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列王紀下第九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興起耶戶審判亞哈的家

  一、膏耶戶作王(1~16)

  二、在約蘭身上應驗的耶和華的話(17~29)

  三、在耶洗別身上應驗的耶和華的話(30~37)

 

貳、逐節詳解

 

【王下九1「先知以利沙叫了一個先知門徒來,吩咐他說:“你束上腰,手拿這瓶膏油,往基列的拉末去。」

  〔呂振中譯〕神言人以利沙叫了神言人的一個弟子來,對他說:『你束上腰,手拿這瓶膏油,往基列的拉末去。

  〔原文字義〕門徒」兒子;「基列」多岩之地;「拉末」崇高。

  〔文意註解〕「先知以利沙叫了一個先知門徒來,吩咐他說」:『先知門徒』原文是「先知的兒子」,這一位門徒可能先前在先知訓練中心(參王下二3715;四138;六1)受過訓練,目前正以「准」先知的身分接受以利沙的栽培和成全。

         「你束上腰,手拿這瓶膏油,往基列的拉末去」:『束上腰』當時的人穿長外衣,束上腰方便行動;『這瓶膏油』細頸的小瓶,裡面裝有橄欖油;『基列的拉末』約但河東的地區,靠近亞蘭邊境的一個重鎮,當時是以色列與亞蘭爭戰的前線,目前正在休戰狀態。

  〔話中之光〕()為了完成神命以利亞、以利亞轉交給以利沙膏立耶戶作以色列王(參王上十九15)的使命,以利沙派一位年輕的先知門徒前去膏抹耶戶,可能因為自己太引人注目,而耶戶所要執行的任務需要保守秘密。猶太傳統認為(Seder Olam Rabbah》第18章第68),這位「先知門徒」就是「亞米太的兒子先知約拿」(王下十四25)。從神所受的使命,當自己無法完成時,應當選擇適當的人接手,去執行該項使命。現在,這項使命正交代給第三個人選去完成它。

         ()從一開頭起,神繼續賜給亞哈家許多恩典和拯救,但亞哈家卻仍然「藐視祂豐富的恩慈、寬容、忍耐」(羅二4),「貼近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裡的那罪,總不離開」(王下3)。神的忍耐並不是為了等候亞哈家悔改,也不是為了用教導、見證、榜樣或神蹟來挽回百姓,而是為了顯明人已經全然敗壞,靈性已經「死在過犯罪惡之中」(弗二1)。當這一切見證都已經顯明以後,亞哈王朝也就照著神的宣判(王上二十一29),到了接受神審判的時候了。

 

【王下九2「到了那裡,要尋找示的孫子、約沙法的兒子耶戶。使他從同僚中起來,帶他進嚴密的屋子,」

  〔呂振中譯〕到了那裏,你要在那裏見寧示的孫子、約沙法的兒子耶戶。你進去,要叫他從同僚中起來,帶他進一間儘內屋,

  〔原文字義〕示」被拯救的;「約沙法」耶和華已審判;「耶戶」耶和華是他,耶和華是唯一(真實)的;「同僚」兄弟;「嚴密的屋子(原文雙同字)」房間。

  〔文意註解〕「到了那裡,要尋找示的孫子、約沙法的兒子耶戶」:『耶戶』是駐守拉末的以色列將領(14)。從他名字的原文意義(請參閱原文字義)得知,可能原已傾向敬拜耶和華神,難怪被神選中,使用他來清理亞哈家族。

         「使他從同僚中起來,帶他進嚴密的屋子」:『同僚』指軍中的同袍弟兄們;『嚴密的屋子』指房屋的內室,進到那裏的目的是為著防備走漏消息,以免驚動亞哈家。

  〔話中之光〕()神深知各人的肺腑心腸,特別是在多年以前所選定將膏立為王者的耶戶,的存心和為人如何,神都一清二楚。一經選定,神耐心等候最佳的時機,等到機會成熟,才顯明出來。基督徒若有心願服事神,首先要準備好自己,使自己合乎主用,服事神的機會就會自然來到。

 

