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撒母耳記下第九章短篇信息

 

目錄:

大衛與米非波設(倪柝聲)

第九章  逾格的恩典(陳則信)

活出神的性情(九章)(王國顯)

從撒母耳記下看對與錯(九章)(劉銳光)

大衛眷顧掃羅家(撒下九113) (臺北靈糧堂)

信實周到(撒下九113) (臺北靈糧堂)

以神愛待人(撒下9113) (香港讀經會)

大衛恩待米非波設(1~13) (台北基督之家)

 

 

大衛與米非波設(倪柝聲)

 

讀經:

「掃羅的兒子約拿單,有一個兒子名叫米非波設,是瘸腿的。掃羅和約拿單死亡的消息從耶斯列傳到的時候,他才五歲。他乳母抱他逃跑,因為跑得太急,孩子掉在地上,腿就瘸了。」(撒下四4)

「大問說:掃羅家還有剩下的人沒有?我要因約拿單的緣故向他施恩。掃羅家有一個僕人,名叫洗巴,有人叫他來見大,王問他說:你是洗巴嗎?回答說:僕人是。王說:掃羅家還有人沒有?我要照神的慈愛恩待他。洗巴對王說:還有約拿單的一個兒子,是瘸腿的。王說:他在哪裏?洗巴對王說:他在羅底巴亞米利的兒子瑪吉家裏。於是大王打發人去,從羅底巴亞米利的兒子瑪吉家裏召了他來。掃羅的孫子、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來見大,伏地叩拜。大說:米非波設!米非波設說:僕人在此。大說:你不要懼怕,我必因你父親約拿單的緣故施恩與你,將你祖父掃羅的一切田地都歸還你,你也可以常與我同席吃飯。米非波設又叩拜,說:僕人算甚麼,不過如死狗一般,竟蒙王這樣眷顧!王召了掃羅的僕人洗巴來,對他說:我已將屬掃羅和他的一切家產,都賜給你主人的兒子了。你和你的眾子、僕人,要為你主人的兒子米非波設耕種田地,把所產的拿來供他食用;他卻要常與我同席吃飯。洗巴有十五個兒子,二十個僕人。洗巴對王說:凡我主我王吩咐僕人的,僕人都必遵行。王又說:米非波設必與我同席吃飯,如王的兒子一樣。米非波設有一個小兒子名叫米迦。凡住在洗巴家裏的人,都作了米非波設的僕人。於是米非波設住在耶路撒冷,常與王同席吃飯。他兩腿都是瘸的。」(撒下九1~13)

「大剛過山頂,見米非波設的僕人洗巴,拉備好了的兩匹驢,驢上馱二百麵餅,一百葡萄餅,一百個夏天的果餅,一皮袋酒來迎接他。王問洗巴說:你帶這些來是甚麼意思呢?洗巴說:驢,是給王的家眷騎的;?鈣?餅和夏天的果餅,是給少年人吃的;酒,是給在曠野疲乏人喝的。王問說:你主人的兒子在哪裏呢?洗巴回答王說:他仍在耶路撒冷。因他說,以色列人今日必將我父的國歸還我。王對洗巴說:凡屬米非波設的都歸你了!洗巴說:我叩拜我主我王,願我在你眼前蒙恩。」(撒下十六1~4)

「掃羅的孫子米非波設也下去迎接王。他自從王去的日子,直到王平平安安地回來,沒有修腳,沒有剃鬍鬚,也沒有洗衣服。他來到耶路撒冷迎接王的時候,王問他說:米非波設,你為甚麼沒有與我同去呢?他回答說:我主我王,僕人是瘸腿的。那日我想要備驢騎上,與王同去,無奈我的僕人欺哄了我;又在我主我王面前讒毀我。然而我主我王如同神的使者一般,你看怎樣好,就怎樣行吧!因為我祖全家的人,在我主我王面前,都算為死人;王卻使僕人在王的席上,同人吃飯。我現在向王還能辨理訴冤嗎?王對他說:你何必再提你的事呢?我說,你與洗巴均分地土。米非波設對王說:我主我王既平平安安地回宮,就任憑洗巴都取了,也可以。」(撒下十九24~30)

「王因為曾與掃羅的兒子約拿單指耶和華起誓結盟,就愛惜掃羅的孫子、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不交出來。」(撒下廿一7)

 

            我今天要從舊約裏看一件奇妙的事,就是有一瘸腿的小孩,坐在皇帝的席上。聖經裏,奇妙的事頂多,有的地方告訴我們說,妓女也得了救;有的地方告訴我們說,強盜也得了救;有的地方告訴我們說,稅吏也得了救;有的地方告訴我們說,壞的法利賽人也得了救。今天有點不同的,是告訴我們說,一個瘸腿的孩子得了救。

今天坐在這裏的人,大多數是讀過聖經的。我們說到聖經裏朋友要好的故事,都常提到大却與約拿單。有的文學家,若提到朋友相愛的事,他們也要提到大却與約拿單。今天我要講的,就是大却怎樣恩待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並米非波設怎樣感戴大却。

 

{\Section:TopicID=127}米非波設瘸腿】「掃羅的兒子約拿單,有一個兒子名叫米非波設,是瘸腿的;掃羅和約拿單死亡的消息,從耶斯列傳到的時候,他才五歲;他乳母抱凓他逃跑;因為跑得太急,孩子掉在地上,腿就瘸了。」

            一件事,請特別注意,就是米非波設的祖父掃羅,乃是大却的仇敵。他多次逼迫大却,要將大却置之死地。他是大却的一個大仇敵。現在,掃羅被人殺死了,約拿單也被人殺死了。所以米非波設的乳母,就抱凓他快逃,以為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死了,只剩下這一個孩子,若不快逃,也許大却要來報仇,把他殺死。因為跑得太急,孩子掉在地上,腿就瘸了。你們想一想,這像不像一個罪人對於神的光景呢?

            我可以說,人誤會了神!我再說,人誤會了我的神!人因為自己對神懷凓鬼胎,就以為神對他也懷凓鬼胎。人因為自己是恨神的,就以為神也是恨他的。人知道自己有罪,所以想神是恨他的。米非波設想,我祖是大却的仇敵,所以大却必是恨我。我同大却無好感,所以大却也必不會愛我。我們也是這樣想,我同神無好感,難道神還會愛我麼?我是恨神的,難道神還會愛我麼?但我告訴是,神不和你一樣見識。米非波設無一點可以得恩,但是他竟然得了,你和我對神也是一樣的。

 

{\Section:TopicID=128}大却恩待米非波設】「大問說,掃羅家還有剩下的人沒有?我要因約拿單的緣故,向他施恩」(1)。今天神也是問說,在亞當底下還有誰,我可以恩待他?大却因約拿單恩待米非波設,神因祂的兒子耶穌恩待罪人。今天的人有一個大錯誤,以為神是恨人的。以為人不知應當作多少好,才能叫神轉過臉來;不知應當作多少好,才能叫神止息怒氣;不知應當作多少好,才能叫神想到他;不知應當作多少好,才能叫神喜悅他。但是我告訴你,米非波設在大却面前,一點地位也沒有。大却不認識米非波設,大却只認識米非波設的父親約拿單。他要因約拿單的緣故恩待米非波設。米非波設不是作多少好,才叫大却有好感;米非波設在大却面前,一點地位也沒有。他的蒙恩不是因凓自己,乃是因凓第三者。一個罪人在神的面前,也是如此。許多人想,我先作一點好,才能得神的喜悅;但是,聖經告訴我們說,神是無緣無故的愛我們。我們在神面前本來沒有地位,不該得凓祂的眷顧,但是我們也有我們的約拿單,就是耶穌基督,因凓祂的緣故,神就恩待我們。我們得救,是因在神的面前有了主基督;有了主,所以我們能到神的面前。

            從前的大學,在正科之外,還有兩年的預科。有的醫科大學,有三年的預科。但是我告訴你們,人要得救恩,是不必進預科的。許多人想,先預備一點,才能把神的心挽回。但我告訴你,我們用不看作一件事情叫神喜悅。聖經沒有一處說神要與我們和好,聖經乃是說,我們要與神和好。神是同我們和好的!神因為愛我們,才把祂的兒子賜給我們;神不是把祂兒子給我們了,才來愛我們。有人說,幸虧主耶穌死了,神才愛我們。但我說,沒有這件事。是因神愛我們,祂才把祂的兒子賜給我們。

