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撒母耳記上第二十一章拾穗

 

【撒上二十一1「大衛到了挪伯祭司亞希米勒那裡,亞希米勒戰戰兢兢地出來迎接他,問他說:“你為什麼獨自來,沒有人跟隨呢?”」

         “挪伯”。祭司居住的一個小鎮,就在耶路撒冷以北(可能在斯科普司山上)。“亞希米勒”(即第十四章3節的亞希雅)在此把陳設餅和歌利亞的刀給予大衛。基督曾提起這次事件,藉以教訓人說,關懷眾人的需要,比嚴格遵守法利賽人對律法的解釋更為重要。參看馬太福音十二章24節的腳註。――《撒母耳記上雷氏研讀本》

         挪伯是個有祭司居住的城,在便雅憫境內,位於耶路撒冷以北。示羅被毀後(11),當時的大祭司亞希米勒大概把會幕搬來挪伯,約櫃則停在基列耶琳(21)――《啟導本聖經撒母耳記上註釋》

         「挪伯」:接近掃羅王宮的所在地基比亞,當時代替示羅設有中央祭壇。

          「亞希米勒」:即亞希亞(143)

          「戰戰兢兢的出來迎接他」:大衛突然單獨到訪令祭司感到詫異非常。

          「為甚麽獨自來」:以大衛的身分,應有侍從跟隨著。――《串珠聖經注釋》

         挪伯:與耶路撒冷相近的城邑(1032),你為什麼獨自來沒有人:隨從大衛的身邊通常隨著很多同僚和手下(424),但如今見他隻身一人,亞希米勒就感覺到事情的不尋常。事實上大衛帶領幾個護衛,但為了躲蔽被掃羅發現,把他們留在門外,一個人訪問了亞希米勒。 ――《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挪伯」(1)在便雅憫境內,位於基比亞往耶路撒冷方向。示羅被毀後(11),會幕可能被搬到挪伯,約櫃則停在基列·耶琳(21)──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挪伯祭司亞希米勒」(1)是以利的曾孫。大衛去找祭司,可能是為了求問神(二十二10)。「亞希米勒戰戰兢兢地出來迎接他」(1),對大衛突然單獨到訪非常吃驚。──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挪伯」:位於基比亞往耶路撒冷方向,距離耶路撒冷大約3公里。

         「亞希米勒」:是「亞希亞」的兄弟,亞希亞是掃羅的宗教顧問14:3 。亞希米勒是以利的曾孫。

         21:1 亞希米勒可能對大衛的身份有所懷疑。不過掃羅在22:8,13,15 責備亞希米勒的行為是謀害掃羅,由掃羅的指控中也可以看出大衛去找祭司可能也是為了求問耶和華。――《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二十一1~5大衛的隨從們:本文是形成流浪同志時期。流浪同志首次在亞杜蘭洞裡聚集400(222),其數目後來增加到600(272)。他們是那些如同主耶穌在世時緊隨主、親近主的門徒,是蒙神呼召的人,定意跟隨大衛的人。 ――《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撒上二十一1~9大衛見亞希米勒 大衛在挪伯見祭司長亞希米勒的三個理由:①為避免逃難生活中所面臨的饑餓(2-6);②為了得到武器(7-9);③為求神的旨意(221015)。大衛在開始漫長的流浪生活之前,將一切交托給神,在最危難時,尋求神的祭司長,向他求餅、武器等,表明大衛所做一切都尋求神的旨意與帶領。 ――《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撒上二十一1~12大衛的流浪時代:大衛的“流浪時期”分為下列三個部分:①流浪同志形成期(211-235);②被掃羅追趕的時期(236-2625);③洗革拉滯留時期(271-參下127)。長達10年之久的大衛的流浪時期是一段漫長患難時期,但對於將來成為以色列王的大衛來說是非常寶貴的信仰的訓練時期。這時期大衛學到:①等待神旨意;②在無數的危險之中,單單依靠全能之神;③預表了為成就神的救贖事工背負十字架苦難的彌賽亞。這時期大衛寫了很多詩篇(7172234545657篇等),表現了他對神的讚美、信靠與等待。 ――《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撒上二十一2「大衛回答祭司亞希米勒說:“王吩咐我一件事說:‘我差遣你委託你的這件事,不要使人知道。’故此我已派定少年人在某處等候我。」

