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下第九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大衛恩待米非波設】 一、大衛從掃羅家僕人洗巴得知米非波設(1~5節) 二、大衛召見米非波設(6~8節) 三、大衛命洗巴服事米非波設(9~12節) 四、米非波設留在耶路撒冷與王同席吃飯(13節) 貳、逐節詳解 【撒下九1】「大衛問說:“掃羅家還有剩下的人沒有?我要因約拿單的緣故向他施恩。”」 〔呂振中譯〕「大衛問說:『掃羅家還有剩下的人沒有?我要因約拿單的緣故向他表示厚愛。』」 〔原文字義〕「約拿單」耶和華已給與;「施」做,製作;「恩」善良,慈愛。 〔文意註解〕「大衛問說:掃羅家還有剩下的人沒有?」:『剩下的人』指還活著的人。古代改朝換代時,新王為了除掉謀反的可能性,通常會斬草除根,殺盡前朝舊王的子孫(參士九5;王下十一1)。大衛與此相反,表現出驚人的寬容。 「我要因約拿單的緣故向他施恩」:『因約拿單的緣故』約拿單與大衛的關係:(1)有救命之恩(參撒上十九1~3;二十34~42);(2)有友愛的結盟(參撒上十八3~4)。『施恩』 〔靈意註解〕「大衛問說:掃羅家還有剩下的人沒有?…王說:掃羅家還有人沒有?」(1,3節):表徵救主尋找迷羊。 「我要因約拿單的緣故向他施恩。…我要照神的慈愛恩待他」(1,3節):表徵救主因慈愛與憐憫而施拯救。 〔話中之光〕(一)大衛倚靠神的應許,不但不被外面的仇敵「擾亂」,也不被裡面的肉體「擾亂」,因此不但沒有對掃羅家斬草除根、打擊報復,用人的方法來堅定自己的國位,反而「照神的慈愛恩待」(3節)掃羅的後人。只有真正靠神得勝的人,才能脫離肉體的捆綁,不但能得勝、也能流出恩典。 (二)今天神也是問說,在亞當底下還有誰,我可以恩待他?大衛因約拿單恩待米非波設,神因祂的兒子耶穌恩待罪人。米非波設在大衛面前,一點地位也沒有。大衛不認識米非波設,大衛只認識米非波設的父親約拿單。一個罪人在神面前,不是因為作好,才得神的喜悅;神是無緣無故的愛我們。人要得救恩,是不必進預科班的。我們的約拿單,就是耶穌基督,因著祂的緣故神就恩待我們。 (三)掃羅自始至終敵視大衛,一心要將他殺害除滅;因為他想,國若歸了大衛,他和他的子孫就與王位無分了。所以掃羅追趕大衛不遺餘力,使大衛在以色列境無立足之地。若非神的保守,大衛必早遭掃羅的毒手,死於非命了。按人看來,如此血海深仇,大衛怎能不報!掃羅雖然死了,也要報在他的後人身上,將他們除滅,也可免去後患。然而大衛非但沒有報仇的思想,也不畏懼掃羅的後人日後奪取江山,竟對掃羅完全寬恕。在此,神的榮耀就在大衛身上顯出來。寬恕人的過失,原是神的榮耀(參箴十九11),惟有那滿了慈愛的神,藉祂愛子所成功的救贖,寬恕了我們一切的不義。如今這寬恕人過犯的榮耀,也顯在大衛的身上,足見大衛在屬靈生命的長進上,有了很大的成就。 【撒下九2】「掃羅家有一個僕人,名叫洗巴,有人叫他來見大衛,王問他說:“你是洗巴嗎?”回答說:“僕人是。”」 〔呂振中譯〕「掃羅家有一個僕人名叫洗巴;有人叫他來見大衛;王問他說:『你是洗巴不是?』他說:『僕人就是。』」 〔原文字義〕「洗巴」雕像。 