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記第四十三章短篇信息 目錄: 創世記第四十三章讀經劄記 王國顯 創世記第四十三章讀經記錄 蔣繼書 創世記第四十三章文字釋經證道(張策) 創世紀第四十三章讀經筆記(麥穗) 參觀創世記一日一章(李廷樞) 創世記第四十三章讀經劄記 王國顯 神逼著雅各鬆開手 感謝讚美神,雖然雅各是這樣的愚昧,但神確實有極大的忍耐在等待他。第一次去埃及買了糧回來,不知道買了多少,但始終有一天會吃光的。我們也不知道第一次到第二次有多少日子,反正是一段時間過去了,糧食就沒有了。所以雅各便吩咐他的兒子們再去買糧,他兒子們回答他說,“就是你不肯讓便雅憫去,如果你讓便雅憫去,我們第二次去了,現在也可以回來了,不用等到今天了。”到了這一個地步,雅各不能不讓便雅憫去了,因為整個以色列家還需要活下去,要活下去就必須要有糧食,不下埃及去買就沒糧食。 神就藉著這樣的事情把雅各逼到這樣的一個地步,要叫雅各在神面前真實地、完全地倒空他自己。難得雅各在這裏說這話,看四十三章第十四節的末了,“我若喪了兒子就喪了罷。”他能說出這樣的話,我們就能看到他裏面有非常大的決心。甚麼決心呢?將自己最有把握捉得最緊,最寶貝的東西完全交出來。我們感謝神,到了這個地步,好像看見雅各還是在一種無可奈何的情緒裏。如果他還有其他路可走,他不會讓這件事情發生的。我們感謝神,這就是關鍵。這一次,雅各雖然好像是被迫把自己交出來,但是他肯交出來就行了。不管他是甘心情願,或是無可奈何,他能交出來就可以了,他肯交出來神就有作工的機會了。弟兄姊妹們,我們不要輕看這一點點,就是這樣一點點,雅各就靠近生命的成熟。雖然現在他在無可奈何的情緒裏,叫他裏面不能明亮,因為這樣的交出來是比較消極的,因此他還需要神的恩典,讓他能更直接的看見神在那裏作工。 ── 王國顯《出埃及記讀經劄記》 創世記第四十三章讀經記錄 蔣繼書 創43 :1-15那地的饑荒甚大。他們從埃及帶來的糧食吃盡了,他們的父親就對他們說,你們再去給我糴些糧來。猶大對他說,那人諄諄地告誡我們說,你們的兄弟若不與你們同 來,你們就不得見我的面。你若打發我們的兄弟與我們同去,我們就下去給你糴糧。你若不打發他去,我們就不下去,因為那人對我們說,你們的兄弟若不與你們同來,你們就不得見我的面。以色列說,你們為什麼這樣害我,告訴那人你們還有兄弟呢?他們回答說,那人詳細問到我們和我們的親屬,說,你們的父親還在嗎?你們還有兄弟嗎?我們就按著他所問的告訴他,焉能知道他要說,必須把你們的兄弟帶下來呢?猶大又對他父親以色列說,你打發童子與我同去,我們就起身下去,好叫我們和你,並我們的婦人孩子,都得存 活,不至於死。我為他作保。你可以從我手中追討,我若不帶他回來交在你面前,我情願永遠擔罪。我們若沒有耽擱,如今第二次都回來了。他們的父親以色列說,若必須如此,你們就當這樣行,可以將這地土產中最好的乳香,蜂蜜,香料,沒藥,榧子,杏仁都取一點,收在器具裡,帶下去送給那人作禮物,又要手裡加倍地帶銀子,並將歸還在你們口袋 內的銀子仍帶在手裡。那或者是錯了。也帶著你們的兄弟,起身去見那人。但願全能的神使你們在那人面前蒙憐憫,釋放你們的那弟兄和便雅憫回來。我若喪了兒子,就喪了吧。 