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撒母耳記上第十六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大衛首次受膏】

    一、神厭棄掃羅,預定大衛(1)

    二、撒母耳奉神差遣到伯利恆膏立大衛(2~13節上)

    三、聖靈的感動大衛,離開掃羅(13節下~14)

    四、掃羅被惡魔擾亂,徵召大衛彈琴驅魔(15~23)

 

貳、逐節詳解

 

【撒上十六1「耶和華對撒母耳說:“我既厭棄掃羅作以色列的王,你為他悲傷要到幾時呢?你將膏油盛滿了角,我差遣你往伯利恒人耶西那裡去,因為我在他眾子之內預定一個作王的。”」

   〔呂振中譯〕永恆主對撒母耳說:『我棄絕了掃羅做以色列的王,你為他悲傷要到幾時呢?把你的角盛滿了膏油吧!來,我差遣你到伯利恆人耶西那裏去,因為我在他的兒子當中已經看定了一個作王的。』

   〔原文字義〕「厭棄」鄙視,拒絕;「悲傷」哀哭,哀輓;「預定」被展示,使看見。

   〔文意註解〕「耶和華對撒母耳說:“我既厭棄掃羅作以色列的王,你為他悲傷要到幾時呢?」:意指不能期望掃羅改過自新,成為神手中所使用的人了。

         「你將膏油盛滿了角,我差遣你往伯利恒人耶西那裡去,因為我在他眾子之內預定一個作王的」:『伯利恒』耶路撒冷南方約8公里,是後來耶穌基督的降生地;『耶西』他是波阿斯和路得的孫子(參得四1722);『在他眾子之內預定一個』指大衛(13)

   〔話中之光〕()大衛並不比掃羅或者哥哥更高尚、更順服神,他們的肉體本相並沒有任何不同。但大衛還沒做任何事,就在母腹中被神揀選作特殊的器皿(參詩二十二9~10),因為神的揀選不是根據人的所有和所是,而是根據祂自己的定意,沒有一個亞當的後裔配得神的揀選,神的揀選都是恩典。因此,大衛是先被揀選,然後被神裝備;而不是先具備了條件,然後被神揀選。

         ()我已預定一個作王的」這句話解決了一切疑問。神的預備可以滿足一切需要,止息一切憂慮。我們不必為教會或國家的前途憂心忡忡,神的預備足以對付各樣臨到的事。在某處不顯眼的角落,神有他所預備和指定的器皿。他現今將箭藏在箭囊裡;但在特定的一刻,他要使箭應聲而出,帶著無比的威力,直射中靶的。

         ()「你為他悲傷要到幾時呢?」為著神的事悲傷並非不對,但一直為著神的事悲傷,卻是不該,也是不必。因為悲傷並不能成就神的旨意,何況長久悲傷,結果總是叫靈下沉,惟有信心才能看見神的榮耀。因信而有的喜樂,才能叫人剛強。

         ()要到伯利恒之前,必須「將膏油盛滿了角」。這告訴我們,我們若要尋找基督,就必須藉著聖靈。只有聖靈才能將基督啟示給我們,叫我們能不斷的更深認識祂。

 

【撒上十六2「撒母耳說:“我怎能去呢?掃羅若聽見,必要殺我。”耶和華說:“你可以帶一隻牛犢去,就說:‘我來是要向耶和華獻祭。’」

   〔呂振中譯〕撒母耳說:『我怎能去呢?掃羅聽見、必定殺害我的。』永恆主說:『你手裏可以牽着一隻母牛犢,就說:我是為給永恆主獻祭來的。”」

   〔原文字義〕「牛犢(原文雙字)」公牛(首字);小牛犢(次字)

   〔文意註解〕「撒母耳說:我怎能去呢?掃羅若聽見,必要殺我」:意指若公然膏立另一個新王,必定會受到今王的迫害。

         「耶和華說:你可以帶一隻牛犢去,就說:我來是要向耶和華獻祭」:神教導撒母耳以獻祭的名義去伯利恆,這是祭司的職任。

   〔話中之光〕()神是不是要撒母耳說謊?其實並非如此,平安祭應該是膏立君王前的一個步驟,就如撒上九12~27 膏立掃羅前也是先有獻祭。因此撒母耳只是隱瞞部份事實,而非捏造獻祭之事。不過我們也可以看出神鼓勵撒母耳隱瞞部份事實而自保,似乎我們也不必對別人「甚麼都說」。

