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约书亚记第九章拾穗

 

【书九1约旦河西,住山地、高原,并对着黎巴嫩山沿大海一带的诸王,就是赫人、亚摩利人、迦南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的诸王,听见这事,

         “诸王”是约但河西迦南人各族的领袖。迦南全境甚多独立小城,有王统治。――《启导本圣经约书亚记注释》

         「山地」(1)指迦南的中央山地。「高原」(1)原文是「低地」,特指中央山地和西面地中海沿岸平原之间的丘陵地带「示非拉 Shephelah」,是后来以色列人与非利士人长期争战的地方。「对着黎巴嫩山沿大海」(1)指地中海沿岸向北一直到黎巴嫩山区的海岸平原。── 约书亚记综合解读

         「高原」:字义是「低地」,或者是「犹大山区之西的地带」的专有名词。──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大海」:「伟大的」「海」(the Great Sea)。这名称通常用来专指地中海(the Mediteranean Sea)。──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赫人」:「赫的子孙」,「赫」是迦南的第二个儿子。──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亚摩利人」:字义是「山居者」,原居于幼发拉底河西部,后来迁徙至迦南地。──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迦南人」:指迦南地的原有居民,有时也特指「占据山谷和海岸平原的迦南地原有居民」。──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比利洗人」:原意是「属于某一村庄的人」、「乡村人」。应该是居住城市的迦南人之外的另一个民族。──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希未人」:字义是「村民」,居住于迦南北方靠近黑门山之处。──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耶布斯人」:曾经占领耶路撒冷 撒上 158 ,原居于迦南山区。是迦南的第三个儿子的后代。──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诸王。这些王听到消息以后无疑既生气又害怕,所以就召集了紧急会议。他们不但听说了耶利哥和艾城的沦陷,无疑也听说了以巴路山的大会。在那里以色列人宣布耶和华的律法是迦南全地的律法。以巴路山的大会表明以色列人将成为这里唯一的主人。迦南人的怒气可能盖过了他们的恐惧。他们决心联合抵抗,希望阻止对其领土的入侵。

  约旦河西。原文是“约旦河那边”。这句话可能是作者在约旦河东写的,也可能他刚过河。如果他已经在巴勒斯坦安家,就不大可能这样写。这证明至少《约书亚记》的这一部分是很早写的。如果作者不是在河东,或者自认为在河东,“约旦河那边”就是指河东了(见士517)

  山地。指巴勒斯坦中部的山区,后来成为犹大和以法莲的领土。

高原”指现在的谢费拉地区,或西部丘陵。

沿大海一带”包括非利士和沙伦的沿海地带。── SDA圣经注释

 

【书九1~2为以下几章的引言,这与诸王的战争始记于10章。――《串珠圣经注释》

         赫人……耶布斯人:意指当时居住在迦南地的七个民族<绪论,迦南诸民族>。前面攻下的艾与耶利哥都是小城邑,从此以色列要征服的对手是拥有辽阔土地与众多居民的迦南各族。神早已计划尽行毁灭迦南列族(1513~16),摩西在世时也再次宣告了迦南列族的灭亡(23232833),并下了与此相关的命令(1824~26;申723) 诸王……争战:是迦南各族第一次缔结同盟的场面。第二次同盟是以夏琐王为中心,在巴勒斯坦北部缔结的(111~3)。然而,他们的同盟因基遍之战(10)与米伦水边之战(114~14)依次被瓦解。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迦南地并没有统一的国家,而是由许多独立的城邦组成,「诸王」(1)指各个城邦的首领。迦南诸王「听见」(1)神大能的作为,最初是恐惧,「心都消化了」(9;五1);但现在恐惧却变为仇恨,因着仇恨的力量要「同心合意」(2)地与神的百姓争战。在前八章中,是以色列人主动选择争战的对象与地点;现在却是迦南诸王主动联合起来,「同心合意地要与约书亚和以色列人争战」(2),也就是「同心合意」地与神争战。── 约书亚记综合解读

         当以色列人夺取中部山区的重要据点耶利哥和艾城,便将迦南一分为二,开始先南征后北战。 91~2 可以看作约书亚记第九章到第十一章的引言, 91~1043 描述南部的战役, 111~15 则是提到北部的战役, 1116~23 则是征服整个地区的总结。──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书九1~27与基遍签署友好条约:闻听艾与耶利哥被以色列所征服的消息之后,迦南诸民族就都聚集,为同心合意地抵抗以色列而结成联盟(12)。基遍居民派遣假装从远方而来的使臣,建议以色列与之结盟,约书亚落入他们的圈套而与之立约,但是,三日之后他们暴露了身份(16)。然而 ,约书亚因不能违背指着神的名所起的誓,只好让他们存活,让他们作以色列永远的仆人(14~27)。以色列与基遍立约的事件,显然是违背了神的命令(3415~17;林后615)。虽然是这样,但因以色列并非故意犯这些罪,神也就没有直接惩罚以色列。但日后以色列不停地受到他们的折磨(101~14;撒下211~14)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列国历来都是争斗不休,只有对神的仇恨能使他们联合起来;世人从来都是各持己见,只有对神的抵挡能使他们观点一致。今天的属灵争战和过去的迦南争战一样,世人和迦南诸王「同心合意」地反对神,背后都是撒但在辖制和挑动,要使「世上的君王一齐起来,臣宰一同商议,要敌挡耶和华并祂的受膏者」(诗二2)。因此,世人「听见」了福音,天然的反应都是恐惧、仇恨,「心里刚硬」(十一20),正如主耶稣所说的:「若不是蒙我父的恩赐,没有人能到我这里来」(约六65)。所以主耶稣向圣父的祷告,不是让所有的人都得永生,而是「叫祂将永生赐给祢所赐给祂的人」(约十七2)。── 约书亚记综合解读

         九至十一章原文都以「听见」(1;十1;十一1)开始,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学结构,描述了以色列人横扫整个迦南地的争战。── 约书亚记综合解读

         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奇迹式地过了约旦河之后( 3 ),先后拿下了耶利哥城( 6 )和艾城( 8 ),这些事情就像炸弹般地在迦南地掀起了轩然大波。迦南人出现了两种反应,主流派主张是团结起来负隅顽抗,积极备战并连手抗敌, 91~2 开头讲的就是这种情形;另一种反应是 93~27 所讲的基遍人的做法,用诡计来谋求活命。──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为何这时候迦南人才开始结盟抵抗以色列人?可能是结盟需要时间,也可能如 79 约书亚的预料:因为以色列在艾城战败,所以迦南人认为以色列人也有打败的机会,因此才开始振作结盟要抵抗以色列人。──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书九2就都聚集,同心合意地要与约书亚和以色列人争战。

