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下第六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迎接約櫃到大衛城】 一、大衛率領眾民迎接神的約櫃(1~5節) 二、烏撒伸手扶住約櫃被神擊殺(6~8節) 三、大衛將約櫃改運到俄別以東家(9~11節) 四、大衛再度迎接約櫃,跳舞著進大衛城(12~19節) 五、米甲輕視大衛的舉動,終身無兒女(20~23節) 貳、逐節詳解 【撒下六1】「大衛又聚集以色列中所有挑選的人三萬。」 〔呂振中譯〕「大衛又聚集了以色列中所有的精兵三萬人。」 〔原文字義〕「挑選」選擇,決定。 〔文意註解〕「大衛又聚集以色列中所有挑選的人三萬」:『又聚集』在此之前,以色列民已經多次聚集在大衛跟前,包括膏立他作以色列王,並兩次對抗非利士人;『挑選』指精選的代表。 【撒下六2】「大衛起身率領跟隨他的眾人前往,要從巴拉猶大將神的約櫃運來。這約櫃就是坐在二基路伯上萬軍之耶和華留名的約櫃。」 〔呂振中譯〕「大衛就起身,他和跟隨的眾人、以及一些猶大領袖、一同到基列耶琳,要從那裏將神的櫃運上來:這櫃是乘坐兩個基路伯的萬軍耶和華之名而起的。」 〔原文字義〕「巴拉猶大」讚美的主人們;「基路伯」特別的天使。 〔文意註解〕「大衛起身率領跟隨他的眾人前往,要從巴拉猶大將神的約櫃運來」:『巴拉猶大』是基列耶琳的別名(參代上十三6);『神的約櫃』一直存放在基列耶琳(參撒上七1~2)。 「這約櫃就是坐在二基路伯上萬軍之耶和華留名的約櫃」:『二基路伯』約櫃又名法櫃,二基路伯安放在櫃上的施恩座,神就在二基路伯中間與摩西相會(參出二十五22);『耶和華留名的約櫃』請參閱撒上四4。 【撒下六3】「他們將神的約櫃從岡上亞比拿達的家裡抬出來,放在新車上。亞比拿達的兩個兒子烏撒和亞希約趕這新車。」 〔呂振中譯〕「他們將神的櫃套在一輛新車上,從山岡上亞比拿達家裏抬出來;亞比拿達的兒子烏撒和亞希約〔或譯:他兄弟〕趕着這新車。」 〔原文字義〕「亞比拿達」我父是尊貴的,我父願意;「烏撒」強壯有力;「亞希約」屬弟兄的,他的弟兄;「趕」駕馭,驅趕。 〔文意註解〕「他們將神的約櫃從岡上亞比拿達的家裡抬出來,放在新車上」:『岡上亞比拿達的家』約櫃是放在山上亞比拿達的家中(參撒上七1);『新車』指從未作其他用途,以保證禮儀上的潔淨。按照律法規定,約櫃必須由哥轄的子孫扛抬(參出二十五14~15;民三30~31;四15;七9),不是用車。用車子搬運約櫃的先例,是非利士人所立的(參撒上六7)。 「亞比拿達的兩個兒子烏撒和亞希約趕這新車」:聖經記載亞比拿達有三個兒子,除烏撒和亞希約之外,尚有以利亞撒被派看守約櫃(參撒上七1)。 〔話中之光〕(一)用車子搬運是錯誤的,永生神的約櫃必須以人的肩頭來扛抬,因為神這樣吩咐。牛會絆跌,約櫃就會倒下來,以致烏撒伸手去扶。如果照神的吩咐,就不會有這些錯誤了。神要我們完全順服,照著利未人的條例遵行,就不致犯錯招致全民的損失。為了不遵守古時的律法,使一個人因叛逆而犧牲,引起整個民族都受損,確實是值得警惕的。 (二)按著律法,約櫃必須由利未人哥轄的子孫用杠抬(民四15),「只是不可摸聖物,免得他們死亡」(民四15)。大衛也許不知道,但作為利未人的「烏撒和亞希約」(3節)應該知道,但他們居然也忽略了神的律法,沒有提出正確的建議,成了失職的利未人。 (三)大衛向著神的心是準確的,他用「新車」運約櫃,是照著他自己所知道的最大敬意。但事奉神不但要有準確的態度,還要有準確的方法。照著人的方法去事奉,只能滿足人;只有照著神的方法去事奉,才能滿足神。今天,我們若把許多世界的東西搬進基督的教會來,以為這樣才算愛主、才算跟得上時代,這和用新車搬約櫃是同一個錯誤。 (四)神所要的不是新車,而是奉獻者的肩頭。我們必須為祂而活,順服與事奉祂。我們不要自行趕車,應讓神驅策我們。我們不要領頭,要受帶領。不要照我們的心思,卻絕對地順從祂。