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撒母耳記上第二十二章短篇信息

 

目錄:

大衛被逼到神面前(陳則信)

經歷神是他的指望(二十二至二十三章)(王國顯)

撒母耳記上預查(二十一至二十三章)(于宏潔)

從撒母耳記上看時機(二十二章)(劉銳光)

殃及無辜(撒上廿二123) (臺北靈糧堂)

大衛在亞杜蘭洞(撒上廿二15) (臺北靈糧堂)

多益殺祭司(撒上廿二1119) (臺北靈糧堂)

嫉恨的殘忍(22623) (香港讀經會)

血洗挪伯城    (撒上二十二:1~23)(臺北基督之家)

 

 

第二十二章  大衛被逼到神面前(陳則信)

 

大衛到了亞杜闌洞(1~2節)

神引導義人走路,有時是藉著聖靈的引導,有時是藉著環境的安排,大衛既然再無他路可走,只好逃到曠野的小洞了,這曠野的小洞,即下文所稱的山寨,按人看並不是最安全地方,但有耶和華的同在,就不怕任何的危險,所以當耶和華救他脫離掃羅之手的日子,他就向耶和華唱這讚美的詩:『耶和華是救我的岩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我的神,我的磐石,我所投靠的,他是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臺,我要求告當讚美的耶和華,這樣我必從仇敵中被救出來。』(詩十八2~3節)這些能安慰人加人信心的讚美,都是大衛實際的經歷。

大衛到了亞杜闌洞,就是進入了耶和華作他的避難所,這消息傳到他家中,他的全家都下到他那裡求庇護,真是一個人得到恩典,全家業都蒙恩受惠了。

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發生,就是「凡受窘迫的,欠債的,都聚集到大衛那裡,大衛就作他們的頭目,跟隨他的約有四百人。」我們知道無論何時何地,都能遇見受窘迫,欠債,苦惱的一班人,他們因找不到供應,依靠,帶領,所以如同羊沒有牧人流離失所一樣,現在他們聽見大衛到了亞杜闌洞,就一個一個前來找尋大衛了,這又是預表了我們的主耶穌,祂無論到什麼地方,就有許多疾病,痛苦,可憐的罪人前來親近祂一樣,因此祂發出呼聲說:『凡勞苦挑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太十一28節)

窘迫的人需要自由,負債的人需要償還,心裡苦惱的人需要安慰,如今這些人來到大衛面前,一切難題都得到解決了,但願更多的人來到大衛所預備的基督面前,得到祂的恩惠作一切的幫助。

大衛此時也是過貧窮的生活,好像他自顧已經來不及,那裡還有什麼可以供應別人呢?但大衛卻經歷了耶和華是祂的產業,耶和華是祂供應的源頭,他在窮乏之地,竟然能供應能供給四百多人的需要,並且後來所供給出去的是比先前更多。

『大衛就作他們的頭目』,不是大衛招募四百人來作他們的部下,乃是這四百人來到大衛面前,因得到供應,心中滿足,自然就接受他的帶領,尊他為頭目,今天許多人爭著要作屬靈的領袖,而不追求在屬靈上作屬靈的器皿,這是何等的愚昧。

這四百人(後來增至六百人)本來是受窘,欠債,苦惱的人,因著跟隨大衛的結果,後來都成為有功的戰士,這些人都記錄在撒母耳記下二十二章上所列勇士的名單裡。

哦!過曠野不安定的生活,住山洞過沒有靠枕頭的居處,艱難固然是不用說了,但在苦難中卻訓練出一般勇士來。誰要在屬靈的事上作最有用的器皿,就必須要在世界上最難受的生活中學功課,但願主的恩愛充滿了我們,超過大衛吸引那些跟隨者。叫我們肯付上代價來跟隨祂。

 

大衛為父的安排(3~4節)

大衛和他的跟隨者,年青力壯,可以天天過流動的生活,但大衛的父母年老體弱,怎能隨著阿門到處奔跑呢?因此大衛就商得摩押王的同意,讓父母遷居在他們的國境,這真像主耶穌在十字架上位祂肉身的母親安排,將他交托門徒約翰一樣,我們一面要走十字架的道路,一面卻不能不盡為人子的責任。

大衛愛父母,體貼了父母的軟弱。一個孝順父母的人,是神所喜悅的,神也體貼大衛的軟弱,就差遣一位先知迦特前來幫助他,並叫他要離開山寨,進入樹林去,大衛有先知在旁,隨時指示當走的路,這是何等大的祝福。

 

掃羅殺害眾祭司(6~19節)

掃羅招集群臣會議,責備他們不將大衛的行蹤居處或其他活動報告給他,於是以東人多益就趁機立功,將那天大衛到祭司亞希米勒那裡的那件事述說出來,以東是雅各的哥哥,代表不蒙揀選而屬肉體的人,自古以來,屬肉體的人總是迫害屬靈的人,這是不變的原則。

當掃羅聽見這消息時,怒火沖天,竟命臣僕殺死祭司全家,但掃羅的臣僕究竟還有敬畏神的心,沒有一人敢起來殺祭司,只有多益不怕神,不尊重祭司,舉刀『殺了穿細麻布以弗得的八十五人,又用刀將祭司城挪伯中的男女,孩童,吃奶的,和牛羊驢,盡都殺滅。』(18~19節),哦!掃羅的剛硬,多益的殘忍,不只沒有敬畏神,連人道天良也已喪失淨盡,一個人悖逆了神,就到了這個地步,這就給我們看見天使長變為撒旦,立刻就變為神的仇敵;亞當一悖逆,立刻不敢見神的面,這實在是可怕的光景,求主救我們的腳步脫離悖逆的路。

 

亞比亞他逃歸大衛(20~23節)

亞希米勒全家被殺,幸虧亞比亞他得以逃脫到大衛面前,這是出乎神的安排,因為大衛需要亞比亞他作祭司,可以在神面前代求,另一方面亞比亞他也需要大衛的保護,當亞比亞他將一切遭遇告訴大衛的時候,他是何等懼怕傷心,大衛卻安慰他說:『你父的全家喪命都是因我的緣故。』為大衛(基督)捨命,這是何等光榮,何等有價值!我有一個同工在教會受逼迫的時候,但所有同工和熱心愛主兄姊們幾乎在一夜之間全被逮捕的時候,但他卻安然在家,第二天早晨他聽見這事,他大聲哭起來了,為何別人都為為主的緣故被捕,而我一人單獨的平安無事呢?那必定是主看我不配為祂受苦,不配為祂殉道,因此在那一主日早上,他勇敢地為主作見證,為愛主的心不夠而流淚認罪,這是我們被選上和抬舉。

         同時大衛又安慰亞比亞他說:『不要懼怕』,因為尋索你命的,就是尋索我的命,你只要在我這裡,可得保全。我們是住在主裡面,主是我們的避難所,『堅心依靠你的,你必保守他十分平安,因為他依靠你。』(賽二十六3)——陳則信《默想撒母耳記上》

 

 

經歷神是他的指望(二十二至二十三章)(王國顯)

 

16經歷神是他的指望

 (廿二至廿三章)

 

在廿一章裏,我們看到神在大卫身上的工作是往前帶進了一步,祂讓大衛在環境的壓力下,作了一個逃亡的人。在他逃亡的過程裏,神顯露了大衛的自己,他看到了自己的軟弱,他看到了自己的缺欠,也看到了自己的不可靠。所以在廿一章的末了,我們提到他寫下了兩篇詩篇,這兩篇詩篇都是把他在神面前所學習的功課發表出來,這些功課都是他自己在神的光中定了自己的罪。一個人會在神的光中定了自己的罪,這個人在生命的追求上就有了長進。我們曉得,人最大的難處就是堅持自己。事實上,人所以會有這樣的光景,乃是因為沒有活在光中,看不見自己的缺欠,就肯定自己是對的。既然是對的,就要堅持。

 

問題就是出在他裏面沒有光,所以沒有看見自己,掃羅就是這樣的一個典型。大衛卻是另外的一個典型,他是位活在光中的人,不是說他常常活在光中,但他卻是一位肯受光照的人。甚麼時候神給他光照,甚麼時候他裏面就甦醒。掃羅就不是這樣,他故然沒有接受光照,連直接從神來的責備,他也不接受,所以我們看見他一直往下走。大衛雖然是帶着許多的軟弱,但他實在是一直往上升。他跑到非利士人那裏,就更看到自己的不可靠,神藉着環境把他逼到要回到以色列人中。

 

信靠神作他的盾牌

 