            「王說,掃羅家還有人沒有?我要照神的慈愛恩待他。洗巴對王說,還有約拿單的一個兒子,是瘸腿的。王說,他在那裏?洗巴對王說,他在羅底巴亞米利的兒子瑪吉家裏」(4)。「羅底巴」是一句希伯來話,意思是「沒有草的地方」。今天的世界就是羅底巴。羅底巴永遠不能叫人得凓飽足,永遠不能止人乾渴,羅底巴不能滿足你的心。弟兄姊妹們,你們知道不知道我們人是為凓神造的,不是為凓人自己造的。凡沒有歸回到神那裏的,他就不能得凓滿足。

            你也許曾有一個夢,想到你的將來是何等美麗,何等安息。但過了一時,世界所應許的,都是不能兌現的鈔票,一次過一次,不過叫你灰心失望;一次過一次,叫你感覺到不過是夢,不過是海巿蜃樓,是一個乾旱無草之地。哦,弟兄姊妹們,沒有神的生活,是一個不滿足的生活。在神之外的生活,是永遠得不凓滿足的。一個離開大却的米非波設,他是住在無草之地;一個遠離神的罪人,也是住在無草之地。

            大却聽見米非波設住在無草之地就怎樣作呢?感謝讚美神,「於是大打發人去,從羅底巴亞米利的兒子瑪吉家裏召了他來」(5)。「召」,在原文是「帶來」。在羅馬書三章十一節說,「沒有尋求神的。」在路加福音十九章十節說,「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有人想,像我們這樣不好的人,自然要去尋求神;像我們這樣一個墮落的人,自然要去尋求神。豈知不然!如果神要等到我們去尋找祂的的時候才救我們,恐怕我們永不能得救,因為我們是不會尋找祂的。如果等米非波設去找大却,就他無此膽量找,因他的祖父是大却的仇敵;他也無此能力找,因他的兩腿是瘸的。哦,不是米非波設去找大却,乃是大却叫人去召米非波設;不是我們尋求神,乃是神差祂的兒子來尋找我們,把我們帶到神面前來。

            在米非波設這一方面,他不敢去見一個王,因他的祖父是王的仇敵;他不能去見一個王,因他的兩腿是瘸的。我們想,或者那一天我作好些了,我再去尋求神,懇切的求祂赦免我們的罪,那時也許我可以得救。但是我告訴你,不是米非波設找大却,是大却召米非波設。聖經說,是神要你,是神呼召你,是神打發人來告訴你說,祂要你。羅馬書十章六節說,「你不要心裏說,誰要升到天上去呢?就是要領下基督來;誰要下到陰間去呢?就是要領基督從死裏上來。」這裏告訴我們,沒有人能到天上去求主來替死;也沒有人能到陰間去求主從死裏復活。底下接凓說,「這道離你不遠,正在你口裏,在你心裏……因為人心裏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裏承認,就可以得救。」米非波設不必花工夫,是王打發人去接。今天在這裏,若有一個人不得救,並非神不救他,乃是他拒絕神的恩典。

            大却把米非波設接來,對他說甚麼呢?「掃羅的孫子,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來見大,伏地叩拜:大說,『米非波設!』米非波設說,僕人在此」(6)。哦,這裏有頂好聽的音樂!「米非波設!」大却見了米非波設,沒有說一句話,沒有說米非波設你來了,沒有說掃羅的孫子米非波設,沒有說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沒有說你是誰。「米非波設!」你曾想到,大却說這四個字的時候,心裏有甚麼感覺呢?是用甚麼聲音呢?哦,在這一句話的深處,有一個跳動的心,那個心是表明神的心是如何。「米非波設!」表明神沒有恨你,神要你,神愛你。每一次當人呼你名卻不說一句話的時候,那裏面的意思,是別人所不能領會的,只有那聽見的人能懂得。

            我曾講過抹大拉的馬利亞的故事。她把主當園丁,問園丁的話時,主沒有回答說,我不是園丁;或者說,我沒有把他的屍首挪了去;或者說,你一個女人,怎能去取那屍首呢?主只說了一聲,「馬利亞!」她一聽見了這樣頂熟的聲音,就立刻說,「拉波尼!」我們知道,每當一個人只單喊一個名字時,許多的意思就都在那裏了。今天大却看見了一個仇敵的孫子,卻說了一聲,「米非波設!」這表明在大却的心裏,不只沒有仇恨的心,並且是滿有恩情的了。

            但是,可惜的,米非波設並不知道大却的心。當動身時,也許他的心是跳凓,想到今天去見一個猶大的王,也許他要把我殺了。當他見了大却,聽見他叫他米非波設時,他就應當知道大却對於他,只有好感,並無惡意。但是,他預先懼怕的心太深,所以說,「僕人在此。」也許他以為我從前是一個皇孫,如今降卑作一個奴僕,藉此或者可以博得大却的歡心,他就不會殺我。但是我告訴你們,沒有一個人能靠自己作僕人的工作,而得凓神的喜悅的。

            大却在這裏,要證明神的心,所以對他說,「你不要懼怕,我必因你父親約拿單的緣故施恩與你,將你祖父掃羅的一切田地都歸還你,你也可以常與我同席吃飯」(7)。哦,弟兄姊妹們,甚麼都好了。我不知在我們中間,有幾個人知道神愛我。也許有人作工多年,還不知道神是愛我。哦,如果我們知道神是愛我的話,我們的生活就不知要有多大的改變了。

            十九世紀時,在美國有一出名的文學家,同時也是一個反對基督教的,他作一頂出名的報的主筆。有一天,他聽慕翟先生講道就悔改信主了。他既得了救,美國的報紙就有許多人登載他得救的故事。戚伯門先生有一天到某城去,剛好與他同住一旅舍,又剛好是隔壁。戚伯門先生本來是認識他的,所以就問地得救的事是否屬實?他說,「我是因聽了慕翟先生講道而悔改信主的,但是,我十八歲時就已經認識神的愛了。我小時是一個浪子,因不慣關在家裏,在十二、三歲時,就離家好幾年。到了少年的時代,得了一個重病,錢也用盡了,沒法想,就垂頭喪氣的回到家裏去。我的父親待我頂好,但是,我懊悔回家了。因為我的父親年已老,髮已白,也帶凓病。但是,他每天總是勉強出去作工,換一點麵包回來給我們吃。但是因為進款少,總不夠家裏三個人充飢。我懊悔我回來錯了。我不能再吃我父親的心血所換來的麵包。我力量稍加一點,就立即對他說,我仍是要出去。我一生一世沒有看見像他那一天那樣的憂愁。他說,你還沒有好,何必出去呢?這家裏若有一塊麵包,總有你一分;若有一片瓦,總有你一分,你何必出去呢?但我定意要動身。他就說,我的孩子,我告訴你,我一生從來沒有想發財過,但是今天因為你,我巴不得發財,有更多的錂留凓為你,免得你流落在外。將來也許有人幫助我們,你何必出去呢?但是,我不能不出去,我不忍再吃我父親心血所換來的麵包。後來我父親就說,孩子,願神祝福你!今天我不能見你,到了天上也許能見你!他就送我離開家。走了半英里,他沒有說話,我也沒有說話:走到一英里,仍是這樣。他累了,他不能再向前走了,他只得作別。那一天,我才知道,離開家是有多難!走不兩步,他回頭喊我,他兩眼流淚,他從他的衣袋裏摸出半元給我說,這個送給你。我知道那半元是甚麼。我知道我父親在世上所有的一切都在那半元裏,我知道那半元裏有甚麼。我一生頭一次知道我父親愛我!我看看我的父親回家去,雖然天雨氣寒,但是我的心裏頂熱,我口裏唱凓說,我父親愛我!從那天起,我不再作一個浪子,我定規第一件事就是滅少我父親的負擔,若得一個錢先寄給我的父親,因為他愛我。我從那天就改變了。並非說我的父親從前沒有愛我,乃是當我極其窮困時,我才知道他是愛我。有一天,我聽慕翟先生講道說,『人家都說父親的浪子,但我今天要講浪子的父親,』我聽那個父親是和我的父親一樣的,我就相信了,接受了耶穌作我的救主。」

            哦,弟兄姊妹們,我認識這一位神最少十一年了,雖然不能算久,但是,我知道祂的心是一個甚麼心。你不要以為你作甚麼來挽回神的心,作甚麼來得祂的喜悅。我告訴你,祂愛你,祂願意你得救,並用不凓你來挽回祂的心。許多人說,神沒有對我說祂愛我。但是,請你看十字架,就知道祂已經愛你了。十字架的刑罰是你該受的,但是,祂因為愛你的緣故,就叫主耶穌替你受了。