         ()因疑惑而不敢往前,恐怕有不測的遭遇,這是人在屬靈方面不能積極的通病。但神的話是說,帶著一隻牛犢去。這牛犢又是預表完全奉獻的基督,靠著基督,我們就能勇往直前了。在屬靈的路上,目標是基督——伯利恒的大衛,能力也是基督——獻祭的牛犢。當我們在跟隨主的路上,雖然遇見了許多困難,只要一再來到主面前仰望祂依靠祂,就什麼難處都無不可迎刃而解了。

 

【撒上十六3「你要請耶西來吃祭肉,我就指示你所當行的事。我所指給你的人,你要膏他。”」

   〔呂振中譯〕你請耶西來赴祭筵,我就指示你所當行的:我對你說明甚麼人,你就為我膏立甚麼人好啦。』

   〔原文字義〕耶西」我擁有;「指示」使認識,受指示;「指給」講說,宣示。

   〔文意註解〕「你要請耶西來吃祭肉,我就指示你所當行的事。我所指給你的人,你要膏他」:『祭肉』指獻平安祭後,可以分享的祭肉;『你所當行』指膏立神所指定的人;『你要膏他』原文是「你要膏他歸我」或「你要為我膏他」。

   〔話中之光〕()你要膏他」表明膏耶西之子是「神的工作」。因此,當撒母耳舉行這一神聖儀式的時候,神帶領和保守了他,使他在危險中順利完成了使命(13)。神也會同樣引導和保守今天為神作工的所有工人(參太二十八20)

         ()只要撒母耳肯順服神的吩咐而行,神就要繼續指示他所當行的事,神的帶領是一步一步進行的,你往前走一步,祂就再指示你一步,我們只負責順服,祂會負責帶領,這是蒙福的路。

 

【撒上十六4「撒母耳就照耶和華的話去行。到了伯利恒,那城裡的長老都戰戰兢兢地出來迎接他,問他說:“你是為平安來的嗎?”」

   〔呂振中譯〕撒母耳便照永恆主所吩咐的話去行。他到了伯利恆,那城的長老都戰戰兢兢地迎接他,說:『你來平安麼?』

   〔原文字義〕「伯利恒」糧食之家;「戰戰兢兢地」害怕,驚嚇;「迎接」遭遇,降臨。

   〔文意註解〕「撒母耳就照耶和華的話去行。到了伯利恒,那城裡的長老都戰戰兢兢地出來迎接他,問他說:你是為平安來的嗎?」:『戰戰兢兢』表示謙恭尊敬,又含有害怕之意;『是為平安來的嗎?』詢問撒母耳是以祭司的身分來獻平安祭,或是以先知的身分來宣告神的旨意。

   〔話中之光〕()撒母耳冒著生命的危險(2),放下自己的思慮,按照耶和華的吩咐去了伯利恒。他的此番行為,顯明基督教的倫理觀念,絕對不是隨機應變,不是根據狀況和環境,或者人的自我存在狀態而變化。基督徒的行為,乃是根據神藉著聖經所宣示永不改變的旨意。

         ()撒母耳一生蒙福的地方,就在於「照耶和華的話去行」。掃羅被棄絕的原因,就在於悖逆耶和華。順服或悖逆,乃決定了人一生的命運。哦,遵行耶和華命令的人有福了!撒母耳到了伯利恒,一切都平安順利,他所顧慮的危險,一點也沒有發生,由此可見,人的憂慮,懼怕,都是多餘的,只要行在神的旨意中,神就負一切的責任。

 

【撒上十六5「他說:“為平安來的,我是給耶和華獻祭。你們當自潔,來與我同吃祭肉。”撒母耳就使耶西和他眾子自潔,請他們來吃祭肉。」

   〔呂振中譯〕他說:『平安;我是給永恆主獻祭來的;你們要潔淨自己為聖、來跟我赴祭筵。』撒母耳就叫耶西和他兒子們潔淨為聖,請他赴祭筵。

   〔原文字義〕「自潔」使成聖,分別。

   〔文意註解〕「他說:為平安來的,我是給耶和華獻祭。你們當自潔,來與我同吃祭肉。”撒母耳就使耶西和他眾子自潔,請他們來吃祭肉」:『自潔』指藉著沐浴身體、洗衣服和節欲(參出十九10~15;撒上二十一4~6),並經過分別為聖的儀式,然後才能吃祭肉;『耶西和他眾子』耶西可能是伯利恆城的望族(參得二1;四21~22),甚或是長老,故特別受邀。

 