〔文意註解〕「掃羅家有一個僕人,名叫洗巴,有人叫他來見大衛」:『洗巴』是掃羅的管家,家財很多(參10節),後來趁亂奪取了米非波設的家業(參撒下十六1~5)。 「王問他說:你是洗巴嗎?回答說:僕人是」:王核對他的身分。 〔靈意註解〕「掃羅家有一個僕人,名叫洗巴」:表徵奉神差遣的使者(或聖靈)。 【撒下九3】「王說:“掃羅家還有人沒有?我要照神的慈愛恩待他。”洗巴對王說:“還有約拿單的一個兒子,是瘸腿的。”」 〔呂振中譯〕「王說:『掃羅家還有人沒有?我要照神的慈愛待他。』洗巴對王說:『還有約拿單的一個兒子、是兩腳殘廢的。』」 〔原文字義〕「慈愛」慈愛,善良;「恩待」做,製作;「瘸腿的(原文三字)」受打擊的(首字與末字);腳(次字)。 〔文意註解〕「王說:掃羅家還有人沒有?我要照神的慈愛恩待他」:『慈愛恩待』按照原文與1節的「施恩」同字,只不過各有兩個字,而字的排列順序顛倒而已;『神的慈愛』特指祂永遠不變的愛。 「洗巴對王說:還有約拿單的一個兒子,是瘸腿的」:『瘸腿的』並非生下來就如此,而是小時逃難中跌壞了腿(參撒下四4)。 〔靈意註解〕「大衛問說:掃羅家還有剩下的人沒有?…王說:掃羅家還有人沒有?」(1,3節):表徵救主尋找迷羊。 「我要因約拿單的緣故向他施恩。…我要照神的慈愛恩待他」(1,3節):表徵救主因慈愛與憐憫而施拯救。 「約拿單的一個兒子,是瘸腿的」:表徵無力行走正路的預定蒙恩者。 〔話中之光〕(一)在大衛時代,作君王的多欲除滅對頭,以防止他們的後裔起來爭奪王位。但是大衛對掃羅的孫子──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大施慈愛。他的慈愛一方面出於尊重神以前所膏立的君王(參撒上二十四5~6);另一面也是出於政治因素,他想將猶大與以色列統一起來(參撒下三13~14,29);不過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他曾向約拿單起誓,要恩待他的子孫(參撒上二十14~17)。 (二)神的慈愛是屬靈的,屬天的,不是出於地上情感所能相比。神的愛是沒有條件的,也是永不改變的;人的愛會漸漸冷淡,終至消失,甚至轉為憎恨,惟有神的愛持續長存,至於永遠。 (三)在大衛的身上,我們能看出一個很重要的原則,難就是他所力行的——以公義律己,以恩典待人。當他被掃羅追趕的那段日子中,他曾有機會取掃羅之命;但他拒絕了跟隨他之人的催促,不肯傷害掃羅,他不願為自己的便利行事,而不顧神的旨意。如果大衛當時將掃羅加以殺害,日後他就不會恩待他的後人了,凡不以公義律己的,必不能以恩典對人。 【撒下九4】「王說:“他在哪裡?”洗巴對王說:“他在羅底巴亞米利的兒子瑪吉家裡。”」 〔呂振中譯〕「王說:『他在哪裏?』洗巴對王說:『他在羅底巴亞米利的兒子瑪吉家裏。』」 〔原文字義〕「羅底巴」非牧養之地;「亞米利」神是我的親屬;「瑪吉」賣出。 〔文意註解〕「王說:他在哪裡?洗巴對王說:他在羅底巴亞米利的兒子瑪吉家裡」:『羅底巴』位於約但河東基列地瑪拿西半個支派的境內,與掃羅兒子伊施波設的都城瑪哈念相近;『瑪吉』從他收養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可知,他對掃羅家是親善的。 