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撒母耳記下第四章短篇信息

 

目錄:

第四章  伊施波設被殺(陳則信)

經歷生命在裏面作王(四至五章)(王國顯)

從撒母耳記下看對與錯(四章)(劉銳光)

掃羅家結束(撒下四112) (臺北靈糧堂)

房屋建在沙土上(撒下四112) (臺北靈糧堂)

後裔不長進(撒下4112) (香港讀經會)

伊施波設被殺(1~12) (台北基督之家)

 

 

第四章  伊施波設被殺(陳則信)

 

這一章記載掃羅兒子伊施波設的死和掃羅家的結束。讀第二章的時候,我已提到伊施波設的王位不固,不可能長久,因為他的被立,不是出於神。伊施波設之所以能坐王位上,完全是出於押尼珥,是他本著傳統觀念所 的一件事。伊施波設作王未曾受過膏,是聖經中唯一由私人封立的君王。他的登王位既是出於押尼珥的私意,伊施波設在治理國事的時候,自然無法不仰承押尼珥的鼻息。這樣的坐王位怎能有神的祝福呢?他的王位既建立在錯誤的根基上,又怎能維持長遠呢?我們可以說,在他登基之日,已上演了敗亡的慘劇;他在位僅兩年,就與王朝同遭覆滅了。

 

伊施波設懼怕(1~3節)

四章一節說:『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聽見押尼珥死在希伯侖,手就發軟,以色列眾人也都驚惶。』伊施波設因立他為王的人死了,以至手足無措,以色列眾人也都驚惶。這正是靠人血氣膀臂,心中離棄耶和華之人的結局。作詩的人勸我們說:『你們不要依靠君王,不要依靠世人,他一點也不能幫助。他的氣一斷,就歸回塵土……以雅各的神為幫助,仰望耶和華他神的,這人便為有福。』(詩篇一百四十六3~5)。是的,『以耶和華為神的那國是有福的。』(詩篇三十三12)


米非波設蒙保守(4節)

從第四節起插進的一段話,是關乎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的故事。以米非波設四十歲被立為王,位居萬乘,任誰也必贊他命運超眾。米非波設比他小三十五歲,當他祖父掃羅和父親約拿單陣亡的時候,年方五歲。噩耗傳來之時,他的奶媽懷抱著他倉皇逃跑,跌倒傷腿,終生成了瘸腿的。按人看來,米非波設真是命途多劼,還有什麼前途可言?但誰能預料,有朝一日,他將與王同席,過王子的生活呢?米非波設雖然未登王位,卻是過著王子的生活。他在開頭時,一切都不能和伊施波設斷乎不能於他相比。兩人的分別,真是如同天淵。這說明了人在神面前蒙恩,全不在乎外面的條件;有人儀表不凡,氣概英武,才幹超眾,但神若不祝福他,仍是一事無成。相反的有人軟弱無能,甚至殘缺不全,處處要仗賴人,但他們敬畏神,依靠耶和華,因而大蒙祝福。伊施波設和米非波設之間,這麼鮮明的對比給我們指明了當揀選的道路,那就是單單依靠神。

 

伊施波設的結局(5~8節)

當押尼珥死後,伊施波設既然手臂發軟,眾民也都懼怕,他就應當機立斷,即向大為投降。我們相信,大衛是滿有恩典慈愛,必定赦免他的愚昧,並且留他性命活在地上。可是伊施波設不作此想,竟然留戀君王生活,同時又以利甲和巴拿兩位軍長,仍可維持殘局,這樣他便可苟安于一時。哪知兩位軍長即詭詐又兇惡,竟趁他午睡之時,將他的肚腹刺透,將他的首級割下,前往大衛處索賞。哦!伊施波設如此悲慘的下場,實在是咎由自取!

 

利甲和巴拿所得報應(9~12節)

大衛對自承將掃羅殺害的亞瑪利少年人,非但未加嘉許,卻本公義,將他繩之以法,叫流人血的罪歸到他的頭上。現在又有利甲和巴拿,提著伊施波設的首級,到希伯侖來見大衛王,對王說:『王的仇敵掃羅,曾尋索王的性命,看哪,這是他兒子伊施波設的首級,耶和華今日成為主我王,在掃羅和他後裔的身上報了仇。』(8節)大衛對他們說:『我指著救我性命脫離一切苦難,永生的耶和華起誓,從前有人報告我說,掃羅死了,他自以為報好消息;我就拿住他,將他殺在洗革拉,這就作了他報消息的賞賜;何況惡人將義人殺在他的床上,我豈不向你們討流他血的罪,從世上除滅你們呢?』(9~11節)於是大衛吩咐少年人將他們殺了,砍斷他們的手腳,掛在希伯侖的池旁;卻將伊施波設的首級,葬在希伯侖押尼珥的墳墓裡。

 

