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撒母耳記上第十五章短篇信息

 

目錄:

掃羅王違背神的命令(陳則信)

神宣告棄絕掃羅(十五章)(王國顯)

撒母耳記上預查(十四至十五章)(于宏潔)

從撒母耳記上看時機(十五章)(劉銳光)

順服神命(撒上十五123) (臺北靈糧堂)

誠實單純,不讓神對我後悔(撒上十五2435) (臺北靈糧堂)

聽命勝於獻祭(撒上十五2223) (臺北靈糧堂)

耶和華厭棄掃羅作王(撒上十五2435) (臺北靈糧堂)

聽命勝於獻祭(15123) (香港讀經會)

不說謊也不後悔(152435) (香港讀經會)

掃羅二度違命   (撒上十五:1~35)(臺北基督之家)

 

 

第十五章  掃羅王違背神的命令(陳則信)

 

掃羅王再一次受試驗(1~3

我們查考 十三章,那是掃羅作王後第一次受試驗。可惜他經不起神的試驗,已經顯出他是不合身的心意了。本章是他作王後第二次受試驗,這也是神給他最後一次機會,可惜他在這試驗之下,竟然完全失敗,終於被神離棄,這是我們的鑒戒。

『撒母耳對掃羅說,耶和華差遣我膏你為王,治理祂的百姓以色列,所以你當聽從耶和華的話』(1節)。

撒母耳還未向掃羅傳達神的命令之前,曾先提醒掃羅說,你今日得坐君王的座位,治理以色列民,乃因當日耶和華藉我膏了你,也是神施憐憫揀選了你。若每一個人都想到未蒙恩前的光景,和今日成了何等人的原因,就不能不謙卑下拜並承認說,一切都是來自神的恩典,如果不是神的憐憫,我是何等的不配!

『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以色列出埃及的時候,在路上亞瑪力人怎樣待他們,怎樣抵擋他們,我都沒忘。現在你要去擊打亞瑪力人,滅盡他們所有的,不可憐惜 ,將男女,孩童,吃奶的,並牛,羊,駱駝和驢,盡行殺死。』(2~3節)。

這是神給掃羅清楚的命令,也是神要掃羅執行的任務。這命令說到神的百姓出埃及時,亞瑪力人如何惡待和阻擋他們。神說:『我都沒忘』。我們因敵人所受的苦害,我們常以為神沒有看見,神不會顧念,但神的話說:『我都沒忘』。時候到了,神就要為我們伸冤,我們何必有不平之鳴呢?『現在你要去擊打亞瑪力人,滅盡他們所有的,不可憐惜他們』。滅盡所有,不可憐惜,這是神對仇敵的策略。滅盡所有,就是不為仇敵留下地步,以免後患之憂。不可憐惜,就是神對仇敵十分憎嫌,毫無妥協餘地。要知道我們的,就是魔鬼,所以必須用堅決的態度來對待他。末了主再叮嚀說:『盡行殺死』。死是仇敵該得的最後報應。啟示錄給我們看見仇敵的終局,就是魔鬼和一切屬鬼魔的,都要被仍在燒著的硫磺的火湖裡,這是第二次的死。

 

掃羅違命不肯徹底順服(4~9節)

讀了這段聖經能夠表明上看來,掃羅 是遵命而行,他立刻帶著二十多萬兵丁,向亞瑪力京城進發,並在京城的穀中布下伏兵,同時又勸基尼人離開他,免得無辜受害。當一切都部署完畢了,他就下令攻擊。他攻擊的面積相當深廣,『從哈腓拉直到埃及的書珥』。可以說,凡亞瑪力人居住的地方,是沒有留下一個角落不被掃蕩的。那時,他生擒了亞瑪力王亞甲,用刀殺盡亞瑪力的眾民,最後結論卻說:『凡下賤瘦弱的,盡都殺了』。看來好像有了這麼輝煌的戰績,豈不是得勝且已成功了嗎?

但是我們的問題,不是他打仗有無戰績,作事是否能幹,所得戰果是否偉大,我們所要問的是,他遵行了神的命令沒有?他徹底順服了神的吩咐沒有?神的命令乃是說:『滅盡所有』,『盡行殺死』。而掃羅王生擒了亞甲以後,竟意圖留下他的命,同時又給他機會逃脫,不肯滅絕淨盡。神的話是說:『不可憐惜他們』。但掃羅卻憐惜亞甲,也愛惜上好的美物。從實質來看,掃羅確是嚴重的違背了神的命令,藐視了神的話語,落到何等危險的地步。

今天許多所謂神的僕人,使女,甚至有些大名鼎鼎的佈道家,奮興家,或是某些團體的領導人,他們所作的工,規模雖是相當偉大,果效也是相當顯著,會友的增加往往直線上升,所發表的報告亦頗眾人聽聞。但是這些是否類似掃羅王外面的成就呢?他日再審判台前是否憑著這些就可以得到賞賜呢?如果我們好好注意神審判的法則,或更深認識神的心意,就必明白神所要問的,乃是你遵行神的旨意有多少?你是否徹底順服神的話?你是否專心依靠祂而作?你是否單純為著愛祂而勞苦而事奉?哦!我們住的眼睛如同火焰,祂看透了人的肺腑心腸。所以最緊要的,乃是在審判台前能聽見那美善安慰的話:『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但願我們從心裡遵行神的旨意,立志討神的喜悅,不求暫時的榮耀,名譽,地位,而隨時準備去見祂的面。阿門。

 

撒母耳的憂傷和掃羅的自鳴得意(10~16節)

這一段話將撒母耳的憂傷,和掃羅的自鳴得意寫得清清楚楚:『耶和華的話臨到撒母耳說,我立掃羅為王,我後悔了。』這裡的『後悔』,不是所神作錯了事而後悔,神有預知先見之明,所以神的選召是沒有後悔的(羅十一29)。這裡的『後悔』,乃形容神的心對於掃羅多麼的憂傷,因為後悔是受傷的極點。

撒母耳一聽見神為掃羅而後悔,他立刻心中憂愁終夜哀求耶和華。一個忠心事奉神的僕人,他確是以神的心為心!因此他能感覺神所感覺的,且作了神心意中的代禱者。

至於掃羅的感覺究竟是怎樣呢?他到了迦密,竟在那裡立了紀念碑。他一點沒有感覺到神的憂傷,反而洋洋得意在迦密立了紀念碑,為自己留名後世。唉!這是落到何等黑暗的情形!掃羅真是一個毫無屬靈感覺,而又滿有屬肉體感覺的人。

當撒母耳見掃羅時,他迫不及待的報告說:『願耶和華賜福與你,耶和華的命令我已遵守了。』這報告實在說得夠響亮。

但是當掃羅說假報告的時候, 被帶回來的牛羊,竟然大叫大鳴起來。這些牛羊的聲音,便將掃羅的虛假完全揭露了出來。人總是想辦法要遮掩自己的過錯,而許多事物卻被神使用,揭發了人的失敗。舉例來說,軟弱失敗的基督徒,是最怕人去看望他的,若是有人來看望了,他總是用許多理由來說出少參加聚會的原因,但他家裡的孩子有時卻像牛羊很天真的說出,爸爸前天帶我去看戲,昨天又帶我去看時裝表演啊。神的兒女用虛謊來遮蓋罪過,是最愚昧的事。

為此撒母耳立刻反問說:『我耳中聽見有羊叫牛鳴是從那裡來的呢?』如果你完全遵守神的命令,盡行所有的,那裡還有牛羊的聲音呢?此時掃羅就只好再用理由來解釋不順服的原因了。『掃羅說,這是百姓從亞瑪力人那裡帶來的,因為他們愛惜上好的牛羊,要獻與耶和華你的神,其餘的我們都滅盡了』(15節)。

從夏娃吃分別善惡樹的果子起,人犯了罪總是用理由來解釋的,理由乃是從人飄墜落的頭腦出來的東西。神所注意的,不是你的理由充分,乃是你的心,肯不肯聽從。所以撒母耳立刻對掃羅說:『你住口吧!』今天我們可以用理由來為自己辯護,但將來個人立在嫉妒台前,就什麼理由也不能再說了。

 

審判的宣告(17~23節)

神乃藉審判宣告祂的公義,神也是用審判來塞住惡人的口。人類悖逆以後,所說的種種理由,在白色大寶座的審判便可以完全了結,那時人講理由的聲音就再也聽不見了。火湖裡的聲音,不過是懊悔歎息而已。

撒母耳對掃羅說:『從前你雖然以自己為小,豈不是被立為以色列支派的元首麼』?以自己為小,就是謙卑的表現。謙卑,是被立為王為元首的條件;自高自大,乃失敗跌倒的原因。自高自大的人,定規是不肯順服,也是不容易接受改正的人。世上每一件罪都根源於驕傲,自高乃一切罪惡之母。我們如果要免去失敗,必須先轉離驕傲,而歸向基督。

『撒母耳對掃羅說,從前你雖然以自己為小,豈不是被立為以色列支派的元首麼?耶和華膏你作以色列的王。耶和華差遣你,吩咐你說,你去擊打那些犯罪的亞瑪力人,將他們滅絕淨盡』(17~18節)。這是說出神如何樂意恩待並使用一個謙卑的人。

