亞之間的立約(6:17;7:4;9:11,15)把保存神聖餘種的範圍,只局限在挪亞和他的家人;7:11是關於整個地球的生動記錄。地質學上的觀察和巴比羅尼亞的楔形文字土板等考古學上的發掘,還有多達270餘種的有關大洪水故事的內容,都明確證明挪亞時代的洪水是全宇宙普遍性的事件。 ――《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天下。更佳的理解是在諸天之下。這短語指出那是一次全球性,而不是地區性的洪水。第九章11 15節的應許確定這一點。世界各地有二百七十個洪水的故事(另參看彼後二5;三6;太二四3739)。──《創世記雷氏研讀本》

 

【創七1924這些經文本身不足以支援或反對洪水是否為局部性(見洪水的增註,「a. 洪水的範圍與大概的日期{\LinkToBook:TopicID=150,Name=a. 洪水的範圍與大概的日期}」):甚至天下19節)一詞,從這幾章的類比方式看來,很可能是按表面所見的形容語(在西一23,保羅用了類似的誇張語氣)。這故事所關心的,是記載人為他所處的整個世界所帶來的審判,不是要詳述地理。希伯來文有一個字,通常用來指「地方」或「全地」,這一事實反映出他們所在意的是實用性,而不是理論性。──《丁道爾聖經註釋》

 

【創七20「水勢比山高過十五肘,山嶺都淹沒了。」

         水勢比……高: “水熱……高過”的希伯來原文的意思是“變強”。可見本節描寫的不單純是水漸漸變漲的情形。而是表明翻騰的急水伴著洶湧的暴風吼叫(1:11-13),因為這水是神震怒的審判之水。這事實表明,原屬於人類的,對被造物的統治權(1:28),因著罪的緣故銳減,那些被造物反倒成了神審判的工具,懲罰墮落的人類。但這絲毫不能影響蒙神恩典的人(撒上14:45;3:27;10:30)――《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十五肘深是指高過山嶺的尺度,不是全部的深度。或許,正如許多人建議的,這個衡量是從滿載的方舟吃水的深度(譬如,其全高三十肘的一半)估計而來;這麼深的水除去了一切的障礙。在此也許應當提出,有些認為洪水為全球性的作者,猜測在大洪水之前的世界,主要的山嶺山脈尚未被衝擊形成(參見,如 Whitcomb Morris 所著,The Genesis Flood,第267頁)。──《丁道爾聖經註釋》

 

【創七21「凡在地上有血肉的動物,就是飛鳥、牲畜、走獸和爬在地上的昆蟲,以及所有的人都死了;」

【創七21~23「都從地上除滅了」——這幾節和4節,參六1317;彼後三56節,顯明洪水氾濫的結局;六1821,七13791316,八1619,參彼前三20節,顯明蒙恩得救的人是誰。洪水氾濫的事不單是摩西記錄於聖書和以色列一國人所信的,也是世界各國都有的傳說。―― 丁良才《創世紀註釋》

         本文告訴人們,無論在什麼情況下,義人絕不會同惡人一同被除滅。縱使世界在神的震怒下,“只留下……方舟裡的”人卻能在神(32:11,12)的保護下安息。這就是聖徒在患難中仍能有盼望的理由。 ――《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七22「凡在旱地上、鼻孔有氣息的生靈都死了;」

         「鼻孔有氣息的生靈」:指會呼吸的動物。――《串珠聖經註釋》

 

【創七23「凡地上各類的活物,連人帶牲畜、昆蟲,以及空中的飛鳥,都從地上除滅了,只留下挪亞和那些與他同在方舟裡的。」

【創七24「水勢浩大,在地上共一百五十天。」

       「共一百五十天」——就是五個月,12節的四十天也在其內。―― 丁良才《創世紀註釋》

     從“一百五十天“的數位可以看出,當時採用一個月三十天的計算方法。一百五十天就是五個整月。比較七11;八4.150天之後,洪水到達最高點,其中開頭的四十天是大雨連續下降期(七12)。――《啟導本聖經創世記註釋》

         「一百五十天」:包括了17節的四十天;換句話說,首四十天內洪水從天上降落和從地底下氾濫,後一百一十天是洪水橫流或停留在地上的時期,這一百一十天以後,水開始漸漸消退。――《串珠聖經註釋》

         在一百五十天之後,大水到達最高點,而那一百五十天裏面包括四十天連續不斷的大雨(12節)。──《創世記雷氏研讀本》

 

【創七24「水勢浩大,在地上共一百五十天。」】

{命題23}到底降雨四十天或一百五十天?

〔難題〕創世記第七章24(創八3)說到洪水持續150 天。但其它的經文(創七41217)記載降雨40天, 洪水氾濫在地上40天。那一個才是正確?

【解答】

這兩個數字40天,150天指的是不一樣的情形。 40天表示雨下了 40天(創七12);而150天指的是洪水氾濫的時間。過了一百五十天,水就漸消(創八 3)。此後,在開始下雨後的五個月,方舟停在阿拉臘山上(創七11,八4)。下雨後的十一個月,地上的水才干了(創八13)。因此,大約洪水開始後,約有一年又十天,挪亞和他的人家才出了方舟(創七11 14)。── 賈斯樂郝威《聖經難解經文詮釋手冊》

 

【思想問題(第7章)】

1 再讀本章一次,看看挪亞如何遵行神的吩咐。

  他若馬虎行事,可能產生什麽後果?