【王下九3「將瓶裡的膏油倒在他頭上,說:‘耶和華如此說:我膏你作以色列王。’說完了,就開門逃跑,不要遲延。”」

  〔呂振中譯〕將這瓶膏油倒在他頭上,說:「永恆主這麼說:我膏立你做王管理以色列。」說完了、你就開門逃跑,不可逗留。』

  〔原文字義〕膏油」橄欖油;「倒在」澆灌,倒出;「遲延」等待,等候。

  〔文意註解〕「將瓶裡的膏油倒在他頭上,說:耶和華如此說」:『倒在他頭上』這是「膏立」的動作。

         「我膏你作以色列王。說完了,就開門逃跑,不要遲延」:『作以色列王』以取代亞哈的兒子約蘭;『開門逃跑,不要遲延』以防消息走漏,遭到耶戶同僚中萬一有效中約蘭王的將軍殺害。

  〔話中之光〕()這位先知門徒乃是冒著生命的危險,他所要傳達神給耶戶的命令「擊殺你主人亞哈的全家」(7),如果耶戶或屋外任何一位將軍不同意的話,立刻會招來殺頭之禍。所以這個不具名的年輕先知,肩負著的是相當危險的任務。事奉神需要有相當的勇氣和決心。

 

【王下九4「於是那少年先知往基列的拉末去了。」

  〔呂振中譯〕於是那青年人、那青年神言人、往基列的拉末去。

  〔原文字義〕少年」少年,男孩。

  〔文意註解〕「於是那少年先知往基列的拉末去了」:『少年』指四十歲以下的人。

 

【王下九5「到了那裡,看見眾軍長都坐著,就說:“將軍哪,我有話對你說。”耶戶說:“我們眾人裡,你要對哪一個說呢?”回答說:“將軍哪,我要對你說。”」

  〔呂振中譯〕他去了,看見將軍們正在坐着,就說:『將軍哪,我有話對你說。』耶戶說:『我們眾人中、你要對哪一個說呢?』回答說:『將軍哪,我要對你說。』

  〔原文字義〕將軍」將軍,指揮官,首領。

  〔文意註解〕「到了那裡,看見眾軍長都坐著,就說:將軍哪,我有話對你說」:『軍長』指軍隊的將領;『將軍』原文與「軍長」同字,對各級將領都可稱呼「將軍」。那位少年先知大概是無法分別眾軍長的級別,才會攏統式稱呼一聲。不過也有可能,他事先已經查知誰是耶戶。

         「耶戶說:我們眾人裡,你要對哪一個說呢?回答說:將軍哪,我要對你說」:『耶戶說』可能他是在場眾軍長的最高統領,所以由他開口問話;『我要對你說』應當是確定了對方就是耶戶之後才如此回答。

 

【王下九6「耶戶就起來,進了屋子,少年人將膏油倒在他頭上,對他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我膏你作耶和華民以色列的王。」

  〔呂振中譯〕耶戶就起來,進了屋子;青年人將膏油倒在他頭上,對他說:『永恆主以色列的神這麼說:「我膏立你做王來管理永恆主的人民、以色列。

  〔文意註解〕「耶戶就起來,進了屋子,少年人將膏油倒在他頭上,對他說」:『進了屋子』耶戶應該是理解到那位少年先知有機密要事跟他談,於是領他到指揮所的內室。

         「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我膏你作耶和華民以色列的王」:耶戶是北國(以色列)列王中惟一被膏者,可能是要指示他應效法大衛而行。

 

【王下九7「你要擊殺你主人亞哈的全家,我好在耶洗別身上伸我僕人眾先知和耶和華一切僕人流血的冤。」

  〔呂振中譯〕你要擊殺你主上亞哈的家,我好在耶洗別身上〔原文:從耶洗別的手〕伸我僕人眾神言人、流血的冤,也伸永恆主一切僕人流血的冤。

  〔原文字義〕擊殺」擊打,殺害;「耶洗別」頌揚巴力,我願嫁巴力;「伸冤」報仇,報復。

  〔文意註解〕「你要擊殺你主人亞哈的全家」:『擊殺』要求耶戶執行神的審判;『亞哈的全家』指整個亞哈王朝。

         「我好在耶洗別身上伸我僕人眾先知和耶和華一切僕人流血的冤」:『耶洗別』亞哈的妻子,將巴力引進以色列,又殺害耶和華的眾先知和僕人(王上十八4;十九14);『耶和華一切僕人』所有敬畏神的人都可算是耶和華的僕人,例如拿伯(王上二十一310)