『急忙擄掠財物』,這是說出不順服的另一個原因。掃羅眼看亞瑪力的財物那麼貴重,牛羊那麼肥美,他認為若一下子盡行除滅,豈不太可惜!他因著愛世界的財物,竟將身的命令置之不顧。許多基督徒也經不起這種引誘,明知貪愛世界,是違背聖經命令,卻仍背著良心去作。只有愛神過於一切的人,方能順服神而拒絕世界的引誘。

掃羅開頭是掩蓋他叛逆的事實,企圖瞞騙撒母耳,卻想不到羊叫牛鳴,揭穿了他的秘密。因此他就向撒母耳提出種種的理由,當撒母耳停止他在講自己的理由的時候,他還在那裡辯護:『掃羅對撒母耳說,我實在聽從了耶和華的命令,行了耶和華所差遣我行的路,擒了亞瑪力王亞甲來,滅盡了亞瑪力人。百姓卻在所當滅的物種,取了最好的牛羊,要在吉甲獻與耶和華你的神』(20~21節)。取了最好的牛羊來獻祭給神,難道還有錯嗎?神豈不是要人天天有所奉獻嗎?但『撒母耳說,耶和華喜悅燔祭和平安祭,豈如喜悅人聽從祂的話呢?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悖逆的罪,與行邪術的罪相等。頑梗的罪,與拜虛神和偶像的罪相同。你既厭棄耶和華的命令,耶和華也厭棄你作王。』(22~23節)。這裡給我們看見,『聽命勝於獻祭』。神喜悅人聽從祂的話,卻不喜悅人不聽話而獻祭。獻祭是一件好事,且是一件屬靈的好事,但問題是你順服神的帶領來作呢?或者是你憑己意來作呢?今天在基督教裡作好事的人太多了,作屬靈事工的人也不在少數,然而又幾許人是聽從神的命令,順服神的引導去作的呢?

如果悖逆神的引導,頑梗不顧聖靈的感動,縱使其外面看來是作神的工,但從神的眼光來鑒定,卻是與行邪術和拜偶像的罪相同。對於屬靈的事工,神與人的看法迥然不同。但願我們有神的眼光來看地上一切的事物。

掃羅第一次被試驗而失敗,神的宣告是:『現在你的王位必不長久』(十三14)。掃羅第二次被試驗,竟頻於失敗益深的光景。那時神藉撒母耳宣告說:『你既厭棄耶和華的命令,耶和華也厭棄你作王』。哦!神使輕慢不得的!切勿以為恩典的神是可以容讓我們任意干犯的。

 

掃羅的認罪(24~31節)

在這一段聖經裡,掃羅雖然有二次認罪說:『我有罪了。』但他的認罪並不真誠和徹底,因為他是一面認罪,一面又將犯罪的責任推給別人說:『我因懼怕百姓,聽從了他們的話,所以才違背耶和華的命令。』正如亞當將所犯罪的責任推給夏娃,而夏娃又把犯罪的責任推給蛇一樣。

同時掃也兩次提到『我好敬拜耶和華』,看來好像掃羅是一位很注重敬拜神的人,其實他是作在百姓和長老的面前而已。他並不是藉敬拜來榮耀神,而是利用敬拜來高抬自己。

掃羅雖然勉強撒母耳和他同去,卻不是渴望從撒母耳得到幫助,不過想利用撒母耳來挽回他自己的面子就是了。一個對於屬靈的事物沒有看見的人,他所作的總不過是留在人這一層而已。

 

撒母耳完成神的旨意(22~33節)

掃羅雖打了一場勝戰,卻未完成神的旨意,因為神要對付的乃是亞瑪力人,而亞瑪力人中最重要的事他們的王,掃羅竟愛惜了亞瑪力人的財物,也憐惜了被擒獲的亞瑪力王亞甲,而沒有將亞甲殺死。至於亞瑪力人,因掃羅和百姓急忙擄掠財物,致給仇敵以漏網機會。及至西緬上西珥山時,才殺了逃脫剩下的亞瑪力人(代上四42~43)。而掃羅本身,亦死於逃脫的亞瑪力人手下(撒下一5~8)。他留下亞瑪力人的牛羊,這已經是自招虧損;而沒有將仇敵盡行滅絕,那虧損時更大了。

撒母耳是屬靈的人,他知道神的旨意和目的,他一來到吉甲,立刻命令把亞甲帶到他那裡,於是撒母耳在吉甲耶和華面前『將亞甲殺死』。神對付祂的仇敵,不是憐惜,乃是殺盡。

 

撒母耳和掃羅分別(34~35節)

    撒母耳和掃羅本來是有相當密切的關係,因為掃羅為王是神藉著撒母耳的手所膏的。撒母耳是一直帶領著掃羅,而建立了國度。現在卻因掃羅一而再的悖逆,不肯接受撒母耳的指引而順服神(悖逆與順服本是被道而馳,屬肉體與屬靈也是無法想通),從此二人就完全分開了,並且直到死的日子,再也沒有見面,這表明掃羅與神出事,屬靈的交通業就斷了。這是多麼嚴重的鑒戒!——陳則信《默想撒母耳記上》

 

 

神宣告棄絕掃羅(十五章)(王國顯)

 

11神宣告棄絕掃羅

(十五章)

 

我們要看撒母耳記上十五章。很多時候我們讀十五章,衹看到歷史的事實,並沒有留意到神對人的心意。特別是我們看到神藉着撒母耳很嚴厲地宣告掃羅的愚昧,我們就看到正面的事實,卻沒有看到隱藏在十五章這一段歷史裏面,神對人的心思。我們讀十五章的時候,一開始就看見一件事,就是神仍然用掃羅。這樣,我們就有點混亂了。因為在十二章那裏,神明明宣告了祂不要他作王。雖然那時神說:『你的王位,必不長久』,但是還該有一點點時間。雖然是宣告了他的王位並不長久,但是也等於宣告了神不再用他。

 

在這樣的光景下,我們看到神藉着撒母耳說,他要接受一個差遣,並且這個差遣是不得了的。因為這次神給掃羅的差遣乃是叫他滅掉亞瑪力人。我們若衹看歷史的表面,我們就沒有看到這一個任務的嚴重。若是我們記得在以色列人出埃及的路上,亞瑪力人曾來阻止以色列人進迦南,這一件事引來神對亞瑪力人很重的咒詛。現在神說祂要把亞瑪力人的名號從地上除滅,掃羅所接受的差遣,就是要成全神這個咒詛。也就是向人顯明任何阻擋神的作為的人,他們的結果就跟亞瑪力人一樣。

 

神給掃羅回轉的機會

 

雖然在神這個追討以前,那些抵擋神的人還會有一段好日子,但這個結果並不能改變神起初的咒詛。現在神的時間到了,神就差遣掃羅去對付亞瑪力人。我們的難處在甚麼地方呢?我們的難處乃是神既然已經廢棄了掃羅,為甚麼還要用他呢?這裏有兩件事情要留意的。頭一件,神沒有立刻停止掃羅的功用,衹是神宣告他的王位必不長久。但是為了神的百姓,在新的王沒有顯明以前,神還是要用着掃羅來保護祂的百姓。我們看到大衛的被膏立是在十六章。在十三章裏,神宣告了他的王位不會長久,祂已經找到一位合祂心意的人,但神還沒有執行,一直等到第十六章時神才執行。

 

為甚麼要到十六章才執行呢?這就引出第二個問題來,就是我們說,神為何要用掃羅的第二個問題。我們很清楚的領會到是神再給掃羅一次機會,看他悔改不悔改,看他有沒有心意要回轉,這是神的憐憫。神老早就知道掃羅不會悔改,所以十三章的宣告是說神已經找到一位合祂心意的人。雖然是這樣,神還是給他有機會,神沒有立刻堵塞他前面的路。所以我們看到在十五章裏,神還用掃羅來作這麼一個大的工。我們明白神的心意,按着神的心思,祂巴不得掃羅能回轉,因為掃羅雖然有很多很多的肉體的表現,但是從人的角度來看,掃羅的確是一位人才。

 

他有人的長處,他故然是一個武士,他也曾有一陣子的謙卑,就是我們仍然看到掃羅有他個人的長處。當他對付亞瑪力人的時候,他就告訴那些基尼人。基尼人是甚麼人呢?就是摩西岳父那一族人。他們在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在路上給以色列人領過路,所以對以色列人來說,基尼人對他們是有恩的。掃羅沒有忘記他們,所以當日去滅亞瑪力人的時候,他想起有些基尼人是跟亞瑪力人混住在一起,所以他就告訴基尼人,叫他們離開亞瑪力人,免得他們在爭戰當中受傷害。我們從這一點上看到,掃羅還有他的好處,當然這個好處是出自人的好處。可以說是知恩圖報,也可以說他不濫殺無辜,這總是一個長處。

 

總比寧願『我負天下人,不讓天下人負我』要好多。這是一些中國人在歷史上所講的話,也是許許多多的所謂政治家,大梟雄的心。但掃羅卻沒有這個,他很知道基尼人不該給捲進殺害的裏面,他還是有分寸的,他知道如何去判斷事情。我們又看到打敗亞瑪力人以後,他好像滿有人的同情,所以他沒有把亞瑪力人的王殺掉,也留下很多上好的牛羊。我不知道他當時所想的,是不是就是他後來所說的。姑且算它們是同一件事實罷!我們看到掃羅也很愛惜人才,好像掃羅也滿記掛神所要,但是不是真的呢?像他自己所說的呢?這個我們不去追問,姑且算他是罷!在這樣的情形底下,我們看到掃羅在作人這方面,他還是有一點可取的。

