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創世記第四十四章拾穗

 

【創四十四1「約瑟吩咐家宰說:『把糧食裝滿這些人的口袋,儘著他們的驢所能馱的,又把各人的銀子放在各人的口袋裏。」

         盡著他們的驢能馱的: 可以看出,約瑟的心始終在立約之地迦南的父家。 ――《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四十四1~3與第一次歸鄉(42:26)時的沉重心情不同,第二次歸鄉前,弟兄們受到宰相的款待、西緬被釋放、便雅憫也可以安全回家,此時他們的心情非常暢快。好景不長,沒過多久他們又陷入絕望(13)。但轉眼,又變成驚訝和歡喜(45:3,15)。所以絕望的時候,決不能灰心、更不能埋怨神(42:5,11;林前10:13;彼前5:7),歡喜的時候也不能驕傲,以為歡喜會永久(12:20;林前10:12;4:14)。唯獨堅信神護理的雙手,苦難時要禱告;喜樂時要讚美。 ――《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四十四1~17約瑟用計扣留便雅憫:約瑟吩咐管家把他的銀酒杯秘密地放在便雅憫的糧袋中;當他的兄弟們上路後,他叫人把他們抓回來,控告他們偷去酒杯。他的兄弟們立刻否認,並且願意讓管家搜查袋子,並且說:在誰的袋中找到酒杯,誰就該死;他們不相信他們中間任何一人會偷酒杯。但是,酒杯卻在便雅憫的口袋裡找著,他們只好一同回到約瑟家裡,向約瑟求情。――《串珠聖經註釋》

 

【創四十四1~34本章前半部分(1-14)是銀盃計畫,目的是為了試驗兄弟們對便雅憫的愛;後半部分(15-34)猶大照與父親雅各的約定(43:9),以自我犧牲的態度為便雅憫深切地祈求(16-34),大大感動了約瑟。本章是大團圓(45:1-15)。雅各家族的大團圓通過家族每個成員的努力而完成:①雅各把拉結所生的最後一個兒子送到埃及,表明他已放棄老年人固有的單純感情和偏愛 ;②約瑟沒有對兄弟們進行報復,而是給他們機會 ;③為了保護便雅憫,猶大情願放棄自己的性命(33),這種行為也代表包括流便(42:37)在內眾兄弟的立場。正是由於這種忘我的精神和謙讓行為,曾經由於嫉妒和罪惡分離的十二個兄弟,藉著寬恕和愛重新聚到一起。這件事是很好的教導:①今天的教會,當以基督為中心真正合而為一(林前12:12-13:7);②再次提醒信徒,主親自為我們所作的犧牲(12:24)――《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四十四2「並將我的銀杯,和那少年人糴糧的銀子,一同裝在他的口袋裏。』家宰就照約瑟所說的話行了。」

         銀盃……裝在: 約瑟為了加罪便雅憫、將其扣留在埃及,所作的刻意的安排。約瑟聯想到二十二年前的多坍事件(37:18-28),想通過這件事,考驗兄弟們對便雅憫的態度。 ――《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四十四3「天一亮就打發那些人帶著驢走了。」

 

【創四十四4「他們出城走了不遠,約瑟對家宰說:『起來追那些人去,追上了就對他們說:“你們為甚麼以惡報善呢?」

 

【創四十四4~14家宰說便雅憫盜走了宰相最心愛的銀盃,如同晴天霹靂(4-6)。約瑟的兄弟們都確信便雅憫的清白,用性命和自由作擔保,極力為他辯解(7-9)。家宰根據約瑟的吩咐,挨個查翻口袋,要扣留偷盜者(10)。銀盃從便雅憫的口袋中找到了,兄長們不願眼睜睜地看著便雅憫被帶走,自覺地一同站在宰相面前(11-14)。得到的教訓:①約瑟事件之後,父親雅各不僅沒有改變、反而更加偏愛便雅憫。但兄長們不但沒有嫉妒,卻極力保護他,要與他同生共死(11)。可見他們的信仰和人格,的確已經更新成熟;②約瑟為饒恕,進行試驗,仿佛神特意安排的試驗(8:16;5:3,4),為使信徒信仰的成熟及更大的祝福<22:1,試驗>,反應出“苦難後得冠冕”這一基督教真理(1:12)――《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四十四5「這不是我主人飲酒的杯麼?豈不是他占卜用的麼?你們這樣行是作惡了。”』」