  〔話中之光〕()神一切僕人們所受的冤屈,祂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當神所定的時候一到,一切都要顯明。我們儘管將自己交託給神,讓神來為我們顯明。

 

【王下九8「亞哈全家必都滅亡;凡屬亞哈的男丁,無論是困住的、自由的,我必從以色列中剪除,」

  〔呂振中譯〕亞哈全家必都滅亡;在以色列中凡屬亞哈的男丁、無論自主不自主的、我都要剪滅。

  〔原文字義〕困住」限制,保留;「自由」放開,離去;「剪除」砍掉,毀滅。

  〔文意註解〕「亞哈全家必都滅亡;凡屬亞哈的男丁,無論是困住的、自由的,我必從以色列中剪除」:『亞哈的男丁』嫁出去的女兒們似乎不在耶戶追殺的範圍之內,例如嫁到猶大的亞他利雅(王下八18;十一1);『困住的、自由的』意指無論是賣身為奴的或是自由的,表示是「全部家人」。

 

【王下九9「使亞哈的家像尼八兒子耶羅波安的家,又像亞希雅兒子巴沙的家。」

  〔呂振中譯〕我必使亞哈的家像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的家,又像亞希雅的兒子巴沙的家。

  〔原文字義〕尼八」星象;「耶羅波安」百姓會爭論;「亞希雅」耶和華的兒子;「巴沙」邪惡的。

  〔文意註解〕「使亞哈的家像尼八兒子耶羅波安的家」:意指亞哈家的終結要像耶羅波安家的終結(參王上十四10~11)

         「又像亞希雅兒子巴沙的家」:又像巴沙家的終結(參王上十六3~4)

         至此,北國以色列的三個王朝,都因為離棄真神、敬拜假神,而遭致全家滅絕。

 

【王下九10「耶洗別必在耶斯列田裡被狗所吃,無人葬埋。’”說完了,少年人就開門逃跑了。」

  〔呂振中譯〕耶洗別呢、必在耶斯列的地段被狗所喫,沒有人埋葬。』說完了,那青年人就開門逃跑。

  〔原文字義〕耶斯列」神栽種;「葬埋」安葬,掩埋。

  〔文意註解〕「耶洗別必在耶斯列田裡被狗所吃,無人葬埋」:耶洗別的命運是死無全身,不得安寧(35~37節;王上二十一23)

         「說完了,少年人就開門逃跑了」:少年先知完全服從以利沙的命令,任務執行完就離開,因此也沒遇到額外的危險。

 

【王下九11「耶戶出來,回到他主人的臣僕那裡,有一人問他說:“平安嗎?這狂妄的人來見你有什麼事呢?”回答說:“你們認得那人,也知道他說什麼。”」

  〔呂振中譯〕耶戶出來,到他主上的臣僕那裏,有一個人問他說:『平安麼?這瘋狂人來見你、是為了甚麼事呢?』他對他們說:『你們認識那個人,也知道他發的嘮叨。』

  〔原文字義〕狂妄」發瘋。

  〔文意註解〕「耶戶出來,回到他主人的臣僕那裡,有一人問他說:平安嗎?這狂妄的人來見你有什麼事呢?」:『他主人』指約蘭王;『狂妄的人』可譯作「瘋子」。

         「回答說:你們認得那人,也知道他說什麼」:意思是『你們既然認為他是個瘋子,他怎會說些甚麼正經話呢?』

 

【王下九12「他們說:“這是假話,你據實地告訴我們。”回答說:“他如此如此對我說。他說:‘耶和華如此說:我膏你作以色列王。’”」

  〔呂振中譯〕他們說:『胡說!』請告訴我們吧。』回答說:『他這樣這樣地告訴我說:永恆主這麼說:我膏立你做以色列王來管理以色列。

  〔原文字義〕假話」欺騙,虛假;「據實地告訴」宣布,聲明。

  〔文意註解〕「他們說:這是假話,你據實地告訴我們」:大概他們看出耶戶頭上膏抹的痕跡,所以認為他在說謊,要求他說出實情。

         「回答說:他如此如此對我說。他說:耶和華如此說:我膏你作以色列王」:耶戶終於供出實情,說明膏抹痕跡的緣由。

 