我們進到廿二章的時候,我們就看到一件事,廿二章一開始的時候就說:『大衛離開(非利士人)那裏,就逃到亞杜蘭洞。』亞杜蘭洞是在猶大地的南邊,靠近死海的那一帶。那一帶的地方是比較荒涼的,那裏除了在死海旁邊有一點點的平地,都是山地。那些山好像是石頭山,沒有甚麼樹木,你光看外面的話,那是很枯乾的地方。但是那一帶有很多很多的山洞,很有名的死海古卷也是在那一帶地方的一個山洞裏面找出來的。

 

現在大衛就逃回以色列地,來到一個叫亞杜蘭洞的地方。不曉得在大衛的時候那一帶的地方光景是怎麼樣,如果用現在的情形來看,那一帶都是光禿禿的,大衛就停在那裏。我們要注意,從外面的環境來看,這一個環境是很苦惱的,但是神卻讓大衛在那裏顯明了這一件事實。當他到了亞杜蘭洞的時候,他父家大概不見容於掃羅,所以要逃亡了。逃到甚麼地方去呢?到大衛那裏去。不僅是他的家人,還有許多在地上的困苦人,他們都跑到大衛那裏去。

 

聖靈在聖經裏記錄了這一點點的事有甚麼意思呢?是不是僅僅是記下當時的歷史就是這樣的發生?那時跟隨大衛的大約有四百人,就是記錄一下當時那個光景呢?弟兄姊妹,我們細細地去讀的時候,你就發覺不是的。聖靈在這裏記錄這件事,大衛從非利士地回到以色列的時候,他裏面是明亮的,他這個人是有神恩典的。因為他經過軟弱,他知道人甚麼都沒有,因此他會更多的仰望神。所以在短短的兩節經文裏,聖靈就說出了一件非常不簡單的事。

 

按着人看來,大衛在這種光景裏,是不是最需要得到安慰的呢?當然是。按人看來,走投無路的人怎麼會不是迫切需要得安慰呢?但是很希奇的,你留意在這一個地方,不是大衛在那裏受安慰,而是大衛成了叫人得安慰的人。你看那些心裏愁苦的,有難處的人,都投奔到他那裏去。這些人在地上好像是再沒有甚麼路可以走了,但是他們走到大衛那裏去的時候,他們好像就安全了,他們就能安定下來。

 

衹是弟兄姊妹要注意一件事,在這個時候,大衛有的是甚麼呢?他甚麼都沒有。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位流浪的人,但是人在他那裏得到安慰,人在他那裏享用了平安。這個平安和安慰從甚麼地方來的呢?肯定不是從大衛自己身上來的。既然不是他自己有的,那是從那裏來的呢?那一帶的地方都是荒涼的,一點都不富足,不說其它,你就光叫這四百人吃飽,就已經是不簡單了,還要讓他們有安全感,這就更不容易。

 

感謝主!聖靈記下這一小段的話,明明是讓我們藉着大衛的經歷,看見神在那裏作他們的供應和扶持。弟兄姊妹,如果我們細細地讀神的話,從現在開始,你越讀越看見聖靈在這裏用比對的方式來記錄那一段時候的歷史。有些時候你看見,是大衛跟掃羅兩個人作比較,有些時候是用順的環境和接下來的環境作比較。我們把廿一章末了的那個環境和廿二章開頭這個環境擺在一起,我們就看到那一個比較出來了。

 

廿一章末了的那個環境在人看來是安全的,是平安的,但是事實上一點都沒有。廿二章這個環境在人看來是甚麼都沒有的,但是感謝神!這一些人活在那裏,卻是有安全,有保護。這是大衛在神面前學到的功課,大衛說:『如今我等候甚麼呢?我的指望在乎祢。』我的指望在主裏,這是大衛在向着神的經歷裏認識過來的,所以他向着神的心思是那樣的明確,好像是大衛經過了這些軟弱,他學到了功課,的確他是學到了功課。

 

學習更深的倚靠神

 

但是屬靈的功課不是學一次就完了,屬靈的經歷也不是一次就完全。我們看見人的難處就是在於我們體貼自己,很不容易有完全的脫離自己。往下看,你看見大衛又發生了軟弱。雖然所發生的軟弱好像是輕描淡寫的,但是我們裏面若是明亮的,我們就看見神要向我們說的話。在亞杜蘭洞的那一段時間,也許是環境叫大衛裏面又產生一點灰暗。他就想到,『我還年青,但是我的父母並不年青,要是讓他們跟着我這樣的流浪,長久的過這樣的生活,也許他們受不了。』

 

結果,他就想出一個辦法來,他就跑到摩押那邊看摩押王,他說:『好不好你讓我的父母搬來在你那邊住下來,等我知道神要怎樣帶領我。』弟兄姊妹,你有沒有想過,這兩件事情怎麼可以調在一起?神要給大衛帶領,跟大衛要把父母送到摩押地,這兩件事情有甚麼關連?這兩件事情是完全沒有關連的。神要向大衛說話,他父母在或是不在,神是一樣的說話。我們不知道當時大衛是怎麼的想法,他結果就是這樣做了。大衛在亞杜蘭洞住了多久,他父母就留在摩押地多久。

 

也就是說,當大衛離開了亞杜蘭洞的時候,他就把父母又接回來。雖然這裏沒有作這個記錄,但是說:『他住在山寨的日子多久,他父母就留在摩押多久。』這就向我們指出一個問題來,所以我們說,他父母在或者不在,根本與他去明白神的帶領是沒有關係的。但他怎麼會這樣想呢?衹有一個原因,他裏面黑暗了,又不太清楚的看見神帶領的手。可是要用自己的辦法,有沒有解決問題呢?我們不知道,不過有一件事情我們知道,就是在他作這件事情以後不久,神打發一位先知來向大衛說話,『你不要住在山寨裏,你回猶大去。』

 

弟兄姊妹們,這話怎麼說?大衛為甚麼要住在山寨?大衛為甚麼要離開猶大?不就是怕掃羅嗎?不是怕掃羅抓拿他嗎?在這荒涼的山洞地帶是比較安全一點,但是進入猶大,那豈不是把自己暴露在掃羅的眼前嗎?掃羅要抓拿他,他不是被捉的危險性增加了很多嗎?但是神差遣先知從另外一個地方來到他那裏,對他說:『回猶大去。』為甚麼要回猶大去?回猶大是暴露在掃羅的眼前,那為甚麼要回去呢?輕微的說,神讓他再次學習信心依靠神。這是非常表面的,你往深一層去看、你就看見神在大衛身上的帶領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都不會忘了,大衛是已經受膏作王的,雖然他現在還沒有坐上寶座,但是他的地位必須要對。這個地位要對是透過兩件事情來說明。頭一件,你不能住在山寨,你不能住在山洞裏,這是強盜住的地方。你現在是王阿,你不能在這樣的光景裏邊生活。雖然環境好像沒有要給你顯出作王的實意,但是你的地位還是王,你不能像那些強盜一樣在那裏藏身。這是頭一點。第二點是你是作王的,你是猶大支派的,猶大支派是承受神的應許來接上王的寶座的。

 

弟兄姊妹記得,雅各臨死的時候給他兒子們宣告前途,不是這麼說嗎?他說:『圭必不離開猶大,杖也不能離開猶大,因為君王要從你那裏出來。』我們一看到王這個地位的時候,你沒有辦法不想到猶大,因為它是承受神的應許來顯明國度和王的。大衛現在也是王,雖然他還沒有得看王位,但是他的地位一定要對,他必須回到猶大去。當時先知來給大衛這樣的一個帶領,很明確的在信心裏去摸到那個很深透的東西,不僅僅是外面的安排,而是見證的實際。我們感謝讚美我們的神!

 

在每一個屬祂的人身上,一切的帶領都是朝着這一個方向的,一面是讓我們經歷祂是我們的保護,一面是讓祂的見證顯出來。我們感謝讚美主!神從來不會在人的身上作而不帶着屬靈的意義的,神絕不會把我們推往一些眼看是危險的地帶,叫我們在那裏受難處。神也從來不會把一個恩典賞賜給我們,衹是叫我們喜樂一下而不認識祂。神的工作都是帶着屬靈的意義的,這是大衛在那裏一直學的功課。

 

離棄神權柄的掃羅

 

現在,我們來看人的比較,這邊說到大衛學功課,那邊就說到掃羅在恩典中的墮落。掃羅的眾臣僕在那裏侍立的時候,他一想到大衛,他就生氣了。他對他的臣子說:『你們每個人都偏向大衛,你們都沒有把我放在眼裏。你們當的官是誰給你們當的?大衛給你們當的嗎?不是我掃羅給你們的嗎?我這樣對待你們,你們都是幫助大衛來對付我,連我的兒子約拿單都是這個樣子。』弟兄姊妹們,看看掃羅這個光景是甚麼?