於是,他們拿著那禮物,又手裡加倍地帶銀子,並且帶著便雅憫,起身下到埃及,站在約瑟面前。 這裡用的是“以色列”。以色列說話了,他願意他們把兒子帶走,為什麼?因為這裡有一句話,就是第14節:“但願全能的神使你們在那人面前蒙憐憫,釋放你們的那弟兄和便雅憫回來。我若喪了兒子,就喪了吧。”當他一看見全能的神,就像亞伯拉罕看見全能的神一樣,願意把以撒獻在祭壇上,這裡雅各也看見了全能的神,所以,他叫以色列了。以色列說話了: “我若喪了兒子,就喪了吧。”我就把他都交給全能的神了。 第43章一開始就說到,饑荒甚大,他們從埃及帶來的糧食吃完了,如果還要去糴糧,那就必須要把便雅憫帶到埃及去。這是約瑟說的,而且是必須的條件,不然就不能再去。以後還會說到便雅憫的問題,因為這裡有屬靈的意義。便雅憫是唯一的一個連系,能把他和約瑟連系,因為他們是出自一個母親,出自同一生命。這裡,約瑟是預表基督。按肉體來講,那些弟兄是肉體的弟兄,惟有通過便雅憫才能夠把這些屬肉體的猶太人連系起來。因此,便雅憫應該是代表猶太人中間一批敬畏神的人,對於今天來講,是代表基督徒。 創43: 16-34約瑟見便雅憫和他們同來,就對家宰說,將這些人領到屋裡。要宰殺牲畜, 預備筵席,因為晌午這些人同我吃飯。家宰就遵著約瑟的命去行,領他們進約瑟的屋裡。 他們因為被領到約瑟的屋裡,就害怕,說,領我們到這裡來,必是因為頭次歸還在我們口袋裡的銀子,找我們的錯縫,下手害我們,強取我們為奴僕,搶奪我們的驢。他們就挨進約瑟的家幸,在屋門口和他說話,說,我主阿,我們頭次下來實在是要糴糧。後來到了住宿的地方,我們打開口袋,不料,各人的銀子,分量足數,仍在各人的口袋內,現在我們手裡又帶回來了。另外又帶下銀子來糴稂。不知道先前誰把銀子放在我們的口袋裡。家宰說,你們可以放心,不要害怕,是你們的神和你們父親的神賜給你們財寶在你們的口袋裡。你們的銀子,我早已收了。他就把西緬帶出來,交給他們。家宰就領他們進約瑟的屋裡,給他們水洗腳,又給他們草料喂驢。他們就預備那禮物,等候約瑟晌午來,因為他們聽見要在那裡吃飯。約瑟來到家裡,他們就把手中的禮物拿進屋去給他,又俯伏在地,向他下 拜。約瑟問他們好,又問,你們的父親就是你們所說的那老人家平安嗎?他還在嗎?他們 回答說,你僕人我們的父親平安。他還在。於是他們低頭下拜。約瑟舉目看見他同母的兄弟便雅憫,你們向我所說那頂小的兄弟就是這位嗎?又說,小兒阿,願神賜恩給你。 約瑟愛弟之情發動,就急忙尋找可哭之地,進入自己的屋裡,哭了一場。他洗了臉出來, 勉強隱忍,吩咐人擺飯。他們就為約瑟單擺了一席,為那些人又擺了一席,也為和約瑟同 吃飯的埃及人另擺了一席,因為埃及人不可和希伯來人一同吃飯。那原是埃及人所厭惡的。 約瑟使眾弟兄在他面前排列坐席,都按著長幼的次序,眾弟兄就彼此詫異。約瑟把他面前的食物分出來,送給他們。但便雅憫所得的比別人多五倍。他們就飲酒,和約瑟一同宴樂。 宴樂是在筵席上,代表喜樂,因為都見面了。現在有多少個弟兄見面了呢?十二個。吃飯 的時候,因為約瑟是宰相,只能一個人坐,別人不能同他一起吃。另外有一桌子是埃及人, 他的弟兄們另外還有一個桌子。埃及人不可以和希伯來人在一起吃飯,因為希伯來人是牧放牛羊的,埃及人不喜歡的。