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下第十八章短篇信息 目錄: 第十八章 押沙龍之死(陳則信) 勝過撒但的詭計(十七至十八章)(王國顯) 不孝父母的人看看(王明道) 從撒母耳記下看對與錯(十八章)(劉銳光) 押沙龍敗亡(撒下十八1~18) (臺北靈糧堂) 我兒押沙龍(撒下十八19~33) (臺北靈糧堂) 勿靠自己(撒下十八1〜18) (臺北靈糧堂) 傳福音報喜信(撒下十八19〜33) (臺北靈糧堂) 斬草狠除根(撒下18章1至18節) (香港讀經會) 強爭取出頭(撒下18章19至33節) (香港讀經會) 押沙龍陣亡(十八1~18) (台北基督之家) 大衛慟失押沙龍(十八19~十九8) (台北基督之家) 第十八章 押沙龍之死(陳則信) 大萬預備應戰(1~5節) 押沙龍突如其來的造反,幾使大衛有逃避不及之危險。到了十八章,總算鬆了口氣。於是大衛能點數跟隨他的群眾,同時又加以整編,按數點跟隨者並加以整編,這不過是應付押沙龍的進攻。應付進攻,不過是治標的辦法,除去叛亂的禍根,才是治本之道,不然的話,一亂未平,一亂定規再起。二十章示巴之事件,就證明這預料的不錯,根基若毀壞,義人還能作什麼呢? 當軍隊整編之後,士兵正要上前線的時候,王吩咐眾將及士兵說:『你們要為我的緣故,寬待那少年人押沙龍。』(5節)噢!這話是根據什麼原則來說呢?按押沙龍反叛乃一件大罪,他所要殺死的及痛恨的乃其父親,他所要推翻的乃是神的過度,如果他的計謀得逞,其影響之大,實不堪設想。像這樣禍國殃民的大罪,怎能為大衛個人的緣故,就輕易了事呢? 讀申命記二十一章二十一節的話,人有了頑梗悖逆之子,作父親的應該帶他到長老和眾人面前,讓眾人用石頭將他打死。押沙龍所犯的罪不只是殺哥哥,縱火燒毀農田,且是強姦亂倫,如今竟叛王,意圖殺死其父,奪取其國,擅登王位,這事天下的第一大罪人,是死有餘辜的。如果大衛秉公治國,早應繩之以法,如今時間擴大到這地步,他仍不知應按摩西的律法辦理,竟要以私情來寬待押沙龍,這真是令人聽了不知何所適從。 按神的話說:『公義使邦國高舉。』(箴十四34)『除去王面前的惡人,國位就靠公義堅立。』(箴二十五5)如今正是應當把押沙龍除滅的時候,而大衛竟吩咐人要寬待押沙龍,這事怎麼說呢?『公義和公平是你寶座的根基。』(詩八十九14)以色列國不至於敗亡,大衛的王位不至於倒臺,實在是出於神的憐憫。 大衛請求將士寬待押沙龍,其理由乃是『為我的緣故』,這完全是出於父子的私情。大衛竟然忘記了,他是一國之君,應該帶領眾人,一切都是為主,為國,那麼許多問題,就不至於發生了。 今日許多國家的難處,就是執政者只知為我,為我,而不知為國,為民。今日許多教會的難處,也是因作領袖和作長著的,只知為己愛己,而不知捨命為主,其實治國治會,原則都是一樣的。 押沙龍兵敗(6~18節) 兩軍一經交鋒,押沙龍的軍隊果然不堪一擊,兵敗有如山倒,一下子已潰不成軍。押沙龍肚子遁逃,偶然經過一顆大樹之下,他的頭髮被樹枝纏住,就懸掛起來,他所騎的驢也離開他了。其結果若不是餓死,就是被野獸咬死,這奇妙的遭遇,實在有神的手暗中在管理,不然的話,押沙龍若是逃脫這一死難,以色列國還不知要到合時才得太平。 當押沙龍吊在樹下時,剛好有兵丁看見,他立刻報告給約押,約押知道後立刻率十個少年人,將押沙龍殺死,這實在有一件英勇果斷的舉動,為以色列除去無窮之後患。 或說約押將押沙龍殺死,豈不是違背了大衛的命令,不服大衛的權柄麼?按大衛當時所吩咐的話,乃『為我的緣故,寬待那少年人』,此話有另譯為「為我的緣故,輕輕處置」,大衛心裡亦清楚知道,押沙龍是犯了滔天大罪,不過盼望將士為他的緣故輕輕處置而已,但約押則大公無私,施以極刑,究竟這是對或不對呢? 以大衛和押沙龍父子之情來說,當然是應該輕輕處置,然而他今日所犯的罪,乃是叛國害民,既亂倫而有要殺其父,人間是沒有罪比這個更大的。如果這樣的罪可以輕輕處置,其他的罪將如何處理呢?刑法若不按律法,怎能說是秉公行義,怎能收以警後尤之效呢?將律法置於人情之下,其國危矣。約押憑律法行事,實在是代表神來執行權柄。 今日有一種歪風,有人主張基督徒要順服權柄,教會中要服代表的權柄,即使權柄錯了,也要學習順服。按一國大使,如果不照本國元首的授權,竟和外國簽訂合約,這大使是應該立即撤職查辦的。如今所謂的屬靈權柄,他自己不按著神的道行事,反而學著丟特腓將持守真道者逐出教會之外,像這樣的權柄,還有順服的價值嗎?自己不服神的權柄,反而要別人服他的權柄,我看這是魔鬼的作風。 大衛的哀哭(19~33節) 大衛得到報告,知道押沙龍已死,但大衛不敢用一句話責備約押,因他深知押沙龍所犯之罪,如果是別人的兒子,早已被處死了。他也知道用權柄包庇自己的兒子是不對的,所以他不敢有一點怨言。但以情感來說,誰聽見兒子死了而不哀傷呢?他控制不了自己的情感,『王就心裡傷痛,上城樓去哀哭,一面走,一面說,我兒押沙龍啊!我兒,我兒押沙龍啊,我恨不得替你死。押沙龍啊,我兒,我兒。』(33節) 君王是一國的最高領袖,行事為人理應以神的榮耀為前提,以遵行神的旨意為準則。但要認識神的旨意,又必需以清明的心思來領會,以極其安靜的心境來接受,一個活在情感裡的人,他的情緒就很容易影響他的思想,叫他判斷失去準確。此時大衛傷痛哀哭,實在是叫他陷入另一危機裡面。(讀下一章便知道清楚),噢,作君王者,必須學以意志和理智來控制情感。 當亞倫的兩個兒子,因獻上凡火而死在耶和華面前,摩西吩咐他們不可蓬頭散髮,不可撕裂衣裳,這是要他們學習用高度的意志和心思的力量約束自己的悲哀。事奉神的人必需要學習這功課。——陳則信《默想撒母耳記下》 勝過撒但的詭計(十七至十八章)(王國顯) 15勝過撒但的詭計 (十七至十八章) 大衛因為愚昧造出一個破口,引出了一連串神的對付。弟兄姊妹,這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讓我們都能看見,新約裏面題醒我們不要給魔鬼留地步是怎麼一回事。當然大衛這一次引出的難處就不是留地步的問題,而是進到犯罪的事實。但是我們都知道,犯罪以前定規是有事物留下了地步,如果不給魔鬼留地步,人就沒有可能進到犯罪的實際。所以我們可以肯定的這樣說,在犯罪以前,一定是人先給魔鬼留了地步,對於許多的事,我們不要單單從究竟是罪,或者不是罪的這一個點上來決定我們的腳步,我們必須更往前挪移一點,要看有沒有給魔鬼留下了地步。