         大衛的說謊與欺騙最終導至祭司被殺的悲劇發生(二二9~18)――《撒母耳記上雷氏研讀本》

         大衛以忠信著稱,何以要隱瞞真相、虛構故事欺騙大祭司?最可能的解釋是他不想連累亞希米勒。要是大祭司並不知情而幫助他,應該無罪。但後來掃羅仍以亞希米勒和大衛結黨罪名誣陷他,挪伯城中的祭司和其他人口牲畜盡遭殺滅(二十二18)――《啟導本聖經撒母耳記上註釋》

         「少年人」:即侍從。――《串珠聖經注釋》

         大衛第一次撒謊(2),隱瞞來訪的原因,可能是不想連累亞希米勒。但事與願違,後來掃羅仍然因為大衛屠殺了挪伯的祭司(二十二18)。如果大衛告訴了亞希米勒真相,祭司們可能反而能逃脫。──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當眾人都稱讚、尊重大衛的時候(十八30),他也慢慢覺得自己蠻不錯的,一開始被掃羅追趕的時候,還認為「這不是為我的過犯,也不是為我的罪愆」(詩五十九3)。但神只是讓掃羅再追趕一會兒,大衛就撒了謊,暴露了肉體的本相。屬聖靈的人不是沒有肉體,而是神會持續地追趕我們的肉體,把我們肉體的醜陋一件一件地揭露、一件一件地破碎,叫我們不敢再自以為義,而是甘心接受神的拆毀,得著神的造就。──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吩咐」:「命令」。――《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二十一2~3大衛的謊言:這裡可以學到兩種教訓:①像大衛那樣滿有信心的人遇到危急關頭也會驚慌不知所措。因此自己以為站穩的,須要謹慎,免得跌倒(林前1012);②犯罪的結果:因大衛的謊言導致了居住在挪伯的祭司長家族全部遭屠殺的慘狀(221819)。大衛後來為這罪所造成的結果而痛心悔改(2222)――《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撒上二十一3「現在你手下有什麼?求你給我五個餅,或是別樣的食物。”」

 

【撒上二十一4「祭司對大衛說:“我手下沒有尋常的餅,只有聖餅,若少年人沒有親近婦人才可以給。”」

         “聖餅”。即陳設餅。參看出埃及記二十五章2330節和馬太福音十二章4節的腳註。――《撒母耳記上雷氏研讀本》

         “聖餅”為會幕聖所內的陳設餅(出二十五23~30)。“沒有親近婦人”即沒有因性事而染上禮儀上的不潔(參利十五16~18)。大祭司給大衛的餅雖是換下來的陳設餅,按律法規定也只可以給祭司吃(利二十四5~9)。耶穌在世時提到此事,認為律法的最終目的乃為人的好處,不可因拘泥小節而忽略關乎生命的大事(參太十二1~8)。應注重的是律法的基本精神,不可捨本逐末(參路六9)――《啟導本聖經撒母耳記上註釋》

         「聖餅」:即陳設餅,原來只供祭司吃用,但亞希米勒認為,在道義上給大衛充饑比默守宗教規條重要(參串珠的新約經文)。另一方面,只有禮儀上潔淨的人才可用聖物,大衛吃用聖餅也不能違反這條例。――《串珠聖經注釋》

         「聖餅」(4)就是十二個「從耶和華面前撤下來的陳設餅」(6),代表十二支派,每個安息日用新烤的餅換下來舊餅。──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只有祭司才可以吃換下來的聖餅,並且只能在聖處吃(利二十四5-9)。祭司破例允許大衛吃聖餅,表面上違反了律法。但主耶穌指出,祭司的決定是正確的(太十二4),因為神「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太十二7)──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少年人沒有親近婦人」:就是「禮儀上潔淨」 19:15  15:18 ――《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二十一4~5若少年沒有親近婦人:亞希米勒作為提供聖餅的條件向大衛要求“性的純潔”。這使我們想起性生活對敬虔生活的影響。性生活本身是神的恩典,是聖潔的,這是毫無疑問的。(224),但如果追求從性來的快樂而沒有節制以至犯罪(提後34),那麼這將給敬虔生活帶來致命的壞影響。 ――《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撒上二十一5「大衛對祭司說:“實在約有三日我們沒有親近婦人。我出來的時候,雖是尋常行路,少年人的器皿還是潔淨的;何況今日不更是潔淨嗎?”」

