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上第十九章拾穗 【撒上十九1】「掃羅對他兒子約拿單和眾臣僕說,要殺大衛;掃羅的兒子約拿單卻甚喜愛大衛。」 要殺大衛: 如果說大衛被當作謀殺對象的唯一理由,那就是他作為臣僕做事的智慧,忠實於本分的事實(18:30)。聖徒持守信仰要努力更誠實、真實地生活,事實上這就是神的祝福(太5:10~12;約15:18~25)。約拿單愛大衛,如同愛自己的性命(18:1)尤其約拿單不顧大衛的榮耀遮蓋自己的榮耀依然愛大衛。這是自我犧牲的愛。
――《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當「大衛比掃羅的臣僕做事精明,因此他的名被人尊重」(十八30)的時候,也是他的肉體最容易出頭的時候。大衛此時雖然在外面成功,但裡面的生命仍然還很幼稚,所以很容易在成功裡迷失方向。因此,神沒有讓大衛立刻坐上國度的寶座,而是容忍掃羅開始對付大衛(1節),借著掃羅的追趕,在大衛的身上作拆毀和建立的工作。──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撒上十九1~7】約拿單使大衛與掃羅復和:掃羅幾次的悔悟都不徹底(參24:16~22; 26:21~25), 也維持不久,這與他素來脆弱的意志、易激動的情緒及善變的性格有關,是次雖有約拿單從中勸服,但掃羅未幾向大衛再起殺機(10)。――《串珠聖經注釋》 掃羅和約拿單的糾葛: 掃羅要殺死大衛的第三次企圖(18:11,17)隨著大衛名聲的提高(18:30),掃羅對大衛的嫉妒之心已達到通過宮中會議正式下達殺害大衛之命令的程度。這時認識到這命令的不正當性,約拿單為救大衛挺身而出。約拿單首先把大衛隱藏起來,然後去勸告父親撤回殺害大衛的命令(4,5節),像這樣,約拿單沒有被父子之情所牽住、唯獨立足于正義的舉動,是完全出自他那敬畏活神的信仰。結果大衛憑著真正的朋友約拿單的搭救,又一次越過了死亡的危機。這是神無微不至地保護自己所揀選的百姓(詩37:23~25)。之後神對大衛的保護也是通過下列的人成就:約拿單(19:1~10;20:1~42)、米甲(19:11~17)、撒母耳(19:18~24)、亞希米勒(21:1~9)、亞吉(21:10~15)。像這樣,神成為依靠神之人的保護者和引導者(詩56:11)。 ――《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撒上十九1~24】大衛得米甲與撒母耳之助脫險:掃羅終於公開殺大衛的意圖,但每一次下手都未能遂願。――《串珠聖經注釋》 要殺害大衛的企圖達到高峰: 記載了大衛4次躲避了死亡威脅(1,9,11,20)。早在18:10中,掃羅就決意要殺死大衛的企圖,到本章達到高潮。儘管由神賦予了繼承以色列王位的職務,以色列的現實卻不接納大衛,並排斥他,這好像預示了為贖以色列的罪而道成肉身來到世上的耶穌(太1:21),被其百姓徹底棄絕的情況。這些事件教導我們,神的旨意也會受不義之人的排斥,真理會受到非真理之挑戰(約1:9~11)。但是儘管有不義之人和非真理的挑戰,神總能成就自己的旨意。
――《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撒上十九2】「約拿單告訴大衛說:“我父掃羅想要殺你,所以明日早晨你要小心,到一個僻靜地方藏身。」 早晨你要小心: 暗示殺死大衛的計謀定於早晨。