【撒上十六6「他們來的時候,撒母耳看見以利押,就心裡說,耶和華的受膏者必定在他面前。」

   〔呂振中譯〕他們來的時候,撒母耳看見以利押,就心裏說:『這一定是永恆主所要膏立的、果然在他面前了。』

   〔原文字義〕「以利押」我神為父,神是父。

   〔文意註解〕「他們來的時候,撒母耳看見以利押,就心裡說,耶和華的受膏者必定在他面前」:『以利押』他是長子(參撒上十七13;代上二13),又名以利戶(參代上二十七18)的特點是身材高大(7)

   〔話中之光〕()6~13節這一段聖經所給我們看見的,就是神的意念實在高過人的意念,神的看法與人的看法是迥然不同的。所以我們必須放下自己的觀念,才能接受神的啟示而認識神和神的意念。

 

【撒上十六7「耶和華卻對撒母耳說:“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我不揀選他,因為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

   〔呂振中譯〕但是永恆主對撒母耳說:『不要注意他的容貌、和他身材的高大;我不取他;因為永恆主人看人、不像人看人:人是看面目,永恆主是看內心。』

   〔原文字義〕「外貌」外表,景象;「不揀選」鄙視,拒絕。

   〔文意註解〕「耶和華卻對撒母耳說: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我不揀選他,因為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外貌』意指外表容貌,包括顯在人眼前的作為,往往是故意表現給人看的假象;『內心』意指裡面的存心,旁人往往無法看透。

   〔話中之光〕()大衛的外在條件要遜于掃羅。但是,有一點他卻超越掃羅,就是他是合神心意的人。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神的國度需要合神心意的人,而非擁有華美外在條件的人(太五3~12)。以神的國度為終極目標的教會,在選擇教會工人的時候,也必須採用此原則。

         ()人所具備的外在條件並不是永遠或完全的。從掃羅身上吸取的教訓來看,他出眾的外貌(參撒上九2)並不能掩蓋自私而殘缺的人格。神不看人的外表,喜悅與所有人相交。所有人均是按照神的形像造的,不會像人所想的受外在條件的局限。

         ()「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這是神鑒察人的原則。人「所求所選的王」(撒上十二13),看重的是外貌勝過眾民(撒上十24);但神所揀選的王,看重的卻是裡面真實的順服。人是看事奉的工作、熱心或成績,神卻是看事奉是否「本於祂,倚靠祂,歸於祂」(羅十一36)

         ()神所看重的「內心」,是單單跟隨神、順服神的心。然而,按著人的天然本相,大衛和掃羅的「內心」並沒有什麼區別,因為他們都「是在罪孽裡生的」(詩五十一5),都有可能在一時、一事上跟隨神、順服神,但一遇到特別的試煉,馬上就會失敗。大衛和掃羅的區別是:掃羅是按著人的肉體本相作王,所以始終無法脫離肉體的轄制,是屬肉體的王;但神卻要對付大衛的肉體,讓他脫離肉體的轄制,接受神的管理,成為屬聖靈的王。因此,不是大衛的「內心」更好,所以神揀選了他;而是神揀選了他,所以才為他重新「造清潔的心」(詩五十一5),使大衛成為「合他心意的人」(撒上十三14)

         ()在決定命運中是導向因素,因為一個人「心怎樣思量,他為人就是怎樣」(237)。自由選擇本質上是理智問題,但是常受感覺與情緒的強烈影響。神最注意的是人的心,因為人「一生的果效,都是由心發出」(箴四23)

         ()掃羅身材出眾,「身體比眾民高過一頭」(參撒上十23)。難怪以色列民向他歡呼,因他們都能看見他的頭。然而,人的頭是何等容易時常攔阻神的旨意!大衛似乎懂得這一點,因而這位合乎神心意的人,再三地把屬人的理由放棄,只憑著簡單的信心而行動。當他要面對歌利亞時(歌利亞的頭,比掃羅的頭更加特出),他拒絕戴頭盔,穿鎧甲,只帶著杖和五塊光滑的石子,以及一個甩石的機弦出去。那塊瞄準的石子一發出,射進了巨人的額裡,那巨人就倒下來了,那一天,大衛便顯為是未來的以色列君王。

         ()從歷史來看,我們的歌利亞(撒但),已經在各各他被毀滅了,但從屬靈方面來看,掃羅(老舊的己)卻仍在我們裡面生存著。今日許多基督徒,難處就是受他們自己的頭所管理,然而,我們不要轉向裡面專看自己,因掃羅並非我們的敵人,而他的日子已被數算定了,如果這位具有牧者心腸的大衛要在我們中間設立寶座,我們對於那個沒有受割禮的非利士人(撒但),就必須有一種明確的態度。在屬靈的意義上來說,我們必會遇到那非利士人,而我們一定要勝過他。

