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撒母耳記下第三章短篇信息

 

目錄:

第三章  大衛在艱難中治理國度(陳則信)

生命必須繼續成長(三章)(王國顯)

從撒母耳記下看對與錯(三章)(劉銳光)

撒母耳記下查讀(14~16)(馮耀榮)

押尼珥求降(撒下三121) (臺北靈糧堂)

約押殺押尼珥(撒下三2239) (臺北靈糧堂)

順著神的旨意行(撒下三116) (臺北靈糧堂)

愛是不嫉妒,不求自己益處(撒下三1739) (臺北靈糧堂)

贏得人心歸(撒下3121) (香港讀經會)

記仇施兇殺(撒下32230) (香港讀經會)

真誠除懷疑(撒下33139) (香港讀經會)

押尼珥的叛離(1~21) (台北基督之家)

約押計殺押尼珥(22~39) (台北基督之家)

 

 

第三章  大衛在艱難中治理國度(陳則信)

 

大衛家與掃羅家持久爭戰(1節)

大衛雖然在希伯崙再度受膏,但他的王權,仍只及於猶大家,因為掃羅家仍據以色列頑抗,因此爭戰拖延甚久。長期的爭戰所帶來的困難自然很多。這事亦預表基督,祂雖然在十字架上已敗壞了掌死權的魔鬼,但撒旦並未立即消蹤滅跡,相反地卻力圖作最後的掙扎。因此從軍的交火,還得忍耐著長期應戰,方能有一日和基督同掌王權。

感謝神,祂的旨意必要成功,雖然還得經過許多爭戰。在持續不斷,艱苦卓絕的爭戰中,大衛家卻日見強盛,而掃羅家則日間衰弱;最終是掃羅家敗亡,大衛則榮登寶座。這說明神所應許的一切必要應驗。祂曾起誓應許說,大衛要作以色列全家之王。神的旨意雖然曾一時遭遇到攔阻和打岔,但絕不因此廢去,終久必完全成功。哈利路亞!基督已經得勝,且要勝而再勝,教會也要與祂一同得勝。

 

大衛在希伯崙所生的兒子(2~5節)

大衛在希伯崙生了六個兒子。不明白大衛一生經歷的人,也許會羡慕他的多子之福。但在大衛所生的六個兒子中,半數死於非命,且都是因犯大罪而死於刀下,這些兒子出生之時,大衛屬靈的情形正常,何以這些敗家之子,竟會出自大衛,這是令人百思不解!大衛為此所經歷的痛楚,誰能領會呢?但是我們的主明說:『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約三6)。以撒和利百加都敬畏神,一同承受神的應許,他們無疑是屬靈的。但他們生下來雙子,『雅各是我所愛的,以掃是我所惡的』。這是要顯明神揀選人不在乎人的行為,那在乎召人的主。人若不從靈生,仍然是肉身。

再從聖靈歷史來舉例。在猶大列王中,亞哈斯不像他祖大衛,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卻效法以色列諸王,行外邦人所行可憎的事。他在急難中越發得罪神,甚至毀壞聖殿中的器皿,封鎖殿門,擅自更改祭壇和祭祀;他卻生了一個很好的兒子——希西家。希西家是大衛之後最敬畏神的君王。如果按人的想法,希西家理當得著一個使國治邦興的兒子,繼他坐猶大的寶座。事實卻不然!他所生的瑪拿西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惹神發怒,超過以前的列王。竟至使神定意要藉巴比倫王來毀滅猶大(王下二十四1~4)。可見世上的遺傳律,不能應用在屬靈的事上。

自然一切為父母的,都當本著主的教訓養育兒女,警戒他們,這是不容易忽略的。父母在家中當為兒女的榜樣,並且應該切切的為他們代禱,兩者都不可缺少。至於兒女們能否蒙恩,那是在乎神定的旨意,因為神要憐憫誰,就憐憫誰;要恩待誰,就恩待誰。

 

押尼珥的為人與結局(6~30節)

押尼珥立伊施波設繼掃羅位,從表面上看來,似是忠於前王,又厚待了前王之子,但若究其實,他只是利用前王之子,建立自己的權勢。因此在掃家『大有權勢』,為所欲為。押尼珥既大權在握,就放縱情欲,竟染指前王的妃嬪,伊施波設為此指責他,他竟大怒,他猙獰的面目也就暴露無遺了。

扼要的說,押尼珥的平生至少有下列幾項重大的錯誤:

一、他早已在知道耶和華曾起誓應許大衛,他必作以色列的王,掃羅死後,

他還不遵神的命令,反立伊施波設作以色列的王。

二、他只憑天然觀念,傳統習俗,個人私心行事,完全不顧神的旨意。

三、他既立伊施波設為王,卻又不忠誠順服,在受責之時,竟出言恫嚇,要

廢去他的王位。押尼珥之狂妄驕傲,行事毫無原則,在這一切中都顯露了出來。

四、押尼珥失去了隱退的良機。如果在掃羅被殺之時,他能急流勇退卸甲歸田,從此不問政事,也許可以頤養天年。但他貪戀虛榮,玩弄權柄,終至死與約押刀下,可謂咎由自取。

 

大衛仍愛米甲(13~16節)

在這段記述押尼珥之缺失與敗亡的經過中,有一插曲悽楚動人,情節纏綿悱惻,那是大衛對曾作他妻子的米甲,從未忘懷的故事。米甲在她父掃羅嫉恨誒之日鍾情與他,在大衛遭敵視受苦害之時,肯不惜拂逆父意,幫他逃走,這愛情彌見珍貴。大衛愛米甲亦非此尋常,他所付的聘禮是一百非利士人的陽皮,大衛為得她來歸,甘冒喪命之險,只為得她,捨命也在所不惜。在大衛亡命流浪之日, 再歸帕鐵必非出於得已。從大衛對押尼珥所說的『你若不將米甲帶來,斷不得見我』這句話,可看出大衛對米甲的一往情深。這豈不也說出基督之愛教會,教會雖曾失敗,但祂仍深愛教會不改變。

 

約押殺死押尼珥(22~30節)

押尼珥帶著二十個人,來到希伯崙見大衛。大衛為押尼珥和他帶來的人設擺筵席。押尼珥對大衛說,他要去招聚以色列人來見他,和他立約,使大衛作他們的王。於是大衛送押尼珥走,啊乃平平安安的去了。約押獲知大衛送押尼珥走了,卻打發人去追趕將他帶回,假意要與他說機密話,將他的肚腹刺透,以報殺弟之仇。於是押尼珥死了。從表面看來,約押是為亞撒黑復仇,但約押之殺押尼珥,其真意緣因乃是由於嫉妒,使他不顧一切的要將押尼珥除去。因為押尼珥奮勇善戰,如今來歸大衛,恐懼他將取代自己為元帥。

驕傲和嫉妒乃一個東西的兩面。當自己比別人強的時候,就驕傲;當自己比不上別人的時候,就嫉妒。驕傲和嫉妒同是出於一個源頭,那就是人的自己, 主救我們脫離自己。

約押在大衛手下爭戰多年,但他始終憑著自己的意思行事,只在外面服在大衛的權下,內心卻不效法大衛敬畏神,順服神並尋求神的心意,因此約押的所作所為全憑 天然,不能滿足大衛的心意。今日在神的工廠上,和主的教會中,像約押這樣的人不少,所帶進的難處也不少。

 

大衛為押尼珥子之死哀痛(31~39節)

大衛在押尼珥的墓旁放聲哭泣,他為押尼珥之死悲哀,揣摩大衛當時悲痛的心情,可能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為以色列失去一個大將之材痛惜。萬兵易募,一將難求。約押以一己之私,使國家蒙不能補償之損失,誠然令人痛心疾首!第二、約押目無法紀,用詭計殺押尼珥與不備,大衛身為君王,卻不能使約押秉承自己的意思行事,暴行既遂,又無力將他繩之以法,此種難言之痛,哭泣也難以宣洩!

