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撒母耳記上第二十六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大衛再次不傷害掃羅】

    一、掃羅受西弗人挑撥率兵到西弗曠野尋索大衛(1~5)

    二、大衛趁夜晚到掃羅營地取走掃羅的槍和水瓶(6~12)

    三、遠遠呼叫責備押尼珥失職,又質問掃羅(13~20)

    四、掃羅認錯後班師回去(21~25)

 

貳、逐節詳解

 

【撒上二十六1「西弗人到基比亞見掃羅,說:“大衛不是在曠野前的哈基拉山藏著嗎?”」

   〔呂振中譯〕西弗人到了基比亞去見掃羅說:『大衛不是在荒野東面的哈基拉山藏着麼?』

   〔原文字義〕「西弗人」熔煉匠;「基比」山谷;「哈基拉」黑暗;「藏著」隱藏,遮掩。

   〔文意註解〕「西弗人到基比亞見掃羅,說:大衛不是在曠野前的哈基拉山藏著嗎?」:『西弗人』原文有定冠詞,表示「那西弗人」,就是上次密告的人(參撒上二十三19) ;『曠野前』指西弗曠野的南面;『哈基拉山』位於西弗曠野的南緣,確實地點不詳。

   〔話中之光〕()西弗人」,身為與大衛相同的猶大支派(參書十五55),在掃羅的第二次追擊中又一次密告大衛(參撒上二十三19)。為義受逼迫的人,很多時候被自己的家人,家族所排斥(參太十三57)。估計大衛可能以西弗人的惡行,寫了詩篇54篇。大衛通過那首詩展現了在急迫為難的狀況中,也沒有失去對神的盼望。

         ()經過隱·基底的事(參撒上二十四22),掃羅暫時降伏在神的手下,安靜了一段時間。現在西弗人再次告密,掃羅的肉體又被引動,所以再次出來追趕大衛了。人的肉體總是這樣,若沒有釘死在十字架,只要一有機會,它隨時可以發動。

         ()世上趨炎附熱的人,總是嫌太多些。猶大山地的西弗人,知道了大衛藏身的地方,不惜遠道跋涉,到基比亞,去向嫉恨大衛的掃羅王報告。這種人不知真理,不辨是非,只知附強凌弱,作當權者的爪牙。結果,挑起了另一場麻煩,掃羅就把國事放下,當作優先處理,親率特選的三千精兵,去搜索大衛。

 

【撒上二十六2「掃羅就起身,帶領以色列人中挑選的三千精兵,下到西弗的曠野,要在那裡尋索大衛。」

   〔呂振中譯〕掃羅就起身,下到西弗的曠野,跟着他的有以色列精兵三千人,要在西弗曠野尋索大衛。

   〔原文字義〕「起身」起來,起立;「挑選的」(原文無此字);「精」挑選,選擇;「西弗」城垛;「尋索」尋求,渴求。

   〔文意註解〕「掃羅就起身,帶領以色列人中挑選的三千精兵,下到西弗的曠野,要在那裡尋索大衛」:『西弗的曠野』位於希伯崙東南方約7公里以外,瑪雲北方的一片曠野;『尋索』意指殷勤仔細地搜索。

   〔話中之光〕()這一次掃羅出來追趕大衛,是被引動而出來的。人的肉體若不是擺在十字架上去讓它釘死,它就隨時可以發動,衹有一直讓十字架的死把它制服,它就會安安靜靜的,不然的話,除非沒有機會,衹要一有機會,它就有了動作。

         ()當你的靈甦醒過來的時候,或者說,在心裏火熱的時候,你在主的面前就很追求,很愛讀主的話,很愛讀屬靈的書,很喜歡和神的兒女交通,很喜歡在服侍神的事上擺上。在那段的日子裏,你甘心情願接受十字架的工作,在十字架的工作下,當然肉體就沒有活動的餘地。但是問題在這裏,等到有一個時候,我們略略有一點放鬆了,對十字架沒有那麼敏銳了,對神的手和聖靈的光照,沒有那麼敏感了,相對的,肉體就有了一個機會來放縱一下。

 

【撒上二十六3「掃羅在曠野前的哈基拉山,在道路上安營。大衛住在曠野,聽說掃羅到曠野來追尋他,」

   〔呂振中譯〕掃羅在荒野東面的哈基拉山、路旁上紮營。大衛營仍然住在曠野;既見掃羅到曠野來追尋他,

   〔原文字義〕「前」面,臉;「安營」紮營;「追尋」在之後,背後。

   〔文意註解〕「掃羅在曠野前的哈基拉山,在道路上安營」:『哈基拉山』就是西弗人,確實地點不詳;『道路』指通往曠野的道路。

         「大衛住在曠野,聽說掃羅到曠野來追尋他」:『住在曠野』指在西弗曠野(2)的某處。

 

