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記第四十四章短篇信息 目錄: 創世記第四十四章讀經劄記 王國顯 創世記第四十四章讀經記錄 蔣繼書 創世記第四十四章文字釋經證道(張策) 創世紀第四十四章讀經筆記(麥穗) 參觀創世記一日一章(李廷樞) 創世記第四十四章讀經劄記 王國顯 真的看見神的手 等到四十五章的末了,兒子們都回來了,約瑟也打發人帶了很多東西回去,弟兄姊妹們,我們注意四十五章二十七節末了的那句話,“雅各的心就蘇醒了”。這是神從他的恩典裏,把雅各的消極變為積極。因此我們看見雅各在一夜之間,就把二十多年該學的功課都學到了。 為甚麼能說他在一夜之間,把二十多年所浪費的時間拾回來呢?我們看四十六章,雅各要下埃及。他下埃及的時候,他應該興高彩烈的才對,因他以為已二十多年沒有了的兒子,現在還在,不但他兒子還在,還在埃及作了宰相。這的確是大喜樂的心思,所以他在開始的時候說,快些讓他下埃及去看約瑟,在他去世之前見約瑟一面。可是一到了四十六章,我們就看見,在雅各心裏有疑惑了。是甚麼疑惑呢?就是他要下埃及到底對不對?我們看到他裏面真的是蘇醒了,如果他心思不蘇醒,他就不會覺得下去埃及究竟對不對,他一定要去,因為看兒子可是最要緊的。二十多年以為死掉了的兒子還在,我不去看他,誰去看他呢?但是他裏面有了疑惑,“埃及這地方我應否去呢?可不可以就去呢?神究竟要不要我去呢?我祖父下埃及出了毛病,我父親要下埃及被神攔截回來,現在我又要去埃及,這樣作究竟准不準確?神喜不喜歡?”在這些日子以前,雅各可能從來沒有想過他每作一件事情,是不是討神的喜悅。現在他卻想到了這一點,神的喜悅是最要緊的,我不能為了看兒子而作了神不喜悅的事情。所以他沒有下埃及之前,他在別是巴求告神。他求告神的目的是甚麼呢?因為他裏面有點害怕下埃及不是神所喜悅的。 感謝主,那天晚上,神就向他顯現了,告訴他不要怕,他可以去,神要陪他一同去,以後還要領他回來。弟兄姊妹們,我們看這時候的雅各雖然裏面還沒有完全透亮,但是你可以看見他已經靠近成熟,他不再行自己的路了,他要揀選神的路。雖然他自己很渴望想見約瑟,但是如果神不喜悅他去埃及,他就決定不去,這個叫做懸崖勒馬,因為別是巴過去不遠就是埃及了。感謝神,神給他看見,他去是神要他去的,所以他就去了。 我們感謝神,我們看見藉著約瑟一個人的遭遇,神把雅各二十多年沒有辦法接受神更進一步的對付作成功了。我們感謝神,這是在雅各的一方面的。 弟兄相認 現在我們來看約瑟。約瑟的整個問題是集中在他與弟兄相認這一件事上。這一件事是從四十二章一直貫穿到四十五章,一共四章來說明弟兄的相認。當中的過程好像有點曲折,但是在一個原則上,一直是照著那原則來進行。如果我們只是看那件事實的過程,也許弟兄姊妹們心思裏會有這麼一個錯覺,覺得約瑟這個人現在是藉著環境來報復他的兄弟。如果我們有這個想法,就實在是誤會了約瑟。我從前也有這個想法,但是感謝神,後來更正了我的想法,我就看見約瑟不是故意為難他的兄弟,約瑟也不是在作弄他的兄弟,約瑟也更沒有報復的心情,因為他實在是看見神的手在作這件事。 既然是這樣,為甚麼他又給我們一種感覺,好像他在那裏作弄他的兄弟呢?他兄弟來的時候,他就說他們是奸細,他們是來窺探埃及地,要為難他們。約瑟不是不曉得他們是甚麼人,聖經裏說到:“約瑟認出他的哥哥們來。”弟兄姊妹要注意這兒有一件事情,在四十二章裏,他看到他十個哥哥都來了,就是沒有看見弟弟來。雖然聖經裏沒有明明的說這件事,但我們注意下文。約瑟在下面追問他們小弟兄的光景,我們就曉得,整個的問題是出在小弟兄的身上。他想到自己的遭遇,又想到沒有看見弟弟來,神不是因為他是同母兄弟,而是因為另外的原因。