            甚麼叫愛呢?愛不是話語。最深的愛,不是話語所能表明的。那個浪子預備見了他的父親就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一個雇工吧」。但是,他離家還遠時,他父親就動了慈心,跑去抱凓他的頸項,連連與他親嘴。跑去!哦,一個父親的心,是要縮短罪的距離。當父親向他親嘴時,他知道他父親的心了。他的父親並沒有說,我愛你,他一親嘴,浪子就知道他父親的心了。他不能說「你把我當作一個雇工吧」的話了,他心裏只能說,我父親愛我。請你們今天不要誤會神的心,請你來到十字架下。耶穌已經替你死了,這已經把神的心告訴你了。你看見主耶穌的血,就知道神是何等的愛你了。

            「王召了掃羅的僕人洗巴來,對他說,我已將掃羅和他一切的家產,都賜給你主人的兒子了;你和你的眾子.僕人,要為你主人的兒子米非波設耕種田地,把所產的拿來供他食物;他卻要常與我同席吃飯。……王人說,米非波設必與我同席吃飯,如王的兒子一樣」(9~11)。這何等希奇,沒有一條件,沒有一命令,都是應許。這裏沒有說,你當作多少。都是我給你,這是恩典。如果我們明白神的心,我們就不能不相信祂了。

 

{\Section:TopicID=129}人的悔改】也許有人要問說,一個罪人相信神就得救,一點都用不凓悔改麼?讓我告訴你,你不要把聖經的次序顛倒了。許多人想,我總當有一基本的義,有一基本的好,才能叫神待我好。我告訴你,這是律法,這不是恩典。你能不能對一個覺得冷的人說,你熱一熱了再來烤火呢?你還是說,你來烤火你就會熱呢?不是不犯罪了來相信,乃是相信了能不犯罪。米非波設原來只有懼怕。當他親受了大却那樣的恩待後,他就認識他的自己說,「僕人算甚麼,不過如死狗一般,竟蒙王這樣眷顧」(8)。羅馬書二章四節說,「還是你……不曉得祂的恩慈是領你悔改呢?」因為知道了神的愛,所以自然的就悔改了。米非波設來時是巴不得仍回無草之地去的,但當他嘗了恩典的味道,他就俯伏在地上,他就悔改了,是米非波設錯了,所以用得凓悔改;大却沒有錯,大却不必悔改。神不必悔改,是我們用得凓悔改。米非波設不知道大却是愛他,大却已經是愛他;米非波設知道了大却是愛他,大却也仍是愛他。神對於我們,也是一樣的。不過我知道了神的愛,我才改變了我的思想,我才改變了我的觀念。今天有沒有一個罪人說,如果我能得凓神的喜悅就好了?但我告訴你,你就是這樣,神已經愛你了。照你的本相來到神的面前,就是這樣,神已經要你了。

 

{\Section:TopicID=130}桌下的雙足】說到這裏,也許有人說,不錯,得救是靠恩典,不是靠行為,神待我像大却待米非波設一樣;但是,我得救後,行為豈不是應當好了麼?為甚麼我覺得我仍是時高時低,時好時壞呢?答覆這個問題就請讀:「於是米非波設住在耶路撒冷,常與王同席吃飯;他兩腿都是瘸的」(13)。我們得救的起頭是靠恩,我們保守這得救也是靠恩。許多人的錯誤,以為得救的起頭是靠恩,保守這得救是靠行為。這是沒有的事。我們應當知道,得救是甚麼條件,就保守也是甚麼條件。我是因耶穌得救的,我也是因耶穌得蒙保守到底。米非波設雖然常與王同席吃飯,但他的兩腿仍是瘸的。瘸一腿還可跳動,瘸兩腿不但不便行走,並且也真是難看。讓我告訴你,坐在王的席上是真的,兩腿仍瘸也是真的。但是,王不會在頭一天讓一個瘸腿的坐在他的席上,過了幾天因他兩腿仍是瘸的就把他趕出去,沒有這件事。

            兩腿雖瘸,不過是在桌下;在桌上的,你只管吃。你為甚麼要把桌下的雙足擺在桌上呢?你只管顧桌上的吧。神擺在這裏的,不知有多好,有多豐富,有多甘甜,你只管吃。你不看你的自己,要看神所給你的豐富。我們每一次回頭看自己,我們就沒有平安。人的眼睛,是為凓看外面的,不是為凓看裏面的。自省不是我們的本分。我們的眼睛如果一直仰望主,就要榮上加榮,變成祂的形像了。如果我們回頭看自己,就不過像米非波設一樣,兩腿仍是瘸的。我們得救了,我們就得凓一個新生命,有聖靈住在裏面,這個人都是新的。但是,那個從亞當而來的自己,是永遠不會改變的。那位聖潔的奧古士丁,當他死時怎樣感覺呢?他說,「全世界罪的種子,多在這個我的裏面。」哦,我們一天沒有脫離肉身,就我們的兩腿仍是瘸的。我們不要回頭看自己,只要看神所擺在我們面前的豐富、恩典,我們的心就要得凓滿足了。

 

{\Section:TopicID=131}米非波設對於大却】過了幾年,大却的兒子押沙龍造反,大却逃走,躲避他的兒子押沙龍。大衝剛過山頂,見米非波設的僕人洗巴,拉凓備好了的兩匹驢,驢上馱凓二百麵餅,一百葡萄餅,一百夏天的果餅,一皮袋酒來迎接王。「王問洗巴說,你帶這些來是甚麼意思呢?洗巴說,驢是給王的家眷騎的;麵餅和夏天的果餅,是給少年人吃的;酒,是給曠野疲乏人喝的。王問說,你主人的兒子在那裏呢?洗巴回答王說,他仍在耶路撒冷;因他說,以色列人今日必將我父的國歸還我。王對洗巴說,凡屬米非波設的都歸你了……(十六2~4)。這件事真不真呢?我們再讀第十九章就知道了。

            亂平後,大却回到耶路撒冷了,掃羅的孫子米非波設也下去迎接王。自從王去的日子,直到王平平安安的回來,米非波設有三件事沒有作:「沒有修腳,沒有剃鬍鬚,也沒有洗衣服」(十九24)。弟兄姊妹們,你們知道這是甚麼意思?這就是我今天早上所說的,這是一個寡婦的心!恩待我的大却已經不在這裏,雖然他們不來殘害我,但是,我已經沒有樂趣了。修飾美麗有何用處呢?他已不在這裏,誰有心懷來修飾。我們知道我們的得救是不配的;這個世界拒絕我的主,把我的主釘在十字架上,所以我今天在這世上,也好像一個寡婦的心。我們所以能拒絕世界,不愛世界,並非世界不可愛,乃是因為我所愛的人不在這裏了。祂在世界上所受的不過是一個墳墓,所以我不能愛世界,我覺得世界是一個與我反對的地方。

            米非波設的心,是一個寡婦的心。王不在這裏了,就他對一切都無心了。有一頂深的信徒說,耶穌在那裏,那裏就是天堂。耶穌如果在地獄,就地獄也是天堂;耶穌如果不在天堂,就天堂也不算天堂了。那時我想沒有這件事,但是我今天要說,這是真的。起初我們所想的,都是罪的問題;現在我們所想的,都是主耶穌了。從前是想到脫離地獄刑罰的問題,現在是想到主的自己了。所以,如果主在天堂,天堂是可愛的;如果主在地獄,地獄也要成為可愛的了。

            這世界,不過是一個曠野。甚麼叫曠野呢?就是荒涼。不是說這世界的美術、藝術、天然美景不好,只因祂不在這裏,這些就都算不得甚麼了。一個輕看主耶穌的世界,我怎能愛它呢?我曾說,你所愛的人在那裏,那裏就是樂土。雖然房子、衣服、飲食都是一樣的,但如果你所愛的人不在這裏,就這些好像都變作不同了。我的家在福州,我常想回到福州。但我所想的,不是福州。那個地方,是因有同心的弟兄姊妹在那裏。他們同我共過患難和貧窮,受過人家的反對。如果他們不在那裏,我就容易忘掉福州了。我們對這世界,也是這樣。今天主不在這裏了,所以我們在世上也找不凓安息,得不凓快樂。我們對世界唯一的態度,是一個寡婦的態度。

            當米非波設來到耶路撒冷迎接王的時候,王問他說,「你為甚麼沒有與我同去呢?」他回答說,「我主我王,僕人是瘸腿的;那日我想要預備驢騎上,與主同去,無奈我的僕人欺哄了我;又在我主我王面讒謗我;然而我王如同神的使者一般;你看怎樣好,就怎樣行吧。因為我祖全家的人,在我主我王面前,都算為死人,王卻使僕人在王的席上,同人吃飯。我現在向王還能辨理訴冤麼」(十九25~28)。在這裏,我們看見他沒有提餅和酒的事,他不過講一點他受欺的事實。他的心以為王既平安回來就夠了,冤枉算得甚麼呢。