如果我們完全順服,找祂的規章事奉祂,還有什麼可怕的呢?那毀壞的力量可以成為我們信心的僕役,我們可以承擔大事來事奉神。 【撒下六4】「他們將神的約櫃從岡上亞比拿達家裡抬出來的時候,亞希約在櫃前行走。」 〔呂振中譯〕「烏撒和神的櫃同行〔傳統:這新車。他們從山崗上亞比拿達家裏給抬出來,和神的櫃在一起〕,亞希約〔或譯:他兄弟〕在櫃前頭走着。」 〔原文字義〕「抬出來」舉起,承擔。 〔文意註解〕「他們將神的約櫃從岡上亞比拿達家裡抬出來的時候,亞希約在櫃前行走」:『亞希約在櫃前行走』兩個兄弟一前一後,亦即烏撒在約櫃後面。 【撒下六5】「大衛和以色列的全家在耶和華面前,用松木製造的各樣樂器和琴、瑟、鼓、鈸、鑼,作樂跳舞。」 〔呂振中譯〕「大衛和以色列全家用詩歌〔傳統:用各樣松木〕、拿琴瑟、手鼓、響鈸和鐃鈸在永恆主面前極力嬉戲作樂。」 〔原文字義〕「全家」家族,房屋;「作樂跳舞」彈奏,唱歌,戲耍,跳舞。 〔文意註解〕「大衛和以色列的全家在耶和華面前,用松木製造的各樣樂器」:『松木』指以樅樹類木材為基本材質,其上裝弦和蒙皮作成琴、瑟、鼓等樂器。 「和琴、瑟、鼓、鈸、鑼,作樂跳舞」:『琴』弦數較少;『瑟』弦數多達十弦;『鼓』指圓框蒙皮的手鼓;『鈸』指搖鈴之類的樂器;『鑼』用青銅製造的敲擊樂器;『作樂跳舞』指又奏樂又有伴唱,眾人隨樂聲起舞。 【撒下六6】「到了拿艮的禾場,因為牛失前蹄(或作“驚跳”),烏撒就伸手扶住神的約櫃。」 〔呂振中譯〕「他們到了拿艮的禾場,因牛有放下之勢,烏撒就伸手把神的櫃扶住。」 〔原文字義〕「拿艮」有備的;「失前蹄」掉下,跌落,驚跳;「扶住」抓牢,握住。 〔文意註解〕「到了拿艮的禾場,因為牛失前蹄,烏撒就伸手扶住神的約櫃」:『拿艮』又名「基頓」(參代十三9),確實地點不詳,是在基列耶琳到耶路撒冷的途中;『禾場』指打穀場;『牛失前蹄』大概指牛腳被絆了一下,以致牛車晃動;『伸手扶住』指用手穩住約櫃,不令約櫃從牛車上掉下來。 〔話中之光〕(一)我們常常以為人若不「伸手扶住神的約櫃」,約櫃就要掉在地上了。但約櫃是神自己的見證,神若不允許,它絕不會掉下去;即使牛車翻了,神自己也會伸手扶住;甚至約櫃落在非利士手中,也能自己照顧自己。在我們事奉神的路上,也常常看見「約櫃」似乎要傾倒的時候;只有不認識神的人,才會下意識地伸出肉體的手去幫神的忙。如果我們用不順服的方法來順服神、用不敬畏的態度來敬畏神、倚靠肉體來治死肉體,結果都不蒙悅納。 (二)約櫃是見證的櫃。在大衛作王以前,約櫃被擄,那時並沒有一個烏撒來保護約櫃,可是約櫃能夠自己保護自己。約櫃在仇敵中間,約櫃能照顧自己。今天約櫃到了神的子民中間,難道還要人來照顧?人的手想扶助神,反而破壞了祂的見證,因此神不讓他過去。許多事情,我們要讓神去作。不認識神的人才想要幫助神。 【撒下六7】「神耶和華向烏撒發怒,因這錯誤擊殺他,他就死在神的約櫃旁。」 〔呂振中譯〕「永恆主向烏撒發怒;神因了他的冒失、就在那裏擊打他,他就在那裏死在神的櫃旁。」 〔原文字義〕「發怒(原文雙字)」怒火中燒(首字);怒氣(次字);「錯誤」失誤。 〔文意註解〕「神耶和華向烏撒發怒,因這錯誤擊殺他,他就死在神的約櫃旁」:『向烏撒發怒』因為他干犯神的聖別,約櫃會保護它自己,不容人幫助;『錯誤』指冒犯了神。 〔話中之光〕(一)烏撒伸手扶住約櫃(參6節),不讓它傾倒損壞。依人看來,這種熱心的服事,堪稱美好,無可指責。但是不合神的旨意,烏撒此舉已使約櫃失去了分別為聖的見證,以致神向他動怒。此事可供為後人之鑒戒。神不但對人擅自手扶約櫃,嚴厲刑罰,即使眼目隨意觀看亦所不容。比如伯示麥人曾因擅觀約櫃,就被擊殺七千人(參撒上六 19)。今日我們信徒在事奉神的聖工上,能不時刻儆醒自守,注意凡事按祂旨意命規而行。豈可再有烏撒的手,輕舉妄動隨意行事呢! (二)由於拉車的牛晃動而烏撒要抓住約櫃,從人的角度來看,並無過錯。但卻是違背了神的話語(參民四15)。神並不需要人的保護,出於人意的輕舉妄動反而違背神的旨意。