我們看大衛所經歷過的事,一直到現在,都是在神不住的對付和拆毀底下。神當時宣告幾方面的對付,現在都一一出現了。 看清撒但的抵擋 弟兄姊妹,我們要留意另外的一件事,我們常常聽見說,當神作工的時候,撒但也跟着在那裏作工。我們一般領會這一句話,都是從正面去看的,神怎樣顯明祂的工作,撒但就跟着來破壞神所要作的。這是很清楚的,但是我們必須要留意,撒但跟着神的工作而工作,並不是衹有這一面,還有另外的一面。我們看大衛的事,到現在我們可以轉向這一個方向來注意。我先題給弟兄姊妹留意,神在那裏顯明祂的工作,撒但就來阻擋神的工作。當神在管教祂的子民的時候,撒但也在那裏伸出手來,加重神給的對付的程度。 或者說得清楚一點,當神在對付神兒女的時候,神是有一定的界線的,因為神一切的對付,是為了把神的兒女挽回到祂的面前。但是當神藉着對付來挽回神兒女的時候,撒但就伸出手來,把神所帶出的那些對付往前推一下。也就是說,當神到了祂要把人帶回祂面前的時候,撒但就擋在那裏,不讓人回轉。不僅是不讓人回轉,並且還把人往前推一下。我們常常聽見這樣的話,我們要追求愛主的時候,撒但就攔阻我們,不叫我們愛主。我們不要愛主的時候,撒但就會把我們繼續拘留在不愛主的光景裏,並且加深那程度。 我們從這一點來開始看大衛的歷史,我們就看得很清楚。大衛被押沙龍追趕是神的定意,但是神量出來的界線,衹是讓大衛被追趕,神不允許大衛受任何的損害。弟兄姊妹們,我們看到十六章末了的時候,就看到一些事情發生了。因為這些事不僅是大衛被追趕,並且是要大衛的命。若是我們看到這一點,我們就看到這時所發生的事已經變了質,開頭那一段是神的管教,現在開始是撒但的手加進去。為甚麼撒但的手要加進去呢?我們必須要先找出這一個主題來,然後我們看下去,才能夠看得更清楚。 弟兄姊妹們,我們讀這一長段歷史的時候,盼望主給我們永遠記住,這一段歷史的主角是大衛。雖然在這些事發生的時候,好像有好些人物出現,代替了大衛的地位。比方說,最近我們讀的這一段,你就看見押沙龍好像代替了大衛。外面好像是押沙龍代替大衛,我們卻不能忽略大衛,我們仍然把押沙龍看作一個配角,我們要注意這一點,因為那主角永遠是大衛。為甚麼是大衛呢?因為神要用着大衛在這一段時間裏,來成就神託付給大衛的兩個職事,一個是建立國度,一個是預備建聖殿。這兩件事是神在那一個時候要藉着大衛帶出來的。 正因為是大衛帶着這兩個那麼大的職事,就算大衛沒有出毛病而神也沒有管教大衛,撒但已經要想辦法來對付大衛。何況現在大衛出了毛病,神也管教他,更給撒但一個好機會來對付大衛。所以事情發展到現在,神管教大衛這一件事就變成複雜了。複雜在甚麼地方呢?撒但的手加進去。撒但的手要作甚麼呢?要除掉大衛。因為除掉大衛,神國度的建立就要中斷,建造聖殿的事也受一點的阻攔。雖然撒但也明明的曉得,牠不能阻擋神的旨意的執行,但是牠還是要盡牠的所能去攔阻神手中所要作的工。弟兄姊妹,我們抓到這一點,我們就來看這段歷史的發展。 除掉大衛的陰謀 十六章的末了,弟兄姊妹,我們注意有一個人,那人叫亞希多弗。這一個人有很多計謀的。他的計謀都是衹求成功,不擇手段,所以他所出的計謀都是非常的陰險。這一個人從前是跟隨過大衛,也曾幫助過大衛的。但是希奇得很,現在押沙龍背叛的時候,他來幫助押沙龍,他要把大衛置於死地,他要把大衛弄到灰頭土臉。他就設了一個計謀,叫押沙龍去玷污大衛的一些妃嬪,來惹動大衛的怒氣。照他的說法就是,這樣就讓以色列人知道大衛並不好,所以就更幫助你去對付大衛。我們就要來注意這一個人。弟兄姊妹們,注意這個人的時候,不要把他代替大衛的地位。 我們要問的是,為甚麼這一個人那麼恨大衛?他是幫助大衛的,但是現在所有的表現都是恨透大衛,巴不得大衛死掉。當然是他這個人本身有問題,但是我們不能不注意,背後推動他去作這些事的撒但。雖然聖經沒有記載撒但的工作,但是我們從原則上看見撒但的手在這裏。這一個人是非常自負的,因為他認為他一切的思想是最高的,他想出的辦法是最好的,任何一個人接受他的想法,那個人非成功不可。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所以這裏說:『那時,亞希多弗所出的主意,好像人問神的話一樣。』
(十六章廿三節)你就看到他自己是把他個人看作如同神一樣。但是問題碰到了一位大衛,雖然他曾經給大衛出過好些主意,衹是我們有理由相信,大衛並不完全聽從他的主意。 你們看過去大衛所作的,他碰到最大最艱難的事的時候,他絕對不會忘記拿着以弗得去求問神。他作一切的定規都是尋求神,領會了神的意思,然後就定規下來。所以他就知道,在大衛的心思裏並沒有把他看作神。也就是說,他在大衛的跟前,能給大衛的影響並不是很大。所以他心裏面就有了一點氣,他氣大衛好像有眼無珠,不會欣賞他這一個人材,裏面也有股怨氣。因此,押沙龍背叛的時候,他就轉過來跟隨押沙龍,甚至要把大衛殺掉。在十七章你就看到,他出的主意就是說要殺掉大衛。結果神藉着大衛安排在那裏有另外一個人破壞了他這個計謀,他就很不得意。 弟兄姊妹翻到十七章那裏,看看亞希多弗的結局。『亞希多弗見不依從他的計謀,就備上驢歸回本城,到了家,留下遺言便吊死了,葬在他父親的墳墓裏。』(十七章廿三節)用人的話來講,他實在有一點懷材不過的感覺,有本事,但沒有人欣賞。他覺得這樣倒不如死掉算了,他就去吊死了。但是你看清楚,這個人是很精明的,表面上好像是懷材不過,實際上是看見他自己的結局沒有好下場。大衛一天活着,大衛一定能復國。如果大衛能復國,他就定規不能活。與其給大衛羞辱他,倒不如自己吊死好,這是亞希多弗的下場。 撒但計謀的焦點 但我不是注意他的下場,我是注意他的動作。弟兄姊妹你留意,這一個人的動作衹有一件事,就是把大衛置於死地。你很難想像,一位曾經輔助大衛的人,要把大衛置於死地。你很難想像,大衛的兒子押沙龍會要把自己的父親置於死地。但是在這兩個人的身上所顯出這樣的動作,明明是衝着大衛而去的。為甚麼衝着大衛而去呢?當然從人來看,大衛死了,那個國位就可以讓押沙龍得着。但是問題在這裏,大衛的國權不是從人那裏來的,人要除去大衛,那就是要除掉神的旨意。我們若是瞭解到這個關係的時候,我們就懂得,這事不是出於人,這個主意的背後是仇敵的一個陰謀,為了阻擋神永遠旨意的成就。 我願意弟兄姊妹們能非常準確的抓牢這一點,如果大衛真的被除掉,那就不是所羅門作王。眼前所見的就是神應許所羅門作王,但所羅門卻不能作王,這是眼前的。從永遠來看,如果大衛被殺了,所羅門不能作王,弟兄姊妹們就看到有一件事不能成就,是甚麼事不能成就呢?