――《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神允許屬肉體的掃羅去逼迫屬聖靈的大衛,但是神也劃定了界線:祂允許大衛受逼迫,但不允許大衛受傷害,「他雖失腳也不至全身撲倒,因為耶和華用手攙扶他」(詩三十七24)。所以神又給大衛預備了出路,讓他經歷了約拿單(1~7節;二十1~42)、米甲(十九11~17)、撒母耳(十九18~24)、亞希米勒(二十一1~6)、亞比該(二十五14~34)等許多人的幫助,因此大衛才能發出信心的宣告:「我倚靠神,必不懼怕。人能把我怎麼樣呢」(詩五十六11)?──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想要殺你」:「尋求殺死你」、「渴求殺死你」。 ●「僻靜地方」:「藏身處」、「庇護所」、「隱密處」。 ●「藏身」:「隱藏自己」。――《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十九2~3】約拿單安排大衛可以看到他與父親交談的地方,好察看情況如何,以便大衛曉得應逃走或留下。――《串珠聖經注釋》 【撒上十九3】「我就出到你所藏的田裡,站在我父親旁邊,與他談論。我看他情形怎樣,我必告訴你。”」 你所藏的田: 這個地方是大衛也早已知道的宮廷附近的田地,
可能是掃羅進行重要談話的秘密場所。約拿單把大衛藏在王的專用場所,表明他為友情寧可犧牲自己生命(約15:13)。我看他情形怎樣,我必告訴你: 指約拿單在大衛躲藏著的日子,調解掃羅和大衛的關係,並要把結果告訴大衛。 ――《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撒上十九4】「約拿單向他父親掃羅替大衛說好話,說:“王不可得罪王的僕人大衛,因為他未曾得罪你,他所行的都與你大有益處。」 ●「得罪」:「犯罪」。 ●「所行的」:「行為」的複數型態,表示一切的工作或行為。――《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十九4~5】約拿單的辯護具有兩種特徵:①意識神:他以“未曾”得罪(4節)開始,以“為何取罪呢?”(5節)結束,強有力地指出殺死大衛的行為在神面前將成為大罪 ;②正直性 他通過正直地評價大衛的功績來使自己的辯護更加有說服力,像這樣借著神的權威,正直地查究真實的辯護,無論何時何地都會有很強的說服力。
――《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撒上十九5】「他拼命殺那非利士人,耶和華為以色列眾人大行拯救。那時你看見,甚是歡喜,現在為何無故要殺大衛,流無辜人的血,自己取罪呢?”」 約拿單除了愛大衛之外,也愛掃羅。十誡裡的「當孝敬父母」(出二十12)很容易理解,但卻很難遵行。約拿單用「流無辜人的血,自己取罪」(5節)這樣沉重的話語來提醒掃羅,因為「孝敬父母」的前提,是敬畏神。──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流無辜人的血」:摩西律法中,這是重罪。 申 19:10 21:8 ◎約拿單除了愛大衛之外,也愛掃羅,所以用「犯罪」、「流無辜人的血」這樣沈重的理由來警告掃羅,此時掃羅也還算有理性,從善如流的接受勸告了。我們能夠出面勸告別人不要犯罪或者接受別人真心的勸告嗎?――《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十九6】「掃羅聽了約拿單的話,就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說:“我必不殺他。”」 掃羅起誓: 掃羅起這個誓不久,其態度突變瘋狂地為要殺大衛(9節以下)。離棄神的人因良心遲鈍之故容易起“空誓言”(太5:33~37)。這樣的空誓言不僅是對人的犯罪,也是對神嚴重的犯罪(出20:16)<民30:1~6,關於許願和起誓>。
――《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掃羅「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說:『我必不殺他。』」(6節),實際上心裡還在尋找機會,因為他把自己的權力、名聲、地位放在了神的旨意之上。凡是屬肉體的人,他的話總是不可靠的,因為「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羅七18),所以無法靠著自己脫離「肉體的邪情私欲」(加五24)的捆綁。