         雖然旅程並沒有宗教的目的,但大衛向祭司保證他的隨從在禮儀上都是潔淨的。“器皿”。也許是指他們身體的一種委婉說法(如在帖前四4)――《撒母耳記上雷氏研讀本》

         “約有三日我們沒有親近婦人”亦作“我們出來的時候照常不親近婦人”。“器皿”可能用以比喻身體。――《啟導本聖經撒母耳記上註釋》

         本節大概表示從軍者出征前不近女色(參撒下1111),大衛現在辦理王事(「尋常行路」),也是如此。――《串珠聖經注釋》

         有三日, 與在西乃山神的要求相同(1915)。少年人的器皿:器皿指武器,器械(273),衣服(225)或者容器(1315),但這裡是指身體(提後221)――《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實在約有三日」(5)原文是「如同昨天,前天」,意思是「按照往例」。──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尋常行路」(5),原文是「普通的任務、普通的旅程」。大衛的意思是他們執行普通的任務時都不近女色,現在執行特殊任務,更不會親近女色。──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實在約有三日」:原文是「如同昨天,前天」。意思是「按照往例」。

         「我出來的時候」:「出發」、「出去」。

         21:5 意思是「按照往例,我們出發執行任務前沒有親近婦人」。

         「少年人的器皿」:七十士譯本作「所有的少年人」。

         「尋常行路」:「普通的任務」、「普通的旅程」。「普通」與「聖」相對。

         ◎大衛的意思是他們執行平常的任務也都不近女色,更不用說是目前執行特殊任務。那就更不會親近女色。――《蔡哲民查經資料》

<syncBible ref=撒上21:5>

【撒上二十一5  少年人的器皿,是指──】大衛說少年人的器皿,指少年人的身體在禮儀上是潔淨的,因為他們在行路的時候,沒有親近婦女與之行房。所以祭司准許他們吃聖餅。――《靈修版聖經註釋》

 

【撒上二十一6「祭司就拿聖餅給他,因為在那裡沒有別樣餅,只有更換新餅,從耶和華面前撤下來的陳設餅。」

         祭司認定他為大衛提供食物,保存大衛性命的道德責任,超過嚴守誰可以吃“陳設餅”(利二四5~9)這禮儀規律的責任。基督把安息日定例的意思教訓人的時候,曾提到這個例子。參看馬太福音十二章4節的腳註。――《撒母耳記上雷氏研讀本》

         「新餅」:「熱麵包」。

         「陳設餅」:擺在會幕中至聖所裡桌子上的餅 24:5-9

         12:1-8  2:25 耶穌評論亞希米勒的作為,認為祭司的抉擇是正確的。――《蔡哲民查經資料》

<syncBible ref=撒上21:6>

【撒上二十一6  十二個陳設餅代表甚麼?】每禮拜的安息日祭司進入會幕的聖所,將新烤的十二個餅放在桌子上,稱之為陳設餅,像徵神親自在人民中間,正如祂的慈愛眷顧,供給他們肉體的需要一樣。被換下來的餅,只有在職的祭司才可以吃。――《靈修版聖經註釋》

 

【撒上二十一7「當日有掃羅的一個臣子留在耶和華面前。他名叫多益,是以東人,作掃羅的司牧長。」

         “多益”因改信猶太教或由於起了誓,而需要潔淨自己,又或由於他被懷疑感染麻風(利一三4),所以必須留在聖所裏。――《撒母耳記上雷氏研讀本》

         本節是下章9-10節的伏筆。多益大抵是因為禮儀上不潔,要往該處履行潔淨的條例。――《串珠聖經注釋》

         本節中介紹以東人多益的理由是為了講述多益向掃羅告發大衛和亞希米勒之間發生的事(1-9)。留在:不是指單純的滯留,指有目的的住宿。這些事實使我們推測以東人多益:①作為儀式受割禮;②為某種許願; ③為患麻風病為求祭司長的指示(134)而留在聖所(252)。多益身居掃羅的司牧長要職暗示他很受掃羅信任,但他因向掃羅告發大衛和亞希米勒之間的事而使無辜的85名祭司死亡(229-22),大衛日後在詩篇52斥責多益為人的奸惡、污穢奉承的本質。 ――《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掃羅曾經與以東人打仗(十四47),可能獲勝後讓以東人多益為他服務。多益此時因某種原因必須留在聖所,後來出賣了亞希米勒(二十二9-19)──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留」在:「被限制住」、「被留住」。可能是接受某種刑罰、或是守潔淨禮、或守誓約。

