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上全書綜合綱目 壹、綜合靈訓要義 【全書綱領】 一、撒母耳──最後的士師(撒上一至七章) 1.撒母耳的早年(一至三章) (1)身世(一至二章) (2)蒙召(三章) 2.撒母耳的中年(四至七章) (1)以迦博──約櫃被擄(四至五章) (2)以便以謝──約櫃歸回(六至七章) 二、掃羅──出於人意的君王(八至十五章) 1.掃羅的被膏(八至十二章) (1)厭棄真神為王(八章) (2)選立掃羅為王(九至十二章) 2.掃羅的墮落(十三至十五章) (1)僭越祭司職責(十三章) (2)固執剛愎自負(十四章) (3)故意違抗神命(十五章) 三、大衛──合神心意的君王(十六至三十一章) 1.少年為牧童──殺死歌利亞(十六至十七章) (1)蒙神選召(十六章) (2)殺死巨人(十七章) 2.青年為宮侍──受掃羅重用(十八至二十章) (1)與約拿單結盟(十八章) (2)遭掃羅嫉妒(十九至二十章) 3.壯年為亡命之徒(二十一至三十一章) (1)在迦特裝瘋(二十一章) (2)在亞杜蘭洞收容各方逃亡者(二十二章) (3)在基伊拉解困卻不得好報(二十三章) (4)在隱基底第一次寬饒掃羅(二十四章) (5)在巴蘭的曠野遇亞比該(二十五章) (6)在西弗的曠野第二次寬饒掃羅(二十六章) (7)在洗革拉經歷神奇妙的安排(二十七至三十一章) 【本書中的人物對比】 一、哈拿:將兒子的終身奉獻歸給神(撒上一28) 以利:尊重兒子過於尊重神(撒上二29) 二、以利:當那些日子,言語稀少,不常有默示(撒上三1) 撒母耳:神將自己的話默示撒母耳,由他將話傳遍以色列地(撒上三21) 三、非利士人:神的手攻擊約櫃所到之處(撒上五9,11) 以色列人:約櫃在基列耶琳許久,以色列全家都傾向耶和華(撒上七2) 四、掃羅;沒有遵守神的命令(撒上十三13~14;十五11) 大衛:遵著神的吩咐去行(撒下五25) 五、約拿單:勇敢衝鋒陷陣,不愛權位,信守承諾(撒上十四13~15;二十三17) 掃羅:有時膽怯,害怕王位被奪,不守承諾(撒上二十八5;十九6,11,31) 【撒母耳身兼三職】 一、神前事奉的祭司 1.自幼即在殿中事奉神(撒上二18) 2.及長時時為會眾獻祭(撒上七9~10) 3.特以禱告有功效聞名: (1)因母親的禱告得以出生(撒上一10~28) (2)由祈求而得名(撒上一20) (3)為以色列人呼求而爭戰得勝(撒上七10~13) (4)在家中築有祈禱祭壇(撒上七17) (5)藉祈禱向主傾心吐意(撒上八6) (6)以不常代禱為有罪(撒上十二19~23) (7)甚至有時為人終夜哀求神(撒上十五11) 二、為神說話的先知 1.自幼即蒙神向他說話(撒上三1~8) 2.為神說的話沒有一句落空(撒上三19~21) 3.開辦先知學校(撒上十8~9) 三、最後一代的士師 1.巡迴各地審判以色列民(撒上七15) 2.判案公正,毫不徇私(撒上十二5) 【本書中大衛的優缺點】 一、優點: 1.為父親牧羊,任勞任怨(撒上十六11) 2.擅長彈琴,出名的樂師(撒上十六18) 3.受兄長欺壓,仍不以為意(撒上十七28~30) 4.不畏懼巨人強敵,敢於接受挑戰(撒上十七32) 5.熟練甩石戰技,運用遠距殺敵戰術(撒上十七40,50) 6.全心信靠神,高舉神的名(撒上十七45~47) 7.兩次寬饒不殺掃羅(撒上二十四1~7;二十六6~12) 8.善待瀕死的埃及少年人(撒上三十11~12) 9.