大衛在悲痛中對臣僕說:『我雖然受膏為王,今日還是軟弱。這洗魯雅的兩個兒子比我剛強,願耶和華照著惡人所行的惡報應他』(39節)。神知道大衛的憂傷,也知道他的處境。他一生在這危難中作王,神卻一直作他的保障和拯救,所以他始終沒有受洗魯雅兩個兒子的謀害。神實在是可信靠的。——陳則信《默想撒母耳記下》

 

 

生命必須繼續成長(三章)(王國顯)

 

03生命必須繼續成長

(三章)

 

第三章一開始,就說出了一些這樣的話,『掃羅家和大衛家爭戰日久,大衛家日見強盛,掃羅家日見衰弱。』弟兄姊妹,你注意那個次序,正如我們讀第二章的時候所看見的一個小插曲,押尼珥挑動大衛的僕人的爭戰。第三章開始,不是說大衛家和掃羅家爭戰,而是說:『掃羅家和大衛家爭戰』。弟兄姊妹你看到,這裏會有這麼多講究嗎?掃羅家跟大衛家爭戰,和大衛家跟掃羅家爭戰,事情還不是一樣嗎?

 

肉體與生命的爭戰

 

我們用人的眼光來看這件事,我們覺得沒有甚麼太大的差別,甚至說沒有差別。但是聖靈是這樣寫下神的話,那裏面就有意思。我們不需要說得太多,我們把下面那兩句讀過,我們就稍微領會一點,『大衛家日見強盛,掃羅家日見衰弱。』掃羅家是已經給神廢去的家族,大衛家是神所選立的家族,一個是給廢棄的,一個是給選立的。我們若是能抓住這兩件事實,我們也能瞭解,聖靈作這個記載的意思在那裏。我們不用掃羅家跟大衛家來說這件事,我們這樣說:『被神廢棄的和被神選立的爭戰日久,被神選立的日見強盛,被神廢棄的日見衰弱。』這樣不是已經很清楚了嗎?是不是?我們讀撒母耳記的時候,一開始就題到,藉着掃羅跟大衛的事,神給我們看見生命作王的例子。

 

掃羅是顯明人肉體的活動,大衛是顯明一位跟隨生命的人的動作。我們這樣來看大衛和掃羅家的時候,我們就看到了,雖然那是當時的一件真實的歷史,但是所表明的原則卻是我們今天在生命追求上的經歷。題到這一點,我們就曉得為甚麼是掃羅家和大衛家爭戰,為甚麼不是大衛家和掃羅家爭戰。弟兄姊妹,你能知道了,藉着許多聖經裏面所說到的事,藉着我們自己親身的經歷,我們都曉得,從來都是肉體發動的時候,就叫我們受騷擾。在加拉太書就看到,說到夏甲和撒拉,那是夏甲給撒拉過不去;看到約瑟的例子,你看到是他哥哥們跟他過不去。不是約瑟和他哥哥們過不去,是他哥哥們和他過不去。弟兄姊妹,這許許多多的事,都給我們看到,一直就是肉體要維持它的地位,所以它就向生命宣戰了。

 

我們讀加拉太書第五章的時候就讀到了,『情慾和聖靈相爭,聖靈和情慾相爭。』我們讀羅馬書第七章的時候,同樣讀到了,我願意的,我作不來,我不願意的,我就作了。我這個人是賣給罪了,我這個人是屬肉體的,我沒有辦法脫出肉體的引誘和轄制。我們感謝讚美神!我們蒙恩得救了以後,主的生命在我裏面,我們在主面前的地位確實是非常穩固了。但是在我們的經歷裏,我們是不是常常碰到一些人、事、物,要把我們從這一個蒙恩的地位抓出去,不管是人也好,是事也好,是物也好,他們怎麼能把我們抓出去呢?他們挑動存在我們裏面的肉體,這個肉體活動顯出來的時候,就要把生命拒絕出去,要叫生命萎縮下去。

 

感謝讚美神!生命的地位是神所賞賜的,沒有任何的人、事、物可以改變,所以肉體和生命爭戰的事,雖然很長久,但不能改變我們蒙恩的地位與事實。所以說大衛家和掃羅家爭戰日久,在我們屬靈的追求上面也是一樣,肉體和生命的爭戰日久。究竟久到甚麼時候呢?大衛家和掃羅家,他們持續的爭戰了七年半,但是在我們身上的屬靈的爭戰,卻是盡我們一生之久。我們常常說,要追求生命成熟。說清楚一點,我們衹是能朝這個方向去追趕,在我們沒有見主以前,我們的生命衹能接近成熟,而不能成熟到完全像主。這一點我們要領會,如果我們沒有領會這樣的事實,我們就不知道掃羅家跟大衛家的爭戰日久的屬靈意義在那裏。

 

感謝主!爭戰的日子雖然長久,大衛家是在一個得勝的地位上,掃羅家是在一個被廢棄的地位上。也許掃羅家有時好像是佔了上風,但是那結果還是日見衰弱;大衛家也許有些時候好像是失敗了,或是出了亂子,但是感謝主!因為他那地位在神面前對了,所以結果還是他得勝。大衛能從失敗裏學到功課,他能在出毛病裏看見人的缺欠,而轉過來揀選神,所以我們看這一節聖經太有意思了。按着我們今天的領會來說,在掃羅家和大衛家的爭戰裏,大衛是站在主的那一邊,掃羅家不是站在主那一邊,所以站在主的那一邊的結果就是得勝,不站在主的那一邊的早晚要完結。雖然在那一個時候,大衛衹是作猶大家的王,掃羅家還是管轄着其餘的十一個支派。

 

從土地的面積和人口的數字來看,掃羅家都是大的,但是這個大沒有用處,因為地位錯了。地位錯了,再大也不發生作用。大衛家雖然是有很多的短缺,但是這個短缺並不能改變神的旨意。大衛家站在主的那一邊,他就按着神的旨意接受得勝。我們看到掃羅家和大衛家爭戰的時候,我們盼望我們不衹是看見當時的歷史,我們也要看見今天我們身上所出現的屬靈的爭戰,那就是站在主的那一邊,還是不站在主的那一邊。這樣的揀選在我們身上常常會出現,一點點的事情都會發生這樣的一種爭戰。我要作這件事,主喜悅嗎?我們會考慮這一件事,我們就會體會到,在我們的心思裏已經有了爭戰。在我們裏面有一個傾向要作那一件事,但是同時也在我們裏面有一個光照來到,題醒我說,主不喜悅這件事。