〔靈意註解〕「他在羅底巴亞米利的兒子瑪吉家裡」:表徵迷羊失落在無草之地(羅底巴)。 〔話中之光〕(一)「羅底巴」是一句希伯來話,意思是「沒有草的地方」。今天的世界就是羅底巴。羅底巴永遠不能叫人得著飽足,永遠不能止人乾渴,羅底巴不能滿足你的心。世界所應許的,都是不能兌現的鈔票;不過是海市蜃樓,是一個乾旱無草之地。沒有神的生活,是一個不滿足的生活。在神之外的生活,是永遠得不著滿足的。一個離開大衛的米非波設,他是住在無草之地;一個遠離神的罪人,也是住在無草之地。 【撒下九5】「於是大衛王打發人去,從羅底巴亞米利的兒子瑪吉家裡召了他來。」 〔呂振中譯〕「於是大衛王打發人從羅底巴亞米利的兒子瑪吉家裏將他接來。」 〔原文字義〕「召了」拿來,帶來。 〔文意註解〕「於是大衛王打發人去,從羅底巴亞米利的兒子瑪吉家裡召了他來」:『打發人』這人應當是洗巴,因為他知道米非波設的情況,並且大衛還要任命他管理米非波設的產業(參10節)。 〔靈意註解〕「於是大衛王打發人去,從羅底巴亞米利的兒子瑪吉家裡召了他來」:表徵福音的呼召。 〔話中之光〕(一)「召」在原文是「帶來」。不是米非波設去找大衛,不是罪人去尋找神;乃是大衛叫人去召米非波設,乃是神拆祂的兒子來尋找我們,把我們帶到神面前來。如果等米非波設去找大衛,就他無此膽量找,因他的祖父是大衛的仇敵;他也無此能力去找,因他的兩腿是瘸的。 (二)米非波設不敢來見大衛王,他沒有想到大衛待他如王子。米非波設雖然害怕喪命,也可能覺得不配見王,並不表示他拒絕大衛的賞賜。同樣,神寬厚地赦免我們的罪,我們也可能自愧不配,但是只要我們願意領受,就能得到諸般賞賜。凡願意信靠耶穌基督、領受神賞賜之人,都會受到比米非波設得到的更熱切的歡迎。並不是因為我們配得,一切都是神所應許的(參弗二8~9)。 【撒下九6】「掃羅的孫子、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來見大衛,伏地叩拜。大衛說:“米非波設!”米非波設說:“僕人在此。”」 〔呂振中譯〕「掃羅的孫子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來見大衛,便伏臉叩拜;大衛說:『米非波設。』米非波設說:『看哪,僕人在這裏。』」 〔原文字義〕「伏」仆倒,躺下;「地」臉,面;「米非波設」終結偶像。 〔文意註解〕「掃羅的孫子、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來見大衛,伏地叩拜」:『伏地叩拜』原文意思是「面伏於地」,表示臣民對王的恭敬。 「大衛說:米非波設!米非波設說:僕人在」:大衛確認他的身分。 〔靈意註解〕「掃羅的孫子、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來見大衛,伏地叩拜」:表徵聖靈帶領人信服救主。 〔話中之光〕(一)「大衛說,米非波設。」你曾想到,大衛說這四個字的時候,心裏有甚麼感覺呢?是用甚麼聲音呢?哦,在這一句話的深處,有一個跳動的心,那個心是表明神的心是如何。「米非波設」!表寧神沒有恨你,神要你,神愛你。每一次當人呼你名卻不說一句話的時候,那裏面的意思,是別人所不能領會的,只有那聽見的人能懂得。 (二)「米非波設說,僕人在此。」