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上第十九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大衛逃離王宮】 一、約拿單勸掃羅接納大衛(1~7節) 二、掃羅想用槍刺透大衛(8~10節) 三、米甲助大衛逃走,偽裝欺騙掃羅(11~17節) 四、大衛往見撒母耳,掃羅也受感說話(18~24節) 貳、逐節詳解 【撒上十九1】「掃羅對他兒子約拿單和眾臣僕說,要殺大衛;掃羅的兒子約拿單卻甚喜愛大衛。」 〔呂振中譯〕「掃羅吩咐他兒子約拿單和眾臣僕要殺死大衛;但是掃羅的兒子約拿單卻極喜愛大衛。」 〔原文字義〕「掃羅」所想望的;「約拿單」耶和華已給與;「喜愛」對…很喜歡,以…為樂;「大衛」受鍾愛的。 〔文意註解〕「掃羅對他兒子約拿單和眾臣僕說,要殺大衛」:『要殺大衛』因為大衛風頭蓋過掃羅,很得民心(參撒上十八16,30)。 「掃羅的兒子約拿單卻甚喜愛大衛」:『甚喜愛大衛』因為約拿單甘願犧牲自己,樂見大衛受人歡迎(參撒上十八1~4)。 〔話中之光〕(一)「要殺大衛,」大衛此時雖然在外面成功,但裡面的生命仍然還很幼稚,所以很容易在成功裡迷失方向。因此,神沒有讓大衛立刻坐上國度的寶座,而是容忍掃羅開始對付大衛,藉著掃羅的追趕,在大衛的身上作拆毀和建立的工作。 (二)如果說大衛被當作謀殺對象的唯一理由,那就是他作為臣僕做事的智慧,忠實於本分的事實(參撒上十八30)。聖徒持守信仰要努力更誠實、真實地生活,事實上這就是神的祝福(參太五10~12;約十五18~25)。 (三)「掃羅…要殺大衛;掃羅的兒子約拿單卻甚喜愛大衛」兩者針鋒相對。聖經明文指出,當父親吩咐兒子違背神律法的時候,兒子應當順從神給他的引導。這個原則應用在兒子長大成人、可以自行負責、能夠看穿一切欺詐的時候。作兒子的應當孝敬、幫助父親,順從父親(參弗六:1~-3),但是對違背神律法的命令或勸告,是不應當聽從的。 【撒上十九2】「約拿單告訴大衛說:“我父掃羅想要殺你,所以明日早晨你要小心,到一個僻靜地方藏身。」 〔呂振中譯〕「約拿單告訴大衛說:『我父掃羅想法子要殺死你;所以明日早晨你要小心,留在一個隱密地方藏着;」 〔原文字義〕「小心」保守,注意;「僻靜地方」隱密處;「藏身」隱藏,退出。 〔文意註解〕「約拿單告訴大衛說:我父掃羅想要殺你,所以明日早晨你要小心,到一個僻靜地方藏身」:『你要小心』意指將自己躲藏起來,伺機而動;『僻靜地方』即指田野(參3節)。 〔話中之光〕(一)儘管由神賦予了繼承以色列王位的職務,以色列的現實卻不接納大衛,並排斥他,這好像預示了為贖以色列的罪而道成肉身來到世上的耶穌(參太一21),被其百姓徹底棄絕的情況。這些事件教導我們,神的旨意也會受不義之人的排斥,真理會受到非真理之挑戰(參約一9~11)。但是儘管有不義之人和非真理的挑戰,神總能成就自己的旨意。 (二)神允許屬肉體的掃羅去逼迫屬聖靈的大衛,但是神也劃定了界線:祂允許大衛受逼迫,但不允許大衛受傷害,「他雖失腳也不至全身撲倒,因為耶和華用手攙扶他」(詩三十七24)。所以神又給大衛預備了出路,讓他經歷了約拿單(1~7節;二十1~42)、米甲(十九11~17)、撒母耳(十九18~24)、亞希米勒(二十一1~6)、亞比該(二十五14~34)等許多人的幫助,因此大衛才能發出信心的宣告:「我倚靠神,必不懼怕。