不是國度的建立,也不是聖殿的建造,雖然這兩件事都是大事,但是還有一件事比這兩件事更大的。甚麼事呢?弟兄姊妹你有沒有想到,基督的顯出就斷了線索。弟兄姊妹看到這一點嗎?我們看到這一點的時候,你就看到這一個動作不是人的動作,這一個動作乃是撒但的動作。 牠要阻斷神永遠旨意的執行,如同以色列人在埃及要被除滅的光景是一樣,又像猶大被擄的時間,就是以斯帖記所記載的那一段歷史,猶大人所遭遇的事一樣。我們讀舊約歷史的時候,你必須看到這一點,好多好多次,撒但的手伸出來,就是要阻斷神永遠旨意執行的環節。如果我們看到這一件屬靈的事實,這些實際發生的歷史,它們本身的意義就沒有甚麼很重要,重要的乃是那些歷史所帶出來的神的旨意受阻擋。我們看到這段歷史已經在神的管理底下開始發生變化,在這事以前單純是神的管教,從這事開始,撒但的手加了進來,整個的歷史混和着神的管教和撒但的對付。 神的管教與撒但的插手 我們往下去看的時候,就很清楚的分辨出這兩方面的事,我們一直看下去的時候,你仍然可以看見神管教的手,同時你也看見撒但的手。在這樣的情形裏,我們就不能單注意那表面的事態是怎麼發生,我們要從表面的事態裏看到背後是誰在發動?這部份是神的工作還是撒但的工作?如果是神的工作,神工作的目的是甚麼?如果當中混合着撒但的摻雜,那摻雜的目的又是甚麼?所以我們往下去的時候,就要注意這一點。現在,我們回過頭來看押沙龍。押沙龍到了這個時候,整個形勢已經可以說是成功了,差不多整個以色列都已經跟隨他,他作王的事應該是沒有難處了,進入了耶路撒冷,他已經坐上王的寶座。 他繼續在追趕大衛,大衛好像完全沒有還手的能力,所以押沙龍作王是作定了。但是問題在這裏,押沙龍從一開始,他的地位就在神面前錯了,他可以給他父親為難,但是他卻不能搶奪他父親的王位。不是說大衛的王位永久要留在大衛的手上,但是神並沒有安排押沙龍來接替大衛作王。所以在押沙龍所作的事上,雖然從一面來看,神是用着他的背叛來管教大衛,但是押沙龍本身也犯了兩個大錯誤。這兩個大錯誤就造成押沙龍落在撒但的手裏,成了撒但對付神的工具。我們看看押沙龍犯了兩個甚麼大錯誤。頭一件事,押沙龍一切的所作,都跟律法發生了抵觸。弟兄姊妹,這律法不是人間的律法,這律法是指着神在西乃山傳給摩西的誠命和典章,這律法乃是神在祂的百姓中間實際執行管理的根據。 現在,你看見押沙龍所作的事,跟律法明明是抵觸的。他跟大衛的妃嬪同寢,這就等於跟他的母親同寢。大衛的妃嬪在輩份上面來說,是他的母親的輩份,我們讀到利未記的時候,你就讀到,『你不可以和你母親同寢,掀開你父親的衣襟。』這是頭一件事。這樣的人按照律法的定規是要出事的,所以押沙龍在神的光裏,他已經死了一次。還有他定意要殺大衛,那就是殺父親。這事是太清楚了。在律法上,這又是該死的。這對押沙龍來說是第二個死刑。如果我們再往回去看,雖然暗嫩是該死的,但是押沙龍這樣的殺暗嫩,那是叫作故意殺人,在律法上面又是該死的,第三個死刑已經在押沙龍身上出現了。這些都是在人的眼前看得見的。 但是更嚴重的是另外一件事,他不僅是抵觸神的律法,他也在對付神的計劃。對付神的計劃這一點,剛才我們輕輕題過了,他要殺掉大衛,代替大衛作王,這就影響了神的永遠的計劃的執行,直接在那裏對付神,直接站在以神為敵的地位上。所以我們看到押沙龍這樣的光景,你就看見押沙龍所發表出來的不單單是他個人的心思,乃是同時發表撒但在人心裏的催動。所以押沙龍往下的事就變本加厲了,就變得更厲害了。起初衹是準備推倒大衛,以後他根本就是要殺掉大衛,而且還要摧毀猶大。弟兄姊妹們,這事在神的永遠的計劃裏,確是太大的事。 神及時給的安慰 現在,我們要來注意一些事,因為我們看到這些事的時候,我們要留意兩方面。第一,乃是神在人身上作工的時候,撒但也有牠假冒的工作摻雜在其中。我們看到,押沙龍的事,對大衛來說,不單是神的管教,同時也是撒但的攻擊。這兩種情形都混合在一起。另一方面我們要留意的,從第十八章二十七節開始,你看到大衛在以色列那裏,就是在約但河的西邊,一直被追趕到一個地步,沒有容身之處。但是到了他過了約但河,到了約但河東,你就看見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甚麼事呢?在約但河東,大衛沒有遭遇到對付,卻是接受了非常非常需要的接待。 在接待大衛的人中間,叫我們看出很不平常的事。甚麼事情呢?不僅是在河東的以色列人歡迎大衛,連帶約但河東的外邦人,也來給大衛安慰。這些外邦人在聖經裏特別給記載下來的是亞捫人。弟兄姊妹記得,前不久大衛跟亞捫不是發生過爭戰嗎?如果站在民族的立場,或是站在國家的立場上,亞捫人對大衛來說,那不單是不能歡迎他,並且一定還要在他落難的時候,給他更多的難看。但是弟兄姊妹你看到,那一些亞捫人出來歡迎大衛,為大衛和跟隨他的人預備糧食。然後你又看見,在那邊的以色列人,他們也同樣的接待大衛,為大衛和跟隨他的人帶來許多的糧食。 不僅是糧食,並且是帶來安慰和同情,帶來對他們的想念,他們說你們在曠野當中一定是饑渴困乏了,這是安慰的心情的表達。弟兄姊妹們,在這些事上面,我們看到甚麼呢?大衛現在是在神的懲治當中,但是在神的懲治裏,我們仍然看見,神並沒有停止讓他去享用神。在受懲治的過程中,神沒有讓大衛的裏面黑暗。神藉着環境來甦醒大衛,來恢復大衛。神藉着這些人,外邦人跟河東的以色列人,來向大衛顯明一件事,他仍舊沒有給神忘記。特別是那些亞捫人也在其中,這事牽涉到將來神的國不是單有以色列人,也同時有外邦人。我們看到一個非常明顯的對照,在上面你看見神在對付大衛的時候,撒但也摻雜在其中,要叫大衛沒有路可走。但在另一方面你又看到,神在管教大衛的時候,神沒有放棄大衛,神仍然在那裏看顧大衛,神仍然讓大衛享用神的自己。 分辨仇敵的摻雜 感謝主!若是我們把大衛這一段的經歷,拿到我們的身上來的時候,那是非常有用。弟兄姊妹,我們承認,我們要揀選神的時候,我們揀選的道路並不那麼順暢的讓我們一步一步的往前,我們常常會碰到一些阻擋。有些阻擋純粹是仇敵的阻擋,但是也有一些阻礙是我們自己的愚昧引動了神的管教。在神管教我們的時候,撒但也把牠摻雜的東西送進來。我想弟兄姊妹們會經歷過這些,有些時候我們軟弱,神允許我們軟弱,乃是叫我們從軟弱當中領會我們不能離開神。可是當我們落在軟弱當中的時候,常常有一些心思意念出來,像『你這個人沒有盼望了,雖然神是憐憫人的神,但是神憐憫別人,不會憐憫你。因為別人比你強,別人願意尋找神,你是不會尋找神,所以神不會憐憫你。