【撒上二十六4「就打發人去探聽,便知道掃羅果然來到。」

   〔呂振中譯〕大衛就打發人去做偵探,便知道掃羅已經到了他的對面〔或譯:掃羅果然來到〕。

   〔原文字義〕「探聽」(原文無此字);「果然」堅定,牢固。

   〔文意註解〕「就打發人去探聽,便知道掃羅果然來到」:大衛一面信靠神,一面也不放鬆自己所該作的防範工作。

 

【撒上二十六5「大衛起來,到掃羅安營的地方,看見掃羅和他的元帥尼珥的兒子押尼珥睡臥之處。掃羅睡在輜重營裡,百姓安營在他周圍。」

   〔呂振中譯〕大衛起來,到了掃羅紮營的地方,看見掃羅和他的軍長尼珥的兒子押尼珥睡臥的地方;掃羅睡在輜重營裏;眾民都在他四圍紮營。

   〔原文字義〕「元帥(原文雙字)」統帥(首字);軍隊(次字);「尼珥」燈;「押尼珥」我父是燈;「輜重營」壕溝,用壁壘圍起來的。

   〔文意註解〕「大衛起來,到掃羅安營的地方,看見掃羅和他的元帥尼珥的兒子押尼珥睡臥之處」:『起來』指夜間摸黑探查敵營;『他的元帥』指掃羅軍隊的統帥;『押尼珥』是掃羅的堂兄弟(參撒上十四50)

         「掃羅睡在輜重營裡,百姓安營在他周圍」:『輜重營』指四圍有護板的營地或壕溝;『百姓』指掃羅的軍兵。

   〔話中之光〕()大衛其實相當有勇氣,明知道敵人來,還是親自去偵查敵情,並不把這種工作推給其他人。我們當領袖或主管以後,還能身先士卒嗎?

 

【撒上二十六6「大衛對赫人亞希米勒和洗魯雅的兒子約押的兄弟亞比篩說:“誰同我下到掃羅營裡去?”亞比篩說:“我同你下去。”」

   〔呂振中譯〕大衛應時問赫人亞希米勒、和洗魯雅的兒子約押的兄弟亞比篩說:『誰跟我下營盤到掃羅那裏?』亞比篩說:『我同你下去。』

   〔原文字義〕「赫」驚恐;「亞希米勒」我兄弟是王,王的兄弟;「洗魯雅」香膏;「約押」耶和華是父;「亞比篩」我父是禮物。

   〔文意註解〕「大衛對赫人亞希米勒和洗魯雅的兒子約押的兄弟亞比篩說:誰同我下到掃羅營裡去?亞比篩說:我同你下去」:『赫人亞希米勒』聖經中僅見於此處,赫人是迦南七族之一;『洗魯雅』大衛的姊姊;『約押的兄弟亞比篩』大的外甥,他的兄弟約押後來做了大衛軍隊的統帥;『下到』指從地勢較高處到較低處。

 

【撒上二十六7「於是大衛和亞比篩夜間到了百姓那裡,見掃羅睡在輜重營裡,他的槍在頭旁,插在地上。押尼珥和百姓睡在他周圍。」

   〔呂振中譯〕於是大衛和亞比篩夜間到了眾兵那裏,見掃羅躺在輜重營裏睡着,他的矛在他頭旁、插在地上;押尼珥和眾兵都躺在他四圍。

   〔原文字義〕「槍」槍矛;「插在」壓,壓擠。

   〔文意註解〕「於是大衛和亞比篩夜間到了百姓那裡,見掃羅睡在輜重營裡」:『百姓那裡』指指掃羅的軍兵安營所在處。

         「他的槍在頭旁,插在地上。押尼珥和百姓睡在他周圍」:『槍在頭旁』隨時可以拿起來禦敵。

   〔話中之光〕()神再一次把掃羅的性命交在大衛的手裡,並不是重複上一次的功課,而是對上一次功課的試驗:(1)掃羅的輜重營防衛森嚴,也有夜間的衛兵,但神卻讓三千人全部「沉沉地睡了」(12),難道不是神的旨意嗎?(2)神已經第二次把掃羅的性命送在大衛的手裡了(二十四3),是不是到了「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帖前五19)的時候了?(3)在撒母耳去世之前(參撒上二十五1),掃羅還能信守諾言(參撒上二十四22);撒母耳去世之後,大衛本來就擔心掃羅不會信守諾言,所以「起身下到巴蘭的曠野」(二十五1)。現在掃羅果然背信,還需要再饒恕他嗎?