甚麼原因呢?這些哥哥們從前是那樣的對待我,會不會在這段時間內同樣的對待弟弟呢?這個就是在約瑟心思裏面要解決的問題,也就是這些哥哥們怎樣來看待小弟弟。所以他就藉著一些話向他的哥哥們逼出小弟弟的光景。 愛弟兄的實際 猶大也不能說是一個完美沒有瑕疵的人,但是神卻讓他得著承受長子應許的資格。他究竟有些甚麼給神看中了,而不使他像三個哥哥一樣失去長子名分的資格?猶大是不完全,但他裏面卻是有一點善良的心,神也許就是看中他一點點的良善。正如非拉鐵非教會一樣,主對她說,“你略有一點力量。”(啟三8)雖然她所有的並不多,只是“略有一點”,但神的憐憫讓這一點點發出果效,使神的心得到滿足,神的祝福就臨到她身上。我們在神面前蒙紀念,也是在同一的原則上,不是我們已完全,乃是他的憐憫作補滿。 約瑟被賣是出自猶大的主意。他出這個主意不是要與約瑟為難,乃是要救約瑟脫離其他兄弟們的毒手,讓約瑟存活,不至於死。他說,“我們殺我們的兄弟,藏了他的血,有甚麼益處呢?我們不如把他賣給以實瑪利人,不可下手害他,因為他是我們的兄弟,我們的骨肉。”(三十七26-27)他不能阻止兄弟們為難約瑟,但他也不讓兄弟們傷害約瑟。就是這麼一點點的心思,神給他作了記錄。這是第一點。 他們要再下埃及買糧食,雅各還是不肯讓便雅憫與哥哥們同去。便雅憫若是不去,他們就買不到糧食。這時,猶大向父親雅各說話,“你打發童子與我同去,我們就起來下去,好叫我們和你,並我們的婦人孩子,都得存活,不至於死。我為他作保,你可以從我手中追討,我若不帶他回來交在你面前,我情願永遠擔罪。”(四十三8-9)從猶大說的話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是體貼父親的心,也顧念眾人,他交出他自己來作保證。和四十二37流便說的愚昧話作個比較,猶大的沉實與舍己,就成了他給神紀念的第二件事。這事與他在他瑪身上所顯明的是相類的光景,他服在神的權柄下,他不維護他自己,他只要順服神的心意。 猶大不是只在口裏說準確的話,他也實際的作出他心裏所存的美善。約瑟說要留下便雅憫為奴的時候,猶大就挺身出來說話了。“我父親的命與這童子的命相連,如今我回到你僕人我父親那裏,若沒有童子與我們同在,我們的父親見沒有童子,他就必死。這便是我們使你僕人我們的父親白髮蒼蒼,悲悲慘慘的下陰間去了。因為僕人曾向我父親為這童子作保,說,我若不帶他回來交給父親,我便在父親面前永遠擔罪。現在求你容僕人住下,替這童子作我主的奴僕,讓童子與他哥哥們一同上去。若童子不和我同去,我怎能上去見我父親呢?恐怕我看見災禍臨到我父親身上。”(四十四30-34)猶大這樣的體貼父親,又甘心為弟兄交出自己,不正是神在地上要尋找的人麼!猶大確實是在作著神喜悅的事,使他的缺欠在神的眼前全給遮蓋了,他就是這樣給神看為配得著承受應許的資格。
── 王國顯《活了…就死了──創世記讀經劄記》 創世記第四十四章讀經記錄 蔣繼書 創44:1-34約瑟吩咐家宰說,把糧食裝滿這些人的口袋,盡著他們的驢所能馱的,又把各人的銀子放在各人的口袋裡,並將我的銀盃和那少年人糴稂的銀子一同裝在他的口袋 裡。家宰就照約瑟所說的話行了。天一亮就打發那些人帶著驢走了。他們出城走了不遠, 約瑟對家宰說,起來,追那些人去,追上了就對他們說,你們為什麼以惡報善呢?這不是我主人飲酒的杯嗎?豈不是他占卜用的嗎?你們這樣行是作惡了。家宰追上他們,將這些話對他們說了。他們回答說,我主為什麼說這樣的話呢?你僕人斷不能作這樣的事。你看,我們從前在□袋裡所見的銀子,尚且從迦南地帶來還你,我們怎能從你主人家裡偷竊金鋃 呢?你僕人中無論在誰那裡捜出來,就叫他死,我們也作我主的奴僕。家宰說,現在就照你們的話行吧。