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記第三十三章拾穗 【創卅三1】「雅各舉目觀看,見以掃來了,後頭跟著四百人,他就把孩子們分開交給利亞、拉結,和兩個使女」 「四百人」——(參三十二6)。――
丁良才《創世紀註釋》 舉目觀看: “雅各”的眼睛再也不是充滿恐懼的眼睛,而是“以色列”大膽面對以掃的的雙眼。罪人只有悔改才能除去內心的恐懼,得到真正的平安(約壹4:18)。 ――《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三十三1~3 俯伏在地七次】 在古代世界,向地位較高者表示敬意的法子之一是俯伏在地。這敬禮可以重複七次,來加強所表示的尊崇和下拜者的恭順。亞馬拿出土的埃及文獻(主前十四世紀)中,有些描繪藩屬向法老下拜七次。── 華爾頓《創世記背景註釋》 【創卅三1~15】雅各與以掃相會的感人場面。20年來留在雅各心裡的疑惑和恐懼、以掃內心的怨恨,這一刻終於變成和解和喜樂的淚水。雅博渡口事件實在是顯明神極大恩惠的事件,真正改變了雅各的人格,並將以掃的恨昇華為對弟兄的愛。雅博渡口事件生動地告訴我們,與神恢復關係的一刻,便是打開所有矛盾的時刻(箴16:7;約三1:2)。 ――《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卅三1~17】雅各和以掃相會:當他看見以掃帶著四百人前來,就把家眷分成幾群,叫自己最心愛的拉結和約瑟押後
(2), 讓她和兒子在緊急關頭仍可逃走。雅各走近以掃面前,「一連七次俯伏在地」 (3), 表示對以掃極度的尊敬;亞瑪拿信集提到「七次俯伏」乃是到皇帝跟前所行的禮儀。――《串珠聖經註釋》 【創卅三2】「並且叫兩個使女和她們的孩子在前頭,利亞和她的孩子在後頭,拉結和約瑟在儘後頭。」 「……拉結和約瑟在盡後頭」——雅各將他的妻子兒女安置在後頭,預備在遇見以掃擊殺的時候能救他們脫離他的手。―― 丁良才《創世紀註釋》 雅各疼愛的妻子和兒子走在最後頭,以保證不受到傷害。――《啟導本聖經創世記註釋》 從雅各排列孩子和妻子的順序中,可以看出雅各對不同家庭成員有不同的看重,反應出根深蒂固的偏愛心理(29:30)。 ――《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卅三3】「他自己在他們前頭過去,一連七次俯伏在地才就近他哥哥。」 「他自己在他們前頭過去」——這樣,若有危險,雅各就要自己先受。「一連七次俯伏在地」——雅各這樣行顯明他的良心有虧。―― 丁良才《創世紀註釋》 “一連七次俯伏在地”。我們得到廣泛的證明,這行動是(尤其向君王)一種效忠的表示。雅各顯然不敢作任何的冒險!──《創世記雷氏研讀本》 一連七次俯伏在地: 古時對王或佔領者的禮儀,從遠處開始七次俯伏靠近對方。雅各所採取的不是偽善和卑屈的態度,而是真心悔改過去的錯誤,表達懇求和解的誠意。 ――《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卅三3~4】這是一幕極其感人的場面,經過二十年的磨煉,兩個爭利成仇的手足,現在仇恨盡除,修好如初。神也一直賜福以掃(9節),不再怨恨弟弟。――《啟導本聖經創世記註釋》 【創卅三4】「以掃跑來迎接他,將他抱住,又摟著他的頸項,與他親嘴,兩個人就哭了。」 「以掃……將他抱住……」——這就顯明雅各的禱告已經應驗了,並且過於他所想望的(參三十二6~7首句;詩三十三14~22;箴二十一1)。以掃饒恕雅各是出於神特別的感動,不是出於以掃的恩愛。―― 丁良才《創世紀註釋》 「以掃跑來迎接他,將他抱住」:這是雅各意料不到的;他認為以掃帶著四百人來,一定凶多吉少,如果以掃真心歡迎他,何用帶著一隊四百人的大軍呢?故此,雅各所採取的一切措施,都是作最壞的打算。神卻垂聽了雅各的禱告(32:9),以掃竟然不念舊惡,擁抱雅各,一同流出歡樂的眼淚。――《串珠聖經註釋》 雅各的謙卑征服了以掃的內心,這謙卑來自對神恩典的體驗。為了這一刻,多年來雅各嘗盡他鄉艱苦的試煉。本節也顯明神的護理和欣慰的微笑,因為使兩弟兄在喜樂與淚水中相逢的就是歷史背後的神