 

【撒上二十六8「亞比篩對大衛說:“現在神將你的仇敵交在你手裡,求你容我拿槍將他刺透在地,一刺就成,不用再刺。”」

   〔呂振中譯〕亞比篩對大衛說:『今天神將你的仇敵送交在你手裏;現在請容我拿矛將他刺透在地上:一刺就成,不用再刺。』

   〔原文字義〕「刺透」(原文無此字);「一刺就成(原文雙字)」這一次(首字);一(次字);「再刺」重複,重作。

   〔文意註解〕「亞比篩對大衛說:現在神將你的仇敵交在你手裡,求你容我拿槍將他刺透在地,一刺就成,不用再」:『一刺就成,不用再刺』意指絕對不會失手。

   〔話中之光〕()亞比篩想一刀刺死無防備狀態的掃羅,而大衛因他是神所膏抹的人而饒掃羅的性命(9~11),我們能感覺到兩人之間信心的不同。如果大衛當時聽從亞比篩的話,就不能經歷「以善勝惡的真正的勝利」(2125節;羅十二21)。神賜智慧與屬靈分辨力給那些仰望神的引領和聖善的審判的人(羅十二19~20)

         ()亞比篩志願隨大衛一同下到掃羅的營中,顯出極大的勇氣。他惱怒的時候想殺掃羅,但被大衛攔住。雖然亞比篩想保護他的領袖大衛,大衛卻不肯傷害掃羅,他尊重掃羅的權柄和地位,因為掃羅是神的受膏之君。亞比篩的意見雖可能與大衛的有分歧,但是他也尊重大衛對自己的權柄。後來他成為大衛軍中最偉大的勇士之一(參撒下二十三18~19)

         ()只要「一就成」,多麼簡單的解決辦法!但屬血氣之人的道路,常與神的旨意相背;有時環境似乎順手遂心,卻違背真理道德的原則,聖徒寧可走迂遠的正路。用流血的手奪取王冠,不是神旨意。

 

【撒上二十六9「大衛對亞比篩說:“不可害死他。有誰伸手害耶和華的受膏者而無罪呢?”」

   〔呂振中譯〕大衛對亞比篩說:『不可殺害他;有誰伸手害永恆主的所膏立的、而免受罰呢?』

   〔原文字義〕「害死」毀滅,破壞;「無罪」免罪,無辜。

   〔文意註解〕「大衛對亞比篩說:不可害死他。有誰伸手害耶和華的受膏者而無罪呢?」:大衛認為掃羅的生死只能操在神手中,不在人手中。

   〔話中之光〕()雖然天賜良機,「一刺就成,不用再刺」(8),但機會轉瞬即逝,沒有時間多想,需要立刻作出決定。只有在急迫、突發的狀況下,才能讓我們看出自己生命的真實光景。不管掃羅怎樣墮落,不管環境怎樣有利,大衛裡面卻非常明亮,因為他只認准一點:掃羅的地位始終是「耶和華的受膏者」,只有神可以對付他,人絕對不能代替神。因此,「心裡所充滿的,口裡就說出來」(路六45),大衛不假思索地做出了決定,順利地通過了神給他這個試驗。生命的功課若不經過一些緊急的試驗,我們就不能認識自己的所是,不知道自己的功課學到了什麼地步、還藏著哪些欠缺。

         ()如果是我們看到這種詭異的景像,我們也會覺得這是神給的良機。而且現在打算要殺掃羅的是亞比篩(大衛怕咒詛,亞比篩不怕可以吧),沒想到大衛的標準這麼高,自己不殺,也不准手下殺掃羅,這真表示他是真心不想殺掃羅。難怪他最後只能選擇逃到非利士地去。

         ()一個在生命裏學功課的人,他永遠是看看神的手,他不是看自己的手,他一直是看看神自己的管理。雖然現在有這樣的環境,他可以為所欲為,但是他還是看看神的手,所以他說:「不可以」。手下給他提意見,他說:「不可以」。相信撒但也在他心思裏說:「可以這樣作。」大衛就說:「不可以」。不是外面的理由可以不可以,乃是裏面的那一個意思說:「不可以」。外面說的,不是出於肉體就是出於撒但。裏面說出來的,是聖靈說的,是從生命裏面出來的。

 

【撒上二十六10「大衛又說:“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他或被耶和華擊打,或是死期到了,或是出戰陣亡。」

   〔呂振中譯〕大衛又說:『我指着永活的永恆主來起誓:他或是被永恆主擊打,或是他日子已到,他自會死,或是他下戰場而被收拾,

   〔原文字義〕「永生的」活著的,有生命的;「期」日子;「陣亡」掃除,奪走。

   〔文意註解〕「大衛又說: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他或被耶和華擊打,或是死期到了,或是出戰陣亡」:在大衛的新中,掃羅之死只能有三種情形:(1)出於神的懲罰;(2)到了命定的死期;(3)在爭戰中被殺。