在誰那裡捜出來,誰就作我的奴僕。其餘的都沒有罪。於是他們各人急忙 把口袋卸在地上,各人打開口袋。家宰就搜査,從年長的起到年幼的為止,那杯竟在便雅憫的口袋裡捜出來。他們就撕裂衣服,各人把馱子抬在驢上,回城去了。猶大和他弟兄們來到約瑟的屋中,約瑟還在那裡,他們就在他面前俯伏於地。約瑟對他們說,你們作的是什麼事呢?你們豈不知像我這樣的人必能占卜嗎?猶大說,我們對我主說什麼呢?還有什麼話可說呢?我們怎能自己表白出來昵?神已經査出僕人的罪孽了。我們與那在他手中捜 出杯來的都是我主的奴僕。約瑟說,我斷不能這樣行。在誰的手中捜出杯來,誰就作我的 奴僕。至於你們,可以平平安安地上你們父親那裡去。猶大挨近他,說,我主阿,求你容僕人說一句話給我主聽,不要向僕人發烈怒,因為你如同法老一樣。我主曾問僕人們說, 你們有父親有兄弟沒有。我們對我主說,我們有父親,已經年老,還有他老年所生的—個小孩子。他哥哥死了 ,他母親只撇下他一人,他父親疼愛他。你對僕人說,把他帶到我這裡來,叫我親眼看看他。我們對我主說,童子不能離開他父親,若是離開,他父親必死。 你對僕人說,你們的小兄弟若不與你們一同下來,你們就不得再見我的面。我們上到你僕人我們父親那裡,就把我主的話告訴了他。我們的父親說,你們再去給我糴些糧來。我們 就說,我們不能下去,我們的小兄弟若和我們同往,我們就可以下去。因為,小兄弟若不與我們同往,我們必不得見那人的面。你僕人我父親對我們說,你們知道我的妻子子給我生 了兩個兒子。一個離開我出去了。我說他必是被撕碎了 , 如今我也沒有見他。現在你 們又要把這個帶去離開我,倘若他遭害,那便是你們使我白髮蒼蒼,悲悲慘慘地下陰間去了。我父親的命與這童子的命相連。如今我回到你僕人我父親那裡,若沒有有童子與我們同在,我們的父親見沒有童子,他就必死。這便是我們使你僕人我們的父親白髮蒼蒼,悲悲 慘慘地下陰間去了。因為僕人曾向我父親為這童子作保,說,我若不帶他回來交給父親, 我便在父親面前永遠擔罪。現在求你容僕人住下,替這童子作我主的奴僕,叫童子和他哥 哥們一同上去。若童子不和我同去,我怎能上去見我父親呢?恐怕我看見災禍臨到我我父親身上。 從這裡我們看出便雅憫的重要。第一次,他們糴了糧回去的時候,為什麼把西緬留下來, 就是為了便雅憫,因為把西緬留在那裡,你們就跑不掉了,你們必然要把便雅憫帶來。所以,第二次,他們就把便雅憫帶來了。留下西緬的目的是為著便雅憫。 便雅憫,在整個以色列(雅各)的家裡扮演了一個角色,就是他和約瑟是同父同母,從屬靈的意思來講,生命是相同的。約瑟為了要救他的弟兄們和他的父親,他可以抓住他的父親,但是他父親的年紀太大了,不可能跑這麼遠的路程,所以,唯一能夠抓住的就是便雅 憫,他抓住任何一個都是靠不住的,因為他們從小就是犯罪、撒謊,什麼事情都可以作出 來的。抓住流便沒有用,抓住西緬也沒有用,唯一的就是抓住便雅憫,因為便雅憫和他的 生命是相通的。這一次他的目的就是要便雅憫留下來,留下便雅憫的目的:就是要拯救整 個這個家。那意思就是說,你們不要一次一次地來糴糧,你們就搬到埃及來住嘛,我在埃 及就可以把你們整個都養起來,而且可以養整個以色列的後代。這些後裔都是神揀選的,這是約瑟的目的。因此,他要把便雅憫留下來。這個銀盃是在便雅憫的口袋裡搜出來的, 目的就是要把便雅憫留下來。 約瑟預表主耶穌基督。第一個,約瑟是被賣的。約瑟被賣就像主耶穌是被賣的。被賣以後,也很希奇,主耶穌被賣,是祂的一個門徒叫猶大,把祂出賣了。約瑟被賣也是猶大提出來 的,要將他賣給以實瑪利人。約瑟被賣,用了一隻山羊的血來代替了約瑟。所以,從屬靈 的意思來講,約瑟是預表主耶穌,他不僅被賣,而且復活了。最後在埃及被升起來了(高 升了)。