將所擄財物平分給因疲乏留守的二百人(撒上三十23~25) 10.將「大衛的掠物」分送猶大各地的長老們(撒上三十20,26~31) 二、缺點: 1.多次說謊話(撒上二十28~29;二十一1~6;二十七9~10…) 2.佯裝瘋癲(撒上二十一10~15) 3.多娶妻妾(撒上二十五42~43…) 4.隨己意而行(撒上二十七1~4) 5.發現洗革拉被洗劫時先哭後禱(撒上三十1~11) 【大衛與掃羅相異之處】 一、大衛:是神選立的君王(撒下七8~16) 掃羅:是人起意所立的君王(撒上十23~24) 二、大衛:是合神心意的(徒十三22) 掃羅:在意人的稱讚(撒上十八6~8) 三、大衛:王位(藉著主耶穌)存到永久(撒下七29) 掃羅:神棄絕他作王(撒上十五23) 四、大衛:寬厚仁慈(撒下九;代下十九2) 掃羅:殘暴狠毒(撒上二十30~34;二十二11~19) 五、大衛:饒恕人(撒上二十六) 掃羅:不饒恕人(撒上十四44;十八9) 六、大衛:認罪悔改(撒下十二13;二十四10) 掃羅:被指責時撒謊(撒上十五10~31) 七、大衛:有勇氣(撒上十七;代上18) 掃羅:懼怕膽怯(撒上十七11;十八12) 八、大衛:與神和好(詩四8;七11) 掃羅:與神隔絕(撒上十六14)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撒母耳記上註解》 貳、其他綜合綱目 【兩個不認識神的祭司】 經文:撒上1:3; 2:12-17,22-25,34; 4:4,11,17 引言: 祭司是代表百姓向神獻祭贖罪的,他們對神必須有認識。神在出埃及記28-29及39章,利未記1-10章等對祭司的事奉都有特別的教導,要他們認識神,之後才好事奉神。可是這裡兩個祭司都不認識神。 一.這兩個祭司是否沒有經過訓練?不是。 1.他們的父親教導他們,只是他們不聽(2:25)。“還是不聽”,可見以利是多次的教導;他們不聽,還是教導。 2.其父可能把神的律法教導他們,但他們不遵行神的律法所定獻祭的事,而自己隨心所欲的定了罐鼎釜鍋。那些都是不法的,因神所定的只有祭壇。 3.有好榜樣他們不學習。撒母耳的敬虔是他們最好的榜樣,但他們不學習(2:11,18,26)。神特別安排撒母耳,是要教導他們。 二.他們是如何的不認識神 1.不認識神是公義的,有罪惡必受審判。他們搶祭物就是以強暴待人。 2.不認識神是輕慢不得的,所以擅自改了律例。目中無神的人,常以自己比神更聰明。 3.不認識神是聖潔的,膽敢在會幕前行淫亂,放縱情欲。 4.不認識神是無所不在的,且遍察全地。以為只要背著父親就可以搶祭肉,行姦淫。 5.不認識自己蒙揀選為祭司是神的恩典(2:28)。所以存邪惡的心隨意行事。 6.不認識神隨時可以興起人來代替他們的職分(2:35)。 7.不認識神不是一個可迷信利用的偶像(4:4,11)。 三.不認識神而作祭司的結局 1.搶奪神的東西(2:13-16),以祭物肥己(2:29)。 2.藐視神的東西(2:17),看聖物為平常。 3.令人厭惡親近神,不獻祭給神(2:17小字)。 4.踐踏祭物,就是輕看寶血贖罪的功效(2:29,來10:29)。 5.引人犯罪(2:22,24)。 6.叫神的名受羞辱(4:11)。 7.叫神向他的家發怒,叫他的父親憂傷而死(4:17-18)。 8.神的榮耀離開以色列家(4:21-22)。 9.神定意殺他們(2:25)。 四.當如何認識神 1.接受長輩的指示(3:7-9)。 2.心靈當儆醒,以清潔的心隨時與神交通(3:10)。 3.當記住主的信息和教訓(3:11-14)。 4.當忠心傳遞信息(3:18)。 5.時刻敬畏神,經歷神的同在(3:19)。 結論: 我們都是準備事奉神的人,願我們都作個先認識神而後事奉神的僕人。 ──