 

他衹看見自己,他好像覺得自己是有權柄的,他衹看到自己是豐富的,是他把各種各樣的豐富和地位賞賜給跟隨他的人。他衹看見他自己,他忘記了他是怎麼樣的站出來,正因為現在他衹看見他自己,底下就接二連三的做了更多的糊塗事。說是做糊塗事,還是給他說得好一點,事實上他實在是在胡作非為。在他發脾氣的時候,廿一章裏那一位叫多益的出現了。他聽見掃羅在發脾氣,他就說:『我在祭司家裏看大衛怎樣怎樣。』掃羅一聽就光火,他馬上把那個祭司叫來,也把他的全家叫來。

 

他就說:『你當祭司,你為甚麼不為我求問神,卻去幫助我的仇敵大衛說話?』祭司亞希米勒就回答了一些話,他說:『大衛很好,大衛是你的女婿,他向你很忠心,神很用他,我不僅現在為他求問,我一直以來都為他求問。至於你說大衛要謀反,那些事我完全不知道,沒有那一回事。』掃羅一聽就更冒火了,他就說:『把這些祭司們都殺掉。』當時他的手下沒有一個敢動手,因為這些人雖然是跟隨掃羅,但是他們良心還沒有失去,他們還知道甚麼事該作,甚麼事不該作,尤其是叫他們去殺死神的祭司,這個事情更不敢作。

 

因為他們都知道,祭司都是受神的膏立而侍立在那裏的。掃羅看到臣子們不動手,他就更光火了,他就叫那位多益說:『你去殺他們。』結果這位以東人,他也不知道甚麼叫祭司,也不知道耶和華是誰,掃羅叫他去殺,他就去殺了。不僅是把帶到掃羅面前的祭司家中的大小都殺了,他還跑到祭司住的城裏,把祭司的家族都殺了。

 

仰望而享用安息的大衛

 

祭司亞希米勒有一位兒子叫做亞比亞他,衹有他一個人逃脫,逃到甚麼地方去呢?逃到大衛那裏去,就把這個事情告訴大衛。我們現在轉過來看大衛,大衛聽見了這個消息,大衛就說:『那日我看見多益在那裏,我就知道一定要出事,你父全家的性命,都是因着我的緣故。』頭一件事你看到的,大衛把那個責任承擔過來,你整個父家的死亡都是因着我一個人。現在你就留在我這裏,你不必怕。

 

為甚麼?因為尋索你命的,也就是尋索我命的,你跟我現在已經是聯合在一起了。用新約的話來說,現在我們已經合一在一起了。要對付你的,就是要對付我的,現在你留下,你留下來就能安全了。為甚麼大衛敢說這個話?因為大衛已經知道,他所有的安全的保證,不是因為他手下有幾百人。如果衹是看見幾百人的話,他必須要看見掃羅的手下有幾千幾萬人,所以幾百人沒有甚麼了不起。

 

大衛能說出這樣的話,『你留下就安全,因為你我已經合一了。而我呢!我所有的雖然是微不足道,但是我是神的眼目所看顧的。神既然看顧我,祂也就看顧你,因為你我已經合一了。還有,你是被神膏立的祭司,我是神所膏立的王,我們都是神膏立的,我們如果緊緊的靠着祂,膏立我們的神絕不會輕易放棄我們,所以可以放心留下來,這裏是安全的。弟兄姊妹們,我們這樣去體會當時大衛的心意,我們就能領會新約裏主的話怎樣來發表祂的心意。

 

羅馬書第八章那裏不是這樣說嗎?『神既不愛惜祂的兒子,為我們的罪捨了,豈不也把萬物和祂一同白白的賜給我們麼?』弟兄姊妹,你看,這是神的心意,神既然毫不保留的把祂的兒子給了我們,祂還有甚麼留下不給我們呢?這也是大衛的詩篇上說的,『神沒有留下一樣好處,不給那些敬畏祂的人人。』

 

生命成長的過程

 

弟兄姊妹在這裏你看到,大衛怎樣能寫出那樣的詩篇?你看大衛在神面前有了看見。這些事情若發生在掃羅身上,掃羅甚麼都看不見。但是這事發生在大衛身上,大衛就看見神的手,就看見神的自己,他看見神的自己和神的手,他就知道他該選擇的道路。我們實在感謝讚美神!大衛在學習屬靈的功課上面,是一步一步的長進,當然他的生命也就一天過一天的成長。

 

剛才我們也題到,屬靈的功課沒有一下子就可以學完的,屬靈上的豐富,是我們一步一步的去領會的。一些難處,翻來復去在我們身上出現了,又再出現了,又再回去。今天勝過一些難處,這一個勝過難處的光景,維持了幾天的功夫,幾天以後,我們又回到同一的難處裏去。有時我們就想,明明是已經對付過了,明明已經是讓神拆毀過了,怎麼現在又出來呢,弟兄姊妹,這是我們的經歷,大衛也是這樣。

 

因為大衛在生命成長的過程裏,過了一段平順又得勝的日子,他下去了,神伸手把他帶起來,一直往上走了一些路。好像是好了,又多學了一點功課。按着人來看,那可是差不多了,自己的感覺也會是這樣,我學了好些功課,我也得勝過來了,今後沒有甚麼屬靈的難處可以把我壓制了。啊!弟兄姊妹,不是這樣的。因為,我們的對頭不是別人,牠是撒但,加上我們的自己,撒但不住用牠的東西來挑動我們這個人。

 

我們想,撒但有膽量跟神對抗,牠是有相當的能力,牠也有相當的豐富的,當然牠也有相當的智慧,牠來作我們的對頭,牠來惹動我們,我們是沒有辦法抵擋的,我們衹能跟着牠去。但是感謝神!神知道,祂要仇敵在我們面前蒙羞,我們必須在生命上面追求成長。所以在我們一生的年日裏,一直看到神沒有給我們放假的時間,從來沒有告訴我們說:『某某人,你忙了那麼久,現在可以過一個假期。』

 

我們看,我們自從認識主以來,神不住的給我們學習功課,因為祂要我們在生命上有成長,一直長到成熟。那好,我們現在進到二十三章看一看,神把大衛又帶到一個新功課裏,這一個功課可以這樣說,神要讓大衛學習脫離人的自己。大衛學習脫離人的自己,我們從他的經歷上來看,廿三章是開始,過去是讓他不信任自己而信靠神。但是單是信靠神還是不夠,單是會不信靠自己還不夠,還要更進一步脫離人的自己。

 

神怎樣領大衛去學習這個功課呢?現在大衛就住在猶大地,有人就跑來告訴大衛說,非利士人攻擊基伊拉,就是把這樣的一個消息告訴大衛。弟兄姊妹,你想大衛心裏該怎樣想呢?為甚麼你們不去告訴掃羅?他是王。你告訴我,不能解決問題的,你們去告訴掃羅才可以,我現在要保護自己還感到力不從心,你告訴我這個消息有甚麼意思?按着一般的情況,是不是會這樣想?

 

我自身難保,我怎麼還能擔別人的擔子?這是很自然的反應,為甚麼是自然的反應?因為活在自己裏面嘛,首先考慮的就是自己嘛,考慮自己的得與失。我還不能自保,我怎麼能擔你的擔子呢?但是感謝神!你看大衛現在他在神面前是長進了。弟兄姊妹,你別忘記,他衹是有四百人,自己暴露在掃羅的追趕底下,你還敢去應付非利士人嗎?如果是一般人來說,連想都不去想這個問題。但是在那個時候,大衛裏面就有個催促,神既然讓我知道這件事情,那我該怎麼做呢?