人能把我怎麼樣呢」(詩五十六11)? 【撒上十九3】「我就出到你所藏的田裡,站在我父親旁邊,與他談論。我看他情形怎樣,我必告訴你。”」 〔呂振中譯〕「我呢、要出去,在你藏身的田野裏站在我父親旁邊,和他談論到你的事;我看看怎樣,便告訴你。』」 〔原文字義〕「談論」說話;「告訴」通知,報告。 〔文意註解〕「我就出到你所藏的田裡,站在我父親旁邊,與他談論。我看他情形怎樣,我必告訴你」:『與他談論』指兩人就在大衛的藏身處附近,談論有關他的事;『看他情形』指勸說掃羅接納大衛,看他的反應如何。 【撒上十九4】「約拿單向他父親掃羅替大衛說好話,說:“王不可得罪王的僕人大衛,因為他未曾得罪你,他所行的都與你大有益處。」 〔呂振中譯〕「約拿單向他父親替大衛說好話,說:『王不可得罪王的僕人大衛;因為他未曾得罪了你;他所行的對於你都有極大好處。」 〔原文字義〕「好話」好的,令人愉悅的;「得罪」錯過目標;「益處」(原文與「好話」同字)。 〔文意註解〕「約拿單向他父親掃羅替大衛說好話,說:王不可得罪王的僕人大衛,因為他未曾得罪你,他所行的都與你大有益處」:『說好話』指求情的話;『不可得罪』指不可棄絕大衛,理由有二:(1)未曾得罪你;(2)與你大有益處。 〔話中之光〕(一)即使我們不喜歡別人,好似掃羅與大衛彼此不能相容,我們也應靠聖靈的能力,心中為他代求,像約拿單為他朋友求情一樣,我們應極力尋求好話為別人代求,我們也要設身處地,往好處想。為人代求是主門徒最親近主的途徑,因為主長遠活著,為眾人代求。 (二)4~5節約拿單的辯護具有兩種特徵:(1)意識神:他以「未曾」得罪(4節)開始,以「為何取罪呢?」(5節)結束,強有力地指出殺死大衛的行為在神面前將成為大罪 ;(2)正直性:他通過正直地評價大衛的功績,來使自己的辯護更加有說服力,像這樣藉著神的權威,正直地查究真實的辯護,無論何時何地都會有很強的說服力。 【撒上十九5】「他拼命殺那非利士人,耶和華為以色列眾人大行拯救。那時你看見,甚是歡喜,現在為何無故要殺大衛,流無辜人的血,自己取罪呢?”」 〔呂振中譯〕「他冒險拚命擊殺了那非利士人,永恆主就向以色列眾人大行拯救;那時你看見,也很歡喜;現在你為甚麼要無緣無故殺死大衛,流無辜人的血、來犯罪呢?』」 〔原文字義〕「拼命(原文三字)」放置,設立(首字);心智,自我(次字);手,權力(末字);「無辜人」乾淨的,免於處罰。 〔文意註解〕「他拼命殺那非利士人,耶和華為以色列眾人大行拯救」:『那非利士人』指巨人歌利亞(參撒上十七50~51);『大行拯救』指除去眾人所畏懼的敵人。 「那時你看見,甚是歡喜,現在為何無故要殺大衛,流無辜人的血,自己取罪呢?」:『那時…甚是歡喜』指當時是掃羅主動的留住大衛(參撒上十八2);『現在你為甚麼』其後,大衛並未作甚麼得罪掃羅的事,所以沒有理由殺他。 〔話中之光〕(一)約拿單除了愛大衛之外,也愛掃羅。十誡裡的「當孝敬父母」(出二十12)很容易理解,但卻很難遵行。約拿單用「流無辜人的血,自己取罪」這樣沉重的話語來提醒掃羅,因為「孝敬父母」的前提,是敬畏神。 