         「同心合意」:原文是「同一个口」。──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同心合意。直译是“异口同声”。“口”常用来指“命令”。本节可能是这个意思。六个民族合兵统一指挥以应付危机。虽然他们属于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的利益,无疑也常常彼此不和,但他们要联合起来抵抗神的子民。对义人的仇恨是他们联合的基础。恶人往往都是这样的。例如对基督的敌意曾把彼拉多和希律联合起来。到了末日,这种敌意也会把一切宗教和政治势力都联合起来反对神的真正余民,就是那“守神诫命和耶稣真道的”(1217)。── SDA圣经注释

 

【书九3基遍的居民听见约书亚向耶利哥和艾城所行的事,

         “基遍”有“山城”的意思,位于艾城西南,在耶路撒冷西北约12公里,面积大过耶利哥和艾城(2)。城中居民为希未人,属当灭的民族(211~19;申七1)。基遍既近耶利哥与艾城,在以军的攻势中首当其冲;若告以实情,和约决无可能;所以诓称来自远方,慕名前来立约讲和,以逃厄运。依规定,以色列人可以和迦南地以外民族立和约(参申二十11~15)。约书亚信以为真,与之立约,以色列会众的首领且为此起誓。

自此以后,基遍人在以色列人的社会中,虽属次等公民,但受到保护(23)。分地时,基遍城划归便雅悯支派(十八25),后来成为利未人城邑(二十一17),也是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宗教中心(王上三4~5;代上十六39;代下一3)

本章为以色列人取得迦南大部分土地记录的第一部分——中部战役。此役将迦南分切为二,以中部高原为根据地,开始南征北讨。1011章各为南部及北部战役的记录。――《启导本圣经约书亚记注释》

         基遍在耶路撒冷西北约十公里(六英里)――《串珠圣经注释》

         「基遍」(3)的字义是「丘陵城市」,「是一座大城」(2),位于艾城西南约16公里的丘陵地带,比「住山地、高原,并对着黎巴嫩山沿大海一带的诸王」(1)更靠近艾城,很可能就是以色列人的下一个目标。因此,迦南诸王「听见」(1)了神大能的作为,决定「同心合意」(2)地与神的百姓争战;但基遍人「听见」(3)了神大能的作为,却决定来求和。── 约书亚记综合解读

         「基遍」:字义是「丘陵城市」,现代的 el~Jib,距离耶路撒冷6.8公里。位于艾城西南,面积大过艾城 102 。──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基遍。直译是“山丘”。 基遍位于丘陵地带,里面有一个水池。耶利米称之为“大水池”(4112)。它在耶路撒冷西北约9公里处通往约帕的路上。其中所住的希未人(97;见创1017注释)包括在本章12节的联盟中。基遍人听到耶利哥和艾城毁灭的消息以后,意识到抵抗以色列人是徒然的,就精心策划了一个计谋来讨好以色列人,与他们立约。

  有些学者认为希未人(见创1017注释)就是何利人(见创3620注释)。七十士译本为称希未人为何利人(Chorrhaion)。如果这种说法是对的,那么来自亚美尼亚凡湖西南的何利人在赫人来到以前就定居在基遍一带。

  基遍人的政体多少有些民主,因为基遍的使者说是他们的长老和那地的一切居民派他们来的(11)。如果他们有国王统治的话,他一定会骄傲自大,不肯向以色列人低头,于是基遍人就可能与迦南诸王结盟了。基遍人大概向以巴路山派出了探子,听到了律法的宣读,以及神给以色列人(见申71~3)不可怜悯迦南人,在战争中不可宽恕他们,也不可与他们立约(见出2332)的命令。基遍人决定不抵抗,至少表达了他们对以色列人神之大能一定的信心。他们愿意与以色列人立约,包括保证放弃偶像崇拜并接受对耶和华的崇拜。── SDA圣经注释

 

【书九3~27以色列人可以跟远方的城市和平相处,但他们却必须把迦南地的城全然毁灭(申七12;二○11~15)。由于“基遍”距离艾城西南面只有六英里半(10.5公里),所以它的特使必须装作从远方来,才可以逃过正在入侵的以色列人。――《约书亚记雷氏研读本》

         基遍人恐怕以色列人灭绝他们,故设诡计冒充长途跋涉由远地而来的使者,欺哄以色列人和他们立约,结果虽然逃过厄运,但却受咒诅,世世代代为人奴隶。――《串珠圣经注释》

         ◎ 93~13 提到基遍人知道神吩咐过摩西将迦南人完全消灭并将迦南地赐给以色列人( 924 ),他们基遍既然靠近耶利哥与艾城,在以色列军队的攻势中必然首当其冲,如果告以实情,绝无可能立约讲和。但是他们不甘心坐以待毙,因此寻求自救之道。或许他们也知道神只吩咐灭绝迦南人,对迦南以外的民族可以讲和( 2011~15 )。因此,他们就谎称来自远方,慕名而来立约讲和( 969~11 )。为了叫以色列人相信,他们就设法把所派的使者扮成一副长途旅行的模样:穿着旧衣服、旧鞋,拿着旧口袋和破裂的旧皮酒袋,带着干而变成碎屑的饼(94~512~13 )。──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书九4 就设诡计,假充使者,拿旧口袋和破裂缝补的旧皮酒袋驮在驴上;

         根据律法,以色列人可以与远方的各城缔结和约(申二十10~15),但不可与迦南地的各城「立约」(申七1~2),必须把他们全部消灭(申二十17),免得被他们败坏的行为和偶像所污染。基遍人离吉甲只有约38公里,但他们可能知道这条命令,所以「设诡计」(4),煞费苦心地冒充是远方之人。他们的行为虽然诡诈,但却也像那位「不义的管家做事聪明」(路十六8)。── 约书亚记综合解读