黃彼得《簡明查經講章大綱》 【一個合祂心意的人】 經文:撒上13:14 引言: 大衛被神稱為是個合祂心意的人(撒上13:14)。他如何合神心意? 一.忠於職守(撒上16:11)。 二.生活聖潔(撒上16:13)。 三.善於服事(撒上16:17-23)。 四.友愛弟兄(撒上17:17-22)。 五.敬愛神(撒上17:26)。 六.專心靠神(撒上17:45)。 七.願死在神手中(代上21:13)。 結論: 願我們都作個合神心意的人! ──
黃彼得《簡明查經講章大綱》 【神的僕人撒母耳】 讀經:撒上1:20-24 2:18、26 3:1 19-21 一、時代背景:士師時代的末了“國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以色列民屬靈光景最荒涼的時候(士21:25),以利年紀老邁,兩個兒子是惡人,不認識耶和華,沒有屬靈的接班人興起。 二、撒母耳屬靈的母親——哈拿(撒上1:9-18) 1、合神心意,許願的禱告而得的兒子,撒母耳名字的意思是“從耶和華那裡求來的”。 2、乳養孩子,直到斷了奶,今天的教會中,屬靈的母親在那裡呢? 三、經過斷奶 1、向世界斷奶,信徒剛得救時,大都求地上的恩典,但不能老是如此(林前3:1) 2、向神的祝福斷奶,向恩賜斷奶,“前要的是恩賜,今要賜恩者”(詩歌221首) 四、經過奉獻 1、三隻公牛,“牛”預表有能,當將你最好的獻與主。 2、一伊法細面,細面是麥子經過多次受苦而成的,一個主所用的人也必須經過十字架的對付。 3、一皮袋酒,“酒”在聖經中多是指愛情(歌1:4)不是半皮袋,我們要為主的緣故肯割愛,將全般的愛獻給主。主要求我們更深的愛他。(約21:15-18) 五、穿上以弗得,其上有十二支派的名字,年紀輕輕,滿有負擔,“幼年負軛,這原是好的。”(撒上2:18 哀3:27)“侍立”在神前,表明他是與神面對面。 六、神與人越發喜愛他(撒上2:26)表明他在人面前有美好的見證,神的僕人們的事奉該與生活連在一起,彰顯出基督的生命。 七、謙卑與殷勤,又有儆醒的靈,在以利面前學習事奉神,敬重年長的老僕人,夜間一連四次起來(撒上4:10)神將他的話啟示撒母耳(撒上3:11-14) 八、撒母耳長大了(3:19-21) 1、耶和華與他同在; 2、“從但到別是巴所有的以色列人都知道耶和華立撒母耳為先知”眾百姓的印證。一個器皿的興起,所有的弟兄姐妹都有回應的。 3、神的話臨到他,神所興起的人必定神在他身上有託付。 4、忠心任責傳揚神的話“撒母耳就把神的話傳遍以色列地。” 5、像他母親那樣是一個會禱告的人(撒上7:5-17 12:1-5) 因著撒母耳的興起,影響了整個時代,從士師時代帶進了列王時代,使整個以色列民帶進復興的轉機。 ── 王國恩 【掃羅的違命】 讀經:徒13:22 撒上13:8-14 15:1-3 20-23 一、掃羅所蒙的恩典: 1、本來屬於便雅憫支派,不配作王的。(撒上9:1) 2、原是去找“驢”的。(預表尋求世界的), 3、神卻揀選他作以色列的王。 二、神廢去掃羅的王位,是因他不聽神的話,不常求問神,喜歡自作主張。 三、他犯了二次大罪: (一)妄自獻祭 1、沒有信心依靠神,他見敵人增多,百姓離去,單看環境,看不見環境後面的神。 