         「多益」:字義是「害怕」。

         「司牧長」:「牧羊人首領」。不過以色列歷史中沒有出現過這個職位,因此也有人認為這可能是「強壯的快跑者」的抄寫錯誤。

         七十士譯本記載多益是亞蘭人,是為掃羅牧養驢子的。

         ◎此節的記載導致 22:9-19 的悲劇。――《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二十一8「大衛問亞希米勒說:“你手下有槍有刀沒有?因為王的事甚急,連刀劍器械我都沒有帶。”」

         當時刀槍稀少(十三22),大衛逃難須有兵器自衛,故有此問。――《啟導本聖經撒母耳記上註釋》

         當時武器稀少(十三22),大衛逃亡時需要兵器自衛。──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撒上二十一8~9大衛收回刀的事實有下列意義:①那刀是神恩典的像徵。大衛每次拔刀時都 能夠記起使他能夠戰勝巨人歌利亞的神的恩典和幫助,並再次從神得力量;②那刀是獻給神的。大衛把對歌利亞勝利的榮耀歸給神,並把刀獻給神,現在這刀又返回到大衛手中。我們奉獻給神的(無論時間或財物),神都會以豐富的祝福回饋給我們。 ――《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撒上二十一9「祭司說:“你在以拉谷殺非利士人歌利亞的那刀在這裡,裹在布中,放在以弗得後邊,你要就可以拿去。除此以外,再沒有別的。”大衛說:“這刀沒有可比的!求你給我。”」

         “以弗得”。比較第二章18節。――《撒母耳記上雷氏研讀本》

         此處的“以弗得”似指大祭司著的配有以弗得的禮服,內有“烏陵”、“土明”,為尋求神旨之用。大衛來此恐怕是為了求問神旨(看二十二1015)。“殺…歌利亞的那刀”看十七54注。――《啟導本聖經撒母耳記上註釋》

         歌利亞的刀可能作為感恩奉獻,保存在會幕中。──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求你給我」:原文是命令句「把它給我」。――《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二十一9  這把戰利品的刀竟然在這裡……】以弗得是祭司所穿的背心(218的第二項註釋)。大衛不知道他殺歌利亞的刀被放在以弗得後面,可能因為他奪了那刀殺死巨人時還年輕,後來又回家住了很長時間。――《靈修版聖經註釋》

 

【撒上二十一10「那日大衛起來,躲避掃羅,逃到迦特王亞吉那裡。」

         大衛逃亡至非利士人那裏去,身上佩帶歌利亞的刀!――《撒母耳記上雷氏研讀本》

         迦特是靠地中海的重要非利士人城邑(書十三3),大衛殺死的巨人歌利亞就是迦特人(十七4)。大衛逃到非利士人的地方,掃羅沒法捉拿他。大衛立國後,把迦特收入了以色列國版圖(代上十八1)――《啟導本聖經撒母耳記上註釋》

         到迦特王亞吉那裡:大衛非要逃到非利士五大城市之一迦特的原因是:①他殺死非利士大將歌利亞(1749-51)已過幾年,以為人家認不出自己;②裝扮成被非利士人的勁敵掃羅追趕的難民,以為能得到迦特的非利士人的歡迎。但大衛的這種期待都成為泡影(11),同樣惡人的居所不能成為屬神之民真正的安息之處。 ――《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大衛殺死的巨人歌利亞就是迦特人(十七4),此時神的受膏者竟然拿著殺歌利亞的刀,逃到歌利亞的老家,以為躲在仇敵那裡,掃羅就沒辦法捉拿他了。屬肉體的掃羅忘了自己的國位是從神來的,現在屬聖靈的大衛也忘了自己的前途是在神的手裡,竟然和掃羅一樣靠自己來謀求前途。──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迦特」:非利士五大城之一。大衛殺死的歌利亞就是迦特人。

         「亞吉」:字義是「僅有一人」。――《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二十一10~15大衛遁至非利士城迦特:大衛拿著殺歌利亞的刀闖進非利士境實在使人有點愕然,然而,神仍保守他脫離險境。――《串珠聖經注釋》

         大衛逃到“迦特”。因為他已預感在挪伯見到的多益會告密(2222)。但被那地的人發現原形的大衛,卻遇到更加急迫的危險,裝瘋賣傻才得以保存性命(13)。後來大衛在詩篇345256篇中詳細描述了當時所經歷的神的救贖。尤其是在詩篇56篇中他述說自己的處境後,又說“我懼怕的時候要依靠你”這是偉大的(563)信仰告白。我們通過大衛的經驗和見證,當記住“投靠耶和華,強似依賴王子”(1189)這寶貴的教訓。 ――《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syncBible ref=撒上21:10-15>