         ()掃羅高大俊美、相貌堂堂,撒母耳可能想找一個像他這樣的人作下任的君王,但是神告訴他,不要單單以貌取人。以貌取人會忽略了有潛質的人材,這些人可能沒有令人羨慕的儀表。外貌並不顯明人的實質和內涵。幸而神是以信心與品德(性格)而不以外貌判斷人。也因為只有祂能看透人的內心,所以,只有祂能對人有精確無誤的判斷。許多人竭盡心力修飾儀容,其實應當花更多的時間改進內在的性格、培養德行。儘管人人都能看到你的外貌,只有你自己與神才知道你內心究竟是怎樣的。你要採取甚麼步驟,改善你的內心態度和心境呢?

 

【撒上十六8「耶西叫亞比拿達從撒母耳面前經過,撒母耳說:“耶和華也不揀選他。”」

   〔呂振中譯〕耶西叫亞比拿達從撒母耳面前經過;撒母耳說:『這一個、永恆主也不揀選。』

   〔原文字義〕「亞比拿達」我父是尊貴的,我父願意。

   〔文意註解〕「耶西叫亞比拿達從撒母耳面前經過,撒母耳說:耶和華也不揀選他」:『亞比拿達』他是次子(參撒上十七13;代上二13),沒有特出表現。

 

【撒上十六9「耶西又叫沙瑪從撒母耳面前經過,撒母耳說:“耶和華也不揀選他。”」

   〔呂振中譯〕耶西叫沙瑪過來;撒母耳說:『這一個、永恆主也不揀選。』

   〔原文字義〕「沙瑪」驚駭。

   〔文意註解〕「耶西又叫沙瑪從撒母耳面前經過,撒母耳說:耶和華也不揀選他」:『沙瑪』他是三子(參撒上十七13),又名示米亞(參代上二13),也沒有特出表現。

 

【撒上十六10「耶西叫他七個兒子都從撒母耳面前經過,撒母耳說:“這都不是耶和華所揀選的。”」

   〔呂振中譯〕耶西叫他的七個兒子都從撒母耳面前經過;撒母耳對耶西說:『永恆主都不揀選這幾個人。』

   〔原文字義〕「揀選」選擇,挑選,決定。

   〔文意註解〕「耶西叫他七個兒子都從撒母耳面前經過,撒母耳說:這都不是耶和華所揀選的」:『七個兒子』這裡暗示大衛是第八個兒子,但別處聖經明記:「四子拿坦業、五子拉代、六子阿鮮,七子大衛」(代上二14~15),可能其中有一位大的兄長未婚無子嗣而死,故未列入家譜。

 

【撒上十六11「撒母耳對耶西說:“你的兒子都在這裡嗎?”他回答說:“還有個小的,現在放羊。”撒母耳對耶西說:“你打發人去叫他來;他若不來,我們必不坐席。”」

   〔呂振中譯〕撒母耳對耶西說:『孩子們全都在這裏麼?』他回答說:『還剩下一個小的,現在正在替看羊、跟羊群在一起呢。』撒母耳對耶西說:『請打發人去帶他來;因為他沒來到、我們決不坐席。』

   〔原文字義〕「小的」小的,低微的,不重要的;「不坐席」轉回,迴轉。

   〔文意註解〕「撒母耳對耶西說:你的兒子都在這裡嗎?他回答說:還有個小的,現在放羊。撒母耳對耶西說:你打發人去叫他來;他若不來,我們必不坐席」:『坐席』原文是「環繞」,可能指繞行祭壇,經祭司行潔淨儀式後才入席分享祭肉。

 

【撒上十六12「耶西就打發人去叫了他來。他面色光紅,雙目清秀,容貌俊美。耶和華說:“這就是他,你起來膏他。”」

   〔呂振中譯〕耶西就打發人去領他來:他臉色赤紅:雙目清秀,丰采俊美。永恆主說:『這一個就是了;你起來膏他。』

   〔原文字義〕「面色光紅」紅色的,紅潤;「清秀」美好,美麗;「俊美」好的,令人愉悅的。

   〔文意註解〕「耶西就打發人去叫了他來。他面色光紅,雙目清秀,容貌俊美。耶和華說:這就是他,你起來膏他」:『面色光紅』有三種解釋:(1)膚色紅潤;(2)臉頰紅潤;(3)紅髮。仍以和合本譯文為佳。『雙目清秀』原文注重在形容兩眼明亮、清澈、藍白分明;『容貌俊美』形容面貌悅人、好看、英俊。