做神的事時,不要先考慮人想法和原則,而是要遵行神的旨意(參弗六4;提後三15~17)。 (三)神「向烏撒發怒,因這錯誤擊殺他」,是因為他裡面沒有敬畏的心,「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撒上十六7)。每當神的國度開始復興的時候,也是容易被仇敵摻雜的時候;因此,百姓尤其要注意「照耶和華——你們神所吩咐的謹守遵行,不可偏離左右」(申五32),才能歸神「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出十九6)。 (四)神並沒有一開始差派先知迦得(參撒上二十二5)或拿單(參撒下十二1)來阻止大衛用「新車」(3節)搬運約櫃,而是在最不可能失蹄的「拿艮的禾場」讓「牛失前蹄」,然後藉著擊殺烏撒,讓大衛、百姓和我們都上了難忘的一課:「神是輕慢不得的」(加六7),事奉越是火熱,靈裡越要冷靜;教會越是興旺,越要警惕仇敵的摻雜。我們若是只重視外面的熱鬧,卻忽略了真理,越是火熱,越會「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小小的摻雜也會給神的家帶來重大的破口。 (五)神的榮耀就是在乎約櫃,現在烏撒扶住約櫃,豈非最好的事,為甚麼神反而擊殺他?沒有別的,因為神要人聽祂的命令過於幫助祂的工作。神用不著人來扶持祂的榮耀。誰摸了約櫃,神就要殺誰。這裏的問題,並非約櫃跌倒了關係有多大,乃是神沒有命令你這樣作。人都是想,平安無事的時候,不可以摸約櫃,但當約櫃遇到危急的時候,應該可以摸,可以扶,免得它跌倒,這是從權的辦法,這可以不至於死。但是神只有天經地義,沒有通權達變。凡是神未曾命令就去作的人,若沒有身體上的死,也必有靈性上的死氣。 (六)許多時候我們用屬肉體的手想來作只有神能作的事,我們在神的時間未到之前就說了,我們並沒有等候祂的靈所定規的時候與方法,我們想要替祂作事卻換得死亡,神以擊殺來懲戒。屬靈的事情要用靈去辦理,不得用或靠人情。你的服事若憑人的感情、思想,你要趕緊對付,因為感情或理智為基礎的,都是神所不悅,不得存到永遠的,要靠神運用感情及理智者才會讓神悅納。 (七)大衛不照著神的命令作,而效法非利士人的行為,這卻是神所不許可的。這給我們看見,凡是在聖經之外找一個新的方法,在神的旨意之外用一個新的方法,來向神發熱心,結果必定不會長久,甚麼都停止了。凡向著神出於一時的高興,是神所不喜悅的。神對於信徒個人的生活和教會裏一切的事,都不許人用肉體去摸,不許人更改祂所定規的。烏撒用手扶約櫃,未嘗不是因為愛護約櫃而發熱心。但這並不是神所喜悅的。神不許可烏撒用肉體的手來扶約櫃,換句話說,神不許可人用肉體來維持錯誤。 【撒下六8】「大衛因耶和華擊殺(原文作“闖殺”)烏撒,心裡愁煩,就稱那地方為毗列斯烏撒,直到今日。」 〔呂振中譯〕「為了永恆主突然殺死〔同詞:沖破〕烏撒的緣故,大衛就發怒,因此那地方到今日還叫做為毘列斯烏撒。」 〔原文字義〕「擊殺(原文雙同字)」衝破,擊碎;「心裡愁煩」怒火中燒;「毘列斯烏撒」烏撒的違背,烏撒的干犯。 〔文意註解〕「大衛因耶和華擊殺烏撒,心裡愁煩,就稱那地方為毗列斯烏撒,直到今日」:『擊殺』可能指頭部破裂而死;『心裡愁煩』意指心裡自責,生自己的悶氣;『毘列斯烏撒』意指烏撒的干犯。 〔話中之光〕(一)大衛對烏撒被擊殺感到不愉快,大部分是因為他自己的心實際上並不完全正直。如果他與神完全和睦的話,他就沒有任何理由感到懼怕並且就會接受耶和華的旨意了。耶和華所行的盡都完全,每當人對神的工作不滿意時,就暗示這個人自己的經驗有某種錯誤。對大衛來說,最好還是謙卑己心並為潛伏的罪省察己心,而不是批評神。 (二)在事奉神的事上,單是存心對了還不夠,方法也不能錯;越過了神的定規,會招大禍!今天基督教裡面,有不少熱心的人士,擅長運用方法推行教會事工,有人要點燃福音火把,有人推動教會倍增運動;所用方法之多,令人不甚枚舉,有些方法甚為新潮,連教外之人也為之搖首。