         「诡计」:原文是「机灵」、「狡猾」、「睿智」。这个字圣经仅出现五次,用于正面有三次: 14 85 812 ,可以指「谨慎」。若用于负面有出 2114 ,便意味「背叛或阴谋」。在此94 有负面之意,不过并不像出埃及记到谋杀的地步。就基遍人而言,这可能是谨慎的一步,因为这是他们惟一自保的方式。──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假充使者」:「整装而去」。──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设诡计。如果约书亚求问神,基遍人的诡计马上就会戳穿。但就像在艾城一样,他又一次忽略了这样做。

  假充使者。该词在圣经其他地方没有出现。原意是“旋转”。只出现在阿拉伯语中。如果用d 替换r (这两个字母在在希伯来文中很容易混淆),该词就译成“准备行装”,与第12节中“带出来的这饼还是热的”意思就一样了。这种译法与许多手稿和古代译本相吻合,如七十士译本和叙利亚译本。可以理解为他们要装扮成使者。“准备行装”似乎更符合上下文。── SDA圣经注释

 

【书九4~5诡计一词的意思,与「智慧、了解」接近。若用于正面,如箴言一4和八512,可以指「谨慎」。若用于负面,如出埃及记二十一14,便意味「背叛或阴谋」。约书亚记九4有负面之意,不过并不像出埃及记二十一章一样,到谋杀的地步。就基遍人而言,这是谨慎的一步,是他们惟一自保的方式。这字与12节有一个动词的字根,(NIV packed),在形式上相仿;MT 4节也用到这字根的形式(s]yr Hithpael,反身形式),可以译为他们以使者的身分出去──《丁道尔圣经注释》

         「假充使者」(4)原文是「整装而去」。「长了霉」(5)原文是「碎屑」,意思是「易碎的」。「他们到吉甲营中」(6),因为此时约柜和约书亚的总部还在约旦河谷的吉甲。── 约书亚记综合解读

 

【书九5将补过的旧鞋穿在脚上,把旧衣服穿在身上。他们所带的饼都是干的,长了霉了。

         闻听以色列奇迹般地渡过约但河并毁灭耶利哥与艾的消息之后,基遍居民认识到不能再抵挡以色列。他们得以生存的唯一方法就是与以色列缔结和约。然而,基遍居民非常清楚以色列决不肯与他们缔约,因此,为了保存生命,他们拟定了非常细致的计划。如衣鞋都已破裂,饼也长了霉,这意味着至少旅行了好几个月以上。然而,以色列渡过约但河占领耶利哥与艾城的时间并不长。若以色列仔细察看了基遍密使们的行为,小心留意他们说话的前后关系,约书亚与以色列百姓就可以看穿他们的谎言。这件事是以色列百姓自开始展开迦南征服战之后犯的第二个错误(7)。基遍居民使用奸计请求缔约,使以色列陷入圈套,表明了基遍人非常有智慧且具有卓越的洞察力(1016)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长了霉」:原文是「碎屑」、「面包屑」。意思是「破碎了」。──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书九6 他们到吉甲营中见约书亚,对他和以色列人说:“我们是从远方来的,现在求你与我们立约。”

         求……立约:直译就是“切割”或“掰开”。这句话来自古代的风俗,当事者将牲畜的身体分成两半,从中经过以示立约。这种仪式象征,若违背所立之约便就象这被掰开的牲畜一样受死亡的惩罚<195,理解契约神学>。“立约”的内容就是以色列保证不入侵基遍。契约应该是立约双方在彼此平等的条件下才得以成立。然而,基遍人突然出现在以色列人面前,提出单方面的要求。约书亚之所以与他们立约,似乎是因为基遍人采取了顺服态度(821)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吉甲」:应该就是 59 约旦河旁的「吉甲」。──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以色列人回到了耶利哥吉甲(靠近耶利哥)原来的营地,而不是一些人所认为的是靠近示剑的新吉甲(见王下21)。书917说以色列人从吉甲的营地起程,第三天到达基遍。但示剑离基遍很近,根本用不了三天。书107所说“约书亚上去”更证明了以色列人的营地是在约旦河谷。── SDA圣经注释

 

【书九7以色列人对这些希未人说:“只怕你们是住在我们中间的,若是这样,怎能和你们立约呢?”

       最值得留意的,是这里所提到的希未人、长老,和约但河以东以色列人征服之地的细节。以色列人不知道基遍人就住在附近,这里说,他们是和希未人说话。由此或许可以推论,希未人是好几族人的泛称,而基遍人乃是其中之一。但是为什么此处要提到这个细节?这个词与约书亚记九1相连,那里提到希未人是要与以色列人争战的迦南诸族之一。这些迦南人并不承认以色列之神是至高的神。这个词或许也暗示,这族人的起源是在安纳多利亚(Anatolia;参:书三10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40,Name=iii. 過河的吩咐,第二部分(三613})。若是如此,便可以解释11节的长老──《丁道尔圣经注释》

         “希未人”明显是相等于何利人(比较创三六220),而何利人就是在约书亚等人定居巴勒斯坦之前已经住在那里的胡利人。――《约书亚记雷氏研读本》

         在胜利面前,以色列人和约书亚并未完全放松警惕,他们都怀疑「这些希未人」可能「是住在我们中间的」(7)。── 约书亚记综合解读

         「希未人」:字义是「村民」。 97 说基遍是希未人, 91也说希未人准备与以色列人争战。因此可知基遍应该是希未人的一支。 撒下 212 说基遍是「亚摩利人」,应该是用「亚摩利人」泛指迦南人。──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以色列人。原文是单数,但后面的动词是复数,说明这里指的是“以色列”的个人。七十士译本为 “以色列的孩子”。叙利亚译本为“以色列家”。显然谈判是由首领来实施的。

  希未人。见第三节注释。

  立约。以色列人可以与远方的城邑缔结和约,但不可以与附近的七个迦南民族讲和(7122010~15)。必须把他们全部消灭(2017),免得以色列人受他们虚假宗教和败坏品行的污染。故一再指示以色列人不可与他们立约(见出323412;申:22016~18)。基遍人似乎知道这条命令,因所以设法冒充来自远方的人。── SDA圣经注释

 

【书九8他们对约书亚说:“我们是你的仆人。”约书亚问他们说:“你们是什么人?是从哪里来的?”