請讀: 創46: 34你們要說,你的僕人,從幼年直到如今,都以養牲畜為業,連我們的祖宗也都 以此為業。這樣,你們可以住在歌珊地,因為凡牧羊的都被埃及人所厭惡。 第43章,是以色列的兒子們第二次去埃及糴糧,這一次他們把便雅憫帶去了。約瑟就是想要見到便雅憫,便雅憫就作了他們中間的連系。 ── 蔣繼書《出埃及記讀經劄記》 創世記文字第四十三章釋經證道(張策) 再去埃及買糧 讀經:創43章 內容: 一、再遣買糧 43:1 那地的饑荒甚大。 43:2 他們從埃及帶來的糧食吃盡了,他們的父親就對他們說:“你們再去給我糴些糧來。” 饑荒仍然在持續,從埃及買回來的糧食眼看就要吃完了,雅各就催促兒子們再次到埃及去買糧。 二、與父談判 1、必要前提 43:3 猶大對他說:“那人諄諄地告誡我們說:‘你們的兄弟若不與你們同來,你們就不得見我的面。’ 43:4 你若打發我們的兄弟與我們同去,我們就下去給你糴糧; 43:5 你若不打發他去,我們就不下去,因為那人對我們說:‘你們的兄弟若不與你們同來,你們就不得見我的面。’” 兒子們誰也沒用動身的意思,因為他們必須把便雅憫帶去,這是那個埃及宰相反復提到的條件,而父親又堅決不同意(42:15-16,20,36,38)。兒子的耽延顯然很令父親生氣,猶大這時站了出來。他是雅各第四子,我們在38章的時候已經講過,他事實上已經充當了長子的角色。他現在代表眾弟兄說話(44:14-34;46:28)。 猶大提到那個埃及宰相的條件。若是父親答應這個條件,讓便雅憫同去,他們就即刻動身去買糧;否則,他們就愛莫能助了。因為去了也是白去,而且正好讓對方有機可趁,證明他們是奸細;救不了西緬,反而會白白送死(42:16,20)。 2、嚴厲責備 43:6 以色列說:“你們為什麼這樣害我,告訴那人你們還有兄弟呢?” 43:7 他們回答說:“那人詳細問到我們和我們的親屬說:‘你們的父親還在嗎?你們還有兄弟嗎?’我們就按著他所問的告訴他,焉能知道他要說‘必須把你們的兄弟帶下來’呢?”
雅各仍然愛子心切,認為這是兒子們故意跟自己較勁。明明知道便雅憫是拉結臨終前生下的孩子,明明知道自己很愛他,而且這是拉結所生兩個兒子僅剩下的一個(35:18;42:36,38;44:27-29),卻在陌生人面前口無遮攔,非要告訴那個埃及宰相自己還有一個兄弟,成心讓便雅憫去冒風險。 兒子們回答說,這並不能怪他們,是那個人詳細問到他們的親屬情況,比如父親的健康與否,還沒有兄弟。而他們為了證明自己是誠實的,清白的,就如實相告(42:9-13)。誰知道他竟然要求必須把便雅憫帶過去才能證明他們的誠實和清白呢!他們的意思是說,他們所以會提到便雅憫,乃是被對方用話套出來的。 雅各兒子們這樣的話是上一章沒有記載的。根據44:19-23看,約瑟真的這樣問過,事情應當是發生在42章的11節和12節之間。 3、猶大擔保 43:8 猶大又對他父親以色列說:“你打發童子與我同去,我們就起身下去,好叫我們和你,並我們的婦人孩子,都得存活,不至於死。 43:9 我為他作保,你可以從我手中追討,我若不帶他回來交在你面前,我情願永遠擔罪。
43:10 我們若沒有耽擱,如今第二次都回來了。”
