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撒母耳記上第十八章拾穗

 

【撒上十八1「大衛對掃羅說完了話,約拿單的心與大衛的心深相契合。約拿單愛大衛,如同愛自己的性命。」

         第十八至二十章敘述大衛在掃羅宮裏的侍奉。這故事是根據大衛與約拿單之間的關係來敘述的。――《撒母耳記上雷氏研讀本》

         本章至20章記述大衛在掃羅宮廷中的服侍,以及怎樣和約拿單結成刎頸之交。約拿單一定聽到大衛對神的信心,和他如何高舉耶和華而取勝的事,遂心生敬慕。二人間友誼深厚,生死與共的精神,千古傳誦。――《啟導本聖經撒母耳記上註釋》

         如同愛自己的生命:描述約拿單對大衛的友情,在本書中多次被強調(3節;2017;撒下126)。約拿單的這種友情,預表了為朋友捨棄自己生命的耶穌基督之愛(1513~15)――《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說完了話」:可能是大衛向掃羅報告他倚靠耶和華得勝的經過,所以約拿單被大衛的信心深深吸引。以拉谷戰役中約拿單沒有出現,可能是有事不在場,不然依照之前密抹戰役的表現,約拿單可能早就已經出去迎戰歌利亞了。

         「深相契合」:「綁在一起」。――《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十八1~4 <syncBible ref=撒上18:1-4>約拿單和大衛的友誼建立在甚麼基礎上?有何特點?】

    大衛見到約拿單,二人立刻成為密友。他們的友誼是聖經記載中最深厚親密的一例,因為(1)他們的友情是建立於彼此對神專一的交托,而不只是他們彼此之間的投契。(2)他們不容有其它因素介入彼此的友誼,就連家庭、事業、前途也不能攔阻。(3)友誼受到考驗的時候反而更為密切。(4)雙方的友誼至死不渝。以色列的王太子約拿單,後來已看出神安排的下一任君王是大衛而不是他自己(二十三17),但是這一點也沒有削弱他對大衛的友情。他寧可失去以色列的王位,也不願失去最密切的朋友。──《靈修版聖經注釋》{\LinkToBook:TopicID=528}

 

【撒上十八1~5約拿單與大衛成莫逆之交:他們彼此之間的情誼深厚堅固,當大衛被掃羅追殺時,約拿單維護大衛(19~20),至約拿單死後大衛仍紀念他,施恩與他的兒子。(參撒下9)――《串珠聖經注釋》

         七十士譯本中沒有1~5節和「大衛打死了那非利士人,同眾人回來的時候」(6)──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撒上十八1~9通過以弗大憫戰役(17),大衛 成為以色列的希望,對父親的信仰產生懷疑的約拿單來說,大衛對耶和華信仰的火熱心腸(17262934~3645~49)成了他很大的喜樂和安慰。大衛和約拿單的關係是在耶和華面前成就的美好的友情,兩人不僅相互尊重(1824),也達到了能為對方付出一切的美好友誼。這些友情對後來因掃羅的迫害到處被驅逐的大衛來說成了很大的安慰,也成了大衛忠心地對待掃羅到最後的原因。 ――《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撒上十八1~30掃羅對大衛又怕又恨:掃羅自大衛殺歌利亞入宮跟隨他之時起,越來越感到大衛對他的王位構成威脅,於是企圖謀害大衛,拔去「眼中釘」,但未能成功。――《串珠聖經注釋》

 

【撒上十八2「那日掃羅留住大衛,不容他再回父家。」

         掃羅留大衛長住,在宮中侍奉,不像過去只在需要時才召他來。――《啟導本聖經撒母耳記上註釋》

 

【撒上十八3「約拿單愛大衛如同愛自己的性命,就與他結盟。」

         那結盟是單方面的,約拿單效忠於耶和華的受膏者。――《撒母耳記上雷氏研讀本》

         「結盟」:大抵以耶和華神作憑證、嚴肅的立約,參2013~16――《串珠聖經注釋》

         結盟:這可能是約拿單希望自己和大衛之間的友情不僅在他們這一代,而要到子孫後代永遠維持下去(2014~16422318),結果可以看出,他們結拜的是比血源還濃厚的兄弟關係。他們之所以把友情昇華到如此地步是因為神與他們同在(2042)――《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約拿單與大衛「結盟」(3),成為生死之交,是因為神與他們同在(二十42)。大衛是為神的名爭戰、倚靠神爭戰(十七45~46),約拿單也是為神的名爭戰、倚靠神爭戰(十四6),所以兩人十分投緣。約拿單沒有在以拉谷戰役中出現,可能因為有事不在場。──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結盟」:指「嚴肅的誓約」,神與亞伯拉罕、耶和華與以色列人立約 15:18  34:10,27 都是用此字。不過盟約的內容不詳,但由 撒上 22:8 中掃羅對這個約的內容非常不滿看起來,恐怕是跟王位有關(可能是,以後不管誰做王,另一個人都要全力輔佐一類的)――《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十八4「約拿單從身上脫下外袍,給了大衛,又將戰衣、刀、弓、腰帶都給了他。」