         「……是使占卜用的」——(15節)。我們不能斷定約瑟的眾兄未曾聽說——埃及的宰相是因解夢而得高位的。他們坐席的時候也親眼看見宰相如何排列次序;心中很是稀奇——不知宰相怎能曉得他們的長幼(四十三33注)。本節的話只是要大大地恐嚇他們,因為約瑟是敬畏神的人,必不行占卜(四十一16)。―― 丁良才《創世紀註釋》

     “占卜的杯”是外邦人求神問卜的道具。以色列人是不問卜的,約瑟只是再次試驗哥哥們;要是他們不愛弟弟,會乘機把弟弟除掉。――《啟導本聖經創世記註釋》

         「占卜」:當時的人先把水倒入杯裡,然後在水中丟下一塊小石或一片金屬,憑著水波動的形狀來臆測將來或隱蔽的事。約瑟可能受了埃及人影響,認為神會透過酒杯表明 的心意。現在我們既有了聖經,不該再倚靠這種方法了。――《串珠聖經註釋》

         約瑟未必會使用占卜術;他這句話(為了使那杯顯得特別重要)反而是意圖以巧計試驗他的哥哥們。他們會否把握這個機會來擺脫便雅憫呢?還是他真的已經有所改變,會與弟弟一起面對這困境?──《創世記雷氏研讀本》

         他占卜用的: “占卜”(divine),源於蛇爬行(3:1)時發出的“噝噝”(hiss),其含義發展成“喃喃耳語”、“念咒語”。暗示占卜是撒但的行為。在埃及,將酒杯倒滿水,先向邪靈禱告,然後觀察水的狀況進行占卜。這與神的旨意完全相斥,摩西律法禁止占卜(19:26;18:9-14)。敬拜神的約瑟絕不會有這種行為,這麼說可能只是為了偽裝自己是埃及人,因為當時的人都知道埃及占卜時特別重視這個杯子。 ――《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四十四5 占卜用的杯子】 約瑟栽贓在便雅憫袋中的杯子,被描述為是供 * 占卜所用。今日迷信的人占卜是看茶葉渣,古時人觀兆則是察看杯中液體。將油倒在水中,觀察所構成之圖形,是他們所用方法之一(稱為盤占術〔lecanomancy〕)。觀察日常發生之事件,和祭牲的臟腑,以及天體的運行,是比較普遍的占卜方法。

  好幾個 * 舊巴比倫的觀兆文獻,都是討論油所構成的各種形狀及其詮釋,證明在約瑟的時代,盤占術確然存在。觀察水本身之反映的水占術(hydromancy),是另一種占卜法。現代學者對埃及占卜術的知識有限,因此不能提供更具體的資料,然而在這個較早期的時代,通常惟有具相當地位的人,才對占卜術有所認識。──《舊約背景註釋》

 

【創四十四6「家宰追上他們,將這些話對他們說了。」

 

【創四十四7「他們回答說:『我主為甚麼說這樣的話呢?你僕人斷不能作這樣的事。」

 

【創四十四8「你看,我們從前在口袋裏所見的銀子,尚且從迦南地帶來還你,我們怎能從你主人家裏偷竊金銀呢?」

   〔呂振中譯〕你看,我們從前在布袋口所見著的銀子,我們尚且從迦南地帶來還你,我們怎能從你主人家裡偷竊銀子或金子呢?」

     ﹝文意註解﹞他們憑過去主動願意退還銀子的事(參四十三21~22),來證明自己誠實可靠。

 

【創四十四9「你僕人中,無論在誰那裏搜出來,就叫他死,我們也作我主的奴僕。』」

         「無論在誰那裡搜出來」——眾兄自問無過,因此說到最大的刑罰——就是偷杯者治死,其餘的也要做奴僕(參三十一32)。―― 丁良才《創世紀註釋》

         你僕人中,無論在誰那裡搜出來: 兄弟間的絕對信賴,才能說出這樣的話。這與二十二年前,多坍事件(37:21,26)發生的分歧有著明顯的對比。體現出雅各的兒子作為以色列共同體,同心合意。 ――《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四十四10「家宰說:『現在就照你們的話行罷,在誰那裏搜出來,誰就作我的奴僕;其餘的都沒有罪。』」

         其餘的都沒有罪: 這是約瑟事先設計的,想看看當便雅憫被當作偷竊者,將被留在埃及作奴隸時,其他兄弟們反應如何。 ――《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四十四11「於是他們各人急忙把口袋卸在地上,各人打開口袋。」