   〔話中之光〕()面色光紅」,乃說出他的明潔而返照神的榮耀,同時又充滿了生命,和活潑而有能力。「雙目清秀」,乃說出他單純向著主,在主之外別無所求。「容貌俊美」,乃說出神的美善,在他身上有具體的顯出。

 

【撒上十六13「撒母耳就用角裡的膏油,在他諸兄中膏了他。從這日起,耶和華的靈就大大感動大衛。撒母耳起身回拉瑪去了。」

   〔呂振中譯〕撒母耳就拿了油角,在他哥哥們中間膏了他;從那一天起、永恆主的靈就大大感動大衛。於是撒母耳起身、往拉瑪去了。

   〔原文字義〕「膏了」塗抹,塗油於,膏立;「大大感動」昌盛,成功;「拉瑪」小山丘。

   〔文意註解〕「「撒母耳就用角裡的膏油,在他諸兄中膏了他。從這日起,耶和華的靈就大大感動大衛。撒母耳起身回拉瑪去了」:『膏了他』大衛一生共有三次受膏,第一次是在伯利恆不公開的受膏(本節),第二次是在希伯崙作猶大的王(參撒下二4),第三次是在希伯崙作全以色列的王(參撒下五3);『耶和華的靈』指神的靈,亦即聖靈;『大大感動』意指從此聖靈停留在他身上,並引導、推動、影響他的一生。

   〔話中之光〕()大衛雖在此時受了膏,但經歷了十多年來的忍耐和苦難,才登上猶大支派的王位(參撒下二4)。然後再等待七年半之後,登基成為整個以色列的王(參撒下五3)。由此可見以色列王大衛的榮耀是經過長時間的等待之後才得到的。因此因信耶穌基督而成為神子女的聖徒們(參約一12),當以忍耐勝過世上的試練和考驗(參太二十四13;來十二1),直到與基督一同在神的國度作王。

         ()大衛受膏之後,神在大衛身上的工作就開始了,「從這日起,耶和華的靈就大大感動大衛」,引導他活在神的面前,借著日常生活和放羊中小事來裝備他(參撒上十七34~36),學習凡事順服神、信靠神(參撒上十七37),在他裡面新造一顆絕對跟隨神的心。人的天然肉體都是不肯接受對付的,只有屬聖靈的人,才能甘心接受神的對付。聖靈引導他甘心接受神的破碎和造就,一生所求的就是「不要從我收回禰的聖靈」(詩五十一11)

         ()聖靈在大衛身上所作的工作,正是祂將在每個新約信徒身上所做的工作。我們並不是因為「內心」(7)比不信的人更好,所以神「看內心」,就揀選了我們;而是因為神揀選了我們,「神的靈住在你們心裡,你們就不屬肉體,乃屬聖靈了」(羅八9),聖靈將我們的「心意更新而變化」(羅十二2)以後,我們的「內心」才能蒙神悅納。因此,我們「當順著聖靈而行」(加五16),像大衛一樣,一生接受十字架的對付,「就不放縱肉體的情欲了」(加五16),將來才能與基督一同「作王,直到永永遠遠」(啟二十二5)

         ()旬節的時代確有身上神恩膏的機會。凡分別為聖等候神的人必能得著,榮耀神。這個時代神的靈必常在人們的身上。你若還沒有得著,要要尋求。凡尋求的必可得著,如果主尚且需要神的靈為傳福音及安慰人心,我們豈不更需要嗎?祂在受浸時,有神的靈降在祂身上。我們原生在罪中,雖蒙救贖,更需聖靈的能力。神應許祂每個兒女說:「當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為我作見證」(徒一8)

 

【撒上十六14「耶和華的靈離開掃羅,有惡魔從耶和華那裡來擾亂他。」

   〔呂振中譯〕永恆主的靈離開了掃羅;有惡靈從永恆主那裏來驚擾他。

   〔原文字義〕「靈」靈,氣,風;「離開」轉變方向,出發;「惡」壞的,惡的;「魔」(原文與「靈」同字);「擾亂」驚嚇,攻擊。

   〔文意註解〕「耶和華的靈離開掃羅,有惡魔從耶和華那裡來擾亂他」:『離開』與「停留」相反,從此他的所作所為,與聖靈無關;『惡魔』與「聖靈」相反,即指「邪靈」;『從耶和華那裡來』不是說邪靈來自神,乃是說神許可邪靈作工在掃羅身上;『擾亂他』意指使他由不得自己,情況輕者有如患精神憂鬱症,重者有如患精神錯亂或分裂症。