 

人的難處就是不站在神的一邊

 

但是問題就出在這裏,這是掃羅的問題。許多時候我們衹站在人的立場上去認識事物,卻沒有站在神的立場上去看事物,人的難處就是常常發生在這裏。從掃羅這一段歷史看,故然是這樣,就是到現在,我們還是看到許多神的兒女們的難處出在這件事上面。甚麼時候人衹用人的立場去看神的事,那是永遠看不清楚的,並且還覺得自己有理的。但是屬靈的事情不能跟着人的立場,屬靈的事情衹有一個立場,就是神的立場。若不是站在神的立場上,我們永遠看不透甚麼是屬靈的事,也沒有辦法能領會屬靈的事。

 

就像哥林多前書第二章裏面所說的,那裏說到這個世界的人衹懂得這個世界的事,這個世界的人永遠不能領會屬靈的事。屬靈的事衹有屬靈的人才能測得透,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這一次掃羅去打仗,面對的是非常強大的亞瑪力人。感謝神!不因着掃羅的一些愚昧,神不顯出祂的作為。這一次掃羅總算按着神的差遣去作了一些事,這些事叫掃羅經歷了神的大能。但是很可惜,經歷了大能的神,卻不會服在這一位大能的神的臉光底下。那就是一件可悲的事!那麼強大的亞瑪力人都給打敗,但是這個人的自己在神的面前還是那樣的頑強。我們看到掃羅的時候,我們實在不能不求神憐憫。

 

等到神把整個的事情向撒母耳說了,就讓撒母耳去看掃羅。要注意,當撒母耳一來,馬上就看到是掃羅先去邀功。事實上,我們可以說他是惡人先告狀。為甚麼呢?看看他看到撒母耳的時候,他說了甚麼呢?他說耶和華吩咐他的,他也已經照着作好了,耶和華所吩咐他的,他已經遵守了。很有意思,就在掃羅說完這些話時,撒母耳就說,他耳中聽見有羊叫,牛鳴,這些牛羊是從那裏來的?好像那些牛叫,羊叫在那裏回答了撒母耳,說出掃羅並沒有遵守神的吩咐。題到這些牛羊,我們要注意,這些牛羊應該都是戰場上擄掠過來的,是不是?但是現在撒母耳是在甚麼地方看到掃羅呢?掃羅先在迦密,然後又下到吉甲。就是說撒母耳到達了吉甲,就遇見掃羅。

 

注意我題這個行程出來的原因。我們曉得牛羊是在戰場上擄掠來的,現在掃羅已經離開了戰場。戰場在甚麼地方呢?在迦南極南端。他離開了戰場,先去迦密。迦密在甚麼地方呢?在迦南地的中北方,然後又從迦密下到吉甲。吉甲在甚麼地方呢?是在迦南地的東邊的中部靠近約但河的地方。掃羅已經走了這麼大的一圈,走到那裏,牛羊就帶到那裏。我們注意掃羅的心思裏面,這些牛羊是很重要,他不能放棄。因為這些亞瑪力人所養的牛羊實在是太肥美了,他捨不得放棄,所以他就帶着牠們一起走。如果他沒有看重這些財物,他就不會帶着牠們走了一大圈。撒母耳也沒有可能聽見牛叫羊叫,他就可以撒一個更大的謊。

 

局部的順服不是真順服

 

我們也不要忘記,掃羅說,耶和華所吩咐他的,他已經遵守了。我們也不能說他是錯,他實在是遵守了,但不是全部遵守,他衹是遵守了一部份。他局部遵守了神的吩咐,也算是遵守了神的吩咐,所以不可以說他是完全錯了。但是在神的差遣裏,掃羅所作的就沒有完成神的差遣。遵守是遵守了,但是沒有遵守到底。那是很可憐的一個光景,可憐在甚麼地方呢?可憐的是自己欺哄自己。用局部的遵守了神的旨意作為他是遵守了神的旨意,這就是自欺。自欺的目的是甚麼呢?乃是叫自己舒服,乃是叫自己感覺自己並沒有甚麼殘缺的事。正面來說,他是完全的,神要他作的他已經作了。

 

他看自己在神面前是完全的,在人面前也是完全的,這就是自欺。不錯,他的確是遵守了神一點點的旨意,就是攻打了亞瑪力人,但他卻沒有照着神的話去處理亞瑪力人,和他們所有的一切。一面是自欺,一面是自誇。他走到迦密,就在那裏立了一個記念碑。記念甚麼?記念我掃羅遵守了神的旨意。但他真的遵守了神的旨意嗎?這一場仗打勝了,是他的功勞嗎?他就不理會這些,就是立了記念碑留下掃羅的名字就成了。他在那裏邀功,神就讓這些牛羊在那裏說出他的光景,或者說是顯露他的光景。因此撒母耳就說,他耳中聽到的牛叫羊叫是甚麼地方來的?撒母耳這樣一問,他就知道不得了了,這個欺騙給揭破了。

 

他就說這不是他的意思,是百姓們的意思,他們覺得這些牛羊這麼好,把牠們殺了是很可惜的,所以要把這些牛羊留下來獻祭給神。留下牛羊不是他的意思,是百姓們的意思。眾人都以這件事情為美,我也知道不錯,因為我們是要讓神有所得着,我們是為神作的,這實在是一件美事。他以為這樣說出理由來,神就能點頭。人的愚昧在神面前常是這樣,一直到現在仍然是這樣,多少的人就是頂着為神工作的這一個招牌來作神不要作的事。我們實在需要神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光照,叫我們看到人的愚昧。啊!這些愚昧是建築在一些非常美麗的屬靈名詞上。但不管人說得怎樣動聽,是神所不要的,也不會因為動聽的話就變成了神能悅納的。

 

我們看看撒母耳怎麼來回答掃羅這一個美麗的言語呢?他說:『你住口罷!』直接了當。『你住口罷!你在說甚麼!你住口罷!你聽我告訴你,昨天晚上神跟我說到你的甚麼事情。』掃羅以為神會為他說些好話,所以我們看他大方得很,『請說。』他在等着神的稱讚,那裏曉得神的這個宣告是非常的嚴厲。我們看十七節下面的話,我們就瞭解到當時的光景。撒母耳對掃羅說:『從前你雖然以自己為小,豈不是被立為以色列支派的元首嗎?耶和華膏你作以色列的王。耶和華差遣你,吩咐你說,你去擊打那些犯罪的亞瑪力人,將他們滅絕淨盡,你為何沒有聽從耶和華的命令,急忙擄掠財物,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呢?』(十五章十七至十九節)

 

掃羅就對撒母耳說:『我實在聽從了耶和華的命令,行了耶和華所差遣我的路,擒了亞瑪力王亞甲來,滅盡了亞瑪力人。百姓卻在所當滅的物中,取了最好的牛羊,要在吉甲獻與耶和華你的神。』(十五章廿至廿一節)他說他已經遵行了神的話,衹是神說你要把亞瑪力王也要殺掉,但他是說他已經擒了。那些牛羊是擄物罷!掃羅也知道是當滅之物,但是百姓說要獻祭。既然知道這是當滅之物,就是百姓要求這樣作,他這位作王的也可以制止。若他不知道就沒有話說,但他是知道的,他並沒有制止。神說的話卻不容許他在這裏狡辯,因為神藉着撒母耳說他沒有聽從耶和華的命令,急忙擄掠財物,所以掃羅在這裏說的話全是胡說。

 

局部的順服還是使人落在黑暗裏

 

這跟伊甸園的故事是不是很相似?亞當說:『你給我的女人叫我吃的。』而夏娃就說:『是你造的蛇叫我吃的。』他們都是無辜的,掃羅是不是也是差不多呢?百姓要這樣作,不是我(掃羅)要作的,是百姓要作的,那是一些好事嘛!我也不好制止了。很有意思,掃羅說要獻祭,獻祭給神,他說要獻祭給『耶和華你的神』,神是不是掃羅的神?是不是以色列百姓的神?當然是。但是事實上是不是呢?不是。我有理由相信,如果不是撒母耳當面揭露了他,他那裏會想到獻祭呢!我才不相信他留下來是要獻祭,怎可將神所不要的獻給神?看他說得多美麗,『獻給耶和華你的神,所以你也不要再說甚麼話來責備我了。是給你的神的,是為着你呀!』

 

這些話說起來是滿動聽,的確是滿動聽的。但是在這些話的底下,卻是隱藏了許許多多的背逆。所以撒母耳繼續在那裏說很嚴厲的話。怎麼說呢?他已經說了『你住口罷』,這是一個命令。現在撒母耳就說出理由來了。為甚麼要他住口呢?不要再說了,他越說越顯露自己的愚昧。他不要再說下去了,為甚麼不要說呢?這裏的話很嚴肅,看二十二節,『撒母耳說,耶和華喜悅燔祭和平安祭,豈如喜悅人聽從祂的話呢。』這話真打中了人的要害!人以為自己在為神作這個,作那個,神一定是喜歡的,因為我是奉祂的名來作。甚麼叫作奉祂的名來作呢?奉祂的名並不是拿祂來作招牌。