就算你要去尋找神,神說你看你那麼長久的軟弱,我也不要你。』 感謝神!祂從來不會說這樣的話,神從來不會說:『我不要你』。甚麼人會說神不要我們?衹有撒但會說。弟兄姊妹們,我們要是回顧我們跟隨主的路上,是不是曾經碰上這樣的光景?若是我們碰上這種光景,我們懂得撒但的摻雜。我們領會到撒但有摻雜在其中,我們必須要學會把一切從仇敵來的東西分別出來,把所有從仇敵來的東西拒絕出去。我們保守自己在神管教的底下沒有怨言,因為是我們得罪神,神管教我們,我們沒有話講。但是我們不能允許在神管教我們的時候,讓仇敵插進牠的手來。我們必須靠着主的憐憫,拒絕那一些從仇敵來的。同時我們對神不失望,因為我們深深的知道,神是一直記念我們,神沒有一刻忘記我們,盡管神在管教我們,祂也沒有忘記我們。 主的話是何等的安慰了我們,『婦人焉能忘記她吃奶的嬰孩呢?即或有忘記的,我也不會忘記你。』這是神對那些落在管教裏面的百姓說的話,不是向那些得勝的兒女說的話。這是神對那些背叛的兒女們所說的話,神的兒女雖然背叛神,但是神說,婦人焉能忘記她吃奶的嬰孩,如果有忘記的,我也不忘記你。我們感謝讚美主,我們看大衛的事情,到了這一個很複雜的光景底下的時候,主卻是叫我們在那些複雜的環境,看到屬靈的事的正面和負面。正面的給我們看見神的管教,負面的叫我們看見仇敵的摻雜。我們就怕我們沒有留意這些事情,而中了仇敵的欺騙。 體貼肉體的就是死 我們感謝主!十六和十七章,是這樣從簡單的管教進入了複雜的屬靈的爭戰。到了十八章,弟兄姊妹注意歷史的發展,大衛到了約但河東,他就有充分的時間來整頓他的軍兵,然後就開始發動反攻。用人的話來講,在十八章裏,押沙龍的事情就告一段落,因為大衛的軍兵,分成三隊去迎戰的時候,押沙龍就在戰場上被殺了。押沙龍是他的頭髮纏住在樹枝上面,他就懸掛在那裏。結果他就被殺了。押沙龍一死,押沙龍的事就告一段落。押沙龍死了以後,我們就看到歷史的發展就回復到很單純的神的對付上面。 沒有人的摻雜,沒有撒但的工作摻雜在神所作的工裏。但是押沙龍的死,我們要給他一個結論,押沙龍為甚麼會死呢?當然我們都瞭解,因為他悖逆神的旨意,他忽略了神的旨意。弟兄姊妹,你看看前面押沙龍的事,押沙龍沒有兒子,但押沙龍這一個人卻是非常非常的有野心。他還沒有死以前,我們留意,在第十八章的記載,事情是發生在十八章以前的。弟兄姊妹,你注意第十八章十八節,『押沙龍活着的時候。在王谷立了一根石柱,因他說,我沒有兒子為我留名,他就以自己的名稱那石柱叫押沙龍柱,直到今日。』 你就看見押沙龍這個人是如何的了。當然,他沒有把大衛趕出耶路撒冷的時候,他不可能立這根石柱。他把大衛趕出耶路撒冷以後,他就立了這根石柱。我在耶路撒冷也看到了這高高的一根石柱,在這裏說立在王谷,實際是在欣嫩子谷附近。他為甚麼要立這根柱子呢?他說:『我現在可以作王了,但是我沒有兒子,我的王位不曉得要傳給誰,以後誰來作王,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的名字卻不能被人忘記,我必須要留名在人間。』怎麼個留法呢?就立一根押沙龍柱。弟兄姊妹你看到了,這個押沙龍是一位非常顯露自己的人,他要作王,但神沒有這樣的安排,但是他還是要作王。 所以你看到在押沙龍裏面,他根本就沒有神的地位,所以他才膽敢去悖逆,對付並抗拒神的旨意。另外從人那一方面來看,弟兄姊妹可以看到一件事,那是押沙龍的外表。也難怪他那樣的把自己看得那麼重要。我們翻回去看十四章的二十五節到二十六節,『以色列全地之中,無人像押沙龍那樣俊美,得人的稱讚,從腳底到頭頂,毫無瑕疵。他的頭髮甚重,每到年底剪髮一次,所剪下來的,按王的平稱一稱,重二百舍客勒。』啊!天下第一美男子,特別是在那一把頭髮上面,這是他可以自豪的。押沙龍就想着,他外表是這樣,實際也是這樣。押沙龍死在甚麼場合呢?死在誰的手裏呢? 外面看來是被約押殺的,實際上是死在他自己的頭髮上面。他誇耀他自己的頭髮,結果頭髮就要了他的命。弟兄姊妹們,這是《紅樓夢》這本小說上的一句話,『聰明反被聰明誤』,我們套過來說:『自負反被自負誤』。我們回到哥林多前書第一章那裏去,你就看見神老早就指出了,十字架在人眼中被看為愚拙,神就叫那些聰明人中了自己聰明的詭計,神就用着那給人看為愚拙的十字架來作拯救人的方法。人以為這是愚拙的事,神說這是唯一的救法。你要是維持你自己自以為聰明,那你就沒有得着救贖的可能。你真是要得着救贖,你必須放下你自以為是的聰明。弟兄姊妹們,這是押沙龍的結局。我們感謝神!我們上一次不是題到了嗎?大衛的前半生,有一個外面的掃羅;下半生有一個裏面的押沙龍。 在屬靈的表明上,兩個都是舊造人的肉體,一個肉體是顯在外面,一個肉體是顯在人的生命裏,雖然在它們的親屬關係上有這樣的表明,但是肉體的原則,不管它是外面的或是裏面的,都是一樣高舉自己,信任自己,比神有地位,不讓神有地位。結果都是體貼肉體的就是死。不管是甚麼人,體貼肉體的結局就是死。唯有體貼聖靈的,才是生命和平安。押沙龍死了,押沙龍背叛的事就算是過去了,神對大衛在這一件事上的管教,也可以說是過去了。但是神對大衛的造就還不停在這裏,因為押沙龍的事,又顯露出了大衛隱藏在他裏面那肉體的感情,還沒有完全的給破碎。所以神在押沙龍死了以後,繼續讓大衛接受拆毀。下一次我們再看大衛在這一事件裏繼續接受神的拆毀。 不孝父母的人看看(王明道) 不孝父母的人看看 王明道 “押沙龍偶然遇見大衛的僕人,押沙龍騎着騾子,從大橡樹密枝底下經過,他的頭髮被樹枝繞住,就懸掛起來;所騎的騾子便離去了。有個人看見,就告訴約押說,‘我看見押沙龍掛在橡樹上了。’約押對報信的人說,‘你既看見他,為甚麼不將他打死落到地上呢?你若打死他,我就賞你十舍客勒銀子,一條帶子。’那人對約押說,‘我就是得你的一千舍客勒銀子,我也不敢伸手害王的兒子。因為我們聽王囑咐你和亞比篩並以太說,你們要謹慎,不可害那少年人押沙龍。我若要為害了他的性命,就是你自己也必與我為敵,原來無論何事都瞞不過王。’約押說,‘我不能與他流連。’約押手拿三杆短槍,趁押沙龍在橡樹上還活着,就刺透他的心。給約押拿兵器的十個少年人圍繞押沙龍,將他殺死。”(撒下一八:9-15) 在聖經中所記載死得最慘的幾個人當中,有一個就算押沙龍了。請想生龍活虎般的一個青年人,忽然頭髮被繞在樹枝上,所騎的騾子又跑開了,他腳不着地被掛在樹枝上,這是多麼痛苦的一件事。在這種情形中他必是滿心渴望有他部下的一個人從這裏經過,把他救下來。過一些時候,果然有人來了。