  這表明在神拯救人的事上,人要負上他的責任。

  你認為你在神的救恩中應有什麽責任?參弗2:8; 彼前1:5

2 挪亞時代的人不相信神的警告(6:13),結果被洪水毀滅。

  (參彼前3:20

  今日,你對神末日的審判是否深信不疑?

――《串珠聖經註釋》

 

創七章】每種動物都有一對隨著挪亞進入方舟,而用於獻祭的“潔淨”的動物每種有七對。學者估計大概有四萬五千種動物進入方舟之中。――《靈修版聖經註釋》

 

【創七章:普世性的洪水與地質學的證據是否吻合?】

     根據創世記七至八章的記載,聖經沒有記載洪水氾濫的範圍只在美索不達米亞谷地之內(正如有些學者如此提議),卻記載洪水超過最高的山峰。創世記七19指出:「水勢在地上極其浩大,天下的高山都淹沒了。」第二十章繼續說,水平面比最高的山還高十五肘(十五肘約有三十尺)。

    根據物理定律的最基本常識,我們知道水會起於同一高度,達致一個平面。大潮水的巨浪可能會暫時高出於海平面,但這段聖經記載水漲約維持了一年;因此,只於短暫時間存在的巨浪並非促成海平面高漲的原因。假如海平面上升三萬尺,淹蓋了世界上最高的LJWeMg菲爾士峰頂,世界其他地方也有同一高度的海平面。縱使洪水只淹蓋了亞拉臘山(即挪亞方舟停落之處),海平面也要上漲一萬七千尺。水若上升至這個高度,肯定會淹蓋了地球的絕大部份地方,只有安底斯山及喜瑪拉雅山最高的山峰,與及南美洲和非洲的少數山峰仍然露出水面。因此,我們的結論必須是:洪水是普世性的;否則聖經的記載便有極嚴重的錯誤。不論其速度有多快,北美洲的山脈無疑是繼續上升的;然而,縱使我們把巍峨的安底斯山及喜瑪拉雅山的高度少算數千尺,也不會改變結果,洪水仍會淹蓋全世界。

    地質學家採取不同立場來看聖經的真確性,因而引起了他們對洪水的地質證據產生爭論。有某些基督徒地質學家認為,在地球各部份新生代(Cenozoic)地層中,由地震引起的碎亂可以解釋為由挪亞的洪水引起(參創七11;「那一天,大淵的泉源都裂開了」)。在新生代的某些地層內,碎石夾雜著大石頭;據我們目前所有的知識,上述現象似乎可以合理地解釋為猛烈的潮水及水的震動所引起。普世之中,洪水猛烈程度的最有力證據可能如下文所述:在北美洲及歐洲多處地方,發掘出極大量「更新世」(或「洪積世」,即P1eis-tocene)或「新世」(Recent)的動物化石,這些動物化石都非常淩亂,而且都在含骨化石的地層裂縫找到。

    維榮高(Rehwinkel)於其著作The Flood中指出,含骨化石的裂縫甚至可在頗高的山上找到,裂縫的深度由一百四十尺至三百尺不等。因為沒有一件化石是完整的,所以作出如下結論也與事實相去不遠;這些動物(包括巨象[mammoth]、狼、公牛、土狼[hyena]、犀牛、歐洲野牛[aurochs]、熊,還有其他較細小的哺乳類動物)跌入這些裂縫裡時,沒有一只是活著的,它們也不是被大浪捲進去。因為有方解石(Calcite)將這些雜亂無章的骨鞏固起來,所以它們必然是沉積入裂縫裡的。在黑海附近的敖得薩(Odessa),伯羅奔尼撒(PeloPonnesus)對開的吉非拉島(Kythera),馬爾他島(Malta),直布羅陀山(Rock of Gibraltar),甚至內布拉斯加(Nebraska)的亞基泉(Agate Springs),考古學家於一八七六年在此處發掘了超過十英畝地方,也有發現上述裂縫。

    雖然反對「聖經準確性」的地質學家很少提及上述發掘結果,但這些地質學證據非常重要。聖經只用簡略的文字,記載這次維持短短一年但水勢猛烈的洪水,而上述證據完全與聖經的記載吻合。洪水只持續了這麼短的時間,當然不會有沉積物產生。反面的證據肯定會存在,例如由法國歐華地區(Auvergne)的火山噴出的疏鬆岩燼及火山灰,被地質學家宣告為較我們假設的洪水日子早幾千年存在。然而,直至這些火山被確定早於挪亞洪水而存在(現在還末能確定挪亞洪水發生的日子),亦直至我們找到證據,顯示這些火山曾有一年時間浸在含鹽份的水裡,勘探者便會對上述火山的組成物質改觀。因此,要肯定從法國歐華區發現的證據,比上文提及的含骨化石裂縫更具說服力,現在雖為時尚早,但這些含骨化石裂縫絕對證明了創世記第七章所形容的大洪水。