哦,弟兄姊妹,神不喜悅人用自己的方法來事奉祂。祂既厭棄這世界,已經將牠釘在十字架上,豈能悅納世界的方法,和向世界取法的人。 【撒下六9】「那日,大衛懼怕耶和華,說:“耶和華的約櫃怎可運到我這裡來?”」 〔呂振中譯〕「那一天大衛懼怕永恆主,說:『永恆主的櫃怎可到我這裏來呢?』」 〔原文字義〕「懼怕」敬畏,害怕。 〔文意註解〕「那日,大衛懼怕耶和華,說:耶和華的約櫃怎可運到我這裡來?」:『大衛懼怕』指因不瞭解神的作為,大感困惑,充滿懼怕,不敢將約櫃運進京城保障。 〔話中之光〕(一)把約櫃運回耶路撒冷是一件美事,但是大衛和以色列人沒有按著神的安排來做,結果就把美事做得不美。事奉神的人常犯的一個毛病,就是以為只要是事奉神、傳福音,不管怎麼做,神一定會悅納。但神的工作一定要按照神的方法去做,才能把美事做美,所以神反復叮嚀:「要照著在山上指示你的樣式」(出二十五40)、「要謹守遵行我一切的律例典章」(利二十22),一切的事奉都要「本於祂,倚靠祂,歸於祂」(羅十一36)。 (二)是神的約櫃保護以色列人,不是以色列人保護神的約櫃。誰曾聽見守衛森林的人要保護老虎呢?這是從所未有的事。照樣,神更不需要人來保護祂,因祂足能充裕有餘的照顧祂自己。許多事情是應該讓神來做的,但人卻搶先的做了;許多時候我們應該仰望祂來說話,但我們卻搶先的說了,許多計劃我們應該等候神來安徘,但我們卻預先安排了。我們常常如此抗議:「為何我不可以講道呢?我定規要講!」哦!這些都是我們在事奉上的罪。我們中間有誰未曾這樣得罪過神呢!但是感謝神,如果我們承認自己的罪,祂是信實的,公義的,祂必定寬恕赦免我們。 【撒下六10】「於是大衛不肯將耶和華的約櫃運進大衛的城,卻運到迦特人俄別以東的家中。」 〔呂振中譯〕「於是大衛不肯將永恆主的櫃運進大衛城到他那裏,卻轉而運到迦特人俄別以東的住宅。」 〔原文字義〕「運進」轉變方向,出發;「迦特」酒醡;「俄別以東」以東(紅)的僕人。 〔文意註解〕「於是大衛不肯將耶和華的約櫃運進大衛的城,卻運到迦特人俄別以東的家中」:『迦特人』指他生於迦特,但不住在迦特,因為約櫃不可能運到非利士的迦特城,也不可能運到北方的迦特臨門;『俄別以東』是祭司利未人,後來被指定擔任守門的(參代上十五14,18)。 〔話中之光〕(一)原來那麼熱切要迎約櫃的大衛,竟因所發生的事故,變為拒絕約櫃者,這事將人在神面前的自私暴露無遺。人往往是熱衷與對自己有益的事,若對自己無益,甚至有損,離開變臉拒絕。許多人愛主也是為得祝福。只是真正愛主的人,才能禍福不問,即使他們寶貴的心血,也願為主舍。惟有不計代價愛主者,才是真實的愛主。 (二)感謝神,雖然以色列眾人和猶大眾人都不要約櫃,惟有俄別以東一家人接受,且將它安置在家中,以接待耶和華的約櫃為榮。哦!這真是如同馬利亞以香膏抹主,使主心滿意足。在事奉神的事上,雖然可以蒙神祝福,但有時得著祝福之物,卻要經歷一點虧損,難道就因此不要事奉麼!讚美神,當教會受逼迫的時候,雖然多人棄絕神,仍有人赤忠愛祂,事奉祂;雖然多人離棄真道,卻仍有人甘為真道犧牲。但願今日在神的兒女中,有更多的俄別以東興起來。 【撒下六11】「耶和華的約櫃在迦特人俄別以東家中三個月,耶和華賜福給俄別以東和他的全家。」 〔呂振中譯〕「永恆主的櫃停在迦特人俄別以東的住宅三個月;永恆主賜福與俄別以東和他全家。」 〔原文字義〕「賜福」祝福,屈膝。 〔文意註解〕「耶和華的約櫃在迦特人俄別以東家中三個月,耶和華賜福給俄別以東和他的全家」:『三個月』在這期間,大衛和跟隨他的眾人(參2節)各回居住地;『賜福』在此處意指可以清楚察覺得出來的福氣;『俄別以東和他的全家』神的賜福不僅針對個人,甚至全家也蒙福。 〔話中之光〕(一)神是一位善於「教導」(撒下二十二35)的老師,祂先是用擊殺烏撒來教導大衛「敬畏」,然後用賜福俄別·以東全家來教大衛「恩典」,讓大衛明白不但要有愛神的忠心、事奉的熱心,也要根據真理,這樣的事奉才能蒙神悅納。 