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撒母耳記下第四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掃羅家亡】

    一、掃羅家兩個軍長弒君後拿著首級投奔大衛(1~8)

    二、大衛處決兇手,埋葬伊施波設的首級(9~12)

 

貳、逐節詳解

 

【撒下四1「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聽見押尼珥死在希伯侖,手就發軟,以色列眾人也都驚惶。」

   〔呂振中譯〕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聽見押尼珥死在希伯崙,他的手就發軟;以色列眾人也都驚惶。

   〔原文字義〕「發軟」下沉,落下;「驚惶」驚慌,害怕。

   〔文意註解〕「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聽見押尼珥死在希伯侖,手就發軟」:『手就發軟』意指渾身乏力、失去勇氣。

         「以色列眾人也都驚惶」:『驚惶』意指驚慌失措。

   〔話中之光〕()伊施波設是靠別人(押尼珥)壯膽的人。他沒有仰賴神,押尼珥一死,他就一無所有了。他遭遇危機、受到壓力,就被恐懼嚇倒。恐懼能使我們癱瘓,惟有信心與倚靠神能勝過懼怕(參提後6~8;來十三6)。只要信靠神,就能放膽地克服身邊的困難。

         ()伊施波設因立他為王的人死了,以至手足無措,以色列眾人也都驚惶。這正是靠人血氣膀臂,心中離棄耶和華之人的結局。作詩的人勸我們說:「你們不要依靠君王,不要依靠世人,他一點也不能幫助。他的氣一斷,就歸回塵土以雅各的神為幫助,仰望耶和華他神的,這人便為有福」(詩一百四十六3~5)。是的,「以耶和華為神的那國是有福的」(詩三十三12)

         ()押尼珥與大衛立約(參撒下三12),表面上能幫助大衛順利地登上以色列的寶座,成全神的旨意(參撒下三18)。但正如撒但主動要為神成就國度的計畫、許諾把「世上的萬國與萬國的榮華」(太四8)都賜給主耶穌一樣,這些事的動機、方法和目的都不是行在神的旨意裡,而是行在人的詭詐裡,背後更是仇敵的詭計;即使表面上成功了,實際上也是失敗的。因此,神伸出手來干預,允許「押尼珥死在希伯侖」,讓人的籌算和仇敵的詭計功虧一簣。

         ()神干預的結果,使「以色列眾人也都驚惶」,表面上是在大衛和北方十一個支派之間造成了重大的裂痕,給大衛登上寶座的道路帶來了更大的障礙。但恰恰是這樣,才顯出神的作為,因為「在人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太十九26)

 

【撒下四2「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有兩個軍長:一名巴拿,一名利甲,是便雅憫支派、比錄人臨門的兒子。比錄也屬便雅憫。」

   〔呂振中譯〕掃羅的兒子有兩個人做了遊擊隊長,一個名叫巴拿,一個名叫利甲,都是便雅憫子孫比錄人臨門所生的:因為比錄也算是屬於便雅憫。

   〔原文字義〕「巴拿」憂傷痛苦;「利甲」騎師;「比錄」多井之地;「臨門」石榴樹。

   〔文意註解〕「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有兩個軍長:一名巴拿,一名利甲」:『軍長』劫掠隊伍(參撒下三22原文字義)的官長。

         「是便雅憫支派、比錄人臨門的兒子。比錄也屬便雅憫」:『比錄』位於耶路撒冷西北方約8公里,伯特利西南方約12公里;『屬便雅憫』意指屬於便雅憫支派的轄境。

 

【撒下四3「比錄人早先逃到基他音,在那裡寄居,直到今日。」

   〔呂振中譯〕比錄人早先逃到基他音,就一直在那裏寄居、直到今日。

   〔原文字義〕「基他音」兩個酒醡。

   〔文意註解〕「比錄人早先逃到基他音,在那裡寄居,直到今日」:『基他音』位於伯特利以西約33公里,約帕東南方約21公里;『比錄人早先逃到基他音』指早先掃羅父子率領以色列人與非利士人對戰,戰敗被殺之後,以色列人棄城逃跑,非利士人便來住在其中(參撒上三十一7)。原來居住在比錄的以色列人,則逃到基他音定居。

 

【撒下四4「掃羅的兒子約拿單有一個兒子,名叫米非波設,是瘸腿的。掃羅和約拿單死亡的消息從耶斯列傳到的時候,他才五歲。他乳母抱著他逃跑,因為跑得太急,孩子掉在地上,腿就瘸了。」