──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撒上十九7】「約拿單叫大衛來,把這一切事告訴他,帶他去見掃羅。他就仍然侍立在掃羅面前。」 【撒上十九8】「此後又有爭戰的事。大衛出去與非利士人打仗,大大殺敗他們,他們就在他面前逃跑。」 以弗大憫之戰(7章)之後,以色列和非利士人之間頻繁發生局部的戰爭(18:30)。每當那時,大衛迎戰擊退他們,盡了作為以色列戰士長(18:5)的本分。本節通過表明大衛如此忠誠的形象來暗示掃羅危害大衛的企圖的不當性。 ――《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撒上十九8~10】大衛的勝利再次激起掃羅妒忌之心:但他憑著靈活的身手得以逃過掃羅的襲擊。――《串珠聖經注釋》 【撒上十九9】「從耶和華那裡來的惡魔又降在掃羅身上(掃羅手裡拿槍坐在屋裡),大衛就用手彈琴。」 當大衛得勝回來的時候,「惡魔又降在掃羅身上」(9節)。從外面攪擾他的是「惡魔」,從裡面捆綁他的卻是「肉體的邪情私欲」(加五24)。所以每次大衛得勝,就會引起掃羅更大的嫉恨和苦毒。──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撒上十九10】「掃羅用槍想要刺透大衛,釘在牆上,他卻躲開,掃羅的槍刺入牆內。當夜大衛逃走,躲避了。」 大衛接著(18:10,17;19:1)第四次面對掃羅的生命受到威脅。在這裡我們看到了:①大衛持有以善報惡的奉獻性的愛(羅12:21) ;②履行自己本分的人,展現了神的保護必與他同在的信心之人的樣式。信耶穌的人都有盡力行善不可灰心(加6:9),因為計畫並成就那事的不是人而是神(腓1:6;雅5:7~11)。 ――《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掃羅的嫉恨就像一根刺加在大衛的肉體上(林後十二7),免得大衛在得勝中肉體膨脹,「過於自高」(林後十二7)。神也會允許這樣的難處發生在我們身上,好讓我們「成就了一切,還能站立得住」(弗六16),不在得勝中陷入失敗。──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撒上十九11】「掃羅打發人到大衛的房屋那裡窺探他,要等到天亮殺他。大衛的妻米甲對他說:“你今夜若不逃命,明日你要被殺。”」 米甲瞭解掃羅對大衛的敵對之心:①也許她目擊了在家周圍徘徊的人; ②也許她在宮中感覺到了不詳的氣氛;③也許她由約拿單提供情報,察覺到了掃羅的陰謀。
――《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打發「人」:「使者」。 ●「窺探」:「觀察」、「看守」。――《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十九11~17】掃羅接二連三暗殺大衛的企圖: 掃羅的第五次暗殺大衛的企圖。現在大衛被埋伏在家周圍的刺客所包圍,成為“籠中之鳥”。(詩59篇)描述了此時大衛所處的狀況和他的迫切的禱告。大衛向遭患難之人的避難所(詩59:16)、神哀求(詩59:3,4)、呼籲神的拯救(詩59:1,2,4~13)。結果大衛因妻子米甲的機智得到救援(12節),這意味著神通過米甲應允了大衛的禱告,“在患難之日求告我,我必搭救你”(詩50:15)主的這句話不僅是對大衛,也是對所有向神禱告聖徒們的亙古不變的應許。