可惜米非波設並不知道大衛的心,以為大衛對他並無好感,他預先懼怕的心太深,所以說,「僕人在此。」也許他以為我從前是一個皇孫,如今降卑作一個奴僕,藉此或者可以博得大衛的歡心,他就不會殺我。但是,沒有一個人能靠自己作僕人的工作,而得著神的喜悅的。 【撒下九7】「大衛說:“你不要懼怕,我必因你父親約拿單的緣故施恩與你,將你祖父掃羅的一切田地都歸還你,你也可以常與我同席吃飯。”」 〔呂振中譯〕「大衛對他說:『你不要怕;我一定要因你父親約拿單的緣故以厚愛待你,將你祖父掃羅的一切田地都歸還你;你也可以經常在我席上喫飯。』」 〔原文字義〕「懼怕」敬畏,害怕;「歸還」返回,轉回;「常」不間斷的,每天。 〔文意註解〕「大衛說:你不要懼怕」:對一個面臨生死未定的人來說,乃是極大的安慰話。 「我必因你父親約拿單的緣故施恩與你,將你祖父掃羅的一切田地都歸還你」:『約拿單的緣故』表示大衛紀念約拿單對他的恩情;『掃羅的一切田地』從前王家的產業相當龐大;『歸還你』意指由你承受。 「你也可以常與我同席吃飯」:表示高抬的身分,與王子同等(參11節)。 〔靈意註解〕「大衛說:你不要懼怕,我必因你父親約拿單的緣故施恩與你」:表徵救主愛的安慰與施恩。 「將你祖父掃羅的一切田地都歸還你,你也可以常與我同席吃飯」:表徵救恩的豐厚。 〔話中之光〕(一)大衛在對待米非波設一事上,顯出他作領袖的泱泱大度,照著他所承諾的,向約拿單的兒子顯出誠實與憐憫。他慷慨供應約拿單之子的結果,超過他以往所能獲得的政治利益。你能否饒恕曾得罪你的人?你能否對不配之人慷慨?我們每次向別人施憐憫,自己的品格也隨之得到提高。 【撒下九8】「米非波設又叩拜說:“僕人算什麼?不過如死狗一般,竟蒙王這樣眷顧。”」 〔呂振中譯〕「米非波設又叩拜說:『僕人算甚麼,王竟垂顧像我這樣的一隻死狗阿!』」 〔原文字義〕「眷顧」照顧,注視。 〔文意註解〕「米非波設又叩拜說:僕人算什麼?不過如死狗一般,竟蒙王這樣眷顧」:『如死狗一般』形容自己卑賤無用,這是自謙的表示;『這樣眷顧』對王逾格的恩典表達感謝。 〔靈意註解〕「米非波設又叩拜說:僕人算什麼?不過如死狗一般,竟蒙王這樣眷顧」:表徵承認自己不配得著逾格的恩典。 〔話中之光〕(一)神的恩慈是領人悔改的(羅二4)。既知道了神的愛,所以自然的就悔改了。米非波設來時是巴不得仍回無草之地去的,但當他嘗了恩典的味道,他就俯伏在地上,他就悔改了。是米非波設錯了,所以用得著悔改。 【撒下九9】「王召了掃羅的僕人洗巴來,對他說:“我已將屬掃羅和他的一切家產都賜給你主人的兒子了。」 〔呂振中譯〕「王召了掃羅的僮僕洗巴來,對他說:『我已將屬掃羅和他全家的都賜給你主人的兒子了。」 〔原文字義〕「屬」存在,變為;「家產」房屋,家族;「賜給」給,置,放。 〔文意註解〕「王召了掃羅的僕人洗巴來,對他說:我已將屬掃羅和他的一切家產都賜給你主人的兒子了」:對財產的歸屬做明白的交代。 【撒下九10】「你和你的眾子、僕人要為你主人的兒子米非波設耕種田地,把所產的拿來供他食用;他卻要常與我同席吃飯。”洗巴有十五個兒子,二十個僕人。」 〔呂振中譯〕「你和你眾子和僕人都要為他耕地,收進五穀,使你主人的眾子〔或譯:家〕有飯喫;至於你主人的兒子米非波設、他卻要經常在我席上喫飯。』洗巴有十五個兒子、二十個僕人。」 