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撒母耳記上第二十九章拾穗

 

【撒上二十九1「非利士人將他們的軍旅聚到亞弗;以色列人在耶斯列的泉旁安營。」

         亞弗在以色列地北部的耶斯列平原上。――《啟導本聖經撒母耳記上註釋》

         「亞弗」:見41注。

          「耶斯列」:大概指耶斯列城,而非同名的平原。比起284的「書念」,本章裡非利士軍駐營的地點(亞弗),是在較南地方,較接近他們的本土,這顯示本章事件的時間大概先於28章記載的事。――《串珠聖經注釋》

         本節描述了非利士和以色列兩軍的安營情況,內容與28124相連接。從這一點上看28章和本章都以非利士侵略以色列的事件為背景。不同點只是前章以掃羅為中心敘述,本章則以大衛為中心記載(281~7),同時非利士人:①為了消除多次的失敗而蒙受的恥辱(1412~221741~54198) ;②為了實現對巴勒斯坦的支配,發動了這場戰爭。但掃羅帶領下的以色列因追擊大衛事件而消耗太多兵力,與非利士人相比差距懸殊。非利士軍隊的規模足以使掃羅恐懼得發顫(285),由於掃羅的不信,所有以色列軍隊的士氣極其低落,因此戰爭雖未開始,卻已定成敗局。像這樣,沒有與神建立正確的關係的人,只有絕望、死亡和失敗(28256667)――《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亞弗」(1)位於沙侖平原的南部,在約帕東北約18公里的雅空河(Yarkon River)畔。非利士人與當年的亞弗之戰一樣(1),首先向北到亞弗集結,然後繼續沿著沙侖平原行軍到耶斯列平原,迎戰掃羅。──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耶斯列的泉」(1)位於基利波山的北麓、耶斯列平原的南面。──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他們的軍旅」:原文是「他們所有的軍隊」。

         「亞弗」:字義是「圍住」,位於沙崙平原的南部,今日的拉斯艾因遺址。此處距離洗革拉大約90公里。

         「耶斯列的泉旁」:位於「基利波山」北面山腳下。――《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二十九1 亞弗/耶斯列的泉】迦南好幾個區域都有名叫亞弗的地方。耶斯列谷某泉一語,規限了本段之亞弗的位置。這個亞弗最有可能是沙侖平原的南部,雅康河發源地的拉斯艾因遺址。本節暗示非利士人首先在亞弗集結軍隊(和四1以便以謝之役一樣),然後前進三十五至四十哩進入耶斯列,迎戰掃羅。參照約瑟夫的記載,亞弗就是巴勒斯坦的該撒利亞(Caesarea Maritima)南面二十六哩的安提帕底(見:徒二十三31)── 華爾頓《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撒上二十九1~11大衛遭非利士首領疑忌不准參戰:本段承接281~2,表明大衛在神的保守下毋須攻打同胞、陷入骨肉相殘的局面。――《串珠聖經注釋》

         大衛不參加基比亞戰役:本文記述B.C.1011發動的基比亞戰役。計畫此次戰役的非利士王因非常信任大衛,想讓大衛參加戰鬥。大衛落到不管自己採取什麼樣的行動,必然承受叛徒之名的窘境。儘管大衛離棄神的旨意當上了外邦人的大臣,但神並沒有放棄他、立他為以色列的領袖,神作工使大衛處在進退兩難狀態不能參加戰鬥。通過上述事實我們可以學到:①儘管人必定犯錯,但神依舊成就自己旨意(2614~29);②他不僅決不會拋棄自己所揀選的人(即使處在犯罪的狀況下),還會預備一條路讓我們可以躲避(林前1013)――《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撒上二十九2「非利士人的首領各率軍隊,或百或千,挨次前進。大衛和跟隨他的人同著亞吉跟在後邊。」

         “非利士人的首領”。非利士各城的民事領袖(亞吉是其中之一)――《撒母耳記上雷氏研讀本》

         非利士人的首領為非利士地各城邑的統治者。因他們的反對,已到戰場上的大衛得以免去和自己的同胞互相殘殺(4),轉回洗革拉(11);但等候在那裡的卻是被焚之城,一片瓦礫。――《啟導本聖經撒母耳記上註釋》