――《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撒上十九12】「於是米甲將大衛從窗戶裡縋下去,大衛就逃走,躲避了。」 從窗戶裡縋下去: 約書亞時代的耶利哥探子(書2:15),使徒保羅(徒9:24,25;林後11:33)都為了躲避要掠取他們生命的人從窗戶裡逃脫。聖經中出來的三個窗戶都與神的救贖有著很深的關聯,使我們聯想起今日向被捆在罪惡的人生施拯救的耶穌基督(徒4:12)。 ――《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大衛、窺探耶利哥的兩個探子(書二15)和使徒保羅(林後十一33)都是被人「從窗戶裡縋下去」(12節)、躲避仇敵。當神允許仇敵「叫號如狗,圍城繞行」(詩五十九6)的時候,也會給我們開一扇窗戶,讓我們能「從窗戶裡縋下去」。──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神允許「作孽的人和喜愛流人血的人」(詩五十九2)追趕祂的受膏者,正是要在大衛的身上做拆毀和建立的工作:一面破碎舊人、一面造就新人。所以神沒有讓大衛以對付歌利亞的勇氣去抵擋掃羅,而是帶領他「逃走」(12節)。從現在開始,大衛就成為被掃羅追趕的人,一直到掃羅死了。大衛在坐上寶座以前被掃羅追趕,坐上寶座以後又被他的兒子押沙龍追趕。從外面看,是人在追趕他;從裡面看,是神在追趕他。大衛的一生都在被神追趕,在追趕中暴露肉體的缺欠,在追趕中不住地在神的光中悔改,在追趕中經歷神是他的一切,在追趕中生命成熟起來。──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大衛在困境中不是自憐自怨,也不是懷疑抱怨神,而是寫了詩篇第五十九篇來讚美神:「但我要歌頌你的力量,早晨要高唱你的慈愛;因為你作過我的高臺,在我急難的日子作過我的避難所」(詩五十九16)。詩篇第五十九篇表達了大衛的心思,他沒有白白地受苦,而是學到了神要他學習的功課,生命在拆毀中得著了建立。撒母耳記記錄了大衛的歷史事實,詩篇記錄了大衛的生命歷程,把撒母耳記和詩篇結合起來,才能看清大衛被神一路追趕到榮耀寶座上的屬靈經歷。──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撒上十九13】「米甲把家中的神像放在床上,頭枕在山羊毛裝的枕頭上,用被遮蓋。」 “神像”。希伯來文是teraphim。一種在家裏敬奉的偶像。參看創世記三十一章19節的腳註。――《撒母耳記上雷氏研讀本》 米甲放在床上的神像(teraphim)可能為真人大小的家神偶像,故可用以假充。有的解釋說,米甲因為不育所以求拜外邦人的神;現在希望借偶像之力阻止掃羅的追殺(比較撒下七23)。果爾, 此偶像不必如真人大小。當年拉結所偷神像可以藏在駱駝的馱簍裡(創三十一34)。――《啟導本聖經撒母耳記上註釋》 「神像」:早在以色列列祖時代,已有這種家神的崇拜(創31:19 ) ,
後來雖為摩西律法所禁止,但這陋習仍然傳流民間。(士18:14, 17) 「用被遮蓋」:當時的以色列人大概慣於睡覺時用被蓋頭(今日的亞拉伯人也有此習慣),故米甲能哄騙掃羅的使者,得以拖延時問,讓大衛逃得更遠。――《串珠聖經注釋》 「神像」(13節)可能是真人大小的「家神 Teraphim」(創三十一34),是律法所禁止的,但這陋習一直流傳在民間(士十八14)。米甲也是一個屬肉體的人,所以對說謊、拜偶像習以為常。神卻借著掃羅的追趕,把大衛趕離米甲的安樂窩,從此不再受偶像的影響。──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神像」:「特拉芬」,指當時流行的一種家神神像。創31:34 記載拉結也是偷取拉班家中的這種神像。 ●用「被」:原文是「外袍」。 ◎不知道大衛和米甲的家中為何有神像,僅是藝術品、戰利品還是米甲已經敬拜偶像了?聖經沒有明說,我們也不用隨意猜測。――《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十九14】「掃羅打發人去捉拿大衛,米甲說:“他病了。”」 說謊和拜偶像損毀米甲的品格(比較一九17)。――《撒母耳記上雷氏研讀本》 ●「捉拿」:原文只是「取」、「拿」,可能只是「召見」或者名義上是「召見」,所以米甲可以用「生病」來搪塞。――《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十九15】「掃羅又打發人去看大衛,說:“當連床將他抬來,我好殺他。”」 我好殺他: 指轉變為不義的暴君的掃羅,把大衛當作叛逆者企圖再次殺大衛。