 

【創四十四12「家宰就搜查,從年長的起,到年幼的為止,那杯竟在便雅憫的口袋裏搜出來。」

         「便雅憫」——約瑟銀盃裝在便雅憫的口袋裡,為的是要看他哥哥們的反應如何(1633節)。―― 丁良才《創世紀註釋》

         從年長的起: 家宰明知杯子在便雅憫口袋中,但為了不使計畫被對方看穿,故意從老大開始搜查。 ――《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四十四13「他們就撕裂衣服,各人把馱子抬在驢上,回城去了。」

         「他們就撕裂了衣服……回城去了」——眾兄沒有丟棄便雅憫;由此約瑟可以看得出他們和從前不同。―― 丁良才《創世紀註釋》

     “撕裂衣服”是懊惱、悲憤的表示。――《啟導本聖經創世記註釋》

         「馱子」:是行李(包括那些裝糧的袋子)。――《串珠聖經註釋》

         回城去了: 大家甘心放棄自己的自由,要與便雅憫同在。這種行為是出於對父親的孝心和兄弟的友愛。 ――《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四十四13  那時的人,憂心時會這樣的……】當時撕裂衣服是表示極度憂傷的習俗。約瑟的哥哥們皆以為便雅憫會受到傷害而驚懼。――《靈修版聖經註釋》

 

【創四十四14「猶大和他弟兄們來到約瑟的屋中,約瑟還在那裏,他們就在他面前俯伏於地。」

         猶大和他弟兄們: 猶大作為第二次下埃及的代表人物,面對便雅憫事件,代表其他兄弟表達立場。猶大具有保護弟弟的特殊責任(43:9),強烈地為弟弟申訴。約瑟還在那裡:  約瑟繼續留在家裡,以焦急的心禱告事情能順利進展。 ――《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四十四15「約瑟對他們說:『你們作的是甚麼事呢?你們豈不知像我這樣的人必能占卜麼?』」

         像我這樣的人必能占卜嗎: 約瑟是全埃及公認的解夢家,屬祭司的級別。他假裝說自己是靠占卜明白了銀盃的去向。事實上,一直誠實持定耶和華信仰的約瑟,絕不可能有占卜行為(5)――《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四十四15  這次約瑟給兄長的難題是……】約瑟真的占卜嗎?恐怕不是。他不想也不用占卜,因為他跟神有美好的關係。他這樣說可能是為要試驗他們而突出那杯的重要性。――《靈修版聖經註釋》

 

【創四十四15~34面對約瑟故作嚴厲的責問(15),本文以感人的手筆描繪猶大代表其他弟兄,表達對父親的孝心及對弟弟的友愛,以坦誠忘我的肺腑之言為弟弟祈求。猶大坦白的申訴,大大感動了約瑟,這成為“流淚寬恕和解”的前奏曲。本文的活潑教訓:①“若死就死”(43:14 ;4:16;10:39;16:25)的基督教悖論性真理;②所有愛的枝杆是兄弟之愛(13:34,35;12:10;彼後1:7;約壹4:20);③只有持定對他人的愛,才能有真誠摯熱的話,這樣的話才有號召力,才能感動對方的心。 ――《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四十四16「猶大說:『我們對我主說甚麼呢?還有甚麼話可說呢?我們怎能自己表白出來呢?神已經查出僕人的罪孽了;我們與那在他手中搜出杯來的都是我主的奴僕。』」

         「神已經查出僕人的罪孽了」——(參三十二23)。―― 丁良才《創世紀註釋》

     猶大是發言人,他話說得真誠,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約瑟開始認手足(四十五章)。――《啟導本聖經創世記註釋》

         神已經查出僕人的罪孽了: 表明約瑟的兄弟們承認當年在多坍賣掉約瑟的罪行(37:18-28),認為現在所受的就是那件事的報應。這證明他們痛恨自己的過犯(42:21,22)。都是我主的奴僕: 完全應驗了當年被兄長們取笑過的夢,“難道你真要作我們的王嗎?難道你真要管轄我們嗎?”(37:8)。 ――《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四十四17「約瑟說:『我斷不能這樣行,在誰的手中搜出杯來,誰就作我的奴僕;至於你們可以平平安安的上你們父親那裏去。』」