            你知道一個人要表明他的心,並不在乎言語。一個人如果作了主愛的俘虜,他的心是怎樣,並非他的話語達得出的。越是深的愛,越是祕密。你如果真愛主,就當許多的人反對祂時,你還能保守你的清潔。那天我們見了主,並不會對主說,「主,我在世上為你丟棄了甚麼,」那天我們不會說到自己是如何。到了那天,反而要說,「我懊悔在世的時候,沒有更深的愛你,更忠心的服事你。」那時真要覺得就是有千萬的世界,獻給主還嫌太少了。

            米非波設除了說到受僕人的欺的那一件事以外,別的都不說。他的心只想到一件事,就是我的大却王會回來就好了,冤枉算甚麼。我是坐在大却席上的,我已經夠了,我不必訴冤,不必辯白。王回來了,就已經夠了。

            「王對他說,你何必再提你的事呢;我說,你與洗巴均分地土。米非波設對王說,我主我王既平平安安的回宮,就任憑洗巴都取了,也可以」(十九29~30)。我每次讀到米非波設這一句話,都要說,阿們!如果王能平安回來,我的得失算甚麼呢?如果我的主有所得,我就是有所失,又何妨呢?所有的問題,乃是你是否平安,並不是你所賜給我的到底存在與否。

            約伯說,「祂雖然殺我,我還要信祂。」有一位為主殉道的聖徒,當他被絞死前一夜,他說,「神,如果你不進來干涉這事,我明天就是這樣蒙凓眼睛去。天堂阿,來吧!地獄阿,來吧!」這是信心的英雄。主是不會冤枉我的。但是,就是你喜歡苦待我,我也喜歡你的苦待。如果你喜歡,如果是你的心意,就我雖然受了苦待也是頂甜蜜的。

            大却對於米非波設的處置,自然是錯了;但是,我們的主不會錯待我們。就是這樣一冤枉,就把米非波設的心顯明了。「我主我王既平平安安的回宮,就任憑洗巴都取了,也可以!」在這裏,我們看見,神要救我們到一個地步,就是只求神的得失,不顧自己的得失。神的得失才算得失,我的得失算得甚麼呢?有一次,我應當順服神,卻又作不來,最後我只好對神說,「你不要讓步,請你等我讓步。」應當讓步的是我們,不是神。那一位一次得了我的心,就永遠得了我的心。我的心被祂抓住了,所以我的一切都是祂的。弟兄姊妹們,我們在神的面前有甚麼盼望,有甚麼追求呢?還是為自己打算呢?還是為凓祂呢?但願我們從今以後,看我們的一切都是祂的,只求祂的得失,祂若有所得凓就夠了。

 

{\Section:TopicID=132}大却保守米非波設】「王因為曾與掃羅的兒子約拿單指耶和華起誓結盟,就愛惜掃羅的孫子,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不交出來」(廿一7)。這是這個瘸腿孩子的結局。這個故事,是因大却年間,一連三年有饑荒,這饑荒是因掃羅和他流人血之家,殺死基遍人。若要贖這罪,照基遍人的要求,要把掃羅的子孫交出七人來才行。如果要交出七人的話,第一要交出的就是米非波設。但是,大却愛惜他,就把別的支派交出七人來。所以可以說,米非波設是一直到死都沒有被殺死。這件事告訴我們,每一個得了救的人都不會沉淪的。大却沒有虧待米非波設,難道神還會虧待我們麼?如果大却能自始至終保護米非波設,難道神不能保守我們到底麼?

            約翰福音十章二十八至二十九節說:「他們永不滅亡,誰也不能從我手裏把他們奪去。我父把羊賜給我,祂比萬有都大;誰也不能從我父手裏把他們奪去。」這是我們很熟的兩節。這叫我們看的頂清楚,我們所以能不被誰奪去,是因有「我的手……我父的手」。主耶穌的手,天父的手,把我們抓牢了,誰能從這樣的手裏,把我們奪去呢?沒有一個。有人想,不錯,人雖不會奪去,但是,我們可以逃去。如果一個基督人這樣說,他就是一個沒有懂得福音的人。一個作父親的拉凓小孩的手走路,當他看見一個危險時,或者看見小手想脫離他時,請問他是放鬆些呢?還是握得更牢呢?

            美國有一個黑女人,得救以後,快樂唱詩說,一次得救,就永遠得救。有一個半信的基督人就問她說,你這樣唱,你真能保險你上天堂麼?她就背約翰福音十章二十八、九節的話給他聽。他說,不錯,但你不要太放心了。你該知道,手大洞也大,一漏就把你漏出去了。她說,我永不會漏出去,因為我就是神的一個小指頭!她懂得聖經。她所說的是真的。因為主是元首,我們是祂的肢體。我們與祂有生命上的聯合。如果說一個基督人會永遠沉淪,就基督的身體永遠有殘缺了,永遠不能補滿了。願每一位基督人都對主說,阿利路亞!因我一次得救就永遠得救了,所以我願把一切都歸給你。―― 倪柝聲《十二籃》

 

 

第九章  逾格的恩典(陳則信)

 

大衛把約櫃迎接到大衛城之後,他與神之間的交通更親密了,時常在約櫃前求問,心向神也更切。耶和華雖然攔阻了大衛為祂建殿的計畫,但十分悅納他的心意,應許賜給他極大的祝福。大衛在這一切經歷中,屬靈的生命有了很大的長進。第九章給我們看見這事實。

 

寬恕的恩典

箴言十九章十一節說:『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掃羅自始至終敵視大衛,一心要將他殺害除滅;因為他想,國若歸了大衛,他和他的子孫就與王位無分了。所以掃羅追趕大衛不遺餘力,使大衛在以色列境無立足之地。若非神的保守,大衛必早遭掃羅的毒手,死於非命了。按人看來,如此血海深仇,大衛怎能不報!掃羅雖然死了,也要報在他的後人身上,將他們除滅,也可免去後患。然而大衛非但沒有報仇的思想,也不畏懼掃羅的後人日後奪取江山,竟對掃羅完全寬恕。在此,神的榮耀就在大衛身上顯出來。寬恕人的過失,原是神的榮耀,惟有那滿了慈愛的神,藉祂愛子所成功的救贖,寬恕了我們一切的不義。如今這寬恕人過犯的榮耀,也顯在大衛的身上,足見大衛在屬靈生命的長進上,有了很大的成就。

反過來說,一個蒙赦免的罪人,不肯寬恕別人的過犯,乃是極大的羞恥。正如馬太十八章二十一至二十五節所說的僕人,自己欠主人一千萬銀子,已蒙全部赦免,但同伴欠他十兩銀子,竟不肯寬恕,這是何等可恥的事。

 

恩典出於愛心

大衛向臣僕說:『掃羅家還有剩下的人沒有,我要因約拿單的緣故向他施恩。』(1節)從這裡我們能看出,那來尋找拯救失喪者之人的小影。掃羅家無人敢來尋找大衛的,藏匿尚嫌不密呢!是大衛尋找掃羅家剩下的人,為要向他「施恩」。在撒母耳記上十八章一節,說到大衛的心與約拿單的心深相契合;約拿單愛大衛,如同愛自己的性命。大衛要因約拿單的緣故,施恩給掃羅家剩下的人,說明了施恩是本於極深的愛。這豈不正是神對待我們的故事嗎?原來反對神,頂撞神,與祂為仇為敵的我們,祂竟然以大愛愛我們,差祂的愛子來把我們尋回!哦,愛何大,來尋我……。

當我們往下讀,讀到第二節的時候,就發現大衛向掃羅家剩下的人施恩,不只是出於他和約拿單之間的情愛,同時他乃是『照神的慈愛』,來恩待掃羅剩下的家人,神的慈愛是屬靈的,屬天的,不是出於地上情感所能相比。神的愛是沒有條件的,也是永不改變的;人的愛會漸漸冷淡,終至消失,甚至轉為憎恨,惟有神的愛持續長存,至於永遠。

 

重要的原則

在大衛的身上,我們能看出一個很重要的原則,難就是他所力行的——以公義律己,以恩典待人。當他被掃羅追趕的那段日子中,他曾有機會取掃羅之命;但他拒絕了跟隨他之人的催促,不肯傷害掃羅,他不願為自己的便利行事,而不顧神的旨意。如果大衛當時將掃羅加以殺害,日後他就不會恩待他的後人了,凡不以公義律己的,必不能以恩典對人。但願我們都在這原則中生活;神既赦免我這罪人中的罪魁,我豈可吝嗇所得之恩,斤斤與人對我的些許虧欠呢?