   〔話中之光〕()大衛為甚麼不肯殺掃羅?因為神使掃羅掌權,還沒有將他除去;大衛不想搶在神所定的時間之前除滅他。教會中也許有不忠心或不稱職的領導人,我們很容易批評與反對這些人,這顯然違背神隱而未現的旨意,也忘記了祂所預定的時間。大衛既立志不行差踏錯,就聽任神處理掃羅。我們固然不應當輕視罪惡,或對邪惡的領袖的惡行袖手旁觀,但是也不可以採取違背神律法之行動。我們應當倚靠神來行公義。

         ()大衛忍耐等候耶和華,他相信耶和華必為他作事,哦!神的時間表早已定好。是不會太早,也不會太遲的,但願忍耐著將稱頌歸給耶和華。

         ()大衛是一個生命的學習的代表,他的經歷是顯出所有在生命裏追求的人所必須要有的經歷。不是經歷他所經過的每一件事,而是經歷在他身上所顯明的屬靈原則。因為神要讓他作王,所以他必須要在神面前給造就到配作王。他不能像掃羅一樣去作王,因為神已經宣告了他是合神心意的人,神一定要把他造就到一個地步,合神的心意,神才讓他坐在寶座上。

 

【撒上二十六11「我在耶和華面前萬不敢伸手害耶和華的受膏者。現在你可以將他頭旁的槍和水瓶拿來,我們就走。”」

   〔呂振中譯〕但我絕對不伸手去害永恆主所膏立的;現在你只要將他頭旁的矛和水罐拿來,我們就走。』

   〔原文字義〕「萬不敢」絕不是那樣。

   〔文意註解〕「我在耶和華面前萬不敢伸手害耶和華的受膏者」:『萬不敢伸手害』指絕對不可已死在我的手中。

         「現在你可以將他頭旁的槍和水瓶拿來,我們就走」:『槍和水瓶』是屬於掃羅個人私用的物品,理當容易辨認。

   〔話中之光〕()事實上大衛可以通過殺死掃羅,保存自己的性命,登上以色列王寶座,但大衛要成就神的法度(羅十三1~2),就必須放棄殺害掃羅的意志。真正的信仰要除去理性、感情的因素而完全順服神(參太二十二37)

         ()這個忘恩負義的掃羅再一次落在大衛手中時,大衛是不是仍然持守他的原則?他的生命是不是仍就純淨、尊貴?他對神的敬畏和順服是不是依舊不改?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真金是不怕火煉的,越煉越純淨,越被煉它的價值就越尊貴,這就是大衛,神在他身上一次工作,兩次工作。神在約伯身上,試煉的火加七倍,一次、兩次、三次,只讓這個金子變得更寶貴、更純淨。

 

【撒上二十六12「大衛從掃羅的頭旁拿了槍和水瓶,二人就走了,沒有人看見,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醒起,都睡著了,因為耶和華使他們沉沉地睡了。」

   〔呂振中譯〕大衛從掃羅頭旁拿了矛和水罐,二人就走;沒有人看見,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醒起;都睡着呢;因為永恆主使他們瞇瞇沉睡。

   〔原文字義〕「醒起」醒過來,睡醒;「沉沉地睡」沉睡。

   〔文意註解〕「大衛從掃羅的頭旁拿了槍和水瓶,二人就走了,沒有人看見,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醒起,都睡著了,因為耶和華使他們沉沉地睡了」:『耶和華使他們沉沉地睡了』整個過程的最主要關鍵,才會致使三千人中沒有一人發覺異樣。

   〔話中之光〕()大衛帶走了掃羅身邊的槍和水瓶,表示他到過他身邊而不害他,同時也給我們看見神實在是管理一切的神,全營沒有一個人看見,知道,醒起,這並不是碰巧偶然,我們很寶貝末了一句話:「因為耶和華使他們沉沉的睡了。」神實在是天地的主,是管理一切的神。

         ()行軍需要遠斥堠,嚴防衛,何況是臨近林岩掩蔽的山區,為甚麼他們會那麼大意忽略?通常心懷惡念,營營害人的,總是清夜難以安睡,莫非是行進疲乏,才全都沉睡?不,是因為耶和華使他們沉沉睡去。

         ()最堅定的道德抉擇,是在面臨試探衝擊以前所立定的。大衛一心一意順服神,決定不殺神所膏立的君王掃羅,即使在跟隨他的人如此想,環境也允許之時,他也不願意如此行。你若在這樣的情勢之下,喜歡像誰?是大衛,還是跟隨他的人?要想像大衛順從神,就必須明白我們不能作惡以成善,即使是最密切的朋友勸我們做一件似乎合理的事,也不能用錯誤的方法行公義,總要將神的命令放在首位。

 