【撒下六12】「有人告訴大衛王說:“耶和華因為約櫃賜福給俄別以東的家和一切屬他的。”大衛就去,歡歡喜喜地將神的約櫃從俄別以東家中抬到大衛的城裡。」 〔呂振中譯〕「有人告訴大衛王說:『永恆主為了神的櫃的原故而賜福與俄別以東的家和一切屬他的』;大衛就去,歡歡喜喜地將神的櫃從俄別以東住宅接上大衛城。」 〔原文字義〕「歡歡喜喜地」喜悅,歡樂。 〔文意註解〕「有人告訴大衛王說:“耶和華因為約櫃賜福給俄別以東的家和一切屬他的」:『有人告訴』意指有人為神賜福俄別以東全家之事作見證;『和一切屬他的』表示一人蒙福,連所有屬他的人也都蒙福。 「大衛就去,歡歡喜喜地將神的約櫃從俄別以東家中抬到大衛的城裡」:『歡歡喜喜地』表示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樂意(參彼前五2);『大衛的城』指大衛王宮所在地(參撒下五7)。 〔話中之光〕(一)感謝神,祂並沒有因大衛先前不肯將約櫃運到大衛城而生氣,祂仍接納大衛的殷勤。我們雖然常棄絕祂,將祂冷落,但我們的心一轉向祂,祂就立刻歡然接納,因為祂對我們一往情深,祂的愛永不改變。凡到祂面前來的人,祂永不棄絕。 (二)烏撒之死,讓大衛害怕。但是神卻像個循循善誘的老師,先教大衛「敬畏」,又用俄別以東家的福氣教大衛「恩典」。看起來大衛學會了,所以下一段就用正確的方式要來把約櫃迎回耶路撒冷。 (三)神不但「因為約櫃賜福給俄別·以東的家」,還惠及「一切屬他的」,藉著這麼大的恩典使大衛認識神的工作法則,向他顯明神不但「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出三十四7),也是「有憐憫有恩典的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出三十四6),「神為愛祂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二9)。第一次搬運約櫃的時候,大衛興師動眾、率領三萬人前往迎接(參1~2節),然而樂極生悲、顏面盡失。但神卻用恩典讓大衛不再沮喪和氣餒,而是柔軟下來,接受失敗的教訓,再次迎接約櫃。 (四)「但在你有赦免之恩,要叫人敬畏禰」(詩一百三十4),真正認識恩典的人,不會因著神的恩典而輕慢神的律法,而是更加敬畏神。約櫃在俄別·以東的三個月,也是大衛認真查考律法、反省思想,從「懼怕」(9節)到「歡歡喜喜」(12節)的三個月。因此,當他第二次搬運約櫃時,作了更仔細的預備(參代上十五11~15),嚴格照著神的吩咐去行,不再用車,而是用利未人來抬,又建了一座會幕來安放約櫃(參代上十五1~2)。 【撒下六13】「抬耶和華約櫃的人走了六步,大衛就獻牛與肥羊為祭。」 〔呂振中譯〕「抬永恆主櫃的人走了六步,大衛就獻牛和肥畜為祭。」 〔原文字義〕「步」腳步,步伐。 〔文意註解〕「抬耶和華約櫃的人走了六步,大衛就獻牛與肥羊為祭」:『走了六步』還差一步才到達「完全」的「七」,以不完全的動作,看出神的怒氣是否已經平息;『大衛就獻…祭』當看出神已經悅納,大衛就獻感恩的平安祭;『獻牛與肥羊』獻了七隻公牛和七隻公羊(參代上十五26),當然是經由祭司獻的。 【撒下六14】「大衛穿著細麻布的以弗得,在耶和華面前極力跳舞。」 〔呂振中譯〕「大衛在永恆主面前極力跳旋轉舞;大衛是束着細麻布聖裲襠的。」 〔原文字義〕「以弗得」披肩,斗篷;「極力」能力,力量。 〔文意註解〕「大衛穿著細麻布的以弗得,在耶和華面前極力跳舞」:『細麻布的以弗得』本來用來稱呼祭司服,但後來一般人仿製的無袖短袍也稱以弗得(參士八27;撒上二18),非正式當祭司的人也可以穿,自表謙卑事奉神;『極力跳舞』指非常投入地賣力跳舞。 〔話中之光〕(一)大衛的舞蹈與現代的舞蹈沒有什麼可以比較的,也不能證明現代的舞蹈是正當的。流行的舞蹈的既不能使任何一個人親近神,也不能激發更純潔的思想或更聖潔的生活。它是墮落敗壞的。一個人祈禱或學習神的道又轉離義路去狂歡是不適宜的。