 

意想不到的恩典

掃羅家的一個僕人洗巴回答大衛說「還有約拿單的一個兒子,是瘸腿的」(3節)。王既得知米非波設在羅底巴,亞米利的兒子瑪姬家裡,就打發人去召了他來。我相信米非波設是躲在瑪姬的家裡,隱藏自己的身世,免得被收索的人尋到。他的生活必是朝夕恐懼,時時憂慮,沒有片刻安寧。我們試想一想,大衛所打發來的人,找到瑪姬家時,米非波設定規是顯出憂急與無助之困,他開頭必定是想,現在大禍臨頭了!這條命完了!他做夢也想不到,從大衛口中聽見按的竟是恩言:「你不要害怕!」哦,這真是從天上來的佳音,何等可悅!「你不要害怕」,這話頓使驚恐的心得了安慰,如同絕處逢生。王又對他說:「我必因你父親約拿單的緣故施恩與你。」不只既往不咎,且要大大施恩。這是何等超乎米非波設所能想,所能求!神恩待你我,豈不是如此嗎?

 

多蒙厚恩

大衛對米非波設的厚恩可以簡列如下:

一、將他祖父掃羅的田地都歸還給他。掃羅曾是以色列國的君王,田產自然極其廣,但他陣亡失位,一切都自然都不再屬他。米非波設雖是掃羅之後,很可能已成赤貧。如今大衛吩咐將凡屬他祖父的田地都歸還給他,使他立刻成了巨富。這正是說出我們在基督裡所得著的,不單是赦免,且是得了極豐盛的產業。

二、米非波設要常和王同席,與王子一樣。廣大產業使他富有,享受與王自

由無拘的交通,使他喜樂滿足。原來身為仇敵,如今親如父子,列在大衛的眾子之中,神所賜給我們的救恩,正是這般奇妙;將我們從灰塵與糞堆中提拔起來,使我們與王子同坐。哦,這是何等的善美!何等的喜樂!米非波設聽見了王向他所施的厚恩,向王叩拜說:「僕人算什麼,不過如死狗一般,竟蒙王這樣眷顧!」米非波設說得對,他原本算不得什麼,毫無價值可言。他生在掃羅家,原來是仇敵之後裔。又身帶殘疾,實在算不得什麼;然而竟蒙王如此眷顧。難怪他要俯伏叩拜,對王衷心感戴。我們若認識神在基督裡所給的救恩,是那麼浩大,產業是何等的豐富,也必要時刻讚美敬拜!

第三、王吩咐洗巴和他的眾子與僕人服事米非波設。洗巴有十五個兒子,二十個僕人,共三十六個人,齊尊王命,為米非波設效力。今日一切蒙恩的人,神也為我們吩咐許多僕人伺候我們。浪子回家之時,得父家許多雇工的服事;為他穿了上好的袍子;帶上華麗的戒子,又穿上鞋子……聖經告訴我們,千千萬萬的天使,都是為承受救恩的人效力,以上三點正是神所給我們救恩的素描,我們是何等的有福啊!

         「於是米非波設住在耶路撒冷」,這是本章的結束。原來躲在瑪姬的家,終日惶惶不安,居無定日;今居耶路撒冷,大君的京城,常常與王同席,得眾僕役的服事。耶路撒冷預表神和人永遠居住的所在,神在其中與人永遠同住。感謝神,這是救恩的終極,蒙恩的人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陳則信《默想撒母耳記下》

 

 

活出神的性情(九章)(王國顯)

 

08活出神的性情

(九章)

 

我們看撒母耳記下第八章,我們看到大衛在屬靈的經歷裏發表神的自己,我們也特別題到他在那裏發表神的自己的時候,並不等於他是完全給神得着。一個人在神的面前被神得着多少,他就能發表神多少。他把神發表出來的時候,他衹能發表到他所能承受了的。在救恩裏,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承受基督的。從信主的那日起,基督就住到我們裏面來,所以每一位真正蒙恩得救的人,他都能發表基督。但是問題就在你能發表多少,一些弟兄姊妹們能發表多一些,一些弟兄姊妹們發表沒有那麼多。但是有一件事實,沒有一個人能完全的發表基督,因為沒有一個人能在實際裏完全承受基督,我們當然也是一樣。

 

所以我們能稍微發表一點基督的時候,我們沒有條件可以誇口說:『我得着了,我完全得着了。』沒有一個人可以說這樣的話。我們從大衛的身上就看到這樣一個實際的例子。這樣的例子,我們可以不從大衛的身上看,也應該是明白的,因為在我們自己的身上也是如此。我們看到大衛在第八章發表神自己的權柄和能力那一方面,實在是到了一個很高的地步。他所顯明了神所給他的榮耀的得勝,權柄和能力,衹是神榮耀的豐滿裏的一點一滴。但是大衛在那一段時間所發表出來的,就不僅是這麼一點一滴,還有多一點,就是我們在第九章裏所要看的。

 

神的性情的彰顯

 

第八章和第九章合起來,那是神的彰顯原則性的發表。我們常常說,神的公義、權柄並神的慈愛和憐憫是調在一起來向人顯明,十字架的救恩就是這樣的一回事。在十字架上面,你一面是看見神的公義,神把祂的兒子釘死在十字架上,因為神用祂的兒子來代替人去接受神公義的追討。另一方面,你又看十字架上的主被掛的時候,我們也同時看見神的愛向人流露出來。神不甘心人進到永遠死亡的地步,神就藉着祂兒子在十字架所作成的救贖,叫人在祂面前有路可走,並且也把神起初的心意恢復在人的身上。

 

所以十字架一面是神的公義,一面又是神的憐憫。許多弟兄們說,橫的那一根木頭是神的公義,把人和神隔開了。豎的那一根就是的憐憫和慈愛,把神和人連接起來,穿透了神的公義,而連接了人和神的正常關係。現在我們看到第九章,我們就看到另一面,第八章是神的公義、權柄、能力,第九章就是神的慈愛和憐憫。等到大衛在以色列的管理上了軌道以後,他就問了一個問題。他說:『掃羅家還有沒有人剩下來?』因為在人的傳說裏,掃羅家在爭戰當中都死光了。

 

掃羅和他許多的兒子都在跟非利士人打仗的時候被殺了,剩下的一位兒子,也在跟大衛家爭戰的時候被他的部下謀殺了,好像沒有聽說掃羅家還有甚麼人剩下來。但大衛裏面就有一個催促,他要尋找掃羅家的人。為甚麼他要尋找呢?他要記念他和約拿單所立的約。他跟約拿單所立的約,他不能忘記,他要尋找掃羅家的後人來給他們憐恤。所以他就問跟隨他的人說:『掃羅家還有沒有人剩下來,我要因着約拿單的緣故向他施恩。』弟兄姊妹們,這一件事很有意思,因為就着人來說,掃羅家是他的對頭,掃羅家是追逼他,要殺死他的對頭,一再的把大衛逼到好像走投無路。

 

現在大衛作王了,他想起用人的話來說的這一個仇家,他不是去斬草除根,乃是要恩待他的後人。弟兄姊妹們,這實在是一件太不簡單的事,在地上幾乎找不到,但大衛在這裏作了。大衛在這裏作這一件事,從表面上來看,好像是因為他記念和約拿單所立的約。從外面來看,完全是這樣的一回事,因為我跟約拿單有約,我要恩待他家裏的人。但是你往下看的時候,你就看到裏面的原因。裏面的原因是甚麼呢?我們先看看第三節,『王說,掃羅家還有人沒有?我要照神的慈愛恩待他。』從大衛說的這一段話,我們看到裏面那個原因。他說:『我要照神的慈愛來恩待他。』

 

如果用另外的話來說,那就是說,是神的慈愛在大衛身上流露出來。這是生命的問題,按着人的天然,是不可能有這樣的事。我們恨仇敵,不知道要恨到甚麼時候才能停止,哪裏會反過來,不恨仇敵,並且還要向他表露愛情?所以我們一再的說,在人中間找不到的,沒有這樣的事。

 

活在生命的光中

 

如果光是從大衛的天然來說,大衛也不會有的。但是現在他有,為甚麼他會有呢?不是他自己的天然裏有,在舊約的日子,談不到生命的問題,但是我們很清楚的看見神的性情約束了大衛,讓大衛脫離仇恨,而去記念掃羅家。我們感謝讚美主!這一件事如果擺在新約裏來說,那是比較容易明白,因為我們的主一再說:『愛你的仇敵,不僅是愛那些愛你的人,你也要愛你的仇敵。』弟兄姊妹,許多人是不夠明白這一點,沒有辦法能瞭解這一點,尤其是人用政治眼光來看這話的時候,問題就很嚴重。怎麼仇敵都能愛?你愛仇敵的時候,連立場都沒有了。

 

感謝神!神不是說人中間的事,而是說到我們這些人是如何活在神面前的事。你要是說在人中間的事,主給我們看見律法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這不是說仇恨的問題,那是說懲治的問題。因為你說錯了,你必須要承擔那責任。但是現在說到你愛你的仇敵,這個不是說錯對的問題,也許是一些意見上引發的問題,也許是因為家族的關係所引出的問題,當然也會有一些屬地的關係所引出的問題,但是不管是甚麼原因,這些都不構成抵觸律法而要接受懲治,這衹能說是人和人中間的恩怨問題。如果一位在神面前活得對的人,他就不能讓恩怨的問題來影響他。我們實在感謝我們的神!