【撒上十九6】「掃羅聽了約拿單的話,就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說:“我必不殺他。”」 〔呂振中譯〕「掃羅聽了約拿單的話,就指着永活的永恆主來起誓,說:『他決不會被殺死的。』」 〔原文字義〕「永生的」活著的,有生命的。 〔文意註解〕「掃羅聽了約拿單的話,就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說:我必不殺他」:『我必不殺他』這是掃羅在清醒的時候所說的誓言,問題是掃羅無法脫離邪靈的操縱(參9節),所以仍不斷違背誓言(參10,15節等)。 〔話中之光〕(一)這是約拿單高貴的行為。他可能由於顧念父子的關係而犧牲對大衛的友誼。但是他卻願意在這情形中為他朋友求情,彌補這個缺陷。他想極力除去父親掃羅的成見與不善的觀念。他確為我們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足資效法。他為友愛與孝親,只求掃羅與大衛和好。他向父親以兒子身份盡孝,以臣僕的地位效忠。他的朋友,一位牧人戰士及音樂家,對他的人生確投射和煦的陽光。 (二)掃羅起誓「我必不殺他」,實際上心裡還在尋找機會,因為他把自己的權力、名聲、地位,放在了神的旨意之上。凡是屬肉體的人,他的話總是不可靠的,因為「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羅七18),所以無法靠著自己脫離「肉體的邪情私欲」(加五24)的捆綁。 (三)離棄神的人因良心遲鈍之故,容易起「空誓言」(參太五33~37)。這樣的空誓言不僅是對人的犯罪,也是對神嚴重的犯罪(參出二十16)。 【撒上十九7】「約拿單叫大衛來,把這一切事告訴他,帶他去見掃羅。他就仍然侍立在掃羅面前。」 〔呂振中譯〕「約拿單把大衛叫來;約拿單將這一切事告訴他;約拿單帶他去見掃羅;他就照常待立在掃羅面前。」 〔原文字義〕「仍然」昨天,以前。 〔文意註解〕「約拿單叫大衛來,把這一切事告訴他,帶他去見掃羅。他就仍然侍立在掃羅面前」:『仍然侍立在掃羅面前』指大衛恢復原職(參撒上十六21),平時在王宮中侍候,有事出外爭戰(參8節)。 〔話中之光〕(一)約拿單沒有被父子之情所牽住、唯獨立足于正義的舉動,是完全出自他那敬畏活神的信仰。結果大衛憑著真正的朋友約拿單的搭救,又一次越過了死亡的危機。這是神無微不至地保護自己所揀選的百姓(詩三十七23~25)。 【撒上十九8】「此後又有爭戰的事。大衛出去與非利士人打仗,大大殺敗他們,他們就在他面前逃跑。」 〔呂振中譯〕「此後又有戰事;大衛出去、和非利士人交戰,大大擊敗他們;他們就在他面前逃跑。」 〔原文字義〕「大大」巨大的;「逃跑」逃離,奔逃。 〔文意註解〕「此後又有爭戰的事。大衛出去與非利士人打仗,大大殺敗他們,他們就在他面前逃跑」:『大大殺敗』指殺死許多敵人。 【撒上十九9】「從耶和華那裡來的惡魔又降在掃羅身上(掃羅手裡拿槍坐在屋裡),大衛就用手彈琴。」 〔呂振中譯〕「從永恆主那裏來的惡靈臨到掃羅身上;(掃羅坐在屋裏,手裏拿着矛)大衛則手彈弦琴。」 〔原文字義〕「惡」壞的,惡的;「魔」靈,風,氣。 〔文意註解〕「從耶和華那裡來的惡魔又降在掃羅身上(掃羅手裡拿槍坐在屋裡),大衛就用手彈琴」:『惡魔』與「聖靈」相反,即指「邪靈」;『降在掃羅身上』指附著並抓住掃羅,使他的行動身不由己。 