狂歡之人的道德被敗壞,時間就算被浪費掉也比用在狂歡上強,並且常常會犧牲健康。 (二)有人據此宣導,基督徒也應該在教會中奏樂跳舞,以表達心裡的喜樂和敬拜。如果我們的裡面,真是充滿了喜樂的靈,歡樂到歌唱跳耀,手舞足蹈,那實在沒有什麼不可,而且是應該的。倒過來說,如果我們的靈低沉,想要藉歌唱來振奮,舞蹈以自娛,搪塞裡面的空虛,那就大錯特錯了。 【撒下六15】「這樣,大衛和以色列的全家歡呼吹角,將耶和華的約櫃抬上來。」 〔呂振中譯〕「這樣、大衛和以色列全家就用歡呼與號角聲將永恆主的櫃接上來。」 〔原文字義〕「歡呼」喜樂的呼喊。 〔文意註解〕「這樣,大衛和以色列的全家歡呼吹角,將耶和華的約櫃抬上來」:『以色列的全家』指十二支派都有代表;『歡呼吹角』指一面揚聲歡呼,一面有吹角聲,表示值得歡慶。 【撒下六16】「耶和華的約櫃進了大衛城的時候,掃羅的女兒米甲從窗戶裡觀看,見大衛王在耶和華面前踴躍跳舞,心裡就輕視他。」 〔呂振中譯〕「永恆主的櫃進大衛城的時候、掃羅的女兒米甲從窗戶裏眺望着,看見大衛王在永恆主面前踴躍着跳旋轉舞,心裏就鄙視他。」 〔原文字義〕「米甲」有誰能像神;「觀看」俯視,往下看;「踴躍」跳躍,輕快活潑;「輕視」藐視,鄙視。 〔文意註解〕「耶和華的約櫃進了大衛城的時候,掃羅的女兒米甲從窗戶裡觀看」:『掃羅的女兒米甲』重婚後再嫁(參撒下三14~16),雖然不是她的過錯,但聖經不再稱呼她「大衛的妻子」,這裡說她是「掃羅的女兒」,可能指她帶有王女的驕貴氣。 「見大衛王在耶和華面前踴躍跳舞,心裡就輕視他」:『踴躍跳舞』意指他不顧體統地舞蹈;『心裡就輕視』可能認為大衛失去王者的尊嚴,因而看不起他。 【撒下六17】「眾人將耶和華的約櫃請進去,安放在所預備的地方,就是在大衛所搭的帳幕裡。大衛在耶和華面前獻燔祭和平安祭。」 〔呂振中譯〕「眾人將永恆主的櫃抬進去,安置在它的地方、在帳棚中間大衛所搭的。大衛便在永恆主面前獻上燔祭和平安祭。」 〔原文字義〕「安放」安置,放置。 〔文意註解〕「眾人將耶和華的約櫃請進去,安放在所預備的地方,就是在大衛所搭的帳幕裡」:『所預備的地方』就是臨時所搭的帳幕,等待將來正式建聖殿。 「大衛在耶和華面前獻燔祭和平安祭」:『燔祭』指整個祭物須在祭壇上經過火燒,使馨香之氣上升,全部獻給神;『平安祭』此名詞在希伯來文表示「和好」或「福祉」。此祭為一私人的獻祭,所獻的可為感謝、還願或甘心獻的(七15~16),表明獻祭者對神的感恩,虔敬與奉獻,並藉此顯明神與人及人與鄰舍的和諧關係。 【撒下六18】「大衛獻完了燔祭和平安祭,就奉萬軍之耶和華的名給民祝福,」 〔呂振中譯〕「大衛獻完了燔祭和平安祭,就奉萬軍之耶和華的名給人民祝福;」 〔原文字義〕「完了」實現,結束,完成。 〔文意註解〕「大衛獻完了燔祭和平安祭,就奉萬軍之耶和華的名給民祝福」:身為神所膏立的王,不僅是眾民的政治領袖,同時也是屬靈的領袖,所以有地位可以奉神的名給眾民祝福。 【撒下六19】「並且分給以色列眾人,無論男女,每人一個餅,一塊肉,一個葡萄餅。眾人就各回各家去了。」 〔呂振中譯〕「又分給眾民、給以色列所有的蜂擁眾人、無論男女、每人一個哈拉餅,一個棗餅,一個葡萄餅;於是眾民就去,各歸各家。」 〔原文字義〕「分給」分享,分配。 〔文意註解〕「並且分給以色列眾人,無論男女,每人一個餅,一塊肉,一個葡萄餅。眾人就各回各家去了」:『餅』指細麵粉烤的餅;『肉』通常指可烤的牛肉,但聖經學者們認為較宜指「旅行者的食物」,亦即「棗餅」;『葡萄餅』葡萄乾壓成的餅。 【撒下六20】「大衛回家要給眷屬祝福;掃羅的女兒米甲出來迎接他,說:“以色列王今日在臣僕的婢女眼前露體,如同一個輕賤人無恥露體一樣,有好大的榮耀啊!”」 〔呂振中譯〕「大衛回去要給家裏的人祝福。掃羅的女兒米甲出來迎接他,說:『以色列王今天多麼體面阿!他今天竟在臣僕們的婢女眼前露着體,如同一個無賴子無恥地露着體一樣呢!』」 