 

奉祂的名乃是以祂作內容才是作對了。如果不是神作內容的,怎樣說奉祂的名也不會變成真的奉祂的名。許多的事情我們不是說不能作,但是能作的和神所要作的是兩件事。『能作』,很多事情都能作,我們救濟窮人,這是我們可以作的。但是我們的主要作的,目的就不是救濟窮人,這不是神要作的。我們看到這個區別嗎?這件事情你可以作,但卻不可把這件事情作為神所要作的。我們實在很需要神的光來辨明一些我們所面對的事情。

 

神重視人的所是過於人的所作

 

掃羅說:『我要獻祭,我要為神獻燔祭,獻平安祭,』我們若懂得這兩個祭的意義,我們就曉得掃羅在這裏的口氣很大了。他說他要獻燔祭,要討神的喜悅,要神悅納這個人。他也要獻平安祭,他要感恩,神給了恩典實在不能不感恩。這些都是美事,但撒母耳在這裏說出一個非常嚴肅的事實來。『神喜悅燔祭和平安祭,豈如人聽從神的話呢!』神所重視的不是你作了甚麼,神所重視的乃是你這個人是甚麼樣的人。你是一位順服神的人呢?還是一位悖逆神的人?如果你是順服神的人,那麼神就感到喜悅了。若你是不順服神的人,那你再獻燔祭,再獻平安祭,神衹感覺厭煩。弟兄姊妹們看到嗎?

 

神重視人的所是過於人的所作。人以為藉看人的所作可以滿足神,但神卻是要看人的所是來決定祂是不是滿足。所以我們常常咀嚼這一句『神喜悅燔祭和平安祭「豈如人聽從神的話呢?』我們就能很透徹的瞭解神的心意。撒母耳繼續在這裏說,他不讓掃羅再狡辯,他說:『聽命勝於獻祭』。我們用現今的話來說:『順服神勝於忙忙碌碌地在作工。』你拼命地在作工,卻沒有順服神的話,那你所作的一切都是空的。弟兄姊妹曉得,現在基督教最大失敗的原因在甚麼地方呢?從工作的面來說,工作的範圍來說,工作的內容來說,基督教的工作的確龐大。

 

但是很可惜,許多作基督教的工作的人,好像從來沒有讀過神藉着撒母耳所說的這些話,『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你獻給神的雖然不錯,但是你裏面沒有尊神為大,那你所作的一切,在神面前都沒有甚麼屬靈的意義,也沒有甚麼屬靈的價值。但不是有太多的人能領會這一點,難怪我們的主向教會一直呼召『得勝者』。因為人都注重外面的工作,都注意能看得見的結果,卻沒有留意那看不見的主為大。不聽從神的話就是悖逆,不聽從神的話就是頑梗。悖逆和頑梗都不是輕鬆的事,撒母耳在這裏說得很清楚了。不要以為悖逆是小事,他說悖逆就等於行邪術。

 

甚麼是行邪術呢?就是與偶像聯合,使用偶像的權柄,尊偶像為大。行邪術就包括了這幾個因素,悖逆就好像行邪術一樣,悖逆就等於與偶像聯合一樣。說得嚴重一點,就是跟魔鬼聯合,跟撒但聯合。頑梗就是不要聽神的話,對神說:『我就是不要聽你說的。』這就叫作頑梗。不是不知道,但就是不要聽,這是頑梗。頑梗就是跟拜虛神和偶像的罪相同。歸總來說是甚麼呢?這就是厭棄耶和華的命令,沒有把神放在眼內,不覺得神有甚麼可敬畏的。既然是這樣,神就厭棄他作王了。這一次的宣告,比十二章的宣告更嚴重。十三章還是說他的王位不長久,現在就說神厭棄他作王,掃羅的前途就結束在這裏。

 

一位活在肉體裏的人,還是死要面子。當撒母耳作了這樣的宣告,他就覺得難為情,他心裏面很氣。我想他如果有這樣的條件,他一定要殺了撒母耳,但是撒母耳是神的先知,他不敢這樣作,所以他氣在心裏。『為甚麼你不留情面給我,好歹我仍是王。』但是他不能發作,就好像很委屈的說:『撒母耳呀!你還是再抬舉我一次罷!免得我難為情。』撒母耳不理他,他就抓着撒母耳的衣服,結果把撒母耳的衣襟都撕斷了。正好撒母耳就藉着這件事情來再宣告,『神今天就把你跟以色列國分開了,你看出這個衣襟是怎樣的裂開,你跟以色列這個國也同樣的分開。神要把這個國賜給比你更好的人。神不會後悔。』

 

但是掃羅還是死要面子,他說:『是了,我有罪了。你在百姓面前抬舉我啦,同我回去,好敬拜神。』奇怪,撒母耳結果竟轉身陪他去。為甚麼?本來就不要理他,現在給他懇求一下,好像又回心轉意了。我們讀下去就知道了,他不是給掃羅面子,乃是去把掃羅沒有執行的神的旨意作補滿。我們感謝主!掃羅整個屬靈的前途就停在這裏了。撒母耳殺了亞甲以後,撒母耳就回家了,掃羅也回他的家了。從這一次開始,撒母耳也再沒有去看掃羅,衹是為他難過。我們感謝神!主把掃羅的事情完整地記錄下來。如果我們沒有看到這件事實的裏面,還不覺得掃羅在神面前愚昧到甚麼樣的一個程度,我們衹覺得他是愚昧,沒有曉得他這個愚昧是這樣嚴重。

 

但主給我們看見掃羅這一些光景,我們跟着十四章的那條線看下來,我們看到十五章裏的掃羅所顯露的肉體表現,比十四章所表露的還要深,還要透。人若是活在肉體裏,或者說給肉體來限制,人在神面前的路衹有越走越低,越走越黑暗。神給掃羅又一次的機會,但是一位活在肉體裏的掃羅根本不知道去珍惜。結果就走到屬靈死亡的路上去了。求主救我們脫離掃羅的愚昧,我們也必須承認,如果主不憐憫我們,我們一樣會和掃羅一樣的愚昧。誰都不能自誇,掃羅怎樣,我們也是怎樣。我們實在是需要主不住地憐憫我們!

 

 

撒母耳記上預查(十四至十五章)(于宏潔)

 

撒母耳記  預查

14-15

 

十四章講到與非利士人爭戰,非利士人這次非常強盛,13:5『非利士人有車三萬輛,馬兵六千,步兵像海邊的沙那樣多。』  神百姓正好相反:藏的藏,逃的逃,跟隨掃羅的都是戰戰兢兢地跟隨。在這樣強烈的對比裡,十三章後半點出了他們失敗的主因 ── 神百姓在平常的日子裡,就已經失敗了,戰場上不過是顯明他們真正的情形:『以色列全地中沒有一個鐵匠;所以到了爭戰的日子,跟隨掃羅和約拿單的人,沒有一個手裡有刀有槍的,惟獨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有。』(13:1922)這是讓人很難過的事。在我們這個世代,也常常看到這樣的現象。很多環境臨到我們,失敗不過是結果,原因都在於平常的日子中,我們早就已經繳械,甚至是全面繳械了。

 

十三章看見了神百姓懦弱無能:藏的藏,逃的逃,怕的怕。14:1623節,約拿單帶來局面的轉變和突破 ── 非利士人大敗。原來那些戰戰兢兢跟著掃羅在石榴樹下的(14:3),現在都敢到戰場上,20節『掃羅和跟隨他的人都聚集,來到戰場。』21節『從前由四方來跟隨非利士軍的希伯來人,現在也轉過來,幫助跟隨掃羅和約拿單的以色列人了。』從前投誠非利士,傷害神家的人,現在都轉過來幫助神家。22-23節『那藏在以法蓮山地的以色列人,聽說非利士人逃跑,就出來緊緊地追殺他們。那日耶和華使以色列人得勝。』

 

十四章,約拿單和拿兵器的少年人,帶下了這個轉變

第一,那些觀望或害怕的人,現在來到戰場上,從前沒有發揮的力量,現在為  神都發揮出來了。

第二,那些背叛投降的人,現在轉回來加入,成為神家爭戰的力量。從前他們逃掉,甚至投誠,讓神家虧損;對神家傷害。現在都轉回來,變成幫助神家的正面力量。

第三,那些躲藏和逃避的人,現在都從洞裡、山裡跑出來,把隱藏的力量都發揮出來。

 

什麼原因造成這樣明顯的對比?就是十四章最主要的故事,約拿單和拿兵器的少年人,他們兩個人帶下了這個戲劇性的轉變。

 

撒母耳記主題講到大衛是一個合神心意的人;撒母耳是一個轉移時代的人。我再對弟兄姊妹說:就算我們不能像撒母耳帶下那麼大的祝福,轉移了整個世代,但是至少要在我們的崗位上 / 角色上,我們所接觸的範圍裡,讓  神使用我們,成為一個扭轉局面的人。我們很多的局面都不合神心意,很多局面有仇敵的作為,很多的局面不是  神上好的祝福,很多的局面是荒涼、軟弱、可憐。希望我們都羨慕作  神手中合用的器皿,成為  神可以用來扭轉局面的人。夫妻吵架,我們被  神得著,讓那個局面被除去;我們可以成為小組裡帶下祝福的人;我們可以使一個聚會(擘餅聚會或禱告聚會) ,原來死沉,毫無生氣,但是因著我們一個發自內心屬靈的禱告,讓整個聚會活起來,充滿  神的同在與祝福。對教會的事奉,對我們的社區,對我們的世代,我們如果把自己放在  神的手中,  神可以使用我們成為扭轉局面的人。