〔話中之光〕(一)從外面攪擾他的是「惡魔」,從裡面捆綁他的卻是「肉體的邪情私欲」(加五24)。所以每次大衛得勝,就會引起掃羅更大的嫉恨和苦毒。 (二)嫉妒是最卑劣的罪。嫉妒是甘心承認自己是孬種,比不上別人,又不肯求進,多沒有出息!而且嫉妒只對付親近的人,不嫉妒離他遠的,更不嫉妒敵人。還有,嫉妒是真愚昧的罪,攻擊傷害自己的人,是對自己不利,對敵人有利的。掃羅除去大衛,有誰更能衛他,護他,愛他?豈非自毀長城?更要造成女兒作寡婦,失去好外孫,兒子約拿單失去了好朋友,還不用說神的旨意無法成就。這是他最愚昧的地方。無論如何,神的旨意是必然要成就的,不能毀壞的;被毀壞的,是要毀壞神旨意的人。 (三)人們彼此常有錯誤的偏見。嫉妒足以歪曲向善的行為。污穢也會使我們盲目,看不清彼此的優美,錯誤的設想常常是在於無辜的情況,我們自己也無法糾正,人墮落之後,就有這種敗壞的本性。有人遭受污穢,我們是否願意犧牲自己的名譽,而站起來維護他呢? 【撒上十九10】「掃羅用槍想要刺透大衛,釘在牆上,他卻躲開,掃羅的槍刺入牆內。當夜大衛逃走,躲避了。」 〔呂振中譯〕「掃羅想法子要用矛刺透大衛,給釘在墻上;大衛卻從掃羅面前溜走;掃羅把矛擊進墻內;大衛就逃走躲避了。」 〔原文字義〕「刺透」打擊,擊打;「躲開」逃脫,移去;「躲避」溜出,被拯救。 〔文意註解〕「掃羅用槍想要刺透大衛,釘在牆上,他卻躲開,掃羅的槍刺入牆內。當夜大衛逃走,躲避了」:『躲開』雖然大衛的身手矯健,但能躲過掃羅得槍刺,還是神使然的。 〔話中之光〕(一)這是大衛第四次面對掃羅的生命受到威脅(參撒上十八10,17;十九1)。在這裡我們看到了:(1)大衛持有以善報惡的奉獻性的愛(參羅十二21);(2)履行自己本分的人,展現了神的保護必與他同在的信心之人的樣式。信耶穌的人都有盡力行善不可灰心(參加六9),因為計畫並成就那事的不是人而是神(參腓一6;雅五7~11)。 (二)掃羅的嫉恨就像一根刺加在大衛的肉體上(參林後十二7),免得大衛在得勝中肉體膨脹,「過於自高」(林後十二7)。神也會允許這樣的難處發生在我們身上,好讓我們「成就了一切,還能站立得住」(弗六16),不在得勝中陷入失敗。 【撒上十九11】「掃羅打發人到大衛的房屋那裡窺探他,要等到天亮殺他。大衛的妻米甲對他說:“你今夜若不逃命,明日你要被殺。”」 〔呂振中譯〕「那一夜掃羅打發差役到大衛的住宅去窺伺他,要在第二天早晨殺死他。大衛的妻子米甲對大衛說:『你今夜若不逃命,明日就會被殺死。』」 〔原文字義〕「裡窺」看守,觀看;「妻米」有誰能像神。 〔文意註解〕「掃羅打發人到大衛的房屋那裡窺探他,要等到天亮殺他」:大衛雖然躲過掃羅的致命一擊,但掃羅仍執意要殺他。 「大衛的妻米甲對他說:你今夜若不逃命,明日你要被殺」:米甲察覺宮中的氣氛不尋常,有窺探者出沒他們的房間附近,行動鬼祟,故懷疑父王存心殺害大衛。 【撒上十九12】「於是米甲將大衛從窗戶裡縋下去,大衛就逃走,躲避了。」 〔呂振中譯〕「於是米甲將大衛從窗戶裏縋下去、讓他走;大衛就逃跑躲避了。」 〔原文字義〕「縋下去」下降,沉下;「躲避」溜出,被拯救。 