。 ――《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卅三5】「以掃舉目看見婦人孩子,就說:『這些和你同行的是誰呢?』雅各說:『這些孩子是神施恩給你的僕人的。』」 「神施恩給你僕人的」——(詩一百二十七3)。――
丁良才《創世紀註釋》 【創卅三5~7】以掃與弟妹和侄子行過相見禮,看到軟弱的雅各現已成為堂堂一家之主,家裡人丁興旺,以掃深感自豪與欣慰。――《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卅三5~17】擦乾喜悅的淚水,以掃坦誠詢問:①弟弟的家屬(5-7節);②弟弟送上的禮物(8-11節);③以後的旅程(12-17節)。深切的關心表明以掃作為哥哥不記前嫌的真愛。 ――《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卅三6】「於是兩個使女和她們的孩子前來下拜;」 【創卅三7】「利亞和她的孩子也前來下拜;隨後約瑟和拉結也前來下拜。」 【創卅三8】「以掃說:『我所遇見的這些群畜是甚麼意思呢?』雅各說:『是要在我主面前蒙恩的。』」 “群畜”字面義是一大群,指雅各把一大群牲畜獻給以掃作禮物(比較三二13~18)──《創世記雷氏研讀本》 【創卅三8~11】充滿愛和尊敬,禮物已變得無關緊要。另一方面,若說雅各在雅博渡口事件之前準備的禮物是人為的處事之道,那麼本文的禮物是雅各對神真正的感謝和報答。
――《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卅三9】「以掃說:『兄弟啊,我的已經夠了,你的仍歸你吧!』」 雅各稱以掃為“我主”,自稱為“僕人”,謙卑求饒恕的心溢於言表。以掃直呼他的弟弟,寬懷慈愛,但率直如昔。――《啟導本聖經創世記註釋》 【創卅三10】「雅各說:『不然,我若在你眼前蒙恩,就求你從我手裏收下這禮物;因為我見了你的面,如同見了神的面,並且你容納了我。」 「我見了你的面,如同見了神的面」——雅各的意思說:以掃恩待他如同神恩待他一樣(二十二30)。――
丁良才《創世紀註釋》 「我見了你的面,如同見了神的面」:表明雅各覺得現今能與以掃重逢,且得以掃饒恕他過往的欺詐,自然充滿了快樂,就如獲得神恩寵一樣的快樂。――《串珠聖經註釋》 如同見了神的面: 哥哥臉上顯露的親切和熱情,猶如在神臉上看到的親切和熱情。雅各分明將看到神後得以存活的喜悅(32:30),與見到以掃得以活著的喜悅聯繫起來。
――《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卅三11】「求你收下我帶來給你的禮物;因為神恩待我,使我充足。』雅各再三地求他,他才收下了。」 「神恩待我」——(申八18)。「再三地求他,他才收下了」——收禮物就是和好的憑據。【比方】書九14~15。――
丁良才《創世紀註釋》 希伯來文“禮物”和“祝福”同一字。雅各承認他當年強求的祝福乃來自神,現在要把從哥哥那裡取來的祝福,藉著神已給他的祝福,歸還給哥哥。――《啟導本聖經創世記註釋》 “我帶來給你的禮物”原文是“我帶來給你的祝福”。 ──《創世記雷氏研讀本》 【創三十三11 送禮,在當時包含了多少意思?】雅各打發人先送禮物給以掃。當時,送禮可有幾個原因:(1)賄賂,希望用禮物贏得對方的歡心和支持。以掃在起初不願接受雅各的禮物,因為他不想、也不需收受賄賂,他已經原諒了雅各,況且他自己也豐衣足食。(2)相愛的表現。(3)在重要的會面前,作為禮貌上的問候。