【撒上二十一10~15  迦特是甚麼人的地方?他們與大衛的關係如何?】迦特是非利士人的五個主要城市之一。非利士人為甚麼接待宿敵大衛來到營中呢?他們可能喜歡收留對方變節的高級軍事領袖,來對付仇敵掃羅,卻不知道大衛已經受膏要作以色列下一任的王(1613)。但是,他們不久就疑忌大衛,何況他曾殺死他們成千上萬的同胞(187)。大衛最終要裝瘋自保,因為他們的習俗是不傷害精神不健全的人。──《靈修版聖經註釋》

 

【撒上二十一11「亞吉的臣僕對亞吉說:“這不是以色列國王大衛嗎?那裡的婦女跳舞唱和,不是指著他說‘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嗎?”」

         非利士人大概不知道大衛受膏的事,但他著名的功績使他被尊為王。――《撒母耳記上雷氏研讀本》

         「這不是 ......大衛嗎」:大衛的英勇事蹟(186-7)不獨在以色列境家傳戶曉,連非利士人也早已風聞,甚至把大衛誤作以色列王(大衛當時顯然落在非利士人手中,被帶到亞吉王面前) ──《串珠聖經注釋》

         「以色列國王」(11),原文是「那地的王」。──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如果神不允許掃羅追趕大衛,大衛不會知道自己的肉體本相和掃羅一樣愚昧;如果神不允許「亞吉的臣僕」(11)揭穿大衛的身分,大衛還會繼續在愚昧中自以為得計。有時神讓我們遇到一些難處,讓我們的「小算盤」失算、「小心眼」破產,正是要把我們自己的肉體本相顯露出來,叫我們知道自己跟世人一樣全然敗壞、無可誇口,然後才能甘心接受神在我們身上更深的建造。──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以色列國王」:原文是「那地的王」。――《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二十一11~12亞吉稱大衛為“國王”,大概久聞大衛英武之名,不是已知道撒母耳曾膏立他為王。大衛曾多次攻擊非利士人,殺傷甚多(17~18),提防亞吉報復。――《啟導本聖經撒母耳記上註釋》

 

【撒上二十一12「大衛將這話放在心裡,甚懼怕迦特王亞吉,」

 

【撒上二十一13「就在眾人面前改變了尋常的舉動,在他們手下假裝瘋癲,在城門的門扇上胡寫亂畫,使唾沫流在鬍子上。」

         大衛假裝瘋癲,希望亞吉讓他離去。――《撒母耳記上雷氏研讀本》

         “假裝瘋癲”為求脫身,用的是苦肉計。――《啟導本聖經撒母耳記上註釋》

         大衛為了活命裝病的場面。大衛改變了尋常的舉動,大衛裝作不能分辨對方。在城門上胡寫亂畫,使唾沫流在鬍子上“胡寫亂畫”描述大衛如同瘋子的場面,從大衛上述的舉動,也難以看作是真正有信心之人的行為。因為即使神成為那些敬畏他之人絕不動搖的避難所,但大衛卻懼怕亞吉王。 ――《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當時鬍子是男人尊貴的像徵,大衛「使唾沫流在鬍子上」(13),是要讓迦特王相信他是瘋子。──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大衛在失敗中確實學到了功課,所以雖然被非利士人拿住,「在他們手下假裝瘋癲」(13),卻仍有心情寫下詩篇第五十六篇。這篇詩讓我們看到,難處使禱告成為大衛生命的呼吸,無論環境如何危險急迫,都不能停止他的禱告和讚美:「我倚靠神,我要讚美祂的話;我倚靠神,必不懼怕。血氣之輩能把我怎麼樣呢」(詩五十六4)──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大衛的名氣雖然大,卻沒有幾個非利士人曾經親眼見過他。因此,大衛一旦裝瘋,亞吉就把他當作瘋子趕走了。──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此時大衛的處境比在掃羅管轄之下還要危險,但神只讓非利士人揭穿他,卻阻止了他們的報復。因為神要讓大衛在困境中看出神的管理:如果神能在仇敵的迦特保守大衛,那麼在以色列一樣可以保守他,所以神的受膏者應該回到自己的地方去:「因為禰救我的命脫離死亡。禰豈不是救護我的腳不跌倒、使我在生命光中行在神面前嗎」(詩五十六13)──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大衛先是欺騙祭司(2),接著又裝瘋欺騙非利士人(13);剛開始被追趕,就連續遭遇兩次失敗,暴露了肉體的詭詐。屬聖靈的大衛並不是不會失敗,而是什麼時候被神光照、責備,什麼時候靈裡就能蘇醒,因此在失敗中也能認罪悔改、學到功課;而屬肉體的掃羅卻是不願意接受光照、責備的人,因此在失敗中總是辯解推諉、不肯悔改。──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尋常的舉動」:原文是「判別」、「眼睛」,意思是「分辨能力」、「見識」。