 

約拿單和這個少年人,他們讓局面被扭轉有三個關鍵的因素:

第一,他們對  神的信心和信靠14:6下『耶和華使人得勝,不在乎人多人少。』弟兄姊妹,不要小看這句話,非利士人像海邊的沙那樣多,不要說以色列幾萬大軍。現在約拿單他們根本只有兩個人,他的信心是多麼真實!不是嘴巴上的口號,更不是隨便說說。我們禱告也常常講:“爭戰的勝敗在乎耶和華,不在乎人多人少。”約拿單是真正從裡面相信  神,他才可能有勇氣作他要作的事。

第二,約拿單和拿兵器的人同心同行7節『拿兵器的對他說:隨你的心意行吧!你可以上去,我必跟隨你,與你同心。』同心同行,永遠是很重要的事,可以為神家帶下祝福,並勝過仇敵。

第三,14:8-10節,他們採取行動。他們有一個心志,不甘心神家處在這種挨打、被動、消極防守的局面,他們願意靠著  神,藉著同心採取主動、積極的行動,採取信心的舉動。8節『約拿單說:我們要過到那些人那裡去。』走出舒服、安全的環境,為著神家勇敢的靠著  神去面對仇敵,這是積極的行動,是真正有行動的基督徒。他們並不是匹夫之勇,他們除了信靠  神,一路上也都求  神印證。9-10節『他們若對我們說:你們站住,等我們到你們那裡去,我們就站住,不上他們那裡去。他們若說:你們上到我們這裡,這話就是我們的證據,我們便上去,因為耶和華將他們交在我們手裡了。』一路上他們求  神印證,讓  神帶領。

 

他們對  神的信靠,彼此的同心,在環境中採取積極的行動,一路上讓  神帶領,所以整個局面得到很大的轉變。希望我們個人以及神家的信心是不住增長的信心,是有行動的信心,是能夠帶下祝福,帶下結果的信心。我們不要停在維持的局面, 神家最可憐就是只是維持現狀,甚至連現狀都維持不了。應該在主面前有更多的人是在信心中,積極、同心地為神家求最大的好處。

 

從這個故事我們學習:怎樣為著小組,為著教會活出自己的最好,得著  神的上好?我們怎樣給小組聚會帶來正面的祝福? ── 在聚會時:軟弱的,可以得到力量,沒有火的,可以帶著火回去;愁苦的,變得喜樂;受傷的,得到安慰;灰心的人,可以得到盼望。弟兄姊妹,我們要有一個這樣強烈的心志和具體的行動。

 

掃羅憑血氣行事的舉動,差點發生一件很大的錯誤。掃羅是一個典型屬肉體的人。一個屬肉體的人特

第一,自我中心,什麼事情都是繞著自己

第二,是一個非常活在環境中的人。是隨環境起伏的,受環境影響的,非常容易受攪擾的人。掃羅一看見環境轉變,馬上就有他的作法 ── 草率的要民起誓,而且不遵守的就要受咒詛。當他作這件這麼重要的事,下這麼嚴重的命令,連他最重要的將軍、手下扭轉局面的英雄、也是他親生的兒子,居然都不知道,可以看出他們的溝通非常糟糕。我們教會最近一直討論要努力改善我們的溝通。約拿單一面殺敵心切;一面愛民心切,所以他公開違背父令,造成了百姓犯罪,也造成自己差一點因為這件事而喪命。神不喜悅這件事,因為  神不回答他們。

 

我們可以從這段聖經吸取很多的教訓,從一個團隊的角度來看:這次爭戰他們的得與失?有什麼是值得我們學習,值得我們受提醒的?他們有什麼地方是失敗,是不應該有的情形?

掃羅的戰績:他把四圍仇敵的攻擊平息;另外他只要碰到有能力的人或是勇士,都招募了來跟隨他。平息仇敵是任何作君王、領袖該有的責任;保護神兒女,保護神家的平安,為神家看守城池,不容許仇敵自由進出,不容許仇敵轄制、傷害神百姓,這是教會領袖很重要的責任。掃羅招募勇士,跟大衛很不一樣,歷代志上十二章,大衛是吸引了各地的勇士主動、甘心的來投靠他,並不是藉著招募,是大家翻山越嶺甘心投誠。歷代志上12:38下『都一心要立大衛作王。』掃羅是招募人來跟隨他;大衛是別人甘心樂意跟隨他,而且主動的盼望、希望他作王。掃羅作王以後碰到的爭戰,聖經記載了先對亞捫人,接著對非利士人,亞捫人他大勝,非利士人是靠著他兒子;再接著對亞瑪力人。亞瑪力人是掃羅非常嚴重的失敗,從此以後  神的祝福離開了掃羅,  神不肯再叫撒母耳為他禱告了。

 

十五章,和亞瑪力人的爭戰

亞瑪力人,出埃及記十七章,摩西帶領神百姓出埃及進迦南的路上碰到的第一個仇敵,他們攔阻神百姓在  神的旨意和應許上往前,是首先出現的仇敵。申命記25:17-19節,  神特別提醒他們『你要記念你們出埃及的時候,亞瑪力人在路上怎樣待你。他們在路上遇見你,趁你疲乏困倦,擊殺你盡後邊軟弱的人,並不敬畏  神。所以,耶和華你  神使你不被四圍一切的仇敵擾亂,在耶和華你  神賜你為業的地上得享平安。那時,你要將亞瑪力的名號從天下塗抹了,不可忘記。』出埃及記十七章,『耶和華對摩西說:我要將亞瑪力的名號,從天下全然塗抹了。又說:耶和華已經起了誓,必世世代代與亞瑪力人爭戰。』(17:14,16)神百姓, 神兒女們,在  神的旨意要往前,或是在  神所給的應許中要深入的時候,亞瑪力人就來攔阻。如果仔細去思想、搜索我們的生活環境,我們目前屬靈的情形,就發現亞瑪力人到處都有,而且是一生之久。

 

為什麼  神說『必世世代代與亞瑪力人爭戰』?因為亞瑪力人代表的爭戰的性質和仇敵工作的原則是世世代代不改變的,就是要攔阻神兒女們在  神的旨意中往前,攔阻神兒女們在  神的應許中深入。他可以從前面攔阻,後面擊殺;剛強的,他在前面擊殺;軟弱的,他在後面追殺,這是亞瑪力人一直作的。所以,難怪  神說『必世世代代與亞瑪力人爭戰。要將亞瑪力的名號,從天下全然塗抹了。』十五章  神要把亞瑪力人除掉,我們要了解其中的原因。

 

在福音問答時,特別提過:有人覺得  神非常的殘忍,為什麼要把迦南地的人趕盡殺絕?利未記十八章和二十章,講到當時的迦南已經全地敗壞,行淫亂,同性戀,人與獸行淫,甚至地要把他們給吐出來。考古學家現在挖出來,發現迦南人在壁畫上也畫人與獸行淫的圖畫;很多人告訴我們,在迦南地那時候性病、梅毒、類似艾滋病這種奪人命的疾病都已經蔓延。  神可以降天火像毀滅所多瑪、蛾摩拉一樣毀滅迦南地,然後再帶領神百姓進去。讓他們執行  神的公義,是叫他們學習順服  神。申命記20:16-18;7;1-4,10;6:15;民數記33:55-56,都提到迦南地這些人如果不趕盡殺絕,他們一定會引誘神兒女們犯罪,成為他們肋下的荊棘、眼中的刺、腳下的網羅。就像一個人長了癌症,如果你對癌細胞憐惜,不忍心割除,會帶給全身非常可怕的傷害。同樣的,迦南地這些犯罪,甚至帶下罪的結果,可怕的疾病蔓延;拜偶像讓兒子經火,拜假神,這些惡習都影響神兒女們。如果不把迦南地這些人除滅,這對那些沒有犯罪的人是不公義的作法,也是殘忍的作法,所以  神在那個時候執行了一個手術,叫神兒女們把迦南地的這些人除滅。

 

從掃羅身上看一個領袖

在掃羅這個領袖身上,出現了很多問題,  神一路上暴露他。撒母耳是經得起看的人,他自己都有勇氣這麼講,他說:『從幼年直到今日,都在你們前面行。』(11:2) 他一生經得起眾人來看,這個信心真的不容易。掃羅一路上是經不起看的人,在非利士人的事上;在獻祭的事上,他違背了  神的命令;到了亞瑪力人的事上,更嚴重的被暴露出各樣的軟弱;到大衛的事出來,掃羅整個人的醜陋暴露無遺,讓人覺得寒心與害怕,他怎麼會變成這樣?我們一定要在乎我們內在生命真正的情形,  神藉著每一個環境改變我們,潔淨我們,為了叫我們像主,這都是很重要的事。十五章特別強調一個重點:要順服  神。沒有順服:人不可能長進,不可能討  神喜悅,不可能在  神的手中有用,也不可能在仇敵面前站立得住。