 

在這種情形底下,弟兄姊妹就看到了,在我們裏面有一個傾向,是不理會主的喜悅的,但在我們裏面同時又有一點的光照,給我們看到那不是神所喜悅的。弟兄姊妹,你看到了,這個就是屬靈的爭戰,這一個爭戰在我們裏面是這樣的開展。所以我們讀羅馬書讀到第七章的時候,你讀到保羅在那裏有很深的嘆息,『我真是苦啊!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為甚麼那麼苦呢?因為屬靈爭戰在這裏面太厲害了,一面要離棄神,另一面是不能離棄神,我們這個人夾在當中,你說苦不苦?保羅說:『我真是苦。』我們如果是經歷這樣的光景,我們也會說:『我真是苦啊。』但是感謝主!如果我們願意揀選神的心思是準確的,那就是說,我們維持自己在那個對的地位上,雖然是有點苦,結果我們卻是日見強盛。當時大衛家和掃羅家的爭戰,就是這樣進行着。

 

肉體的本相

 

爭戰進行到了七年半以前不久,在掃羅家發生了一件事,就是押尼珥跟掃羅的一個妃嬪有了一些不太對的事。但是,這個時候押尼珥是掃羅家的元帥,並且是大有權勢。押尼珥是誰呢?押尼珥是掃羅的堂兄弟,是他伯父的兒子。這事情給伊施波設聽到了,就是掃羅的兒子聽到了,他是作王的,是押尼珥把他捧到王位上去。他把押尼珥找來,責備了押尼珥。你看押尼珥的反應是甚麼?押尼珥就吃不下去了,所以他就當着伊施波設的面說了一些很嚴厲的話。他怎麼說呢?

 

你留意第八節,『押尼珥因伊施波設的話就甚發怒,說,我豈是猶大的狗頭呢!』那個意思是說,我衹是等着猶大家來砍我的頭,我恩待你的父家,沒有把你交在大衛的手裏,為了這個原因,也不住地跟大衛爭戰,看樣子,早晚我的頭要給大衛家砍下來。因為第一節那裏不是說嗎?『大衛家日見強盛,掃羅家日見衰弱。』所以,押尼珥看着前途的時候,他就看到沒有甚麼作為了。『啊!我為你父家這樣賣力,你還為了這樣一件事情來跟我過不去,我就給你好看,我就讓大衛來得着以色列家的王位。』

 

弟兄姊妹們,你先看押尼珥這個人。如果說打仗,他是有本事,因為他是代表了掃羅家的殘餘勢力,他還能非常厲害地騷擾大衛家。但是,你要看到他的性質是甚麼,我們所注意的,還不僅是他在這裏生活上的表現,在他生活上的表現,已經是好大的問題,但是更重要的,是他裏面的實際情形。我們看第十節,『如果我不照着耶和華起誓應許大衛的話行,廢去掃羅的位,建立大衛的位,使他治理以色列和猶大,從但直到別是巴,願神重重的降罰與我。』

 

押尼珥裏面知道不知道神要作甚麼呢?他知道,他完全知道,神要廢棄掃羅家,神要建立大衛家,神要把以色列的國位給大衛,押尼珥完全知道。但是知道了又怎麼樣呢?他並沒有接受。弟兄姊妹們,這個就是押尼珥本性的愚昧,這個本性也是我們的本性。我們用簡單的話來說,就是明知故犯,明明是知道神的旨意,但是卻不準備去接受,起碼推遲了七年半。立伊施波設作王來接替掃羅的王位是他,持續與大衛爭戰的也是他。他所作的和他所知道的,並不調和在一起,這位是押尼珥,這個是人的肉體。

 

我們不能不承認,我們在神面前常常給肉體影響,落在同樣的光景裏。不是不知道,而是不願意;不是不明白,而是不肯。這是押尼珥,這也是我們的肉體,是跟着掃羅走的那條路來奔跑的肉體。伊施波設在這種情形底下,他實在沒有辦法回答一句話。押尼珥就打發人去找大衛。弟兄姊妹們,我們上一次用了相當的時間來說到,大衛雖然作王了,但是他生命還沒有完全成熟,他生命是進到開始成熟的階段,雖然坐在王位上,但衹是局部的作王,不是全部的作王;他衹是外面作王,裏面還不能完全作王。

 

不能離開十字架的法則

 

現在,我們看到有一點問題來了,這個問題不太明顯,我們細細去看的時候,就看到一點瑕疵。所以,我們沒有一個人敢說,我們是已經屬靈到透徹的人。我們願意屬靈,但是我們沒有辦法到熟透的地步,我們不能不承認,到現在,我們還是帶着許多的摻雜。我們看,當押尼珥找人跟大衛聯絡的時候,大衛好像要答應。弟兄姊妹你說,大衛答應押尼珥這樣的安排,那不正是完成神的旨意嗎?弟兄姊妹們,如果從事情上面去看,那是真的如此。

 

但是當你從神的作工的方法去看的時候,你就看見不是那麼一回事。七年多的時間,對大衛是一個考驗,我作了猶大家的王,已經七年多了,我還沒有坐上以色列的寶座。但神揀選我是坐以色列的寶座的,如果我還不能坐上以色列的寶座,那就是神的旨意在我身上還沒有完成。現在押尼珥來聯絡,他要把以色列其它的支派都交給我,這不是成就神的旨意的機會嗎?弟兄姊妹,我們細細讀的時候,我們看到大衛實在有這樣的心思,我們完全能同情大衛這個想法,因為我們都有這樣的想法,衹要事情成就了,那就可以了,何必管它是不是神的方法?

 

弟兄姊妹,這個是在我們屬靈的爭戰上面,最不容易勝過的一個關卡。因為你從外面來看,那是成全神的旨意,神的旨意能成全,那還不是好事嗎?如果光看外面,的確是好事。若是看裏面,那的確是不能作得那麼快,你看到裏面去的時候,你還要看神是不是這樣作。但是大衛在這個時間,好像被那七年多的時間拖得堆有點焦急了,他在時間的考驗上面,好像不太能站住。所以,他就說:『好,我就跟你立約,你把以色列家帶來歸我。』也許大衛還跟押尼珥說:『過去掃羅家的事情,我不再追究。』

 

一再出了岔子

 

我們不知道他怎麼立約,不過無論如何,我們看見大衛心動了。同時在這裏附帶又出了一個問題,我不敢說,他是對或者是不對,因為我的傾向是覺得他是不太應該。他對押尼珥說:『可以,但是我有一個條件,你要把米甲帶回來給我。』米甲是他的頭一位妻子,是掃羅的女兒。大衛說:『你要把米甲帶回來給我,因為米甲是我拼命去換回來的,我用一百非利士人的陽皮來作聘禮把她娶過來的。』在這種情形裏,伊施波設也衹好把米甲叫回來。因為大衛逃亡的時候,掃羅把米甲嫁給另外一個人,現在大衛要把米甲要回來,人家已經有一個家庭,有兒女,但是王的命令說要,那怎麼好違背,所以她衹好來,她的丈夫就哭哭啼啼地跟着,一直跟到一個不能再跟的地步才回去,我想她的兒女們也是一樣。

 