約瑟是在什麼地方作宰相的呢?在埃及地。這預表福音救恩臨到外邦人。主耶穌 在地上是被猶太人賣掉的,那些文士、法利賽人、祭司長都把祂賣掉了,把祂殺了。主耶 穌按肉體來說是猶太人,猶太人拒絕了救恩,福音就臨到了外邦人。 所以,約瑟是預表對饑荒的拯救。饑荒的拯救臨到哪裡了呢?埃及。饑荒,是屬靈的饑荒, 屬靈的糧食臨到了外邦人,然後外邦人的數目添滿了,怎麼樣呢?以色列全家得救。以色 列全家要得救,中間要有一個連系,這就是便雅憫,因為便雅憫的生命和約瑟的生命是相通的。 今天的以色列全家還沒有得救;今天的福音還是在外邦人中間作; 今天主耶穌還在外邦人中間掌權,在教會裡面掌權、作王,但是,以色列人還沒有接受祂。 感謝神,今天以色列人中間有一批人是接受了福音、信了主耶穌基督,這一批人可以代表 便雅憫,因為他們的生命和主耶穌的生命是相通的。從預表來講,約瑟一定要抓住便雅憫,正如主耶穌一定要抓住以色列中間的一批基督徒。 所以,必須從屬靈的意義來看,不能只看外表。 現在來看猶大。他願意留下來擔罪。這是不容易的。猶大這個人賣約瑟錯了,但他認罪,其他人都沒有認罪。 ── 蔣繼書《出埃及記讀經劄記》 創世記文字第四十四章釋經證道(張策) 故意栽贓 讀經:創44章 內容: 一、故意栽贓 44:1 約瑟吩咐家宰說:“把糧食裝滿這些人的口袋,盡著他們的驢所能馱的,又把各人的銀子放在各人的口袋裡, 44:2 並將我的銀盃和那少年人糴糧的銀子,一同裝在他的口袋裡。”家宰就照約瑟所說的話行了; 44:3 天一亮就打發那些人帶著驢走了。 本章開頭,約瑟吩咐管家把糧食裝滿弟兄們的口袋,能裝多少就裝多少;又把各人買糧的銀子仍然放在各人的口袋裡面;同時還把他飲酒用的銀盃(5節)放在便雅憫的口袋裡。管家就按照約瑟的吩咐一一照辦。根據3節描述的時間,這些事情管家應當是在晚間趁約瑟的弟兄們睡覺的時候做的。並且次日一大早就打發他們走了,為的是叫他們沒有機會查看自己的口袋。 約瑟已經是第二次吩咐手下這樣做了(42:25)。上一次驗證出了哥哥們的誠實,沒有貪心(43:19-22)。這次,約瑟又故意栽贓,要“陷害”弟弟便雅憫。顯然,他要藉藏銀盃的事,試驗哥哥們的反應,是否會因著嫉妒而對弟弟的安危撒手不管,甚至是幸災樂禍。 二、抓住小偷 1、指控偷竊 44:4 他們出城走了不遠,約瑟對家宰說:“起來!追那些人去,追上了就對他們說:‘你們為什麼以惡報善呢? 44:5 這不是我主人飲酒的杯嗎?豈不是他占卜用的嗎?你們這樣行是作惡了。’”
弟兄們剛剛出城還沒有走多遠,約瑟就吩咐管家去追上他們,責備他們不應當偷竊主人的銀盃。這個銀盃不僅僅是主人喝酒用的,而且是主人用來占卜的。而正因為主人會占卜,才知道他們行了偷竊的事情。他們這樣做是純粹是“以善報惡”:主人釋放他們的弟兄西緬,並且款待他們(43:23,34);他們不知道感恩,反而偷竊銀盃。 “占卜的杯”是埃及人求神問卜的道具;偷竊宗教儀式所使用的器皿,乃是極嚴重的罪。乍一看,這裡的5節和下文的15節似乎告訴我們約瑟是迷信中人,擅長占卜。顯然,這是錯誤的,約瑟是敬畏神的,怎麼可能從事迷信活動呢!應當說,約瑟這個時候仍然是以埃及人的身份出現,為的是繼續試驗下去。 2、立下誓言 44:6 家宰追上他們,將這些話對他們說了。 44:7 他們回答說:“我主為什麼說這樣的話呢?你僕人斷不能做這樣的事。 44:8 你看,我們從前在口袋裡所見的銀子,尚且從迦南地帶來還你,我們怎能從你主人家裡偷竊金銀呢? 44:9 你僕人中,無論在誰那裡搜出來,就叫他死,我們也作我主的奴僕。” 44:10 家宰說:“現在就照你們的話行吧!在誰那裡搜出來,誰就作我的奴僕,其餘的都沒有罪。” 