         非利士人的長官:3~5節的“非利士的首領”相同的表現形式。“長官” 也用來指非利士的最高領導者“首領”(641618;書133;士33163)――《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大衛硬著頭皮「跟在後邊」(2),眼看神的受膏者就要與神的百姓自相殘殺,這一路是很受煎熬的。他沒有尋求神的帶領,就「逃奔非利士地」(二十七1),靠著自己的小聰明(二十七11),把迦特王亞吉耍得團團轉(二十八2),在「一年零四個月」(二十七7)裡得著了表面上的平安。結果神卻等他耍夠了以後,興起環境,讓大衛「聰明反被聰明誤」,陷入了窘境。我們也常常自作主張,結果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這時唯一的出路只能是仰望神;如果是用另一個自作主張來彌補前一個自作主張,結果只會錯上加錯。──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首領」: 29:2 的首領,編號是5633 29:3,4 8269。前者應該是政治上的領袖,後者是軍事將領。――《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二十九3「非利士人的首領說:“這些希伯來人在這裡作什麼呢?”亞吉對他們說:“這不是以色列王掃羅的臣子大衛嗎?他在我這裡有些年日了。自從他投降我,直到今日,我未曾見他有過錯。”」

         「非利士人的首領」:非利士有五個首邑,由五個首領管轄(參書133),亞吉只是迦特的首領,他之稱王(272), 可能表示他是其餘首領的頭目。――《串珠聖經注釋》

         我未曾見他有過錯:表現出居住外邦社會的大衛如何生活的章節。雖然在外邦人之地避難是個錯誤(271),但大衛過著警醒的生活,不愧為信神的人。這個事實向我們基督徒啟示如下聖經生活的原則:①信徒不論處在什麼地方,要以自己正直而真實的生活成為世上的光和鹽(513~16),對那些不信神並乖僻的上司,信徒也應如同侍奉神一樣真實地侍奉他們(彼前218)。像這樣,用實踐生活侍奉神的人,才是擁有真正信心的人(226),才是蒙神和人稱許的人(1418)――《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非利士人的首領」(3)們不早也不晚,偏偏在此時發現了大衛。「王的心在耶和華手中,好像隴溝的水隨意流轉」(箴二十一1),神掌管非利士首領們的心,從窘境中救出了祂的受膏者,體貼地打開了逃脫之門。神也願意憐憫每一個承認自己「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人,只要我們誠心悔改、謙卑接受神的光照,「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四7)──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撒上二十九3~5非利士首領的會議:非利士首領會議的場面。當時非利士有五個首領,其中一名為代表非利士聯邦體制的王(6416;書133;士33),但這個王不擁有絕對的王權,需按照首領們在會議中所決定的事項行事,不能不顧首領們的建議而按己意行使統治權(61~16)。亞吉作為迦特的首領,也是擁有上述有限王權的非利士王。非利士的首領們強烈抗議大衛參戰(4),駁回亞吉王的意思,退回大衛是由於非利士的上述獨特的統治體制。但大衛之所以不能參加基比亞戰役的終極原因還是因為引導他的神大能的作為(2929;太1029~31)――《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撒上二十九4「非利士人的首領向亞吉發怒,對他說:“你要叫這人回你所安置他的地方,不可叫他同我們出戰,恐怕他在陣上反為我們的敵人。他用什麼與他主人複和呢?豈不是用我們這些人的首級嗎?」

         首領……發怒:首領們不能忘記從前與以色列人在密抹戰鬥時(135),雖有很多以色列人投降,後來又回過頭來抵抗他們的(1421)刻骨銘心的經歷。他主人:指掃羅王。非利士的首領們是絕對不能擺脫他們對大衛的懷疑。 ――《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恐怕他在陣上反為我們的敵人」(4),非利士人在密抹之戰有被倒戈的教訓(十四21)──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首級」:「頭」。

         ◎「恐怕他在陣上反為我們的敵人」: 14:21 中記載非利士人被「倒戈」的事件,所以他們會怕大衛也這樣對待他們。

         29:4 中的軍事將領們反應非常激烈(因為他們可是要在戰場拼命的),甚至對亞吉發怒。――《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二十九5「從前以色列的婦女跳舞唱和說:‘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所說的不是這個大衛嗎?”」

 

【撒上二十九6「亞吉叫大衛來,對他說:“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你是正直人。你隨我在軍中出入,我看你甚好。自從你投奔我到如今,我未曾見你有什麼過失,只是眾首領不喜悅你。」

         亞吉因眾首領反對,逼於無奈要大衛退出作戰隊伍。

          「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亞吉以大衛的神起誓並不表示他篤信耶和華,只是套用以色列人的口吻向大衛說話而已。――《串珠聖經注釋》

         永生的耶和華:這句話並不反映亞吉對耶和華的信仰,只是為了強調自己話語的真實性而借用了以色列人的立約形式而已。 ――《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亞吉說:「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6),並不表示他信靠耶和華,而是表示對大衛的尊重。但這也是神借著亞吉的口,讓大衛看見了神拯救的手。──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亞吉對大衛指著以色列的神發誓,顯見他對大衛的尊重。――《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二十九6~11 他們的駁辯有理,所以亞吉要求大衛返回洗革拉。大衛的回答似乎並非出自神人的口。他辯護說要容他去攻擊主我王的仇敵——即使這些仇敵是他的百姓(二十七章),這似是另一次騙哄非利士人。倘若他確實想攻打以色列人,神卻要阻止他;免他負上殺同胞以及壯大非利士人的恥辱。大衛不能用歌利亞的刀口指向以色列人。——馬唐納《撒母耳記上》