   〔話中之光〕()「我們從神手裡得福,不也受禍嗎」(伯二10)。神沒有阻止撒但、邪靈遍地活動,甚至侵害神的百姓,做違背神旨意的事情,但一切都在神的掌控之下,為要成就神的旨意。神允許「惡魔」來騷擾掃羅,正是為了把大衛帶進宮廷、學習作王。

         ()耶和華的靈離開掃羅」,掃羅已經厭棄了神的靈──犯了不可赦免的罪──神再也沒有什麼能為他做的了(參撒上十五35)。並不是耶和華的靈從掃羅的擅專撤回了;而是掃羅反抗了祂的領導,並且故意使自己抽身退步不受聖靈的影響。

         ()當然,有撒但不能越過的界限(參伯一12;二6),但是在他有限的範圍內他確實有神聖的許可去行事。因而,雖然他的行動與神聖的旨意相反,他也只能做神允許他去做的事,並且凡是他或他的邪靈們可以做的,都是神允許做的。所以當神從掃羅撤回祂自己的靈時,撒但就可以自行其道了。

         ()因著掃羅明目張膽的悖逆神,所以神就離棄了他,並且不再用他作以色列的王了。雖然外表上他仍是作以色列的君,坐在王位上發號施令,但實際上他已失去神託付的權柄,神的靈也不在他身上,他和神的交通業已斷絕了。今天有些神的僕人,可能也和掃羅一樣,只維持屬靈的外表,保持著地位上的職權,而實際上卻已不是神所用的器皿,這是多麼可怕的情形。

         ()人所受到的擾亂,乃是錯在本身,咎由自取。必須自己來省察,罪由應得,不能諉過疑惑於神。況且神在審判鬼魔的日子未到之前,(參太十 29;啟十二 12;十六 14),魔鬼所作的一切活動,乃是神所許可的。

         ()大衛接受了神的靈這個經驗,與隨即耶和華的靈離開掃羅之間,並不是偶然巧合的。掃羅被神棄絕,表示神現在收回以前賜給他的特殊能力。更壞的是,他開始要忍受思想上的折磨,我們今天可以採用心理學名詞形容他。但三千年後的今日,我們仍然不能準確地診斷他的症狀,只可見到一些病徵──例如可怕的疑惑,和暴力的衝動──在稍後的敘述中提到。

 

【撒上十六15「掃羅的臣僕對他說:“現在有惡魔從神那裡來擾亂你。」

   〔呂振中譯〕掃羅的臣僕對他說:『你請看,現在有惡靈從神那裏來驚擾你呢。

   〔原文字義〕臣僕」臣僕,奴僕,僕人。

   〔文意註解〕「掃羅的臣僕對他說:現在有惡魔從神那裡來擾亂你」:請參閱14節註解。

 

【撒上十六16「我們的主可以吩咐面前的臣僕,找一個善於彈琴的來,等神那裡來的惡魔臨到你身上的時候,使他用手彈琴,你就好了。”」

   〔呂振中譯〕願我主吩你面前的臣僕去尋找一個精於彈琴的人來;等從神那裏來的惡靈臨到你身上時、他伸手一彈琴,你就好了。』

   〔原文字義〕「主」主,主人;「善於」擅長,熟練;「琴」豎琴。

   〔文意註解〕「我們的主可以吩咐面前的臣僕,找一個善於彈琴的來,等神那裡來的惡魔臨到你身上的時候,使他用手彈琴,你就好了」:『用手彈琴,你就好了』指音樂療法,可以幫助紓壓。

   〔話中之光〕()這種「音樂療法」也許有暫時的效果,但並不能根治已被神離棄的掃羅。對掃羅來說,真正需要的是懺悔的眼淚和痛悔的禱告以及感謝的讚美。包括在內的信心之禱告後的認罪悔改(參雅五14~16)

 

【撒上十六17「掃羅對臣僕說:“你們可以為我找一個善於彈琴的,帶到我這裡來。”」

   〔呂振中譯〕掃羅對臣僕說:『你們請為我看定了一個善於彈琴的人,領到我這裏來。』

   〔原文字義〕「彈」撥嫌,彈奏。

   〔文意註解〕「掃羅對臣僕說:你們可以為我找一個善於彈琴的,帶到我這裡來」:大概掃羅自己也感受折磨,故同意找人試試。

 