 

祂這樣的要求並不過份,『你要愛你的仇敵,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渴了,就給他喝。』人的天然就說:『我巴不得他快點死掉,我省得再看見他。』但主的話說:『不是,他渴了,你就給他喝;他餓了,你就給他吃。』也許有人說,這太不近人情。事實上也的確是不太近人情,但卻是神情。神給我們的救恩,就是在這樣的一個原則上來作成。我們讀歌羅西書第一章,主的話說得很清楚,我們這些人是與神為仇的。但是感謝主!因着祂極大的憐憫,我們可以與祂為仇,祂卻看我們是該接受恩待的人。所以連祂的獨生的兒子都給了我們,為要挽回我們,我們感謝主!

 

俯就卑微的人

 

在第八章裏,我們真的是看見大衛把神這一個性情活了出來。大衛是基督的預表,但是這一件事,有沒有作基督的預表,我不肯定,但是在原則上,也實在看見大衛在流出神的性情。現在我們來看看,大衛當時要記念的那一個人是怎麼一個人。有人就告訴他說:『掃羅家還有一位僕人叫洗巴,你可以把他找來問一下,也許能知道。』冼巴就被找來,大衛問他說:『掃羅家還有沒有人剩下來?』洗巴說:『還剩下一位約拿單的兒子,不過是瘸腿的。』弟兄姊妹,這位約拿單的兒子,是怎麼一個人呢?從外表上來說,他是掃羅家的人,他是敵對家族的人。我們往下去看的時候,我們就看到,當時跟掃羅家很接近的那些人,還是要對付大衛的。

 

等到押沙龍背叛的時候,便雅憫族裏一位叫示每的人,他是跟掃羅家很接近的,他就在對付大衛。所以從人這方面來說,米非波設在大衛面前是出自仇敵的家族。另一方面,洗巴很明確的說出一件事實,我不知道洗巴當時說這個話的目的在哪裏?從以後洗巴所作的事,我們也許能猜到一點點,但不一定是對。因為後來我們看見洗巴是處心積慮要把掃羅家的產業完全霸佔,所以他說:『他是瘸腿的。』也許就是要說出人的殘缺,沒有甚麼值得憐恤的,他是瘸腿的,是殘廢的,他是不夠體面的,沒有甚麼光彩的。我不知道洗巴心裏面是不是說,要尋找掃羅家的人,衹有那麼一位,但是這位是算不得甚麼,你衹要恩待我洗巴就可以了。

 

但是感謝主!大衛卻沒有看一位瘸腿的米非波設,他是看他是掃羅家唯一存活的,他又是約拿單的兒子,因此他就不計較他外面的殘缺。大衛就回答說:『他在那裏?趕快把他找來。』弟兄姊妹們,這事太美了。在人看來,如果人有殘缺,我們就盯牢他的殘缺,好像永遠瞧不起他,我們永遠不給他機會,連想也不要想起他來。感謝主!神看人卻不是這樣,如果神看人是這樣,我們全都糟糕了。弟兄姊妹,你曉得我們在神面前所有的殘缺究竟有多少?我們自己大概還不知道自己在神面前的殘缺有多少,有些時候我們看我們自己還是有一點不錯不錯的。

 

衹是我們真是給放在神的光中,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是滿有殘缺的人,不僅是衹有一樣瘸腿,也許我們還加上瞎眼,還加上耳聾,還加上愚昧,許多的悖逆和頑梗,許多的敗壞和殘缺。感謝神!神沒有看我們這一些,祂衹知道一件事,這一個人要憐憫,這一些人需要恩待。我們不是常常題到嗎?我們覺得自己有許多的好,許多的義,但是我們的主老早就宣告了,我們的義都好像破爛的衣服,在神面前沒有甚麼意義。感謝神!祂憐憫我們,祂不計較我們的殘缺,祂衹是計較我們這一個人需要憐憫,所以連祂的獨生子也都交了出來,為了要換取我們這些人。

 

生命的成長建築在不住的揀選神

 

大衛就把米非波設領過來,在沒有看到大衛怎樣恩待米非波設以前,有一些事我想和弟兄姊妹們交通一下,就是大衛不是一位已經完全的人。因為從第十章開始,我們就看到他的缺欠,神也在那時候開始顯露他的缺欠,不讓他驕傲起來。我們曉得,大衛並不是一位已經完全了的人。現在問題就來了,雖然他不是完全的人,他怎麼能流出神這樣的性情來?第八章流出神的性情,第九章又是流出神另一面的性情,他怎麼能流出神的性情?

 

弟兄姊妹們,我們在這裏不能不說一件事,大衛受膏以後,不管他在逃亡的時候也好,登上寶座以後都好,神膏抹了他的事已經作了,如果用新約的話來說,他是被膏油塗抹過的人。既然他是被膏油塗抹過的人,我們就用新約的原則來看這件事,在大衛的身上就有了恩膏教訓的實際。在舊約不是每一個人都有聖靈,衹有被神膏立的人才有聖靈。大衛是被神膏立的人,大衛是在不多有聖靈的人當中的一位。這一點我們是清楚的,因為我們看到大衛過去常常是在聖靈的管理底下來作事。雖然有許多事情沒有給聖靈記錄留下來,但是我們相信大衛是活在聖靈的管治底下。

 

所以在第十一章他出了問題以後,他就寫了詩篇五十一篇,他裏面就題到這樣一句話,『求祢不要從我收回祢所賜的聖靈。』我們就知道,聖靈在大衛身上是一直給他恩膏的教訓。我說清楚一點,在舊約如果不是神膏抹的人,是沒有聖靈的,衹有神所要用的人,神才把聖靈賜給他。所以大衛在五十一篇的禱告裏,就求神不要從他那裏收回神的聖靈。衹是在新約裏,神把聖靈賜給人的時候,聖靈就永遠住在人的裏面。我們讀約翰福音第十四章,就能讀出這件事實來,聖靈是永遠住在我們裏面,所以我們不會有被神收回聖靈的這樣一回事。

 

恩膏的教訓帶領人去揀選神

 

現在,我們回到大衛的身上來,雖然在舊約裏,神可以收回給人的聖靈,但是聖靈如果是在人身上停留的時候,聖靈會不住的教導人該如何活在神的光中,這就是在新約裏所說的恩膏的教訓。大衛能這樣活出神的性情,因為他是服在恩膏的教訓底下。大衛逃避掃羅的時候,就跑到非利士地去,我們有理由相信,他沒有跟隨恩膏的教訓。我們還記得讀到那段話的時候,我們別特的指出,『大衛心裏說,有一日我必死在掃羅的手下。』他自己在說話,他不在乎恩膏的教訓說的話,他衹聽他自己說的話,結果跑到非利士去。

 

現在我們看看大衛,他能把人所不能活出來的那些事活出來,讓神的性情從他身上流出來,那是接受恩膏教訓的結果。所以無論是在舊約也好,在新約也好,我們若懂得活在恩膏的教訓底下,我們在神的面前就找對了路。因為不管是在舊約裏,或是在新約裏,人按着恩膏的教訓來活,那個結果就是活出神的性情。還有一點,我想附帶題一下,大衛說:『我要照神的慈愛來恩待掃羅的後裔。』這話也是滿有意思。因為我們早就說了,掃羅是他的仇敵,但是大衛作這樣的事,好像是在表達了一件事實,雖然他們家是我的仇敵,但是我不能抹煞他們家仍然是我的弟兄,就是看在弟兄的份上,我也不能惡待他們。

 

這實在太好了,我想弟兄姊妹們,如果你不是很深刻的看到這裏的意思,你不覺得大衛這樣的作法有甚麼了不起,但是你真看到他在這事上所作的和所表達的信息,那真叫我們許多作基督徒的人慚愧死了。我們跟一些弟兄過不去的時候,我們就是把他看作仇敵一樣。我們忘掉了,他雖然跟我過不去,但他還是我的弟兄。事實上我們看到許多稱為神兒女的人,他們不是這樣活,一些人跟他過不去的時候,他就拼命找他們的岔,不僅是在他們身上找岔,還不住的要堵死他們的路,不讓他們有路可走,忘記了他們是他的弟兄,向他們咬牙切齒。弟兄姊妹們,我們看到大衛所作的,我們不是慚愧死了?