 

【撒上二十九7「現在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免得非利士人的首領不歡喜你。”」

         「免得非利士人的首領不歡喜你」:「不要做非利士眾首領眼中看為惡的事」。意思是要大衛順服大家的決定,不要報復。――《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二十九8「大衛對亞吉說:“我作了什麼呢?自從僕人到你面前,直到今日,你查出我有什麼過錯,使我不去攻擊主我王的仇敵呢?”」

強烈地抗議他被遣散,可能他嘗試讓亞吉王一直有種印像,他現在仍是以色列不共戴天的仇敵;這樣他的欺騙較需要更進一步。當他在非利士期間,欺騙成為他生活方式的整個根基;但掃羅失敗和死亡之後,形勢便急劇地改變了。神可以在道德的難題和失敗中,挽救祂所揀選的領袖,正如挽救肉身的危險那樣容易。——《每日研經叢書》

         這話並不表示大衛堅決要參戰,他只是要知道非利士首領對他有什不滿的地方。――《串珠聖經注釋》

         「主我王」:原文有點模擬兩可,要看大衛認為誰才是他真正的主,和王(搞不好大衛認為掃羅或神才是他的主)。――《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二十九9「亞吉說:“我知道你在我眼前是好人,如同神的使者一般;只是非利士人的首領說:‘這人不可同我們出戰。’」

         “如同神的使者一般”。一種有禮貌的常見的說法。――《撒母耳記上雷氏研讀本》

         「如同神的使者」:是客套話,形容大衛是無可指責的好人。

          亞吉說話謹慎,恐怕大衛一怒之下起而報復,自己的百姓便遭殃。――《串珠聖經注釋》

         神的使者:指“天使”,表明亞吉對大衛的尊敬之心。 ――《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如同神的使者」(9)是客套話,形容大衛在亞吉的心目中是無可指責的好人。──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雖然大衛內心一定很激動,巴不得趕快離開戰場,但他又說了一些裝門面的話(8),想知道為什麼亞吉讓他離開。而亞吉說話謹慎,不說非利士人的首領懷疑他會倒戈(4),只說「不可同我們出戰」(9)──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亞吉王也知道直接懷疑大衛的忠貞是相當不禮貌的事,所以他小心謹慎的使用各項方式讓大衛知道他欣賞大衛、看重大衛。不過非利士的各城領袖之決定有其權威性,所以他只好命令大衛回去。在談話過程中,他也盡量不說別人懷疑他會倒戈,只說「不欣賞他」、「不可一起出戰」。――《蔡哲民查經資料》

 

【撒上二十九10「故此你和跟隨你的人,就是你本主的僕人,要明日早晨起來,等到天亮回去吧!”」

         你主人的僕人表明大衛的隨從(2313)原來是屬於掃羅王(222)。尤其有必要注意他們當中有相當數量的勇士是瑪拿西支派的人(代上1219~22)――《聖經精讀本──撒母耳記上註解》

 

【撒上二十九11「於是大衛和跟隨他的人早晨起來,回往非利士地去。非利士人也上耶斯列去了。」

         耶和華利用非利士人的疑心,使大衛脫離攻打以色列人,或因不忠而被亞吉殺害的困境。――《撒母耳記上雷氏研讀本》

         神允許大衛自作主張「逃奔非利士地」(二十七1),又允許他「在非利士地住了一年零四個月」(二十七7),讓他在這一年多裡非常清楚看到,自己仍然是一個滿了殘缺、詭詐的人(二十七11);也讓他在進退兩難之中,深刻地體會到自己的路是走不通的。但神量給大衛的功課都是有分寸的,神允許大衛陷入試探,卻不允許他在試探裡失落。所以在最關鍵的時刻,神就伸手解開了大衛的難處,讓他可以離開戰場,與掃羅的死一點也不相干。當我們承認自己無路可走、不再倚靠小聰明的時候,神也會顯出祂的管理,借著環境給我們開一條出路。── 撒母耳記上綜合解讀

 

【思想問題(29)

 大衛在外邦人面前的生活很檢點,行為正直,以致亞吉在其他人面稱贊他 (3), 當面也稱他為「好人,如同神的使者」。(9)試反省你每日的生活,別人是否看你為「好人」、「神的使者」?

 ──《串珠聖經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