【撒上二十六13「大衛過到那邊去,遠遠地站在山頂上,與他們相離甚遠。」

   〔呂振中譯〕大衛過去到那邊,遠遠地站在山頂上,兩邊之間的距離很遠。

   〔原文字義〕「過到」橫越,跨過;「遠遠地」距離;「相離」(原文無此字);「甚」許多,很多;「遠」空間,位置。

   〔文意註解〕「大衛過到那邊去,遠遠地站在山頂上,與他們相離甚遠」:『遠遠地站在山頂上』保持安全的距離和位置,隨時可以應變。

 

【撒上二十六14「大衛呼叫百姓和尼珥的兒子押尼珥說:“押尼珥啊,你為何不答應呢?”押尼珥說:“你是誰?竟敢呼叫王呢?”」

   〔呂振中譯〕大衛呼叫眾兵、和尼珥的兒子押尼珥、說:『押尼珥阿,你為甚麼不回答呢?』押尼珥說:『你是誰,竟敢呼叫王阿?』

   〔原文字義〕「呼叫」呼喚,召喚;「答應」回答,回應。

   〔文意註解〕「大衛呼叫百姓和尼珥的兒子押尼珥說:押尼珥啊,你為何不答應呢?」:『押尼珥啊』特別提他的名字,因他身負保護王的責任。

         「押尼珥說:你是誰?竟敢呼叫王呢?」:『竟敢呼叫王呢?』意指「竟敢大聲呼叫打擾王的安眠呢?」

 

【撒上二十六15「大衛對押尼珥說:“你不是個勇士嗎?以色列中誰能比你呢?民中有人進來要害死王你的主,你為何沒有保護王你的主呢?」

   〔呂振中譯〕大衛對押尼珥說:『你不是個好漢麼?以色列中誰能比得上你呢?眾民中有人進來要殺害你主你王,你為甚麼沒有保護你主你王呢?

   〔原文字義〕「勇士」優勝者,人;「害死」毀滅,破壞;「保護」保守,看守。

   〔文意註解〕「大衛對押尼珥說:你不是個勇士嗎?以色列中誰能比你呢?」:『勇士』原文意指「出類拔萃的佼佼者」;『誰能比你』意指無人能出其右。

         「民中有人進來要害死王你的主,你為何沒有保護王你的主呢?」:指責押尼珥辜負王的期待,沒能妥善保護王的人身安全,竟讓有敵意者在營中來去自如。

   〔話中之光〕()儘管由以色列首屈一指的武官押尼珥護衛,但掃羅還是處於死亡的危機。證明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的真理(參詩一百二十七1)

         ()大衛責備負責掃羅安全的押尼珥,並表明自己絲毫沒有殺害掃羅之意。結果使掃羅記起了(參撒上二十四章)大衛救活己命的事件,感到良心的責備,公開道歉並承認自己的錯誤(172125)

 

【撒上二十六16「你這樣是不好的。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你們都是該死的,因為沒有保護你們的主,就是耶和華的受膏者。現在你看看王頭旁的槍和水瓶在哪裡?”」

   〔呂振中譯〕你這樣作很不好阿。我指着永活的永恆主來起誓,你們都該死,因為你們沒有保護你們的主上、永恆主所膏立的。現在你看看王頭旁的矛和水罐在哪裏!』

   〔原文字義〕「該死的(原文雙字)」兒子,子女(首字);死亡(次字)

   〔文意註解〕「你這樣是不好的。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你們都是該死的」:意指你沒有安排警醒的衛兵,或者有安排卻都失職,沒有盡保護的責任,所以都該死。

         「因為沒有保護你們的主,就是耶和華的受膏者。現在你看看王頭旁的槍和水瓶在哪裡?」:眾人失職的證據,就在王頭旁的槍和水瓶,它們都不翼而飛了。

   〔話中之光〕()大衛本可輕易殺死掃羅與押尼珥,但這樣做會違背神,並且帶來不可想像的後果。他只是取走掃羅的棍與水瓶,使他們知道他本能夠殺死王,但他沒有這樣做。他讓別人看出他對神以及祂所膏立的君王的尊敬。在你要表明立場的時候,找一種有創意且榮耀神的方式去行,就會令人大受感動。

 