〔文意註解〕「於是米甲將大衛從窗戶裡縋下去,大衛就逃走,躲避了」:『從窗戶裡縋下去』聖經中僅有三次記載了類似的逃命之舉:(1)兩個探子(參書二15);(2)大衛(本節);(3)使徒保羅(參徒九25;林後十一33)。 〔話中之光〕(一)大衛向遭患難之人的避難所、神哀求、呼籲神的拯救(參詩五十九1~16)。結果大衛因妻子米甲的機智得到救援,這意味著神通過米甲應允了大衛的禱告,「在患難之日求告我,我必搭救你」(詩五十15)主的這句話不僅是對大衛,也是對所有向神禱告聖徒們的亙古不變的應許。當神允許仇敵「叫號如狗,圍城繞行」(詩五十九6)的時候,也會給我們開一扇窗戶,讓我們能「從窗戶裡縋下去」。 (二)神允許「作孽的人和喜愛流人血的人」(詩五十九2)追趕祂的受膏者,正是要在大衛的身上做拆毀和建立的工作:一面破碎舊人、一面造就新人。所以神沒有讓大衛以對付歌利亞的勇氣去抵擋掃羅,而是帶領他「逃走」(12節)。從外面看,是人在追趕他;從裡面看,是神在追趕他。大衛的一生都在被神追趕,在追趕中暴露肉體的缺欠,在追趕中不住地在神的光中悔改,在追趕中經歷神是他的一切,在追趕中生命成熟起來。 (三)大衛在困境中不是自憐自怨,也不是懷疑抱怨神,而是寫了詩篇第五十九篇來讚美神:「但我要歌頌你的力量,早晨要高唱你的慈愛;因為你作過我的高臺,在我急難的日子作過我的避難所」(詩五十九16)。詩篇第五十九篇表達了大衛的心思,他沒有白白地受苦,而是學到了神要他學習的功課,生命在拆毀中得著了建立。撒母耳記記錄了大衛的歷史事實,詩篇記錄了大衛的生命歷程,把撒母耳記和詩篇結合起來,才能看清大衛被神一路追趕到榮耀寶座上的屬靈經歷。 (四)聖經中三次「從窗戶裡縋下去」都與神的救贖有著很深的關聯,使我們聯想起今日向被捆在罪惡的人生施拯救的耶穌基督(參徒四12)。 【撒上十九13】「米甲把家中的神像放在床上,頭枕在山羊毛裝的枕頭上,用被遮蓋。」 〔呂振中譯〕「米甲把家神像放在褥子裏,又把一個山羊毛枕頭放在擱枕頭的地方,用衣服蓋着。」 〔原文字義〕「神像」偶像;「被」覆蓋物,外袍。 〔文意註解〕「米甲把家中的神像放在床上,頭枕在山羊毛裝的枕頭上,用被遮蓋」:『家中的神像』大衛是耶和華獨一真神的堅信者(參撒上十七26),可能是藝術品飾物,或是米甲因為不孕(參撒下六23),所以偷偷地在她的閨房中拜求偶像假神。 【撒上十九14】「掃羅打發人去捉拿大衛,米甲說:“他病了。”」 〔呂振中譯〕「掃羅打發差役去捉拿大衛,米甲說:『他病了。』」 〔原文字義〕「捉拿」抓,拿。 〔文意註解〕「掃羅打發人去捉拿大衛,米甲說:他病了」:『捉拿』指強迫押送悼亡的面前;『他病了』米甲說謊,顯出品格上的瑕疵。 【撒上十九15】「掃羅又打發人去看大衛,說:“當連床將他抬來,我好殺他。”」 〔呂振中譯〕「掃羅又打發差役去看大衛,說:『把他連褥子都抬上我這裏來,我好殺死他。』」 〔原文字義〕「抬來」上升,攀登。 〔文意註解〕「掃羅又打發人去看大衛,說:當連床將他抬來,我好殺他」:『連床將他抬來』意指生病不是理由;『我好殺他』違背他自己所說「我必不殺他」的誓言(參6節),不能託辭被惡魔降臨身上,由不得自己。 【撒上十九16】「使者進去,看見床上有神像,頭枕在山羊毛裝的枕頭上。」 〔呂振中譯〕「差役進去,看見有家神像在褥子裏;又有山羊毛枕頭放在擱枕頭的地方。」 〔原文字義〕「頭」頭部。 