面對仍然固執的父親,猶大再次說話。他強調父親若能夠答應人家的條件,他們即刻就出發。為了增強說服力,他說這是關係到全家存亡的大事,父親應當懂得輕重緩急、利弊得失,應當以大局為重。 父親仍然不肯妥協。猶大就提出擔保條件,以他自己的性命為保證。若不能把便雅憫安全帶回來,就拿他問罪(比較44:33-34)。“作保”和“從我手中追討”乃是法律術語,原意是借款人若不還錢,擔保人願負全責。猶大最後說,若不是因著父親溺愛便雅憫而拖延的話,他們早就二趟返回了。 流便曾用自己的兩個兒子的性命擔保一定帶便雅憫回來(42:37),而猶大是用自己的性命擔保。從這點來說,他比流便更慷慨。 4、終於妥協 43:11 他們的父親以色列說:“若必須如此,你們就當這樣行:可以將這地土產中最好的乳香、蜂蜜、香料、沒藥、榧子、杏仁,都取一點收在器具裡,帶下去送給那人作禮物。 43:12 又要手裡加倍地帶銀子,並將歸還在你們口袋內的銀子仍帶在手裡;那或者是錯了。 43:13 也帶著你們的兄弟,起身去見那人。 43:14 但願全能的 神使你們在那人面前蒙憐憫,釋放你們的那弟兄和便雅憫回來。我若喪了兒子,就喪了吧!” 猶大的話入情入理,擲地有聲,雅各不得不作出妥協。他轉而教導兒子們要帶上迦南地的一些土特產,比如乳香、蜂蜜、香料、沒藥、榧子、杏仁,作為獻給埃及宰相的禮物,既表示尊重,又博得好感。“沒藥”為樟樹或岩薔薇軟樹分泌的膠汁,盛產阿拉伯南部,有濃郁香氣;“榧子”,“榧”,讀音是“匪”,產於小亞細亞一帶,青色核仁可供食用,今稱“開心果”。聖經只有此處記載。 同時帶上足夠的銀子,既包括本次買糧所需的銀子,又包括上次買糧應付的銀子。或者是人家忙中出錯,所以應當誠實說明。還有,就是帶上便雅憫去見那人。 最後,雅各求神祝福兒子們的這次行動,使他們能夠在那人面前得到憐憫,叫那人說話算話,兌現承諾,使西緬和便雅憫都能平安歸來。“我若喪了兒子,就喪了吧”一句顯示了雅各為了顧全大局而做好了最壞的打算。神若許可便雅憫遭難的話,就願神的美意成就;只要能夠買回糧食,救活全家人的性命就行。換句話說,他已經把結果完全交給了神。 三、來到埃及 1、安排招待 43:15 於是他們拿著那禮物,又手裡加倍地帶銀子,並且帶著便雅憫,起身下到埃及,站在約瑟面前。 43:16 約瑟見便雅憫和他們同來,就對家宰說:“將這些人領到屋裡,要宰殺牲畜,預備筵席,因為晌午這些人同我吃飯。” 43:17 家宰就遵著約瑟的命去行,領他們進約瑟的屋裡。
既然父親已經妥協,兒子們立刻就按照父親的教導,帶上禮物、銀子,還有便雅憫,向埃及出發。不久,就又再次站到了約瑟的面前。 約瑟終於見到了朝思暮想的弟弟了,這才完全放心了,就叫管家(“家宰”)把哥哥們領到屋子裡,準備筵席,他中午要和他們吃飯。管家就遵命而行,把他們領往約瑟的官邸。 2、趕緊解釋 43:18 他們因為被領到約瑟的屋裡,就害怕說:“領我們到這裡來,必是因為頭次歸還在我們口袋裡的銀子,找我們的錯縫,下手害我們,強取我們為奴僕,搶奪我們的驢。” 43:19 他們就挨近約瑟的家宰,在屋門口和他說話,