【王下九13「他們就急忙各將自己的衣服鋪在上層臺階,使耶戶坐在其上。他們吹角,說:“耶戶作王了!”」

  〔呂振中譯〕他們就急忙各將自己的衣服鋪在全無裝飾的台階上、在耶戶腳下;又吹號角說:『耶戶作王了。』

  〔原文字義〕急忙」快速的,匆促的;「鋪在」放置,設立。

  〔文意註解〕「他們就急忙各將自己的衣服鋪在上層臺階,使耶戶坐在其上」:將軍們的反應表明他們樂意擁戴耶戶作以色列王。『將自己的衣服鋪在上層臺階,使耶戶坐在其上』這是心悅誠服的表示,以行動表明向他效忠。

         「他們吹角,說:耶戶作王了」:更進一步用『吹角』實行登基儀式,並且宣告『耶戶作王』。

  〔話中之光〕()新約的信徒理應歡喜快樂,迎接救主耶穌基督在我們的心中坐寶座,並且向周圍的人們「吹角」宣告佳音,使他們也能認識這一位偉大的救主。另一面也該時刻吹「羊角」發出訊號,向那些在黑暗世代中正走向滅亡的人們發出警訊,使他們回轉接受基督作他們的救主,免得受神審判。

 

【王下九14「這樣,示的孫子、約沙法的兒子耶戶,背叛約蘭。先是約蘭和以色列眾人因為亞蘭王哈薛的緣故,把守基列的拉末,」

  〔呂振中譯〕這樣、寧示的孫子、約沙法的兒子耶戶、就陰謀反叛了約蘭。(先是約蘭和以色列眾人因為亞蘭王哈薛的緣故曾經把守着基列的拉末;

  〔原文字義〕亞蘭」被高舉;「把守」看守,保衛。

  〔文意註解〕「這樣,示的孫子、約沙法的兒子耶戶,背叛約蘭」:『這樣』指被神膏立,又受將軍們擁戴;『示的孫子、約沙法的兒子耶戶』指他的身世(2);『背叛約蘭』弑以色列王約蘭,取而代之(24)

         「先是約蘭和以色列眾人因為亞蘭王哈薛的緣故,把守基列的拉末」:回頭敘述以色列大軍駐防『基列的拉末』(1)的原因。本來以色列王約蘭率軍『往基列的拉末去,與亞蘭王哈薛爭戰,亞蘭人打傷了約蘭』(參王下八28),於是被迫將大軍留守在前線,約蘭王自己則回到耶斯列養傷(15)

  〔話中之光〕()亞蘭王哈薛可能於該年初春進攻基列的拉末,不料「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亞述王撒縵以色三世於六月又從北方入侵亞蘭。「王的心在耶和華手中,好像隴溝的水隨意流轉」(箴言二十一1),神使用地上的各國,成就了祂的審判。

 

【王下九15「但約蘭王回到耶斯列,醫治與亞蘭王哈薛打仗所受的傷。耶戶說:“若合你們的意思,就不容人逃出城往耶斯列報信去。”」

  〔呂振中譯〕後來約蘭王卻返回耶斯列去醫治他跟亞蘭王哈薛交戰時亞蘭人所給他的擊傷。)耶戶說:『若合你們的意思,那麼就不要讓人逃出城到耶斯列去報信。』

  〔原文字義〕打仗」戰鬥,作戰;「報信」通知。

  〔文意註解〕「但約蘭王回到耶斯列,醫治與亞蘭王哈薛打仗所受的傷」:『耶斯列』北國以色列的夏宮所在地,距離基列的拉抹約72公里;『打仗所受的傷』請參閱王下八28

         「耶戶說:若合你們的意思,就不容人逃出城往耶斯列報信去」:耶戶為王的事絕對保密,不容人出城報信,好趁在耶斯列養傷的以色列王不備,把他殺了。

 