〔文意註解〕「使者進去,看見床上有神像,頭枕在山羊毛裝的枕頭上」:請參閱第13節註解。 【撒上十九17】「掃羅對米甲說:“你為什麼這樣欺哄我,放我仇敵逃走呢?”米甲回答說:“他對我說:‘你放我走,不然,我要殺你。’”」 〔呂振中譯〕「掃羅對米甲說:『你為甚麼這樣哄騙我,放我的仇敵逃走呢?』米甲回答掃羅說:『他對我說:“你放我走;不然,我就殺死你”;何必呢?』」 〔原文字義〕「欺哄」欺騙,誤導。 〔文意註解〕「掃羅對米甲說:你為什麼這樣欺哄我,放我仇敵逃走呢?」:『欺哄我』痛感自己女兒的背叛;『我仇敵』掃羅視大衛為企圖奪取他王位的大敵(參撒上十八8)。 「米甲回答說:他對我說:你放我走,不然,我要殺你」:米甲再次說謊,託辭她是在脅迫下不得已而為。 【撒上十九18】「大衛逃避,來到拉瑪見撒母耳,將掃羅向他所行的事述說了一遍。他和撒母耳就往拿約去居住。」 〔呂振中譯〕「大衛就逃避躲,來到拉瑪見撒母耳,將掃羅向他行的一切事告訴他。他和撒母耳就去住在拿約。」 〔原文字義〕「逃」穿越,前往;「避」溜出,被拯救;「拉瑪」小山丘;「拿約」居所。 〔文意註解〕「大衛逃避,來到拉瑪見撒母耳,將掃羅向他所行的事述說了一遍。他和撒母耳就往拿約去居住」:『見撒母耳』當時撒母耳仍具有先知兼祭司的身分,故大衛可能是來向他請教神的旨意;『拿約』根據其原文意思「居所」,大概就是撒母耳所開辦「先知學校」的地方(參20節),有許多房舍(原文複數形態)。 〔話中之光〕(一)當時撒母耳已經年邁,沒有能力保護大衛,但大衛來投奔撒母耳,目的是投靠撒母耳的神。後來大衛讚美神「是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臺,是我的避難所」(撒下二十二3),表明他不但經歷了恩典,而且在恩典裡經歷了賜恩典的神。 【撒上十九19】「有人告訴掃羅說,大衛在拉瑪的拿約。」 〔呂振中譯〕「有人告訴掃羅說:『看哪,大衛在拉瑪的拿約呢。』」 〔文意註解〕「有人告訴掃羅說,大衛在拉瑪的拿約」:『有人』指掃羅為監視撒母耳所安置的眼線。 【撒上十九20】「掃羅打發人去捉拿大衛。去的人見有一班先知都受感說話,撒母耳站在其中監管他們;打發去的人也受神的靈感動說話。」 〔呂振中譯〕「掃羅打發差役去捉拿大衛;去的人看見一群神言人正在傳神言,撒母耳也站在其中監管着他們;掃羅的差役們也受神的靈感動而發神言狂。」 〔原文字義〕「受感說話」預言;「監管」修正,建立;「感動說話」(原文與「受感說話」同字)。 〔文意註解〕「掃羅打發人去捉拿大衛。去的人見有一班先知都受感說話,撒母耳站在其中監管他們」:『監管他們』意指教導、指導他們。 「打發去的人也受神的靈感動說話」:意指打發去的差役也被聖靈的能力所抓住,說話和行動均不由自主。 〔話中之光〕(一)大衛九死一生逃脫被伏兵暗殺的危險(參11,12節),離開基比亞城逃到拉瑪,掃羅一直追趕到那裡要殺大衛,大衛走投無路了,此時拯救陷在絕望中的大衛的是聖靈(參20,21,23節)。如果我們處在極度的危機中,那時神肯定會拯救我們(參但三17,28;六22;徒十二11;十四25~26)。 (二)掃羅三次打發刺客去殺大衛(參20,21節),都由聖靈動工而導致失敗,於是自己親自到拉瑪的拿約殺死大衛(參22~24節)。