    聖經記載的洪水包括一個顯著的特徵,這特徵使挪亞洪水與從其他國家發現的洪水記載有所分別。世界各地及不同種族都流傳著與洪水有關的英勇故事:在巴比倫的故事中,稱呼他們的挪亞作烏他拿比士(Utnapishtim),蘇默人有古要特烏(Ziusidru),希臘有丟加良(Deucalion),印度人的馬奴(Manu),夏威夷人有奴喀(Nu-u),墨西哥印第安人有提斯比(Tezpi),美國印第安人有馬拿保斯何(Manabozho)。上述故事都指出在一次毀滅性的普世洪水中,只有一個生存者(可能帶同他的妻子、兒女或一兩個朋友),在洪水退落後,這些生存者要負起在這個受破壞的地球繁殖後代的責任。但在全部有關洪水的故事中,只有聖經記載在洪水開始後各樣事情發生的準確日子;當挪亞六百歲,二月十七日那天,大洪水便開始了;傾盆大雨持續了四十天;在一百五十天之內,保持著最高的水位;到了十月初一日,山頂再露出水面了。根據創世記八6-9,在四十七日以後,鴿子的嘴叼著新擰下來的橄欖葉子,挪亞便知道有植物開始生長了。當他六百零一歲,正月初一日,挪亞出了方舟,當時方舟停在亞拉臘山上。由此看來,我們所擁有的顯然是挪亞自己記錄下來的資料。

    巴比倫神話亦栩栩如生地描述烏他拿比士(Utnapishtim)怎樣建造他的方舟,卻沒有記載準確日期。吉加墨詠史詩(GilgameshEpic泥版第十一)也和大部份經過數百至一千年口傳下來的傳說一樣,沒有記載洪水發生於那一年,雖然那友善的太陽神沙瑪士(Shamash)已告知烏他拿比士洪水發生於那一天,使這些預期的生還者能夠登上他們的方舟。若與其他關於洪水的故事相比,巴比倫的記載似乎與創世記的內容較為接近——一位友善的神預先警告一個英雄,命令他建一隻方舟,可以拯救他的家人和那些具代表性的動物。洪水下降後,烏他拿比士的方舟停在尼斯爾山上(Nisir,位於巴比倫東北部,屬￿劄格洛斯山豚[Zagros]的其中一個山峰),這位英雄相繼放出一隻鴿子、一隻燕子和一隻烏鴉出方舟,以探取外面的情況。於是,他和家人們出了方舟,向那些餓慘了的眾神獻祭(當洪水淹沒地面時,眾神有多個星期未獲得祭祀的食物了)。

    有些比較宗教學家認為,巴比倫神話比希伯來人的故事更早,而創世記七及八章的編者拾取了巴比倫的傳說。然而,當我們察覺巴比倫神話與聖經的記載截然不同時,上述意見便不大可能了。烏他拿比士所造的方舟是正方體的,裡面分作六層,使全部動物可以在方舟內暫時居住;我們可以想像出這個方舟不大合乎實際需要,亦不適合用於海上航行。但挪亞的方舟便不同了,長三百肘,闊五十肘,深三十肘,正是大洋船的理想體積。假如在古時的一肘有二十四寸(洪水前人類的體格較以後人類為魁梧,參創六4),那麼,挪亞的方舟便有六百尺長、一百尺澗、六十尺深。若方舟的形狀像一隻盒子(從建方舟的特別目的看來,它很有可能像一個盒子),它的容積是三萬六千立方尺。三萬六千立方尺約等於二千輛大卡車,而每輛可載十二至二十只牛,六十至八十只豬,或八十至一百隻羊。

    目前,只有二百九十種主要的動物比羊大,有七百五十七種主要動物的體積介乎羊與老鼠之間,亦有一千三百五十八種動物比老鼠還小。每種動物各兩隻可以很舒適地安置在二千輛大卡車內,還有大量空間放置飼料。可是,烏他拿比士的方舟是正方形的,異常笨重,在大洪水時水面必定波濤洶湧,我們就很難想像這方舟可以盛載所有動物了。而且,耶和華神莊嚴神聖,對宇宙有絕對主權,與巴比倫神話中異教神的妒忌與爭吵,豈只有別天淵!這足以證明加吉墨詠史詩的故事是根據記載於七至八章的原來史詩,作出竄改及加入多神主義色彩。希伯來這段文字所用的都是嚴正的歷史措辭而且記載準確,反映出其資料來源乃出自一個著實參與這項冒險行動的人。加吉墨詠史詩卻充滿神話色彩,用語亦暗澀不明。

    讀者欲更詳盡地品讀普世的洪水事蹟,可參看:James FrazerFolklore in the Old Testament volILondonMacmillan and Co1919),較簡潔的作品有:Richard AndreaDie Flutsagen ethno-graphisch betrachtetBrunswick1981)。有關巴比倫的洪水史詩,可參:Alexander HeidelThe Gilgamesh Epoc ans Old TestamenParallels2nd ed.(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1949)── 艾基斯《舊約聖經難題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