 

他雖然跟我過不去,但是我還承認他是我的弟兄。我還年輕的時候,我們中間有一位弟兄。有一次從外地來了一位弟兄,這位弟兄在生活上有一點點的不檢點,給弟兄們帶來一點難處。這一位年輕的弟兄,當年我也年輕,還在學校唸書,不過比那位弟兄稍微年長一點就是,那時我跟一些弟兄就勸那位年輕的弟兄,我們說:『那位外地來的弟兄,雖然他有點不太對,但是你應該把他挽回過來,不要把他看作仇敵一樣。』一題起這事,他就咬牙切齒,你曉得那年輕弟兄當時怎麼回答我們,他說:『他是你們的弟兄,不是我的弟兄。要去挽回他,你們去,我就不去,我不承認他是弟兄。』

 

弟兄姊妹們,你看到這樣的事常常發生在我們的周圍。感謝神!大衛能活出一個非常美麗的實際,他要恩待掃羅家。雖然掃羅一而再,再而三的對他不起,甚至要取他的命,但是他仍然承認他是神的受膏者,他依然是我的弟兄。我們實在需要主給我們有這樣的度量。不是說我們毫無原則的來對待有缺欠的人,但是我們不能說,因為要對付人的缺欠,所以連那個人都對付掉。我們要對付的是人的缺欠,而不是對付那個人。對那個人,我們巴不得能一同在神的面前蒙恩,對那個人的一些缺欠,我們也不能眼巴巴的看着他在神面前受虧損,我們要把他挽回,這是神的性情。在救恩裏,神向我們顯出的就是這樣的恩典。

 

流出恩典的生命

 

現在,我回過頭來看這一章的本文。大衛就告訴洗巴說:『你趕快把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帶來。』米非波設就被帶到大衛的面前來。你若是站在米非波設的地位上,你會怎麼來接受這樣的一件事呢?你會很高興地說:『現在皇上接見我,好大的喜悅啊。』我們站在第二者的地位上,也許會這樣想。但是你站在當事人的地位上,恐怕你就不一定這樣想。『王來召見我,甚麼事?會不會他要找出一個題目來,把我逼出來,然後就除掉我。』如果你用政治眼光來看這事,結論定規是這樣,怎麼可以留下一個禍根在那裏?所以米非波設被領到大衛面前來的時候,他實在是恐懼戰兢,他看到大衛以後就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和命運是怎樣?

 

大衛也看得出來。所以你看大衛在第七節裏說:『你不要懼怕。』馬上就給他安慰了。『你不要怕,我召你來是沒有惡意的,我不是要把你找出來斬草除根,我把你找出來是要叫你與我一同蒙恩。』他再說:『我記念你父親約拿單,我要恩待你,我不管你現在是怎樣殘缺的一個人,我也不管你現在的光景是怎樣,我就是要恩待你。我恩待你的原因是因着你父親的緣故,我恩待你,我把你祖父掃羅家所有的產業都還給你。』我們感謝神!這的確是一個很大很大的憐憫。在一般人來說,對於那些政治的對頭,不沒收他的所有,就算是很仁慈了。現在沒收了,又還給他。這還算是小事,更重要的是在底下,他說:『你也可以常與我同席吃飯』。

 

『你可以與我同席吃飯』,如果是這樣,那還是小事。但大衛是這樣說:『你常與我同席吃飯。』這一個『常』字,我們不曉得常到一個甚麼時候,這個『常』字可以是天天,也可以是一個禮拜一次,但絕對不會是一個月一次,更不可能是一年一次。過年過節啦,你來跟王一起吃飯罷。如果是這樣,就不可能叫『常』,『常』就是說到次數是非常密的,甚至是天天與王同席。我們感謝主!弟兄姊妹們注意,大衛作了一件事,表達了神在我們身上所作的一切。如果我們還記得人被造的目的是甚麼,我們也該知道,在救贖裏,神在我們身上所作的是甚麼。神在救贖裏作在我們身上的,就是把神起初定意要成就在我們身上,而我們所失去的那些完全的恢復給我們,恢復我們的地位,也恢復我們的實際。

 

所以他不僅能見王的面,他得回他的產業,並且能常常與王同席吃飯,王有的是甚麼,他就與工分用甚麼,他是分享王的所有,他能在王的榮耀裏一同坐席。弟兄姊妹們,如果說這一件事情是表達一個原則,那就是我們說米非波設的蒙恩是因着約拿單,而我們在神面前的蒙恩是因着基督。米非波設得着他的產業就能與王常常同席吃飯,我們也因着基督的緣故,我們與祂一同坐在天上。感謝讚美神!這實在是太美的一件事!這是大衛在他作王的歷史裏所作的一件美事。這一個美不是在事實的本身,而是美在成就這樣一件事的原因。我們一再的說,這是神性情的流露,我們感謝神!你看米非波設原來是活在一個恐懼戰兢裏,他真怕有一天被大衛找到殺了。

 

現在大衛果然是來找他,並且把他找着了,但不是要殺他,而是要與他一同享用榮耀。弟兄姊妹們,你看十一節下半,『王又說,米非波設必與我同席吃飯,如王的兒子一樣。』就跟王的兒子一樣。我們感謝主!米非波設被抬舉到這樣的地步,他本來該是一位死囚,但是現在他不能死,他也不會死,他要與王同席,享用王的榮耀。我們感謝神!再看十三節,於是米非波設住在耶路撒冷,常與王同席吃飯。他兩腿都是瘸的,按着實際來說,他應該住在便雅憫地他祖父的產業裏。但是大衛沒有讓他回去,要把他留在耶路撒冷,留他在神賜福之地,把他留在稱為神的名的地,在那裏與王一同享用神所加給的榮耀。雖然他兩腿都是瘸的,但這是外面的,外面的殘缺不能減少裏面的蒙恩。

 

神記念人,也不是因着人外面的所有來記念人,乃是因着人裏面的對而記念人。我們感謝讚美主!在米非波設的這一件事上,我們一面是看見在救贖裏的一些實際,但是寶貝的是我們看見一位出自亞當的人,他能活出神的性情。如果說,聖靈衹是暫時居住在他裏面的人也能活出神的性情,那我們今天這些有聖靈永遠內住在我們裏面的人,我們就更該活出神的性情。但願主憐憫我們,實在的扶持我們,叫我們常有一個甦醒的靈來跟隨恩膏的教訓,叫我們真實的活出神的性情來。

 

 

從撒母耳記下看對與錯(九章)(劉銳光)

 

撒母耳記下九章   恩慈待人

    大衛登基作王,統一全國,並征服四圍列國後,聲名大噪,這時,他並沒有恃勢淩人,反而顯出他仁慈的性情,好 待米非波設。
一.念舊       (v.1)
   
大衛恩待米非波設,因為他念舊情。
   
「我要因約拿單的緣故向他施恩」。他懷念約拿單對他的情誼,並遵守諾言,要好待他的後人。約拿單對他有恩,亦對他有情,大衛一點沒有忘記。
   
「大衛問說﹕掃羅家還有剩下的人沒有」。是大衛主動問,自動要去恩待米非波設。大衛不是逼於無奈地去好待米非波設,不是勉強地去恩待人,乃是出自內心的紀念亡友的後代。這是大衛的善良心性。
   
大衛做對了﹗
   
我們不要做一個忘情的人。不要因為日子久了,就忘記得一乾二淨。更不要因為時勢改變,自己升高了,就忘記昔日人對自己的好處。我們要有情份,要記舊情。

二.神性     (v.3)
   
「我要照神的慈愛恩待他」。大衛這樣作是因他有神的性情,心性。
   
大衛過去深蒙神的恩惠,他明白什麼是神的慈愛。因著過去的體會,享受,現在他有機會就照樣行出來。他將神的性情彰顯出來,使別人也有所享受。
   
大衛詢問說「掃羅家還有剩下的人沒有」,他明知米非波設是掃羅家的孫子,是仇人之後。大衛有許多理由不去理米非波設,大可不必照顧他。然而神的慈愛的性情,就是連仇敵也愛,心中沒有記恨,只有饒恕。

三.行動      (v.4-15)
   
大衛知道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還在時,立刻採取行動去照顧他。
   
「是瘸腿的」(v.3)。大衛沒有計較米非波設的外表。
   
「於是大衛王打發人去,從羅底巴亞米利的兒子瑪姬家裡召了他來」(v.5)。大衛立即行動,真心要恩待人。
   
「你不要懼怕」(v.7)。大衛用慈愛的話安慰米非波設。
   
「將你祖父掃羅的一切田地都歸還你,你也可以常與我同席吃飯」(v.7)。大衛用實際的行動來表達他的善意,而不光是口頭上的愛情。
   
「凡住在洗巴家裡的人,都作米非波設的僕人」(v.9-15)。大衛又將掃羅的舊下屬洗巴歸還米非波設,使他有人可供差使。
   
大衛的愛不光是內心的,更是實際的。唯實際的愛才顯出是真愛,才是神一樣的愛。大衛做到了﹗

    但願我們也有這樣的愛,常用恩慈待人,即使對方是不值得愛的人。

 