         你们……哪里来的:约书亚本当根据这种疑问,调查出他们的真相。义人容易陷入恶人的奸计,因此当具有蛇一般的智慧(1016)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我们是你的仆人」(8),意思是愿意接受神百姓的管理,也就是投靠以色列的神(9)。── 约书亚记综合解读

  这样说可能是出于礼貌,而不是心悦诚服(见创324185018;王下105167),只是为了让以色列人动心。基遍人无疑想作出一些如纳贡之类让步,但希望条约尽可能对他们有利。然而他们精心编织的答复并不能使约书亚满意。这可以从他对他们所提的问题中看出来。他在疑惑不定的时候应该求问神。他可能像现今的很多基督徒那样,感到自己不需要麻烦神就能处理好事情。但神吩咐我们把一切问题都带到祂面前来。不要觉得会麻烦祂,增加祂的负担。如果我们把一切问题都带到主的面前,不依靠自己的聪明,就能避开许多的陷阱(35~7)。── SDA圣经注释

 

【书九9他们回答说:“仆人从极远之地而来,是因听见耶和华你神的名声和他在埃及所行的一切事,

         基遍人的表白(9~10)与喇合的话相似(书二10~11),他们都是因为「听见」(9节;二10)神在埃及和约旦河东所行的大事,所以愿意来投靠神。但基遍人故意不提「约书亚向耶利哥和艾城所行的事」(3),因为远方的人不应该知道最近才发生的事。── 约书亚记综合解读

  因耶和华的名。这句话表明基遍人已在一定的程度上追求神了。他们只有一点认识,就实行自己有限的亮光。他们的手段固然不对,但他们开始侍奉真神,这总是对的。他们虽然不了解整个事情的缘由,但他们知道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要远超过任何所谓的神为其百姓所做的。他们据此开始权衡那些“神”的价值。神尊重他们有限的信心,不允许以色列人取消对他们的保证。神按照人的现状接纳他们,并设法引导他们进入更完美的侍奉。有些人开始侍奉神时动机完全是错误的,但神接纳他们的降服,并帮助产生更良好的动机。基遍人就是这样。就属灵的特权而言,他们拥有立约的全部福气。

  祂所行的一切事。基遍人故意只列举发生在埃及和约旦河东的事。如果他们提到耶利哥和艾城,谎言就会被戳穿。因为远道而来之人,一般是来不及知道最近发生之事的。── SDA圣经注释

 

【书九10并他向约旦河东的两个亚摩利王,就是希实本王西宏和在亚斯他录的巴珊王噩一切所行的事。

         基遍人很聪明,他们不提以色列人近期的胜利——若他们真的从远方而来,就不可能知道那些事情。――《约书亚记雷氏研读本》

         这些基遍的使者只提及以色列人在约但河东的战绩,佯装从远方而来,不知道他们最近的胜利。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事迹,以及他们对希实本王西宏和巴珊王噩的待遇,在迦南地居民来说是耳熟能详的事。参29~11注。――《串珠圣经注释》

         「希实本」:字义是「堡垒」。这国位于亚嫩河与雅博河之间的约但河东,在现今约但国首都安曼之北偏西约二十公里之处。──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西宏」:字义是「勇士」。──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亚斯他录」:字义是「星辰」。与迦南的女神同名。是约旦河东边巴珊的一个城市,后来分给玛拿西支派。此处指的是巴珊的首都「亚斯他录」。──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巴珊」:「多结果实的」。位于约但河东的极北之处,涵盖了目前的戈兰高地。该地土壤肥沃,不但宜农,也适于畜牧。──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噩」:字义是「长颈的」。──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亚摩利王西宏和巴珊王噩」:参考 226~311 。──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 99~10 210~11 喇合的发言相似。──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书九10 亚斯他录本节称亚斯他录为巴珊的首都。在同时代的埃及文献、亚马拿书函(提到它的统治者名叫艾亚布〔Ayyab),和后期亚述文献中,这城都十分有名。部分学者相信乌加列某文献提到神祇伊勒统治的所在,也是这个地方。它今日称为亚斯他拉遗址,位于雅穆克河畔,加利利海东面二十五哩左右之处。——华尔顿《约书亚记背景注释》

 

【书九11我们的长老和我们那地的一切居民对我们说:‘你们手里要带着路上用的食物,去迎接以色列人,对他们说:我们是你们的仆人,现在求你们与我们立约。’

         我们是你们的仆人:前来立约的基遍使者为了缔结和约,将自己放在极度卑微的地位。约书亚陷入基遍人所设的假装谦卑的网罗,给以色列留下了很大的后患(18)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当时迦南大部分城邦都是由「王」治理的(1),而基遍是由「长老」治理的。所以基遍人提到「我们的长老」(11),特意表明与其他迦南城邦的不同。

基遍使者第二次重申自己是「仆人」(11),这一次是代表全体基遍人接受以色列人的管理。── 约书亚记综合解读

  我们的长老。由此可见基遍及其各城是没有国王统治的(见第3节注释)。── SDA圣经注释

 

【书九12我们出来要往你们这里来的日子,从家里带出来的这饼还是热的。看哪,现在都干了,长了霉了。

  长了霉。该词的原文在《旧约》中只出现过三次。两次在本章(512)。一次在王上143,译为“薄饼”,不可能译为“长了霉”。本节为什么这样译呢?有人认为这里应和《列王记》翻得一样。况且在《约书亚记》中,该词前面的动词都是完成时态。所以直译是“看哪,现在都干了,成薄饼了。但大多数翻译者和评论者都认为是“长了霉了”。── SDA圣经注释

 

【书九12~15基遍人的故事取得了以色列人的信任。他们就像在艾城失败的那次一样,没有去求问神的旨意。不过,此处明明指出他们未能作到。以色列人又与面对艾城时一样,倚靠自己的看法,不寻求神的引导,因而受到欺骗。上一次,他们错估了艾城军事的实力;这一次,则错估了来求和之人的出处。第14节责备以色列人没有求问耶和华。这句话没有特别怪罪约书亚,指责他没有求问。当时约书亚在哪里,在作什么,此处并没有交代,但是前面说,他参与了质询的过程,因此不能完全免责。352以色列的属灵领袖中,没有一位想到求问神的重要性。──《丁道尔圣经注释》

 

【书九13这皮酒袋,我们盛酒的时候还是新的,看哪,现在已经破裂。我们这衣服和鞋,因为道路甚远,也都穿旧了。”

 