2、沒有學習等候的功課。那一次主耶穌吩咐彼得去釣魚就是給他學習等候的功課。(太17:27) 3、不認識神作事的法則,妄自獻祭,像可拉党、烏西雅一樣。(參民16:10-11 代下26:16-20) 4、犯罪之後推卸責任。 (二)違背神的命令 1、神的命令——滅絕亞瑪力人(參出17:14-16)亞瑪力人預表人的肉體,屬肉體的人不得神的喜歡。 2、亞瑪力人的歷史 (1)是以掃的孫子(創17:14-16) (2)出埃及時與以色列民作對,殺害後邊軟弱的人(申25:17) (3)以東人多益殺害神的祭司(撒上21:7 22:18) (4)當以色列人遭難的日子,他們反而幸災樂禍,乘機搶東西,並拆毀城牆(參城11-14 詩137:6) (5)亞甲族的哈曼作以色列人的仇敵,要殺害以色列全民族(斯3:1、6) (6)新約聖經中的三個希律都是以東人。①殺害伯利恒男孩的希律(太2:16)②殺害施洗約翰的希律(太14:9-10)③殺害雅各的希律(徒12:1) 3、憐惜亞甲,愛惜上好的牛羊,這是表明依人看來以為好的肉體。 4、不肯謙卑認罪,只是一味的講理由,推卸自己的責任。(撒上15:14-15 20-21) 5、驕傲自大,以為自己打了勝仗,不認識恩典,竟為自己立紀念碑(撒上15:12) 四、嫉妒大衛,失去愛弟兄的心,最後竟去求問交鬼的婦人。 五、掃羅的結局 1、神離開他,有靈附在他身上(撒上18:10) 2、王位被神廢去(代上10:13-14、徒13:22) 3、死於基列波山(撒上31:3-4) ── 王國恩 【亞比該跟從大衛】 讀經:歌1:4 撒上25:2-11 23:31 39-42 一、正常追求的人必定被主所吸引,主要求我們乃是“快跑”的跟從祂。歷代以來不少被主大愛所吸引的聖徒確是為主而活,甘心為他擺上一切。但也有的人是遲慢、或停頓,故此生命不長進。 二、被主吸引的原因乃是在乎認識主寶貝的自己。 三、拿八對大衛的態度(大衛可預表受苦的基督) 1、不認識大衛是誰?信徒不愛主的原因乃是不認識主的自己。 2、拿八雖然蒙了大衛那麼大的恩典,竟然忘恩,反而羞辱大衛的僕人。 3、只知吃喝快樂,醉酒糊塗,死到臨頭還不知道,是個愚頑的人。 四、亞比該的聰明和見識(她裡面有啟示) 1、預備禮物快快去見大衛:200餅、100葡萄餅、200無花果餅、2皮袋酒、5只收拾好的羊、5細亞烘好的麥穗。信徒愛主要抓機會。 2、先在大衛面前承認自己的虧欠和得罪。 3、認識大衛是神所膏、所愛,是義人,蒙神保守,將來必定作王。 4、知道拿八是惡人,沒有好的結局,一定受神的報應。 五、拿八死後,亞比該可得自由,也可以預表信徒靠主脫離律法的轄制,在基督裡得自由。 六、大衛顧念她,要娶她為妻,認識主的人主必定顧念他。 七、亞比該立刻起來往大衛那裡去,一個心被主吸引的人再沒有任何的過慮和遲疑,必定是“快跑”的跟隨祂! 八、亞比該的謙卑,自認不配“洗我主僕人的腳”像我們這樣不好的人對於主實在是何等的不配。 九、“帶著五個使女……”“願你吸引我”“我們”就快跑跟隨你“被吸引的只有女子一人,但能帶動眾童女來一同愛主。” 願神藉著聖靈在我們身上作改變的工作,帶領一切愛主的人進入榮耀。(羅8:29-30) ── 王國恩 【神合用的器皿(撒母耳的生命長大)】 讀經:約10:10下 撒上1:20、24 2:26 撒上3:1 19-21 7:15-17 12:1-5節 一、主的心願不但要我們得生命,並且要得更豐盛的生命。使徒約翰本來號稱火雷子,因跟隨主變成愛的門徒,生命長大成人,所以寫約翰福音講生命。