 

大衛眷顧掃羅家(撒下九113) (臺北靈糧堂)

 

現在大衛要來恩待掃羅的後代。一方面他要表明前朝的敗亡與他無關,另一方面他紀念約拿單曾經何等恩待他。

一、大衛施恩米非波設

有人找到掃羅以前的僕人「洗巴」,洗巴前來告訴大衛,掃羅家「還有約拿單的一個兒子,是瘸腿的。」(3節)在撒母耳記下四章4節曾記載這件事:「掃羅的兒子約拿單有一個兒子名叫米非波設,是瘸腿的。掃羅和約拿單死亡的消息從耶斯列傳到的時候,他才五歲。他乳母抱著他逃跑,因為跑得太急,孩子掉在地上,腿就瘸了。」後面的經文特別提到――「他兩腿都是瘸的」(13節),因此他既不能作王,也不構成任何威脅。他現在寄居在別人家中。

現在大衛尋找他,米非波設來見大衛時,伏地叩拜。大衛要米非波設――「你不要懼怕,我必因你父親約拿單的緣故施恩與你,將你祖父掃羅的一切田地都歸還你,你也可以常與我同席吃飯。」(7節)於是米非波設感謝大衛的眷顧。這是大衛紀念當年約拿單護庇他,以及他與約拿單所立的約。米非波設還有一個小兒子,名叫米迦,這都是掃羅、約拿單的後人。

二、大衛吩咐洗巴

於是大衛召了洗巴要他仍作米非波設的僕人,同時對他說:「我已將屬掃羅和他的一切家產都賜給你主人的兒子了。」(9節)這是使米非波設不再寄人籬下,卻可以有自己的田產。大衛要洗巴全家――十五個兒子、二十個僕人,都為米非波設耕種田地,把所產的拿來供他食用。洗巴說:「凡我主我王吩咐僕人的,僕人都必遵行。」(11節)但日後洗巴卻不利於米非波設,說話陷害他。

三、米非波設與大衛同席吃飯

大衛不但將掃羅的家產賜還米非波設,同時恩待他――「米非波設必與我同席吃飯,如王的兒子一樣。」(11節)大衛等於像待自己兒子一樣地待約拿單的兒子。

默想

我是否在受人恩惠之後,懂得感恩與回報。當年若沒有約拿單,大衛就喪命了;別人在小事上幫助我們,足可成就日後的我們,我們要成為對主對人都懂得感恩的人。

回應

親愛的主,你是恩慈的主,你也要我們彼此恩慈相待;説明我知道別人的需要,適時伸出援手;也幫助我們懂得在別人幫助我們時,不但向你感恩,也懂得向人感恩,不要以為別人幫助我們都是應該的。阿們!

 

 

信實周到(撒下九113) (臺北靈糧堂)

 

一、守約施慈愛(18)

「就是我死後,耶和華從地上剪除你仇敵的時候,你也永不可向我家絕了恩惠。」(撒上廿15)大衛在約拿單生前,曾與他立約。現在打聽到約拿單有一瘸腿的兒子米非波設,大衛就遵守與約拿單所立的約,向他兒子施行慈愛。神是信實的,祂與人立的約,對人的應許,向人說的話,祂必遵守,屬神的人也該守信用。「…他發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詩十五4)何況約拿單生前恩待大衛,他死後,大衛恩待他的兒子,也是報恩,大衛是守信報恩的人。

二、周到的愛(913)

大衛安慰米非波設,不要懼怕,將屬掃羅和他的一切家產都賜給他,讓他住在耶路撒冷,常與王同席吃飯;又用王的權柄,吩咐米非波設的僕人洗巴及洗巴的兒子服事米非波設,耕種田地,將收成供他食用。大衛的愛有行動,並且周到,無微不至。真正的愛心,必有行動,並且不是粗枝大葉的,是設想周全的。「他若虧負你,或欠你甚麼,都歸在我的賬上;我必償還,這是我─保羅親筆寫的。」(門1819

默想

我向神、向人是否守信用?

回應

求主使我有愛心,有行為,並替對方設想周到。

 

 

以神愛待人(撒下9113) (香港讀經會)

 

祈禱:   親愛的主啊,我願意仰望你,求你以大愛充滿我心,使我照你的慈愛恩待人。

1. 懷念故人情(1-5):大衛真是一個敬虔的義人,他沒有忘恩負義,在國家太平時,不會只顧享樂,而仍然念念不忘好友約拿單對他的恩情。神應許大衛,要恩待他的後裔,而他也學習神的榜樣,照神的慈愛恩待約拿單的後裔。大衛說:「我要照神的慈愛恩待他(即掃羅的後人);」(3)然後坐言起行。他派人找來約拿單的瘸腿兒子米非波設,要把掃羅的一切田地都歸還給他,讓他生活安舒,同時得以享受大衛的關懷和愛護。

2. 常同席吃飯(6-13):大衛吩咐掃羅的僕人洗巴,要他和他的眾子、僕人服事米非波設。大衛又安排米非波設住在耶路撒冷,常與自己同席吃飯。大衛是一國之君,有尊貴的身分,但他卻毫不介意與一個落難的瘸子同席吃飯,可見他並沒有因為米非波設的身分和缺陷而輕視他,反之,他照神的慈愛恩待對方,視對方如自己的兒子一樣。這真是一幅美麗的圖畫。

事實上,大衛早已在自己被神揀選和賜福的經歷中,深深體會到「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的道理(參撒上167)。神從大衛的眾兄弟中選召他,賜福給他,絕不是因為他的外貌,而是因為他的內心!他的內心是何等的單純可愛,而且他願意以神為他的學習物件。誠然,如果我們都像大衛一樣,照神的慈愛恩待別人,我們對人的接納必會更大,對人的付出必會更多,對人的關懷必會更深。

當你得蒙神的恩待時,有沒有想過也要照神的慈愛恩待別人,正如大衛所作的一樣呢?另一方面,你是否曾經因著別人的外貌而輕視他,又或是因著別人的缺點而不接納他呢?你應當如何實踐「照神的慈愛恩待人」這真理呢?

讓我們一同在神面前作此立志禱告,然後在生活中把立志的內容實踐出來:「慈愛的主啊,求你赦免我的高傲,我以往曾以貌取人,輕視別人,不接納人。求你賜我力量,使我既愛你也愛別人,並且照著你的慈愛恩待人。阿們。」

 

 

大衛恩待米非波設(1~13) (台北基督之家)

 

分享:

大衛恩待米非波設,一方面是基於他與約拿單的友情,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對約拿單的承諾。不論是因為前者、或是後者,在今天都是難能可貴的。因為在今天的社會中,能夠「人在人情在」就已經算很不錯了,會在人死之後還堅守承諾的,恐怕是鳳毛麟角。不過話說回來,如果在教會中也只能做到「人在人情在」,恐怕就離神的道很遠了,因為神的標準是「愛弟兄,為弟兄捨命」,遠遠高過世上的標準。

遺憾的是今日教會中的行事為人,卻習慣性地依循世界的法則和標準,使人看不見基督同在的美麗。世界的高標準說:「只要別人不侵犯我的權利,我也不侵犯別人的權利」,結果基督徒也依循這個原則,使得教會中充滿了保護自己權利的人。世界的高標準說:「只要我的承諾用合約來規範,我就一定照著合約來履行」,結果基督徒也依循這個原則,使得教會也被迫地訂下許多條例來規範這事、規範那事。然而耶穌所吩咐的,卻超越這些原則:「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十三34-35)愛是放棄自己權利、為別人爭取權利,愛是自我規範;愛是主動,而非被要求。

親愛的弟兄姊妹,大衛愛約拿單,可以愛到他的後代子孫,堅守承諾可以守到約拿單死後,仍不動搖。這樣的榜樣是否也給予我們一些鼓舞,使我們瞭解有比世界標準更高的標準。讓我們根據耶穌的標準來建造教會,還給教會應有的美麗。

回應:主耶穌基督!求禰幫助我能夠學會負責、堅守自己的承諾,更求禰赦免我常單顧自己的權益,對弟兄姊妹缺乏主動的關心,求禰幫助我成為一個主動愛人的人。阿們!

禱讀:約翰福音十三章34-35
34
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

35 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