【书九14「以色列人受了他们些食物,并没有求问耶和华。」

         以色列人的罪是在这事上没有求问耶和华。――《约书亚记雷氏研读本》

         并没有求问耶和华:以色列之所以犯没有先求问神的旨意而迅速同意立约的错误,是因为被艾城之战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我们通过这件事,应该学,越是获得成功之时越当自重,谦卑聆听神之声音。在旧约时代,寻问神旨意的方法有乌陵与土明的决断法(2830;申338),借着先知求问(撒上232;王下88),以及直接向神发问(2522;代上1414)等。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基遍人的信仰告白打动了约书亚和「会众的首领」(15),他们又「受了他们些食物」,确认这些食物已经不新鲜,所以「并没有求问耶和华」(14),就与基遍人讲和立约。今天,我们若不谨慎祷告,听其言、观其行,也很容易被人谦卑的话语打动,把人一时的冲动当作信心,把人出于肉体的热心当作圣灵的感动。── 约书亚记综合解读

         「受了」:「取」,「拿」。可能是尝一尝食物,以证明是不新鲜的之意。或「以色列人接受基遍人的食物,表示接受基遍人的合约」。──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 914 作者特别提到此时以色列人没有求问神,应该是有「责备」的意思。──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受了他们这些食物。可能比另一种译法更好一些:“以色列人因他们的食物而接纳了他们”。许多注释家接受后一种译法,尽管原文不一定有这样的意思。他们认为这样更符合上下文。希伯来领袖们亲自品尝,抚摩和测试了他们的食物,以便作出判断。他们这样做以后,就确信了自己的判断。这次的考验与他们第一次试图攻取艾城时不一样,否则他们会识破试探者的新伪装。魔鬼有很多诡计。他要为受害者挑选最合适的。单靠人的智慧,我们在任何事上都是不安全的。

  没有求问耶和华。神已经安排借着祭司以利亚撒,用乌陵和土明来显示祂的旨意(2718~23)。约书亚在作出决定的重要时刻应该这样寻求神的引导。我们不知道神在这件事上会如何答复。很可能祂仍然会饶恕基遍人。神的怜悯欢迎任何寻求祂拯救的人。神固然不允许祂的子民和迦南人立约,但这只是为了不让以色列人效法当地居民的堕落行为。这些异教民族中的任何人,如果能像喇合那样,转离可憎之事而寻求神的怜悯,祂就会接纳他们,就像后来祂接纳尼尼微人那样(310)。但所有问题的最后决定权在于神。惟有祂能真正鉴察人心。祂不会把这种决定权交给人。虽然祂下令消灭所有的迦南人,但这并不意味着祂不能在特殊情况下作出变动。神没有授权以色列人哪怕与一个城市立约,否则迦南人可能会假装悔改。这种欺骗将迅速蔓延。当地的许多居民都会假装悔改,心里依然在拜偶像。

  现今神的工人仍要十分小心,来确认一个人有没有信心的凭据,再接纳他立下信心之约。他不可自作主张,而要谦卑真诚地寻求神的引导(28)。── SDA圣经注释

 

【书九15于是约书亚与他们讲和,与他们立约,容他们活着,会众的首领也向他们起誓。

       约书亚与基遍人讲和,立约的目的是容他们活着353容许存活所用的动词,「活着」,与约书亚记二13~14,和六25相同,那里是描写在耶利哥城毁灭时,喇合一家得保存。这里所立的约,也是让基遍人同样得保存。这个合约反映出的理念,与其他古代近东各国之约相仿。尤其当时的埃及,这种「存活」具有神学和经济上的含义。

         会众的首领一词,在出埃及记、民数记和约书亚记中,共出现八次。他们与摩西、约书亚,和大祭司一同负治理之责,作出报告,并决定全国大事。──《丁道尔圣经注释》

         与他们立约:神曾警告以色列人不可与外邦人立约(3415~17),新约圣经亦教训我们“信与不信不可同负一轭”(林后61415)。这是为了要防止圣洁之神的百姓在与不信之人或拜偶像之人一起交往时,被他们的邪恶行为所沾染。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立约」(15)的目的是「容他们活着」(15),与让喇合一家存活一样(25)。在古埃及的和约中,「容他们活着」表示法老将生命、粮食赏给臣服之民,而百姓承认法老为神,在法老面前享受「活着」的权利。基遍人也是借着这个和约承认,以色列的神和以色列人有让他们「活着」的权力(24~25),而以色列人接受基遍人作为藩属。── 约书亚记综合解读

         「讲和」:「给」「平安」。──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容他们活着」:「存续生命、使其存活」。与 213~14 625 相同,那里是描写在耶利哥城毁灭时喇合一家得保存。──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会众的首领。直译是“受推举的人”,即各支派的领袖。── SDA圣经注释

 

【书九16以色列人与他们立约之后,过了三天,才听见他们是近邻,住在以色列人中间的。

         「近邻」:「近的」,可指时间或空间上的近,此处应该就是指「空间」上的近。──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书九16~21基遍的骗局被暴露:基遍居民的欺瞒在三日之后就被暴露了,以色列却因已立之约不能再加害于他们。结果,基遍人终于可以保住性命,但作为说谎言的代价,他们要成为以色列的仆人。当时,从以色列的安营之地吉甲到基遍城,步行要花3天的时间(17)。既然和约已成立,因此以色列访问基遍,就古代国家之间的习俗而言是极其自然的。在本文中,以色列进入基遍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更加明确地阐明主从关系的誓约,并直接确认其居民的反映。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书九17以色列人起行,第三天到了他们的城邑,就是基遍、基非拉、比录、基列耶琳。

       他们起行到基遍人的城,而证实了这件事。17节以色列人所走访的基遍人城镇,包括基遍、基非拉(Khirbet il~Kefireh,基遍西南西方5)、基列耶琳(Tell el~Azhar,约在耶路撒冷西北8),和比录(el~Bireh,在 Khirbet Raddana?)。这些遗址都在便雅悯境内。──《丁道尔圣经注释》

         这四座结成基遍联盟的城,现在以色列人和平占领。以色列会众发怨言,或为害怕未毁灭迦南人招来神的刑罚,也可能因为失去了取得掠物的机会。――《启导本圣经约书亚记注释》

         「基非拉」:在基遍以西约八公里(五英里)

          「基列耶琳」:在耶路撒冷以西约十四公里(九英里)――《串珠圣经注释》

         基非拉:是希未族的城,分配给了便雅悯子孙。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基遍人的城镇包括「基遍、基非拉、比录、基列·耶琳」(17),位于耶路撒冷西北的丘陵地带,后来被分给了便雅悯支派。扫罗的家乡就在这一带(代上八29~33)。── 约书亚记综合解读