管家按照約瑟的吩咐,很快就追上了弟兄們,叫他們停下腳步,他有話對他們說。他們停下了,他就把約瑟吩咐的話(4-5節)說給他們聽。 面對這樣的指控,弟兄們驚詫不已:怎麼可以這樣誣陷好人呢?他們怎麼就成了小偷呢?因此他們就反駁說,管家不應當這樣無中生有的誣陷好人,他們絕對不可能做這樣不光彩的事情。一個明顯的事實是,上次買糧錯放在他們口袋裡的銀子他們都主動退還(43:21-22),怎麼可能會偷竊約瑟的金銀呢!他們立下誓言:他們當中,只要在誰那裡搜出銀盃來,那個人就要承受死亡;同時他們就作約瑟的奴僕。顯然,他們敢於立下毒誓,是因為他們問心無愧。 管家是心知肚明的,畢竟栽贓的事情是他一手操辦的(2節),他很清楚約瑟弟兄們這樣的誓言對他們是極其不利的。但是他仍然裝作毫不知情(43:23),一本正經的表示,就按照他們的誓言辦。不過,只懲罰偷的人,並且是作奴僕,而不是死亡;其餘無辜的人則不會治罪的。 管家之所以減輕刑罰的程度,是因為他清楚搜查銀盃的目的不在於懲罰,乃在於試驗存心。因為他乃是照著約瑟的意思,只將便雅憫一個人羅織入罪,以查看哥哥們的反應如何。 3、找到贓物 44:11 於是他們各人急忙把口袋卸在地下,各人打開口袋。
44:12 家宰就搜查,從年長的起,到年幼的為止,那杯竟在便雅憫的口袋裡搜出來。 44:13 他們就撕裂衣服,各人把馱子抬在驢上,回城去了。
立下誓言之後,弟兄們就急忙卸下了口袋,並且趕緊打開。管家就裝模作樣的進行搜查。為了不引起懷疑,管家就從年長的開始搜查。前面的都一無所獲,最後搜的是便雅憫,結果從他的口袋裡搜出了銀盃。便雅憫目瞪口呆,弟兄們也是目瞪口呆。這裡沒有提到裝在各人口袋裡的銀子(1節),因為第5節的指控只提及銀盃。 不知道便雅憫有沒有立刻作出辯解。當然,辯解也無濟於事,因為事實勝於雄辯。如果按照弟兄們的立誓(9節),便雅憫就當被處死,而其餘的人作約瑟的奴僕;而如果按照管家的話(10節),留下便雅憫作奴僕即可,其餘的人可以打道回府。顯然,後者是對哥哥們極其有利的。 如果哥哥們像嫉妒約瑟那樣一直嫉妒便雅憫,一直恨父親的偏心,這個時候完全可以丟下便雅憫撒手不管,打道回府。頂多只留下在父親面前作過擔保的猶大而已(43:9)。因為父親一直偏愛便雅憫本來就是令人氣憤的。現在又是罪有應得,偷了人家的東西,活該!雖然猶大在父親面前作了擔保,但是便雅憫被抓並不是由於他的失職,完全是咎由自取,怎能怪罪於他呢! 但是,面對這種意想不到的局面,哥哥們沒有對便雅憫進行埋怨、責備,也沒有只顧一己安危而丟下他撒手不管,更沒有幸災樂禍,反而是“撕裂衣服”,這是古時中東人表達悲傷、哀痛的方式。他們“把馱子抬在驢上”,和便雅憫一同返回城裡。“馱子”,是指牲口背負的袋子或器具,用以裝糧食和物品。 三、嚴厲責問 44:14 猶大和他弟兄們來到約瑟的屋中,約瑟還在那裡,他們就在他面前俯伏於地。 44:15 約瑟對他們說:“你們做的是什麼事呢?你們豈不知像我這樣的人必能占卜嗎?” 一行人垂頭喪氣回到了約瑟的官邸,約瑟還在家,他們就俯伏敬拜他。這是第三次應驗約瑟所作的夢了(37:5-10;42:6;43:26)。 應當說,約瑟一直在焦急的等待,他不知道哥哥們會怎樣處理這個意外事件。當他看到一行人全部返回的時候,心裡多少得到了一些安慰。他們能夠和便雅憫一同回來,至少可以說明他們很關心他的安危。看來,這20多年來哥哥們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不再像當初那樣的冷酷無情、自私自利。 但是約瑟仍然要繼續試驗哥哥們,他裝作很生氣的樣子責備道:“你們這些人到底做的是什麼事情呢?我好心對待你們,你們怎麼可以以偷竊來回報我呢?