【撒上十六18「其中有一個少年人說:“我曾見伯利恒人耶西的一個兒子善於彈琴,是大有勇敢的戰士,說話合宜,容貌俊美,耶和華也與他同在。”」

   〔呂振中譯〕僮僕中有一個人應時地說:『吶,我曾看見伯利恆人耶西有一個兒子、精於彈琴;是個有力氣英勇之士,能打仗;說話能明辨;兼有丰姿;永恆主也和他同在。』

   〔原文字義〕「少年人」男孩,少年;「大有勇敢(原文雙字)」強壯的,大能的(首字);力量,能力(次字);「說話合宜(原文雙字)」分辨,理解(首字);言論,言語(次字);「容貌俊美」形狀,樣式,姣好。

   〔文意註解〕「其中有一個少年人說:我曾見伯利恒人耶西的一個兒子善於彈琴,是大有勇敢的戰士,說話合宜,容貌俊美,耶和華也與他同在」:『有一個少年人』指年紀和大衛相仿的僕人;『大有勇敢的戰士』可能聽說過大衛徒手打死獅子(參撒上十七34~35)的傳聞;『說話合宜』指應對文雅合是;『耶和華也與他同在』指凡事有神的賜福。

   〔話中之光〕()一個被輕視,被認為沒有前途的大衛;有一天竟蒙恩成為前途似錦,並且是光輝烈烈的戰士和君王;最主要的原因乃是在於末了一句話:「耶和華也與他同在。」青年人哪,你的環境如何,不是一件重大的事;最重要的問題,乃是神也與你同在麼?但願我們一生一世,活在主的同在中。這是蒙福的秘訣。

 

【撒上十六19「於是掃羅差遣使者去見耶西,說:“請你打發你放羊的兒子大衛到我這裡來。”」

   〔呂振中譯〕於是掃羅打發使者去見耶西,說:『請打發你的兒子大衛、那跟着羊群的、到我這裏來。』

   〔原文字義〕「大衛」受鍾愛的。

   〔文意註解〕「於是掃羅差遣使者去見耶西,說:請你打發你放羊的兒子大衛到我這裡來」:開始時大概是屬於試用性質的暫時徵召。

   〔話中之光〕()大衛受膏以後,並沒有倚靠自己的努力來謀求王位,而是繼續放羊。神自己負責讓萬事互相效力,使牧羊少年大衛被帶到宮廷裡學習做王。凡是被神揀選、呼召的人,神自己會負責所需要的一切聰明才智、資源機會。屬肉體的工作,是根據自己的動機、倚靠自己的努力、為了自己的榮耀;而屬聖靈的工作,是本於神、倚靠神、歸於神(羅十一36)

 

【撒上十六20「耶西就把幾個餅和一皮袋酒,並一隻山羊羔,都馱在驢上,交給他兒子大衛,送與掃羅。」

   〔呂振中譯〕耶西把十個餅一皮袋酒、一隻母山羊羔、由他兒子大衛經手、送給掃羅。

   〔原文字義〕「交給」打發,送走。

   〔文意註解〕「耶西就把幾個餅和一皮袋酒,並一隻山羊羔,都馱在驢上,交給他兒子大衛,送與掃羅」:王的徵召乃是一種的榮譽,所以隨手攜帶禮物。

 

【撒上十六21「大衛到了掃羅那裡,就侍立在掃羅面前。掃羅甚喜愛他,他就作了掃羅拿兵器的人。」

   〔呂振中譯〕大衛到了掃羅那裏,就侍立在掃羅面前;掃羅非常愛他,他就作了給掃羅拿軍器的護兵。

   〔原文字義〕「侍立」侍立,站立;「甚」極度地,非常地。

   〔文意註解〕「大衛到了掃羅那裡,就侍立在掃羅面前。掃羅甚喜愛他,他就作了掃羅拿兵器的人」:『侍立』指在旁聽候差事;『甚喜愛他』指對他的特質非常滿意;『拿兵器的人』指隨身侍從。

   〔話中之光〕()掃羅叫大衛來服事他,一定不曉得大衛已經暗中被膏為下一任的王。他的邀請,給這位青年也是未來的王大好的機會,使他對治國之道得到第一手的。我們的計劃,即使我們以為是神所悅納的,有時也不得不作無限期的擱置。我們也可以像大衛一樣,好好地利用等候的時間,不管目前環境如何,都應該力求學習長進。