         「基非拉」:字义是「雌狮」。基遍西南西方8公里。──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比录」:字义是「水井」。──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基列耶琳」:字义是「森林之城」。Tell el~Azhar,约在耶路撒冷西北13公里。──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基遍、基非拉、比录、基列耶琳」:基遍及其结盟的城镇,遗址都在便雅悯境内。──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第三天。即他们起程前往基遍的第三天。所以他们走了两天的路程。这证明他们不是像一些人所想的,是从新吉甲出发的。因为从新吉甲到基遍只要几个时间。和约签定、使者离开以后三天,以色列人发现基遍人的城就在附近。他们受骗了。也许是一些叛逃者告诉他们的,也许是以色列的探子发现了真情。约书亚命令下以色列军队马上进发前去调查。也许约书亚想修改因基遍人的欺骗而立的约,并看看可以如何利用他们的城邑。

  他们的城邑。“基遍“,意为“山丘”。“基非拉“意为“少壮的狮子”。“比录”意为“水井”,后来都划归便雅悯支派(182526)。基列耶琳归犹大(1560)。约柜曾安放在基列耶琳,直到它被大卫运往耶路撒冷(撒上621712;撒下62)。基遍现在叫伊吉布(ej~Jîb),基非拉叫凯夫里丘(Tell Kefîreh),基列耶琳叫阿萨尔丘(Tell el~Azhar)。── SDA圣经注释

 

【书九18因为会众的首领已经指着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向他们起誓,所以以色列人不击杀他们。全会众就向首领发怨言。

         虽在基遍人的欺诈之下订立( 1 5),但该和平条约仍然是不可违背的。“发怨言”,大概由于百姓不能占领基遍人的城市和货物。――《约书亚记雷氏研读本》

         全会众……发怨言:因领袖的失策,群体内部甚至出现了混乱的征兆。这令我们看到领袖的责任是何等重大<221~7,领袖的责任>。百姓在抱怨之前,当包容他们并非出自本意的过失,共同商量对付局面的对策。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全会众向众首领「发怨言」(18),可能是因为不能攻占城市、夺取财物,也可能是担心不能顺服神的命令除灭迦南人,招致危机。但神既然允许这个疏忽发生,百姓就不应该继续「发怨言」,而应当思想神允许这事发生的美意。今天,教会也可能会做出不明智的决定,但神如果允许错误发生了,我们就不应当沦为「怨妇」,而应当思想神要我们从错误中学习的功课。── 约书亚记综合解读

         「发怨言」:「发牢骚」、「抱怨」。──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 918 会众向首领发怨言的背后原因,应该不是为了他们没询问神导致放过迦南人,而是没有杀迦南人,就无法夺取战利品。──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虽然百姓埋怨他们的首领。首领签订这样的协议也确实错了,以色列人仍觉得有义务遵守诺言。承诺一旦作出,只要它不勉强人去做坏事,就应该视为神圣(见箴1222;诗244154)。以色列的领袖由于自己的错误而给全会众带来了麻烦。为了自己的信誉,他们觉得仍要遵守诺言。身负重任的人需要非常小心,以免依靠自己的判断而给全会众带来麻烦。── SDA圣经注释

 

【书九18 誓言的约束力在一个视神明为活跃、有能、可惧的文化中,起誓是很认真的事。愿可以废除(利二十七;民三十),但立誓的人却受神明复仇威胁的约束。誓言若遭违背,奉其名起誓的神祇就会被视为无用无能。主前十四世纪的赫人君王穆希利相信战乱和瘟疫是立誓缔结之条约被人违背的结果。撒母耳记下二十一章描述违背本段所起之誓所导致的恶果,明证约书亚视之为圣是正确的作法。——华尔顿《约书亚记背景注释》

 

【书九19众首领对全会众说:“我们已经指着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向他们起誓,现在我们不能害他们。

         「害」他们:「碰触」、「击打」、「伤害」。──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书九20我们要如此待他们,容他们活着,免得有忿怒因我们所起的誓临到我们身上。”

         首领想要避免的忿怒(希伯来:qes]ep[),在约书亚记另外只出现过一次,即二十二20。那里乃是追忆因着亚干的罪,神将忿怒临到以色列人,意思应当是指军事上的失败。以色列的首领希望不再重蹈第七章的覆辙。所以他们必须恪守约定,无论代价如何的大。显然以色列首领在起誓与基遍人立约时,并没有附带条件,即基遍人必须要诚实。所以,尽管他们的谎言被识破,誓言依然有效。这样一来,约书亚就不得不担负起拯救基遍人的角色,这也是百姓的怨言之一。他们得到拯救,不单是因为双方曾立约,更是因为约书亚也在约中有份。──《丁道尔圣经注释》

         「忿怒」:圣经中多用来指「神的愤怒」。 2022 就用这个字来指神对亚干的罪所发出的反应。旧约中出现29次。──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如果需要通过犯罪来实现诺言,那它就不再具有约束力,因为我们没有义务犯罪(见士1129~40)。虽然首领们贸然犯了错,仍不应违背自己的诺言,哪怕自己要受到伤害(154)。神显然赞成他们这样做。后来扫罗违背了诺言,祂就很不喜欢(撒下211~3)。── SDA圣经注释

 

【书九20~21由于所起的“誓”,基遍人可以活(比较民三○2),但他们要在会幕作劈柴挑水的人。参看以斯拉记二章43节的脚注。基遍人以为自己的诡计能让他们得自由,但实际上却令他们成为奴仆;然而,他们在会幕服务,也使他们有机会敬拜独一的真神。――《约书亚记雷氏研读本》

         神的子民不可背约(民三十2),即令吃亏,也不可失约于人。以色列人与基遍所立之约获神承认;后来扫罗王毁约而杀死基遍人,为神追究责任(撒下二十一1~2)。“作劈柴挑水的人”即为服劳役之意。――《启导本圣经约书亚记注释》

 

【书九21首领又对会众说:“要容他们活着。”于是他们为全会众作了劈柴挑水的人,正如首领对他们所说的话。

       要基遍人作为圣所劈柴挑水的人,这个意见显示,凡住在该地的外邦人就必须作这些事(申二十九11;希伯来圣经10)。虽然劈柴的斧头可以当作武器使用(耶四十六22),不过这里的描述意思是作和平的用途。挑水是为了生存而每天必须作的事,这对基遍的居民尤其适用,因为在当地找到山地最大的井之一。既然圣经提到挑水(撒下二12~17;耶四十一12),这井很可能是附近一带的重要水源。在联合王国时期,有一个以色列的圣所相当出名,地点或在基遍,或在它附近(也是在邻近的 Nebi Samwil),这或许是基遍人所保存下来的。──《丁道尔圣经注释》