         約拿單贈戰衣、武器,當作友誼信物。二人很可能互換信物,締結永固友誼(3)――《啟導本聖經撒母耳記上註釋》

         約拿單將自己上好的衣服與軍裝送給大衛,固然是因大衛出身卑微,缺乏光鮮的衣飾,亦表示他對大衛真摯的情誼。――《串珠聖經注釋》

         外袍、戰衣、刀、弓、腰帶都給了他,這些行為是:①對大衛的尊敬與愛 ;②兩人之間永不改變的友情的憑據。 ――《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約拿單送給大衛的禮物可能是盟約的證據,而這些禮物又有「王位」的像徵,所以掃羅知道後很不滿意(二十二8)──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外袍」:指「比較高級的外衣」,常常是指王袍或祭司袍。如果這真是指如一些文獻記載的「太子袍」,那就是有「讓位」的意思。不過我們不確定是不是如此。

         ◎這些禮物可能都是盟約的證據,大衛本身沒什麼錢,所以只單方向接受約拿單的禮物。而這些禮物又有「王位」的象徵,因此許多人都認為這裡的盟約內容可能是跟王位繼承相關。

         ◎我們看到太多因為嫉妒導致的悲劇,多年前電影「阿瑪迪斯」也探討了類似的悲劇。因此看到約拿單的情操,真是覺得感動萬分。我們為了神的國、或者社會國家等大我,能夠願意放下自己的優渥地位,認真培植一個足以取代自己的人嗎?

         ◎有些人用這一段來說約拿單和大衛的感情是「同性戀情」,其實這大概是太先入為主了。同性間的友情也可以好到像這樣的狀況,總不能說僅有「愛情」或甚至「慾望」才能導致高貴的退讓與犧牲吧?――《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十八5「掃羅無論差遣大衛往何處去,他都作事精明。掃羅就立他作戰士長,眾百姓和掃羅的臣僕無不喜悅。」

         “作事精明”。或作“成功”。――《撒母耳記上雷氏研讀本》

         大衛突然擢升戰士長,不但沒有招惹同袍的妒忌和排擠,且為他們所喜悅。――《串珠聖經注釋》

         從此「掃羅留住大衛」(2),在宮中事奉,不像過去只在需要時才召他來。大衛晉升「戰士長」(5),不但沒有招惹嫉妒和排擠,反而「眾百姓和掃羅的臣僕無不喜悅」(2),表明他是一個謙卑的人。──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精明」:「智慧地行事」、「慎重行事」。

         「戰士長」:原文是「在眾軍人之上」,不過應該不是「元帥」這種「總司令」的職務。

         ◎此處說明大衛獲得了以色列全國上上下下的人之愛戴。――《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十八6「大衛打死了那非利士人,同眾人回來的時候,婦女們從以色列各城裡出來,歡歡喜喜,打鼓擊磬,歌唱跳舞,迎接掃羅王。」

         按古時的習俗,婦女領導民眾迎接凱旋回歸的軍隊(參串)――《串珠聖經注釋》

         「大衛打死了那非利士人,同眾人回來的時候」:七十士譯本中無此段。事實上 17:55~18:6 上半的經文在七十士譯本中都沒有出現,所以婦女們一定是為了歌利亞的事情出來迎接大衛。七十士譯本也是作「歌唱跳舞,迎接大衛」。

         「打鼓」:「鈴鼓」。

         「擊磬」:「三弦樂器」或「三角鐵」。――《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十八6~7婦女以慶典和歌唱來歡迎凱旋歸來的戰士。她們犯了錯誤,因為她們讚美大衛過於掃羅王。――《撒母耳記上雷氏研讀本》

         從婦女所唱的歌,可知大衛已逐漸取得本來屬王的尊榮。掃羅與大衛關係破裂,從此不可收拾。――《啟導本聖經撒母耳記上註釋》

 