 

他就說:『我去求問神。』他就去求問神。『神啊!現在非利士人來騷擾祢的百姓,我去攻打他們,可以不可以?我去對付他們,可以不可以?』神給他的回答說:『可以,你可以去把基伊拉救過來。』弟兄姊妹留意,當時跟隨大衛的人的反應是甚麼?就是像剛才我所題的一樣是不是?當時大家一聽,他們說:『大衛你說甚麼?我們在這裏,自己還感覺懼怕,何況我們現在要離開我們的基地,去攻打在基伊拉的非利士人,這個是我們不能去的。』

 

人說了很多話,都是說不能去,但是神對大衛說,你可以去。人都說不能去,究竟是去還是不去?神的引導就是去,按着人的理由就不能去,這就叫大衛作難了。在這樣難的光景裏怎麼作解決呢?感謝神!大衛沒有在那裏絞腦汁,大衛就說:『我再求問神,神啊!我去打非利士人,你要不要我得勝?』神說:『你去,』結果大衛就去了,果然打敗了非利士人。

 

脫離人自己的恩怨

 

但是大衛這次學的功課並不在這裏,這一個功課對大衛來說是已經有一點老練了,他真是衹聽神的話,不聽人的話。但是這一次的功課,重點不在這裏,因為這個事情還沒有完。大衛救了基伊拉,這消息很快就傳到掃羅的耳中,掃羅馬上調了軍隊去追趕。掃羅在說:『哎呀!神把他交給我了,現在他跑進個有門有閂的城,那我就是在甕中抓鱉了。』這個消息也給大衛知道了,掃羅要來了,那怎麼辦?怎麼去應付掃羅呢?他就去求問神,他求問的就是這樣,『聽說掃羅要出來追趕我,他究竟會不會來?如果他來的時候,基伊拉城裏的人,會不會把我交給他?』

 

神就告訴他說:『如果你在這裏,掃羅一定來,這城的人也一定把你交給掃羅。』好啦!弟兄姊妹們,如果你是大衛,你在這樣的環境裏,你是怎麼想?你說:『基伊拉人還有良心嗎?我們是拼了命來救你們,現在掃羅要來追趕我,你們竟要出賣我。』若是這個意念很強烈的出現在大衛的心思裏,我們想基伊拉城的人會怎麼樣?肯定大衛在撤退出來的時候,把他們都殺光。『我是有恩典給你們的,你們竟然這樣反過來對付我,你們該死。』誰該死?大衛如果這樣做,在大衛這邊是很有理由的。但是感謝神!大衛沒有這種心思。

 

在他裏面衹看到神的手在調動掃羅,也在調動基伊拉人的心。他沒有把眼睛盯在人的身上,衹看見人的動作,他還是把他的眼睛盯在神的手那裏。所以他就不管當時環境對他有利或是沒有利,他衹知道跟隨神的動作。在平常的日子跟隨神的動作是比較簡單,但是大衛當時的環境要跟隨神的動作就沒有那麼簡單。不簡單的地方在那裏?他必須要放下人的恩怨問題,如果不能脫離這樣的感覺,他就沒有辦法跟隨神的動作。律法上也有這樣的允許,『以血還血,以牙還牙。』人的道理更說得入骨了,『有仇不報非君子。』

 

弟兄姊妹你看,從律法來看,大衛可以這樣做。從人的道理來說,大衛更可以這樣做。但是感謝神!在大衛的裏面沒有恩和怨的問題,他衹看見神的動作。你對我好,我當然也對你好。你對我不好,我還是對你好。因為我不是看見你,我是看見神。神既然允許這些事情發生,我就越過人所有的一切,去接受神所作的。我忘記了我對你好,我也忘記了你對我不好,我衹知道是主要領我這樣走。我們感謝主!大衛這一次學的功課就是學這一點,是在信靠神的基礎上來學習脫離人的恩怨。

 

更寬廣的經歷神的負責

 

離開基伊拉以後,當然他的行蹤就暴露了,掃羅就出來追趕他,追趕到一個很接近的地步,一直追趕到瑪雲的曠野那裏。大衛和跟隨他的人在山的這一邊,掃羅的軍隊在山的另一邊,掃羅的軍隊已經團團的把大衛圍困起來,大衛的確是很危險。但是感謝神!就在最危險的時候,有情報來給掃羅說:『非利士人又來啦,你趕快回去對付他們。』就在這個骨節眼的時間裏,掃羅不能不撤退。這是神伸出手來的拯救,所以大衛就把那一個地方改了一個名字叫西拉瑪希羅結。

 

甚麼意思?就是『逃亡者的磐石。』弟兄姊妹們,這實在是太美了。『逃亡者的磐石』,在那裏有保護,在那裏有安全,在那裏很穩固。但真的是那地方嗎?不是那個地方,而是在那地方所經歷的神。所以我們歸納起來,在這一段的日子裏,神讓大衛學了甚麼功課呢?從消極那一面說,他學習脫離自己。在積極的那一面說,他經歷了神作他的安慰。他怎麼知道神是他的安慰呢?弟兄姊妹們,從祭司亞比亞他來到他那裏,他就知道了,神並沒有忘記他,因為不僅是亞比亞他來,連祭司所穿的以弗得也帶來了。

 

以弗得就是在舊約的時候,人求問神的方法,因為在以弗得裏面有兩個東西,弟兄姊妹都知道,求問神就要藉着那兩個東西,就是烏陵和土明。現在神把那求問神的方法帶到我這裏,神就成了我隨時可以求問的,大衛裏面感覺到安慰。還有,當掃羅知道大衛離開基伊拉以後,我們看到約拿單又要來找他。約拿單來找他的時候,跟他談了一些話,那些話主要的內容有兩句。『你一定要作以色列的王,我一定要作你的宰相。』我雖然是掃羅的兒子,我應該作王,但是我知道,神不是這樣安排,是你去作王,我甘心去作你的宰相。

 

弟兄姊妹們,你留意這個人在大衛那裏出現,帶給大衛何等的安慰,這些安慰是神給大衛的,這是大衛在積極的那一方面所經歷的。還有,大衛也經歷了神的界線。也就是說,他經歷了神做事情完全是有分寸的。是神要作的,神一定要作成功,如果神不要做的,甚麼都不能越過神的界線。我們讀箴言書的時候,不是看到有那麼幾句話麼?我們詩歌本上有一首詩歌,就是用箴言書上的字句來寫的,『祂使軟沙作海的界線,波浪雖狂不能進前。』弟兄姊妹,就是那麼一回事,神有祂的界線,神定規祂的界線。祂所不允許的,誰都不能越過,是祂所定規要作成的,誰都不能攔阻。

 

所以我們看到,我們的主是拿着大衛的鑰匙,祂關了就沒有人能開,祂開了就沒有人能關。弟兄姊妹,這是甚麼?這是神的界線。現在,神就讓大衛經歷這一點,所以雖然是很危急,已經被圍困起來了,但是在最危急的時候,神的拯救就在那裏顯明出來,不晚也不早。太早,我們沒有看見神的手,太晚,我們就沒有機會看到神的手。正好,不早也不晚,就是在最危急的點上,神的手就伸了出來。我們感謝神!大衛的詩篇有很多這樣的字句,『祢是我的山寨,祢是我的盾牌,祢是我的磐石,祢是我的拯救,祢是我的高臺。』

 

我們感謝讚美主!大衛所學的屬靈功課,都是直接從生活裏面去經歷出來的,經歷是必須人按着神的話來跨出自己的那一步。現在人衹是知道神是可信靠的,但是他們從來不踏出他們信靠神的第一步,那他們怎麼去經歷神是可信靠的?神啟示祂自己,這是神的責任。按着神的啟示,我們踏出我們該踏那一步,那是我們的責任。許多人不願意負起這個責任,卻願意接受神的豐富。在得救的事上是可以的,但在生命成長的事上是不可以的。從大衛走過的路上,我們看見這是生命成長的路,也是作王的道路。神今天就是領着我們走在這樣的一條路上,但願大衛所經歷的原則,我們也能領會得過來,也跟隨上去。

 

 

撒母耳記上預查(二十一至二十三章)(于宏潔)

 

撒母耳記上 預查

21-23

 

21章,大衛逃到挪伯和迦特

大衛逃到挪伯,向亞希米勒求助;另外,他逃到迦特,本來想投靠亞吉王。1-9節,大衛來到祭司亞希米勒那裡,他非常的窘迫潦倒,掃羅對他的追逼使他必須離鄉背景,忍餓、漂泊。大衛在祭司這裡甚至撒謊,為了向祭司要五塊餅,或是別樣的食物。在釋經學曾經講過,聖經上的榜樣, 神是要我們學習可以作榜樣的地方,並非每個細節都要模仿。大衛在這裡撒謊,有人說可能是為了不連累祭司,但最後還是讓祭司全家都被殺害。

 

大衛得助於亞希米勒

大衛為什麼不去別的地方要餅,而來這裡要餅呢?第22章,多益出賣大衛時,就說到『亞希米勒為他求問耶和華,又給他食物。』(撒上22:10) ,所以可以知道大衛來找亞希米勒,是為了想明白 神在他身上的帶領,或前途是怎樣。大衛來找祭司,看看能不能在這裡得到幫助,卻沒想到給他們帶來殺身、滅族之禍。祭司不僅為他求問,給他食物,而且把殺非利士人歌利亞的刀也給了大衛,讓大衛在曠野漂泊有自衛的武器。雖然祭司給他的時候,並不知道這些事,但是對大衛來說,這些都是他需要的。當然這裡也留下一個伏筆,就是掃羅的司牧長,就是(Head Shepherd)負責管理掃羅王所有的牛羊牲畜的以東人多益,他看見了這件事,所以後來他出賣了祭司,也殺害了他們。

 