【王下九16「於是耶戶坐車往耶斯列去,因為約蘭病臥在那裡。猶大王亞哈謝已經下去看望他。」

  〔呂振中譯〕於是耶戶坐車、往耶斯列去;因為約蘭正臥病在那裏。猶大王亞哈謝已經下去看望約蘭。

  〔原文字義〕看望」探訪,觀看。

  〔文意註解〕「於是耶戶坐車往耶斯列去,因為約蘭病臥在那裡」:『坐車』指由兩匹馬拉著奔行的戰車,速度相當迅疾,同時還有一隊戰車兵隨行(17)

         「猶大王亞哈謝已經下去看望他」:猶大王亞哈謝的父親約蘭是亞哈的女婿(參代下二十一6),所以亞哈謝和北國以色列的約蘭王是親戚關係。

 

【王下九17「有一個守望的人站在耶斯列的樓上,看見耶戶帶著一群人來,就說:“我看見一群人。”約蘭說:“打發一個騎馬的去迎接他們,問說:平安不平安?”」

  〔呂振中譯〕在耶斯列有一個守望的人站在譙樓上,看見耶戶的洶涌軍隊一直地來,就說:『我看見一隊洶涌的軍兵。』約蘭說:『領一個騎兵,打發他去迎接他們,說:「平安麼?」』

  〔原文字義〕守望的人」守望者,嚴密監視;「迎接」遭遇,降臨。

  〔文意註解〕「有一個守望的人站在耶斯列的樓上,看見耶戶帶著一群人來,就說」:『樓』指城牆上的望塔;『一群人』指一隊戰車兵。

         「我看見一群人。約蘭說:打發一個騎馬的去迎接他們,問說:平安不平安?」:『平安不平安』當時日常見面時的問候語,可轉用來詢問戰地前線是否平安無事。

 

【王下九18「騎馬的就去迎接耶戶,說:“王問說:平安不平安?”耶戶說:“平安不平安與你何干?你轉在我後頭吧!”守望的人又說:“使者到了他們那裡,卻不回來。”」

  〔呂振中譯〕騎馬的就去迎接耶戶,說:『王這麼問說:平安麼?』耶戶說:『平安不平安、與你何干?你轉來跟着我吧!』守望人又報告說:『使者到了他們那裏,卻沒有回來。』

  〔原文字義〕轉在」轉向,改變。

  〔文意註解〕「騎馬的就去迎接耶戶,說:王問說:平安不平安?」:『騎馬的』城裡打發出來迎接的使者。

         耶戶說:平安不平安、與你何干?你轉來跟着我吧」:『與你何干』意指不必多話;『轉來跟着我』指轉到我後面的隊伍。耶戶的意思是不讓他有機會通報警訊。

         「守望人又報告說:使者到了他們那裏,卻沒有回來」:『使者』就是騎馬去迎接耶戶隊伍的人。

 

【王下九19「王又打發一個騎馬的去。這人到了他們那裡,說:“王問說,平安不平安?”耶戶說:“平安不平安與你何干?你轉在我後頭吧!”」

  〔呂振中譯〕王又打發第二個騎馬的去;這人到了他們那裏,說:『王這麼問說:『平安麼?』耶戶說:『平安不平安、與你何干?你轉來跟着我吧!』

  〔文意註解〕「王又打發一個騎馬的去。這人到了他們那裡,說:王問說,平安不平安?耶戶說:平安不平安與你何干?你轉在我後頭吧」:第二個使者的遭遇與第一個相似。

 

【王下九20「守望的人又說:“他到了他們那裡,也不回來。車趕得甚猛,像示的孫子耶戶的趕法。”」

  〔呂振中譯〕守望人又報告說:『他到了他們那裏,也沒有回來。那趕車的手法很像寧示的孫子耶戶的趕法,趕得很凶猛。』

  〔原文字義〕趕」駕馭,驅趕;「甚猛」瘋狂;「趕法」駕駛。

  〔文意註解〕「守望的人又說:他到了他們那裡,也不回來。那趕車的手法很像寧示的孫子耶戶的趕法,趕得很凶猛」:『那趕車的手法』指驅趕車子的樣式;『趕得很凶猛』指車速快得異乎尋常。

 