你們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就可以溜之大吉嗎?難道你們不知道我這樣的人必定能夠通過占卜而無所不知嗎?” 四、願守誓言 44:16 猶大說:“我們對我主說什麼呢?還有什麼話可說呢?我們怎能自己表白出來呢? 神已經查出僕人的罪孽了,我們與那在他手中搜出杯來的都是我主的奴僕。” 44:17 約瑟說:“我斷不能這樣行,在誰的手中搜出杯來,誰就作我的奴僕;至於你們,可以平平安安地上你們父親那裡去。” 面對約瑟的責備,猶大仍然代表眾弟兄講話。他不無慚愧的表示,他們是百口莫辯、無言以對,因為事實勝於雄辯,雖然他們是無辜的。他知道,之所以會蒙受這樣的不白之冤,是因為神在按照他們曾經犯下的罪孽報應他們,比如先前出賣約瑟的罪(37:18-28)。既然如此,他們願意遵守誓言,承擔責任,和便雅憫一同作約瑟的奴僕。 這個猶大已經不再是昔日那個講話不算話的猶大(38:11,14,26),也不再是和弟兄們一樣冷酷無情、自私自利賣掉約瑟的猶大(37:26-27)。而他的意見就代表了大家共同的心聲。哥哥們的轉變很令約瑟感到高興。 約瑟仍然繼續試驗下去。他以不容置疑的口氣告訴哥哥們,他不會欺負無辜的。誰偷的銀盃,誰就作他的奴僕。其餘無辜的人則可以平平安安回家去。 五、願受刑罰 1、容作解釋 44:18 猶大挨近他說:“我主啊,求你容僕人說一句話給我主聽,不要向僕人發烈怒,因為你如同法老一樣。 對方是埃及宰相,話說到這個份上已經沒有商量的餘地了,再繼續糾纏下去顯然是不知趣的表現了。而一旦惹他發怒,全部殺掉也是完全可能的。古時專橫的君王往往憑一時的喜怒定案,不容臣僕分訴。何必自討沒趣、自找苦吃呢! 但是,猶大沒有放棄,仍然壯膽哀求約瑟。他懇請約瑟息怒,因為他們懼怕約瑟如同懼怕法老一樣。他懇請容許他說一句話。 根據下文看,猶大重點強調的是便雅憫在父親心中的重要性。如果他不能安全返回,就必然危及父親的生命(20,22,29-31,34節)。而他卻犯下了偷竊的罪行,必須作約瑟的奴僕,是不能回去的(10,12,17節)。為了保證父親不受到打擊,猶大就懇請約瑟容許自己代便雅憫承受刑罰,以保證便雅憫安全的返回(32-33節)。 2、必須帶來 44:19 我主曾問僕人們說:‘你們有父親、有兄弟沒有?’ 44:20 我們對我主說:‘我們有父親,已經年老,還有他老年所生的一個小孩子。他哥哥死了,他母親只撇下他一人,他父親疼愛他。’ 44:21 你對僕人說:‘把他帶到我這裡來,叫我親眼看看他。’ 44:22 我們對我主說:‘童子不能離開他父親,若是離開,他父親必死。’ 44:23 你對僕人說:‘你們的小兄弟若不與你們一同下來,你們就不得再見我的面。’ 猶大說到上一次來買糧的情景,他們已經清楚告訴約瑟父親很疼愛便雅憫,是不能離開他的。他就是父親的命根子。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父親老年的時候生的,二是弟弟出生的時候,母親就死了,三是同母的哥哥也死了。但是,約瑟卻懷疑他們是奸細,命令他們必須把便雅憫帶到埃及才能證明他們的清白,並且扣下了西緬為人質(42:9-24)。 3、與父談判 44:24 我們上到你僕人我們父親那裡,就把我主的話告訴了他。 44:25 我們的父親說:‘你們再去給我糴些糧來。’ 44:26 我們就說:‘我們不能下去,我們的小兄弟若和我們同往,我們就可以下去,因為小兄弟若不與我們同往,我們必不得見那人的面。’ 44:27 你僕人我父親對我們說:‘你們知道我的妻子給我生了兩個兒子, 44:28 一個離開我出去了;我說:他必是被撕碎了,直到如今我也沒有見他。 