不過來的人並不是他的部下,乃是他的敵人--約押和給他拿兵器的十個少年人。押沙龍看見約押到他這裏來,便知道他的盡頭已經來到了。但他現在頭髮繞在樹上,身體懸在空中,想抵抗無法抵抗,要逃脫不能逃脫。除了等候約押來殺他以外,是一點辦法也沒有。我們可以設想一下押沙龍當時的心情如何了。約押越走越近,押沙龍的恐懼和悲痛也越加增多,乃至約押走到押沙龍的面前,那最悲慘的一幕也就揭開了--“約押手拿三杆短槍。趁押沙龍在橡樹上還活着,就刺透他的心。給約押拿兵器的十個少年圍繞押沙龍,將他殺死。”請想一想頭髮繞在樹上,身體懸在空中,活活的被人用短槍刺入心中。這要苦痛到甚麼地步!這要悲慘到甚麼地步!身為王的兒子,面貌又長得異常俊美(撒下一四:25),前程遠大,地位尊高,這樣貴重的一位青年人,竟能遇了這樣的一種後果,那能不令人扼腕長嘆呢! 我們為押沙龍惋惜麼?我們覺得押沙龍死得太悲慘麼?容我們念念下面的一段記載,再想一想押沙龍的遭遇究竟可惜不可惜。 “亞希多弗又對押沙龍說,‘求他准我挑選一萬二千人,今夜我就起身追趕大衛,趁他疲乏手軟,我忽然追上他,使他驚惶;跟隨他的民必都逃跑,我就單殺王一人,使眾民都歸順你,你所尋找的人既然死了,眾民就如已經歸順你,這樣也都平安無事了。’押沙龍和以色列的長老,都以這話為美。”(撒下一七:1-4) 身為人子,不知道對生身父母盡孝,反倒舉兵謀叛,奪取父親的王位,以致使父親逃避出走,亡命流離,押沙龍的心狠到甚麼地步!押沙龍的罪大到甚麼地步!押沙龍行惡到這種地步,還以為不足,他竟接納亞希多弗的計謀,必要把他的父親置於死地然後甘心。這種存心大約連蛇蠍也不會比他毒罷,當亞希多弗對押沙龍自告奮勇,請求押沙龍容他帶一萬二千人去殺害大衛的時候,押沙龍假使稍有人心,他就當說,“我的父親已經逃跑出亡了,無論如何,他是我生身的父親,總不可傷害他的性命。別的事我都可以允許你們,只有我父親的性命,你們決不可傷害絲毫。”誰想到這萬惡滔天的逆子竟會以亞希多弗的話為美。忍心害理背義無良心到這種地步,末後害父親不成,反倒害了自己。押沙龍死得這樣悽慘,究竟可惜不可惜呢?這個人若不當這樣死,還有誰應當這樣死呢?聖經上記載陣亡的人還有幾個,但其中沒有一個死得像押沙龍這樣悲慘可憐。神真是輕慢不得的啊! 讀者中間有沒有不孝敬父母的呢?雖然今日不會找着許多完全像押沙龍一樣舉兵謀叛,蓄意殺戮父親的逆子,可是真能按着神的命令孝敬父母的人究竟有幾個呢?不是有許多人使自己的父母傷心難過,終日以淚洗面麼?不是有許多人使自己的父母因自己的劣行惡蹟擔驚受怕,掛慮憂愁麼?不是有許多人對父母常常疾言厲色,大聲叱喝,像對待奴僕牛馬一樣麼?不是有許多人重財物,輕忽父母,為爭奪金錢財產,使父母痛苦飲泣麼?不是有許多人聽從妻子朋友的挑撥,與父母生疏,對父母起惡感麼?不是有許多人與自己的弟兄姊妹分爭不和,使父母心如刀割麼?不是有許多人對父母任意侮罵麼?不是有許多人自己和自己的妻子兒女吃喝享用,養尊處優,卻使自己的父母敝衣粗食,勞碌疲憊麼?不是有許多人放任自己的兒女,輕慢凌虐自己的父母麼?不是有許多說謊言,行欺詐,瞞哄自己的父母麼?不是有許多人希冀得父母的財產,盼望父母快些死去麼?不是有許多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戕害父母麼?不是有許多人把父母氣得生了病,喪了命麼?這一切的行為加在朋友鄰舍身上尚且不可,何況加在生養自己,撫育自己,愛護自己的父母身上呢?世上的人類中待我們恩情最重最深的,還有誰超過我們的父母呢?為我們受苦勞碌,費心費力,流淚出汗,擔驚受怕最多的,不是我們的父母麼?為我們的緣故多次吃不飽,睡不足,多次縮衣節食,忍飢受凍的,不是我們的父母麼?愛護我們過於愛護自己的性命,甘心犧牲自己的好處,為我們待我們的恩情像天高,父母對我們的愛心如地厚。我們不能用他們的愛我們的心去愛他們,已經虧負他們很多了。如今不但不那樣愛他們,反倒以怨報德,用這種忘恩負義的態度和心情對待他們,忍心殘暴到了甚麼地步!請問這種人當受的刑罰該有多重呢? 不孝父母的人就是背叛神的,因為神吩咐我們要孝敬父母。一個不孝敬父母的人就是一個不忠不信的人,因為連那愛他最深,待他最好的父母,他尚且不知道孝敬,待別人更不會好了。不孝父母的人不可任用。不孝父母的人不可結交。不孝父母的當受咒詛。不孝父母的人的眼睛被烏鴉啄出來,為鷹雛所吃(箴三○:17)。不孝父母的人應當被懸掛在橡樹上,活活的被人用槍刺死。押沙龍遭遇這種悲慘的結局固然是罪有應得。我們中間那些不孝父母的人能夠安安然然的活到今天,並不是我們應當活着,也不是我們配活着,乃是神特別寬容我們,恩待我們,等待我們悔改。如果我們看見了押沙龍的結局仍然不知道醒悟悔改,說不定甚麼時候我們也許會像押沙龍一樣的受了神的咒詛。 世界上充滿了罪惡和悖逆神的事,不孝父母也是其中的一樣。有知識的和沒有知識的;富的和貧的;貴的和賤的;城市的和鄉間的;男的和女的;老的和幼的;教會外邊和教會裏面的,如果你想尋找幾個遵着神的命令孝敬父母的人,簡直像早晨的星辰那樣稀少,像吉光的片羽那樣珍貴。如果有一個人愛他的父母能趕上他的父母愛他的心十分之一二。這個人簡直就是世間難得的大孝子。只看看一件事,就不希奇世上受神咒詛的人這樣多,悲慘痛心的事這樣層出不窮了。 神知道我們的心剛硬,也知道我們最會忘恩負義,所以他三令五申的他告誡我們,叫我們孝敬我們的父母,他把孝敬父母的人所要得的福告訴我們,同時他也把那不孝的兒子所遭遇的悲慘的結局記在聖經上,使我們生在後來世代的信徒讀了以後,心中可以大受警戒,再不敢忤逆不孝,恐怕自己也遭遇神的咒詛。讀者,無論甚麼時候,你要對父母存不孝的心意,說不孝的話語,有不孝的行為,請你舉目看看那頭髮繞在橡樹上,身體懸在半空中,心被三杆短槍所刺透的,那個忤逆不孝的青年押沙龍。 約押手拿三杆短槍。趁押沙龍在橡樹上還活着,就刺透他的心。給約押拿兵器的十個少年圍繞押沙龍,將他殺死。”請想一想頭髮繞在樹上,身體懸在空中,活活的被人用短槍刺入心中。這要苦痛到甚麼地步!這要悲慘到甚麼地步!身為王的兒子,面貌又長得異常俊美(撒下一四:25),前程遠大,地位尊高,這樣貴重的一位青年人,竟能遇了這樣的一種後果,那能不令人扼腕長嘆呢! 我們為押沙龍惋惜麼?我們覺得押沙龍死得太悲慘麼?容我們念念下面的一段記載,再想一想押沙龍的遭遇究竟可惜不可惜。 “亞希多弗又對押沙龍說,‘求他准我挑選一萬二千人,今夜我就起身追趕大衛,趁他疲乏手軟,我忽然追上他,使他驚惶;跟隨他的民必都逃跑,我就單殺王一人,使眾民都歸順你,你所尋找的人既然死了,眾民就如已經歸順你,這樣也都平安無事了。’押沙龍和以色列的長老,都以這話為美。”(撒下一七:1-4) 身為人子,不知道對生身父母盡孝,反倒舉兵謀叛,奪取父親的王位,以致使父親逃避出走,亡命流離,押沙龍的心狠到甚麼地步!押沙龍的罪大到甚麼地步!押沙龍行惡到這種地步,還以為不足,他竟接納亞希多弗的計謀,必要把他的父親置於死地然後甘心。這種存心大約連蛇蠍也不會比他毒罷,當亞希多弗對押沙龍自告奮勇,請求押沙龍容他帶一萬二千人去殺害大衛的時候,押沙龍假使稍有人心,他就當說,“我的父親已經逃跑出亡了,無論如何,他是我生身的父親,總不可傷害他的性命。別的事我都可以允許你們,只有我父親的性命,你們決不可傷害絲毫。”誰想到這萬惡滔天的逆子竟會以亞希多弗的話為美。忍心害理背義無良心到這種地步,末後害父親不成,反倒害了自己。押沙龍死得這樣悽慘,究竟可惜不可惜呢?這個人若不當這樣死,還有誰應當這樣死呢?聖經上記載陣亡的人還有幾個,但其中沒有一個死得像押沙龍這樣悲慘可憐。神真是輕慢不得的啊! 讀者中間有沒有不孝敬父母的呢?雖然今日不會找着許多完全像押沙龍一樣舉兵謀叛,蓄意殺戮父親的逆子,可是真能按着神的命令孝敬父母的人究竟有幾個呢?不是有許多人使自己的父母傷心難過,終日以淚洗面麼?不是有許多人使自己的父母因自己的劣行惡蹟擔驚受怕,掛慮憂愁麼?不是有許多人對父母常常疾言厲色,大聲叱喝,像對待奴僕牛馬一樣麼?不是有許多人重財物,輕忽父母,為爭奪金錢財產,使父母痛苦飲泣麼?不是有許多人聽從妻子朋友的挑撥,與父母生疏,對父母起惡感麼?不是有許多人與自己的弟兄姊妹分爭不和,使父母心如刀割麼?不是有許多人對父母任意侮罵麼?不是有許多人自己和自己的妻子兒女吃喝享用,養尊處優,卻使自己的父母敝衣粗食,勞碌疲憊麼?不是有許多人放任自己的兒女,輕慢凌虐自己的父母麼?不是有許多說謊言,行欺詐,瞞哄自己的父母麼?不是有許多人希冀得父母的財產,盼望父母快些死去麼?不是有許多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戕害父母麼?不是有許多人把父母氣得生了病,喪了命麼?這一切的行為加在朋友鄰舍身上尚且不可,何況加在生養自己,撫育自己,愛護自己的父母身上呢?世上的人類中待我們恩情最重最深的,還有誰超過我們的父母呢?為我們受苦勞碌,費心費力,流淚出汗,擔驚受怕最多的,不是我們的父母麼?為我們的緣故多次吃不飽,睡不足,多次縮衣節食,忍飢受凍的,不是我們的父母麼?愛護我們過於愛護自己的性命,甘心犧牲自己的好處,為我們待我們的恩情像天高,父母對我們的愛心如地厚。我們不能用他們的愛我們的心去愛他們,已經虧負他們很多了。如今不但不那樣愛他們,反倒以怨報德,用這種忘恩負義的態度和心情對待他們,忍心殘暴到了甚麼地步!請問這種人當受的刑罰該有多重呢? 不孝父母的人就是背叛神的,因為神吩咐我們要孝敬父母。一個不孝敬父母的人就是一個不忠不信的人,因為連那愛他最深,待他最好的父母,他尚且不知道孝敬,待別人更不會好了。不孝父母的人不可任用。不孝父母的人不可結交。不孝父母的當受咒詛。不孝父母的人的眼睛被烏鴉啄出來,為鷹雛所吃(箴三○:17)。不孝父母的人應當被懸掛在橡樹上,活活的被人用槍刺死。押沙龍遭遇這種悲慘的結局固然是罪有應得。我們中間那些不孝父母的人能夠安安然然的活到今天,並不是我們應當活着,也不是我們配活着,乃是神特別寬容我們,恩待我們,等待我們悔改。如果我們看見了押沙龍的結局仍然不知道醒悟悔改,說不定甚麼時候我們也許會像押沙龍一樣的受了神的咒詛。 世界上充滿了罪惡和悖逆神的事,不孝父母也是其中的一樣。有知識的和沒有知識的;富的和貧的;貴的和賤的;城市的和鄉間的;男的和女的;老的和幼的;教會外邊和教會裏面的,如果你想尋找幾個遵着神的命令孝敬父母的人,簡直像早晨的星辰那樣稀少,像吉光的片羽那樣珍貴。如果有一個人愛他的父母能趕上他的父母愛他的心十分之一二。這個人簡直就是世間難得的大孝子。只看看一件事,就不希奇世上受神咒詛的人這樣多,悲慘痛心的事這樣層出不窮了。 神知道我們的心剛硬,也知道我們最會忘恩負義,所以他三令五申的他告誡我們,叫我們孝敬我們的父母,他把孝敬父母的人所要得的福告訴我們,同時他也把那不孝的兒子所遭遇的悲慘的結局記在聖經上,使我們生在後來世代的信徒讀了以後,心中可以大受警戒,再不敢忤逆不孝,恐怕自己也遭遇神的咒詛。讀者,無論甚麼時候,你要對父母存不孝的心意,說不孝的話語,有不孝的行為,請你舉目看看那頭髮繞在橡樹上,身體懸在半空中,心被三杆短槍所刺透的,那個忤逆不孝的青年押沙龍。 從撒母耳記下看對與錯(十八章)(劉銳光) 撒母耳記下十八章 押沙龍的結局 押沙龍死了,這是他做錯事的結局。錯誤的抉擇,帶來沉痛的結果,這是必然的道理。 二.押沙龍的死 (v.5-18) 三.大衛聞訊 (v.19-33) 押沙龍敗亡(撒下十八1~18) (臺北靈糧堂) 神的手介入在這場不合祂心意的叛變中,無論人用什麼方法營作,最終的結果由神決定。 一、大衛要人寬待押沙龍 大衛重新整頓軍旅,除了他的親兵,大部份的軍隊現在應已集結,因此大衛重新分配了「千夫長、百夫長」(1節),共分為三隊,一隊在約押手下,一隊在亞比篩手下,一隊在乙太手下。軍隊要求大衛不要與他們一同出戰,以確保王的安全與軍隊的士氣――「若是我們逃跑,敵人必不介意;我們陣亡一半,敵人也不介意。因為你一人強似我們萬人,你不如在城裡預備幫助我們。」(3節)這真是一支老練的軍隊。而當軍隊出發時,大衛當眾人的面囑咐三個領袖――「你們要為我的緣故寬待那少年人押沙龍」(5節)。這真是父親的心,與押沙龍的趕盡殺絕全然不同。 二、押沙龍潰敗 在戰爭中,兩方「在以法蓮樹林裡交戰」,跟隨押沙龍的以色列人敗在大衛的僕人面前,同時因為是在樹林裡打仗,「死于樹林的比死於刀劍的更多」(8節),而押沙龍本身也死在這樹林之中。 三、約押刺死押沙龍 接下來,就是押沙龍的結局。原本讓押沙龍最引為傲的濃密頭髮,現在成為他的網羅。當他騎著騾子,從大橡樹密枝底下經過時,「他的頭髮被樹枝繞住,就懸掛起來,所騎的騾子便離他去了。」(9節)當別人看見的時候,就去告訴約押說,約押曾將他由基述帶回,卻被他恩將仇報燒毀麥田(參撒下十四23,30)。押沙龍其實是毀在他自己的手上,毀於他的驕傲,也毀於他的暴行。 