 

【撒上十六22「掃羅差遣人去見耶西說:“求你容大衛侍立在我面前,因為他在我眼前蒙了恩。”」

   〔呂振中譯〕掃羅打發人去見耶西說:『請讓大衛侍立在我面前吧,因為他在我面前博得恩寵。』

   〔原文字義〕「蒙了」找到,到達;「恩」恩惠,恩寵。

   〔文意註解〕「掃羅差遣人去見耶西說:求你容大衛侍立在我面前,因為他在我眼前蒙了恩」:『求你容大衛侍立在我面』經過試用之後,通知他的家長決定正式授職;『在我眼前蒙了恩』意指經過觀察後表示滿意。

 

【撒上十六23「從神那裡來的惡魔臨到掃羅身上的時候,大衛就拿琴用手而彈,掃羅便舒暢爽快,惡魔離了他。」

   〔呂振中譯〕每逢從神那裏來的惡靈臨到了掃羅身上的時候,大衛總伸手拿琴來彈,掃羅便覺得舒暢爽快,惡靈就離開他。

   〔原文字義〕「惡魔(首字)」靈,氣,風;「舒暢」寬敞,寬廣;「爽快」好的,愉悅的;「惡魔(次字)(原文雙字,字義請參閱14)

   〔文意註解〕「從神那裡來的惡魔臨到掃羅身上的時候,大衛就拿琴用手而彈,掃羅便舒暢爽快,惡魔離了他」:『舒暢爽快』形容症狀消失,精神輕鬆愉快。

 

叁、靈訓要義

 

【神所預定的大衛vs神所厭棄的掃羅】

   一、神所預定的大衛:

         1.你將膏油盛滿了角,我差遣你往伯利恒人耶西那裡去,因為我在他眾子之內預定一個作王的」(1):大衛表徵基督被聖靈(膏油)所充滿,滿有生命糧食(伯利恒)的供應。

         2.「到了伯利恒,那城裡的長老都戰戰兢兢地出來迎接他,問他說:你是為平安來的嗎?他說:為平安來的,我是給耶和華獻祭」(4~5):表徵基督被獻為祭,成就神與人之間的平安。

         3.「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7):大衛的外表身材雖不如掃羅高大,但他的內在實質卻合乎神的心意。

         4.「他面色光紅,雙目清秀,容貌俊美。耶和華說:這就是他,你起來膏他」(12):表徵他的臉面照主的榮光(參林後三18),雙眼單純注目於主(參太十七8),彰顯出不能壞的生命(參提後一10)

         5.「撒母耳就用角裡的膏油,在他諸兄中膏了他。從這日起,耶和華的靈就大大感動大衛」(13):表徵隨從聖靈行事為人(參加五25)

         6.「其中有一個少年人說:我曾見伯利恒人耶西的一個兒子善於彈琴,是大有勇敢的戰士,說話合宜,容貌俊美,耶和華也與他同在」(18):神與他同在。

         7.「大衛到了掃羅那裡,就侍立在掃羅面前。掃羅甚喜愛他,他就作了掃羅拿兵器的人」(21):神安排他在掃羅的宮中見習治國之道。

   二、神所厭棄的掃羅:

         1.耶和華對撒母耳說:我既厭棄掃羅作以色列的王,你為他悲傷要到幾時呢?」:神不再寄望於掃羅。

         2.耶和華的靈離開掃羅」(14):不再受聖靈的引導。

         3.「有惡魔從耶和華那裡來擾亂他」(14):經常受到邪靈的攻擊。

         4.「找一個善於彈琴的來,等神那裡來的惡魔臨到你身上的時候,使他用手彈琴,你就好了」(16):求助於屬靈之人。

         5.「耶西就把幾個餅和一皮袋酒,並一隻山羊羔,都馱在驢上,交給他兒子大衛,送與掃羅」(20):表徵掃羅缺乏大衛所擁有的屬靈糧食。

         6.「大衛到了掃羅那裡,就侍立在掃羅面前。掃羅甚喜愛他,他就作了掃羅拿兵器的人」(21):表面上掃羅得勢,其實不知不覺正在為神造就新王取代自己。

         7.「從神那裡來的惡魔臨到掃羅身上的時候,大衛就拿琴用手而彈,掃羅便舒暢爽快,惡魔離了他」(23):邪靈驅了又來,反覆搏鬥,身心狀況起伏不定。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撒母耳記上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撒母耳記上提要」末尾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