 

在掃羅身上至少出現了七個問題:

我們作家長的或作領袖的,在領導 (Leadership)上,我們在掃羅身上要注意的教訓:

 

第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他不順服  。他居然敢公然地違抗  神的命令。這是到了24節他才承認的:『我有罪了!我違背了耶和華的命令和你的言語。』

第二,他貪財9節『掃羅和百姓卻憐惜亞甲,也愛惜上好的牛、羊、牛犢、羊羔並一切美物,不肯滅絕;凡下賤瘦弱的,盡都殺了。』貪財到一個地步他違背  神給他的命令。19節,撒母耳說『你為何沒有聽從耶和華的命令,急忙擄掠財物?』貪到醜陋。最近在新聞上也看見這種貪婪造成了整個台灣很痛苦的局面。貪的沒有止境,貪的不擇手段、不顧醜陋。掃羅就是這樣,急忙的擄掠財物,非常沒有見證。

第三,他撒謊,也裝假13節,他看見撒母耳先說『願耶和華賜福與你。』然後主動說『耶和華的命令我已經遵守了。』撒母耳並沒有就此罷休,直接針對他說『我耳中聽見有羊叫、牛鳴,是從哪裡來的呢?』(14節)

第四,他推缷責任,沒有領袖的擔代15節『掃羅說:這是百姓從亞瑪力人那裡帶來的,因為他們愛惜上好的牛羊。』9節『掃羅和百姓都愛惜。』但是他卻說『百姓們』愛惜,他把責任都推出去。20節掃羅說『我實在聽從了耶和華的命令。』21節『百姓卻在所當滅的物中,取了最好的牛羊,要在吉甲獻與耶和華你的  神。』他又把責任推給別人。明明你知道是當滅的物,為什麼拿來獻祭呢?明明知道是違背  神的命令留下來的財物,怎麼可以拿來獻祭,怎麼會討  神喜悅呢?

第五,他死不認錯13節『耶和華的命令我已經遵守了』,他不認錯。20節他又說『我實在聽了耶和華的命令,行了耶和華所差遣我行的路。』到了24-25節,他雖然說『我有罪了』,但是並不是真正的悔改。因為撒母耳一點沒有鬆口的追問他,責備他,他知道逃不掉,所以他承認有錯,但是並沒有真正的悔改。

第六,他怕人過於怕  24節『我有罪了!我因懼怕百姓,聽從他們的話。』這是半對半錯,對的部分,他的確是怕百姓,因為大家都想要這些財,他是怕人的人。箴言29:25『懼怕人的,陷入網羅。』掃羅一生就是這樣。另外,錯是因為他不只是害怕,他也貪愛錢財。

第七,他非常好面子。撒母耳生氣,不肯跟他去,他說『求你在我百姓的長老和以色列人面前抬舉我,同我回去。』(30)』,『撒母耳轉身要走,掃羅就扯住他外袍的衣襟,衣襟都撕斷了。』(27) 掃羅這個人多麼粗糙,多麼屬肉體。

 

另外一個問題:一方面,  神後悔掃羅作王,一面又說  神決不後悔。10節和35節兩次講到耶和華後悔立掃羅為王。但29節撒母耳又說『以色列的大能者,必不至說謊,也不至後悔。因為祂迥非世人,決不後悔。』我們很可能覺得矛盾,一面講  神後悔,一面又說  神決不後悔。聖經上第一次講  神後悔是在創世記6:5-6節『耶和華見人在地上罪惡很大,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耶和華就後悔造人在地上,心中憂傷。』  神不是不後悔嗎?為什麼又講  神後悔呢?我們知道,  神的本性就是祂的屬性;公義、慈愛、聖潔,這是祂的屬性,從來不會改變,從來不會後悔。  神的法則,  神永遠的旨意,  神從來不更改,  神從來不後悔。但是在  神的作法上、作為上,  神的確會改變。

 

我們在舊約常常讀到,有人在  神面前悔改、認罪、真心歸向  神,聖經就說『耶和華就後悔不降所說的災』。因為  神的本性公義、慈愛,當人犯罪的時候,祂就定義要審判、管教,準備處罰,因為祂是公義的。但是當人認罪、悔改歸向  神,照著祂的本性,祂一定要後悔的,祂就必須不再降所說的災。不然的話,祂恨惡人犯罪,人不犯罪了,悔改歸向  神,祂還是定意要毀滅人,這就違背了祂的應許和救恩的法則,也違背了祂的本性。我們要知道這兩方面的不同。

 

掃羅作王,和  神要廢掉他作王,這些是  神的作法上的事。  神恩待他,給他一個作王的機會;  神後悔讓他作王,這是作者的一種筆法,來形容這件事  神改變主意了。照著  神的永能和  神性,  神早知道掃羅有一天不能遵行祂的要求,會被廢掉。聖經的作者從人的角度描寫  神對這件事的行動、作法,所以說『 神後悔』;  神自己也說後悔,是跟祂的本性、祂的法則和祂永遠的旨意是不違背的。29節『以色列的大能者,不至說謊,也不至後悔。』這特別是強調前面28節所說的『將國賜與比你更好的人。』  神已經定意作一件事,廢掉掃羅,用大衛來取代,這件事  神決不後悔,撒母耳講這句話是為了強調這件事。

 

這章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講到人的信而順從。信而順從,在我們的生命、生活和事奉中太重要了。人離開對  神的信而順從,不可能討  神喜悅,也不可能帶下  神的祝福。彌迦書6:6-8節『我朝見耶和華,在至高  神面前跪拜,當獻上什麼呢?豈可獻一歲的牛犢為燔祭嗎?耶和華豈喜悅千千的公羊,或是萬萬的油河嗎?我豈可為自己的罪過獻我的長子嗎?為心中的罪惡獻我身所生的嗎?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  神同行』。我們不可能藉著獻祭討  神喜悅,也不可能藉著殺長子、獻所生的就能討  神喜悅,必須是順服  神。

 

希伯來書10:5-7節『基督到世上來的時候,就說: 神啊,祭物和禮物是你不願意的;你曾給我預備了身體。燔祭和贖罪祭是你不喜歡的。  那時我說: 神啊!我來了,為要照你的旨意行;』主耶穌立了很好的榜樣,就是遵行  神的旨意,這是最重要的事。希望我們能從這些事上汲取到教訓,也是撒母耳特別責備、提醒掃羅的——『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

 

小組討論:

 

1、 怎樣為著小組和教會活出自己的最好,並得著  神的上好?怎樣給小組帶來正面的祝福?給教會的各種聚會帶下  神的同在、喜樂、安慰和盼望。請分享你們小組會有哪些具體的行動?

 

2、 從一個團隊的角度來看以色列人與亞瑪力人爭戰的得與失?其中有什麼好的心得,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有什麼失敗的情形,是我們應該避免的?

 

3.  我們作家長的或作領袖的,從掃羅身上出現的問題 ─ 1) 不順服  神, 2) 貪財, 3) 撒謊, 4) 推缷責任,沒有領袖的擔代, 5) 不認錯, 6) 怕人過於怕  神, 7) 好面子,你認為其中哪三項是要特別注意的?

 

4. 『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主耶穌立了很好的榜樣,就是遵行  神的旨意。試舉你在日常生活、工作或事奉中,順服  神的見證及其對你靈程的影響。

 

禱告:

主啊!求祢祝福我們,讓我們從這些故事中,再一次看見祢作事的法則,知道祢的心意,也羨慕在祢手中成為有用的人。可以成為一個有積極行動,靠著祢能與弟兄姊妹同心來扭轉局面,扭轉我們所處的環境,可以帶領人都歸向祢,也帶領神的家勝過周圍一切的仇敵。掃羅身上的鑑誡,常常也都是我們自己的問題。主啊!幫助我們,保守我們,讓我們在平常祢顯明我們的時候,我們就接受祢的醫治,接受祢的拯救,好讓我們在更大的環境來到之前,我們能被祢預備好,可以面對所有的挑戰。謝謝祢,禱告感謝奉主耶穌的名,阿們!

 

 

從撒母耳記上看時機(十五章)(劉銳光)

 

撒母耳記上十五章    掃羅再違命

        犯錯常使人失機,一再犯錯,機會就肯定會消失。掃羅的王位就是因此而失落。
. 神命   (v.1-3)
       
被神揀選,理所當然的就要聽神的吩咐。神的吩咐有時看起來不容易遵守,有時也好像不近人情。但是神的吩咐總不會沒有道理,總不會錯。神絕不會叫人做些違背真理,不講理的事。
       
神要掃羅滅絕亞瑪力人,不是神殘暴嗜殺。神要掃羅這樣做,是因為神要執行審判的權柄。亞瑪力人不但在以色列人出埃及時攔途攻擊他們(v.2),想要消滅以色列人,從而破壞神的計畫; 他們平時也是犯罪的(v.18),曾用刀殺害孕婦(v.23)。神提早施行刑罰,免得他們繼續犯罪,有何不可呢?如果神現在不可以刑罰人,將來祂又怎樣能審判刑罰世人呢?