【撒上十八 6~7神是慈愛的,何以容許戰爭?】

答:戰爭殺人流血,死亡盈野,這是人類始祖所遺留下來的罪根,也是殺人者本身之罪惡。如亞當兒子該隱,殺了骨肉兄弟亞伯,(創四 18),成為人類第一個殺人的罪犯。自此以後,世界人類就常有互相殘殺之事情發生,聖經記載屢見不鮮。神雖是慈愛的,但他容許這些事情的存在,為要時常藉著各樣的災難、危險、戰爭臨到,來對一個國家、民族或個人之間,施行警戒、管教和刑罰,使其受到應得的報應。(參創十四 116,出八 515,申二 3234,九 3 4,十三 12 13 31,七 1923,王下九 3037)。在撒上十八 7「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這是以色列眾婦女在歌唱時,形容大衛勇敢善戰的頌詞。十兄表露她們內心激昂歡呼快樂的情緒,鹹認大衛擊殺仇敵,空前獲勝,他的戰績貢獻,遠勝過掃羅而已。並未意味著這是出於神的慫恿所悅納的話。── 李道生《舊約聖經問題總解()

 

【撒上十八6~16掃羅嫉妒大衛:大衛因有神的同在,越來越受歡迎,相反地,掃羅卻沒有神的同在而日漸低落:掃羅嫉妒大衛,想要殺他,但不成功,繼而調遣他離開自己,領兵出入戰場,結果反叫大衛在百姓的心中地位日升。――《串珠聖經注釋》

 

【撒上十八7「眾婦女舞蹈唱和,說:“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

         掃羅…… 萬萬:婦女們唱的這些歌在當時的百姓中廣泛流傳,甚至連非利士人也會唱(2111295)。這首歌蘊含著神將掃羅的王位轉給其繼任者大衛的含意。 ――《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7)是平行詩體的標準表達方法(詩九十一7),用意是表達數目之大,而不是比較誰多誰少。因此,掃羅因嫉妒而發怒,原因可能是認為百姓將大衛與他相提並論,就是把大衛當作與君王同等。──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千千....萬萬」:本來這種詩歌中的對仗用法,意思就是表示「掃羅和大衛都殺死千千萬萬」,如 91:7 。但掃羅要斷章取義,嫉妒當時還是一個貧窮的年輕人的大衛,這誰也沒辦法,伴君如伴虎,指的大概就是這種狀況。――《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十八8「掃羅甚發怒,不喜悅這話,就說:“將萬萬歸大衛,千千歸我,只剩下王位沒有給他了。”」

         “發怒”。掃羅妒忌大衛,是他與大衛關係破裂,而帶來自己之衰落的主要因素。――《撒母耳記上雷氏研讀本》

         七十士譯本中沒有「掃羅甚發怒」(8)與「只剩下王位沒有給他了」(8)──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掃羅曾經是一個謙卑、勇敢的戰士,被百姓擁戴,也能包容反對他的人(十一13);在聽到「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之前,他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裡面還會有如此的嫉妒。我們也和掃羅一樣,對自己「肉體的邪情私欲」(加五24)並沒有清楚的認識,直到肉體中的醜陋被別人的一句話、一個態度暴露了出來。因此,我們應當主動謙卑地求神鑒察,「看在我裡面有什麼惡行沒有」(詩一百三十九24),不要等到造成了傷害才知道。──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屬肉體的第八個特點是嫉妒紛爭:嫉妒是肉體的本相,屬肉體的人不肯接受聖靈的管理、「披戴主耶穌基督」,所以無法脫離嫉妒的捆綁(羅十三13~14)。而嫉妒必然會導致謀殺(太五21~22),一旦有機會,嫉妒所帶起的情緒就會以殺人的形式表達出來(創四4~8)──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七十士譯本無「甚發怒」、「只剩下王位沒有給他了」。――《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十八9「從這日起,掃羅就怒視大衛。」

         “怒視”。即存懷疑的目光。――《撒母耳記上雷氏研讀本》

         怒視:指以憎恨和嫉妒的目光仔細留意大衛的行動舉止。主耶穌教導我們這是相當於殺人的罪(522)――《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怒視」:「注視」、「觀看」。原文的時態是進行式,表示這是一種持續的狀態。――《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十八10「次日,從神那裡來的惡魔大大降在掃羅身上,他就在家中胡言亂語。大衛照常彈琴,掃羅手裡拿著槍。」