43:20 說:“我主啊,我們頭次下來實在是要糴糧。 43:21 後來到了住宿的地方,我們打開口袋,不料,各人的銀子分量足數,仍在各人的口袋內,現在我們手裡又帶回來了。 43:22 另外又帶下銀子來糴糧,不知道先前誰把銀子放在我們的口袋裡。” 哥哥們見管家竟然把他們帶往豪華的官邸,是既惶惑又恐懼。他們說,這肯定是故意找藉口來對付他們,而藉口就是上次各人包裡原封不動的買糧的銀子。比如誣告他們是小偷,將買糧的錢偷走了,因此就加害他們,強迫他們作奴隸,搶去他們的財物。當時中東人的習俗,小偷如果不能歸還原物,並按該物的價值加倍賠償,就會被賣為奴(參出22:3-4)。 說到這裡,哥哥們更加害怕了,一個個臉紅心跳、忐忑不安、提心吊膽。不行,不能坐以待斃,況且他們並沒有做小偷,完全是賣糧的埃及人忙中出錯!他們就尋找一切可能的機會來自救。正好約瑟的管家就在跟前,他們趕緊向他說明上次買糧出錯的事情。他們並不知道出錯的原因是什麼,不過他們已經把上次買糧的銀子全部帶來,為的是還上弄錯的錢。同時他們這次來仍然是買糧的,也帶上了本次買糧的錢。 21節是42:27-35的綜合簡述。正確的敘述應是:到了住宿的地方,其中一人發現銀子仍在口袋裡,後來回到家裡倒口袋時,其實的人也發現各人的銀包都在口袋裡。 3、幽了一默 43:23 家宰說:“你們可以放心,不要害怕,是你們的 神和你們父親的 神賜給你們財寶在你們的口袋裡。你們的銀子我早已收了。”他就把西緬帶出來交給他們。 顯然,管家是知道一切情況的,或者說這一切都是他在約瑟的授命下安排的(42:25;44:1-2)。但是他卻裝作毫不知情,幽了約瑟哥哥們一默:他面帶微笑,叫他們儘管放心,不要多慮,更不要害怕。他們買糧的銀子他早就收下了,而他們口袋裡多出的銀子,是他們所信的神賜給他們的。幽默完畢,就把西緬釋放了,交給他們。 管家的解釋,只能讓哥哥們更加迷糊,如墜雲霧之中。本來以為歸還了銀子,問題就解決了。但是管家竟然說買糧的銀子他早就收下了,而包裡多出的銀子是神賜的,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真的是神賜的嗎?…… 4、受到禮遇 43:24 家宰就領他們進約瑟的屋裡,給他們水洗腳,又給他們草料喂驢。 43:25 他們就預備那禮物,等候約瑟晌午來,因為他們聽見要在那裡吃飯。 望著滿臉困惑的約瑟的哥哥們,管家雖然還是一副毫不知情的樣子,但心裡肯定是樂開了花!他把他們帶進了約瑟的屋裡,給他們洗腳,又給他們草料去喂驢。顯然這是把他們當作上賓對待。 雖然不知道接下來要發生什麼事情,但是至少沒有淪為奴隸的危險了,因為管家已經說過上次買糧的銀子早就收下了(23節)。他們就把父親吩咐帶來的禮物(11,15節)準備好,等候約瑟中午的歸來,因為他們聽見了約瑟要和他們共進午餐的話(16節)。 5、拜見約瑟 43:26 約瑟來到家裡,他們就把手中的禮物拿進屋去給他,又俯伏在地向他下拜。 43:27 約瑟問他們好,又問:“你們的父親,就是你們所說的那老人家平安嗎?他還在嗎?” 43:28 他們回答說:“你僕人我們的父親平安,他還在。”於是他們低頭下拜。 中午,約瑟回來了,哥哥們趕緊把禮物奉上,又俯伏下拜,再一次應驗了37章約瑟的兩個夢(37:5-11)。這次,約瑟的說話不再嚴厲了。他詢問父親的身體怎樣,是否還健在;他們回答說很平安,還健在。 6、見弟生情 43:29 約瑟舉目看見他同母的兄弟便雅憫,就說:“你們向我所說那頂小的兄弟就是這位嗎?”又說:“小兒啊,願 神賜恩給你!”