〔原文字義〕「眷屬」家族,房屋;「迎接」遭遇,降臨;「露體」自我揭露,展示;「輕賤人」空虛的,無用的;「無恥露體(原文雙同字)」自我揭露,展示。 〔文意註解〕「大衛回家要給眷屬祝福;掃羅的女兒米甲出來迎接他,說」:『眷屬』指家小,就是妻子兒女。 「以色列王今日在臣僕的婢女眼前露體」:『臣僕的婢女』原文意思是「僕人的女奴」,意指身分最卑下的人」;『露體』指大衛脫去王袍,僅穿披肩(以弗得)(參14節),形同露體。 「如同一個輕賤人無恥露體一樣,有好大的榮耀啊」:『輕賤人』指無用的人、沒有價值的人;『好大的榮耀』是一種反面的譏諷話,暗指君王的顏面盡失。 〔話中之光〕(一)現今在教會中有許多人自稱有信仰,但是他們在可以高興的時候,心靈卻是痛苦的。當他們應該對耶和華的事感到欣喜時,他們卻生弟兄的氣。他們不把眼睛專注在神的事上,反而把他們的時間花在批評那些在耶和華中喜樂的人上。指出這點並不是暗示激動興奮與感情主義必定有助於靈性。公開的情感表露並不總是靈魂奉獻的量度;一種安靜的性情可能通過內在靈魂的提升或愛的行為表達一種對神更深刻的奉獻。但是倘若由於內心缺乏感情或漠不關心而缺乏外在的表現,那麼尊嚴就變成形式主義了。 【撒下六21】「大衛對米甲說:“這是在耶和華面前;耶和華已揀選我,廢了你父和你父的全家,立我作耶和華民以色列的君,所以我必在耶和華面前跳舞。」 〔呂振中譯〕「大衛對米甲說:“我要在永恆主面前踊躍;永恆主是當受祝頌的;他揀選了我而廢你父親和你父親全家,委任我做人君來管理永恆主的人民以色列;因此我要在永恆主面前嬉戲作樂。」 〔原文字義〕「立」任命,委託。 〔文意註解〕「大衛對米甲說:這是在耶和華面前」:大衛認為自己所作的,是作在神的面前,所以無所謂尊榮。 「耶和華已揀選我,廢了你父和你父的全家,立我作耶和華民以色列的君,所以我必在耶和華面前跳舞」:大衛表示他為著感謝神的抬舉,情願放棄自己的尊嚴,在神面前必要跳舞。 【撒下六22】「我也必更加卑微,自己看為輕賤。你所說的那些婢女,她們倒要尊敬我。”」 〔呂振中譯〕「其實我還要比這更輕佻、讓你〔傳統:我〕看為卑賤呢!至於你所說到的婢女、她們倒要敬重我呢。”」 〔原文字義〕「更加」這個…那個,一邊…一邊;「卑微」小看,鄙陋;「輕賤」低下,屈辱的;「尊敬」有份量,有尊榮。 〔文意註解〕「我也必更加卑微,自己看為輕賤」:意指在神面前更當自我謙遜地降卑,使自己顯得卑微。 「你所說的那些婢女,她們倒要尊敬我」:至於在那些人所輕看的僕婢,他們反倒會尊敬這樣謙卑的人。 〔話中之光〕(一)哦,大衛的靈實在寶貝,他感覺到在神面前還卑微得不夠,他還願更輕賤,使神更被高舉,更得榮耀,這與施浸約翰的話正相吻合,「祂必興旺,我必衰微」。真的,人若在神面前降卑,非但不會遭人輕視,反而受人尊敬。倒是那些自抬身份,以自己為尊貴的人,反而遭人輕視。願神開我們的眼睛,使我們不陷入米甲的錯誤,乃效法大衛的謙卑。 (二)大衛解釋自己這樣的行動並非故意在低下的人面前貶低自己,而是在神面前自居卑微,而且他要追求在神面前能夠更自居卑微。我們能像大衛這樣願意為神放棄自己的自尊嗎?其實我們會真心尊重謙卑的領導者,但當我們在領導地位時,能夠真心謙卑嗎? 【撒下六23】「掃羅的女兒米甲,直到死日,沒有生養兒女。」 〔呂振中譯〕「掃羅的女兒米甲直到死日都沒有再生養兒女。」 〔原文字義〕「生養兒女(原文雙字)」兒女,子孫(首字);兒子,後裔(次字)。 〔文意註解〕「掃羅的女兒米甲,直到死日,沒有生養兒女」:米甲由於輕視大衛,未能蒙神賜福,所以終生不育。古代婦女若不能生育,被視為最大的羞恥。 〔話中之光〕(一)照著人的想法,如果大衛與米甲的兒子將來作王,一面繼承了大衛、一面又繼承了掃羅,可以讓大衛的王權更加鞏固。但神既已廢棄了掃羅(參撒下七15),就讓「掃羅的女兒米甲」不能生育。因為神絕不倚靠人的方式,讓榮耀歸於人;而要用自己的方式,讓大衛的家和國在祂面前「永遠堅立、直到永遠」(撒下七16),使榮耀歸於神。 (二)米甲本來是大衛的元配,但這裡稱她為掃羅的女兒,可能是為突出她的態度與她父親相似。