         1614節的註釋解明這裡所說的惡魔是誰。――《靈修版聖經註釋》

         掃羅「在家中胡言亂語」(10),原文是「在家中說預言」。「胡言亂語」(10)與掃羅在先知中「受感說話」(10)是同一個詞,原文都是「說預言 נָבָא」。從外在的形式看,「胡言亂語」和「說預言」很相似,但上次感動掃羅的是聖靈,這次驅使掃羅的卻是「惡魔」(10)。因此,我們不能因為某人「說預言」很靈驗,就以為一定是出於聖靈。──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七十士譯本沒有 18:10~11 這段記載,不過 撒上 19:9~10 又出現一次類似的狀況,那次七十士譯本與馬所拉經文都有記載。

         「胡言亂語」:「說預言」,大概是指「精神恍惚的說話」。

         「照常」彈琴:原文是「一個日子又一個日子」,意義是「像以前的日子」。參考 16:23

         「槍」:應該是類似「矛」的武器。――《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十八10記載,有從神那裡來的惡魔降在掃羅身上。假如從神來的事物盡是美善的話,上述經文又怎樣解釋呢(D)

     假如說,從神來的一切都是美善的,這句話不大正確。神起初的創造之工,當然全都是好的(參創一31)。而且,神自己不會被惡試探,他也不會引誘(吸引或挑逗)任何人作惡(參雅一13)。無論如何,在有道德的神裡面的,當然會是真正的良善,而這完全的良善必會要求善與惡有真正區分。作為道德秩序的制定者及保持者,無論神是何等憐愛罪人,他必然會審判罪惡。

    以賽亞書四十五7記載:「我造光,又造暗;我施平安,又降災禍。造作這一切的是我耶和華。」翻譯為「災禍」的希伯來文是ra,這字的基本意義是「災」(指道德上的罪或災禍的罪)。在以賽亞書的這段經文內,這個希伯來字代表了因犯罪而導致的痛苦、有害的結果。請留意雅各書如何指明這一連串事情的發展:「但各人被試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欲牽引誘惑的。私欲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罪既成長,就生出死來。」(雅一1415)

         至於掃羅的情況,我們知道他屢次違背神的律法。首先,他在神的壇上獻祭,只有祭司才可向神獻祭,掃羅這樣做是觸犯了神的律法(參撒上十三1213)。第二次與亞瑪力王亞甲有關;掃羅早已接獲命令,要將亞瑪力的人畜滅絕,但掃羅赦免亞甲,免他死罪,更留下一部分牲畜(參撒上十五20~23)。撒母耳記上十八8更指出,因著大衛殺死非利士人歌利亞的緣故,民眾都頌贊大衛的勇力,這使掃羅敵視大衛。基於一連串違背神旨意與律例的行動,使掃羅陷於被撒但誘惑的境地裡。加略人猶大的情況也相同,當他決定出賣耶穌時,撒但便進入他心裡了(參約十三2)

         神設立了因與果的屬靈定律,我們可以基於此而說:掃羅曾一度被聖靈帶領,但他不順服神,這使他與聖靈的引領交通隔絕了,更令他受制於惡毒的靈,情緒深被困擾而如忌心就愈重,至使他愈來愈失去理性地偏執。雖然掃羅已無疑成了撒但的代理人,但他偏向罪惡卻是神所允許的,且在神的計劃之內。我們必須謹記,神是道德律的制定者,他所做的全都正確,基於罪而起的一連串審判均來自神(參創十八25)── 艾基斯《舊約聖經難題彙編》

 

【撒上十八10~11人的嫉妒心是撒但企圖破壞人的人格和生活的的計策。這種嫉妒心不僅麻痹人的判斷和分辨力,並且給對方帶來致命的損失(甚至死亡)(45~8)。不認識神的存在而活著的人,不承認聖靈在心裡內住的人,只能掀起這種感情的波瀾(131314)――《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七十士譯本中沒有10~11節。──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撒上十八10~16掃羅打算謀害大衛:掃羅要殺大衛的首次企圖。從這裡至26章敘述了掃羅和大衛的矛盾,以及大衛以善勝惡(1221)的信仰的美好見證。  ――《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撒上十八10~42大衛遭逼迫,約拿單保護他。本章描述大衛遭到以掃羅為首的所有敵對勢力的逼迫的同時,也記述了大衛和約拿單深厚的友情。在這裡我們要特別留意如下所述:①神的勢力和撒但勢力之間對決:從屬靈的角度上看,可以把掃羅當成是撒但的勢力,因為他被惡魔纏住,不懈地策劃要殺害被神指定的大衛,但掃羅的七次的企圖都以失敗告終。即使撒但如何地抵擋神的人並以他為敵,但神還是要破滅他們的詭計,保護自己的百姓,成就救贖事工。撒但把基督釘在十字架上,看似取得了勝利,但結果主通過復活來取得了最終的勝利;②真正的友誼是“患難見真情”,約拿單在大衛處於絕望、患難時,還向他表示不變的愛和安慰。在這個角度上,可以稱他為傳達神的安慰和愛的使者。像這樣,神是在我們最軟弱,貧乏時尋找並安慰我們(861711950;賽5112;徒931)――《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撒上十八11「掃羅把槍一掄,心裡說,我要將大衛刺透,釘在牆上。大衛躲避他兩次。」