【撒上二十六17「掃羅聽出是大衛的聲音,就說:“我兒大衛,這是你的聲音嗎?”大衛說:“主我的王啊,是我的聲音。”」

   〔呂振中譯〕掃羅認出大衛的聲音來,就說:『我兒大衛、這是你的聲音麼?』大衛說:『我主我王阿,正是我的聲音。』

   〔原文字義〕「聽出」認出,熟悉;「主」主,主人。

   〔文意註解〕「掃羅聽出是大衛的聲音,就說:我兒大衛,這是你的聲音嗎?大衛說:主我的王啊,是我的聲音」:『這是你的聲音嗎?』夜裡黑暗中,只能憑聲音辨認。

   〔話中之光〕()大衛通過責備押尼珥,得到與掃羅說話的機會(14~16)之後,抗辯掃羅行為的不正當性(17~20)。在這裡大衛提出掃羅明知自己無罪(18)而要殺自己的行為描述大衛直到最後以忍耐的心溫柔而謙虛的督促掃羅反省和悔改的情形,大衛不願以殺死掃羅來解決問題,而是通過使掃羅自己承認錯誤(21)來謀求更完美的勝利。同樣我們主耶穌基督也是通過十字架上的愛忍耐和寬容,取得了完美的勝利成全了對罪人的救贖(參約十九30)

 

【撒上二十六18「又說:“我作了什麼?我手裡有什麼惡事?我主竟追趕僕人呢?」

   〔呂振中譯〕又說:『主上為甚麼追趕僕人呢?我作了甚麼事?我手裏有甚麼壞事?

   〔原文字義〕「惡事」壞的,惡的;「追趕(原文雙字)」追逐,逼迫(首字);在之後,背後(次字)

   〔文意註解〕「又說:我作了什麼?我手裡有什麼惡事?我主竟追趕僕人呢?」:『我作了什麼?』意指我犯了甚麼錯誤,促使王要尋索我的命呢?

   〔話中之光〕()「我作了什麼?」大衛對掃羅的態度是恭敬的並且充滿了親愛的懇求。他原可以說:「你為什麼違背了你與我在神面前所立的約呢?你要繼續犯罪反對我並且反對耶和華多久呢?」但是這些話只會激起掃羅的怒氣。給予譴責需要機智,以便使錯誤的一方能改變態度。大衛的努力實現了對掃羅這麼心硬的人所有可以期盼的(21)

 

【撒上二十六19「求我主我王聽僕人的話:若是耶和華激發你攻擊我,願耶和華收納祭物;若是人激發你,願他在耶和華面前受咒詛,因為他現今趕逐我,不容我在耶和華的產業上有份,說:‘你去侍奉別神吧!’」

   〔呂振中譯〕現在求我主我王聽僕人的一句話:如果是永恆主激動你攻擊我,那麼願永恆主聞聞祭物;如果是人呢,那麼願他們在永恆主面前受咒詛;因為他們今天趕逐我、不容我隸屬於永恆主的產業〔即:子民〕;那就等於說:你去事奉別神的吧。”」

   〔原文字義〕「激發(首字)」煽動,引誘;「收納」聞,嗅出;「激發(次字)(原文無此字);「趕逐」趕走,驅逐;「產業」基業,地業。

   〔文意註解〕「求我主我王聽僕人的話:若是耶和華激發你攻擊我,願耶和華收納祭物」:若是出於神催促,但願神能悅納你的舉動,我雖至於死也甘心獻給神。

         「若是人激發你,願他在耶和華面前受咒詛,因為他現今趕逐我,不容我在耶和華的產業上有份,說:你去侍奉別神吧」:但若是出於人的惡意排擠,但願神懲罰他,因為不容我自由自在的事奉真神。

 

【撒上二十六20「現在求王不要使我的血流在離耶和華遠的地方。以色列王出來是尋找一個虼蚤,如同人在山上獵取一個鷓鴣一般。”」

   〔呂振中譯〕現在求王不要使我的血流在離開永恆主面前之地;因為以色列王出來〔傳統:尋索一隻虼蚤,就如人在山上追取〕尋索人的〔或譯:我的〕就如大鷹在山上追取一隻鷓鴣一般。』

   〔原文字義〕「虼蚤」跳蚤;「獵取」追逐,追趕;「鷓鴣」山鶉。

   〔文意註解〕「現在求王不要使我的血流在離耶和華遠的地方」:求王不要將我逐離本國。

         「以色列王出來是尋找一個虼蚤,如同人在山上獵取一個鷓鴣一般」:如今王勞師動眾,只為著抓像我這樣無足輕重如跳蚤,費盡力氣捕捉那善於飛跑的鷓鴣一般。

 