大衛在亞吉王面前裝瘋

10-15節,大衛逃到迦特王亞吉那裡,他一來到亞吉那裡,馬上就被別人認出來。大衛為什麼這麼迷糊呢?大衛當初殺的歌利亞,也就是迦特王啊。大衛投奔亞吉,可能覺得這裡是一個比較安全的地方,掃羅不會到這裡來找他;而且他從少年人到現在更成熟一點,別人也許認不出他來。沒有想到,他一來,馬上就被認出來了,而且很希奇的是,11節『亞吉的臣僕對亞吉說:這不是以色列國王大衛嗎?』他們也都知道大衛受膏,也尊重大衛,稱他是以色列的國王。大衛聽到這些話,他一點不輕鬆,反而更緊張,更害怕,因為他跟非利士人是對立的,他殺了非利士人,非利士人大敗也是因為大衛,非利士人多少家庭裡的勇士被殺,也都是因為大衛帶下來的得勝。所以,大衛心裡就害怕,他立刻有個非常不尋常的舉動,12-13  大衛將這話放在心裡,甚懼怕迦特王亞吉, 就在眾人面前改變了尋常的舉動,在他們手下假裝瘋癲,在城門的門扇上胡寫亂畫,使唾沫流在鬍子上。』這時,大衛的心裡是非常痛苦的,外面裝瘋賣傻,逗人發笑,可是我相信他心中是在流淚,是在受苦的。一個受膏的君王淪落到這個地步,是非常可憐。接著,他被亞吉趕走了。

 

詩篇是大衛靈程的記載

21-23章,後面的很多章也都是這樣,讀撒母耳記讓我們從歷史、事蹟的角度,來認識發生在大衛身上的事。從歷代志是讓我們認識大衛在事奉方面的事。詩篇是大衛在屬靈經歷上的記載,也是他整個心路歷程的記載,他向 神的禱告,他的心境都是藉著詩篇發表。我們有很多的詩篇,可供大家參考。大衛在亞吉王面前假裝瘋癲之後寫的詩篇34篇,一開頭他居然就說『  我要時時稱頌耶和華,讚美祂的話必常在我口中。我的心必因耶和華誇耀。(1-2)』34篇字裡行間充滿了他心情低落的描述。4節,講到他的恐懼;5節,講到他的蒙羞;6節,講到他一切的困苦、患難;18節,講到他傷心,他靈性痛悔;19節,講到他多有苦難。雖然他的心情低落,卻能在這些處境中指明了出路,並且給人帶來了榮耀的盼望。

 

例如:他講到恐懼-34:4『我曾尋求耶和華,祂就應允我,救我脫離了一切的恐懼。』

講到羞辱-34:5『凡仰望祂的,便有光榮;他們的臉,必不蒙羞。』;講到痛苦-34:6『我這困苦人呼求,耶和華便垂聽,救我脫離一切患難。』;34:18-19『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義人多有苦難,但耶和華救他脫離這一切。』;他甚至鼓勵我們-『34:8  你們要嘗嘗主恩的滋味,便知道他是美善;投靠他的人有福了!』我們都很喜歡詩篇34篇,很難想像它是大衛在這麼大的恐懼、受羞辱、艱難、困苦裡寫出來的。大衛叫我們都來嘗嘗主(中文『主恩的滋味』是加上去的),就知道祂是美善,投靠他的人有福了。34:9-10『 耶和華的聖民哪,你們當敬畏祂,因敬畏祂的一無所缺。少壯獅子還缺食忍餓;但尋求耶和華的,什麼好處都不缺。』

 

大衛第一反應恐懼、要死裡逃生,因為第22章告訴我們,他就逃到亞杜蘭洞。但當他再回到主面前禱告時,寫下了詩篇34篇,他裡面對 神仍然是充滿了讚美,甚至說『讚美 神的話要常在口中』。這就是大衛偉大的地方, 神一關一關的帶他經過各樣的苦難,卻讓他第一手的經歷 神。在這些痛苦、低落的心情,艱難的處境,危險的逼迫裡,到底出路在哪裡?怎樣靠著 神我們可以成長、成熟,甚至得勝?所有在主裡的苦難,都會叫人的生命更純淨,更成熟,與 神的關係也更親密、更真實。這是我們在大衛身上看見的。希望所有目前在苦難中的弟兄姊妹,都不要灰心。世人在地上常常是白白受苦,或是無可奈何、無所逃遁,而且必須面對。但是 神兒女們,當我們活在主面前的時候,沒有一個苦難是不經過 神的過濾和許可的,祂讓最好的福分臨到我們,祂也禁止祂旨意以外的禍害來傷害我們。

  

22章,大衛逃至亞杜蘭洞

22:1『大衛就離開那裡(亞吉),逃到亞杜蘭洞。』他心裡還是被恐懼、逼迫壓著,所以他逃走了。22:1-2『他的弟兄和他父親的全家聽見了,就都下到他那裡。凡受窘迫的、欠債的、心裡苦惱的,都聚集到大衛那裡。大衛就作他們的頭目,跟隨他的約有四百人。』撒上30:22『跟隨大衛人中的惡人和匪類』。這些窘迫潦倒,甚至惡人和匪類,他們雖然知道大衛潦倒,有危險,被追殺,可是在大衛身上的吸引力,讓他們願意來投靠他。雖然他們跟著大衛很可能會死,他們也不見得有大衛那樣的信心,但是他們卻願意跟著大衛。從大衛的一生看過來,尤其看到大衛的勇士,很多人都是跟著大衛,然後被大衛改變成 神家大能的勇士。

 

亞杜蘭洞其中有一個意義(A Testimony to Them),就是他們的見證。這些人真的是被 神改變,從匪類、惡人、受窘迫的、欠債的、心裡苦惱的,因為跟著大衛王,最後潛移默化,生命都被改變。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鼓舞,我們一點不比惡人、匪類差,我們好好跟隨耶穌,跟隨我們的大衛王,祂也要來改變我們。

 

大衛在洞裡的經歷

詩篇57142篇,都是講到大衛在洞裡的經歷。當然大衛住洞的經歷很多,但是這也很可能是他在亞杜蘭洞的經歷。57篇一直是我很喜歡的一首詩篇。大衛在非常艱難的時候,57:4『我的性命在獅子中間;我躺臥在性如烈火的世人當中。他們的牙齒是槍、箭;他們的舌頭是快刀。』在這樣的環境裡,他卻向 神禱告,57:2『我要求告至高的 神,就是為我成全諸事的 神。』一方面他向 神禱告,另一方面他又說,57:7-8『 神啊,我心堅定,我心堅定!我要唱詩,我要歌頌!我的靈啊,你當醒起!琴瑟啊,你們當醒起!我自己要極早醒起。』

 

環境會壓到我們沒有力量禱告,甚至我們連歸向 神的勇氣和力量都沒有,這個時候是我們使用意志最重要的時刻。意志是用來歸向 神的,意志最大的功用就是讓我們的心轉向 神,因著我們轉向 神,我們能夠在主面前得到應時的幫助和力量。當大衛歸向 神的時候,他能寫出詩篇57:9-11節這麼偉大的詩-『主啊,我要在萬民中稱謝祢,在列邦中歌頌祢!因為祢的慈愛高及諸天;祢的誠實達到穹蒼。 神啊,願祢崇高過於諸天!願祢的榮耀高過全地!』11節是重複第5節。他在這麼艱難的環境,碰到這麼多的壞人,而且為他的腳設下網羅,在他面前挖坑想要陷害他,但是他卻能信心堅定,唱這樣的詩歌。

 

在撒母耳記下23:13和歷代志上11:15,記載大衛住在亞杜蘭洞時,三十個勇士中有三個人到亞杜蘭洞來見大衛,他們知道大衛很想喝伯利恆城門旁井裡的水,他們就跨過非利士人的營地,冒死打了水給大衛喝。大衛在苦難中,人還是這樣服氣他、愛他,願意來滿足他。我相信這也是 神恩待大衛,讓他在艱難中仍有一些扶持、效忠他的人在旁邊,和他一同度過艱苦的環境。這些勇士後來都被列在大衛勇士的行列裡,也是非常寶貴的。

 

22:1-3,講到大衛就逃到摩押地去,求摩押王容他的父母親搬到這裡。但是22:5『先知迦得對大衛說你不要住在山寨,要往猶大地去。大衛就離開那裡,進入哈列的樹林。』摩押是外邦人,大衛的曾祖母路得就是摩押人,所以他們多少還是有一點親家的關係,大衛等於把他的父母送到曾祖母老家,到摩押王那裡投靠。但是迦得卻提醒他不要住在這裡,叫他往猶大地去。這雖然是短短的記載,但是非常寶貴,因為先知迦得在這個時候,他忠告、直言不諱地勸大衛要離開對人的信靠,順服地回到苦難中,回到 神所量給他的環境,回到猶大地,回到自己的本國,在這裡經歷 神,面對 神,而不要躲在摩押,投靠別人。迦得和大衛在這件事上,兩個人的生命都需要成熟,兩個人都偉大,才能有這樣的表現 ── 一個敢直言不諱;一個能夠謙卑接受別人的提醒。