神的靈感動說話,指掃羅的部下被壓倒一切的聖靈之工作,而進入不可自制的狀態。這裡他們所說的話不是對未來的預言,而是讚美神的話語(參撒上十13)。 【撒上十九21】「有人將這事告訴掃羅,他又打發人去,他們也受感說話。掃羅第三次打發人去,他們也受感說話。」 〔呂振中譯〕「有人將這事告訴掃羅,掃羅又打發別的差役去,這些差役也受感動而發神言狂。掃羅第三次打發差役去,這些差役也受感動而發神言狂。」 〔文意註解〕「有人將這事告訴掃羅,他又打發人去,他們也受感說話。掃羅第三次打發人去,他們也受感說話」:指掃羅所打發去的第二、三批差役,也都被聖靈的能力所抓住,說話和行動均不由自主。 【撒上十九22】「然後掃羅自己往拉瑪去,到了西沽的大井,問人說:“撒母耳和大衛在哪裡呢?”有人說:“在拉瑪的拿約。”」 〔呂振中譯〕「最後、掃羅自己也往拉瑪去;他來到無草木的小山禾場的井〔傳統:來到西沽的大井〕那裏,問人說:『撒母耳和大衛在哪裏呢?』有一個人說:『看哪,他們在拉瑪的拿約呢。』」 〔原文字義〕「西沽」守望塔,高地。 〔文意註解〕「然後掃羅自己往拉瑪去,到了西沽的大井,問人說:撒母耳和大衛在哪裡呢?有人說:在拉瑪的拿約」:『西沽』似非地名,乃指拉瑪附近的某處高地,該地有一個巨大的井坑。 【撒上十九23】「他就往拉瑪的拿約去。神的靈也感動他,一面走一面說話,直到拉瑪的拿約。」 〔呂振中譯〕「掃羅就從那裏往拉瑪的拿約去;神的靈也臨到他身上;他一面走,一面受感動而發神言狂,直到他抵達了拉瑪的拿約。」 〔文意註解〕「他就往拉瑪的拿約去。神的靈也感動他,一面走一面說話,直到拉瑪的拿約」:指掃羅自己在往拿約的途中,也被聖靈的能力所抓住,說話和行動均不由自主。 〔話中之光〕(一)掃羅親自出動,仍舊同樣第,其精神和肉體完全受神的靈支配而受感說話,結果殺害大衛的計畫還是落了空。通過這一事件可以再一次確信「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箴十六9)的事實。 【撒上十九24】「他就脫了衣服,在撒母耳面前受感說話,一晝一夜露體躺臥。因此有句俗語說:“掃羅也列在先知中嗎?”」 〔呂振中譯〕「到了那裏,他也就把衣服脫下來,也就在撒母耳面前受感動而發神言狂;那一整天一整夜他赤身祼體躺着。因此有句話說:『掃羅也在神言人中間麼?』」 〔原文字義〕「露體」赤身;「先知」發言人。 〔文意註解〕「他就脫了衣服,在撒母耳面前受感說話,一晝一夜露體躺臥」:『脫了衣服』不是指他赤身露體,乃是指他脫去上身外袍,沒有了王者的樣子;『露體躺臥』不是完全露體(參撒下六20),而是穿內衣的狀態(參士十四12;賽三23)。 「因此有句俗語說:掃羅也列在先知中嗎?」:『掃羅也列在先知中嗎』這是嘲諷式的問話。掃羅第二次受感說話(參撒上十12),被聖靈顯露出他尚未作王之前的本相,那時候的他,作王並非他所求,尚懂得謙卑推辭;但此時的他,固執王位,甚至驕傲、狂妄到要殺害那有資格作王的大衛。 〔話中之光〕(一)大衛的經歷是每個信徒的預表,他對掃羅從來沒有敵意,但是屬肉體的掃羅卻認定屬聖靈的大衛是「仇敵」(17節);「當時,那按著血氣生的逼迫了那按著聖靈生的,現在也是這樣」(加四29)。大衛的經歷也是基督的預表,他是神的受膏者,掃羅王卻要追殺他;將來那位神的受膏者基督來到世上的時候,希律王也「要除滅祂」(太二13)。 