44:29 現在你們又要把這個帶去離開我,倘若他遭害,那便是你們使我白髮蒼蒼、悲悲慘慘地下陰間去了。’ 猶大說到他們回去與把約瑟的話告訴了父親(42:29-34)。後來所買的糧食吃光了,父親叫他們再來買糧。他們就與父親談判,父親不肯妥協,原因就是不想讓這個最疼愛的兒子遭遇不測(43:1-7)。至於第一次談判父親沒有同意(42:37-38),使他們遲遲未動身回來覆命的情況,以及父親又是怎麼最終妥協的(43:8-14),猶大沒有提到。 4、性命攸關 44:30 我父親的命與這童子的命相連,如今我回到你僕人我父親那裡,若沒有童子與我們同在, 44:31 我們的父親見沒有童子,他就必死。這便是我們使你僕人我們的父親,白髮蒼蒼、悲悲慘慘地下陰間去了。 猶大特別強調了便雅憫和父親是密不可分、性命相關的。若是他不能平安返回,父親必定會死的。而這顯然是他們的不孝,無異于殺死父親的兇手。 5、願受刑罰 44:32 因為僕人曾向我父親為這童子作保說:‘我若不帶他回來交給父親,我便在父親面前永遠擔罪。’ 44:33 現在求你容僕人住下,替這童子作我主的奴僕,叫童子和他哥哥們一同上去。 44:34 若童子不和我同去,我怎能上去見我父親呢?恐怕我看見災禍臨到我父親身上。” 猶大最後提到了為童子以自己的性命擔保的事情(43:9)。既然他已經擔保,因此他信守承諾,願意代替犯錯的便雅憫承受刑罰,作約瑟的奴僕;而讓便雅憫和弟兄們一同返回。若是他只顧自己安危,丟下便雅憫不管,怎能有臉回去見父親呢!雖然不是因為失職導致便雅憫遭難,但是若是眼睜睜看著父親因著失去便雅憫而憂傷至死,自己又於心何忍呢! 至此,約瑟看到了一個全新的猶大,完全判若兩人:不僅僅是信守諾言,勇於承擔責任;娓娓道來的話語中更是洋溢著對父親的體諒和對弟弟的愛護!難怪約瑟再也隱忍不住,與眾兄弟泣擁相認(45:1-15)。 後來以色列眾支派與猶大支派對抗時,只有便雅憫支派站在猶大支派這一邊(王上12:20-24)。 六、反省反思 1、如何理解約瑟的栽贓陷害?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到約瑟哥哥們的轉變? ── 張策《創世記文字釋經證道》 創世紀第四十四章讀經筆記(麥穗) 約瑟的杯 約瑟已經見到便雅憫,但他還是不能講明自己身份。他要繼續證明並顯明幾件事,都是為著讓以色列全家建立在一個更堅實的生命基礎上。僅僅以感情為基礎的團圓達不到這個豐滿的目標。約瑟所精心設計的,卻達到一個奇妙的深度和高度。 約瑟暗中讓他的管家在把糧食裝滿所有人的口袋,把各人用來買糧的銀子放到各人的口袋裡,並將約瑟的銀盃也放到便雅憫的口袋裡。 「並將我的杯, 就是那銀杯,和那少年人糴糧的銀子一同裝在他的口袋裡。」創 44:2 (強調部分為更符合原文的直譯)。 這其中的關鍵環節,是把銀盃放在便雅憫的口袋裡。其它的,如糧食放在口袋裡,是他們該得的,因為他們就是來糴糧的。把各人用來買糧的銀子放到各人的口袋裡是一個恩典,因為他們本來該付銀子,並且實際他們也付了,但約瑟卻把他們的銀子暗中還給了他們。 而把銀盃放在便雅憫的口袋裡,卻是一件極不尋常的事。如此不尋常,以至於每個看到的人只能得出一個結論:是便雅憫偷得。這也正是約瑟管家在第二天追上他們,搜查並在便雅憫的口袋裡發現了銀盃時所得出的嚴厲結論,也是猶大和弟兄們無法否認的。 約瑟背後的用意很清楚,他使計要把便雅憫留下。單單就這個目的來講,結果表明這個方法是再有效不過了。感謝 神,約瑟有這樣的聰明智慧。 但是約瑟所做的,不僅僅在實際效果上實現了留下便雅憫並帶來以色列全家。約瑟的杯在更深處說明的是一個重要的屬靈原則。 這是聖靈的安排。表面上好像約瑟使了一個不太光明正大的手段 (雖然目的是完全光明純潔的),而實際上卻是在寓意上宣告:在屬靈的實際裡