弟兄姊妹們,大衛這一件事情作得對不對?從人的那一方面說,也許大衛是作對了,因為他還重視從前他跟米甲結婚的時候所立的約,他對米甲還是有一份情。但是問題不是在感情上,問題是大衛在這種光景底下,來作這樣的事情準確不準確?如果看撒母耳記下衹是看見他拆散人家的一個家庭,但是如果帶回律法裏作一個評比,我們就曉得,這一件事就抵觸了神的律法。我們看申命記第二十四章開頭那四節的經文,你就看到有一件事,人討了妻子,如果發覺她有些不太對的,可以給她休書,就是給她離婚。那個女人離婚以後,她可以再結婚,但是如果她再結婚以後,又發生了一些事情,她第二位丈夫又覺得她不好,又把她休了,或者第二位丈夫死掉了,在這樣的情形底下,當然這位女人還是可以再嫁人,但是她的第一任丈夫是絕對不能再娶她。

 

這是在申命記第二十四章第一節到第四節上面所提到的律法上的定規。米甲的確是作過大衛的妻子,大衛也沒有給她離婚,那是掃羅逼着她去改嫁,不管她那個動機是怎麼樣,她總是已經嫁了第二個人,第二位丈夫對她非常好,也許她的第二位丈夫的家也是滿好。現在大衛拿這個作條件,那就有可議的地步。我們覺得,好像大衛在這件事上面有點瑕疵,雖然我還不敢說他一定是不對,但是無論如何,我總是覺得在這事上,至少是有點瑕疵的。押尼珥說服以色列的長老,要歸向大衛,以色列的眾長老都被他說服了,所以押尼珥就來到大衛那裏說:『事情成功了。』但是接着就發生一件大事,押尼珥見了大衛以後,他就被約押殺掉了。

 

我們要看這件事情,為甚麼早不被殺掉,晚不被殺掉,卻是在這個時間押尼珥給殺掉了?是不是衹因為約押和押尼珥當中的一些冤仇呢?是不是因為押尼珥殺了約押的弟弟亞撒黑,約押就要把他殺掉呢?或者說,大衛答應押尼珥,你叫以色列人歸服我,我就讓你作以色列家的元帥,這樣就把約押擠掉。弟兄姊妹們,如果我們完全從人事的角度來看,我們差不多可以肯定說,約押是為了他個人的利益而把押尼珥殺掉。但是當你細細去讀神的話的時候,你一定會發覺,事情沒有像我們想像那麼簡單,我不敢說完全沒有摻雜人事的問題,但是人事的摻雜不是主要的問題。主要的問題是甚麼?是神不允許大衛用這種方法坐上以色列的寶座。

 

因為這樣坐上以色列的寶座不太光明,神不要祂的子民行在暗中,神喜歡祂的子民行在光明中。所以很清楚地看見,在這個節骨眼的時間上,是神讓押尼珥給殺掉。我們回到我們常常會題到的一個屬靈的學習,如果從表面上來說,押尼珥這樣作也對,因為神的旨意就是這樣定規。但是,我們不是常常都題到嗎?我們讀到創世記的時候就開始了,我們不住地題到這一點,亞伯拉罕要得兒子,不能娶夏甲。他得兒子是對,但是他的手續不對,他的方法不對。現在,大衛要坐上以色列的寶座,這個目的也是對的,但是押尼珥這樣把他送上寶座就不對,因為這一件事情是骯髒的,又不光明,所以神不允許這事發生。

 

弟兄姊妹知道,從上文我們看到押尼珥,我們不說他作肉體的代表,我們完全從人這一面來說,他是一位不義的人。他跟他堂兄弟的妻子來往,這件事情不乾淨。他用他自己的勢力來威脅坐在王位上的伊施波設,這個也是不義的事。一位不義的人,進入神百姓的國度,如果像大衛所說的,他是一位很好的元帥,那就是首領。一位不義的人,進到神子民的國度裏面,雖然他有才幹,人也歡迎他,但是這些都不能改變神向他的追討。啊!弟兄姊妹們,這是非常嚴肅的事,所以神沒有讓押尼珥的辦法成功,所以就在最關鍵的時刻裏,神讓約押把押尼珥殺了。也許我們又發生另外一個問題,約押這件事情作對了,是不是?

 

這事很複雜,第三章裏那種錯綜複雜的情形,實在是不簡單。約押殺掉了押尼珥這件事,他作得對,但是他的動機不對,他的目的不對。所以他雖然作了一點好像對的事,結果他還要承擔他自己的愚昧,以後我們可以看到。但是無論如何,在這裏我們也看到這一件事不太美,因為他是在別人不留意的時候暗算人的。我們看他怎麼殺押尼珥,押尼珥來的時候,他不在。押尼珥走了,他回來就聽說有這樣的事,他就馬上追上押尼珥,追上了以後就跟他說,有機要事要跟他說,押尼珥信以為真,他就側起耳朵來要聽,他側起耳朵看着那邊,約押就拔出刀來給他捅了一刀,就這樣死掉了,所以約押這件事情也是很不光明的。

 

屬靈的事不允許有摻雜

 

在第三章裏有好多不光明的事,但是你看見不光明的事所帶出的目的,又好像是對的,究竟我們要怎麼來看這些事?弟兄姊妹們,如果屬靈的事就像看人間的事那麼簡單就很好,我們跟隨主的路也不會難走。但事實不是這樣,屬靈的事是屬靈的事,屬地的事是屬地的事,屬地的事可以是全對的,但是擺到屬靈的原則底下,可能是完全錯了。屬靈的事有屬靈的原則,因為屬靈的事要和神的性情相配合,不僅是要與神的目的相配合,同時也要和神的性情相配合。與神的性情不配合,那一定是不光明的。因為我們的神就是光,在光裏面是毫無黑暗,所以祂要求在祂名下的人都須要行在光裏。我們感謝讚美主!

 

在這一個地方,我們留意到,押尼珥被殺的過程很複雜,我們不敢說那是神的命定,但是肯定那是神的允許。我怕越跟弟兄姊妹多看裏面,就越弄得我們有點複雜。不過我願意弟兄姊妹千萬要抓牢這一點,一切屬靈的事,目的和動機一定要對,時間、方法、手續,也必須要對,這是我們一直以來所特別指出的,也是神自己的話不住地給我們看見的。現在我們又看到大衛有點瑕疵了。雖然作了王,但是還不夠成熟。押尼珥給殺了,他就厚葬了押尼珥,也為押尼珥哀哭,甚至說,以色列中死了一位很有才幹作元帥的人,然後他說了一句話,『我今日雖然作王,今日還是軟弱,洗魯雅的兩位兒子比我還剛強。』最末了那一節就是說約押和亞比篩,他們是當時猶大家的軍事領袖。

 

弟兄姊妹們,大衛這樣作,在外面產生了一個作用,安撫了以色列眾人,也表明殺押尼珥不是我大衛的意思,我沒有這樣作。在他自己裏面,他又有一個機會來發表一點的埋怨。在他裏面有一個感覺,我現在作王,但是我沒有權柄,約押兄弟倆可以改變我的定規,我的命令都不成為命令,我作王是等於空空作王。弟兄姊妹,從大衛說的這一句話,你就看到,他在這一件事上,沒有回到神的面前去尋求光照。也許大衛覺得我已經坐上工位了,沒有甚麼功課我需要再學了。我們早就題過,生命的成熟不是在你坐上王位的那個時候。弟兄姊妹你曉得,我們今天是已經坐上王位的人了,你讀詩篇的時候,你就曉得我們都給稱為王子,我們是有王位的。但是你的生命成熟了沒有?你可以問我,『你的生命成熟了沒有?』我說實在話,『我的生命也不成熟。』