大衛拒絕不法的幫助

大衛本於公義的舉動,說明了義的和不義的不能相交之原則。不義永遠不能成就義,如同作惡之不能成善。所以大衛不只不尋求出於不義的幫助,反將不義的人繩之以法。大衛是神的受膏者,是神按著祂的旨意所膏的王,萬民都當歸順,幫助大衛是理所當然的。然而對大衛的幫助,絕不能用人的方法,更不必說用不義和不法的手段了。神如何棄絕一切屬血氣的,大衛也棄絕出乎血氣的幫助。他自己在凡事上依靠神,也接受神所打發的那些依靠耶和華之人所給他的幫助。那些存心利己,靠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手段,要幫助他的,雖然按人看來對大衛有利,大衛也加以拒絕。

 

不可以肉體幫助神

當主被捉拿的時候,跟隨祂的一個人,曾拔刀將大祭司的僕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的一個耳朵。主對他說:『收刀入鞘吧,凡動刀的,必死在刀下。』(太二十六51~52)我們的主不需要出於血肉的説明。在神的工作上,這是我們最常犯的毛病。我們總忘不掉自己的辦法,相信自己的力量,以為我們能幫助神一臂之力,幫他成就大事。但是神不要這樣的幫助,神拒絕人的手。千萬不要以為只要存心對了,神就必悅納,必定祝福。就是存心對了,還不夠,方法還得對,力量的源頭也得對。永遠不可忘記,神的寶座是立在公義的根基上。

 

更深的死

有一件事十分明顯:如果我們的肉體沒有經過深刻的對付,當我們受欺壓,遭攻擊,蒙冤屈的時候,我們巴不得有人挺身而出,替我們抱不平。我們所注意的只是幫助,全不考慮幫助來自何處,更不問臨到我們的環境,神有什麼美意。一個有學習的人,不只不敢接受屬血氣之人的同情與援手,就連對逆境所產生的心懷不平,也會自責,深怕得罪神。環境中的橫逆,常常是肉體是否經過對付的試金石。但願我們的肉體更多受十字架的破碎,好讓裡面的基督更多彰顯。——陳則信《默想撒母耳記下》

 

 

經歷生命在裏面作王(四至五章)(王國顯)

 

04經歷生命在裏面作王

(四至五章)

 

我們看第三章的時候,我們實在看見撒但非常喜歡用人的手在人中間去作神所要作的事。在表面上看來,好像神所要作的作成了,但是在實際上面,完全不是這樣。因為那些事情的成全,不是在神的旨意裏,而是在人的惡心和仇敵的詭計裏。在這一點上,我們實在需要主給我們裏面有很敏銳的感覺。我們一再地強調,在屬靈的路上奔跑,不能衹看見目的,當然我們要看目的,但是不能單單地看目的,還要看整個的過程是不是在神的旨意裏。如果不是在神的旨意裏,我們看是成功的,實際是失敗的。押尼珥要用他自己的手來遮蓋他自己的詭詐,並且要成全神的目的。但神沒有允許這件事作成功,神伸出手來干預,神允許約押把他除掉,讓押尼珥這個作法不能再有成功的機會。

 

不給撒但留地步

 

我們看到第四章,同樣的事情又再發生。押尼珥不能再作這樣的事,但是押尼珥的手下還想作這事。這裏有兩個人,都是便雅憫支派的人,他們為甚麼會動手謀殺伊施波設?聖經沒有記載下來,也許他們看見掃羅大勢已去,所以他們要這樣作就立一個功,好進見大衛。也許他們跟伊施波設有甚麼過不去的事,但是聖經都沒有記載事件的原因,衹是記載這樣的一件事。正因為這樣,我們就看到了,這一件事的背後還是撒但的詭計。撒但不住地製造一些機會,要把大衛推上寶座。

 

把大衛推上寶座,是神的命定,但是應該是神的手把大衛送上去,不是人的手把大衛送上去,更不能是從撒但作起頭,把大衛送上去。如果這事是發生在撒但作起頭,本來是個非常對的事,就變成非常的不對。現在事情就是這樣發生,兩位軍長就把伊施波設謀殺掉,然後把伊施波設的頭割下來,帶到大衛那裏。在他們還沒有把伊施波設幹掉的時候,我要請弟兄姊妹們留意聖靈作記錄的次序,先是說有兩個軍長,就沒有再說他們甚麼。然後就說到約拿單還有一位兒子,因為逃難的緣故腿瘸了。然後再說,這兩位軍長就刺殺了伊施波設。

 

弟兄姊妹們,這一個記錄的次序有聖靈的意思。伊施波設的死,並不等於掃羅家的結束,因為掃羅家在伊施波設死了以後,還有一位米非波設。所以從人的眼光來看,掃羅家還沒有完結,伊施波設可以死掉,但同時米非波設可以坐上王位。這樣的一個次序作記載,就讓我們看到一件事實,掃羅家沒有完全的結束,掃羅家還有他的力量存留。雖然掃羅家日見衰弱,但是掃羅家並沒有結束。如果,因着伊施波設的被殺,而大衛就這樣坐上寶座,這事也是非常的不美,因為大衛還是在自己的手裏坐上寶座。

 