1-7章生命,8-12豐盛的生命,13-21更豐盛的生命。 二、撒母耳的生命長大:(當時背景:土師時代) 1.生了一個兒子,名叫撒母耳(求來的)有一個屬靈的奶媽。 2.斷了奶(向世界斷奶)。 3.經過了奉獻的一生:①公牛:最寶貴的。②細面:經過對付白而細,③一皮袋酒:將完全的愛獻給主,遠離世界愛情。 4.年紀雖輕卻有負擔:(撒上2-18節) 5.有美好的生活見證(2:26節),神與人越發喜愛他。 6.謙卑:在以利面前事奉耶和華。 7.有開通的耳朵,能儆醒在神面前(四次) 8.得著啟示3:11-14節。 三、生命長大了的事奉: 1、神立他為先知(神言人)。 2、耶和華與他同在, 3、神得著一個合用器皿,神的話有了出口。 4、忠心盡責(21節),“傳遍以色列地” 5、成為一個禱告的職事:7:2-4節, 6、能將一切榮耀歸給神7:12節(壇)。 7、一生一世事奉神:撒上7:15-17 12:1-5節。 ── 徐大年 【老祭司之曠職】 一、以利的機會 1、以出身論 2、以職分論 3、以時代論 二、以利的失敗 1、心靈內的失敗 (1)眼目昏花(三2) (2)已經睡熟(三2) 2、家庭中的失敗——以利極大的失敗,在於未能教養子女,使他們早認識神(二12) (1)靈生命非由血氣而生 (2)真道德非由教育產出 3、事工上之失敗 (1)就宗教方面說——當時的聖殿已經成了犯罪的地方(二11-17,22-25),獻與神的聖物,已經被踐踏,以事奉神的聖事,成為罪行了 (2)就治國方面說——在宗教方面既已腐敗不堪,在治國方面,更無成績之可言,以致強鄰壓境,國亂民愁,到了不堪收拾的地步 三、以利的結局 1、陷民於罪 2、聖職被褫 3、家破國危 ——賈玉銘《聖經要義》 【撒上一至四章】 一、哈拿的禱告 二、養育就是事奉神 三、把最心愛的奉獻給神 四、以利尊重兒子過於尊重神 五、會幕門前事奉的婦人 六、撒母耳得神與人的喜愛 【幼年神交的概母耳】——祭司而先知式的末一個士師(一-七章) 一、撒母耳之幼年神交 二、撒母耳之奮興會眾 1、基列耶琳之預備(七2-4) 2、米斯巴之祈禱會(七5-11) (1)聚集以色列眾人,在米斯巴禱告 (2)在米斯巴打水、澆在耶和華面前,表活水之澆灌 (3)禁食認罪 (4)獻羔羊與耶和華為燔祭 (5)蒙神聽允他們的禱告,呼求耶和華,就聽允他們 (6)神為他們爭戰,“當日,耶和華大發雷聲,驚亂非利士人,他們就敗在以色列人面前。” (7)追殺敵人,直到伯甲——牧地 3、以便以謝之見證石(七12-14) (1)為紀念 (2)為見證 (3)為謝恩 (4)為警告 三、撒母耳之巡視各地(七15-17) ——賈玉銘《聖經要義》 【撒母耳:神破例選召的可拉後裔,拿細耳人】 一、
經過生產之苦,引出神的旨意(一章)(參加四19) 二、罪惡引出神的旨意,設立大衛君王引向萬王之王耶穌基督(二-六章) 三、事奉的開始審判以色列人背叛神的罪惡,使民歸向神 四、一生膏抹二個王,一個是掃羅,另一個是大衛王,直到路終(廿五1) ——《撒母耳記上》聖經研讀 【淫亂罪(二)】 一、令你的愛人愁苦心碎,悲痛哭泣(撒上1:1-28) 1.多重要的一個山地 (1)以法蓮——加倍結果子的 (2)拉?瑪瑣非——二守望塔 2.多美好的一個祖系 (1)蘇弗——蜂房 (2)托戶── (3)以利戶——神是主 (4)耶羅罕——a.撫養的b.他業蒙恩c.被愛的 (5)以利加拿——a.神所預備的b.神所創造的 3.多賢慧的一位佳妻 (1)哈拿──a.恩典b.