 

6-10節,掃羅是用功名利祿吸引別人來跟從他,他說『耶西的兒子能將田地和葡萄園賜給你們各人嗎?能立你們各人作千夫長、百夫長嗎?(7節)』掃羅叫人跟他,並不是唯才是用,或是以德服人,他乃是用權勢、好處、產業來吸引人。8節『你們竟都結黨害我!我的兒子與耶西的兒子結盟的時候,無人告訴我;我的兒子挑唆我的臣子謀害我,就如今日的光景,也無人告訴我,為我憂慮。』兒子挑唆臣子謀害他,這是根本沒有的事。他被別人陷害的,被別人孤立,沒有人為他憂慮,他是用這種方法來得人。

 

掃羅藉多益的手殺了祭司的全家

我們看見什麼樣的領袖就吸引什麼樣的人,這也是屬靈的原則-肉體就吸引肉體,屬靈的就吸引屬靈的。磁鐵吸不了泥巴、沙土,但是它吸得了鐵。今天我們裡面是什麼樣子,就吸引同樣性質的人和我們在一起。掃羅藉著以東人多益的手殺了祭司的全家,這是非常殘忍的一件事。掃羅叫他殺祭司,但是多益為了討好掃羅把整個挪伯城的祭司八十五人殺了,『又用刀將祭司城挪伯中的男女、孩童、吃奶的,和牛、羊、驢盡都殺滅。(22:19)』這種的殺法是當初要除滅異族, 神叫神百姓進迦南地除滅那些罪惡滔天的迦南七族才這麼作的。結果掃羅他們居然對神家的祭司下這樣的毒手。17節『掃羅就吩咐左右的侍衛說:你們去殺耶和華的祭司……掃羅的臣子卻不肯伸手殺耶和華的祭司。』請大家特別注意,祭司前面一再加了形容詞『耶和華的祭司』。膽大包天,居然敢去殺 神的祭司。大衛連割掃羅的衣襟,心裡都受責備,知道這是耶和華的受膏者。這些祭司都是事奉 神的人,是屬 神的人,是 神家屬靈的領袖,而他們居然去碰耶和華的祭司,而且殺了全家,裡面卻一點兒也不知道敬畏 神,這是很可怕的事。

 

亞比亞他投奔大衛

20-23節,講到亞希米勒的兒子亞比亞他投奔大衛,大衛對他說『你可以住在我這裡,不要懼怕,因為尋索你命的,就是尋索我的命。你在我這裡可得保全。』這就是大衛的擔代,領袖的風範,他用他的命保了亞比亞他。我們插出去要說一下,亞比亞他很可惜,在列王記上,他因為和約押一起跟著亞多尼雅想背叛,想擁護亞多尼雅作王,所以被所羅門廢掉了。王上2:26-27節『你回亞拿突歸自己的田地去吧!你本是該死的,但因你在我父親大衛面前抬過主耶和華的約櫃,又與我父親同受一切苦難,所以我今日不將你殺死。所羅門就革除亞比亞他,不許他作耶和華的祭司。』這是他晚年的光景,很可惜。

  

23章,大衛拯救基伊拉

大衛給我們留下一個最好的榜樣,就是凡事求問 神。當大衛聽說『非利士人攻擊基伊拉,搶奪禾場。』其實他自己已經很多艱難,自顧不暇了,可是他聽見 神百姓又被非利士人欺負(大衛是有責任感、有使命感的人,他真的是心在神家,愛護神百姓),『所以大衛求問耶和華說:我去攻打那些非利士人可以不可以?耶和華對大衛說:你可以去攻打非利士人,拯救基伊拉。 跟隨大衛的人對他說:我們在猶大地這裡尚且懼怕,何況往基伊拉去攻打非利士人的軍旅呢?(2-3節)』基伊拉也是在亞杜蘭洞附近。第4節『 大衛又求問耶和華。耶和華回答說:你起身下基伊拉去,我必將非利士人交在你手裡。』所以大衛去了,救了基伊拉的居民。

 

7節『 有人告訴掃羅說:大衛到了基伊拉。掃羅說:他進了有門有閂的城,困閉在裡頭,這是 神將他交在我手裡了。』你就曉得,說‘出於 神,是 神的旨意’,不能隨便說的。你發現,任何人都可以這麼說。到底是不是出於 神,底下我們很明白就可以知道 ── 絕對不是。大衛知道掃羅要害他,大衛馬上就請剛剛投奔他的亞比亞他把以弗得拿過來。申命記33:8『論利未說:耶和華啊,你的土明和烏陵都在你的虔誠人那裡。』事奉 神的祭司,他們藉著烏陵和土明來尋求 神的旨意,所以他們可以明白 神在他們身上的帶領。

 

10-14節,講到大衛又再三的求告 神:掃羅為了我的緣故會不會來這裡滅城?基伊拉會不會把我交在掃羅手中? 神都回答他了,說:『掃羅必下來;必交出來。』大衛再三的禱告、求問,所以不僅可以讓他逃避許多的危機,在積極方面他更是能夠知道 神的帶領是什麼。讀第14節,我們心裡也很安慰,大衛雖然常常在曠野裡,可是『掃羅天天尋索大衛, 神卻不將大衛交在他手裡。』掃羅可以用各樣的方法、詭計,調兵遣將,處處追逼大衛,但是 神不將大衛交在他手裡;掃羅天天尋索也沒有用,因為大衛在 神的手中,大衛藏在 神愛的深處。這真是一個 神所悅納的器皿。 神不交,掃羅再有辦法,都是枉然的。

 

15-29節,讓我們再次看見大衛被掃羅追逼的經歷。有一個短暫的機會,大衛和約拿單會了一次面,這是大衛和約拿單最後一次的見面。約拿單雖然堅固他說『不要懼怕,我父掃羅的手必不加害於你。你必作以色列的王,我也作你的宰相。(17)』兩個人雖然立了約,但是仍然各走各的路。這是約拿單走受苦的路跟不上的地方,很可惜。

 

西弗人一再地出賣大衛,把大衛的消息出賣給掃羅,叫掃羅來追殺他,詩篇54篇特別講到這樣的經歷。大衛知道這些事時,就寫了詩篇543節『他們眼中沒有 神。』到了4節他說『 神是幫助我的,是扶持我命的。』英文在第4節的前面,大衛加了一個Behold! God is my helper.),大家要注意聽『 神是我的幫助』;雖然強暴的人尋索他的命,這些人眼中沒有 神,但是你們要注意『  神是幫助我的,是扶持我命的。』這是大衛的禱告。

 

以東人多益出賣祭司,大衛為了這件事寫了詩篇52篇。52:1-2節『你為何以作惡自誇?你的舌頭邪惡詭詐,好像剃頭刀,快利傷人。』52:4-6『詭詐的舌頭啊,你愛說一切毀滅的話。 神也要毀滅你,直到永遠;他要把你拿去,從你的帳棚中抽出,從活人之地將你拔出。義人要看見而懼怕,並要笑他。』我們去參考一下大衛在這些經歷裡寫下來的詩篇。

 

23:24-29,西弗人告訴掃羅大衛在什麼地方,掃羅就派軍來追殺,在瑪雲的曠野,四面圍住他,想要拿獲他們,把整個山都圍住了。有人說這很可能就是詩篇27篇的背景。詩篇27篇是我們每個人都很熟悉,也很喜歡的經文。我們只記得後面大衛的禱告『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華,我仍要尋求: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瞻仰祂的榮美,在祂的殿裡求問。(27:4)』可是我們常常忽略了27篇的背景,27:3,他說到『雖有軍兵安營攻擊我』,這是講到他寫這首詩的處境 ──『軍兵安營攻擊我』。所以有人說很有可能是大衛在瑪雲曠野被西弗人通報,掃羅來圍困他的時候大衛寫的詩 ──『耶和華是我性命的保障,我還懼誰呢?雖有軍兵安營攻擊我,我的心也不害怕;雖然興起刀兵攻擊我,我必仍舊安穩。』因為祂把我藏在他帳幕的隱密處,將我高舉在磐石上。現在我得以昂首,高過四面的仇敵;我要在他的帳幕裡歡然獻祭,我要唱詩歌頌耶和華!』如果我們把這些背景配著讀的話,就更會被這些詩篇感動。

 

撒上23:27『忽有使者來報告掃羅說:非利士人犯境搶掠,請王快快回去!』再次看見是 神的手,把即將臨到的災難、傷害給撤回。23:28『於是掃羅不追趕大衛,回去攻打非利士人。因此那地方名叫西拉哈瑪希羅結。』英文有兩個意思:(Rock of Parting),就是隔離的磐石,就是分開來的磐石。在那個地方分開來了,苦難和神所揀選的器皿分開來了,仇敵的詭計和大衛分開了,或是叫做(Cliff of the Escape),那天 神保守了大衛,讓他脫離了。西弗人,從約書亞記15:55節可以知道他也是猶大諸城之一,在希伯崙城東南邊大約五里路的地方。西弗人出賣了大衛,為了討好掃羅,為了得到好處。這也是講到讓  神寒心的地方 ── 不知道屬靈的分辨,也不知道敬畏 神,更不在乎 神的旨意,只在乎人的好處、人的權勢。求 神保守我們能夠清心愛主。

  

【小組討論】

 

1、在你遇到困境或逼迫時,你的出路在哪裡?怎樣在 神量給我們的環境中成長、成熟,甚至得勝?