         “躲避”。直譯作:轉身;即躲避一旁然後逃去。――《撒母耳記上雷氏研讀本》

         心裡說躲避他兩次:掃羅:①不是失誤而是故意;②不是一次而是反反復複地掄槍要殺大衛,但對這樣的攻擊,大衛也沒有進行對抗,只是“躲避”。這是聖靈掌管大衛內心的結果(14)。雖然大衛就如他自己所說“離死只有一步”(203),但神保護他如同保護眼中的瞳人一樣(3210),所以大衛沒有傷一根頭髮(1445;但327;太1030)――《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把槍一掄」:「把槍猛力投出」。

         「心裡說」:原文只是「說」,不能確定是「說出口」還是「心裡說」。不過掃羅處於錯亂狀態,「說出口」也很有可能。――《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十八12「掃羅懼怕大衛,因為耶和華離開自己,與大衛同在。」

         七十士譯本中沒有「因為耶和華離開自己,與大衛同在」(12)──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掃羅「懼怕大衛」(12)的原因,是他發現「耶和華離開自己,與大衛同在」(12)。屬肉體的人就是在事奉、追求這樣屬靈的事上,也會「貪圖虛名,彼此惹氣,互相嫉妒」(加五26),甚至傳講基督也可能是「出於嫉妒紛爭」(腓一15)。因此,當我們對別人的屬靈長進、事奉成就心存嫉妒的時候,必須誠實面對,並且求聖靈幫助,讓神的愛充滿我們,才能脫離嫉妒的捆綁,因為「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林前十三4)──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18:12 中說出掃羅懼怕大衛的真正原因,是他發現大衛有神的同在,而他已經沒有了。――《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十八12~13掃羅對大衛由嫉妒而至懼怕,不敢相信他,要把他遣走,但鑑於百姓愛戴大衛,惟有擢升他作千夫長,使他出入戰場。――《串珠聖經注釋》

 

【撒上十八12~16大衛掄槍事件以後,大衛從“戰士長”(5)到“千夫長”(13),但大衛對這種人事調動,不發任何怨言,竭盡全力忠於職務,精明地辦妥所有的任務(51415)。這裡反復論及並強調下列3種事情:①耶和華與大衛同在(1214);②大衛辦事無比精明(1415);③強調掃羅甚怕大衛(1215)――《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撒上十八13「所以掃羅使大衛離開自己,立他為千夫長,他就領兵出入。」

         「出入」:「領兵出征」的意思。

         ◎掃羅因為懼怕大衛,給他軍職,外派去打仗,反而讓大衛獲得更多人的信賴與喜愛。――《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十八14「大衛作事無不精明,耶和華也與他同在。」

         “作事無不精明”。更可作:成功。――《撒母耳記上雷氏研讀本》

 

【撒上十八15「掃羅見大衛作事精明,就甚怕他。」

 

【撒上十八16「但以色列和猶大眾人都愛大衛,因為他領他們出入。」

         有神同在的人是撒但所懼怕的對像(15),卻是信徒所愛的對像。 ――《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掃羅因為「懼怕大衛」,所以派他外出打仗(13),反而使大衛得著更多帶領百姓的機會,贏得了眾人的喜愛(16)。大衛存著清潔的心,謙卑順服地接受了一切安排,只關心忠心完成任務,只注意神的同在;而神自己會負責保護大衛,讓「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八28)──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撒上十八17「掃羅對大衛說:“我將大女兒米拉給你為妻,只要你為我奮勇,為耶和華爭戰。”掃羅心裡說,我不好親手害他,要藉非利士人的手害他。」