 

生命成長的追求不能停止

 

我們必須要看到這一件事,大衛在這種情況底下,他生命還是不夠成熟。雖然已經踏進成熟的階段,但不是完全的成熟,所以他還會發怨言。當着約押兄弟倆,他不敢說那個話,背着他兄弟倆,他就說出來了。你就曉得,這些心思藏在他裏面叫他很苦悶的。這些事就顯出大衛在生命的追求上面,還需要繼續的往前。頭一樣,他必須要相信神自己的時間,所以他不須要急急忙忙的和押尼珥這個人談判。神這樣攔阻那事情發生,他裏面還沒有醒悟。弟兄姊妹們,這個真的是需要我們生命被帶到一個地步,有極高的屬靈的敏感。弟兄姊妹你必須知道一件事,我們這些稱為神的兒女的,神的眼目一直在看着我們,我們所經過的一切事情,如果不是祂的安排,也是祂的允許。

 

因此我們求主給我們不要老是釘牢着人與人的關係。說簡單一點,不在人事的關係上面去看神要作的事,我們必須越過人事的關係,而看見神的手。在你工作的崗位上面,有一個很難應付的上司。你不要以為那個是小事,如果我們靈裏面是甦醒的,你會看到,你現在的位置是神要你站的,神把一個難以應付的上司加在你頭上,那是神安排的。我們自己是想在工作上表現成功,但是在神看來,祂要藉着你的那個工作的環境來造就你這一個人。弟兄姊妹,因此我們要學會透過一些人與人中間的關係來看見神的手。如果大衛在這一點上是甦醒的,他就曉得,押尼珥所要作的一切,不是神要作的。另一方面,大衛在這樣的一個環境底下,好像他失去了對神的信任。他衹看見約押兄弟倆好像不聽從他的安排,他卻沒有想到他的安排不是在神的旨意裏。

 

他衹看見約押兄弟倆有權勢,卻忘記了神膏立的不是約押兄弟,而是膏立他。神既然是膏立他,神就會負責讓他來顯明神的權柄。我們也常常題到這一點,一個人能顯出神的權柄,這個人一定先服在神的權柄底下。一位不服神權柄的人,神也不會用着他來發表神的權柄。在這兩件事上面,大衛的確是顯露了一些瑕疵。感謝神!大衛可以愚昧,但神卻不跟着他愚眛,神伸出手來干預,讓人的安排不成功,也同時把大衛帶進他需要學的功課裏。我們感謝主!神當年如何帶領大衛,祂現在也是同樣的帶領我們。但願我們真有這樣甦醒的靈,有這樣屬靈的敏感,能按着神的心意一步一步地跟隨。我們感謝讚美主!因為祂從前是怎樣,現在還是怎樣。

 

 

從撒母耳記下看對與錯(三章)(劉銳光)

 

撒母耳記下三章   希伯崙的重重黑幕

    大衛在希伯崙登基作王,固然是件好事,然而在這期間,卻看見政治上黑幕重重,叫人唏噓,更叫人害怕。
一.大衛的兒子  (v.1-5)
   
大衛作了王,他的聲勢日大,日見強盛。可惜,大衛受當時的潮流影響多娶妻妾,在這期間最少有六個妻妾,各人生了一個兒子。也許兒女眾多,也是強大的一種表示吧。
   
可是,這些兒女因為同父不同母,他們之間的矛盾,爭鬥日後就顯露出來。可見,無論誰在婚姻上違反了神的心意,到頭來一定出問題,人千萬不要嘗試﹗

二 .押尼珥的錯誤  (v.6-21)
   
押尼珥這位掃羅手下的元帥,大概曾為掃羅立了不少汗馬功勞,就因為這樣而功大震主,做了不應該做的事,終招至殺身之禍。
   
色欲(v.6-11)。押尼珥恃勢淩人,公然和掃羅的遺妃行淫,已是一錯。當被伊施波設責備的時候,還大言不慚,出言恐 嚇,是一錯再錯。恃著自己擁有的政治勢力而生驕,作威作福,橫行無忌。此乃不良政治之可怕也﹗
   
投降(v.12-21)。王宮醜聞事件演變成變節,押尼珥投降大衛。他照大衛所說,把米甲從帕鐵手中帶走去見大衛,也遊說以色列的長老,領袖投降大衛。從大衛的角度來看,這當然是件好事,因為掃羅家的勢力會變得更薄弱,大衛變得更強大。然而在節氣方面來看,卻是押尼珥另一大錯特錯的事,他不忠於掃羅所托。不講氣節,不講忠誠,只看利益,只看時勢,是不良政治的另一可怕之處,叫人心寒﹗

三.約押的錯誤  (v.22-39)
   
謀殺押尼珥(v.22-30)。約押一知道大衛接納了押尼珥的投誠,大怒之餘,立生殺機。他私自追回押尼珥,並刺殺他於城門內。他是為了報殺弟之仇(v.27),其實也是為了怕自己的大權旁落,於是先下殺手,免除後患。約押為一己之私,公報私仇,全沒有為全國好處著眼,不良政治鬥爭,現在仍然如此。參政不是為民,乃為一己權力欲,家國不寧,原因就是在此。
   
大衛自白(v.31-39)。大衛為押尼珥之死,大事舉哀,以表白他在這事上無分。約押日漸坐大,大衛不想受制於他,現在痛失一個可用以制衡的大將,怎不哀哭呢﹗登基作王不久,就見政治角力,真叫人唏噓﹗所謂認識神的人尚且如此,不認識神的人就更不必論了,人啊人,什麼時候你才能真心相對,才能不爭權奪利呢﹖

 

 

撒母耳記下查讀(14~16)(馮耀榮)

 

一面走一面哭        內容簡介

讀經:

撒母耳記下三14-16

大衛就打發人去見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說:你要將我的妻米甲歸還我;他是我從前用一百非利士人的陽皮所聘定的。 伊施波設就打發人去,將米甲從拉億的兒子、他丈夫帕鐵那裡接回來。米甲的丈夫跟著他,一面走一面哭,直跟到巴戶琳。押尼珥說:你回去罷!帕鐵就回去了。

 

大衛與約拿單的深交是廣為人知,也備受推崇,但他與妻子米甲之間的關係卻從開始已充滿曖昧懸疑。掃羅的兒子約拿單與女兒米甲初遇大衛的時候,二人不但對大衛同樣產生了愛慕之情(撒上十八1-3,20),也都曾努力拯救大衛脫離父親的殺害(撒上十九1-6,11)。後來大衛被迫與約拿單分離,二人道別時曾「親嘴,彼此哭泣,大衛哭得更慟」(撒上廿41),可見大衛是十分珍惜約拿單的恩情。