我們感謝神!大衛在這一點上,很透徹地知道神的心意,所以那兩個人把伊施波設的頭拿來的時候,大衛並不欣賞這件事。大衛把來向他報信說掃羅死掉的那個人的事題出來,然後就說:『你兩個人殺了義人,我怎麼能容你們活着。』(參撒母耳記下第四章九至十二節)所以大衛就差人去把這兩位軍長殺掉。從這裏我們看到一件事,如果大衛接受這兩位軍長送來的這個大禮物,我們可以想像得到,這兩位軍長就可以擁戴大衛進入以色列家。

 

但是大衛沒有作這樣愚昧的事。最寶貝的,頭一件就是他沒有乘人之危,他可以乘人之危,來成就神給他的應許。等候神的時間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但是大衛在這裏學到了,他不在人造的機會裏接受寶座,他在等候神的時間。弟兄姊妹們,話雖然是這樣說,但是我們不能不注意生命和肉體的爭戰。大衛到現在來說,已經等了七年多,也不能說不長久了。現在有一個機會,可以把神膏立他的那個意思來成全,那為甚麼不可以接受呢?

 

他大有理由可以接受這件事實。感謝讚美神!生命作王的路,必須是叫肉體完全停止了活動才顯出來。如果肉體的活動還存留的時候,生命作王的事就必定被打岔了。我們感謝讚美主!我們不得不承認在人中間真的沒有完全人。大衛在那個時候也不是完全人,我們也不是完全人,所以在等候神的事上,等了一段日子,我們非常容易伸出人的手來。感謝神!不是說大衛不會伸出人的手,但是他知道不在神的生命管理下作的都是枉然。所以在這一個時候,他沒有伸出人的手。

 

神負責作成神的應許

 

這件事情過了以後,神的時間到了,現在不是個別有權勢的人來把大衛擁戴上寶座。第五章一開始,我們就看到,是以色列眾支派都來到希伯崙見大衛。現在是整個以色列其餘的十一個支派的人都來見大衛,不是一兩位有權勢的人來見大衛,是全以色列人來見大衛。當然我們曉得,不是全體都來,而是每一個支派的長老們來向大衛表達他們裏面的一些感覺。他們說:『我們原來都是你的骨肉,從前掃羅作王的時候,率領以色列人出入的是你,耶和華也曾經應許你說,你必牧養我的民以色列,作以色列的君。』 (撒母耳記下第五章一至二節)弟兄姊妹們,在這裏我們看到一件事。

 

這一批人,過去完全是跟隨掃羅的,他們是掃羅的百姓,他們是掃羅的子民,也許在追趕大衛的事上,他們也都有份在其中。但是現在他們整個的轉過來了,他們轉過來是因為他們到那一個時候才承認一件事,這件事是他們老早就知道的,但是他們沒有承認,一直到現在,他們承認了。他們承認甚麼呢?他們承認神選召了大衛,他們承認神膏立了大衛。這些事是他們以前就知道的,但是從前他們沒有承認這一點,所以他們就跟着掃羅來行走拒絕神旨意的路。現在神把掃羅家的權勢一點一點地減少,又將大衛家興起,並且是一天過一天的明顯。

 

這樣,他們就看到了,神的旨意是沒有一個人可以改變的。在這一個時候,全以色列都看見了,神膏立大衛作王這件事是準確的,於是他們就來找到大衛,又讓大衛坐上以色列的寶座。弟兄姊妹們,你們看見現在是神的時候到了,大衛也看見神的時候到了。現在不是我自己要坐寶座,現在是神的百姓都擁戴我去坐寶座,現在神的百姓都接受我在他們中間坐在寶座上,而他們的擁戴乃是根據神自己的定規。到了這一個時候,大衛看見了神的時間,因為在這一個時間,米非波設還活着,掃羅家還沒有完全的滅掉,所以按着人來看,米非波設還是可以坐上以色列的寶座。但是神的時間到了,眾人都看見,是神的定意,是神的安排,衹有大衛能作王,所以眾人都來擁戴他作王。

 

弟兄姊妹們,從大衛身上,我們又看見生命作王的經歷,生命作王不是等到肉體的殘餘完全的消失,就是肉體的殘餘還有一點點影響的時候,生命作王的事實還是可以顯出來。因為在這樣的一個時候,掃羅家已經起不了甚麼作用,雖然他存留在那裏,但是起不了甚麼作用,現在是大衛統管了整個以色列。感謝讚美我們的主!我們看到神按着祂自己的時間把大衛領上寶座。如果從這一個時候回頭來看看,大衛經歷了兩個試探。頭一個試探,差一點叫他上當了,但是神出來干預,所以大衛裏面就甦醒了。第二個試探來的時候,大衛就很乾脆的拒絕了。我們需要主給我們看到這一點,因為在人的軟弱上面,常常會看見目的能成就,就不顧神的時間和神的方法。

 

神顯明大衛作王的印證

 