   〔呂振中譯〕掃羅的兒子約拿單有一個兒子、兩腳殘廢;當掃羅和約拿單的消息從耶斯列傳到的時候、他纔五歲;他乳母抱起他來逃跑,因為慌慌張張逃跑,孩子掉下來,腿就瘸了:他的名字叫米非波設。

   〔原文字義〕「米非波設」終結偶像;「瘸(首字)」受打擊的;「約拿單」耶和華已給與;「耶斯列」神栽種;「太急」匆忙,緊張;「瘸(次字)」跛行。

   〔文意註解〕「掃羅的兒子約拿單有一個兒子,名叫米非波設,是瘸腿的」:『米非波設』是約拿單的兒子,後來受到大衛的善待(參撒下九11)。此處提到米非波設,乃因他和前後的敘事都有關連:(1)當比錄人逃到基他音(3)的同時,米非波設被他乳母抱著他逃跑時掉在地上,才變成瘸腿的;(2)伊施波設被暗殺(6~7)後,掃羅家有可能繼承王位的便是米非波設。

         「掃羅和約拿單死亡的消息從耶斯列傳到的時候,他才五歲」:『消息從耶斯列傳到』耶斯列是當時的主要戰場(參撒上二十九111),掃羅父子被殺的地點基利波山(參撒上三十一8)位於耶斯列河谷的南岸。

         「他乳母抱著他逃跑,因為跑得太急,孩子掉在地上,腿就瘸了」:『逃跑』指逃避非利士人;『腿就瘸了』大概是摔斷了腿骨或踝子骨

   〔話中之光〕()掃羅王朝的合法繼承者,在長子約拿單逝世後,應該是長子長孫米非波設。但他年幼,而且瘸腿;何況約拿單決定遵行神旨意,放棄王位,讓大衛作王(參撒上二十三17),米非波設也一生沒有作王的意圖。非利士人猖獗的時候,他年紀幼小,是乳母抱著逃難;被摔傷殘,受人養護,不用掙扎拼鬥。他名字的意思是“慚愧的人”,可能反映約拿單的心情:雖然深愛大衛,卻不得不住在王家。沒有野心的米非波設,與世無爭,卻常在神的恩典中。

         ()按人看來,米非波設真是命途多岔。他在開頭時,一切都不能和伊施波設斷乎不能於他相比。兩人的分別,真是如同天淵。這說明了人在神面前蒙恩,全不在乎外面的條件;有人儀表不凡,氣概英武,才幹超眾,但神若不祝福他,仍是一事無成。相反的有人軟弱無能,甚至殘缺不全,處處要仗賴人,但他們敬畏神,依靠耶和華,因而大蒙祝福。伊施波設和米非波設之間,這麼鮮明的對比給我們指明了當揀選的道路,那就是單單依靠神。

 

【撒下四5「一日,比錄人臨門的兩個兒子利甲和巴拿出去,約在午熱的時候,到了伊施波設的家,伊施波設正睡午覺。」

   〔呂振中譯〕比錄人臨門的兒子利甲和巴拿出來,約在日中炎熱的時候到了伊施波設的家;伊施波設正睡午覺。

   〔原文字義〕「午熱」熱度,熱氣。

   〔文意註解〕「一日,比錄人臨門的兩個兒子利甲和巴拿出去」:『出去』指他們定意採取行動。

         「約在午熱的時候,到了伊施波設的家,伊施波設正睡午覺」:『午熱的時候』指中午最炎熱的時候,一般人都在休息;『正睡午覺』王本身在睡覺缺乏防患,伺候的僕人也趁機偷懶。

 

【撒下四6「他們進了房子,假作要取麥子,就刺透伊施波設的肚腹逃跑了。」

   〔呂振中譯〕那家守門的女人正在簸麥子,竟打盹睡着〔傳統:看哪,他們進到屋中,假作要取麥子,就刺透伊施波設的五臟〕;利甲和他兄弟巴拿就溜進去。

   〔原文字義〕「假作」(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他們進了房子,假作要取麥子,就刺透伊施波設的肚腹逃跑了」:『假作要取麥子』指藉口要取出儲放在王倉裡的軍糧而混進王宮;『肚腹』原文是「第五根肋骨的下方」(參撒下二23註解)

 

【撒下四7「他們進房子的時候,伊施波設正在臥房裡躺在床上。他們將他殺死,割了他的首級,拿著首級在亞拉巴走了一夜,」

   〔呂振中譯〕他們進屋子的時候,伊施波設正在臥房裏躺在床上;他們把他一刺,便殺死他,割了他的頭,拿着那頭,走了亞拉巴的路、走一整夜,

   〔原文字義〕「割首級」挪去,脫去;「亞拉巴」不毛之地。

   〔文意註解〕「他們進房子的時候,伊施波設正在臥房裡躺在床上」:『躺在床上』意指正在睡午覺。

         「他們將他殺死,割了他的首級,拿著首級在亞拉巴走了一夜」:『亞拉巴』指約但河谷到死海的曠野地帶,從北到南;『走了一夜』從中午到次日清晨,大約走了將近20個鐘頭,從瑪哈念到希伯將近100公里