【撒上二十六21「掃羅說:“我有罪了!我兒大衛,你可以回來,因你今日看我的性命為寶貴,我必不再加害於你。我是糊塗人,大大錯了。”」

   〔呂振中譯〕掃羅說:『我有罪了;我兒大衛,你回來吧;今天你既看我的性命為寶貴,我再也不加害於你了。看哪,我幹了糊塗事了;我大錯而特錯了。』

   〔原文字義〕「寶貴」寶貴,珍視;「加害」傷害;「糊塗人」愚昧人,愚蠢;「大大(原文雙字)」許多,增多(首字);極度地,非常地(次字);「錯了」犯錯,走入歧途。

   〔文意註解〕「掃羅說:我有罪了!我兒大衛,你可以回來」:掃羅認錯。

         「因你今日看我的性命為寶貴,我必不再加害於你。我是糊塗人,大大錯了」:承認自己一時糊塗,竟將善良無辜當作邪惡的人,真是錯得離譜。

   〔話中之光〕()掃羅承認自己的行為是:(1)犯罪;(2)糊塗;(3)大大錯了。再惡毒的人,如果認識到自己逼迫的人是救自己生命的恩人時,不得不承認自己的錯誤,並屈膝承認。基督教要愛仇敵的愛的力量就在於此(太五44;羅十二17~21)

         ()掃羅的這種誓言照過去的經驗來說,不能認為是真實的(參撒上十九6~24;二十四16~22),只能認為是一時的感情衝動。真正的悔改應由衷地畏懼神,並真誠地告白自己的過犯請求神的恩典的赦免,下定決心不再犯過去的錯誤。以新的生命過跟從神的生活。

         ()掃羅說:我有罪了!」使徒保羅比較世俗的憂慮與真實的悔改。掃羅認罪只是屬於前者,而後者好似詩篇五十一篇的呼求,大衛在犯罪之後的痛悔。這兩者的迥異歸納起來,前者只懊悔罪的欲望而有的後果,而後者卻認為這是罪至聖的神,而痛悔罪行,使神憂傷。「我向你犯罪,惟獨得罪了你」(詩五十一4)

         ()掃羅會承認他的愚妄,他自知行為不和善,反對大衛是毫無結果的,但是他仍固執己見,不肯在神面前重視他的地位,在永恆公義的天枰上稱起來,顯出虧欠。在聖經中,常有認罪的例證,如浪子、猶大、法老、大衛及掃羅等,但是他們的語氣與動機不同!我們必須在神面前篩我們的話。不要只在口頭上認罪,除非真有屬天的意識,為罪憂傷。「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太五4)

         ()當人真正認罪了,救主必保證:「你許多的罪都赦免了,平平安安的去吧。」「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祂是信實的、公義的,必能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壹一9)

 

【撒上二十六22「大衛說:“王的槍在這裡,可以吩咐一個僕人過來拿去。」

   〔呂振中譯〕大衛回答說:『看哪,王的矛在這裏呢;請叫一個僮僕過來拿去。

   〔原文字義〕「過來」跨過,橫越。

   〔文意註解〕「大衛說:王的槍在這裡,可以吩咐一個僕人過來拿去」:大衛交還證物。

 

【撒上二十六23「今日耶和華將王交在我手裡,我卻不肯伸手害耶和華的受膏者。耶和華必照各人的公義誠實報應他。」

   〔呂振中譯〕今天永恆主將王交在我手裏,我卻不情願伸手來害永恆主所膏立的;永恆主總必照各人的正義和忠信來還報各人。

   〔原文字義〕「誠實」堅固,穩固;「報應」返回,轉回。

   〔文意註解〕「今日耶和華將王交在我手裡,我卻不肯伸手害耶和華的受膏者。耶和華必照各人的公義誠實報應他」:大衛自認所作所為,必蒙神悅納並賜福。

   〔話中之光〕()我們在家庭的生活,在教會的事奉,甚至在職場上,都當作是在基督的學校裏作門徒,讓主天天來塑造我們的性格,改變我們的生命,來強化我們的跟主之間第一手真實的關係,好讓我們面臨這種突發的試探和環境時,能夠靠著主站得住。

         (二)主耶穌也是這樣教導提醒我們:要常常為自己禱告,不要叫我們不遇見試探(參太六13),英文有的翻譯是:不陷入試探 (Lead us not into the temptation.)試探有時候真的是難免的,因為周圍都是環境,眼睛看見、耳朵聽見、仇敵放進來的思想真是有很多試探。但是就像馬丁路德講的:我們不能夠阻止鳥不從我們頭上飛過,但是卻可以阻止它在我們的頭上築窩。所以,在平常裏面操練過敬虔的生活,操練服在神的手下,讓神工作,讓神煉淨,讓神擴大我們這個人,這非常重要。

 

【撒上二十六24「我今日重看你的性命,願耶和華也重看我的性命,並且拯救我脫離一切患難。”」

   〔呂振中譯〕看哪,我今天怎樣重你的性命為寶貴,願永恆主也怎樣我的性命為寶貴,而援救我脫離一切患難。』

   〔原文字義〕「重看」尊崇,使尊大;「脫離」(原文無此字);「患難」困境,危難。

   〔文意註解〕「我今日重看你的性命,願耶和華也重看我的性命,並且拯救我脫離一切患難」:大衛將自己的安全和未來交託在神的恩手中。

   〔話中之光〕()掃羅說「我必不再加害於你」(21),但大衛的回答卻是「願耶和華也重看我的性命」。他不再把自己的安全放在掃羅的承諾上,而是放在神的手裡。因為他已經認識到,詭詐的人根本不可靠,只有神是不改變的。大衛裡面已經明亮到一個地步,不再看撒母耳,也不再看掃羅的承諾,而是單單倚靠神「拯救我脫離一切患難」。