         劈材挑水的人:委任给基遍族类的任务就是劈圣所用来献祭的柴并挑水。身为外邦人,基遍人极其盼望加入神之恩典的心愿是值得称道的,然而,巧用奸计则是明显的错误。只要目的是良善的,便可使用任何手段与方法,这并不是圣徒当有的态度。就像雅各虽然很早就蒙了祝福,却因他欺骗父亲的事,不得不经历许多的磨练一样,基遍人虽然得蒙拯救,却必须付出代价。事奉圣所的利未人将又累又脏的活分给基遍人来做。他们当时居住在以色列百姓中间,被视为是最卑贱的人(291011)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以色列的众首领和全会众因为敬畏神,所以不敢毁约,不但照着和约「容他们活着」(21),并且也照着和约拯救了基遍人(6~7)。后来「扫罗却为以色列人和犹大人大发热心,想要杀灭他们」(撒下二十一2),结果反而被神追究了责任。── 约书亚记综合解读

         「挑水」(21)这个工作尤其适合基遍人,因为基遍一带有许多大水池(撒下二13;耶四十一12),是附近一带的重要水源。── 约书亚记综合解读

         「容他们活着」:「存续生命」、「使其存活」。──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要基遍人作为圣所劈柴挑水的人的经文根据来自于 2910~11,凡住在该地的外邦人就必须作这些事。虽然劈柴的斧头可以当作武器使用( 4622 ),不过这里是作和平的用途。挑水是为了生存而每天必须作的事,这对基遍的居民尤其适用,因为在当地找到山地最大的井之一。──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圣经中其他提到基遍的大水池有: 撒下 212~16 4112,表示基遍池()很可能是附近一带的重要水源。──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自从以后,基遍人在以色列人的社会中,虽然属于次等公民(为全会众作了劈柴挑水的人),但受到保护。分地时,基遍城划归便雅悯支派( 1825 ),后来成为利未人的城邑( 2117 ),也是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宗教中心( 王上 34~5 代上 1639 ;代下 13 )。──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根据2327节,这种杂役是为会众和神的殿服务的。这些工人在百姓中的地位是最低的(291011)。这种劳役都是由他们中的外人来做的,作为对基遍人的惩罚。如果基遍人与以色列人以诚相待,他们的性命仍会保全,但就不用做这些杂役了。但咒诅也可以转化为福气。他们确实是仆人,但他们是在为神的殿效劳。借着在神的殿里服役,他们很容易认识真神。因此,他们所受的影响防止了他们回到祖先的偶像崇拜中去。他们虽然是以色列人的仆役,但他们是属于耶和华的自由民。因为在侍奉神中,最低的职位也是自由的。祂的工作本身就是报酬。有人认为《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中的“尼提宁”就是基遍人(270820;尼760),因为尼提宁是圣殿的仆役。希伯来文nethinim 意思是“奉献的人”,所以有可能是基遍人。根据撒下211~9,基遍人显然一直生活到大卫的时代。但扫罗的错误热心差一点灭绝了他们。后来大卫给了他们新的职任。他们就成了尼希米时代的“尼提宁”人。── SDA圣经注释

 

【书九22约书亚召了他们来,对他们说:“为什么欺哄我们说:‘我们离你们甚远’呢?其实你们是住在我们中间。

 

【书九22~27惩戒基遍的意义:从基遍人沦为以色列之奴隶的事件中,我们可注意以下三个事实:①很显然,他们所受的屈辱是神的咒诅(23节;创925);②虽然如此,他们的生命得以保存,是因为他们敬畏神并渴慕神的恩典(2425);③从末世论角度预表了外邦人也可以进入恩典的事实(6621) ――《圣经精读本──约书亚记注解》

         「你们中间的人必断不了作奴仆」(23),就像利未人「散住在以色列地中」(创四十九7)一样,都是以咒诅开始,却以祝福结局。「奴仆」既表明基遍人成为以色列的藩属,仰赖以色列人施恩;也表明以色列人对基遍人负有责任,有义务保护他们(6~7)。不仅如此,约书亚还把基遍人从「为全会众作了劈柴挑水的人」(21),具体变成了「为我神的殿作劈柴挑水的人」(23),用代替会众为祭坛劈柴挑水的方式,来服事全会众(27)。── 约书亚记综合解读

 

【书九23现在你们是被咒诅的!你们中间的人必断不了作奴仆,为我神的殿作劈柴挑水的人。”

         “被咒诅的”指当年挪亚所说迦南当受咒诅给他弟兄作奴仆的话(创九24~27)。“为我神的殿,作劈柴挑水的人”是21节所说的为“全会众”服劳役的具体说明。会幕献祭需要大量柴和水,这种劳动工作落在基遍人身上。

从扫罗时代开始,中心圣所一直在基遍(代上二十一29;代下一3),直到所罗门王建殿。犹太人被掳之后,所罗巴伯回国的行列中,有“尼提宁”(殿役),可能就是基遍人的后裔(拉二43)。在迦南诸族中,只有耶利哥城的喇合全家和基遍人没有被毁灭。――《启导本圣经约书亚记注释》

         「神的殿」(23)原文是「神的家」,指会幕。「耶和华的坛」(27),指祭坛,需要大量用以献祭的柴和用以洁净的水。神借着基遍人在「神的殿」中永远的事奉提醒我们,顺服神的人连基遍人设诡计所立的约都不应该破坏,更应当遵守在神面前郑重立下的圣约。── 约书亚记综合解读

         「神的殿」:原文是「神的家」,不一定是指「圣殿」,虽然后来这个字用来指「圣殿」,但此时显然就是指「会幕」。不需要把这段文字当成是后来的加笔。──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书九24他们回答约书亚说:“因为有人实在告诉你的仆人,耶和华你的神曾吩咐他的仆人摩西,把这全地赐给你们,并在你们面前灭绝这地的一切居民;所以我们为你们的缘故甚怕丧命,就行了这事。

         「有人实在告诉....,耶和华你的神....,我们甚怕丧命,就行了这事」:基遍人说明这是为保命而走投无路的阴谋,且又将自己知道神赐这地给以色列人的事说出,因此只好自甘为奴了。──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书九25现在我们在你手中,你以怎样待我们为善为正,就怎样作吧!”