這些禮物常常跟對方的職業有關,以掃是個牧人,所以雅各將牛羊牲畜送給以掃。――《靈修版聖經註釋》 【創卅三12】「以掃說:『我們可以起身前往,我在你前頭走。』」 “我在你前頭走”(更可作:“在你附近”或“在你旁邊”更好)。以掃與雅各同行和派隨從與他同行的建議(15節)都被雅各拒絕了。──《創世記雷氏研讀本》 【創卅三12~15】相見的激動平靜下來之後,以掃親切地提出保護和帶領雅各一行的建議,但雅各鄭重拒絕了。因為:①雅各一行人的前行速度無法與訓練有素的以掃軍隊相比 ;②他們的目的地不同;③雖然有兄弟之情,雅各卻不能跟從哥哥的生活目標及態度。因此,雅各只是友好,平安地與哥哥道別。 ――《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卅三13】「雅各對他說:『我主知道孩子們年幼嬌嫩,牛羊也正在乳養的時候,若是催趕一天,群畜都必死了。」 「年幼嬌嫩」——參14節中「量著:孩子的力量」(三十25注)。「催趕一天」——跟隨以掃的人或者都騎著馬,雅各的孩子和群畜自然趕不上他們。―― 丁良才《創世紀註釋》 孩子們年幼嬌嫩: 當時大兒子流便13歲,小兒子約瑟才6歲。
――《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卅三14】「求我主在僕人前頭走,我要量著在我面前群畜和孩子的力量慢慢地前行,直走到西珥我主那裏。』」 「直走到西珥我主那裡」——雅各的意思未必要把孩子和群畜一直帶到西珥(參17節首句);大概他先將家中的事安排好了,然後才去見以掃。聖書沒有說雅各什麼時候到了西珥。但按三十五29節看來,以掃和雅各同心葬父;這就顯明他們實在和好了。―― 丁良才《創世紀註釋》 雅各始終沒有到西珥山。父親以撒去世前,聖經沒有記載兩兄弟是否再見過面(三十五28~29)。雅各為什麼不直接告訴哥哥他已立過誓要回伯特利?為什麼仍虛與委蛇,說會去西珥山呢?他似乎仍未改舊習。――《啟導本聖經創世記註釋》 量著……力量: 按著幼小群畜和孩子、妻子的速度平穩前進。直走到西珥: 離開哈蘭的時候,雅各心中的目的地便是父親生活的迦南地希伯侖(31:18;35:27),並不是 西珥。因此,雅各的話應理解為:等日後穩定下來,一定到西珥登門拜訪,現在不是有意撇開以掃。至於雅各事後是否訪問過西珥,由於與救贖史沒有太大關係,聖經對此未再提及,只記錄了兩兄弟在以撒葬禮上的會面(35:29)。 ――《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卅三15】「以掃說:『容我把跟隨我的人留幾個在你這裏。』雅各說:『何必呢?只要在我主眼前蒙恩就是了。』」 何必呢: 強盜頻繁出入的曠野旅程,雅各拒絕以掃軍隊的保護,是因為他堅信神的軍兵(32:2)一直在保護他們。只要在我主眼前蒙恩: 意味著雅各希望哥哥以掃再次施恩,諒解自己的拒絕理由。 ――《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卅三16】「於是,以掃當日起行,回往西珥去了。」 【創三十三16 西珥】 這地區包括了延伸自(位於死海和亞喀巴灣之間的)亞拉巴東南的山地,以東人後來在此居住(見三十六20;士五4)。此地每年有相當的雨量,地勢又高,因此有足夠的水和溶雪,來供給灌木林或叢林的需要。這可能是西珥一名的由來──西珥是「多毛」的意思。── 華爾頓《創世記背景註釋》 【創卅三17】「雅各就往疏割去,在那裏為自己蓋造房屋,又為牲畜搭棚;因此那地方名叫疏割(就是棚的意思)。」 「疏割」——「疏割」就是帳棚的意思,因為雅各在那裡為牲畜搭了棚。這地在約但河東(書十三27~28;士八4~5),後來屬於迦得支派。大概雅各從疏割到希伯侖去,為要看望他父親。聖書卻沒有提到他母親還在世與否(參二十七43~44),或者已經死了,因為雅各把他母親的乳母底波拉帶回自己家裡(三十五8)。――