         約瑟最後一次試驗他們,就是提議釋放他們各人,卻把便雅憫留下。──《創世記雷氏研讀本》

         在誰的手中搜出杯: 宰相的話對約瑟的兄弟們是一個考驗。因為他們很有可能要與妻子、兒女(46:8-25)永遠分開,在異國他鄉作奴隸。約瑟焦急地等待著他們的反應。 ――《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四十四18「猶大挨近他說:『我主阿,求你容僕人說一句話給我主聽,不要向僕人發烈怒,因為你如同法老一樣。」

         我主啊,求你容僕人: 在古代近東地區,根據身份區分上下級關係,稱對方為主、自己為僕人,是特別敬重對方、極力謙卑自己的慣用禮儀(18:2;21:5)――《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四十四18~34猶大願替便雅憫作約瑟的奴僕:猶大代表他的兄弟向約瑟求情,指出便雅憫若不能平安回到老父那裡,父親就會一命嗚呼,而且他自己又曾以生命擔保必會把便雅憫帶回去,故懇求約瑟准他代受刑罰。――《串珠聖經註釋》

         猶大為便雅憫求情的話語:①極其謙卑(18,19);②極有孝心(20-31);③絕對的自我犧牲(32-34)。縱使他有過見不得人的他瑪事件(38:12-18),也能得到父親臨終前彌賽亞性祝福:“猶大啊!你弟兄們必讚美你”(49:8)。本文也可以看到:①便雅憫是因基督寶血得赦免之軟弱信徒(8:17)的模型;②猶大是為那些軟弱信徒代禱的信仰領袖的模型(林後5:20);③約瑟是拯救軟弱者的基督的模型(3:24;林後13:4;22:17)――《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四十四19「我主曾問僕人們說:“你們有父親有兄弟沒有?”」

 

【創四十四20「我們對我主說:“我們有父親,已經年老,還有他老年所生的一個小孩子,他哥哥死了,他母親只撇下他一人,他父親疼愛他。”」

         老年所生的一個小孩子: 雅各91歲的時候和心愛的妻子拉結在巴旦亞蘭生下約瑟(三十22-24)。過了十六年當他107歲時,在迦南地以法他得到了便雅憫,卻導致拉結難產而死(35:16-18)。聽到約瑟死亡的消息,雅各更加疼愛拉結所生的便雅憫。 ――《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四十四21「你對僕人說:“把他帶到我這裏來,叫我親眼看看他。”」

 

【創四十四22「我們對我主說:“童子不能離開他父親,若是離開,他父親必死。”」

         童子: 猶大從多方面表達父親對便雅憫的疼愛及兄弟之情。猶大在祈求中22次親密稱呼便雅憫為“小孩子”、“小兄弟”。 ――《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四十四23「你對僕人說:“你們的小兄弟若不與你們一同下來,你們就不得再見我的面。”」

         你們就不得再見我的面: 猶大根據宰相下的命令,說明他們不得不帶父親最疼愛(20)、與父親性命相連的(22)便雅憫到埃及的必然性,借此滿足宰相的權威,同時呼求他的憐憫。 ――《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四十四24「我們上到你僕人我們父親那裏,就把我主的話告訴了他。」

 

【創四十四25「我們的父親說:“你們再去給我糴些糧來。”」

 

【創四十四25~29當年奉父親之命出門,後被害離開基列亞巴,二十二年約瑟沒能聽到故鄉的消息,猶大的每一句話都喚起他深情的回憶傷感。發自內心的真誠話語必然感人心弦,其威力遠超於爭辯或狡辯。 ――《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四十四26「我們就說:“我們不能下去,我們的小兄弟若和我們同往,我們就可以下去,因為小兄弟若不與我們同往,必不得見那人的面。”」

 

【創四十四27「你僕人我父親對我們說:“你們知道我的妻子給我生了兩個兒子。」

 

【創四十四28「一個離開我出去了,我說,他必是被撕碎了,直到如今我也沒有見他;」

         「他必是被撕碎了」——約瑟從此才知道他被賣以後,哥哥們怎樣哄瞞父親(三十七3132)。―― 丁良才《創世紀註釋》

 

【創四十四29「現在你們又要把這個帶去離開我,倘若他遭害,那便是你們使我白髮蒼蒼,悲悲慘慘的下陰間去了。”」

 