恩惠 4.多愚昧的一種作法 (1)為何要再娶一妻呢? (2)是因哈拿長得不美嗎? (3)是因哈拿為人不好嗎? (4)是因哈拿不會生育嗎? (5)是因急著要兒子嗎? 5.多表面的一種愛意 (1)給雙份只會讓人更加嫉妒 (2)給雙份一人能吃得下嗎? (3)給雙份不過一年一次而已 (4)肉愛能代替心愛嗎? (5)肉雖雙份,痛加百倍 6.多潑辣的一個對頭 (1)大大激動她 (2)年年激動她 (3)為要氣死她 (4)毗尼拿── a.珍珠b.珊瑚 7.多辛酸的一句慰語 (1)夫對妻說:有我不比十個兒子還好嗎? (2)妻沒有說:真的嗎?何以多娶一妻呢? (3)夫該說:有(妻)你不比十個兒子還好嗎? (4)妻應說:有我不比十個妻子還好嗎? 8.多沉痛的一種禱告 (1)在神面前 (2)痛痛哭泣 (3)不住祈禱 (4)傾心吐意 9.多冤枉的一次誤會 (1)被最高長者祭司錯判 (2)以為她喝醉了 (3)厲問她要醉到幾時呢? (4)責備她不應該喝酒 (5)甚至看她為不正經?的女子 10.多寶貴的一種得著 (1)建立在應許上 (2)未得著心已握 (3)得一子勝千萬 (4)獻一個得五個 (5)感恩的話如凱?歌 11.多偉大的一位母親 (1)被刺激時不說話 (2)轉而向神多禱告 (3)許願還願真做到 (4)產出時代的工人 (5)帶進國度有功勞 二、使老以利家破人亡,不得好死(撒上2:12-17、22-36,3:11-14, 4:1-22) 1.家三口的名字意義 (1)以利:a.崇高的b.我的神c.主是崇高的 (2)何弗尼:a.戰士b.戰鬥者c.強壯 (3)非尼哈:a.銅?嘴b.蛇嘴c.會說話 2.二少年的重大惡行 (1)膽大包天 (2)奪肉肥己(撒上2:13-17) (3)苟合行淫(撒上2:22) 3.為父母的特大責任 (1)“生”他或她 (2)“養”他或她 (3)更要“教”他“管”她 4.家教上的最大失敗 (1)未領兒女從小來認識神 (2)太尊重兒子過於尊重神 (3)知子作孽未嚴厲禁之罰之 5.老年時的莫大悲哀 (1)聽見外人投訴兒女的惡行 (2)家中代代經?曆白頭送黑頭 (3)甚至嚴重到一日同死幾人 6.最怕神的榮耀離開 (1)一離開,爭戰就失敗(4:1-11) (2)一離開,肯定會死人(4:18-22) (3)一離開,居所必敗落(2:32) 三、令掃羅王的大將衝動,國位告終(一)——豈有此理 1.竟敢(既然)不要神作王,真是罪上加罪 (1)神乃最好的王 (2)厭棄神的帶領 (3)想像列國一樣 (4)神可以依從你 (5)你早晚必後悔——睜大眼睛 2.瞧瞧人世間的王(撒上8:9-18) (1)必受王管轄(8:9-11) a.“二派”為他效力賣命 b.“五取”供他享受養身 (2)必因王悲哀 a.轉來哀求神 b.神也不應允 (3)必與王同亡(12:25) a.在戰場上同亡(31:6) b.在改朝換代時同亡——誰?還怕你 ── 佚名 【自神權統治到君主立憲】 一、撒母耳:最後的士師(一-七) 1、他之出生及青年期(一-二) 2、他之呼召及事奉(三) 3、他之時代與工作(四-七) 4、結論:七15-17 二、掃羅:最早的君王(八-十五) 2、他之初期功勳(十--十二) 3、他之晚期失敗(十三-十五) 4、被棄:十五23,28,35 三、大衛:最偉大的王(十六-卅一) 1、他受撒母耳膏立(十六1-13) 2、他在掃羅面前事奉(十六14-廿) 3、他的逃亡期(廿一-卅) 4、掃羅之死:卅一 ── 巴斯德《撒母耳記上研究》 【撒母耳終身的事工】 