【王下九21「約蘭吩咐說:“套車!”人就給他套車。以色列王約蘭和猶大王亞哈謝,各坐自己的車出去迎接耶戶,在耶斯列人拿伯的田那裡遇見他。」

  〔呂振中譯〕約蘭吩咐說:『套車』;人就給他套車。以色列王約蘭和猶大王亞哈謝、各坐自己的車、出去迎接耶戶,就在耶斯列人拿伯那段田地遇見了他。

  〔原文字義〕套」束起,捆住;「拿伯」結實磊磊。

  〔文意註解〕「約蘭吩咐說:套車!人就給他套車」:『套車』意指備車。

         「以色列王約蘭和猶大王亞哈謝,各坐自己的車出去迎接耶戶」:『迎接』不是迎戰。約蘭王可能認為僅有少數一隊人馬,由本國元帥率領,從戰地火速趕來,恐怕是因為前方的戰況凶多吉少,特為通報噩耗,因此沒有想到耶戶叛變。兩王大概只帶著身邊少數侍衛,所以才會輕易的被害(2427)

         「在耶斯列人拿伯的田那裡遇見他」:『拿伯的田』指拿伯的葡萄園,位於以色列夏宮附近(參王上二十一1),後被耶洗別以奸計謀害原主拿伯並搶奪其產業(參王上二十一19),亞哈將其改為田園。

  〔話中之光〕()拿伯的葡萄園「靠近撒馬利亞王亞哈的宮」(王上二十一1),耶戶來得很快,約蘭剛出去,就「在耶斯列人拿伯的田那裡遇見他」(21)。這一切背後都是神手的管理,耶戶殺了亞哈的兒子約蘭,把屍體拋在亞哈陷害拿伯奪來的田裡(王上二十一15~16),正應驗了神所宣告的刑罰(王上二十一29)。藉著這事,神也讓耶戶知道神是輕慢不得的(25~26),應當毫無保留地執行神的命令。

 

【王下九22「約蘭見耶戶就說:“耶戶啊,平安嗎?”耶戶說:“你母親耶洗別的淫行邪術這樣多,焉能平安呢?”」

  〔呂振中譯〕約蘭一見耶戶、就說:『耶戶阿,平安麼?』耶戶說:『甚麼呀?你母親耶洗別的淫行和邪術這麼多、還有平安麼?』

  〔原文字義〕淫行」行淫,通姦;「邪術」魔法,巫術。

  〔文意註解〕「約蘭見耶戶就說:耶戶啊,平安嗎?」:王問話的意思是說,堂堂我軍元帥親自趕來,前線軍情如何呢?

         「耶戶說:你母親耶洗別的淫行邪術這樣多,焉能平安呢?」:『你母親耶洗別』約蘭王是亞哈從耶洗別所生的兒子(參王下三1);『淫行邪術』指耶洗別引誘以色列國上下敬拜巴力偶像假神;『焉能平安呢?』意指觸犯真神,怎能不受神的懲罰呢?這裡耶戶將約蘭的問安,轉換成約蘭和其王室必不得平安的意思。

 

【王下九23「約蘭就轉車逃跑,對亞哈謝說:“亞哈謝啊,反了!”」

  〔呂振中譯〕約蘭就旋轉車手而逃跑,對亞哈謝說:『亞哈謝阿,反了!』

  〔原文字義〕轉」轉動,轉換;「反了」欺詐,奸詐。

  〔文意註解〕「約蘭就轉車逃跑,對亞哈謝說:亞哈謝啊,反了」:『轉車逃跑』他企圖逃回耶斯列負隅抵抗;『反了』指發生叛變。

 

【王下九24「耶戶開滿了弓,射中約蘭的脊背,箭從心窩穿出,約蘭就撲倒在車上。」

  〔呂振中譯〕耶戶用滿了手力而開弓,射中了約蘭兩肩膀之間;箭從心窩穿出,約蘭就屈身、仆倒在車上。

  〔原文字義〕穿出」出來,穿透;「撲倒」屈身。

  〔文意註解〕「耶戶開滿了弓,射中約蘭的脊背,箭從心窩穿出,約蘭就撲倒在車上」:『開滿了弓』指將弓拉至最滿的地步,使射出的箭力道強勁,同時較易照瞄準的路線而不偏離;『脊背』指兩肩之間的上半身背部;『從心窩穿出』指立即斃命。

 