大衛作以色列的王,他在以色列作工作了四十年,在希伯崙作猶大家的王七年半,然後在耶路撒冷作以色列王和猶大家的王三十三年,合起來一共是四十年多一點。現在,大衛已經作王了,大衛作王以後,在第五章裏就記錄了兩件事,那兩件都是爭戰的事,但不是記載那些爭戰,而是記載大衛在這兩次爭戰裏的心思。藉着這兩件事來印證大衛坐在寶座上的時間是對的。頭一件事,他清除了霸佔耶路撒冷的耶布斯人。耶布斯就是耶路撒冷,住在那裏的人就叫耶布斯人。耶路撒冷在地理的形勢上,它是建造在山上,是一個非常堅固的堡壘。要攻擊耶路撒冷,必須從下向上攻擊,這個我們說是仰攻,朝上面去攻擊。

 

發動這樣的攻擊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住在那裏的耶布斯人很有自信,他們看以色列人是沒有辦法可以把他們趕走的。士師記裏記着,耶布斯這一個地方已經是叫以色列人吃了很多的苦,以色列人要攻取耶布斯,但一直沒有攻下來,一拖就拖了四百多年,耶路撒冷還是在耶布斯人的手中。所以耶布斯人很誇口地說:『除非我們這些人都是瞎的,都是瘸腿的,若有人能把我們這些瞎眼的、瘸腿的趕走,你們以色列人才有機會來奪取耶路撒冷。』(參撒母耳記下第五章六節)這話就是明明輕視大衛不能作成這件事,這是當時的事實。

 

耶路撒冷的歷史地位

 

我們要從當時的歷史事實的表面進入歷史的裏面去,我們要看耶布斯人霸佔住耶路撒冷有甚麼意義。弟兄姊妹們,我們必須要記住這件事,耶路撒冷是神所選立作為祂名下的城的地方,也就是說,耶路撒冷是神選中要住在其中的。在國度的時候,這是國度的中心。在神的永遠的旨意裏,耶路撒冷的名字是神所看中的,因為將來在神的旨意完成的時候,新天新地顯出來,那時的中心也叫耶路撒冷,那時是叫新耶路撒冷。也就是說,那座永遠屬天的耶路撒冷,乃是神的榮耀、權柄、尊貴、能力、智慧顯出來的地方。神在地上選中了這一個稱為耶路撒冷的地方,來表明天上的那一件事實,所以耶路撒冷就被稱為神的城,是神設立寶座的地方。

 

但是很長久的時間,耶路撒冷是被神的百姓以外的迦南人所霸佔,這一個霸佔,是霸佔了作王的地址,也是在那裏霸佔了作王的事,也就是阻擋作王的人。耶路撒冷一直沒有在以色列人的手中,這是一個很大的屬靈的破口。士師記四百多年,以色列人沒有辦法拿到耶路撒冷。掃羅作王的時候,也沒有拿到耶路撒冷。但是現在大衛作王了,這位真為神所膏立的王,這位被稱為合神心意的人,神要用着他來顯明神的榮耀、權柄,和祂永遠的計劃。所以大衛作王以後,神就明明的要他把耶路撒冷拿下來。怎麼拿呢?衹有強攻進去。感謝神!幾百年沒有攻下來的耶路撒冷,在大衛的手裏就給攻進了,大衛把耶路撒冷拿了下來。這一個拿下來的意義是非常的重要。

 

弟兄姊妹你曉得,耶路撒冷的歷史,特別是對以色列人的歷史,真的是非常重要,以色列人把耶路撒冷看作非常非常的重要。猶大被擄的時候,耶路撒冷就被毀了,猶大人還沒有復國以前,尼希米記就說到他們回到耶路撒冷建造城牆。當然也許有人說,在尼希米的日子,猶大人已經是回國了,的確是有相當的人已經回去,但是不能說是被擄的人都回去,並且那個時候,耶路撒冷還是在波斯王的權力底下。那時的以色列人,他們裏面的感覺,乃是我們必須重新把大君的京城來重建,所以他們在極其艱難的環境裏,還是念念不忘要把耶路撒冷重新建造起來。耶路撒冷建造起來以後,在猶大人裏面滿有喜樂。近代的歷史也是如此,以色列亡國了兩千多年,按着人的角度來看,這個民族應該是完全被消滅,或是完全被同化掉,並且是連根拔起。

 

兩千多年以後,他們竟然能在原來的地方重新建國,在人的歷史中間沒有見過這樣的事,衹有以色列人有這樣的事。為甚麼能有這樣的事?我們不能不留意到神給他們的預言和應許。他們的分散,神讓人把他們連根拔起,因為他們在那一段的時間裏,背逆神到了一個極深的地步,拒絕神拒絕到一個地步,連神的兒子都被釘在十字架上。弟兄姊妹記得,當彼拉多審判我們的主的時候,猶太人極力說:『要釘死祂,要釘死祂。』彼拉多就在眾人的面前洗手,說:『流這一位無辜人的血,責任不在我身上。』弟兄姊妹你留意到,那時的猶太人怎麼說:『這血不歸在你彼拉多頭上,這血可以歸在我們的子孫身上,如果殺這個人有甚麼不對,那罪過就由我們和我們的子孫來承擔。』

 