. 違命  (v.4-9)
       
掃羅招集十一萬大軍進攻亞瑪力人的本土(v.4),叫基尼人離開以後,便一舉攻下亞瑪力人的京城,並生擒了他們的王亞甲。
       
得勝容易,違背神的命令亦由此而來。
       
百姓只殺了那些老弱的,卻憐惜亞甲和上好的牛羊,把這些留下。
       
違背神命不一定是違反全部,一部分不遵守,也就是違背了。

. 被棄  (v.10-35)
       
背棄神,必被神離棄。
       
雖有撒母耳哀求(v.11),也不能挽回神撇棄掃羅的決定。撒母耳的心雖傷痛,但神的心更痛,因為祂給掃羅機會,從平民中提升他,使他壯大 (十四47-52),幫他得勝,可他就忘記神,違背祂的吩咐,使從不後悔的神也後悔了。
       
他說謊卸責(v.12-16)。掃羅的問題在於他不肯承認錯誤。上次是這樣,這次也是如此。他以為神和人都是可欺的,用謊言來掩飾自己的錯,把責任推給別人來減輕自己的罪。他不真誠的面對自己的錯,豈知這更加速他的被棄。
       
忘記神的恩典把他提升(v.17); 把神的話看為小(v.18-19);
       
不把聽神的命看為最重要,以為有外表的獻祭就足夠(v.20-23),尊重人過於尊重神(v.24),是人違命和被神丟棄的原因。
       
沒有真誠的悔改(v.30)。掃羅雖聽見撒母耳的話,知道自己被神丟棄,竟然沒有真誠的悔意,只顧自己的面子。他被神丟棄,還想撒母耳抬舉他。他的靈昏沉,在神委託的事工上變為無用。
       
有一身本事,有最上好的機會,本可為神為人作一番大事,但沒有把握住,從此被神放在一邊,被廢棄,可惜!可惜!

 

 

順服神命(撒上十五123) (臺北靈糧堂)

 

一、罪債必償,時間早遲(13)

 

從前以色列人出埃及時,亞瑪力人曾抵擋他們(出十七816),神要以色列人紀念這回事,要以色列人將亞瑪力的名號從天下塗抹,不可忘記(申廿五1719);若干年以後,撒母耳要掃羅去擊打亞瑪力人。在此我們看見,人的罪在神面前不會自動消失。罪債必償,只時間早遲而已。感謝神,因主耶穌釘十字架,擔當了我們的罪,使我們因信祂不致定罪,反得永生,除祂以外,別無拯救!

二、掃羅違命(416)

神命掃羅將亞瑪力人滅絕,掃羅卻保留部份他認為美好的人事物,雖然他口稱要獻與神,但神不悅納。神先看不中該穩的人(自義),然後看不中他獻的祭;神先看中亞伯的人(因信稱義),然後才看中亞伯的祭(創四35)。掃羅從前越份越權,現在違命,神不悅納他這個人,當然也不會悅納他獻上的祭。

三、罪與罪相通相同(1723)

撒母耳責備掃羅說:「耶和華喜悅燔祭和平安祭,豈如喜悅人聽祂的話呢?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悖逆的罪與行邪術的罪相等;頑梗的罪與拜偶像的罪相同…。」(2223節)「…有貪心的,就與拜偶像的一樣。」(弗五5)「因為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條上跌倒,他就是犯了眾條。」(雅二10)罪與罪形式不同,實質是相通相同的,不可不慎!

默想

我的罪都在神面前被紀念,罪債必償,唯有靠主才得赦免。

回應

求主使我對罪敏感,對罪說「不」!

 

 

誠實單純,不讓神對我後悔(撒上十五2435) (臺北靈糧堂)

 

一、認罪不誠實(2431)

掃羅雖然認罪,但並不真實:「我因懼怕百姓,聽從他們的話,就違背了耶和華的命令和你的言語。」(24節)他看重人過於看重神,他看重自己的既得利益,就聽人的話,不聽神的話:「求你在我百姓的長老及以色列人面前抬舉我…。」(30節)他看重自己的榮耀過於神的榮耀,他雖形式上認罪,但心中並不誠實。神看重人的真假超過人的好壞!

二、種與收(3233)

亞瑪力王亞甲自以為死亡的苦難必定過去了,歡歡喜喜的來到撒母耳面前,那知被撒母耳殺了。因他曾用刀使婦人喪子,他的母親也必喪子。「不要自欺,神是輕慢不得的。人種的是甚麼,收的也是甚麼。」(加六7)人的命運在神的手中,也可以說,神借著人的自由意志及因果律,把人的命運放在人自己的手中!

三、神會後悔嗎?(3435)

照人看來,人的智慧不夠,能力不夠,將事做錯了,搞糟了,人就會後悔。神既是全智全能的,祂應該不會後悔,但舊約中常提到神的後悔─「是因耶和華後悔立他為以色列的王」(35節),神每一次的後悔都是為了人,因人有自由意志,有選擇權,若人濫用自由,亂用選擇權,其後果之嚴重,甚至可造成神後悔(也可譯為「痛心」)!

默想

我在神面前是否誠實?我是否敬畏祂?

回應

求主的靈清楚感動我,並給我能力,使我無論是生是死,總讓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

 

 

聽命勝於獻祭(撒上十五2223) (臺北靈糧堂)

 

這段經文的記載,言明掃羅失去王位的真正原因,就是耶和華所言的――「轉去不跟從我,不遵守我的命令」(10節)。

一、滅盡亞瑪力人

現在耶和華給掃羅另一項考驗,在此之前撒母耳還特別警戒掃羅說:「耶和華差遣我膏你為王,治理他的百姓以色列;所以你當聽從耶和華的話。」(1節)耶和華要求掃羅去「擊打亞瑪力人,滅盡他們所有的……將男女、孩童、吃奶的,並牛、羊、駱駝,和驢盡行殺死。」(3節)這是因為亞瑪力人在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趁你疲乏困倦擊殺你盡後邊軟弱的人」,所以耶和華要求他們有一天在所賜為業之地得享平安時,「要將亞瑪力的名號從天下塗抹了」(申廿五1719)。

於是掃羅去與亞瑪力人爭戰,「生擒了亞瑪力王亞甲,用刀殺盡亞瑪力的眾民」(8節);但是他卻未完全遵守神的命令,他「憐惜亞甲,也愛惜上好的牛、羊、牛犢、羊羔,並一切美物,不肯滅絕」(9節)。這就是標準的掃羅式處事風格。

二、耶和華後悔立掃羅為王

於是耶和華的話臨到撒母耳說:「我立掃羅為王,我後悔了;因為他轉去不跟從我,不遵守我的命令。」(11節)撒母耳來到掃羅那裡,掃羅自以為「耶和華的命令我已遵守了」(13節),然而撒母耳卻指出「有羊叫、牛鳴」,掃羅只好承認「這是……從亞瑪力人那裡帶來的……要獻與耶和華――你的神」(15節)。於是撒母耳對掃羅宣告耶和華的話――「耶和華膏你作以色列的王……差遣你……去擊打那些犯罪的亞瑪力人……你為何沒有聽從耶和華的命令,急忙擄掠財物,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呢?」(1719節)掃羅申辯是「百姓」在當滅的物中,取了牛羊要獻祭,撒母耳卻指出這是掃羅的責任,而非百姓的責任。

三、耶和華厭棄掃羅作王

在此撒母耳說了以下的名言――「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悖逆的罪與行邪術的罪相等;頑梗的罪與拜虛神和偶像的罪相同。」並且宣告了掃羅的被棄是因為「你既厭棄耶和華的命令,耶和華也厭棄你作王。」(2223節)掃羅作為耶和華的受膏者,不懂得如何討神的喜悅,只一味追求百姓與他自己的喜好,因此他失去耶和華受膏者的資格。

默想

我是否尊重主的恩膏在我身上,因而我在此恩膏中,是要完成主的託付,而不是我自己的欲望,或者其他人的期待?我是否明白順服勝過一切才幹與成果,只有忠心良善的僕人,才能得主人的喜悅。

回應

親愛的主,你有你的計畫,幫助我放下自己的計畫喜好,超越別人的虛假期待,專心在你的託付之中,準確的完成你的旨意,單單討你的喜悅。阿們!