於是約押前來親自對付押沙龍,他以三杆短槍,刺透了他的心。最後約押吹角,鳴金收兵,因為他們所要對付的人已經死了,其他的人就不必再追了。 默想 我是否因著自己的驕傲而失敗?我是否因著對別人的暴躁而反害己身?當別人對我趕盡殺絕時,我是否仍為他人存留餘地,如同大衛對押沙龍一般? 回應 親愛的主,你看重謙卑的人,抵擋驕傲的人。你說你從遠處看出驕傲的人(詩一三八6),當我們活在驕傲中的時候,你實在看在眼中,也實在厭惡我們,求主幫助我們能夠在你面前真正謙卑下來,不以自以為是的態度惹你的怒氣,能夠真正蒙你悅納。阿們! 我兒押沙龍(撒下十八19~33) (臺北靈糧堂) 當押沙龍死了,大衛的危機就算是解除了,但這件事對大衛而言,又意味著他的兒子死去了。百姓要如何告知大衛,大衛又將如何面對此事呢? 一、亞希瑪斯前去報信 祭司撒督的兒子「亞希瑪斯」自從前來傳遞信息之後,就與大衛的軍隊在一起,現在他渴望能向王報好信息,因此他要求「容我跑去,將耶和華向仇敵給王報仇的信息報與王知。」(19節)但是約押知道這信息對大衛而言的意義,因此對他說:「你今日不可去報信……因為今日王的兒子死了……。」(20節)但是亞希瑪斯堅持要去報信,約押只得容讓他去,他跑得比報信的使者還快,向王呼叫說「平安了!」(28節)但是他完全不知道押沙龍的死訊,因此只得等候正式的報信者來報。 二、古示人前來報信 終於約押正式打發的報信人古示人(Cushite)來到,報信說:「耶和華今日向一切興起攻擊你的人給你報仇了。」(31節)然而王在意的還是――「押沙龍平安不平安?」(29,32節)報信的古示人回答說:「願我主我王的仇敵,和一切興起要殺害你的人,都與那少年人一樣。」(32節)意思就是押沙龍死了。 三、王為押沙龍哀慟 於是大衛非常傷慟,對他而言,兒子的死對他打擊非常的大,因為他再一次想到是因為自己的罪,導致全家的破口。因此他走上城門樓去,一面走,一面哀哭――「我兒押沙龍啊!我兒,我兒押沙龍啊!我恨不得替你死,押沙龍啊,我兒!我兒!」(33節)這真是一個父親的心,即便兒子背叛,他仍然愛他的兒子。押沙龍愚眛之處即在此,因為父親對他只是管教,心卻從未背離他。當他背離父親,不但使父親傷痛,更使自己與父親的祝福隔絕。 默想 我是否敬重那些為我們,或為我們所處環境負責任的人?是否能尊重那些曾祝福我們的人,而不以自己錯誤或狹窄的思維來傷害他們,挑戰他們? 回應 親愛的主,你教導我們敬重權柄,承認權柄,幫助我們看出這件事的重要性;不但我們自己懂得尊重長輩、前輩,也教導這個世代與下一個世代的人,這是蒙福之途,不以自己一時的眼光或自以為是,輕看別人過去的努力,與他們為我們的付出。阿們! 勿靠自己(撒下十八1〜18) (臺北靈糧堂) 一、從逃避到反攻(1〜8節) 大衛因敬畏神,受掃羅迫害,他只逃難,沒有反擊;現在受押沙龍叛逆,他也逃難,但到了一個地步,他重組兵力,開始反攻。他對兩次逃難,態度不同,我們也應如此,主耶穌對神加給他十字架的苦難默然承受,但對法利賽人及文士的指責,卻加以反駁。兩軍初次接戰,押沙龍敗,陣亡的有二萬人,且死於環境的比死於刀劍的更多,這是神的作為,「…他們所謀的、所行的,若是出於人,必要敗壞。」(徒五38) 二、人屬世的長處是人靈性的致命傷(9〜18節) 押沙龍滿身都有世俗的長處,他心中也充滿了優越感,尤以頭髮重厚自誇,但在戰爭時,頭髮被樹枝繞住,懸掛在半空中,英雄無用武之地,被約押用短槍刺透他的心死亡;他屬世的長處,成為他的致命傷。基督徒千萬不要依靠自己的面貌、身材、學問、地位、金錢、聰明、技巧,甚至屬靈的恩賜,這些事物會把我們繞住,懸在半空中,上不沾天,下不著地,成為靈性的致命傷,要單單依靠聖靈,「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靠我的靈方能成事。」(亞四6) 默想 當忍耐的忍耐,當反擊的(如分辨福音)要反擊。 回應 求主使我在多次失敗中醒悟,不再依靠自己,要依靠神。 傳福音報喜信(撒下十八19〜33) (臺北靈糧堂) 一、亞希瑪斯-報消息的人(18〜30節) 亞希瑪斯是一個值得注意的人,他本是大衛暗中設立向王傳遞情報的人(撒下十五35〜36);用在今天基督徒身上,是代禱的人:現在又是主動去報好消息的人,用在今天基督徒身上,是傳福音的人;他有迫切的心,要把消息報告給人,約押不能攔阻,他跑得比先出發的古示人更快,福音是主流血捨命、死而復活完成的(參約廿4),是基督徒去傳揚的,是教會同心合意興旺的,若「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羅十14) 二、罪中之苦(31〜33節) 大衛犯罪,罪中之樂是暫時的,罪中之苦是長期的,他先後死了三個兒子,罪使人身體痛苦,但更大更深的痛苦,卻是內心的折磨,他確定押沙龍已死,「王就心傷慟,上城門樓去哀哭,一面走一面說:『我兒押沙龍啊!我兒,我兒押沙龍啊!我恨不得替你死,押沙龍啊,我兒!我兒!』」他心極度傷痛,並充滿無奈,罪經過撒但的包裝,外表是美麗的,面裝的卻是極毒的毒藥,基督徒要有屬靈的眼光看透,要對罪懼怕、厭惡、遠避它! 默想 我是否隨時隨地,利用機會傳福音,作見證? 回應 求主使我寧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難,也不願暫時享受罪中之樂。 斬草狠除根(撒下18章1至18節) (香港讀經會) 祈禱: 恩慈的主啊,我願意在你面前,作一個待人有恩的聖徒。 1. 兵分三路戰(1-5):大衛是個富經驗的戰士,雖然他要躲避押沙龍的追殺,但仍有智慧地指揮軍兵,又把他們分為三隊,配合戰術挨次出戰。他們的人數雖然遠比押沙龍的軍兵來得少,但聖經作者稱他們為「大衛的僕人」(7、9),可見他們對大衛忠心不二,願意奮勇作戰。另一方面,雖然押沙龍對大衛毫無親情可言,但大衛卻仍深愛押沙龍,不願他有任何損傷,因此大衛在交待戰術時,特別囑咐三軍統領,要寬待這個忤逆的兒子。 2. 報應追上來(6-18):追隨押沙龍的以色列人在大衛的僕人面前落敗,而且陣亡人數高達二萬人。其實,爭戰之道,不在乎人多人少,乃在乎軍心合一,彼此配合,聽從指揮,而最重要的,更是倚靠神的同在,這樣,即使敵方人多勢眾,也不用懼怕了(參撒上17:47)。 在人看來,也許押沙龍是「偶然」遇見大衛的僕人,並且被橡樹的密枝繞住自己濃密的頭髮(9,另參14:26),因而被懸掛起來,加上他的坐騎又走開了,這才給約押有刺死他的機會。