丁良才《創世紀註釋》 “疏割”的意思是“帳篷”,在雅博渡口以北。雅各沒有去西珥山,改向北行來到疏割;一住多年,在那裡蓋造了房屋。這些年間一定常常到希伯侖探望父親。――《啟導本聖經創世記註釋》 「疏割」:是在約但河以東的一個區域,正確地點不詳,大概是在雅博河南邊。――《串珠聖經註釋》 “疏割”的意思是“棚”。這地位於約但河以東,就在雅博渡口北面。參看第三十二章22節的腳註。──《創世記雷氏研讀本》 疏割: “棚”或“窩”之意,位於雅博渡口北16km,約旦河東邊的山谷地帶(書13:27;士8:4-16)。直到遷至示劍為止,雅各很長一段時間居住在這裡。他臨時居住此地,由於:①20年奴僕生活所受的壓迫;②從拉班家匆匆逃亡;③雅博渡口事件帶來身體上的不便 ;④與以掃戲劇性的相聚。使他身體、精神都疲憊不堪,因此,雅各急需一個安靜的地方休息。 ――《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三十三17 疏割】 疏割是約但河東鄰近雅博河注入約但河之處的城鎮(士八5)。好幾位考古學家根據埃及的記錄(示撒石碑〔Stele of Shishak〕),以及源自 * 銅石器時代(Chalcolithic
Age)至 * 鐵器時代第二期(Iron
Age II)的文物,考證其遺址在代爾阿拉遺址(Tell Deir 'Alla)。它名字的意思是「棚」,用來形容這地區遊牧民族和礦工(在鐵器時代第一期的文化層,找到金屬提煉的證據)混合組成之人口所用的臨時住處,很是合適。── 華爾頓《創世記背景註釋》 【創卅三18】「雅各從巴旦亞蘭回來的時候,平平安安地到了迦南地的示劍城,在城東支搭帳棚」 「示劍」——雅各沒有聽從神的吩咐(三十一13),因而受到三十四章裡所記的苦害;後來因神又有吩咐,他才回到伯特利(三十五1)。雅各到示劍大概是因那地方的草多。有人以為雅各在疏割和示劍住了餞年的時間。「平平安安」——(參二十八15)。――
丁良才《創世紀註釋》 雅各渡河進入迦南地後,第一個停留的地方是示劍。比較十二6注。後來移居到伯特利(三十五1)、以法他(三十五16)、希伯侖(三十五27)等地,最後定居希伯侖(三十七1,14)。希伯侖為以撒居住的地方。這一帶為山區,人口稀少,適合遊牧(比較四十六34)。――《啟導本聖經創世記註釋》 雅各可能在疏割停留了十年才前往示劍去;示劍是迦南地一個重要的城市,在今天的拿布勒斯附近。參看第十二章6節的腳註。──《創世記雷氏研讀本》 平平安安地到了迦南地: 雅各不該忘記在哈蘭的逃亡路上,自己在伯特利許下的諾言(28:21,22),應該馬上回到伯特利為神築壇。但他卻沒有這麼做,雅各的失誤在示劍城釀成了悲慘的“底拿被汙事件”(34章)。示劍城: 希未人族長哈抹所建之城,用兒子示劍的名給城命名。位於耶路撒冷以北55km,在以巴路山和基利心山之間。是日後埋葬約瑟遺骨之地(書24:32;徒7:16)。 ――《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三十三18~19 示劍】 示劍據考證是位於耶路撒冷以北三十五哩,中央高地的巴拉塔遺址。提及這地方的古籍很多,其中包括了森烏瑟特三世(Sen-Usert III)的埃及記錄(主前十九世紀),和 * 亞馬拿泥版(主前十四世紀)。主前第二至第一千年紀的證據,顯示不斷有人在此地居住,足見這個處於從埃及經別是巴、耶路撒冷,北上大馬色之幹線網上的城市,在戰略上的地位是何等重要。它也是亞伯蘭到達迦南地的第一站(見十二6註釋)。這地區土地肥沃,耕作放牧皆宜。── 華爾頓《創世記背景註釋》 【創卅三18~20】雅各在示劍定居:他在疏割住了一段日子,便渡過約但河遷徙至迦南地的示劍(18)。示劍位於耶路撒冷北面,亞作拉罕曾在此地居住(13:6), 日後約書亞也曾在示劍和以色列人立約(書24章)。這地是從哈抹的兒子示劍而取名的。