叁、靈訓要義 【屬血氣的逼迫屬靈的】 一、屬血氣的(掃羅)意欲除掉屬靈的(大衛): 1.「掃羅對他兒子約拿單和眾臣僕說,要殺大衛」(1節):將存心公開使人知道。 2.「他未曾得罪你,他所行的都與你大有益處。他拼命殺那非利士人,耶和華為以色列眾人大行拯救」(4~5節):雖然明知對方與己與人都有益無害。 3.「那時你看見,甚是歡喜,現在為何無故要殺大衛,流無辜人的血,自己取罪呢?」(5節):自己的態度前後矛盾,並且是無緣無故的恨對方。 4.「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說:我必不殺他。…掃羅打發人到大衛的房屋那裡窺探他,要等到天亮殺他」(6,11節):違背不殺的誓言,毫無誠信。 5.「掃羅又打發人去看大衛,說:當連床將他抬來,我好殺他」(15節):不顧念兒女的感受,冷酷無人情味。 6.「掃羅打發人去捉拿大衛。…打發去的人也受神的靈感動說話。…他又打發人去,他們也受感說話。掃羅第三次打發人去,他們也受感說話」(20~21節):先後三次派人捉拿,都因聖靈的干預而失敗。 7.「掃羅自己往拉瑪去,…神的靈也感動他,…一晝一夜露體躺臥。因此有句俗語說:掃羅也列在先知中嗎?」(22~24節):掃羅自己去捉拿,也因聖靈的干預而失敗。 二、屬靈的得到神所安排的幫助和保護: 1.「掃羅的兒子約拿單卻甚喜愛大衛」(1節):約拿單表徵品格正直的人,喜歡與屬靈的人親近往來。 2.「約拿單告訴大衛說:我父掃羅想要殺你,所以明日早晨你要小心,到一個僻靜地方藏身」(2節):給予安全的顧問。 3.「約拿單向他父親掃羅替大衛說好話,說:“王不可得罪王的僕人大衛,因為他未曾得罪你,他所行的都與你大有益處」(4節):為他說好話。 4.「掃羅聽了約拿單的話,就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說:我必不殺他」」(6節):甚至為他取得不被殺害的安全誓言保證(但結果對方失信)。 5.「掃羅用槍想要刺透大衛,釘在牆上,他卻躲開」(10節):得到神的保守。 6.「大衛的妻米甲對他說:你今夜若不逃命,明日你要被殺。於是米甲將大衛從窗戶裡縋下去,大衛就逃走,躲避了」(11~12節):得到另一愛他之人的幫助。 7.「大衛逃避,來到拉瑪見撒母耳,將掃羅向他所行的事述說了一遍。他和撒母耳就往拿約去居住」(18節):又得到神的先知的接納與保護。 8.「掃羅打發人去捉拿大衛。…打發去的人也受神的靈感動說話。…他又打發人去,他們也受感說話。掃羅第三次打發人去,他們也受感說話」(20~21節):因聖靈的干預而得以不被捉拿。 9.「掃羅自己往拉瑪去,…神的靈也感動他,…一晝一夜露體躺臥。因此有句俗語說:掃羅也列在先知中嗎?」(22~24節):再度因聖靈的干預而阻止了屬血氣的。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撒母耳記上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撒母耳記上提要」末尾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