――《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撒上十九16】「使者進去,看見床上有神像,頭枕在山羊毛裝的枕頭上。」 【撒上十九17】「掃羅對米甲說:“你為什麼這樣欺哄我,放我仇敵逃走呢?”米甲回答說:“他對我說:‘你放我走,不然,我要殺你。’”」 ◎掃羅是把大衛當「仇敵」對待了 19:17 ,另外大衛恐怕不是第一個被掃羅迫害的人。 19:11 米甲似乎很清楚掃羅的手段, 16:2 撒母耳也怕掃羅殺他。因此聖經雖然沒有明說,不過掃羅可能殺了不少危及他王位安全的人。 ◎我們可能會對米甲的謊言很不以為然,不過在當時米甲在危急的情況下,編出謊言逃避掃羅的報復、保護大衛,似乎也是情有可原的。――《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十九18】「大衛逃避,來到拉瑪見撒母耳,將掃羅向他所行的事述說了一遍。他和撒母耳就往拿約去居住。」 “拿約”,在拉瑪的一個社區,先知學校正位於此(19,20節)。――《撒母耳記上雷氏研讀本》 大衛開始逃亡生活。先往拉瑪見撒母耳,然後到拿約暫居。拿約當為地名,只見此處,確切位置不詳。但19節說“在拉瑪的拿約“,可見就在便雅憫地。撒母耳在此建有訓練先知的學校,有一班先知住在那裡(20節);可能是舊約時代先知訓練之始(比較王下1~2章;六1)。――《啟導本聖經撒母耳記上註釋》 大衛逃避: 關於大衛的逃難路程 請參考以下地圖。 本節的拿約是“居所”的意思,指“先知學校”,尤其是這句話用了複數形態,可以推測這所學校是由幾所學校組成的。
――《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大衛被掃羅追趕,首先「來到拉瑪見撒母耳」(18節),向他述說一切。撒母耳已經年邁,沒有能力保護大衛,但大衛來投奔撒母耳,目的是投靠撒母耳的神。後來大衛讚美神「是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臺,是我的避難所」(撒下二十二3),表明他不但經歷了恩典,而且在恩典裡經歷了賜恩典的神。──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拿約」:原文是「居所」、「營地」。可能是指拉瑪城內某特定區域。先知們的住所就在那裡。――《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十九18~24】撒母耳庇護大衛:掃羅風聞大衛在撒母耳處,便窮追至先知學校的所在地(拿約),但他的使者與他本人先後受靈感說話,無法執行來意,大衛於是再次逃脫。――《串珠聖經注釋》 神對大衛的直接保護: 大衛九死一生逃脫被伏兵暗殺的危險(11,12節),離開基比亞城逃到拉瑪,掃羅一直追趕到那裡要殺大衛,大衛走投無路了,此時拯救陷在絕望中的大衛的是聖靈(20,21,23節)。如果我們處在極度的危機中,那時神肯定會拯救我們(但3:17,28;6:22;徒12:11;14:25,26)。 ――《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撒上十九19】「有人告訴掃羅說,大衛在拉瑪的拿約。」 「拿約」(19節)原文是「居所、營地」。可能是指拉瑪城裡的某個區域,先知們的住所就在那裡。「西沽的大井」(22節),可能是從基比亞到拉瑪之間的某個高地。 【撒上十九20】「掃羅打發人去捉拿大衛。去的人見有一班先知都受感說話,撒母耳站在其中監管他們;打發去的人也受 神的靈感動說話。」 「受神的靈感動說話」:使者受感染被神的靈控制,不得不說起預言來。――《串珠聖經注釋》 打發人: 掃羅三次打發刺客去殺大衛(20,21節),都由聖靈動工而導致失敗,於是自己親自到拉瑪的拿約殺死大衛(22~24節)。神的靈感動說話指掃羅的部下被壓倒一切的聖靈的工作而進入不可自制的狀態。這裡他們所說的話不是對未來的預言,而是讚美神的話語(10:13)。