         “給你為妻”。掃羅曾答應把女兒嫁給殺死歌利亞的人(一七25),但那獎賞以進一步征服其它仇敵為條件。掃羅希望大衛死於非利士人手中。――《撒母耳記上雷氏研讀本》

         只要你……爭戰:在古代要與王的女兒結婚成為駙馬的人在結婚前應向王獻禮物作為聘禮。這裡掃羅王要求大衛到戰場與以色列人的仇敵爭戰來代替聘禮,這是為殺死大衛而策劃的詭計。 ――《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掃羅將大女兒米拉許給大衛,表面上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承諾 ( 十七25),實際上是為了鼓勵大衛繼續奮勇參戰,有更多機會死於戰場。──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七十士譯本沒有 18:17~19 的記載。 18:21 也沒有「第二次做王的女婿」。馬所拉經文則兩處都有記載。――《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十八17~19掃羅將大女兒米拉許給大衛,可能與大衛殺歌利亞的賞賜 ( 1725)有關。大衛沒有立刻迎娶米拉,可能因年幼和沒有作戰經驗,所以掃羅藉詞鼓勵他奮勇參戰,一心想他死於沙場。最後掃羅違反諾言,將米拉嫁給別人。――《串珠聖經注釋》

         七十士譯本中沒有17~19節。──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撒上十八17~25掃羅危害大衛的黑幕:掃羅曾經承諾要把女兒許配給殺死歌利亞的人(1725)因此,把大衛當作駙馬的提案,看似自然,其實裡面隱藏著政治黑幕。本文中連續三次提及掃羅的這種詭計(172125),以此暴露掃羅要殺死大衛的意圖。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離開神的人(12)的一般特徵。已喪失對神的愛和感恩的人,明知自己的想法和計畫邪惡,卻執著地要實行(王下41;賽3814;彌212)。因此他們將因著反復的罪惡,受到從神而來的更加嚴厲的審判(489)――《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撒上十八17~30掃羅欲以女兒許配大衛乘機陷害他:掃羅要招大衛為婿,表面看來,二者的關係越來越密切,但實際上,掃羅要借非利士人的手殺掉大衛。然而事與願違,於是掃羅對大衛的仇恨與日俱增。――《串珠聖經注釋》

         記載了掃羅以自己女兒的婚姻為誘餌,使大衛死于非利士人之手的兇惡的計畫。上次掃羅是因被惡魔纏繞而要殺大衛(10),但這一次他卻在很清醒的情況下,以大衛和自己女兒的婚姻為藉口,用狡猾的方法圖謀殺死大衛。神的靈已離開的掃羅的心中,罪的工作越來越強烈(191910)。就像這樣罪隨著時間的推移,具有越來越大的破壞力。 ――《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撒上十八18「大衛對掃羅說:“我是誰,我是什麼出身,我父家在以色列中是何等的家,豈敢作王的女婿呢?”」

         掃羅把答應嫁給大衛的女兒給了另一個人,這就進一步加深他的不誠實。――《撒母耳記上雷氏研讀本》

         這是大衛謙遜之詞,並非表示拒絕掃羅的提議。――《串珠聖經注釋》

         我是什麼……豈敢信:與掃羅利用自己的女兒,以狡詐的方法策劃謀害大衛的行為相對照,大衛謙虛地告白自己是卑賤而無用的存在。像這樣徹底地降卑自己的態度,成了神自由地高舉大衛並使用它的原因(46)――《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大衛的回答是謙遜之詞,並非拒絕掃羅的提議。他沒有立刻迎娶米拉,可能因為年紀還小。到了該結婚的時候,掃羅卻違背承諾,把大女兒嫁給另外一個人。這個婚姻以悲劇收場, 後來米拉的五個兒子都受掃羅牽連被處死(撒下二十一5~9)──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

         「出身」:原文是「群體」,比單一家庭更大一點的組織。――《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十八19「掃羅的女兒米拉到了當給大衛的時候,掃羅卻給了米何拉人亞得列為妻。」

         依掃羅的許諾,戰勝非利士人的便可娶他的女兒(十七25)。這個諾言並未實現。掃羅不但加了新的條件(十八17),後來且把大女兒米拉給了另一人。這是戰士不能忍受的恥辱。大衛不以為忤,反說自己貧窮卑微,付不出聘禮,本不配作王的快婿。――《啟導本聖經撒母耳記上註釋》

         「亞得列」:字義為「神的群眾」。這個婚姻以悲劇收場, 撒下 21:5~9 記載米拉的五個兒子都被處死。

         ◎照說掃羅於 18:19 的作為對大衛是很大的侮辱,但是大衛似乎並不以為忤,至少沒有公開有意見。――《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十八20「掃羅的次女米甲愛大衛。有人告訴掃羅,掃羅就喜悅。」

 