(範疇裡),在約瑟和便雅憫在團圓之後,若再把便雅憫帶走是不合法的 (即違背屬靈原則的)。如果原來的分離是不幸的話,現在的分離則是不法的。 在預表上,約瑟代表復活的榮耀基督,便雅憫則代表基督在地上的能力。事實是,當便雅憫和約瑟相遇後,約瑟的杯即為便雅憫的杯。不是隨便的杯,就是那銀盃,
用來說預言的。這裡原文說 “用來占撲的”,是用埃及人的語言告訴管家的,因為管家是埃及人。但對約瑟來講,“占撲”不同於埃及人術士所為。這杯代表他和耶和華的關係,那裡裝著他說預言和解夢的能力。這杯代表著福分,包括喜樂,豐富和力量。 “耶和華是我的產業,是我杯中的分;我所得的,你為我持守。”詩篇 16:5。 “[耶和華]使我的福杯滿溢。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詩篇 23:5。 基督在地上的能力 (便雅憫)和復活基督的榮耀 (約瑟),是同一杯中的分,必不能分離。這正是便雅憫口袋中的杯所表明的。約瑟將那杯放入便雅憫的口袋,是因為在他心裡有個原則性的前提: 以便雅憫從此不再離開他,不再和他分離。便雅憫只要在約瑟身邊,這杯在他口袋中就不僅是合法的,並且代表約瑟和便雅憫美好的合而為一;但是一旦便雅憫離開約瑟,這杯在他口袋中就是不法的。因此,便雅憫被捉如賊。這裡表明的是一個屬靈的實際,和誰的動機如何
(如便雅憫是否故意偷的等)不相關。 在地上的能力,若不是彰顯基督的榮耀,都是不法的。有多少時候,這地上的便雅憫(基督徒和教會)施展自己的能力,卻並不彰顯復活基督的榮耀的呢?便雅憫和約瑟分開了,教會和復活的主分開了,一切的能力和作為都是不法的,是賊竊行為。但願約瑟的管家早日追來,截回便雅憫。 猶大 – 以色列王者風範的彰顯 約瑟的安排,同時還創造了一個佳美的場景,讓猶大在真實無偽的場景下,顯明了他的為人和品德。看本章
14-33 長篇幅的猶大在約瑟面前所吐的真言和掏心的申訴,就看到了猶大裡面的人。 這是除了約瑟之外再沒有看到的義。 正直、謙卑、無私。這是王者風範。 猶大不僅為了弟兄便雅憫把自己舍了,並且他的心向著的是眾子的父親。這是長子風範 (雖然猶大是四子)。 「因為僕人曾向我父親為這童子作保,說:『我若不帶他回來交給父親,我便在父親面前永遠擔罪。』 現在求你容僕人住下,替這童子作我主的奴僕,叫童子和他哥哥們一同上去。
若童子不和我同去,我怎能上去見我父親呢?恐怕我看見災禍臨到我父親身上。」 這還是原來那個猶大嗎,那個在路上找妓女,同謀賣兄弟的猶大?耶和華的手何等奇妙。祂在人身上做奇妙的事。這正是約瑟想在父家所看到的。約瑟為著父家所受的苦沒有白白受。 約瑟的心被大大感動。他知道時機已經到了。── 麥穗《創世記讀經筆記》 參觀創世記一日一章(李廷樞)創世記44章 約瑟在最後關頭試驗兄弟們。即是要知道兄弟是不是真正悔改之心。約瑟在便雅憫的袋裡藏裝銀盃(2)、是要看一看被發見時、兄弟們的反應如何? 當從便雅憫的袋裡發見銀盃的時候、兄弟們回去埃及在約瑟面前提出、我們大家不回去、要成為你的奴隸。即是表示他們全體要負起連帶責任的心意。這是和數十年前出賣約瑟的兄弟完全不一樣的態度。甚至猶大也曾向父親以色列、所約束的事告訴約瑟、就是若不帶回便雅憫、就怎麼能回去呢。所以我們大家要代替便雅憫、留在埃及作奴隸(33)。 這位猶大在數十年前是主張「殺我們的兄弟」(37;26)。涀在卻說為小弟便雅憫我要犧牲。他們一行的心、有很明顯的改變了。 ──
李廷樞《參觀創世記一日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