43:30 約瑟愛弟之情發動,就急忙尋找可哭之地,進入自己的屋裡,哭了一場。 約瑟看到自己同母的兄弟便雅憫(16節),雖然知道是弟弟,但仍然裝作不認識,裝作是第一次見到,詢問他是不是他們所說的最小的兄弟;得到確認之後,就求神祝福他。 約瑟也是性情中人,看到弟弟自然觸景生情,多少年的思念,終於見面之後的激動,擁抱的渴望,真是百感交集。但又必須克制,暫時還不能相認,因為對哥哥們的考驗還沒有結束。不過雖然是竭力克制,眼淚卻無法控制,他就趕緊離開哥哥們,找到隱蔽的地方痛哭一場。這是約瑟與兄弟們重逢後第二次的哭(42:24)。本書其他地方記載他哭的有45:2,14-15;46:29等。 7、安排飯食 43:31 他洗了臉出來,勉強隱忍,吩咐人擺飯。
43:32 他們就為約瑟單擺了一席,為那些人又擺了一席,也為和約瑟同吃飯的埃及人另擺了一席,因為埃及人不可和希伯來人一同吃飯;那原是埃及人所厭惡的。 為了不讓哥哥們察覺,約瑟就去洗了臉,然後出來,努力克制住自己的情感,吩咐人擺上飯食。手下人就擺上飯食,為約瑟單獨擺了一席,畢竟他是宰相;為約瑟的哥哥們擺了一席,又為與約瑟正常一同吃飯的埃及人另擺了一席。聖經交待,這樣分別的原因是埃及人不願意與希伯來人同席吃飯,這是埃及人所厭惡的。希伯來人以牧羊為業,而埃及人厭惡牧羊人(46:34;出8:26),因此不與他們同席吃飯。 8、竟知長幼 43:33 約瑟使眾弟兄在他面前排列坐席,都按著長幼的次序,眾弟兄就彼此詫異。 43:34 約瑟把他面前的食物分出來,送給他們,但便雅憫所得的比別人多五倍。他們就飲酒,和約瑟一同宴樂。 約瑟親自為眾弟兄安排座位,順序就是年齡的大小。眾弟兄們也深感震驚,因為這位埃及宰相竟然能夠準確知道他們的長幼順序,他們再次如墜雲霧之中! 約瑟也沒有理會弟兄們的反應。安排了座位之後,就把自己的食物分出來送給他們。不過給便雅憫的特別多。他這樣做,固然是反映出弟弟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也是為了試驗哥哥們的反應,看他們的妒忌心是否還存在(37:4-5,8,11)。 四、反省反思 1、猶大為什麼能夠說服父親呢? 2、約瑟為什麼還不與弟兄們相認?他為什麼要多給便雅憫食物呢? ── 張策《創世記文字釋經證道》 創世紀第四十三章讀經筆記(麥穗) 約瑟眾兄弟再下埃及 約瑟的哥哥們第一次去糴糧,雖然得了糧,但帶回來一個問題:糧不夠。並且在埃及的那人 (約瑟)說的極清楚,帶便雅憫好端端到埃及是他們再見他面的絕對條件。為著這個緣故,連西緬也被留在埃及做了人質。 這是一個大問題,因為雅各不願讓他們帶便雅憫去埃及。雅各對此滿了憂愁和不信任。流便發誓他也不聽。 這是對雅各信心的考驗,也是猶大在事態中站起來 (arising above the
event) 的機會,讓猶大在過程中脫穎而出成為眾兄弟的首領。猶大在父親面前作保,終於說服了雅各。萬事都相互效力。 站在雅各的位置來看。雅各經歷的是我們每個人要經歷的。一方面我們認識了 神,聽了 神的呼召,並相信 神的應許。但 神如何做來完成祂的工作,卻要求我們在信心中與祂行走,並且在關鍵時刻需要我們做一個看起來是最大最慘重的犧牲。
然而這一切之所以顯得十分慘重,恰恰是我們像雅各那樣,不知道約瑟的真正下落。雅各是認定約瑟已經死了。約瑟是他一生最大的滿足,現在約瑟是沒指望了,至少要保住便雅憫。 約瑟代表的正是主耶穌復活的生命。而便雅憫則是我們在地上僅有的信心的濃縮和化身。便雅憫是約瑟的影子。雅各在悲觀低落之中已經對那真正屬天的復活生命失去了盼望,於是把所有的一切都放在了便雅憫身上。好在他並沒有放棄便雅憫。 多少基督徒過著雅各一樣的生活。屬天復活的生命似乎已經與我無分了,但我要竭力保全所剩下的這份子,至少我對 神還是忠實的。我們也向雅各一樣,雖然知道主耶穌復活並我們與他一同復活是最美好的所向,但我們卻無法真實地把一切基於之上,反倒覺得一個完整得勝的基督徒生活(約瑟)已經離開我們,不可能了,只能就著剩下的一點信心(便雅憫)過活。 但是這不是 神的心意。在 神的心意裡,約瑟和便雅憫必須見面並合而為一。並且在信心的路上,雅各必須把便雅憫交出去,讓他的眾兄弟帶到埃及,如此可以保全眾人生命