【撒上十八20~25掃羅狡猾的品性:以與小女兒米甲結婚為藉口,掃羅再一次企圖要把大衛交在非利士人手中,這時掃羅所採用的方法是:①通過大臣間接地向大衛求婚(2223);②以殺死100個非利士人,帶他們的陽皮來代替聘禮(25)。掃羅通過這種方法使大衛不得不與非利士人發生衝突。這裡表明掃羅的兩種邪惡的品質:①堅持要殺害忠臣大衛的殘忍性;②利用自己的女兒、臣僕和非利士人殺死大衛的狡猾的品質,但這樣的惡毒和狡猾也不能治死有神同在的大衛(28)――《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撒上十八20~30掃羅利用次女米甲對大衛的愛慕,再次答允將女兒嫁給大衛,但要求一百非利士人的陽皮代替聘金,要使他死於戰場。結果大衛以雙倍的陽皮娶得米甲,使掃羅的計謀再次失敗。――《串珠聖經注釋》

 

【撒上十八21「掃羅心裡說:“我將這女兒給大衛,作他的網羅,好藉非利士人的手害他。”所以掃羅對大衛說:“你今日可以第二次作我的女婿。”」

         “第二次作我的女婿”。更可作:以第二種方法;即以另一種方法,而不需要傳統的聘禮(比較一八25)――《撒母耳記上雷氏研讀本》

         七十士譯本中沒有「所以掃羅對大衛說:『你今日可以第二次作我的女婿。』」(21)與「日期還沒有到」(26)──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網羅」:「誘餌」的意思。――《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十八22「掃羅吩咐臣僕說:“你們暗中對大衛說:‘王喜悅你,王的臣僕也都喜愛你,所以你當作王的女婿。’”」

 

【撒上十八23「掃羅的臣僕就照這話說給大衛聽。大衛說:“你們以為作王的女婿是一件小事嗎?我是貧窮卑微的人。”」

         我是貧窮、卑微的人: (18)――《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古代以色列人在嫁娶時,男方要送女方聘禮(創三十四12)。大衛回答「我是貧窮卑微的人」(23),意思是自己不可能籌出足夠的聘禮來迎娶公主。這正是掃羅所要的答覆,因為他故意要大衛得冒著極大的生命危險,去殺死一百非利士人作為「聘禮」(25)。人竟然可以用為神爭戰的名義去謀害人,所以說「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耶十七9)──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撒上十八24「掃羅的臣僕回奏說,大衛所說的如此如此。」

 

【撒上十八25「掃羅說:“你們要對大衛這樣說:‘王不要什麼聘禮,只要一百非利士人的陽皮,好在王的仇敵身上報仇。’”掃羅的意思要使大衛喪在非利士人的手裡。」

         “一百非利士人的陽皮”。實際地證明一百個非利士人已經被殺(但大衛卻殺了兩倍的人數;27)――《撒母耳記上雷氏研讀本》

         通常男方婚娶,須付女方家長聘禮(看創三十四12),掃羅不要聘禮,只要大衛去殺死一百非利士人,把割下陽皮交來為證;滿以為大衛雖勇,也必喪命非利士人手中。大衛交出來的比掃羅要的多一倍。(撒下三14說大衛所交陽皮為一百,若非抄寫之誤,則是他只說了掃羅所要的數目。)

    非利士人是沒有受割禮的民族。“陽皮“為男性受割禮時割下的包皮。――《啟導本聖經撒母耳記上註釋》

         割下敵人陽皮是要對證殺敵的數目。這惡俗直至本世紀初仍見於某些落後民族中。對受割禮的以色列人來說,這做法表示將未受割禮的人殺掉。――《串珠聖經注釋》

         使大衛喪在:割非利士人陽皮的行為有很強的污辱他們是未受割禮之人的意思。因此如果大衛行這事,必然會引起非利士人的憤怒,終究會遭遇報復,尤其這割陽皮的事,因此必須冒生命危險。實際上,這是掃羅為了除掉政敵——大衛的嚴密的計策。由此可見,良心已被麻痹的惡人雖在行善時愚拙,但圖謀惡事上卻最有“智慧”(1619)――《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非利士人是沒有受割禮的民族,所以「陽皮」(25)可以作為殺死非利士人的證據。──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撒上十八26「掃羅的臣僕將這話告訴大衛,大衛就歡喜作王的女婿。日期還沒有到,」

         “日期”。或作:日期還沒有滿;指送上聘禮和大婚當日之前的一段時間。――《撒母耳記上雷氏研讀本》

         「日期還沒有到」:七十士譯本沒有這句。 18:27 的「二百」,七十士譯本也僅作「一百」。撒下 3:14 似乎證明七十士譯本的記載比較正確。――《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十八26~27神用恩典充滿那些像大衛一樣,在不公道的環境中,以忍耐守本分的人(1036)。“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羅(54),跟隨他的人,指千夫長大衛手下一千士兵(13)――《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撒上十八27「大衛和跟隨他的人起身前往,殺了二百非利士人,將陽皮滿數交給王,為要作王的女婿。於是掃羅將女兒米甲給大衛為妻。」