   〔話中之光〕()從瑪哈念到希伯侖大約相隔100公里,利甲和巴拿暗殺伊施波設是正午之後。他們逃跑,直到第二天早晨,連續走了近20小時,才到達了希伯侖。他們以相當於1小時約5公里速度,沒有休息地一直走過來的,我們只能為行惡之人歎息(參羅三13~18)。因他們決不能逃脫神的懲罰(參箴十四1219)

 

【撒下四8「將伊施波設的首級拿到希伯崙見大衛王,說:王的仇敵掃羅,曾尋索王的性命。看哪,這是他兒子伊施波設的首級,耶和華今日為我主我王,在掃羅和他後裔的身上報了仇。

   〔呂振中譯〕將伊施波設的頭帶到希伯崙去見大衛,對王說:『看哪,這尋索你性命的、你的仇敵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的首級在這裏呢;永恆主今日為我主我王在掃羅和他後裔身上報了仇了。』

   〔原文字義〕「尋索」尋求,渴求。

   〔文意註解〕「將伊施波設的首級拿到希伯崙見大衛王,說:王的仇敵掃羅,曾尋索王的性命」:『王的仇敵』想要激起大衛的敵愾心;『曾尋索王的性命』幾度幾乎被逼到絕境,難免記憶猶新。

         「看哪,這是他兒子伊施波設的首級,耶和華今日為我主我王,在掃羅和他後裔的身上報了仇」:自以為替神伸張公義,可以討大衛的喜悅。

   〔話中之光〕()利甲和巴拿強調「伊施波設是掃羅之子」的事為了使大衛回想起當年從掃羅受過的威脅,使他掀起對掃羅的敵對心和復仇之心,因此他們期待大衛會稱讚他們並賞賜他們。但事情卻完全出乎他們的預料(12)。這裡我們可以發現,完全以世界為中心的人對人和事的判斷,與以神為中心的人對人和事的判斷是截然不同的。

         ()屬肉體的人都喜歡「替天行道」,用屬靈的外表來掩蓋裡面的肉體,正如這兩個兇手聲稱他們的謀殺是「耶和華今日為我主我王在掃羅和他後裔的身上報了仇」。這是在押尼珥之後,仇敵繼續製造試探的機會,要用不合神心意的方法,把大衛推上寶座。

         ()大衛登上以色列的寶座是神的命定,但應該出於神的手,而不是人的手,更不能是撒但的手。撒但這麼熱心地幫忙,無非是要把美事做得不美:如果大衛靠著謀殺而坐上寶座,就把合神心意的事變成了不合神心意的事,結果大衛作王就成了仇敵的得勝。

 

【撒下四9「大衛對比錄人臨門的兒子利甲和他兄弟巴拿說:我指著救我性命脫離一切苦難、永生的耶和華起誓:」

   〔呂振中譯〕但是大衛卻回答比錄人臨門的兒子利甲和他兄弟巴拿說:『我指着那贖我性命脫離一切患難的永活永恆主來起誓:

   〔原文字義〕「苦難」困境,危難,困難。

   〔文意註解〕「大衛對比錄人臨門的兒子利甲和他兄弟巴拿說:我指著救我性命脫離一切苦難、永生的耶和華起誓」:『救我性命脫離一切苦難』表示仇敵儘管企圖加害,但是我有神就夠了。

   〔話中之光〕()大衛稱神為「救我性命脫離一切苦難、永生的耶和華」,表明他已經在曠野被追趕的經歷中熟悉了神做事的法則,已經學會把「救我性命」的事交托給神,而不是倚靠人的方法。

         ()大衛已經變得十分熟識神和祂公義與正直的道路。耶和華曾屢次介入拯救了大衛的性命,並使他的仇敵苦惱。大衛樂於把復仇留給耶和華(參申三十二35;羅十二19;來十30)。他不需要犯罪的人説明他脫離麻煩。

         ()大衛一生已經學會等候的功夫。他有什麼需要,就仰望神的供給。在他路上有困難,他也依靠神為他挪開,任何人在他道中阻礙,他只讓神來對付。他在曠野兩次不肯取掃羅的性命。那亞瑪力人說他殺了掃羅在基利波山,大衛就處決那人。大衛以同一原則處理殺害伊施波設的事,他不需要別人為他鋪路,步向以色列的王座。