〔原文字義〕「耕種」工作,服事;「所產的」麵包,食物;「食用」吞噬。 〔文意註解〕「你和你的眾子、僕人要為你主人的兒子米非波設耕種田地,把所產的拿來供他食用」:任命洗巴負責管理米非波設的產業。 「他卻要常與我同席吃飯」:在米非波設的家僕面前,抬舉他。 「洗巴有十五個兒子,二十個僕人」:顯示洗巴頗有家產。 〔靈意註解〕「你和你的眾子、僕人要為你主人的兒子米非波設耕種田地,把所產的拿來供他食用」:表徵在聖靈的幫助下享受救恩。 【撒下九11】「洗巴對王說:“凡我主我王吩咐僕人的,僕人都必遵行。”王又說:“米非波設必與我同席吃飯,如王的兒子一樣。”」 〔呂振中譯〕「洗巴對王說:『凡我主我王所吩咐僕人的、僕人都要照行。』於是米非波設在大衛〔傳統:我的〕席上喫飯,如同王的兒子一樣。」 〔原文字義〕「遵行」做,製作。 〔文意註解〕「洗巴對王說:凡我主我王吩咐僕人的,僕人都必遵行」:這些田地很可能已被洗巴佔有,現在大衛要他交出來,並用耕種所得供養米非波設全家。 「王又說:米非波設必與我同席吃飯,如王的兒子一樣」:米非波設受的待遇與大衛的兒子無分別。 〔靈意註解〕「王又說:米非波設必與我同席吃飯,如王的兒子一樣」:表徵得著神兒子的名份。 【撒下九12】「米非波設有一個小兒子,名叫米迦。凡住在洗巴家裡的人,都作了米非波設的僕人。」 〔呂振中譯〕「米非波設有一個小兒子名叫米迦。凡住在洗巴家裏的人都作了米非波設的僕人。」 〔原文字義〕「米迦」有誰像神。 〔文意註解〕「米非波設有一個小兒子,名叫米迦」:『有一個小兒子』據此推測米非波設至少二十來歲,故本章的事發生在掃羅父子被殺之後約二十年左右,因為他當時僅有五歲(參撒下四4);『米迦』他長大後生了四個兒子(參代上八35;九41)。 「凡住在洗巴家裡的人,都作了米非波設的僕人」:『洗巴家裡的人』意指他的 十五個兒子和二十個僕人(參10節)。 〔靈意註解〕「米非波設有一個小兒子,名叫米迦」:表徵產生屬靈的兒女,追求「像神」(米迦)。 【撒下九13】「於是米非波設住在耶路撒冷,常與王同席吃飯。他兩腿都是瘸的。」 〔呂振中譯〕「這樣米非波設就住在耶路撒冷,因為他經常在王的席上喫飯,雖然他兩腿都瘸。」 〔原文字義〕「耶路撒冷」平安的訓誨;「瘸的」瘸腿。 〔文意註解〕「於是米非波設住在耶路撒冷,常與王同席吃飯」:『住在耶路撒冷』可能住在王宮的某個房間裡,或是住在王宮附近特別安置他的房屋裡;『與王同席吃飯』可能與王的兒子們(參11節)輪班奉召陪王吃飯。 「他兩腿都是瘸的」:這句話表示:(1)王和陪伴的人對他沒有騎士;(2)他需要僕人抬送。 〔靈意註解〕「於是米非波設住在耶路撒冷,常與王同席吃飯」:表徵在神的家裡享受屬靈的豐富。 〔話中之光〕(一)本章四次提及那瘸腿的人在王的桌子吃飯。為什麼這是那麼重要的事反復提說?神的愛對我們豈不也有無量的祝福,好似那人在王前蒙恩?米非波設沒有什麼功績值得王的稱許,他本身也實在無甚可取之處。何況他雙腳殘廢,是一個病患者,他自己以為與死狗無異,沒有什麼可引起王重視,他只有靠他僕人洗巴的說詞。我們在神面前也是類似的情形。我們是瘸腿的,一無可取,不值得神的臉面,不能與祂眾子同桌吃飯。 (二)然而大衛與約拿單互立盟約,使約拿單的兒子蒙恩眷(參撒上二十14~16),所以米非波設得蒙善待。