 

 

耶和華厭棄掃羅作王(撒上十五2435) (臺北靈糧堂)

 

於是掃羅失去耶和華受膏者的職份,雖然外在看來,他仍然坐在王的位子上,但在耶和華面前,他已經被廢棄。

一、耶和華使你與以色列國斷絕

掃羅雖然承認「我有罪了」,但也繼續為自己辯護――「我因懼怕百姓,聽從他們的話,就違背了耶和華的命令和你的言語」(24節);再一次看見掃羅的內心懦弱,過份須要別人的肯定。他要求與撒母耳一同獻祭,撒母耳轉身要走,掃羅扯住他外袍的衣襟,「衣襟就撕斷了」(27節)。撒母耳看見衣襟斷裂,就說:「今日耶和華使以色列國與你斷絕,將這國賜與比你更好的人。」(28節)

 

在此我們會有一個疑惑,為什麼在撒母耳記上十五章10節,耶和華說:「我立掃羅為王,我後悔了」,29節卻說:「以色列的大能者……不致後悔;因為他迥非世人,決不後悔。」「後悔」一詞可謂「喘氣」,是一種失望的表達,耶和華因立掃羅為王而大感失望,但祂一旦廢棄掃羅,將不再改變。

二、求你在百姓面前抬舉我

雖然掃羅與以色列國已然斷絕,他仍要求撒母耳「在我百姓的長老和以色列人面前抬舉我」,這就是掃羅一貫的求表面超過求真實,於是撒母耳與掃羅一同獻祭。

獻祭之後,撒母耳說叫人把亞瑪力王亞甲帶來,亞甲以為逃過一劫,撒母耳卻在耶和華面前將亞甲殺死,親手完成了耶和華要滅絕亞瑪力人的命令。

三、撒母耳終身沒有再見掃羅

撒母耳與掃羅自此分道揚鏢,撒母耳回拉瑪,掃羅回基比亞。撒母耳「直到死的日子,再沒有見掃羅」(35節)。但是撒母耳卻一直為掃羅悲傷,因為掃羅畢竟是經他手所立的王,卻使耶和華失望。這段期間,以色列中沒有合神心意的王,也沒有耶和華的受膏者在地上代理耶和華作王。只有一個失去揀選的掃羅虛居王位。

默想

我看重的究竟是外表的職務,還是神的揀選?我是否稱職的完成職務,或者只是虛架在其上?我是否會過度渴望人的稱讚,想要滿足人的期待,而失去向著主的心,與祂的心意錯失?

回應

親愛的主,謝謝你,你是揀選的主,讓我一生走在你的揀選之中,不期待高位而空架其上,不虛應故事而求得表面的體面,不專討人的喜歡,失去主的喜悅,也不渴望掌聲而出賣自己的職份。阿們!

 

 

聽命勝於獻祭(15123) (香港讀經會)

 

祈禱:   恩主啊,願你陶造我的生命,我願立志做個順從你的聖徒,行事為人以尊榮你為目標。

神早已預告亞伯拉罕,祂要待至迦南各族惡貫滿盈時才審判他們,並讓亞伯拉罕的子孫得以在迦南地安居(參創151621)。後來神又藉摩西吩咐以色列人,在進入迦南地以後,要替神審判滅絕那裡各族的人,不可效法他們淫邪交鬼的習俗(參申71618914),又因為以掃的子孫亞瑪力人,曾趁著以色列人疲乏困倦時,偷襲擊殺他們,不念兄弟之情,所以神曾吩咐以色列人要執行神的審判,塗抹亞瑪力的名號(參出17816;申251719)。

我們相信公義的神若發現亞瑪力人中有義人的話,不論是男女老幼,祂都必救拔他們免受審判,像天火焚城前先從所多瑪拯救義人羅得離開一樣(參創18201929)。但到了掃羅作王的年代,亞瑪力人這群兇殘的以掃後裔,仍沒有從近親雅各的後裔那裡學習到離惡行善、敬畏真神之道,神的公義不容他們繼續犯罪行惡,也就是他們惡貫滿盈的時候到了,於是神差遣掃羅替祂執行審判,滅盡他們的人與牲畜(3)。然而掃羅卻輕忽神的命令,只殺了下賤瘦弱的,卻大肆擄掠財物,把上好的牛羊等美物留下(19);又不殺亞瑪力人罪惡之首亞甲,只殺盡眾民(89),還在先知撒母耳面前掩飾錯誤,推卸責任給百姓,說是他們要留下上好的牛羊用來獻祭給神(15),更堅持不肯認罪(2021)。因此他被先知嚴厲地責備,指出他的悖逆頑梗,與那行邪術和拜偶像的同樣叫神感到可憎,他既厭棄神的命令,神也厭棄他作王!

「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22)神看重人聽從祂的吩咐,過於人對祂的奉獻。掃羅違抗神的吩咐及遭神嚴責懲罰的事,應當成為我們的警惕。萬物都是從神而來,人對祂的奉獻不會增加祂的豐富。祂喜悅的乃是我們以順服來尊榮祂。掃羅心裡不尊榮神,便帶來不順服的行動,又衍生掩飾搪塞不斷犯罪的惡果。我們若不順服神,必導致我們不斷犯罪。因此,願神提醒我們,又借著聖靈感動我們去做個隨從聖靈的人,這樣,我們必能得勝試探、活出豐盛、討神喜悅。

 

 

不說謊也不後悔(152435) (香港讀經會)

 

祈禱:   全能的主,我的人生早在你的掌握之中,願你引領我行合宜的事,走正直的路。

當撒母耳斥責掃羅說謊、推卸責任之後,他表明神不喜悅人悖逆祂,因掃羅厭棄神的命令,故神也厭棄他作王,為此掃羅才對撒母耳承認自己的罪。可是他仍然把責任推卸在軍兵身上,說自己違背神的命令和撒母耳的話,是基於懼怕他們;他更懇求先知同他一起回去敬拜神。當先知拒絕並轉身離去後,他竟厚顏地扯住先知外袍的衣襟,直至把它撕斷為止,撒母耳便順勢告訴他,神也將要使以色列國跟他斷絕,而且神言出必行,決不後悔。掃羅至此仍不曉得真誠悔改,只顧著乞求先知陪他回到長老和兵士那裡,以致他可以在他們面前保住面子;終於先知跟他回去,他就敬拜神。撒母耳在處決完那惡貫滿盈的亞瑪力王亞甲後便離開了,從此再沒有與掃羅見面。掃羅心裡只重視人對他的看法,卻輕忽神對他的評價,所以他對神的敬拜也只是假惺惺的,叫神看在眼裡必定很不高興。

神既表示祂不說謊,決不後悔(29),但為甚麼聖經又說神後悔立掃羅為王呢?(35)這是因為神本是大能者,萬事的結局早在祂的意料之內,所以在意志上祂不像世人,世人會因不能準確地掌握形勢而錯下決定,所以便會感到後悔。但我們的神卻是一位滿有憐愛的主,祂深愛世人,縱然祂早已知道掃羅最終會離棄祂的道、不謹守遵行祂的吩咐,祂也不會為到揀選了掃羅而後悔,也不會為厭棄掃羅的決定後悔,但祂的心靈卻的確為到掃羅而感到惋惜難過,那種傷感與人感到後悔時的感覺差不多,聖經的作者便用這樣的描述來表達神傷心的情感。這表明神仍愛掃羅,祂渴望掃羅會有悔改的一天。

神對人的愛是奇妙的,祂雖然未揀選我們以先,已知道我們是怎樣的一個人,將會怎樣叫祂傷心難過,但因著祂對我們的憐愛,祂仍然揀選我們,造就我們,關愛我們,叫我們被祂的恩慈陶造。當我們真的落在軟弱中,祂仍不斷地借著聖靈感動我們回轉,叫我們想起祂的愛和接納,又鼓勵我們接受祂的赦罪,更新我們,叫我們有力量重新開始。感謝主奇妙的愛!願我們的心珍惜恩主的愛情,不要辜負祂的恩召。

 

 

掃羅二度違命   (撒上十五:1~35)(臺北基督之家)

 

分享:這段經文所記載的史實,距離上一章的戰役,應該已經有相當的年日,在這些日子裡,掃羅的軍隊無往不利,已經奠定了稍具規模的國家基礎。從掃羅能夠召聚步兵達二十萬人,想見此時的掃羅已經非同往日只有六百跟隨者的掃羅了!正因如此,神使用的領袖器皿,就更需要經過嚴格的考核。

撒母耳奉神之命前來,清楚的交代了神的命令;然而掃羅卻只執行了部分,雖然可能是絕大部分,不過事實仍是「沒有照神的吩咐執行」。聖經告訴我們,掃羅沒有完全執行神的命令,是因為掃羅和百姓愛惜上好的牲畜、美物,並憐惜亞瑪力王。換言之,他們心中有一個比「神命令」更高的意見,雖然他們早已經為「不順服的行動」裝飾了美麗的理由(20節),不過事實仍是「沒有順服神的命令」。

撒母耳的回答是嚴厲而且鄭重的宣告:「耶和華喜悅燔祭和平安祭,豈如喜悅人聽從他的話呢?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悖逆的罪與行邪術的罪相等;頑梗的罪與拜虛神和偶像的罪相同。你既厭棄耶和華的命令,耶和華也厭棄你作王。」悖逆、頑梗等同於行邪術、拜偶像;撒母耳可說是重新厘清了對悖逆、頑梗的定義。

在撒母耳的定義下,掃羅不是只有一些不順服,而是等於行邪術和拜偶像,難怪神也厭棄他做領袖。對今日的基督徒而言,很少人會糊塗到去行邪術或拜偶像,但是今日卻常見,基督徒為自己不肯履行大使命,而找了許多美麗的理由;我們曾否想過,這樣的頑梗也是很嚴重的得罪神呢?

回應:主耶穌基督!求禰赦免我總是為自己的悖逆找理由,因為甚至有時候連我也被自己的藉口蒙蔽了。求禰幫助我以遵行禰的命令為樂,尤其是以執行大使命為樂。阿們!

禱讀:撒上十五:22~23                     

22.  撒母耳說:耶和華喜悅燔祭和平安祭,豈如喜悅人聽從祂的話呢?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

23.  悖逆的罪與行邪術的罪相等;頑梗的罪與拜虛神和偶像的罪相同。你既厭棄耶和華的命令,耶和華也厭棄你作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