米甲愛大衛,掃羅卻借此要求大衛殺一百非利士人,作為娶米甲的聘禮。掃羅死後,大衛打發人去見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要求歸還妻子米甲,他提出的理由竟然是那殺一百非利士人的聘禮代價。聖經沒有記載大衛對米甲的愛慕和救助,有任何情感上的回應,就算是奪回她時,也好像是一種買賣的關係。掃羅利用女兒謀害大衛,大衛卻借作女婿之途徑取代掃羅,大衛雖然擺脫了掃羅的追殺,卻陷入掃羅的網羅。一步步踏上成王之路,也一步步陷入自毀之途。

相對于與約拿單之關係,大衛對妻子米甲顯得冷漠無情。似乎為要突出這份無情,聖經作者細緻地描寫米甲現任丈夫帕鐵的情深,他跟著米甲,一面走一面哭,直到被趕走離開。   

      

思想:

 

大衛對待妻子的態度成為我們的警戒,但願我們夫婦的關係不是建立在功利的關係上。       

 

 

押尼珥求降(撒下三121) (臺北靈糧堂)

 

在這段時間中,掃羅家與大衛家不僅只有上述的競比,而是「爭戰許久」(1節),這樣的內戰必定耗損國力,也使整個國家的政權模糊不清。

一、大衛家日見強盛

然而在相爭中,「大衛家日見強盛;掃羅家日見衰弱」,大衛是耶和華的受膏者,也是公義有能力的君王,人心向背在此可以看見。一個領袖不但由神授權,同時也須要百姓的擁戴。

這段期間,大衛在希伯崙一共生了六個兒子:長子暗嫩,次子基利押,三子押沙龍,四子亞多尼雅,五子示法提雅,六子以特念。

二、押尼珥與伊施波設交惡

雖然伊施波設的王朝已是危在旦夕,但是押尼珥一直「在掃羅家大有權勢」(6節),直到他因掃羅的妃嬪,與伊施波設交惡。押尼珥因此對伊施波設發怒――「我恩待你父掃羅的家……不將你交在大衛手裡……我若不照著耶和華起誓應許大衛的話行,廢去掃羅的位,建立大衛的位,使他治理以色列和猶大……願神重重地降罰與我!」(810節)自此,押尼珥打算投靠大衛。

三、大衛納降押尼珥

現在押尼珥打發人去見大衛說:「你與我立約,我必幫助你,使以色列人都歸服你。」(12節)大衛要求將他的前妻米甲接回來,於是米甲只得離開現在的丈夫,來到大衛身邊。大衛這樣做乃是為了表明對掃羅家族的看重。

於是押尼珥去說服以色列眾長老――「從前你們願意大衛作王治理你們,現在你們可以照心願而行。因為耶和華曾論到大衛說:『我必藉我僕人大衛的手,救我民以色列脫離非利士人和眾仇敵的手。』」(1718節)並且他帶領二十個人來到希伯崙見大衛,大衛為他們設擺筵席,接待押尼珥與以色列眾代表們。

事實上,押尼珥對耶和華立大衛為王一事心知肚明,但因他想把持掃羅家的政權而遲遲不理,直到他看伊施波設的王朝實在無以為繼,才以此作為交換條件來換取他自己日後的地位。押尼珥的動機不對,但是神的計畫則得以在此實現,大衛離成為以色列全國君王的日子更近了。

默想

我是否清楚主的旨意,遲遲不願去做,卻在等候對自己有利的條件出現?我是否能在清楚主旨意時,即立時去行,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

回應

親愛的主,你有你的計畫,即便人的心滿有詭詐,但你的計畫仍然不被耽誤,幫助我不倚重人的籌謀,不以行惡來完成你的託付。説明我單單仰望你的時間與方式。阿們!

 

 

約押殺押尼珥(撒下三2239) (臺北靈糧堂)

 

約押與押尼珥的結怨現在浮上檯面,但此事也延誤了大衛作王的時間表。

一、約押謀殺押尼珥

約押在外爭戰,回來時聽人說:「押尼珥來見王,王送他去,他也平平安安地去了。」(23節)約押認為押尼珥來,「是要誆哄你,要知道你的出入和你一切所行的事。」(25節)約押看似為大衛著想,但他對大衛的態度可議,似乎功高震主,另外他也有他的私意。一方面他與押尼珥因亞撒黑結仇,但一方面,他害怕押尼珥將來會取代他元帥的地位。於是約押追趕押尼珥,帶他回到希伯崙,在城門下,假作要與他說機密話,「就在那裡刺透他的肚腹,他便死了。」(27節)雖然約押為兄弟報了仇,但這是不光明的暗殺。

二、大衛為押尼珥哀哭

這件事帶給大衛非常大的衝擊,因為人們不會查覺這事並不是出於大衛,而對降服大衛存疑,這無疑是阻斷以色列眾支派與大衛的關係。於是大衛起來哀哭,他也為押尼珥作哀歌――「押尼珥何竟像愚頑人死呢?你手未曾捆綁,腳未曾鎖住。你死,如人死在罪孽之輩手下一樣。」(3334節)並且大衛為押尼珥禁食,眾人也都為押尼珥哀哭。

三、大衛表明押尼珥之死出於約押

最後大衛表明――「流尼珥的兒子押尼珥的血,這罪在耶和華面前必永不歸我和我的國。願流他血的罪歸到約押頭上和他父的全家。」(2829節)這時,以色列眾民才知道殺押尼珥「並非出於王意」(37節)。

大衛與約押的關係非常微妙,就大衛的說法是――「我雖然受膏為王,今日還是軟弱;這洗魯雅的兩個兒子比我剛強,願耶和華照著惡人所行的惡報應他。」(39節)大衛一生都與約押周旋,約押明顯是個惡人,大衛一方面必須與他共事,一方面也要防備約押。有時我們生命中也有這樣的人,既不能除掉他,也不能完全信任他。我們可以觀察大衛如何處理約押的事,他不與約押的罪有份,但他將審判交由神之手。

默想

我是否遇過公報私仇的事?或者我自己也曾公報私仇?我當如何保守心中的純正,不與惡人的罪有份,但也知道如何將此事交托於主,仰望主的處置?

回應

親愛的主,你是公義之主,你也以公義處置所有大小我們無法處理的事。有些人在我們的生命中,與我們關係密切,但是價值觀卻不同,這的確帶給我們痛苦;幫助我知道如何與這樣的人相處,面對他們帶給我們的麻煩,用合你心意的方式去處理,説明我不在這些惡事上有份,也能正確的表達立場。阿們!

 

 

順著神的旨意行(撒下三116) (臺北靈糧堂)

 

一、順神者昌,逆神者亡(111)

「掃羅家和大衛家爭戰許久。大衛家日見強盛;掃羅家日見衰弱。」(1節)在日漸衰弱的掃羅家中,內部日見腐壞及分裂「掃羅有一妃嬪,名叫利斯巴,是愛亞的女兒。一日,伊施波設對押尼珥說:『你為甚麼與我父親的妃嬪同房呢?』押尼珥…就甚發怒,說:『…不將你交在大衛手…願神重重的降罰與我!』伊施波設懼怕押尼珥,不敢回答一句。」(711節),凡違背神旨意,勉強用人力支撐的人事物,都維持不久,內部腐敗分裂,終歸消滅,「若是出於人,必要敗壞」(徒五38),「這都是照人所吩咐、所教導的。說到這一切,正用的時候就都敗壞了。」(西二22

二、人的得失在乎神(1216)

當押尼珥要投降大衛時,大衛提出一條件,要將從前掃羅應許給大衛的米甲一同帶來,於是押尼珥將米甲從她丈夫帕鐵那接回來,帶去歸給大衛;「米甲的丈夫跟著她,一面走一面哭,直跟到巴戶琳,押尼珥說:『你回去吧!』帕鐵就回去了。」(16節)人不必為自己患得患失,是你的逃不了,不是你的抓不到;就算一時抓到了,終必失去;原來人的得失不在自己手,乃在神的手中!