――《串珠聖經註釋》 【創卅三19】「就用一百塊銀子向示劍的父親、哈抹的子孫買了支帳棚的那塊地」 「哈抹」——有人以為「哈抹」兩字是尊號而不是名字,因為哈抹是那地的王;(三十四2節的「主」字和二十三6節的「王」的原文相同)。然而這哈抹與徒七16節的哈抹不是一人,乃是他的後裔。「買了」——神雖將迦南全地應許雅各,但因時候還沒有到,他就只得買地居住。「支搭帳棚的那塊地」——亞伯拉罕早一百六十多年前在那裡買了一塊墳地(二十三4注)。雅各在示劍挖了一口井(約四12)。―― 丁良才《創世紀註釋》 哈抹是管治示劍的大富戶。約瑟後來歸葬在雅各所買的這塊地上(書二十四32)。――《啟導本聖經創世記註釋》 「那塊地」:後來成了安置約瑟骸骨的地方。――《串珠聖經註釋》 買了……地: 根據神的應許(28:13),雅各確信迦南地早晚會屬於自己及後裔,憑信心買了部分土地。――《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三十三19 買地】 本節的土地交易與創世記第二十三章一樣,都是包括了實數(一百塊銀子),表示這是有契約的轉讓,不是付錢租用這地。雅各是在城鎮範圍內定居,所以必須購買所住之地。由於貨幣單位不明,所以所付的是多少金錢,已無法考據。和創世記第二十三章一樣,這地至終也是用作墳地(見:書二十四32)。── 華爾頓《創世記背景註釋》 【創卅三20】「在那裏築了一座壇,起名叫伊利伊羅伊以色列(就是神、以色列神的意思)。」 「築了一座壇」——亞伯拉罕也曾在那裡築了一座壇(十二7)。「起名叫伊利伊羅伊以色列」——意思說:神是以色列的神。雅各早已常稱耶和華為亞伯拉罕的神。雅各稱神為他的神,因為當時神賜他四樣恩典:(一)賜恩悅納他;(二)給他改名;(三)使他回迦南;(四)使他承受神的應許。雅各雖然承認神的恩典,卻沒有還了所許的願(二十八18~22)。雅各買地就顯明他預備在那裡居住―― 丁良才《創世紀註釋》 雅各築壇,正式承認他的祖父、父親的神也是他的神。但他逗留在示劍,沒有依諾言去到西珥(14節),不久禍生肘腋(34章)。――《啟導本聖經創世記註釋》 「伊利伊羅伊以色列」:意思就是「神乃是以色列的神」,雅各(別名「以色列」)在迦南人中間築一座壇,表明他所敬拜的神就是神,不是當地的外邦偶像。――《串珠聖經註釋》 “伊利伊羅伊以色列”的意思是“大能的神是以色列的神”。 ──《創世記雷氏研讀本》 伊利伊羅伊以色列: 意思是“神,以色列的神”。雅各在祖父亞伯拉罕進入迦南地後築壇的地方(12:6,7),也照樣築了一座壇,把新買的地分別為聖獻給神。這是雅各特意為“以色列”的神所獻,是為了紀念神與自己立下伯特利之約,並給自己起名“以色列”。――《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三十三20 築壇的重要性】 壇的功用是作為獻祭的地點。在新的地方築壇,也有表示在當地引進一位神祇來崇拜的意思。代與代之間的立 * 約領袖之間共通的一點,是他們都在應許之地築壇,好敬拜 * 耶和華(十二7~8,十三18,二十六25)。雅各/以色列為所築之壇起名為「伊利伊羅伊以色列」,就是承認自己名字已被改變,同時表示接受伯特利之應許,願意扮演盟約繼承人的角色(二十八13~15)。為祭壇起名的另一個案例,可見於出埃及記十七15。── 華爾頓《創世記背景註釋》 【思想問題(第33章)】 1 雅各在見以掃前,不但送上大批禮物,還稱以掃為主,自稱為僕人,甚至一連七次俯伏在地。這一連串列動表明雅各變成一個怎樣的人? 你從雅各身上學習到什麽? 2 以掃是否真正饒恕雅各? 人與人之間如何能和睦相處? 你的處人藝術又如何? 3 雅各為何不前往西珥,反而往「疏割」及「示劍」城? 他在示劍築壇有什麽意義? ――《串珠聖經註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