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上第二十一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大衛逃亡途中】 一、到挪伯祭司亞希米勒那裡(1~9節) 二、到迦特王亞吉那裡(10~15節) 貳、逐節詳解 【撒上二十一1】「大衛到了挪伯祭司亞希米勒那裡,亞希米勒戰戰兢兢地出來迎接他,問他說:“你為什麼獨自來,沒有人跟隨呢?”」 〔呂振中譯〕「大衛往挪伯去,到了祭司亞希米勒那裏;亞希米勒戰戰兢兢地迎接大衛,對他說:『你為甚麼獨自一人,沒有人跟着你呢?』」 〔原文字義〕「大衛」受鍾愛的;「挪伯」高地;「亞希米勒」我兄弟是王,王的兄弟;「戰戰兢兢地」害怕,驚嚇;「迎接」遭遇,降臨。 〔文意註解〕「大衛到了挪伯祭司亞希米勒那裡,亞希米勒戰戰兢兢地出來迎接他,問他說:你為什麼獨自來,沒有人跟隨呢?」:『挪伯』位於耶路撒冷東方約2公里,橄欖山的北端山峰的東麓;『祭司亞希米勒』以利的曾孫,亞希亞(參撒上十四3)的兄弟;『戰戰兢兢地出來』可能風聞掃羅不喜悅大衛,對他的單獨造訪覺得詫異,恐怕會被掃羅怪罪。 【撒上二十一2】「大衛回答祭司亞希米勒說:“王吩咐我一件事說:‘我差遣你委託你的這件事,不要使人知道。’故此我已派定少年人在某處等候我。」 〔呂振中譯〕「大衛對祭司亞希米勒說:『王吩咐我辦一件事,對我說:“我差遣你吩咐你辦的這件事、都不要使人知道”;故此我和青年的兵約定了在某某處相會。」 〔原文字義〕「吩咐」吩咐,命令;「委託」(原文和「吩咐」同字);「在某處(原文三字)」某人(首字);有人(次字);地方(末字);「等候」(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大衛回答祭司亞希米勒說:王吩咐我一件事說:我差遣你委託你的這件事,不要使人知道。故此我已派定少年人在某處等候我」:『王吩咐我一件事』大衛沒有說出實情,動機可能出於不想連累亞希米勒;『少年人』指他的侍從。 〔話中之光〕(一)從大衛的謊言(參2~3節)可以學到兩點教訓:(1)像大衛那樣滿有信心的人,遇到危急關頭也會驚慌不知所措。因此自己以為站穩的,須要謹慎,免得跌倒(參林前十12);(2)犯罪的結果:因大衛的謊言導致了居住在挪伯的祭司長家族全部遭屠殺的慘狀(參撒上二十二18~19)。大衛後來為這罪所造成的結果而痛心悔改(參撒上二十二22)。 【撒上二十一3】「現在你手下有什麼?求你給我五個餅,或是別樣的食物。”」 〔呂振中譯〕「現在你手下有甚麼東西沒有?有五個餅麼?請交給我,或是任何找得着的東西?』」 〔原文字義〕「手下」手;「別樣的」找到,到達。 〔文意註解〕「現在你手下有什麼?求你給我五個餅,或是別樣的食物」:意指你身邊有沒有甚麼現成的食物。 〔話中之光〕(一)即使在窮困之中,聖徒也只應當向心志相同,生命相同的人尋求幫助,這樣的人,既然可以有分於肉身需要,也必可有分於心靈的負擔;能分享,也能分憂,正是「團契」的基本意義。不論大衛存心如何好,他想避免的事都發生了:多益果然報了告,祭司城的人也全遭掃羅屠殺(參撒上二十二9~19)。亞希米勒作了當作的事,雖然所付的代價是全族的性命,他們是為大衛作王首先殉道的人,是為了遵行神旨意不可避免的事,他為愛而作的,蒙大衛永遠記念。 