 

2、詩篇是大衛心路歷程的記載,其中哪篇是你最喜歡,也是你個人最得著幫助和激勵的一篇?

 

3、當我們面臨環境的重壓或身心的痛苦時,幾乎沒有力量向 神禱告。這時,如何使用我們的意志來歸向 神?從祂尋得應時的幫助?

 

4、大衛「凡事求問 神」是我們的榜樣,這不僅讓他逃避了許多危機,也使他知道 神的帶領是什麼。你在哪些事上會去尋求 神的旨意?哪些事就不太會去向 神禱告?請分享你的經驗或想法。

 

 

禱告:

主啊!求祢祝福我們讀的這段話語。讓我們看見大衛是在祢的手中,不管掃羅要怎樣傷害、追殺他,但是他永遠都被祢保護,是祢不將大衛交給掃羅;不管掃羅天天想要尋索他的命、加害他;不管掃羅怎樣圍困他,但是主啊,祢保護了那些敬畏祢,又投靠祢的人。主,求祢讓我們這一生,也都學習活在祢的保護中,讓我們住在至高者的隱密處,也就往在全能者的蔭庇下。主啊,求祢祝福我們的交通和學習,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從撒母耳記上看時機(二十二章)(劉銳光)

 

撒母耳記上廿二章   自助助人

        逃亡是痛苦的事﹐居無定所﹐然而在這樣的環境﹐人仍有可以幫助別人的機會﹒
一﹒在亞杜蘭洞   v.1-5)
       
大衛在迦特不能久留﹐於是回到猶大人的亞杜蘭洞繼續流亡﹒但就在這時有四百人來投靠他﹐除了他自己的家人之外﹐凡是受窘迫的﹑欠債的﹑心裡苦惱的都就了他來﹒他成了這些人的避難所﹐投靠站﹒自己好像還是自身難保﹐卻成了別人的幫助﹐讓人和父母找到棲身之處﹒
       
人生難免有時會落在逆境﹐自顧不暇﹐但其實只要我們肯願意﹐我們仍可以在這樣的處境中幫助他人﹒世上有許多人的境況是可憐的﹐他們極需人提供援助﹒什麼人最能體貼﹑幫助他們呢?豈不是同病相憐的人麼﹗
       
逆境中不要自棄﹐也許它是我們服事同等處境的人的機會﹒

. 在哈列樹林   (v.6-23)
       
大衛得先知迦得的指示﹐逃到猶大哈列的樹林﹐仍過著逃亡生活﹒
 1
﹒痛苦的掃羅  (v.6-19)
       
大衛在山野逃亡﹐掃羅住在安舒的拉瑪﹐但在安逸環境
中的掃羅卻一點也不安寧﹒
       
他恐懼 (v.6)﹒ 他手裡拿著槍﹒在眾士兵重重保護下﹐手裡還拿著槍﹐豈不正表明他心靈裡的恐懼麼﹗
       
他覺眾叛親離(v.7-8)﹒他覺得人人「結黨害我」﹐「無人告訴我」﹐「我的兒子挑唆臣子謀害我」﹐「無人告訴我﹐為我憂慮」﹒許多人在他的身邊﹐但他覺得沒有一個人可以信任﹒環境安全﹐但心境一點安全都沒有﹒
       
他殺無辜(v.9-19)﹒恐懼中的掃羅聽了以東人多益的話﹐因恐懼濫殺無辜﹐他心中也不懼怕神﹐將在祭司城裡的祭司八十五個人和他們的家人全殺光﹒
       
掃羅使大衛在山野飽嘗逃亡之苦﹐可他在宮中也落在痛苦之中﹒忌恨使別人痛苦﹐也使自己痛苦﹐何必呢﹗
 2
﹒大衛收留祭司  (v.20-23)
       
亞比亞他是掃羅屠殺祭司城唯一能逃脫的人﹐他逃到大衛那裡求保護﹐大衛再次成為別人的避難所﹒自己在患難中卻成了別人在患難中的保護﹐這就是生命的價值﹗

 

 

殃及無辜(撒上廿二123) (臺北靈糧堂)

 

一、等候神(15)

大衛經過長時間的逃命,躲在亞杜蘭洞中,他的全家都來了,又有四百受窘的、欠債的、心中苦惱的人聚集跟隨他,他又往摩押王那說,「求你容我父母搬來,住在你們這,等我知道神要為我怎樣行。」(3節)當你為一些事困擾,達到精疲力竭時,不仿停下來,等候神,等你知道神要你怎樣行,再繼續前行;跟隨神前往是重要的,停下等候神也是重要的,「先知迦得對大衛說:『你不要住在山寨,要往猶大地去。』大衛就離開那,進入哈列的樹林。」(5節)得到神的指示,再重新出發!

二、假想敵(610)

掃羅誤以為大衛、約拿單、米甲、侍立在他左右的人都要害他,都是他的敵人,但事實上是他的假想敵;當一個人以自己為中心時,必患得患失,多憂多疑,看四周的人都是敵人,這是撒但的工作。

三、餘波蕩漾(1119)

丟一塊石子到池中央,引起水波向四周擴散,惡魔激動掃羅逼害大衛,也波及四圍的人。現在連祭司城中的男女、孩童、吃奶的、和牛、羊、驢,盡都被掃羅殺盡;罪是要向四周不斷擴散並殃及無辜。

四、知恩報恩(2023)

亞希米勒因大衛被殺,兒子亞比亞他逃脫,逃到大衛那,大衛收納保護他,大衛是知恩報恩的人。

默想

我應學習等候神,「等我知道神要我怎樣行」的功課。

回應

求主使我愛你,也愛人如己。

 

 

大衛在亞杜蘭洞(撒上廿二15) (臺北靈糧堂)

 

這是大衛生平中最奇特的一個時期,在他最窘迫的時候,有一群人來跟隨他,雖然這群人原本不怎麼樣,但日後在大衛的一生中,這群人卻成為一個個的勇士,大衛的領袖能力在此開始展現了。

一、大衛逃到亞杜蘭洞

大衛求助於撒母耳、約拿單、祭司,又逃到非利士,現在他走投無路,於是來到猶大山地,一個名叫「亞杜蘭洞」的地方。猶大山地有許多的洞穴,日後大衛逃躲掃羅,就在山地與洞穴中間流亡。他也因此成了洞穴詩人,大衛許多詩都稱耶和華為「我的岩石,我的山寨……我的磐石……我的高臺」(詩十八2)。此時,「他的弟兄和他父親的全家」(1節),可能也承受某種壓力,因此就離開伯利恒,來到亞杜蘭洞,與他一同居住。

二、跟隨大衛的四百人

此時,就開始了這奇特的景象,許多人來跟隨大衛。但是這裡的描述令人不敢恭維――「凡受窘迫的、欠債的、心裡苦惱的」,這群人顯然都是社會邊緣人,不見得是壞人,但至少在當時卻不見容於社會,或無路可走。這些人也許來避難,也許仰慕大衛的名聲,「大衛就作他們的頭目」,這些人一共「約有四百人」(2節)。日後我們看見跟隨大衛的人中,有許多的「勇士」,這些勇士是「奮勇幫助他得國」的(代上十一10);他們也來自各個支派,包括便雅憫、迦得、猶大、瑪拿西等(參代上十二章)。大衛的領袖才幹,就在這些不甚了了的人身上開始展開,他把流浪漢帶領成為勇士。大衛也治理他們,在與亞瑪力之戰中,大衛也定下分配戰利品的「律例典章」(撒上卅25)。

三、大衛安置父母于摩押

此時亞杜蘭洞已經變成要寨了,因此大衛把他的父母遷往「摩押」(3節),這是因為大衛祖先有摩押女子路得的血統,因此大衛與摩押有一份關係。

亞杜蘭位於伯利恒與迦特中間,還是離掃羅與非利士人不遠,因此「先知迦得」提醒大衛「要往猶大地去」(5節);於是大衛進入哈列的樹林,日後他也是越來越往南,向猶大曠野遷移。

默想

我是否在各樣的人中間,不抱怨他們不夠傑出,卻能帶領他們;由別人看起來不怎麼樣的人,帶領成為可以被主使用的人?