         ◎通常嫁娶時,男方要送女方聘禮 34:12 ,掃羅卻要大衛拿非利士人(他們是不行割禮的)的包皮100個來當成聘禮。這樣大衛鐵定要去殺死一百個非利士人,所以掃羅預估大衛死定了,沒想到大衛居然交出兩倍來。這件事又有掃羅的臣僕當見證導致掃羅還沒辦法反悔。――《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十八28「掃羅見耶和華與大衛同在,又知道女兒米甲愛大衛,」

         掃羅希望以女兒米甲為餌陷害大衛;又要他的兒子約拿單殺大衛(十九1)。但米甲和約拿單都深愛大衛,全力幫助他(十九212)。掃羅若敬畏神,應該警覺悔悟,反而嫉妒日甚,殺機日濃(29)――《啟導本聖經撒母耳記上註釋》

 

【撒上十八28~29掃羅更怕大衛的理由是因為明白了耶和華與大衛同在的事實。由此可見,有神同在的人會讓惡人懼怕(319~30)――《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撒上十八29「就更怕大衛,常作大衛的仇敵。」

         七十士譯本中沒有「常作大衛的仇敵」(29)30節。──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常」作:「全部的日子」、「有生之年」。

         ◎大衛越來越被看重,但掃羅反而越來越害怕他。 18:12,15,29――《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十八30「每逢非利士軍長出來打仗,大衛比掃羅的臣僕作事精明,因此他的名被人尊重。」

         大衛比……作事精明:指大衛比掃羅的將軍更加勇敢、機敏地應付非利士人攻擊。像這樣大衛與非利士人打仗越漂亮,掃羅就越嫉妒和眼紅,想殺死大衛(191)。他的名被人尊重。大衛作為名將,不僅在他的祖國以色列,連非利士人和外邦國家都享有名聲(2110~15),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掃羅雖然多次使大衛處於危險的境地,便要害死他,但卻成了大衛得到百姓威望的機會。與神同在的人因神的恩典常有轉禍為福的事(235;尼132)――《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嫉妒會使人變得盲目。大衛有神的同在,「做事精明」(30),給掃羅的爭戰帶來了得勝,但「屬肉體」(羅八9)的掃羅卻「更怕大衛」(29),還不如不信神的埃及人有智慧(創三十九3~4)。大衛越來越被人「尊重」(30),活在肉體中的掃羅卻越來越害怕,陷入嫉妒心的煎熬中。──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另一方面,掃羅越「作大衛的仇敵」(29),就越讓大衛去經歷神,也越讓「他的名被人尊重」(30)。神使用環境中一個又一個的難處去對付大衛的肉體,破碎舊人、造就新人,讓他更深地經歷神的同在,把他訓練成「屬聖靈」(羅八9)的王。這也是神訓練我們脫離肉體,與基督一同「作王,直到永永遠遠」(啟二十二5)的方法。──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掃羅和大衛的肉體本相並沒有任何不同,但神的靈已經離開掃羅(十六14),所以掃羅越來越不肯接受神的對付;而神的靈一直在大衛身上(十六13;詩五十一11),所以大衛甘心接受神的拆毀。因此,同樣是神的工作,但在掃羅和大衛身上的效果卻完全不同,正如泥土越曬越硬、蠟卻越曬越軟。有沒有「順著聖靈而行」(加五16),正是今天屬肉體和屬聖靈的信徒的區別(林前三1)──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軍長」:「首領」、「領袖」。

         「被人尊重」:「非常被看重」。――《蔡哲民查經資料》

 

【思想問題(18)

 1 掃羅因為婦女對大衛的稱讚,就嫉妒他,次日他就大受惡魔纏繞,並且興起了殺大衛之心。你曾否深切嫉妒他人?掃羅因嫉妒而引致的後果給你什麽警戒?

 2 你猜掃羅如何看得出神與大衛同在?參5 12~16節等。今日,人能否從你身上看出神的同在?

 3 這裡有三處提到掃羅怕大衛(12 15 29),表現出掃羅對神、對人、對己有怎麽樣的心態?你認為這種心態是否也存於今日的華人教會中?看見別些信徒、團契、教會的興旺,我們應當如何回應?要怎樣才能避免或糾正掃羅那樣的心態呢?

 ──《串珠聖經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