         ()願神也這樣救拔你脫離一切仇敵,不可灰心喪膽。不要自己伸手抓取地位,或以手段求自己的安全,那樣手段以後會自覺羞恥的。「你當依靠耶和華而行善,住在地上,以祂的信實為糧。當將你的事交托耶和華,並依靠祂,祂必成全。你當默然依靠耶和華,耐性等候祂」(詩三十七3~7)。神可使冰河化為流水,也必除去一切的困難,使你承受地土,祂必救拔你,使仇敵蒙羞,祂以寶血救贖你,必不使你失望,祂也不致耽誤。祂必永遠活著、愛你。祂常在寶座上。

 

【撒下四10「從前有人報告我說,掃羅死了,他自以為報好消息,我就拿住他,將他殺在洗革拉,這就作了他報消息的賞賜。」

   〔呂振中譯〕從前有人向我報信說:看哪,掃羅死了,自以為他是個傳好消息的;我就抓住他,將他殺在洗革拉;這就是我給他做傳消息的報償。

   〔原文字義〕「洗革拉」迴繞。

   〔文意註解〕「從前有人報告我說,掃羅死了,他自以為報好消息」:這是指亞瑪力少年人向大衛報掃羅死訊的事(參撒下一1~10)

         「我就拿住他,將他殺在洗革拉,這就作了他報消息的賞賜」:請參閱撒上一11~16

   〔話中之光〕()大衛向利甲和巴拿講述亞瑪力少年的行為,宣告他的錯誤(11)。表明自己現在要執行的刑罰是超越個人和感情,替神執行公義審判的事實。

         ()「自以為報好消息」,沒有義的人,不覺自己轉變得太快了些,反以為是幫耶和華作了事,行了神的旨意。違背道德原則的人,都有以神的旨意為借口的習慣。人用自己的方法,不能成就神的旨意,何況其伸手動腳,都出於自私的意圖。違背倫理原則的手段,徒勞無功,於己無益,於神有損。

 

【撒下四11「何況惡人將義人殺在他的床上,我豈不向你們討流他血的罪、從世上除滅你們呢?

   〔呂振中譯〕何況惡人在義人家裏將他殺在床上,我現在哪有不從你們手裏討流他血的罪,而將你們從地上肅清呢?』

   〔原文字義〕「惡」邪惡的,犯法的;「義」公正的,公義的;「除滅」消耗,完全除去,燒毀。

   〔文意註解〕「何況惡人將義人殺在他的床上,我豈不向你們討流他血的罪、從世上除滅你們呢?」:『惡人』指利甲和他兄弟巴拿(9);『義人』指伊施波設(8);『殺在他的床上』請參閱7節。

   〔話中之光〕()大衛和我們一樣,都不是完全人。現在好機會第二次出現,雖然大衛很清楚地知道神的旨意,但有多少人能在等候七年多以後,仍然拒絕「萬事都互相效力」(羅八28)的誘惑呢?但神並不倚靠人的覺悟、努力或自我克制來成就祂的旨意,而是用祂自己的手來引導我們。押尼珥的死已經讓大衛看到:不在神的心意裡所做的,不管理由有多麼屬靈,結果都是枉然。因此,這次他不敢再給仇敵留破口,而是斷然拒絕試探、繼續等候神。神也常常借著前車之鑒和切膚之痛,讓我們經歷投機取巧的惡果,漸漸學會不再伸出肉體的手、而是安心等候神。

         ()許多人處在大衛的位置都不會像大衛這樣思路清楚判斷明智。他們可能會認為這兩個刺客是真正的愛國者,可敬的公民和朋友。實際上是謀殺的行為他們可能解釋為公義和必要的行為,是為國家的最好利益而行的。殺人犯本人也盼望並且確實預料他們的行為會被那樣解釋。但是大衛從外在的偽裝看到了內裡,正確地探知了他們自私、邪惡的動機。

 

【撒下四12「於是大衛吩咐少年人將他們殺了,砍斷他們的手腳,掛在希伯崙的池旁;卻將伊施波設的首級,葬在希伯崙,押尼珥的墳墓裡。」

   〔呂振中譯〕於是大衛吩咐青年僮僕將他們殺掉,砍斷他們的手和腳,掛在希伯崙池旁邊;卻將伊施波設的頭埋葬在希伯崙押尼珥的墳墓裏。

   〔原文字義〕「砍斷」切開。

   〔文意註解〕「於是大衛吩咐少年人將他們殺了,砍斷他們的手腳,掛在希伯崙的池旁」:『砍斷他們的手腳』表示他們的手刺殺伊施波設,他們的腳奔走一整夜,將首級帶到希伯崙,所作所為大大錯誤,所以砍斷示眾。