【撒上二十一4】「祭司對大衛說:“我手下沒有尋常的餅,只有聖餅,若少年人沒有親近婦人才可以給。”」 〔呂振中譯〕「祭司回答大衛說:『我手下沒有平常的餅,只有聖餅;只要青年人己經自守沒有親近婦人就可以拿。』」 〔原文字義〕「尋常」凡俗,普通;「聖」分別,為聖;「沒有親近(原文雙字)」保守,遵守(首字);真正地,確實地(次字)。 〔文意註解〕「祭司對大衛說:我手下沒有尋常的餅,只有聖餅,若少年人沒有親近婦人才可以給」:『聖餅』指經過分別為聖的陳設餅(參出二十五30);『親近婦人』意指發生男女性關係。 〔話中之光〕(一)大祭司給大衛的餅雖是換下來的陳設餅,按律法規定也只可以給祭司吃(利二十四5~9)。耶穌在世時提到此事,認為律法的最終目的乃為人的好處,不可因拘泥小節而忽略關乎生命的大事(參太十二1~8)。應注重的是律法的基本精神,不可捨本逐末(參路六9)。 (二)祭司破例允許大衛吃聖餅,表面上違反了律法。但主耶穌指出,祭司的決定是正確的(參太十二4),因為神「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太十二7)。 (三)亞希米勒作為提供聖餅的條件向大衛要求「性的純潔」。這使我們想起性生活對敬虔生活的影響。性生活本身是神的恩典,是聖潔的,這是毫無疑問的(參創二24),但如果追求從性來的快樂而沒有節制以至犯罪(參提後三4),那麼這將給敬虔生活帶來致命的壞影響。 【撒上二十一5】「大衛對祭司說:“實在約有三日我們沒有親近婦人。我出來的時候,雖是尋常行路,少年人的器皿還是潔淨的;何況今日不更是潔淨嗎?”」 〔呂振中譯〕「大衛回答祭司說:『實在的、我出征的時候、我們素常都是抑制自己不親近婦人;就是平常路程,青年人們的器械還是潔淨;何況今天、豈不因器械之祝聖而更加潔淨麼?』」 〔原文字義〕「沒有親近」壓制,保留;「尋常」凡俗,普通;「潔淨(首字)」分別,神聖;「潔淨(次字)」使成聖。 〔文意註解〕「大衛對祭司說:實在約有三日我們沒有親近婦人。我出來的時候,雖是尋常行路,少年人的器皿還是潔淨的;何況今日不更是潔淨嗎?」:『約有三日』指大衛自從離開王宮逃亡在外已超過三日;『尋常行路』意指執行普通的任務;『少年人的器皿』意指所有的少年人;『器皿』是指他們身體的一種委婉說法(參帖前四4);『還是潔淨的』意指按照規矩,不許可拈花惹草;『何況今日』意指更何況現在是在執行王的特殊任務,豈可親近女色。 【撒上二十一6】「祭司就拿聖餅給他,因為在那裡沒有別樣餅,只有更換新餅,從耶和華面前撤下來的陳設餅。」 〔呂振中譯〕「祭司便拿聖餅給他,因為在那裏沒有別樣的餅,只有從永恆主面前撤下來的神前餅,當被拿下的日子放上熱餅的、那種。」 〔原文字義〕「別樣餅」麵包,食物;「更換(原文雙字)」取,拿(首字);放置,設立(次字);「新」熱度,熱氣;「面前」面,臉;「撤下」挪去,拿走;「陳設」(原文和「面前」同字)。 〔文意註解〕「祭司就拿聖餅給他,因為在那裡沒有別樣餅,只有更換新餅,從耶和華面前撤下來的陳設餅」:『沒有別樣餅』意指沒有普通人吃的餅;『新餅』指新近烘好出爐溫熱的陳設餅;『更換新餅』陳設餅要在安息日擺上新餅(參利二十四5~8);『撤下來的陳設餅』指在更換新餅時所撤下來的舊餅。 〔話中之光〕(一)愛要及時而作。愛是必須付代價的,也要表現於實際。