神的兒女呀,我們也有神的愛子為我們建立聖約,我們不必爭取神的恩寵,求得一席同桌吃飯的地位。你只要願意以信心仰望主,依據祂立約的血,向祂認同,父與子的聖約就恩被及你。由於神對祂愛子的關係,你可與神同桌,也可成為萬王之王的後嗣。 (三)我們得救的起頭是靠恩,我們保守這得救也是靠恩,並不是靠行為。米非波設雖然常與王同席吃飯,但他的兩腿仍是瘸的。瘸兩腿,不但不便行走,並且也真是難看。但王不會因他一直是瘸腿的,就把他趕出去。兩腿雖瘸,不過是在桌下;在桌上的,你只管吃。你為甚麼要把桌下的雙足擺在桌上呢?不要看你自己,要看神所給你的豐富。 (四)許多人的錯誤,以為得救的起頭是靠恩,保守這得救是靠行為。這是沒有的事。我們應當知道,得救是甚麼條件,就保守也是甚麼條件。我是因耶穌得救的,我也是因耶穌得蒙保守到底。米非波設雖然常與王同席吃飯,但他的兩腿仍是瘸的。兩腿雖瘸,不過是在桌下;在桌上的,你只管吃。你為甚麼要把桌下的雙足擺在桌上呢?你只管顧桌上的罷。神擺在這裏的,不知有多好,有多豐富,有多甘甜,你只管吃。你不看你的自己,要看神所給你的豐富。 叁、靈訓要義 【大衛與米非波設】 一、大衛表徵救主耶穌基督: 1.「大衛問說:掃羅家還有剩下的人沒有?…王說:掃羅家還有人沒有?」(1,3節):表徵救主尋找迷羊。 2.「我要因約拿單的緣故向他施恩。…我要照神的慈愛恩待他」(1,3節):表徵救主因慈愛與憐憫而施拯救。 3.「掃羅家有一個僕人,名叫洗巴」(2節):表徵奉神差遣的使者(或聖靈)。 4.「於是大衛王打發人去,從羅底巴亞米利的兒子瑪吉家裡召了他來」(5節):表徵福音的呼召。 5.「掃羅的孫子、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來見大衛,伏地叩拜」(6節):表徵聖靈帶領人信服救主。 6.「大衛說:你不要懼怕,我必因你父親約拿單的緣故施恩與你」(7節):表徵救主愛的安慰與施恩。 7.「將你祖父掃羅的一切田地都歸還你,你也可以常與我同席吃飯」(7節):表徵救恩的豐厚。 二、米非波設表徵迷失的羊: 1.「約拿單的一個兒子,是瘸腿的」(3節):表徵無力行走正路的預定蒙恩者。 2.「他在羅底巴亞米利的兒子瑪吉家裡」(4節):表徵迷羊失落在無草之地(羅底巴)。 3.「米非波設又叩拜說:僕人算什麼?不過如死狗一般,竟蒙王這樣眷顧」(8節):表徵承認自己不配得著逾格的恩典。 4.「你和你的眾子、僕人要為你主人的兒子米非波設耕種田地,把所產的拿來供他食用」(10節):表徵在聖靈的幫助下享受救恩。 5.「王又說:米非波設必與我同席吃飯,如王的兒子一樣」」(11節):表徵得著神兒子的名份。 6.「米非波設有一個小兒子,名叫米迦」(12節):表徵產生屬靈的兒女,追求「像神」(米迦)。 7.「於是米非波設住在耶路撒冷,常與王同席吃飯」(13節):表徵在神的家裡享受屬靈的豐富。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撒母耳記下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撒母耳記下提要」末尾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