回應

親愛的主,正如保羅所說,我們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貴的也不多,但你卻揀選我們,讓我們一個也不能自誇。主啊,幫助我們看重你的揀選,,讓我們都能在你的時間表中成為大能的勇士,成為你合用的器皿。也幫助我能看重你在他人身上的揀選,能夠帶領你所託付我的人,進入你的命定,完成你的使命。阿們!

 

 

多益殺祭司(撒上廿二1119) (臺北靈糧堂)

 

因著接待大衛,祭司亞希米勒被掃羅的臣子多益所殺,以色列臣僕中無一人敢殺害祭司,但這多益是「以東人」,因此他不懼怕神。

一、多益告知祭司曾接待大衛

掃羅因大衛而生的焦慮越來越嚴重,以致他的行為舉止已經失常,他對臣僕們說:「耶西的兒子能將田地和葡萄園賜給你們各人嗎?能立你們各人作千夫長百夫長嗎?」(7節)他也抱怨無人向他供獻情報――「你們竟都結黨害我!我的兒子與耶西的兒子結盟的時候,無人告訴我……為我憂慮。」(8節)

此時,我們前次看見的「以東人多益」就開始挑撥說:「亞希米勒為他求問耶和華,又給他食物,並給他殺非利士人歌利亞的刀。」(10節)雖然這是事實,但多益的心態可議!約拿單曾在掃羅不安時,嘗試安撫他不對大衛做出不義之事,但多益卻似乎樂見掃羅謀害大衛。

二、多益殺害祭司全家

於是掃羅要人把祭司亞希米勒和他全家由挪伯都帶來,顯然掃羅預設祭司是要對他不利――「你為甚麼與耶西的兒子結党害我」(13節)。亞希米勒清楚地告知掃羅,他對掃羅與大衛之間的問題並不清楚――「這事,無論大小,僕人都不知道。」因此他接待大衛原本是合情合理的事――「我豈是從今日才為他求問神呢?」(15節)

然而掃羅的怒氣使他失去理智,他吩咐左右的侍衛去殺祭司,但是「掃羅的臣子卻不肯伸手殺耶和華的祭司」(17節)。唯獨多益說敢殺祭司,一共殺了「穿細麻布以弗得的八十五人」(18節),並將挪伯城中的男女、孩童、吃奶的,和牛、羊、驢盡都殺滅。為人臣僕者要在領袖不智的決定中勸阻,而不是激怒領袖行不義的事。

三、亞比亞他逃往大衛

祭司中僅有亞希米勒的兒子亞比亞他得以逃脫,他逃到大衛那裡,大衛聞訊哀傷不已,就做了詩篇第五十二篇,大衛邀請亞比亞他與他同住,亞比亞他就開始跟隨並服事大衛,經常為他求問耶和華(撒上廿三613)。

默想

我是否在別人的怒氣中,能分別出來,不與這怒氣有份,並且以智慧化解衝突?還是我興災樂禍看見有人因這怒氣遭殃?我是否會因害怕與嫉妒,做出傷害別人的行動?或者我可以仰望主,在凡事上尋求主的旨意,控制自己的怒氣?

回應

親愛的主,你說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是神的兒子。當我看見人與人的衝突時,幫助我知道如何尋求屬靈的和睦。當我自己被激動時,幫助我有能力看見事情的真象,不被自己的懼怕與偏見蒙蔽。讓我信任你的帶領,在人際關係中蒙你悅納。阿們!

 

 

嫉恨的殘忍(22623) (香港讀經會)

 

祈禱:   恩慈的主,我仰望你除去我心靈的不潔和污穢,使我滿有你的愛憐。

掃羅因嫉妒大衛,四處派人查察他的行蹤,當聽聞他在那裡時,便立即派兵去捉拿他。掃羅雖然手握兵權,也在身旁建立同族的親信(便雅憫人),但他卻經常對臣子說晦氣話,埋怨他們不忠心(78)。

當掃羅聽到多益的彙報,得知祭司亞希米勒接待和贈刀給大衛時,竟把祭司和他父親的全家召來,並以同謀叛亂之罪名把他們全部殺害。雖然祭司力陳大衛忠心的理據,又為自己和家人求情,但掃羅仍執意要殺滅祭司全家。當時沒有侍衛願意動手殺祭司,因怕得罪神,可是外族人多益卻沒有這樣的顧忌,既殺害了八十五名祭司,還兇狠地把祭司城的男女大小及牲畜屠殺滅盡(1819)。

當日祭司亞比亞他蒙神保守得以逃脫,並投靠大衛,大衛表示他心中有愧,因這悲慘是因他而起的,所以他應允要保護祭司,使他平安。

讀經至此,也許有人會問:「為何神容讓掃羅殺害祭司城內所有的人畜呢?神既可保守亞比亞他得以逃脫,為何不保守眾人可倖免於難呢?」這類苦罪問題很多時都是沒有確實答案的,因為在神的主權下,也會容讓惡人行惡傷害義人,卻會保守另一些義人的安危,像使徒時代神容讓雅各被斬,卻派天使救拔彼得(參徒12111)。無論如何,這些事顯明生命的主權是在神的手中,神讓祭司亞比亞他逃出來,藉他堅固大衛的信心,讓大衛知道,只要有神的保守,他的性命必得安穩。再者,神藉此安排一位祭司在大衛身旁,為要提醒他不論遇到甚麼事情,都應求問神的心意和引導。

神讓我們知道,連全職事奉者也不能倖免于人生的各樣苦難,甚至是生命的兇險。事奉神的人也會經歷難處,當我們經歷過後,便能明白身處各樣難處中的人的苦楚,更曉得體諒和安慰別人(參林後136)。對神忠誠的祭司亞希米勒,早已知道掃羅派多益監視自己是不懷好意的了,但他仍在威嚇的壓力下向饑餓者施憐憫,活出律法內愛人如己的精義,成為了千古傳誦的英雄人物。親愛的讀者,倘若你現正為義受苦的話,請不要灰心氣餒,因其中必有神的美意。願祂賜你信心、勇氣和能力。

 

 

血洗挪伯城    (撒上二十二:1~23)(臺北基督之家)

 

分享:大衛將父母親族安頓在摩押的米斯巴之後,就帶著跟隨他的人,游走在樹林間或山寨裡。這時候的大衛雖然名義上是個通緝犯,但是跟隨他的人卻是同心同德,而且有神同在、有先知同行。反觀掃羅,雖然名義上是一國之君,但是疑神疑鬼,總是懷疑部屬不忠,親族中有反叛的陰謀,而且離神越來越遠。

血洗挪伯城的事件,不只是證明了掃羅血腥、多疑、乖桀的性格,顯出他不合宜作王的問題所在,也證明掃羅已經膽敢與神為敵的事實。在掃羅心中,「作王」的價值已經超越一切,即便因此公然與神作對,也在所不惜。雖然當掃羅吩咐侍衛、家臣動手殺祭司的時候,沒有人願意作劊子手,掃羅仍未覺醒到,他棄絕祭司的同時,已經表明了棄絕神的態度。

這位原先蒙神揀選的「以色列的王」,怎麼會落入如此的光景,公然與揀選他作王的神為敵呢?我們一路將聖經讀來,豈沒有發現,遠離神的現象並不是一日一夜之間就發生的,而「遠離神的種子」卻是早早就栽種下去的。當掃羅不再尊崇神為第一,而將「作王」當作生命的第一優先時,「遠離神的種子」就已經種下,「與神為敵」只是快慢的問題了!

「血洗挪伯城」似乎象徵著,掃羅嘗試徹底清除神在他生命裡的權柄;其實在他僭越祭司權柄,替代撒母耳獻祭的時候,就已經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宗教只不過是要説明他達成夢想、目的的工具,而此時此刻的他已經不需要神來成就他的氣候,他又豈容祭司來幫助他的王位競爭者呢?基督徒們,我們的生命中是否有另一個「第一」,比神的價值更高呢?

回應:主耶穌!請禰永遠成為我生命中的第一。也求禰保守我永遠不容許另一個「第一」進入我的生活中。阿們!

禱讀:詩七十三:25~26                     

25.  除禰以外,在天上我有誰呢?除禰以外,在地上我也沒有所愛慕的。

26.  我的肉體和我的心腸衰殘;但神是我心裡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