正如畫餅不能充飢,只空口說:「願你吃得飽」,不能解決飢餓的問題,不能實際增添身體的力量。不過,愛不能犧牲原則。聖所撤下的陳設餅,只可以給在律法上潔淨的人吃。這是亞希米勒供應大衛聖餅時說明的。我們不能有違背真理的愛。 【撒上二十一7】「當日有掃羅的一個臣子留在耶和華面前。他名叫多益,是以東人,作掃羅的司牧長。」 〔呂振中譯〕「那一天有一個做掃羅臣僕的人在那裏、有禮節上的抑制、留在永恆主面前;他名叫多益,是以東人,做掃羅的司牧長。」 〔原文字義〕「臣子」僕人,臣僕;「多益」害怕;「以東」紅;「司牧」牧放,牧養;「長」人,首領。 〔文意註解〕「當日有掃羅的一個臣子留在耶和華面前。他名叫多益,是以東人,作掃羅的司牧長」:『留在耶和華面前』即指留在會幕那裡,當時的會幕可能已遷到挪伯(參1節);『多益,是以東人』指皈依猶太教的以東人多益,他當時不知何故留在會幕那裡,有人猜測是為著禮儀上的不潔;『掃羅的司牧長』指負責王室的畜牧,特別是照管驢和羊。 〔話中之光〕(一)多益後來害死祭司全家族(參撒上二十二9,18)。世人的觀念像多益一樣,只幫助有勢力的人,只注重自己的好處,所以越需要幫助的,越得不到幫助,實在叫人灰心。我們要因主的愛供應主的工人,就是作在受苦的耶穌身上。 (二)在這段聖經裡,給我們看見一件可怕的事實,就是掃羅王已經把政治帶到事奉裡,按正常的情形,留在耶和華面前事奉的人,應該是事奉神的祭司,如今竟有一個王的臣子(司牧長)留在耶和華面前,這是政治滲入事奉裡面,掃羅王為要知道大衛的行蹤,所以到處滿布密探偵查,他想大衛可能會逃到祭司那裡,所以也就派了一位臣子留在那裡,今天教會屬靈光景墮落,政治上所用手段就帶進來,一面偵查不隨從他們的人的活動,從各個方面收集情報,另一方面商議對策,務叫不同情自己的人一敗塗地,然後才達到目的,教會到了這光景,教會還算是教會? 【撒上二十一8】「大衛問亞希米勒說:“你手下有槍有刀沒有?因為王的事甚急,連刀劍器械我都沒有帶。”」 〔呂振中譯〕「大衛問亞希米勒說:『你手下這裏有矛或刀沒有?在哪裏呢?因為王事很急,連刀劍軍器我都沒有隨手帶着。』」 〔原文字義〕「甚急(原文雙字)」發生,變為(首字);催促(次字)。 〔文意註解〕「大衛問亞希米勒說:你手下有槍有刀沒有?因為王的事甚急,連刀劍器械我都沒有帶」:『槍…刀』指護身兵器。 【撒上二十一9】「祭司說:“你在以拉谷殺非利士人歌利亞的那刀在這裡,裹在布中,放在以弗得後邊,你要就可以拿去。除此以外,再沒有別的。”大衛說:“這刀沒有可比的!求你給我。”」 〔呂振中譯〕「祭司說:『有非利士人歌利亞、就是你在以拉谷所擊殺的、他的刀在這裏呢,用布裹着,在“神諭像”後邊;你若要拿,只管拿去;因為除此以外、在這裏再沒有別的。』大衛說:『這刀沒有一把能比得上的;你給我吧。』」 〔原文字義〕「以拉」橡樹;「非利士人」移居者;「歌利亞」光彩燦爛;「以弗得」外袍,祭司服。 〔文意註解〕「祭司說:你在以拉谷殺非利士人歌利亞的那刀在這裡,裹在布中,放在以弗得後邊,你要就可以拿去」:『歌利亞的那刀』歌利亞的軍裝是大衛的戰利品(參撒上十七54),故殺他的那刀也可能被大衛連同那非利士人的頭一起帶到耶路撒冷(參撒上十七54),在神面前獻感恩的平安祭之後,將頭帶到掃羅王面前(參撒上十七57),而將刀存放在會幕裡,托付大祭司代為保管,因此祭司說「你要就可以拿去」;『以弗得』是大祭司的外袍,內有烏陵、土明,為尋求神旨之用。 