一、為最後的士師 1、他是一個巡行的士師 2、他是一個公正的士師 二、為重要的先知 1、乃年最幼小的先知(三1-8) 2、乃言無不應的先知 三、為特別的祭司 1、自幼在殿中事神 2、時而為會眾獻祭(七9-10) 3、特別替百姓代禱 (1)藉母親禱告而生 (2)由祈求而得名 (3)賴祈禱拯救同胞(七2-13) a、藉祈禱使會眾大大奮興 b、藉祈禱勝過敵人 (4)藉祈禱向主傾心(八6) (5)以不常代禱為有罪(十二19-23) (6)有時為人終夜哀求(十五11) (7)家中築有祈禱祭壇(七17) 四、為神學的院長 1、先知學院自拉瑪伊始 2、神道學院為拉瑪遺風 ——賈玉銘《聖經要義》 【撒母耳是一個巡行的士師】其巡行之地有四: 一、伯特利——進神殿 二、吉甲——除罪行……罪都輥去了 三、米斯巴——守望樓 四、拉瑪——拜神之地;這四個地方是緊相連的。 ——賈玉銘《聖經要義》 【以迦博與以便以謝(四章至七17)】 一、以迦博——神榮離開(四至六章) 1、約櫃遭擄掠(四章) (1)人的謬見 (2)神的訓教 2、約櫃顯能力(五章) (1)偶像傾倒 (2)人生災病 3、約櫃被送回(六章) (1)獻賠罪禮物 (2)牛直行大道 二、以便以謝(七2-14)——得救磐石 1、基列耶琳之長期等待——森林城 (1)待小撒母耳長成 (2)待全會眾除掉偶像(七2-4) 2、米斯巴之奮興大會(五至六章) (1)共同禁食 (2)大眾認罪 (3)聽憑審判 (4)澆水神前 ——賈玉銘《聖經要義》 【撒母耳記上第六至七章】 一、非利士人的屈服(六1-9) 二、約櫃的回歸(六10-七2) 三、撒母耳的領導(七3-17) ——《每日研經叢書》 【吉甲立王之罪(八1-22,十一14至十二25)】 一、不以神為王即犯吉甲之罪——何處蒙恩多何處犯罪多 1、表面的原因 (1)大有用之人老亦無用 (2)不見用之人未必無用 2、實際的原因 (1)不要神作王 (2)要仿效列國 二、不以神為王乃是根本之罪 1、他們乃是厭棄我 2、是照素來所行(八8) 三、不以神為王即人罪中之罪 四、不以神為王即總括一切的罪 ——賈玉銘《聖經要義》 【掃羅作王的資格(撒上九至十一章)】 一、健美絕倫(九2) 二、魁梧奇偉(十13) 三、忠實可託(九3) 四、堅忍耐勞(九4) 五、善體親心(九5) 六、謙遜卑微(九21;十16,22,26;十一13;參4,7,11~12;十五17) 七、寬宏大量(十27;十一12~13) 八、勇敢過人(十一6~9) 雖是如此,掃羅還是隨從了自己的私意,違背了主的命令(撒上十三8~14),故此他失去了王位(撒上十五1~23) ──
丁良才《經題模範》 【掃羅正之生平】 一、當選為王的掃羅——高人一頭——代表自我(九至十四章) 1、自我的真相 掃羅正是表明自我的真相 (1)對神——自專自主——占神的地位 (2)對人——自高自大——高人一頭 (3)對己——自私自利——崇拜自己 2、自我的表像 (1)像是很謙卑(十22) (2)像是很容讓(十27) (3)像是很屬靈(十9- 13) 二、中途失敗之掃羅 1、違命——憐借亞甲王 2、受責——聽命勝於獻祭 3、被棄——你既厭棄神命 三、末運堪痛的掃羅——自我肉體難免的結局(十六至卅一章) 1、為惡魔所附(十六14-23) (1)一個受膏為王的如何又為惡魔所附呢 (十六I4) (2)惡魔何以從神那裡來擾亂他呢 2、妒迫賢能(十六19-23) 3、交鬼拘魂(廿八1-19) (1)有言確為撒母耳上來 (2)有言系婦人欺哄掃羅 (3)有言是撒但的作為 4、終於自戕(卅一章) ——賈玉銘《聖經要義》 【掃羅王:憑肉體事奉神的王】 一、天然人超眾,高過眾人一頭,運用自己才能任意妄為,領導百姓背離神的旨意(參撒下一24) 二、僭越祭司獻祭的職分,神棄絕的開始(十三1-14) 三、存留當滅的亞瑪力美物,違抗神命,愛惜肉體,不肯毀滅(十五1-9)(申七26) 四、為己樹立紀念碑,是巴別塔的再現,奪取神的榮耀(十五10-12) 五、追逼大衛,嫉妒至死,屬肉體的逼迫屬靈的(十八8)(加四29) 六、殺害85個祭司,藐視神權(廿二18) 七、求問交鬼的婦人,帶來身亡(廿八8-14) ——《撒母耳記上》聖經研讀 【約拿單之愛大衛】 一、愛的原因 1、因大衛的犧牲 2、因大衛的謙卑(十七57-58) 3、因大衛之被選 二、愛的量度 1、勝於父子之愛 2、勝於愛婦女之愛 3、勝於愛自己之愛——人的愛原有差別,約言之可分三等: (1)即愛人為己 (2)愛人如己 (3)愛人無己 三、愛的實行 1、同心契合(十八1-3) 2、樂於奉獻(十八3-4) 3、不惜犧牲 4、甘讓王位(廿三17) ——賈玉銘《聖經要義》 【為什麼大衛是合神心意的人
】 一、信靠耶和華的名,勝過歌利亞 二、向神心存誠實、專心順從 三、大衛與神同在,神與他同在 四、對神存敬畏的心、對仇敵滿有愛心 五、為建聖殿預備材料 六、謙卑,認罪悔改 ——李慕聖《工人大衛》 【合神心意的大衛】 一、為神所愛 二、為人所愛 三、為友所愛 1、約拿單愛大衛如同自己的性命 2、甘讓王位 3、勝於婦女之愛,——或勝於愛女子之愛 ——賈玉銘《聖經要義》 【大衛之幼年】 一、大衛的地位 1、在家庭中的地位是父親最小的兒子 2、在歷史中的地位是舊約時代唯一的人物 3、在宗教中的地位,大衛於宗教中最要的事功,即建造聖殿 4、在天國中的地位即以其國位為天國之預表 二、大衛的信仰 1、信心的潛動 2、信心的表顯(十六13) 3、信心的得勝(十七31-54) (1)信心的經驗 (2)信心的兵器 (3)信心的倚靠 (4)信心的目的——“使普天下的人都知道以色列中有神” (5)信心的勝利 三、大衛的預備 1、為兒童時期——靈性的訓練 (1)家境之預備——大衛之靈德確有血統上特殊關係,原為猶大支派,即王族之裔(代上二10-15) (2)事業之預備——大衛年稍長,即為羊牧,常引領群羊,至芳草之苑,清水之濱,洵為樂事 (3)神交的預備——于兒童牧羊時代,所受最大的訓練工夫,即在神交方面,以在曠野的安靜生活,更使他深深地認識了神 2、作臣僕時代——信德的操演 3、逃亡時期——品格的鍛煉 四、大衛的事功 1、為大宗教家大衛 2、為大音樂家 3、為大軍事家 4、為大政治家 五、大衛的過失 1、多次言謊(廿28-29,廿一1-6) 2、佯為瘋癲(廿一11~12) 3、隨己意行(廿七1-4) 4、多娶妻妾(廿七3,卅5) 5、先哭後禱(卅1-11) ——賈玉銘《聖經要義》 【危險地生活(二十七1-二十八2)】 一、大衛的懷疑(1) 二、大衛的墮落 1、他與神子民的敵人同住 2、又用謊話去瞞騙別人說他是他們的一分子 3、更預備幫助他們攻打自己的國民 ——《新舊約輔讀》 【神使人得恢復的慈愛(撒上二十九、三十章)】 一、在衰敗中,有勇士與大衛同甘共苦 二、神解救他的僕人遠離歧途。 三、神使用洗革拉的被焚,來對付大衛。 ——邁爾《聖經人物大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