(不是為了保全便雅憫自己的生命)。 同樣,我們的那一點信心 (便雅憫),需要被放在實際生活中 (工作、家庭、交友上)被考驗變成可以保全生命的,不能偷偷藏在自己心裡僅僅成為一個沒有行動的感覺和想法。這是何等艱難的事。雅各覺得他所面臨的,是失去一切,憂憂愁愁離開世界的前途。 猶大 – 以色列的獅子 但是感謝主,在這樣關鍵的時刻,雅各的四兒子猶大站起來了。他要成為便雅憫的擔保,實際上是代替。 凡作擔保的,靠的不僅僅是勇氣和誠意 (流便也曾願意擔保,但雅各的心卻未動),而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本錢和資格。和流便不同,猶大有做擔保所需要的本錢和資格。 猶大的本錢和資格在那裡? 他站起來時,雅各忽然看到了一頭獅子! 創 49:8。這是以色列的君王。雖然便雅憫在和約瑟的關係上預表的是基督在地上的能力和權柄,但便雅憫自己的生命卻只是一匹狼。創 49:27。猶大要代替便雅憫,這才是雅各家的盼望。雅各在啟示中明白了這個秘密。這個秘密在雅各離世前對十二個兒子的祝福中才表明出來。 聽見了猶大支派獅子的吼叫,雅各就同意了,並且做了美好的交代。於是,他們按照雅各仔細的吩咐,拿著給約瑟預備的禮物和加倍的銀子,並且帶著便雅憫,起身下到埃及,再一次站在約瑟面前。 恩典初顯 但這次,約瑟竟然要他們和他一起吃飯。他們為這個要求極為憂慮。他們畢竟是成熟明白道理的人,因此不得寸進尺,得意忘形,反倒恐懼戰兢,因為眼前發生的事是他們無法理解的。 他們不知道他們的行為正在通過考試,並得了滿意的分數。這是人在恩典面前的合適反應。 有些人從來都不明白什麼是恩典。他們聽到 神的恩典後或輕看或覺得理所當然,視之為平常,在約瑟的桌子上坦然高坐並無驚慌,但到頭來卻從來都不會認識那位元給恩典的是誰。他們永遠都只是活在自己裡面,在自私、自負和麻木之中。相反,那些謙卑的罪人,正如約瑟的眾兄弟們,在初見恩典時卻心中畏懼,因為他們的心裡知道這一切都是如此的毫無道理的美好,詫異萬分,無法相信正在發生的,反倒擔心背後或許有機關。但他們即將發現那位施恩之人的身份!而這個發現才是恩典的完全顯現,並且這恩典將消除之前的恐懼。 那些聽到福音,明白福音所給的意味著什麼,並因此在開始時感到好的難以置信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正是靈裡貧窮的人,他們最後都要認識主的自己,在喜樂和感恩中完全接受救恩的恩惠,並且更加知道恩典的價值。──
麥穗《創世記讀經筆記》 參觀創世記一日一章(李廷樞)創世記43章 猶大為在此饑荒得生存、要求父親讓他們可帶便雅憫一起到埃及(8)。為了猶大堅強的懇求和自己肯犧牲的精神、父親不得不承諾帶便雅憫埃及之行。此時以色列吩咐必帶給約瑟贈送物。又為了解決銀包事件、要加倍的帶銀仔。 當約瑟見到兄弟回來就問父親平安否?聽見父親還平安心中極歡喜、但他努力不表情出來(28)。約瑟又見到同母小弟便雅憫時歡喜得進去後面自己的屋裡、哭了一場。 但在此地步要公開自己身份為時尚早、因為埃及人還在厭惡希伯來人(32)。 約瑟要顯明公開應該還要等時期、他在異邦人間表涀得更賢明。
── 李廷樞《參觀創世記一日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