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上導論例證與靈感集錦 【撒母耳記的教訓】撒母耳記雖然具有『歷史性』,但是如果我們以為作者惟一的目的,只是傳遞歷史的話,這便錯了。也許『傳記』是對這卷著作的較好描述──它提醒我們主角是神自己。本故事不單提及撒母耳的品德,掃羅的失敗和大却的成功,更講到神在以色列重要時刻的工作。撒母耳記不單是歷史,也是神學;在撒母耳記裏的資料不單是歷史教訓,也是講章。作者看見神的計畫,成就在祂百姓的歷史上,他相信這些歷史可以引出倫理道德教訓,對當時的人用得凓。 我們可以總括這些教訓於四個方面: (一)神管理人類的大小事,積極地扮演凓重要的角色。 (二)神時常為祂百姓的好處而行事。當他們應該受懲罰時,祂就懲罰他們(換句話說,當他們不順從祂的旨意的時候),但祂最終的目的是為他們的成功和得益。 (三)為要完成祂的計劃,神為祂的百姓設立適當的領袖,大却是黃金時期突出的君主,他的出現證實這個事實,並且成為一種模式和將來的應許。 (四)神與祂的百姓同在,並常常向他們屮示自己,藉凓聖殿,先知的聲音,並在歷史上不斷為他們的好處而行事,特別拯救他們脫離仇敵。──《每日研經叢書》 【撒母耳記上下裡的三對人物】 撒母耳記上、下,從人物的角度來說是講了三對的人物,我們如果把這三個人物掌握住,撒母耳記就很清楚了。這三對人物: 從兩個女人看兩種的生活——毗尼拿和哈拿。 從兩個祭司看兩種的事奉——以利和撒母耳的身上可以看到的。 從兩位君王看兩種的生命——從掃羅和大衛的身上,我們可以看見這兩個人在 神面前因著裡面生命的不同,他們有完全不同的態度,完全不同的遭遇,完全不同的結局。——
于宏潔《撒母耳記預查》 【本書概說】選手們徐徐地從自己的跑道步向起跑線。“各就各位──”,運動員屈蹲在起跑線後做預備動作。“預備──”選手把身體的重心緩緩前移,心跳加速、肌肉收緊、精神集中,觀眾也跟他們一同凝神摒息,等候信號槍的響聲。“呯!”選手一躍而起,如離弦之箭。起跑固然重要,但衝線更具決定性;起初領先的選手往往跑到中途就力氣不足而落後,有些甚至因精疲力竭或受傷而退出,不能跑完全程。 撒母耳記上卷有好的開始,卻以悲劇收場。開卷是士師時代,以利作大祭司。他既然是宗教領袖,當初跟神的關係一定很親密,在他跟哈拿交談和訓練撒母耳的事上,都顯示出他清楚瞭解神的旨意和呼召(1,3章);可是他的兒子因褻瀆神而被神處罰,神的約櫃被敵人掠去,這都使他的終局抱愧蒙羞(4章)。他的死標誌著祭司體系的沒落和先知的興起。 撒母耳的母親哈拿從小把他獻給耶和華。他是一個看重禱告的人,是以色列最偉大的先知之一。他了結士師的工作,創辦先知學校,並膏立以色列首兩位君王。可惜他也是慘淡以終,他的兒子像以利的兒子一樣偏離神,收受賄賂又屈枉正直,百姓拒絕士師和祭司的領導,嚷著要像列國一樣立王治國。 掃羅的一生也是先喜後悲。他極具吸引力,俊美(9:2)且謙卑(9:21;10:22),蒙神揀選作以色列首 在掃羅的生命中,又有一位偉人展露頭角,他就是大衛。大衛跟從神(13:14;16:7),服事掃羅(16章),殺死歌利亞而成為偉大的鬥士(17章)。但是我們要看到撒母耳記下卷才知道他的終局。 讀撒母耳記上卷,要留意以色列人的政治由神權時代轉變為王權時代的過程。大衛與歌利亞,大衛與約拿單,大衛與亞比該這些經典故事實在百讀不厭。先知的興起也是很值得我們注意的。不過在閱讀這些歷史和人物之後,要決心由始至終作個屬神的人,走完一生的路。――《靈修版聖經註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