然而,神對惡人的審判和報應,又豈是偶然的呢?約押公然違抗大衛的吩咐,把押沙龍殺掉,是因為他有仇必報的品性再次作祟。當年他曾力勸大衛讓押沙龍重回耶路撒冷,可是後來押沙龍竟恩將仇報,放火燒毀他的田地,威逼他再次出面向大衛求情(參14:28-33)。如今押沙龍不單背叛大衛,更一直加以追剿,意圖趕盡殺絕。曾替押沙龍說項的約押,無奈地背上了為虎作倀的汙名,於是他懷恨在心,決意斬草除根,以免大衛因心軟而不懲治押沙龍,引致無窮後患。 押沙龍一生尋求顯赫的名聲,例如他豎立石柱,為要讓自己流芳百世(18)。但到頭來,他卻要在死後被埋于石堆中遺臭萬年(17),這豈不十分諷刺嗎?親愛的弟兄姊妹,今天的經文提醒我們,神是輕慢不得的,作惡的必得主的報應。求主叫我們謹守遵行主道,行事為人腳踏實地,成為一個討主喜悅的人。 強爭取出頭(撒下18章19至33節) (香港讀經會) 祈禱: 主啊,求你使我明白你的心意,關注你所關注的事物。 1. 急於報喜訊(19-30):亞希瑪斯急於向大衛報捷,卻被約押勸阻。約押提醒他,今次向大衛報信並不會像平日一樣,可得王的賞賜,因今次所報告的是押沙龍的死訊!約押知道,大衛深愛押沙龍,他關心兒子的生死過於戰爭的勝敗,不然他又豈會在大軍出發前,囑咐三軍統領寬待押沙龍?因此,儘管亞希瑪斯報喜(大衛一方得勝)不報憂(押沙龍被殺),大衛也絕不會把喜訊放在心上,他關注的只是押沙龍的平安。 亞希瑪斯有爭取表現的野心,他為求立功,不惜冒險。從前他曾留在敵方作間諜,並因冒死通風報信給大衛而立過大功(15:27-28,17:17-21)。今次他不肯放過再次表現自己的機會,連番央求約押允准他作報信的使者,還後來居上,趕過比他早出發報信的古示人。善於跑步的他,發力趕過古示人,先向大衛王報信。不料大衛王竟沒有將他所報的捷訊放在心上,反而劈頭就問押沙龍的安危,結果,他因不敢直言而含糊其詞,自討沒趣地站在一邊。 2. 喪子感悲痛(31-33):大衛聽到押沙龍戰死沙場的消息後,表現得十分哀慟,他一面走一面哭,並發出極大的感歎(33)。他的表現反映了為父的慈愛心腸。對大衛來說,押沙龍雖有各樣的不是,甚至弒兄叛己,但他始終是自己的親兒!加上晚年喪子是一件悲痛萬分的事,因此他不願接受,甚至寧願由自己代替兒子,可見他愛子之心是何等迫切! 亞希瑪斯的表現,會否給我們似曾相識之感?今日,有不少人為要邀功,總喜歡報喜不報憂,例如在報告業績時避重就輕,把不利的消息含混帶過便算。我們會否是這一類人?這一類人有何問題? 此外,在大衛身上,我們尚且看到人間的父愛是這樣的偉大,更何況父神對主耶穌永恆的情愛呢!當父神目睹其獨生愛子為背負世人的罪而被釘在十架上,受人侮辱,被人唾棄,身心靈承受極大痛苦,試問祂的心又豈不大大傷痛?父神為愛卑微的世人,竟犧牲自己愛子的性命,試想祂對你我的愛又是何等的熱切呢?讓我們今天一同向父神感恩,謝謝祂施恩給我們,差派祂的獨生愛子為我們犧牲。 押沙龍陣亡(十八1~18) (台北基督之家) 分享: 終於,難以避免的兄弟相殘之戰上演了,押沙龍的軍隊大敗,死傷甚多;在護國勤王的軍隊出發前,大衛諄諄囑咐約押等將領要善待押沙龍,不過約押卻完全沒有考慮大衛的感受,反而親手殺了押沙龍。約押的作法當然是永絕後患了,不過也可能因為此事,約押與大衛之間產生了芥蒂,甚至大衛要以亞瑪撒來替換約押作元帥。(撒下十九13)經文中記載押沙龍之死,也頗有屬靈的意味;因為押沙龍生前是以頭髮綿密、厚重、俊美著稱,結果這一頭令他驕傲的頭髮也成為他的致命傷,當他的頭髮被橡樹密枝繞住之後,他就只能夠束手就死,毫無還擊之力了。 正如押沙龍的遭遇一樣,我們的優點常常同時也是我們的缺點,我們引以為自豪的、驕傲的才幹、天賦,常常不自覺的居然變成了我們的致命傷!這難道是「優點」「天賦才幹」的錯嗎?難道是神錯將一些優點安放在我們身上?當然不是,問題出在我們;因為我們常常忘記:「自己的才幹、天賦、優點其實都來自神,並沒有什麼好自傲的;人之所以能夠成功,總有其得天獨厚的一面,並無可誇之處。」可是,墮落之後的人卻常常因為自己有些與眾不同而沾沾自喜,甚至驕傲自誇。 「敗壞之先,人心驕傲;尊榮以前,必有謙卑。」(箴十八12)「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箴十六18)「惡人發達,眼高心傲,這乃是罪。」(箴二十一4)「凡心裡驕傲的,為耶和華所憎惡;雖然聯手,他必不免受罰。」(箴十六5)屬神的人尤其要切記,千萬不要自恃神的恩典而心高氣傲,反成了神所憎惡的人。 回應:親愛的主耶穌!求禰赦免我是一個容易驕傲的人,常忘記自己的與眾不同全是出於禰的恩典。求禰賜給我一顆謙卑的心、溫柔的靈,使我常討禰的喜悅。阿們! 禱讀:箴言十八章12節 大衛慟失押沙龍(十八19~十九8) (台北基督之家) 分享: 大衛的確是個性情中人,他深愛神,也深深的疼愛子女,只可惜愛子女卻不管教,就變成溺愛,變成放縱、沒有規矩。從管教的角度來看,暗嫩、押沙龍之死,大衛都必須負大部分的責任。因為大衛的喪子之痛,本來勤王之軍的得勝歡樂,剎那間就被哀傷的烏雲遮蓋;聖經形容軍隊「暗暗的進城,就如敗陣逃跑慚愧的民一般」,這將對軍隊的向心力造成很大傷害。約押對大衛的勸說帶著威脅的口吻,不過大衛也聽得出來,是有幾分道理,於是暫時收斂悲痛情緒,出到城門口去穩定軍心。 基督教是個強調愛的宗教,於是有些基督徒父母就以為「愛」就是任其「為所欲為」;甚至有些父母以為約束兒女的行為,會扼殺了他們的潛力和創造力。其實,聖經的教導正好相反。箴言三章十一節說:「我兒,你不可輕看耶和華的管教(或作:懲治),也不可厭煩他的責備」箴言十三章二十四節說:「不忍用杖打兒子的,是恨惡他;疼愛兒子的,隨時管教。」換句話說,不管教兒女不是愛兒女,而是恨兒女;真正愛兒女的人,是會常在兒女身邊,隨時管教。 今天有許多基督徒受了世界潮流的影響,夫婦二人將兒女交給褓母、或祖父母、安親班,拼命的賺錢;以為那是為兒女積財,沒想到卻因此沒有盡到作父母的應盡的責任—隨時管教兒女,剝奪了兒女品格教育的機會。大衛失去兒女的悲痛,實在足夠成為我們的借鏡了。 回應:親愛的主耶穌!我們要為基督徒父母禱告,求禰幫助每一個作父母的,都盡責管教好兒女的品格,並且將信仰承傳下去。阿們! 禱讀:箴言三章11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