他們被聖靈感動而讚美神<可9:2~13,神秘主義與基督教>。 ――《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受感說話」(20、21、24節)原文是「說預言」,表明掃羅和他派去的三批人都被聖靈所控制,不能逮捕大衛,並且反而「受感說話」。雖然撒母耳不能保護大衛,但神的靈卻親自拯救陷在困境中的大衛。──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一班」先知:「一群」。 ●「受感說話」:原文是「說預言」。――《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十九20 魂遊象外之預言】當時人可以受訓為職業的先知(或先見),以色列史的早期有先知的行會,一般稱為「先知的兒子」(和合本:「先知的門徒」)。這些先知通常使用各樣的辦法,預備領受預言性的默示。在驅使人進入昏睡(超脫)狀態方面,音樂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他們相信這種狀態能使人易於領受神明的信息。馬里文獻提到廟宇中有整個階層的人,經常作出超脫式的預言。超脫式預言,或似乎在「著魔」或魂遊象外狀態底下所說出之預言,在美索不達米亞是由稱為穆胡(muhhu)的僧侶執行的。在以色列,超脫往往令先知被視為狂人(例如見十九19~24;耶二十九26)。只是它在本節的結果並不是耶和華的預言信息,而是作為神能力臨到使者身上的表徵。就此而言,它可說是和使徒行傳二章如火焰之舌頭相同。── 華爾頓《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撒上十九20~21】掃羅使者的惡意受到神聖靈的阻撓。他們全都不由自主地與眾先知一起說預言。――《撒母耳記上雷氏研讀本》 掃羅本打算來此親自取大衛的性命,反為神的靈所感動,一日一夜躺臥受感說話,不能自願,“掃羅也列在先知中瑪“這句俗話(24節),在掃羅時代一定相當流行,凡寫掃羅歷史的都不會忘記寫此語。以色列人第一位王的地位反不若小先知!――《啟導本聖經撒母耳記上註釋》 【撒上十九21】「有人將這事告訴掃羅,他又打發人去,他們也受感說話。掃羅第三次打發人去,他們也受感說話。」 【撒上十九22】「然後掃羅自己往拉瑪去,到了西沽的大井,問人說:“撒母耳和大衛在哪裡呢?”有人說:“在拉瑪的拿約。”」 西沽: 可能是拉瑪附近的一個村莊,
推定為現在的suweikeh。從這個地方到達拉瑪,掃羅的精神和肉體完全受神的靈支配而受感說話,結果殺害大衛的計畫還是落了空。通過這一事件可以再一次確信“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箴16:9)的事實。
――《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西沽」的大井:七十士譯本作「光禿的高處」或「高岡上打穀場」。聖經其他地方並沒有出現這個地名,因此這可能不是專有名詞,而是指基比亞到拉瑪間的某個高地。――《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十九23】「他就往拉瑪的拿約去。 神的靈也感動他,一面走一面說話,直到拉瑪的拿約。」 【撒母耳記上十九23~24記述掃羅王在一次預言事件中的表現:「神的靈也感動他,一面走一面說話……他就脫了衣服,在撒母耳面前受感說話……露體躺臥。」為什麼掃羅說預言時是露體的?(D*)】
從十九節開始的一段經文顯示,掃羅正追殺女婿大衛,於是大衛逃到拉瑪的拿約。有人把大衛的行蹤告知掃羅,說大衛正與一些先知在一起,而這些先知乃撒母耳訓練參與事奉神工作的。因此,掃羅便派人往拉瑪捉拿大衛。
當掃羅的僕人到達拉瑪,看見滿有威嚴的撒母耳和受他訓練的先知在一起,在神面前歡樂地頌贊。於是,被掃羅差來的人也受聖靈感動。他們不能自製,亦不能履行任務,所能做的就只有和先知們在一起,興奮地唱歌和高聲頌贊神。他們覺得自己沒法達成任務,只好空手回到掃羅處。