果然神就讓他們承擔,所以在主後七十年(或七十多年)的時候,神就讓當時的以色列整個的給連根拔起,分散在世界的列國,到處被人踐踏,正應驗了申命記的警告,也應驗了耶利米的預言。但是弟兄姊妹們注意,那稱為『十月戰爭』的時候,以色列把整個的耶路撒冷拿回來,那時候以色列人真是高興得不得了。為甚麼他們那樣高興呢?因為他們認定神給他們所有,又是神立為神的名的城,他們重新收回來了。去年我到以色列的時候,有一件事情留在我心裏的印象很深,我想也是當時一同到那裏去的弟兄姊妹們都會留下這個印象。有一天,我們到了聖殿山那地方去看,現在有回教的大清真寺在那裏,那寺是建在聖殿所在的地方。

 

現在當然沒有聖殿了,衹剩下一點聖殿外牆的根基。當時,藍培德弟兄和我們在一起,我們的那位導遊也在一起,他們兩個人都說了相同的一些話。他們說:『千多二千年,我們沒有家,我們都是流浪在外面,但是現在我們回家了。』他們說得很激動,我聽來的時候也滿感動。差不多兩千年的時間,流浪在外頭,現在竟然能回到家裏來。為甚麼他們有這個感覺呢?因為這裏是神給他們立為大君京城的地方。從古到今,在猶太人的心思裏,題起耶路撒冷,就像法國人題起拿破崙那樣的興奮。

 

神同在是力量的泉源

 

我們感謝讚美主!現在大衛把耶路撒冷攻下來了,大衛怎麼能攻下耶路撒冷?過去的幾百年,以色列人一點辦法都沒有,為甚麼在大衛手裏,他能把耶路撒冷攻下來?注意第十節,『大衛日見強盛,因為耶和華萬軍之神與他同在。』弟兄姊妹們,這個是秘訣。他能攻下耶路撒冷,因為神與他同在。你把這話翻轉過來,你就看到一件事,甚麼人可以享用神的同在?你不能說屬神的人就可以享用神的同在。按着地位來說,屬神的人是可以享用神的同在,但是在實際上來說,事實上就不是屬神的人都能享用神的同在。甚麼人才能享用神的同在呢?

 

敬畏神的人才能實際的去享用神的同在。現在,聖靈在這裏為大衛作一個見證,『大衛日見強盛。』弟兄姊妹注意,不是說:『大衛家日見強盛』,是說:『大衛日見強盛』。第三章是說:『大衛家』,現在這裏是說大衛自己,這就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我們不要忘了,大衛現在是一位作王的人。他作了王,他不因為作王而疏忽了他在神面前該站的地位,他仍然維持他在神面前該站的地位。他是一位服神權柄的人,他是一位揀選神旨意的人,他是一位毫無保留依靠神的人,所以神的幫助在他的身上就非常明顯地顯出來。

 

神給的第二個印證

 

他能攻下耶路撒冷,不是因為他這個人強,乃是因為萬軍之耶和華,就是為人爭戰的神與他同在,他享用了為人爭戰的耶和華所作的一切。感謝神!現在大衛已經作王,以色列人完全擁戴他。但這不是說,大衛當時就沒有任何的困擾,他還是有的,因為四圍的一些外邦人,還是要把大衛對付掉,就像以色列在這個世紀復國以後,所有的阿拉伯人都要把他們趕到海裏去。我們去年沒有去以色列以前,我們不知道那邊的情形是那樣的惡劣,但去了以後,我們就知道了,現在我們一直看見以色列跟那些回教國家的激烈份子對抗得很厲害,對抗到最近,自己人殺自己人。為甚麼會有那樣激烈?弟兄姊妹注意,在以色列人的心思裏,他們認定這一塊是神應許給他們的地,他們必須保留,所以很多以色列人,他們就覺得絕對不能讓步給回教徒。

 

但是在回教徒的心思上,他們又是這樣想,我們已經在這裏住了一千幾百年,你們被人趕走,我們就住進來了,我們住在這裏已經一千幾百年,所以你們回來建國,那是搶奪我們的地方,所以我們就非要把你們完全的消滅掉,非趕你們到海裏去不可。你看那些人的心思衝突到這樣尖銳的地步,不單今天是這樣,以前也都是這樣。我們往下去看,首先就是非利士人要來對付大衛,非利士人一再的來對付大衛。但是在非利士人對付大衛以前,神就帶領推羅工作了一件事,是推羅王自動地把許多的香柏木運給大衛,並差遣使者,有木匠,有石匠給大衛建造宮殿。這件事的確不簡單,我們不管推羅王和大衛中間過去有甚麼交情,好像聖經沒有題到,為甚麼會有這樣一件事呢?不是出於大衛的請求,乃是推羅王自動來作這件事,神也藉着這一件事給大衛一個很深的安慰,讓大衛的裏面很清楚地感覺,神要堅立他作以色列的王,和保護以色列的百姓。

 