「除此以外,再沒有別的。大衛說:這刀沒有可比的!求你給我」:『這刀沒有可比的』意指這把刀具有非凡的意義。 〔話中之光〕(一)不久之前,大衛殺死非利士人歌利亞,得了他的刀,繳入神的聖所作為記念,現在取來應用。但善於用刀的人,不濫用刀。後來他在隱基底的洞中,不殺掃羅;禁止怒氣,不殺拿八(參撒上二十四4~6;二十五33),可謂善於用刀。 (二)神的話是聖靈的寶劍(參弗六17),實在沒有可比的。神的話使人知罪,神不能任意縱容惡行,連一點過失也不放過。但是神的話對罪人定罪,卻保證祂在基督裡的愛。神對罪人儘管憐憫,卻仍有嚴厲的成分,聖經的話使人的良心受責,同時聖經也指示神的方法,祂的公義使信的人得以稱義。 (三)神的話指示我們在一切的悲哀中,神的心也傷痛。但是有保惠師,也指示我們神完全的計畫,為使我們蒙福。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我們得益處,有福的將來惡昭示我們,使人的憂傷與眼淚完全除去。 (四)神的話甚至能堅強垂死的人。英國名作家施可德(Sir Walter Scott)在臨終前對朋友說:「只有一本書,是專為臨終的人,那是聖經,你讀給我聽吧!」聖經描述主受死而復活,為我們預備住處,使聖徒團聚,得著生命的活水,使垂死者的頭,枕在這柔軟的枕頭上。 【撒上二十一10】「那日大衛起來,躲避掃羅,逃到迦特王亞吉那裡。」 〔呂振中譯〕「那一天大衛起身逃跑、躲避掃羅;他來到迦特王亞吉那裏。」 〔原文字義〕「躲避」穿越,逃脫;「迦特」酒醡;「亞吉」我將使黑暗臨到。 〔文意註解〕「那日大衛起來,躲避掃羅,逃到迦特王亞吉那裡」:『那日大衛起來』意指大衛不敢稍事逗留,即刻繼續上路;『迦特』是非利士人歌利亞的家鄉(參撒上十七4),靠近猶大地;『迦特王亞吉』非利士人五大首領之一,與以色列王掃羅彼此對敵。古時的王可能喜歡收留對方變節的高級軍事領袖。 〔話中之光〕(一)大衛裝扮成被非利士人的勁敵掃羅追趕的難民,以為能得到迦特的非利士人的歡迎。但大衛的這種期待都成為泡影(參11節),同樣,惡人的居所不能成為屬神之民真正的安息之處。 【撒上二十一11】「亞吉的臣僕對亞吉說:“這不是以色列國王大衛嗎?那裡的婦女跳舞唱和,不是指著他說‘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嗎?”」 〔呂振中譯〕「亞吉的臣僕對亞吉說:『這不是以色列地的王大衛麼?那裏的婦女們舞蹈的時候唱和着說:“掃羅擊殺其千千;大衛擊殺其萬萬。”不是指着這人而說的麼?』」 〔原文字義〕「唱和」回應,大喊 〔文意註解〕「亞吉的臣僕對亞吉說:這不是以色列國王大衛嗎?」:『以色列國王』他們並不知道大衛受膏的事,只知道大衛曾殺死巨人歌利亞,故給他很高的評價。 「那裡的婦女跳舞唱和,不是指著他說: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嗎?」:表示從前他們在戰場上遠遠觀望,其後風聞他的大名,如今近距離親眼看到他本人。 〔話中之光〕(一)如果神不允許掃羅追趕大衛,大衛不會知道自己的肉體本相和掃羅一樣愚昧;如果神不允許「亞吉的臣僕」揭穿大衛的身分,大衛還會繼續在愚昧中自以為得計。有時神讓我們遇到一些難處,讓我們的「小算盤」失算、「小心眼」破產,正是要把我們自己的肉體本相顯露出來,叫我們知道自己跟世人一樣全然敗壞、無可誇口,然後才能甘心接受神在我們身上更深的建造。 