         「唾沫流在鬍子上」:當時鬍子是男人尊貴的像徵,所以大衛這樣做,就讓亞吉相信大衛是發瘋了。

         ◎此處大衛似乎是能屈能伸,可以完全不顧羞恥的裝瘋賣傻,只為活命。跟他前面多次說謊,有異曲同工之妙。

         ◎此時看起來大衛還很不熟悉逃難的生活與技巧,所以去祭司那裡找吃的,或者到非利士去投靠亞吉,感覺上都很不專業,技巧很差。以後似乎就漸漸熟悉這種逃亡的生活。――《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二十一14「亞吉對臣僕說:“你們看,這人是瘋子。為什麼帶他到我這裡來呢?」

 

【撒上二十一15「我豈缺少瘋子,你們帶這人來在我面前瘋癲嗎?這人豈可進我的家呢?”」

         詩篇第三十四篇見證了大衛在本章的經歷中學到的功課。在人看來,大衛若「不說詭詐的話」(詩三十四13)就會喪命,但大衛經歷過以後,卻「將敬畏耶和華的道教訓」(詩三十四11)我們:無論是欺騙祭司、還是欺騙非利士人,若沒有「耶和華的使者在敬畏他的人四圍安營,搭救他們」(詩三十四7),人「詭詐的話」都是枉然。因此,「有何人喜好存活,愛慕長壽,得享美福,就要禁止舌頭不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詩三十四12-13)──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大衛在失敗中接受了光照,學到了功課,才能從靈裡說出詩篇第三十四篇這樣準確、明亮的話來。大衛接受做王的地位容易,但被帶進做王的實際卻不容易;我們接受神兒子的地位容易,但要長成神兒子的樣式也不容易。屬聖靈的人都需要和大衛一樣,不斷地被神追趕、拆毀和破碎,接受神的建造,才能叫神的美善的旨意成全在我們身上。──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進「我的家」:指「我的政府」、「我的國家」。

         34:1-22 的標題說詩篇就是這件事情之後作的。「亞比米勒」應該就是迦特王的頭銜。當然,詩篇的標題是後來加的,但也很有可能就是事實。――《蔡哲民查經資料》

 

【思想問題(21)

 1 當人的需要與宗教禮儀的規條互有衝突時,你會怎樣處理?亞希米勒(214 6)與耶穌的處理原則是否一樣(參太123-8)?這原則給你什麽提示?

 2 大衛向亞希米勒解釋自己為何單獨一人到來(2)和需要刀劍器械的原因 (8), 所說的話是否符合事實?這和他裝瘋的做法是否可取?他可選擇別的方法嗎?

  ──《串珠聖經注釋》

 

【撒上二十一1~二十二23祭司亞希米勒受株連:大衛首先逃到距耶路撒冷不遠的祭司城挪伯,得亞希米勒的幫助,補充體力以及取得先前用以殺死非利士人歌利亞的刀防身,繼續奔至迦特,然後轉往距迦特東南十六公里(十英里)的亞杜蘭洞。稍後過約但河東將他父母安頓在摩押,另得先知迦得的指示,再返猶大。亞希米勒因無意中幫助了大衛逃亡,被多疑殘忍的掃羅所殺,甚至整個祭司城的人都受株連。――《串珠聖經注釋》

 

【撒上二十一1~二十六25大衛的逃亡生涯:大衛離開王宮後,跑回猶大,自此在南部一帶曠野流亡,逃避掃羅的追殺。期間,大衛兩次可以下手殺掃羅,但他尊重神的這位受膏者,始終沒有下手。掃羅雖然感激大衛不殺之恩,並承認自己的過失,但他反覆無常的表現,卻使大衛不敢輕信他的承諾,仍繼續流亡在外。――《串珠聖經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