掃羅再兩次派人往撒母耳那裡捉拿大衛,但這兩批人也和第一次往撒母耳處的僕人一樣,無功而還。於是,掃羅決定自己走一趟。在此之前,掃羅都是猶豫不決的,他害怕面對撒母耳。因為在吉甲那次事件裡,撒母耳公開宣告神已拒絕掃羅繼續作王,於是掃羅與撒母耳決裂了(參撒上十五17~35)。再次和那令人望而生畏的先知相見,個中滋味當然不好受,但掃羅仍需前往,因為他認為沒有其他選擇了。
此外,掃羅有狂鬱症的症候,情緒常會急劇地轉變(參撒上十六14~23,十八10~11,十九9)。當掃羅走近由撒母耳主領的頌贊神的聚會時,他發覺自己也被當時的情景吸引得入迷,不能自製。於是,他唱歌、高呼,還跳舞,就像那些先知一樣。(頗類似於一七四0年在美國由威特腓德[George Whitefieldl領導下的大覺醒運動[Great
Awakening],聚會時的情況。一八OO年在肯塔基[Kentucky]的復興聚會也與此類似。)神的臨在、權能與榮耀是勢不可當的,勝過掃羅這個罪惡的王,使他憶起以往在伯特利被聖靈感動時的經歷(撒上十5、6、10)。那時候,掃羅首次被呼召作以色列的王;現在,他重獲這種興奮的經歷。
但掃羅的表現和其他崇拜者不同,他被興奮的情緒沖昏了頭腦,脫掉衣服,大叫大跳。最後還筋疲力竭地躺在地上,進入昏迷或神魂彷佛的狀態,歷時一日一夜(撒上十九24)。毫無疑問,這次羞辱是神給予他的懲罰,因為掃羅心底裡根本就完全抗拒神的旨意,而神的旨意與他自己的私欲相反。── 艾基斯《舊約聖經難題彙編》 【撒上十九24】「他就脫了衣服,在撒母耳面前受感說話,一晝一夜露體躺臥。因此有句俗語說:“掃羅也列在先知中嗎?”」 掃羅這次受靈感說話比前次(參10)更厲害。――《串珠聖經注釋》 「掃羅也列在先知中嗎」:這句話亦見於10:11~12,參注。――《串珠聖經注釋》 露體躺臥: 不是完全露體(撒下6:20)而是穿內衣的狀態(士14:12;賽3:23)。掃羅也列在先知中嗎: (10:12)。 ――《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掃羅也列在先知中嗎」(24節),這句俗語之前已經傳開(十12)。掃羅一生只有這兩次「受感說話」(24節;十10),但他兩次的屬靈光景卻完全相反。因此,一個人能「說預言」,並不能表明他是屬肉體還是屬聖靈。──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大衛的經歷是每個信徒的預表,他對掃羅從來沒有敵意,但是屬肉體的掃羅卻認定屬聖靈的大衛是「仇敵」(17節);「當時,那按著血氣生的逼迫了那按著聖靈生的,現在也是這樣」(加四29)。大衛的經歷也是基督的預表,他是神的受膏者,掃羅王卻要追殺他;將來那位神的受膏者基督來到世上的時候,希律王也「要除滅祂」(太二13)。──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就」脫了衣服:原文可能是「就」或「也」。 ●「露體」: 「赤身露體」,不過也有人認為這僅是「脫去外衣」。 ●「掃羅也列在先知中嗎」: 10:11~12 也有這句話的典故,這句話應該是當時很熟悉的話。 ◎前面邪靈介入影響掃羅,就要取大衛的生命,此處聖靈介入,卻多次保護大衛免於掃羅的追殺。不過看來「被聖靈充滿說預言」,似乎也不表示人的聖潔與屬靈,掃羅這時一心想要追殺大衛,卻還是「被聖靈充滿說預言」。――《蔡哲民查經資料》 【思想問題(第19章)】 1 掃羅聽了約拿單的忠告,就起誓不殺大衛,以免自己取罪,但在大衛另一次勝仗後還是要殺死他。你認為他先前的悔過為何不夠徹底?你有否思想過不徹底悔改的危險性? 2 掃羅差役在房屋外窺探大衛、要伺機下毒手之時,大衛的感受如何?參詩59篇。 3 本章裡,神一共用了那些方法來拯救大衛,使他免受掃羅殺害?你有否像大衛一樣經歷危險、困難?他對神的倚靠(見詩18:1)給你什麽激勵? ──《串珠聖經注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