默想

我在凡事上都應順著神的旨意,循序漸進。

回應

求主使我知足感恩,不為自己患得患失。

 

 

愛是不嫉妒,不求自己益處(撒下三1739) (臺北靈糧堂)

 

一、神旨意必要成就(1721)

押尼珥知道神旨意要設立大衛作以色列王(10),因自己的意氣及保護個人之既得利益,違反神的旨意而行,立掃羅兒子伊施波設為王,與大衛對立對抗;現在來歸大衛,也不是為了順服神,而是自己的意氣及利害關係。但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神的方法不同於人的方法,神就藉此來成就祂豫定的旨意。

二、約押私仇公報(2230)

約押的弟兄亞撒黑被押尼珥殺死,又因押尼珥有作元帥的才能(38),因此約押懷恨他,又嫉妒他「你當曉得…押尼珥來是要誆哄你,要知道你的出入和你一切所行的事」。(25節)約押追回押尼珥,將他刺殺,是假公濟私,私仇公報在以後經文的記載中,看見約押是一個有勇有謀,可惜也是個投機取巧的人物。

三、大衛的真情,解除百姓的誤會(3139)

大衛是一個有豐富感情的人,常哀哭真情流露,他在押尼珥墓旁放聲而哭,不飲不食,「那日,以色列眾民才知道殺尼珥的兒子押尼珥並非出於王意。」(37節)大衛真情流露,解除了百姓對他的疑誤。

默想

我是否會假公濟私,私仇公報?

回應

求主使我回轉像小孩,真情流露,沒有詭詐,沒有虛假。

 

 

贏得人心歸(撒下3121) (香港讀經會)

 

祈禱:   全能的神,求你助我剛強奮勇,作個為你而堅強勇敢生活的人。

1. 強盛與衰弱(1~11):掃羅死後,他的兒子伊施波設接續其位,有十一個支派支持他作以色列的王。雖然大衛同時在希伯崙作王了,但由於只有猶大支派擁戴他,因此他只作猶大家的王。那時,大衛家有約押為大將,掃羅家則有押尼珥為大將,他們各有所長;至於戰士的人數,則是掃羅家占優。按經文所記,「掃羅家和大衛家爭戰許久」(1),結果是大衛家日見強盛,掃羅家日見衰弱。其實,誰能得勝既非戰士人數多少的問題,也不是將帥才幹的問題,而是得勝的一方由誰帶領、作主子的問題。伊施波設登基時已四十歲(參210),並非一個小孩子,但在聖經作者筆下,他卻顯得軟弱無力,一點剛強奮勇的氣概也沒有。第7~11節是一個好例子。當時,伊施波設因不信任押尼珥而責備對方與掃羅的愛妃同房,但當押尼珥反唇相譏時,伊施波設卻因懼怕對方而噤若寒蟬。

2. 大衛除心結(12~16):米甲是掃羅的女兒,原已嫁給大衛,她自己也深愛大衛,並在掃羅謀害大衛時冒險救他(參撒上198~17)。但後來掃羅在大衛逃避他的追殺時,把米甲給了拉億為妻(參撒上2544)。這事一直成為大衛的心結,所以他如今便借著押尼珥跟自己秘密商議立約的時機,派人去向伊施波設討回米甲。大衛知道,由於押尼珥正與他商議立約,因此必會建議伊施波設接納大衛的要求。至於伊施波設,他更不敢說好說歹,只強行把米甲從其後夫那兒接走,送回給大衛。

3. 贏得人心歸(17~21):掃羅家在那軟弱無力的伊施波設當家之下,日見衰弱。相反,大衛卻因禮賢下士,贏得人心歸向。當押尼珥替大衛擔任說客,連絡各支派的長老時,他們都回想到大衛有神的同在,領兵大敗非利士人的事,於是他們樂意接納建議,一起支持大衛作以色列全家的王。

我們會否好像伊施波設般軟弱無力呢?他只懂享父余蔭,卻不知進取,不懂時務,不會說話。這樣的人,怎能勝任以色列王的崗位呢?一個人如果不懂剛強奮勇,縱使他有機會擔當重職,也不能守業發展。親愛的弟兄姊妹,伊施波設的生命,會否成為我們的鑒戒和提醒?願我們都能靠主作一個積極進取,發奮圖強的人。

 

 

記仇施兇殺(撒下32230) (香港讀經會)

 

祈禱:   慈愛的主啊,求你使我的心靈充滿你的溫柔忍耐,能以恩待人。

1. 欲借刀殺人(22~26):約押因押尼珥殺了他的弟弟亞撒黑而心埋仇恨(參212~32),只是苦無報仇的機會而已。如今他領軍戰勝敵人回來,得知押尼珥曾到希伯崙,跟大衛商議籠絡以色列各支派一同擁戴大衛作王的事。約押聽到消息後,想必為著押尼珥自投羅網、自己卻錯失大好的復仇機會而感到可惜,於是他向大衛誣告押尼珥是要刺探己軍的虛實和王的行蹤,意圖借大衛的手殺害對方。但由於大衛對此未有認同,因此約押便暗地裡打發人去追截押尼珥,要誆騙他回來,再下手殺害他。

2. 仇恨種禍根(27~30):假如押尼珥當日沒有說那句充滿挑釁性的戲言(「讓少年人起來,在我們面前戲耍吧」,214),假如他沒有遇著那個不自量力而又求勝心切的亞撒黑,假如他不是過於心狠手辣而一槍刺死這初出茅廬的少年人,假如他不是過於自信而只帶二十人親身深入敵陣(320),假如他不是錯估形勢而沒有防備那狹隘記仇的小人約押,那麼,他斷不會被約押所騙,最後被約押刺腹而死。可以說,押尼珥的死並不是偶然的,而是源於他從前因殺人而種下的禍根,加上他被自己所擁有的權勢沖昏了頭腦。聖經說:「人種的是甚麼,收的也是甚麼。」(加67)我們應謹記這話,免得重蹈押尼珥的覆轍。

3. 血氣壞大事:約押因個人的恩怨而瞞著主子大衛暗殺押尼珥,這事叫大衛感到十分忿怒。既然戰爭必有死傷,而約押又是經驗豐富的將軍,那麼,他豈可不分輕重地私自復仇呢!此事不單破壞了押尼珥跟大衛合作統一全國的計畫,更叫押尼珥的同伴不敢再與大衛合作了。