【創四十四30「我父親的命與這童子的命相連,如今我回到你僕人我父親那裏,若沒有童子與我的同在」

         「父親的命與這童子的命神連」——(參撒上十八1)。―― 丁良才《創世紀註釋》

         「我父親的命與這童子的命相連」:使人想起「約拿單的心與大衛的心相連,約拿單愛大衛,如同愛自己的性命」。(撒上18:1――《串珠聖經註釋》

         命與……命相連: 字面意思為“靈魂牽繫在靈魂裡”,有力說明父親雅各和兒子便雅憫之間不可斷割的紐帶關係。 ――《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四十四31「我們的父親見沒有童子,他就必死;這便是我們使你僕人我們的父親白髮蒼蒼,悲悲慘慘的下陰間去了。」

 

【創四十四32「因為僕人曾向我父親為這童子作保,說:“我若不帶他回來交給父親,我便在父親面前永遠擔罪。”」

         為童子作保: 成為童子安全的擔保人,表明便雅憫的所有不測,自己都有法律責任。 ――《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四十四33「現在求你容僕人住下,替這童子作我主的奴僕,叫童子和他哥哥們一同上去。」

         「求你容僕人住下,替這童子做我主的奴僕」——(約十五13;約壹三16)。猶大早先出主意出賣約瑟為奴(三十七2627),當時又獻己身替便雅憫為奴;真顯出他十分體恤老父親,又有悔改的心——他原來做了便雅憫的保人(四十三89)。當時猶大如此體恤幫助便雅憫;後來便雅憫支派也照樣體恤幫助猶大支派(王上十二2024)。―― 丁良才《創世紀註釋》

     猶大當日提議賣約瑟,現在自願代便雅憫為奴,他不願看見當年雅各失去約瑟後的“災禍”重現(34節;三十七26)。“災禍”也可譯為“悲慘的境遇”。――《啟導本聖經創世記註釋》

         猶大願替童子作奴僕,這一定叫約瑟驚奇,這個曾經提議把約瑟賣給以實瑪利人為奴的四哥,現竟甘願代替弟弟作奴僕;他昔日不敢指斥兄弟要殺害約瑟的毒計,現竟有膽在埃及高官前為弟弟求情。――《串珠聖經註釋》

         猶大情詞懇切之請求的高潮,就是自己願意代替便雅憫受罰——一個美妙的事例,說明猶大偉大的後人耶穌在各各他山上所成就的事。──《創世記雷氏研讀本》

         替這童子: 猶大發自熱切的兄弟之情和至誠孝心的祈求,藉著自我犧牲宣言達到高潮,他的態度和提議完全通過了約瑟的考驗。正是猶大的這種犧牲精神,解開了雅各家中的所有問題。沒有愛的行為是鳴的鑼(林前13:1),沒有行為的言語是虛偽的(2:15,16)。猶大愛心與行為並行的話語,是當今信徒應該效法實踐的榜樣。 ――《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創四十四34「若童子不和我同去,我怎能上去見我父親呢?恐怕我看見災禍臨到我父親身上。』」

         恐怕: 意為“千萬不”(lest),是迫切的希望,請求不要讓他們看到父親發生任何不測。 ――《聖經精讀本──創世記註解》

 

【思想問題(第44章)】

1 約瑟這樣「陷害」他的兄弟,到底有什麽目的呢?

  他為什麽吩咐手下把銀盃特別放在便雅憫的口袋裡?

2 約瑟和猶大對話時自認懂得占卜,這和43章提及的「你們父親的

  神」有沒有衝突呢?

  這和出20章警告百姓不可提別神的名又有什麽矛盾呢?

  你怎樣評估約瑟在此處的見證?

3 試把38:24-26和本章14-16節作一比較。

  猶大如何處理錯誤呢?

  你犯上錯誤時又抱什麽態度呢?

  你對猶大的性格有什麽瞭解呢?

4 有解經家認為創44章不是史實,而是後來以色列支派相互關係的

  投影,因為便雅憫支派在十二支派中較弱,處於「約瑟家」的以

  法蓮和猶大這兩個強大支派之間。

  你認為這種說法合理嗎?

5 約瑟為何要說出17節那樣的話?

  這對他的哥哥們是怎樣的試驗?參37:4, 8, 26-28

6 猶大曾是賣約瑟的主腦人物,又曾犯姦淫罪,後來他的子孫卻成

  了大支派,而且他在耶穌的家譜中亦占一席位。

  從本章看來,你認為他配得這些榮譽嗎?

  為什麽?

  這對信徒的悔改有何提示?

7 從猶大的話中可知他對以前出賣約瑟一事有何態度?

  見16節,參42:21

  他這次要求代替便雅憫作奴僕是出於什麽動機呢?

――《串珠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