 

【书九26于是约书亚这样待他们,救他们脱离以色列人的手,以色列人就没有杀他们。

 

【书九27当日约书亚使他们在耶和华所要选择的地方,为会众和耶和华的坛作劈柴挑水的人,直到今日。

         基遍人在以色列民中和祭坛处作劈柴,挑水的奴仆。――《串珠圣经注释》

         「所要选择的地方」:原文是「单数」型态,并有冠词,意思是「某个特定的地方」。──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耶和华的坛」:后来基遍就有耶和华的祭坛 代下 135 。──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后来还是有以色列人想灭绝基遍人,如扫罗王 撒下 211~9 。不过约书亚的誓言基本上还是有效的,甚至后来还有基遍人与犹大被掳到巴比伦的人一同回来,重建耶路撒冷 725 。另外也有人认为 243 记载与所罗巴伯一同回国的尼提宁(殿役),可能就是基遍人。── 约书亚记研经资料(蔡哲民等)

 

【书九章  基遍人用诡计与以色列人立约,为何以色列人需遵守这条约呢?】

     约书亚记第九章记载基遍的使者运用诡诈的欺骗手段,来到以色列人的营房中,与他们立下同盟与和平条约(45)。基遍人撒谎,说「从极远之地而来」(9),因为他们敬重以色列人的神,他以奇妙的方法使自己的子民壮大强盛。基遍使者自称来自极远的地方,他们出发时,面包是新鲜的,但到达吉甲时面包都长了霉。事实上,基遍人所居住的地方离开吉甲不足一天路程。毫无疑问,基遍人是有罪的,因为他们有意地将消息歪曲,用欺诈的手段骗了以色列人和他们立约。由此看来,在正常情况下,以色列人毋须遵守与基遍人所立的约,任何法庭都会裁定以色列人没有义务遵行协议,因为是基遍人故意欺骗以色列人。    然而,这个条约并非一般的协议,而是以色列人因着他们的神的名字而作出的庄严誓言。以色列人与敬拜别神的基遍人立约,事前没有为此事而求问神,因此,必须受制于这个奉神的名而立的约(15)。以色列人以为自己能靠着良好的判断力,亦有干硬发霉的面包作为证据,于是便忽略了祷告求问神(15)。因此,以色列人永远受制于这约。后来,扫罗杀了一些基遍人,破坏了基遍人之约,这是以色列人的其中一样罪行,使神惩罚他们(参撒下二十一1~14)── 艾基思《旧约圣经难题汇编》

 

         基遍人从此离开了他们敬拜的偶像,不但不再被神拒绝,反而成了永远事奉神的人;不但不再灭亡,反而和喇合全家一样长久地活在应许之地;不但能事奉神,更能亲近神,以劈柴挑水的特殊方式「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直到永远」(诗二十三6)。基遍后来成为利未人的城邑(二十一17),摩西所造的会幕从扫罗时代开始搬到基遍(王上三4;代上十六39;代上二十一29;代下一3),直到所罗门圣殿建成。约柜被非利士人归还后,在「基列·耶琳」(17)被保存了大约50(撒上七1)。八百多年后,被掳回归重建圣殿的殿役「尼提宁」(拉二43;八20),就是基遍人的后裔。基遍人忠心地事奉神,成为外邦人归向神的美好见证。── 约书亚记综合解读

         正如约书亚名字的意思「耶和华是拯救」,约书亚不但「救他们脱离以色列人的手」(26),也救基遍人脱离了永远的死亡。而将来另一个约书亚——耶稣基督「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罗一16),让我们「将肢体献给义作奴仆,以至于成圣」(罗六19)。── 约书亚记综合解读

         在人看,是基遍人自己做出与迦南诸王截然不同的决定(1~2),主动来与以色列人讲和;但实际上却是神的怜悯,因为「除了基遍的希未人之外,没有一城与以色列人讲和的,都是以色列人争战夺来的。因为耶和华的意思是要使他们心里刚硬,来与以色列人争战,好叫他们尽被杀灭,不蒙怜悯,正如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十一19~20)。因此,以色列人与基遍人立约,在人看,是首领们的疏忽和错误;但实际上,却是神法外施恩,特意要存留基遍人,显明神更美的心意:

1.神要借着这事,让百姓在实际的操练中学习敬畏神。虽然基遍人用诡计与百姓立约,但神的百姓却不能用诡计毁约,因为这约是「指着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向他们起誓」(1819)而立的,守约就是顺服神(19~20)。敬畏神的人「发了誓,虽然自己吃亏也不更改」(诗十五4),因为他所关心的不是别人的对错,而是自己是否顺服神。

2.神更要借着这事,显明祂悦纳罪人的心意。神要除灭迦南人,是因为他们恶贯满盈,「同心合意」(2)与神争战;但人若肯像基遍人一样投靠神,即使起初的动机和方式并不准确,神也会像接纳基遍人一样,不但按着罪人的本相接纳他们,还会引导他们进入更美的事奉。因为神说:「恶人死亡,岂是我喜悦的吗?不是喜悦他回头离开所行的道存活吗?」(结十八23)。神既然爱惜尼尼微大城中那些「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人(拿四11),祂也一样爱惜一切降服在祂面前的基遍人和外邦人。今天,神已经在恩典里让我们「借着耶稣基督得儿子的名分」(弗一5),我们就更不能自以为义,轻看任何一个人、一个种族,「因为你们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加三28)。── 约书亚记综合解读

 

【思想问题(9)

 1 约书亚为何会受基遍人欺哄呢?他所犯的错误,今日信徒也可能犯么?参14节。

 2 「以色列人从攻打耶利哥城至受基遍人欺骗期间,常在得胜与失败中打转。」你同意这看法么。试找出他们得胜的秘诀及失败的因由。

 3 约书亚与众首领发现犯了错误后怎么办?他们宁愿吃亏也履行誓言是否愚昧的表现?参诗154下。从这方面你学到什么功课?

 ──《串珠圣经注释》

 

91~1123  会战诸王:以色列人赢取耶利哥和艾城后,继续向西推进,巴勒斯坦沿海一带的诸王于是起而攻之。――《串珠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