         「卻將伊施波設的首級,葬在希伯崙,押尼珥的墳墓裡」:表示伊施波設並沒有犯錯,所以給他禮葬。

   〔話中之光〕()當一個國家在政治或社會處於不安的狀態時,經常有只顧自己安全和利益的極度自私的機會主義分子出現。這種現像在押尼珥死後的以色列也出現了,「利甲」和「巴拿」正是這樣的人,他們共同設謀殺害死自己的君主伊施波設,並把他的首級帶到大衛那裡奉給他。結果他們的命運以悲慘的結局而告終。

         ()一個合神心意的人不能停留在「身正不怕影子斜」上,而是不但身子要正,影子也不能有,完全地活在光中,「無可指摘,誠實無偽」(腓二15);不但自己要持守真理,也不能任憑別人因自己而誤會、跌倒,這才是「明光照耀」(腓二15)的見證。

         ()大衛本於公義的舉動,說明了義的和不義的不能相交之原則。不義永遠不能成就義,如同作惡之不能成善。所以大衛不只不尋求出於不義的幫助,反將不義的人繩之以法。大衛是神的受膏者,是神按著祂的旨意所膏的王,萬民都當歸順,幫助大衛是理所當然的。然而對大衛的幫助,絕不能用人的方法,更不必說用不義和不法的手段了。神如何棄絕一切屬血氣的,大衛也棄絕出乎血氣的幫助。他自己在凡事上依靠神,也接受神所打發的那些依靠耶和華之人所給他的幫助。那些存心利己,靠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手段,要幫助他的,雖然按人看來對大衛有利,大衛也加以拒絕。

         ()在神的工作上,我們最常犯的毛病乃是動用血肉的手腳。我們總忘不掉自己的辦法,相信自己的力量,以為我們能幫助神一臂之力,幫他成就大事。但是神不要這樣的幫助,神拒絕人的手。千萬不要以為只要存心對了,神就必悅納,必定祝福。就是存心對了,還不夠,方法還得對,力量的源頭也得對。永遠不可忘記,神的寶座是立在公義的根基上。

         ()如果我們的肉體沒有經過深刻的對付,當我們受欺壓,遭攻擊,蒙冤屈的時候,我們巴不得有人挺身而出,替我們抱不平。我們所注意的只是幫助,全不考慮幫助來自何處,更不問臨到我們的環境,神有什麼美意。一個有學習的人,不只不敢接受屬血氣之人的同情與援手,就連對逆境所產生的心懷不平,也會自責,深怕得罪神。環境中的橫逆,常常是肉體是否經過對付的試金石。但願我們的肉體更多受十字架的破碎,好讓裡面的基督更多彰顯。

 

叁、靈訓要義

 

【大衛斷然拒絕不義手腳之幫助】

   一、「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聽見押尼珥死在希伯侖,手就發軟,以色列眾人也都驚惶」(1):掃羅家的王位搖搖欲墜。

   二、「掃羅的兒子約拿單有一個兒子,名叫米非波設,是瘸腿的」(4):具有王位繼承權的米非波設身體有缺陷。

   三、「一日,比錄人臨門的兩個兒子利甲和巴拿出去,約在午熱的時候,到了伊施波設的家,伊施波設正睡午覺。他們將他殺死,割了他的首級,拿著首級在亞拉巴走了一夜」(5~7):兩個軍長動手刺殺伊施波設,又拿著首級跋涉到大衛處。

   四、「將伊施波設的首級拿到希伯崙見大衛王,說:王的仇敵掃羅,曾尋索王的性命。看哪,這是他兒子伊施波設的首級,耶和華今日為我主我王,在掃羅和他後裔的身上報了仇」(8):他們本以為大衛會給與賞賜。

   五、「大衛對比錄人臨門的兒子利甲和他兄弟巴拿說:從前有人報告我說,掃羅死了,他自以為報好消息,我就拿住他,將他殺在洗革拉,這就作了他報消息的賞賜」(9~10):不料,大衛並不以為他們是報好消息。

   六、「何況惡人將義人殺在他的床上,我豈不向你們討流他血的罪、從世上除滅你們呢?於是大衛吩咐少年人將他們殺了,砍斷他們的手腳,掛在希伯崙的池旁;卻將伊施波設的首級,葬在希伯崙,押尼珥的墳墓裡」(11~12):他們反而被殺,且被砍斷「手腳」示眾。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撒母耳記下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撒母耳記下提要」末尾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