【撒上二十一12】「大衛將這話放在心裡,甚懼怕迦特王亞吉,」 〔呂振中譯〕「大衛將這些話放在心上;他非常懼怕迦特王亞吉;」 〔原文字義〕「甚」極度地,非常地;「懼怕」害怕,敬畏。 〔文意註解〕「大衛將這話放在心裡,甚懼怕迦特王亞吉」:『這話』就是高抬他從前軍事成就的話;『放在心裡』意指細加思考;『甚懼怕』指恐怕遭受報復。 【撒上二十一13】「就在眾人面前改變了尋常的舉動,在他們手下假裝瘋癲,在城門的門扇上胡寫亂畫,使唾沫流在鬍子上。」 〔呂振中譯〕「就在眾人面前改變了行動舉止,在他們手下裝瘋作癲,在城門的門扇上胡敲亂打〔傳統:胡寫亂畫〕,讓唾沫流在鬍子上。」 〔原文字義〕「改變」更改;「尋常的舉動」品嘗,判斷;「假裝瘋癲」變愚妄,行動瘋狂;「胡寫亂畫」做記號,塗壓。 〔文意註解〕「就在眾人面前改變了尋常的舉動,在他們手下假裝瘋癲」:『改變了尋常的舉動』指不能分辨對方,應對異常;『假裝瘋癲』指表現出精神失常的樣子。 「在城門的門扇上胡寫亂畫,使唾沫流在鬍子上」:『胡寫亂畫』指沒有意義的塗鴉;『唾沫流在鬍子上』指不顧自己的尊嚴形象。 〔話中之光〕(一)此時大衛的處境比在掃羅管轄之下還要危險,但神只讓非利士人揭穿他,卻阻止了他們的報復。因為神要讓大衛在困境中看出神的管理:如果神能在仇敵的迦特保守大衛,那麼在以色列一樣可以保守他,所以神的受膏者應該回到自己的地方去:「因為你救我的命脫離死亡。你豈不是救護我的腳不跌倒、使我在生命光中行在神面前嗎」(詩五十六13)? (二)大衛先是欺騙祭司(參2節),接著又裝瘋欺騙非利士人(本節);剛開始被追趕,就連續遭遇兩次失敗,暴露了肉體的詭詐。屬聖靈的大衛並不是不會失敗,而是什麼時候被神光照、責備,什麼時候靈裡就能蘇醒,因此在失敗中也能認罪悔改、學到功課;而屬肉體的掃羅卻是不願意接受光照、責備的人,因此在失敗中總是辯解推諉、不肯悔改。 (三)歷代以來,許多神的子民說謊,裝假欺騙,都是失去信心的結果。一個真實有信心依靠神的人,他是不會用任何方法來幫助神行神跡的,如果他有信心,他就要相信,神既揀選了我,神也必要保守我。 【撒上二十一14】「亞吉對臣僕說:“你們看,這人是瘋子。為什麼帶他到我這裡來呢?」 〔呂振中譯〕「亞吉對臣僕說:『看哪,你們見了一個瘋狂的人呢;為甚麼把他帶到我這裏來呢?」 〔原文字義〕「瘋子」發瘋,瘋狂的人。 〔文意註解〕「亞吉對臣僕說:你們看,這人是瘋子。為什麼帶他到我這裡來呢?」:『這人是瘋子』沒有經過仔細的調查,單看外表就下斷言。 【撒上二十一15】「我豈缺少瘋子,你們帶這人來在我面前瘋癲嗎?這人豈可進我的家呢?”」 〔呂振中譯〕「難道我缺少瘋子,而你們須帶這傢伙來向我發瘋阿?這傢伙哪可進我的家呢?』」 〔原文字義〕「缺少」缺乏,需要;「瘋癲」表現出瘋狂。 〔文意註解〕「我豈缺少瘋子,你們帶這人來在我面前瘋癲嗎?這人豈可進我的家呢?」:『這人豈可進我的家呢?』表示不予收容。 〔話中之光〕(一)後來大衛在詩篇34,52,56篇中詳細描述了當時所經歷的神的救贖。尤其是在詩篇56篇中他述說自己的處境後,又說「我懼怕的時候要依靠你」 (詩五十六3)這是偉大的信仰告白。我們通過大衛的經驗和見證,當記住「投靠耶和華,強似依賴王子」(詩一百十八9)這寶貴的教訓。 (二)大衛在失敗中確實學到了功課,所以雖然被非利士人拿住,「在他們手下假裝瘋癲」(參13節),卻仍有心情寫下詩篇第五十六篇。這篇詩讓我們看到,難處使禱告成為大衛生命的呼吸,無論環境如何危險急迫,都不能停止他的禱告和讚美:「我倚靠神,我要讚美祂的話;我倚靠神,必不懼怕。血氣之輩能把我怎麼樣呢」(詩五十六4)。 (三)詩篇第三十四篇見證了大衛在本章的經歷中學到的功課。在人看來,大衛若「不說詭詐的話」(詩三十四13)就會喪命,但大衛經歷過以後,卻「將敬畏耶和華的道教訓」(詩三十四11)我們:無論是欺騙祭司、還是欺騙非利士人,若沒有「耶和華的使者在敬畏他的人四圍安營,搭救他們」(詩三十四7),人「詭詐的話」都是枉然。因此,「有何人喜好存活,愛慕長壽,得享美福,就要禁止舌頭不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詩三十四12~13)。 (四)大衛在失敗中接受了光照,學到了功課,才能從靈裡說出詩篇第三十四篇這樣準確、明亮的話來。大衛接受做王的地位容易,但被帶進做王的實際卻不容易;我們接受神兒子的地位容易,但要長成神兒子的樣式也不容易。屬聖靈的人都需要和大衛一樣,不斷地被神追趕、拆毀和破碎,接受神的建造,才能叫神的美善的旨意成全在我們身上。 叁、靈訓要義 【大衛顯露敗壞的本相】 一、說謊(1~9節): 1.「大衛到了挪伯祭司亞希米勒那裡,亞希米勒戰戰兢兢地出來迎接他,問他說:你為什麼獨自來,沒有人跟隨呢?」(1節):一個問話:為什麼沒有攜帶隨從人員? 2.「大衛回答祭司亞希米勒說:王吩咐我一件事說:我差遣你委託你的這件事,不要使人知道。故此我已派定少年人在某處等候我」(2節):兩個謊話:(1)身負秘密任務;(2)侍從在別處等候。 3.「當日有掃羅的一個臣子留在耶和華面前。他名叫多益,是以東人,作掃羅的司牧長」(7節):結果導致祭司全家族被殺害(參撒上二十二9~10,18)。 4.學到的功課:「要禁止舌頭不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詩三十四13)。 二、裝瘋(10~15節): 1.「那日大衛起來,躲避掃羅,逃到迦特王亞吉那裡」(10節):自動投奔或被捕送到敵酋處。 2.「亞吉的臣僕對亞吉說:這不是以色列國王大衛嗎?那裡的婦女跳舞唱和,不是指著他說: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嗎?」(11節):被認出身份。 3.「大衛將這話放在心裡,甚懼怕迦特王亞吉,就在眾人面前改變了尋常的舉動,在他們手下假裝瘋癲,在城門的門扇上胡寫亂畫,使唾沫流在鬍子上」(12~13節):假裝瘋癲,尊嚴盡失。 4.「亞吉對臣僕說:你們看,這人是瘋子。為什麼帶他到我這裡來呢?…這人豈可進我的家呢?」(14~15節):結果被逐離開。 5.學到的功課:「我倚靠神,必不懼怕。血氣之輩能把我怎麼樣呢」(詩五十六4)。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撒母耳記上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撒母耳記上提要」末尾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