她輕看大衛,可能不是始於今次的入城儀式,也許她認為作君王的大衛,在全國都不重視公眾敬拜的時候如此投入,實在有失尊嚴,又或者以為作君王的如此流露情懷不合體統,也可能憎恨大衛把她從帕鐵家中要回來(參撒下三13~14)。不管是甚麼原因,她對丈夫的輕視升級為針鋒相對,結果終生不育。如果不抑制苦毒與憎恨的情緒,就會破壞人際關係;要調整你的情緒,免得演變成公開的對抗。 (三)生兒育女,原是神給人的祝福。聖經中常有女人,以不能生育為恥辱。大衛在迎回約櫃到大衛城之日,給全家祝福,可惜米甲的靈不對,竟橫加拒絕,冷嘲熱諷,使大衛無法為她祝福,因此神的祝福流不到她的身上。她生平的日子,既不能在神面前蒙福,自然不能除去在人間的羞恥。米甲是一個神無法祝福的人!我們當引以為警戒。 叁、靈訓要義 【大衛兩運約櫃】 一、第一次錯誤的搬運(1~11節): 1.「大衛又聚集以色列中所有挑選的人三萬。大衛起身率領跟隨他的眾人前往,要從巴拉猶大將神的約櫃運來」(1~2節):親率三萬人,盛大迎接。 2.「他們將神的約櫃從岡上亞比拿達的家裡抬出來,放在新車上。亞比拿達的兩個兒子烏撒和亞希約趕這新車」(3節):效法外邦非利士人的牛車搬運法。 3.「大衛和以色列的全家在耶和華面前,用松木製造的各樣樂器和琴、瑟、鼓、鈸、鑼,作樂跳舞」(5節):作樂跳舞外表沒有錯,但裡面的動機可能有錯。 4.「到了拿艮的禾場,因為牛失前蹄,烏撒就伸手扶住神的約櫃。神耶和華向烏撒發怒,因這錯誤擊殺他,他就死在神的約櫃旁」(6~7節):發熱心想用人手幫助神的見證,不討神的喜悅。 5.「大衛因耶和華擊殺烏撒,心裡愁煩,…懼怕耶和華,…於是大衛不肯將耶和華的約櫃運進大衛的城,卻運到迦特人俄別以東的家中」:(8~10節):大衛因為烏撒之死心裡困惑、畏懼,不肯將約櫃運進大衛的城。 6.「耶和華的約櫃在迦特人俄別以東家中三個月,耶和華賜福給俄別以東和他的全家」(11節):反將神的賜福讓給俄別以東和他的全家。 二、第二次正確的抬櫃(12~23節): 1.「有人告訴大衛王說:耶和華因為約櫃賜福給俄別以東的家和一切屬他的。大衛就去,歡歡喜喜地將神的約櫃從俄別以東家中抬到大衛的城裡」(12節):聽說約櫃的所在給人帶來祝福,便喜樂地請利未人抬櫃進大衛的城。 2.「抬耶和華約櫃的人走了六步,大衛就獻牛與肥羊為祭」(13節):確定神的忿怒已經平息,獻祭感恩。 3.「大衛穿著細麻布的以弗得,在耶和華面前極力跳舞。這樣,大衛和以色列的全家歡呼吹角,將耶和華的約櫃抬上來」(14~15節):在神面前跳舞、歡呼、吹角。 4.「眾人將耶和華的約櫃請進去,安放在所預備的地方,就是在大衛所搭的帳幕裡。大衛在耶和華面前獻燔祭和平安祭」(17節):安放約櫃在帳幕裡,並再獻祭。 5.「大衛獻完了燔祭和平安祭,就奉萬軍之耶和華的名給民祝福,並且分給以色列眾人,無論男女,每人一個餅,一塊肉,一個葡萄餅。眾人就各回各家去了」(18~19節):神與人同享滿足。 6.「大衛回家要給眷屬祝福;掃羅的女兒米甲出來迎接他,說:以色列王今日在臣僕的婢女眼前露體,如同一個輕賤人無恥露體一樣,有好大的榮耀啊」(20節):米甲譏諷大衛脫下王袍跳舞。 7.「大衛對米甲說:這是在耶和華面前;耶和華已揀選我,…立我作耶和華民以色列的君,所以我必在耶和華面前跳舞。我也必更加卑微,自己看為輕賤。你所說的那些婢女,她們倒要尊敬我」(21~22節):大衛認為在神面前跳舞是光榮的。 8.「掃羅的女兒米甲,直到死日,沒有生養兒女」(23節):米甲因存心不正,終身沒生養兒女。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撒母耳記下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撒母耳記下提要」末尾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