經過這一件事,非利士人來攻擊大衛,大衛就去迎戰,非利士人來到耶路撒冷的外圍,集合兵力在耶路撒冷城外。在這一個時候,大衛就可以開城門去攻擊他們,因為上面已經說了,『大衛日見強盛』,大衛有條件作這件事。但弟兄姊妹們留意,大衛絕沒有因為自己已經作了王,聽他話的人已經比以前多了,現在是人多勢眾了,既然非利士人來攻打我們,我們就直接把他們打下來。但是你看到,大衛沒有憑着他自己所有和所能去作這件事,他首先作的那件事就是求問神。『神啊!我能不能?我可以不可以去攻擊他們?若是我去攻擊,祢要不要把他們交給我?』如果神回答說:『我不交給你。』大衛就知道,這不是神的旨意,他就不去作戰。雖然這裏沒有這樣說,但是我們知道那結果應該是如此。因為他求問神,他需要跟隨神的旨意,不然那個求問神就變成沒有意義。許多人求問神,合他們心意的,他們說:『我們跟隨神的旨意。』但是求問出來的結果不合他們自己的意思,他們就不理會神。

 

弟兄姊妹,現在的基督徒中間很普遍的有這種光景,這不叫真實的求問神。求問神乃是神說是就是是,神說不是就是不是。神告訴大衛,『你可以去攻打,我也一定把非利士人交在你的手裏。』結果大衛在這次攻擊非利士人就完全得勝了。就在巴力毘拉心這個地方把非利士人完全地打敗了。大衛把那個地方改了名字,原來叫甚麼名字,我們不知道,經過這一次,大衛就把那個地方改了名,就叫它巴力毘拉心。甚麼意思?就是說出,『神讓我們擊破我們的敵人,把他們如同大水沖去一樣。』表面上看來,這是一個記念,但是你看深一點,你看見是記念,但不是記念人,乃是記念神的作為。弟兄姊妹們要記住,這件事是一位作王的人作的,一位作王的人不記錄自己的功績,還能記錄甚麼?感謝神!這裏有一位作王的人,他沒有記錄自己的功績,他是在記念神的作為。不單是他當時記念神的作為,也讓他們以色列人的子孫世世代代都在那裏記念神的作為。

 

學習在依靠神的事上再進深

 

以後非利士人聚集軍隊又再來了,又散佈在同一個戰場,大衛可以照着上一次的兵力去攻擊他們。感謝神!你看見大衛又來求問神。大衛求問神,固然是說出了他不依靠自己的所有和所能,上一次已經是這樣作過,但是這一次除了他的所有和所能以外,還加上一個很新鮮的經歷。感謝主!你看到他連經歷都不依靠,他不靠自己的所能,也不靠自己的所有,連自己最新鮮的經歷也不拿來作依靠,他一直維持着他自己單單依靠神。感謝主!神告訴他另外的一個戰術,不用上一次的經歷,要用一個新的戰術。神告訴他,你們要繞到桑林的那一邊,然後從那一邊出來攻擊他們。上一次是正面攻擊,這一次是側面攻擊。但是,這次側面攻擊帶着一個條件,那條件是甚麼?『你們要聽見桑樹林上有腳步聲,你就要去攻擊。』

 

弟兄姊妹們,在桑樹梢上有腳步聲,這很不容易瞭解,誰能站在桑樹梢上?很柔軟的枝條,誰能站在那裏?站在那裏還能行走,而行走的時候,又沒有把桑樹枝壓斷。這樣的話,那個腳步一定是很輕,很輕的腳步聲,沒有一個很細的感覺,你就聽不出來。神說:『你要聽到桑林樹梢上的腳步聲,你聽見了,你馬上就要出發,不能停留。』弟兄姊妹們,大衛就照着神的話這樣作了,他絕對沒有作王的架子,他完全是作一位服在神權柄下的人,去作神所要作的事。感謝主!在這樣的帶領下去攻擊,又得勝了。為甚麼能得勝呢?因為他們毫無保留的從王開始,一直到每一位以色列人,都服在神的權柄底下。感謝主!大衛合神的心意的另一方面,乃是我們過去說的,他犯錯誤,但是他肯悔改,這是他合神心意的一面。

 

現在我們看到,他又升到高點,但是他仍然把自己擺在神的權柄底下,這是他合神心意的又一面。弟兄姊妹,從大衛的身上,我們看到我們該學的功課,這兩方面都是我們該要學習的。我們沒有可能不犯錯誤,但是犯錯誤肯悔改,神仍然是滿有恩典。但若神讓我們升高了,我們還能維持我們在神面前降低自己,這一點太合神的心意了。對我們來說,那又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功課,人升高是容易,從升高到降低,那是不太容易。但是大衛一直維持着他在神面前降卑,神悅納了,神讓他知道神要堅固他的國位。他的國位能得堅固,不是因為他外面常勝,乃是因為他裏面的生命作王。

 

 

從撒母耳記下看對與錯(四章)(劉銳光)

 

撒母耳記下四章   叛亂者的下場

    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這句話是真的。
一.掃羅家衰弱     (v.1-4)
   
時移勢易,大衛家日見興盛,掃羅家則日漸衰弱。
   
掃羅家因元帥押尼珥死于希伯侖,成了群龍無首。伊施波設又軟弱無能,以色列人就都驚懼害怕。
   
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年幼且有殘障,掃羅唯一的希望叫人不敢存幻想。
   
曾經盛極一時,但現今弄到人才雕零,勢力薄弱,是誰之過﹖豈不是掃羅自己心胸窄,不能容納人所造成的麼﹖如果能廣納賢良,又何至落到今日地步呢﹗求主給我們一顆會欣賞人,不妒忌人的心﹗