我們若一直把怨恨積藏在心內,不單會生活得不愉快,更會有行事失去方寸,導致胡作非為的危機。我們應要學習饒恕之道,靠主的恩典去寬待那些曾經得罪我們的人,讓雙方都可釋去重負,愉快度日。主耶穌說:「你們要饒恕人,就必蒙饒恕。」(路637下)親愛的弟兄姊妹,你心裡有否埋藏著一些一直未能除去的怨恨呢?讓我們學習以主的愛去愛人,包括愛那些曾虧待我們的人,以致我們可以彰顯神的榮美和恩典。

 

 

真誠除懷疑(撒下33139) (香港讀經會)

 

祈禱:   聖潔的主啊,求你保守我脫離奸詐仇恨的罪,使我過聖潔的生活。

1. 蒙不白之冤:押尼珥在希伯崙被約押暗殺一事,為大衛帶來了一次管治危機。首先,押尼珥的同僚和以色列眾支派的領袖,必認定這事是大衛主使約押做的;更糟的是,對方的使者在希伯崙不戰而被暗殺,這對大衛的誠信構成極大的損害。大衛要洗去這不白之冤確不容易。另一方面,約押竟背著大衛私下解決自己的仇恨,而沒有盡為臣之道,先徵求大衛的同意,這樣,對大衛和約押之間的主僕關係亦帶來危機。

2. 舉哀釋疑慮:大衛不單吩咐約押和他的部屬披上麻衣參與押尼珥的喪禮,他自己也親自出席,並且為押尼珥的死哀傷痛哭。他不肯吃喝、真情流露的表現,既讓眾人明白他不是殺押尼珥的幕後兇手,又贏得了眾人對他的敬佩。事實上,他對於以色列人中死了一個能促成眾支派聯合的將才而感到十分惋惜,他也因失去押尼珥的投效、並有機會在和平的情況下贏得民心歸順而感到慨歎。這位喜愛和睦,願意信任人的君王,為人寬宏大量,卻幾乎因約押的奸詐兇殺而叫自己的名聲受損。幸好他真誠的表現和智慧的行事,最終讓他洗去不白之冤。

3. 枉死於暗算:約押念念不忘報仇雪恨,假意說押尼珥是要刺探軍情,從而欲借大衛的手殺害他。此計不成後,約押又裝假騙殺他,這些都是小人的行徑。一代元帥竟死在小人暗算之手,實在不值。這給我們一個很深的警惕,正如箴言說:「怨恨人的,用嘴粉飾,心裡卻藏著詭詐;他用甜言蜜語,你不可信他。」(箴2624~25上)我們絕不應成為口蜜腹劍的小人,也千萬不要做借刀殺人之事,因為主必「照著惡人所行的惡報應他」(29)!

本段經文告訴我們,行事為人應要顧全大局;同時,大衛對人的真誠與智慧,也是我們需要學習的。當我們遇到困難和危機時,千萬不要因驚恐而變得手足無措,反要祈禱倚靠主,求主賜我們智慧行事,也堅持以真誠待人接物。無論如何,能贏得眾人的敬佩和信任,是每一個成功領袖的必經之路。

 

 

押尼珥的叛離(1~21) (台北基督之家)

 

分享:

押尼珥是掃羅的侄子,也是他的軍事將領,借著與大衛家的軍事衝突,逐漸提升其在掃羅家的權勢,甚至囂張到與掃羅的妃嬪同房。也許在押尼珥的心中,早已自視為王,根本就沒有將伊施波設放在眼裡。這樣一個野心勃勃的人,怎麼會主動幫助大衛坐上全以色列的王位呢?也許在幾年與大衛家的爭戰中,體認到「不能違逆神的旨意」,也許自知無法勝過大衛家,也許是想借著和解、將大衛拱上王位,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無論如何,這人積極的在以色列家勸說,使眾人歡迎大衛回來作王。

經文敘事清楚的表明押尼珥並非善類,但是這人居然幫忙大衛坐上王位,參與神旨意的完成。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這是很好的提醒!弟兄姊妹,千萬不要以為參與在神的計畫中,就是在服事神。押尼珥幫助大衛,骨子裡其實是為了自己;雖然神也借著他所做的事,完成了神的計畫,但是對押尼珥來說,他並未因此而成為事奉神的人。正如:雖然耶穌是因猶大的出賣而上十字架,完成了神的計畫,成就普世的救贖,可是猶大仍然是承受神憤怒的器皿。

神是全知、全能的,祂能夠使用世界上每一個人,祂曾使用驢子對頑梗的巴蘭說話,也曾使用外邦人古列王協助以色列人歸回。所以我們不要只以「被神使用」為人生最高目標,乃是要以「討神喜悅」為人生目的。約翰福音十四章二十一節:「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我也要愛他,並且要向他顯現。」這節經文清楚的說明了討神喜悅的秘訣。

回應:主耶穌基督!我不只樂意被禰使用,我更期待討禰喜悅;求禰幫助我喜樂的學習遵守禰的命令,渴慕禰的顯現。阿們!

禱讀:約翰福音十四章21
21
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我也要愛他,並且要向他顯現。

 

 

約押計殺押尼珥(22~39) (台北基督之家)

 

分享:

當我們一步步地走進以色列的宮廷歷史,就不能避免遇見赤裸裸的人類的醜陋與罪性。約押計殺押尼珥,最單純的理由就是為兄弟亞撒黑報仇,不過除此以外,難道沒有「一山難容二虎、一軍難存二帥」的理由嗎?然而,約押越權殺了押尼珥,恐怕也讓大衛的心裡頗不是滋味的,直到大衛臨終之時還念念不忘此事(王上二5)。

雖然押尼珥並不是什麼忠義之士,不過經文敘事並未認可約押的作法。大衛的事後處理手法,從人看來十分高明,其實充滿了政治手腕,並不合乎公義原則。縱然經文本身只有客觀的敘事,並沒有對事件做出道德判斷;不過讀者的內心,應該都能做出公斷。押尼珥不忠不義,將他人的王朝江山當作自身利益的交換籌碼;約押為了報復私仇,用欺騙的手法,假公濟私地除掉押尼珥;大衛既不敢得罪約押,又想討好以色列眾百姓、長老,所以處理手法八面玲瓏,只想撇清他與約押的關係,令人看來一頭霧水。

這種種手段都顯明人的軟弱和罪性。其實,經文中對人性毫不遮掩的描寫,豈不恰恰吻合今日現實社會的實況?假公濟私、公報私仇、八面玲瓏豈不是生存於今日社會的必備法寶?這些歷史劇碼難道不是一直在我們眼前重複上演嗎?難道神默許這些事的存在嗎?不!神並非視而不見,更不是姑息養奸,祂乃是寬容我們,等候我們悔改。

回應:主耶穌!我認識自己並不比經上的人物更剛強,因為他們所犯的錯誤,我也會犯;求禰幫助我存清潔的心、正直的靈來面對人、事、物,謙卑與禰同行。阿們!

禱讀:詩篇五十一篇9~12
9
求禰掩面不看我的罪,塗抹我一切的罪孽。

10神啊,求禰為我造清潔的心,使我裡面重新有正直(或譯:堅定)的靈。

11不要丟棄我,使我離開禰的面;不要從我收回禰的聖靈。

12求禰使我仍得救恩之樂,賜我樂意的靈扶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