 

【撒上二十六25「掃羅對大衛說:“我兒大衛,願你得福!你必作大事,也必得勝。”於是大衛起行,掃羅回他的本處去了。」

   〔呂振中譯〕掃羅對大衛說:『我兒大衛、願你蒙祝福;你不但一定做大事,也一定得勝利。』於是大衛走他的路去,掃羅也回自己的地方去了。

   〔原文字義〕「大事」製作,完成;「得勝」勝過,克服;「本處」立足之地,地方。

   〔文意註解〕「掃羅對大衛說:我兒大衛,願你得福!你必作大事,也必得勝」:掃羅給大衛祝福,相信他的前途無量。

         「於是大衛起行,掃羅回他的本處去了」:於是兩人分開了。

   〔話中之光〕()大衛在本章中受到第四次追擊。但在這裡大衛也因神的幫助(12),又遇到能殺死掃羅的機會,但如同第三次追擊時一樣,大衛還是寬容處理(參撒上二十四1~22)。這些行為最後給大衛帶來了完全的勝利 。因為:(1)使狂人掃羅自認己罪(21)(2)不再受掃羅的追趕(參撒上二十七4)(3)沒有侵害最重要的神的主權,並完全樹立了(1011節;撒上二十四6)美好的榜樣,我們可以學到何為「以善勝惡」(羅十二21)的得勝的生活。

 

叁、靈訓要義

 

【信心再受考驗】

   一、「大衛住在曠野,聽說掃羅到曠野來追尋他,就打發人去探聽,便知道掃羅果然來到」(3~4):證實掃羅再度來尋索自己。

   二、「大衛起來,到掃羅安營的地方,看見掃羅和他的元帥尼珥的兒子押尼珥睡臥之處。掃羅睡在輜重營裡,百姓安營在他周圍」(5):親眼證實傳言屬實。

   三、「於是大衛和亞比篩夜間到了百姓那裡,見掃羅睡在輜重營裡,他的槍在頭旁,插在地上。亞比篩對大衛說:現在神將你的仇敵交在你手裡,求你容我拿槍將他刺透在地,一刺就成,不用再刺」(7~8):亞比篩求大衛准許刺殺掃羅。

   四、「大衛對亞比篩說:不可害死他。有誰伸手害耶和華的受膏者而無罪呢?」(9):大衛禁止伸手害耶和華的受膏者。

   五、「大衛又說: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他或被耶和華擊打,或是死期到了,或是出戰陣亡」(10):由神定規受膏者之死。

   六、「大衛從掃羅的頭旁拿了槍和水瓶,二人就走了,沒有人看見,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醒起,都睡著了,因為耶和華使他們沉沉地睡了」(12):因神的幫助得以拿走掃羅的槍和水瓶而無人知道。

   七、「大衛過到那邊去,遠遠地站在山頂上,與他們相離甚遠。大衛呼叫百姓和尼珥的兒子押尼珥說:民中有人進來要害死王你的主,你為何沒有保護王你的主呢?」(13~15):指責統帥押尼珥沒有保護好王。

   八、「掃羅聽出是大衛的聲音,就說:我兒大衛,這是你的聲音嗎?大衛說:主我的王啊,是我的聲音。又說:我作了什麼?我手裡有什麼惡事?我主竟追趕僕人呢?」(17~18):質問掃羅為什麼惡事尋索自己的性命。

   九、「求我主我王聽僕人的話:若是耶和華激發你攻擊我,願耶和華收納祭物;若是人激發你,願他在耶和華面前受咒詛」(19):若出於神的激發,願獻祭贖罪;若出於人的激發,必不蒙神喜悅。

   十、「掃羅說:我有罪了!我兒大衛,你可以回來,因你今日看我的性命為寶貴,我必不再加害於你。我是糊塗人,大大錯了」(21):掃羅受大衛感動而認罪。

   十一、「大衛說:“王的槍在這裡,可以吩咐一個僕人過來拿去」(22):退回槍和水瓶給掃羅覆核。

   十二、「今日耶和華將王交在我手裡,我卻不肯伸手害耶和華的受膏者。我今日重看你的性命,願耶和華也重看我的性命,並且拯救我脫離一切患難」(23~24):但願彼此按神的尊重對方的性命。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撒母耳記上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撒母耳記上提要」末尾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