二.殺人被殺     (v.5-12)
   
伊施波設手下的兩個軍長看風駛帆,不忠國家,竟趁主人午睡時將他殺死,拿了首級要向大衛邀功(v.5-8)。結果大 衛 吩咐人將他們殺了。
   
他們不認識大衛,也不好好看以前的歷史。大衛是一個重情義,懂尊卑的人。掃羅對他雖不好,只因掃羅是神的受 膏者,他敬畏耶和華,一點不敢傷害他和他的後人。見異思遷是大衛所恨的,因他曾深受其害,故他把利甲和巴拿殺了。
   
害人命者,人亦害之,這兩位軍長是罪有應得。
   
人作什麼,結果就必收什麼,你能不信麼﹖

 

 

掃羅家結束(撒下四112) (臺北靈糧堂)

 

正如前面所說,掃羅家與大衛家爭戰許久,「大衛家日見強盛;掃羅家日見衰弱」(撒下三1),現在是掃羅家結束的時刻了,但是自始至終,大衛沒有下手害掃羅家的任何一個人。

一、兩個便雅憫的軍長

當押尼珥死後,伊施波設的王朝更加衰落,現在有兩個軍長掌權,一是巴拿,一是利甲,這兩個人都是便雅憫支派的人,也就是掃羅家族同族的人,因此他們至今仍效忠掃羅家族。但當伊施波設王朝益漸衰落時,他們開始有了不同的想法。

二、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

在此額外記載了約拿單的兒子,他名叫「米非波設」,當年掃羅和約拿單死的時候,他才五歲,乳母抱著他逃跑,因為跑得太急,孩子掉在地上,「腿就瘸了」(4節)。他應該是掃羅王朝第二順位的王位繼承人。

三、兩個軍長謀殺伊施波設

伊施波設的兩個軍長利甲和巴拿,預謀的進入伊施波設的家,趁著伊施波設睡午覺的時候,「刺透伊施波設的肚腹,逃跑了」(6節)。他們不但殺了伊施波設,並且「割了他的首級」,拿到希伯侖去見大衛,想要邀功――「耶和華今日為我主我王在掃羅和他後裔的身上報了仇」(8節)。

此時大衛再一次展現他對輕易的流無辜人血的看法,他告訴這兩個軍長,當年來報告殺了掃羅者的下場,是把他殺了,「作了他報消息的賞賜」(10節)。如今,「何況惡人將義人殺在他的床上,我豈不向你們討流他血的罪、從世上除滅你們呢?」(11節)於是大衛吩咐人們將這二個賣主求榮的軍長殺了,掛了起來。另一方面,大衛「將伊施波設的首級葬在希伯侖押尼珥的墳墓裡」(12節)。

撒母耳記下第廿二章說:「當耶和華救大衛脫離一切仇敵和掃羅之手的日子」,他寫詩說:「耶和華按著我的公義報答我,按著我手中的清潔賞賜我。因為我遵守了耶和華的道,未曾作惡離開我的神。」(撒下廿二12122)大衛三次洗手表明無辜,他與掃羅與約拿單的死無關,他與押尼珥的死無關,他與伊施波設的死無關。大衛日後取得政權,沒有經由任何不法的手段與過程,這是神喜悅大衛最重要的原因,他必須以一個受膏者的身份,把神公義的治理表彰出來,成為日後彌賽亞公義之治的預表。

默想

我是否看重做事的次序與細節,我是否看重程式正義?不以任何不光明的手法來取得任何利益與地位。

回應

親愛的主,你是公義的主,你也是鑒察人心的主,幫助我們在生命中最小的事上也追求你的公義,那時我們才真正能說,願你的國降臨,因為你的國是公義的;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所有的事都是照你的法則而行,在你的時間表內,成就你的旨意。阿們!

 

 

房屋建在沙土上(撒下四112) (臺北靈糧堂)

 

一、人力支撐不久(14)

掃羅被神廢棄,押尼珥用人力設立掃羅兒子伊施波設作王,現在押尼珥也被殺死了,伊施波設就手軟。掃羅之孫,約拿單之子─米非波設又是瘸腿的,這個用人力支撐的政權,不久就滅亡了;基督徒在一切事上要靠神,不靠自己、勿靠人、勿靠知識、勢力,也勿靠金錢,「…好比一個無知的人,把房子蓋在沙土上;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並且倒塌得很大。」(太七2627

二、動刀的必死在刀下(512)

伊施波設的兩個軍長利甲及巴拿看見殘局維持不久,二人乘伊施波設午睡時,將他殺死,割下首級,投奔大衛去報功。以為必得大賞,那知投機取巧,反弄巧成拙,引起大衛的忿怒,將他們二人處死。與不久前撒謊邀功的亞瑪力人一樣;因大衛雖受掃羅逼害,但大衛敬畏神,不敢親手殺掃羅;他信靠神,並不用人的計謀手段去打倒推翻掃羅。當然也不喜歡看見有人殺害掃羅的家人,他不願意用人的工作去代替神的工作;他的心正直公義、忍耐包容,不悅納投機取巧、見利忘義、撒謊邀功的人及事。

默想

我不靠勢力,不靠才能,靠耶和華的靈方能成事。

回應

求主使我不用人的手來代替你的手。

 

 

後裔不長進(撒下4112) (香港讀經會)

 

祈禱:   主啊,求你賜我堅強的鬥志,為你的國度打美好的仗。

1. 人多流失(1~3):掃羅原是一名大能的勇士(參撒上91),他曾帶領以色列人戰勝他們四圍的一切仇敵,拯救以色列人脫離搶掠他們之人的手(參撒上1447~48)。掃羅也曾禮賢下士,常招募有能力的人來跟隨自己(參撒上1452),因此,掃羅年代的以色列國應是猛將如雲的。但相比之下,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卻極不長進,他懦弱無力,當聽到那位在掃羅年代已作元帥的老將押尼珥死在希伯侖,便嚇得手也發軟,而以色列眾人也都驚惶起來。難道在伊施波設的陣中,除押尼珥外,就沒有其他將才麼?事實上,良禽擇木而棲,忠臣擇主而侍。試問誰願跟隨一位懦弱無能的領袖呢?

2. 慘死小人手(4~8):伊施波設有以色列十一個支派擁立他作王,而大衛則只有猶大支派支持他。既是如此,伊施波設為何會這麼軟弱和害怕呢?甚至他的兩個軍長巴拿和利甲,都是貪生怕死之輩。為了自保,這兩個小人竟殺主求榮,可憐伊施波設竟不明不白地慘死在二人手中。聖經從沒有提及伊施波設在面對困難時,曾祈求或倚靠神,這或暗示了他的靈命與其兄弟約拿單相比,實有天壤之別。求主幫助我們,以伊施波設作為鑒戒,作個願意倚靠神而剛強的人。

3. 恨賣主求榮(9~12):那兩個賣主求榮的奸詐小人,殺了伊施波設後,便拿著他的首級去向大衛邀功。然而,他們不曉得大衛是一個公義敬虔的屬靈人。他對賣主求榮的人痛恨有加,決不會接受二人以卑劣手段出賣主子性命的行徑。結果,大衛吩咐手下把二人行刑示眾,以儆效尤。大衛更將伊施波設的首級安葬在押尼珥的墳墓裡,以示尊重。求主幫助我們以大衛作為榜樣,成為一個公義敬虔的人,不因眼前的利益而踏上歧途。

願公義的主幫助我們成為公義敬虔的人,榮耀祂的聖名!若你是作領袖的,你有否以大衛的行事為人作榜樣,叫跟從你的人信服?千萬不要只抱怨身旁沒有人才可供你差遣,而要多反省自己的生命,作一個公平公義、珍惜人才、與同工彼此配搭的帶領者!若你是作跟隨者的,你又有否以那兩個奸詐小人為鑒戒?求主幫助我們,叫我們不成為利慾薰心的人。

 

 

伊施波設被殺(1~12) (台北基督之家)

 

分享:

本章經文所呈現的,又是一幕宮廷鬥爭的醜陋劇碼,兩個掃羅子弟兵出身的軍長,為了要得到大衛的犒賞,居然拿著主人伊施波設的頭向大衛邀功。結果適得其反,不但犒賞沒有得到,反而丟掉了自己的性命。大衛處理的手法不但證明自己與暗殺行動毫無瓜葛,也向以色列人表明自己對掃羅家的態度是寬厚的、尊重的,絕對不會有報復的手段。伊施波設之死就代表了掃羅王朝的結束,大衛作王的最後一個障礙也被除掉了。

經文敘事將大衛登上王位的過程,清楚記載下來,表明大衛果真是神的受膏者,大衛之所以能夠登上王位,完全沒有運用人的權謀、詐術,全然是神的工作。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掃羅家的勢力雖然占盡天時、地利、人和,但是因為沒有神的同在,只能逐漸衰敗,人和漸失、人心背離。這給我們一個很大的提醒,那就是:「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箴十六9)「簽放在懷裡,定事由耶和華。」(箴十六33)「人心多有計謀;惟有耶和華的籌算才能立定。」(箴十九21

今天仍然有許多基督徒,雖然已經信主;但是並不習慣倚靠神,還是樂得活在自己的謀算中。在他們的生活中,不知道何者為神的旨意,也不在意何者為神的旨意;當他們靠自己的經營,得到世上的功名利祿之時,還以為是神的賞賜,卻忘記了「自己根本沒有參與神的計畫」,以及「魔鬼也可以給人世界的榮華」。等到有一天,當他們發現自己所經營、所賺取的世界,一項也帶不到永恆裡的時候,才驚覺到自己已經離開神的道路很遠了!

回應:主耶穌基督!求禰教導我不再倚靠自己的謀算而活,喜樂地學習來倚靠神;求禰指引我的腳步,緊緊跟隨禰的計畫而行。阿們!

禱讀:箴言十九章21
21
人心多有計謀;惟有耶和華的籌算才能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