【王下九25「耶戶對他的軍長畢甲說:“你把他拋在耶斯列人拿伯的田間。你當追想,你我一同坐車跟隨他父亞哈的時候,耶和華對亞哈所說的預言,」

  〔呂振中譯〕耶戶對軍官畢甲說:『把他背起來,丟在耶斯列人拿伯的田間;你追想追想;你我一同坐車跟隨他父親亞哈的時候、永恆主怎樣發出神諭針對着亞哈,說:

  〔原文字義〕畢甲」刺戮;「追想」回想,記得;「預言」負擔,言詞,神諭。

  〔文意註解〕「耶戶對他的軍長畢甲說:你把他拋在耶斯列人拿伯的田間」:『軍長』原文指戰車上的第三名乘員,職責是持盾保護駕車者和弓箭手,後來泛指拿兵器的人,或者副官;『畢甲...你把他拋』由這話看出畢甲可能另駕一輛戰車在旁隨行;『拋在耶斯列人拿伯的田間』這是按照先知以利亞所說的話「耶和華如此說:狗在何處舔拿伯的血,也必在何處舔你的血」(王上二十一19)得著應驗。

         「你當追想,你我一同坐車跟隨他父亞哈的時候,耶和華對亞哈所說的預言」:『你當追想你我一同坐車』耶戶提醒畢甲有關當年兩人一同的經歷,由此可知畢甲多年前就已經伴隨耶戶,親耳聽見先知以利亞所說的預言。

  〔話中之光〕()由本節經文可見耶戶並沒有忘記以利亞對亞哈的警戒,這說明耶戶信耶和華神(參王下十16)。因為如果他不信神,神也不會為了殲滅亞哈的家,命令以利沙膏他(參王上十九16)。更有力的證明就是耶戶作王之後,拆毀巴力的廟用做廁所,神因此稱讚了耶戶(參王下十27)

 

【王下九26「說:‘我昨日看見拿伯的血和他眾子的血,我必在這塊田上報應你。’這是耶和華說的,現在你要照著耶和華的話,把他拋在這田間。”」

  〔呂振中譯〕永恆主發神諭說:『我一定在這地段報應你,正如我昨日纔看見拿伯的血和他兒子們的血一樣;』這是永恆主發神諭說的。所以現在你要把他背起來,丟在這地段,照永恆主所說的。』

  〔原文字義〕報應」報仇,賠長,終結;「拋在」投擲,扔。

  〔文意註解〕「說:我昨日看見拿伯的血和他眾子的血,我必在這塊田上報應你。這是耶和華說的」:『我昨日看見』表示神決不視若無睹;『拿伯的血和他眾子的血』聖經僅記載拿伯被殺(參王上二十一1013~14),並未記載拿伯的兒子們被殺之事,但從亞哈奪取拿伯的產業來看,具有優先繼承權的拿伯眾子,必然也已經被殺害了;『我必在這塊田上報應你』本句也沒有紀載在別處聖經,相信連同上一句話被耶戶和畢甲聽見,耶戶憑著記憶將它重述;『這是耶和華說的』表示耶和華言出必行。

         「現在你要照著耶和華的話,把他拋在這田間」:耶戶命令畢甲照神的話去行。

  〔話中之光〕()神所說的話永遠不會落空,因為「耶和華必成就祂所說的」(王下二十9)。「由此可知,耶和華指著亞哈家所說的話,一句沒有落空,因為耶和華藉祂僕人以利亞所說的話都成就了」(王下十10)

 

【王下九27「猶大王亞哈謝見這光景,就從園亭之路逃跑。耶戶追趕他說:“把這人也殺在車上。”到了靠近以伯蓮的姑珥坡上擊傷了他,他逃到米吉多,就死在那裡。」

  〔呂振中譯〕猶大王亞哈謝見這光景,就沿伯哈干路向逃跑。耶戶追趕他說:『把這人也擊殺』;就有人把他擊傷在車上,在靠近以伯蓮的姑珥之山坡上。他逃跑到米吉多,就死在那裏。

  〔原文字義〕園亭(雙字)」房屋(首字);關鎖的園(次字);「以伯蓮」吞噬人民;「米吉多」群眾之處。

  〔文意註解〕「猶大王亞哈謝見這光景,就從園亭之路逃跑。耶戶追趕他說:把這人也殺在車上」:『猶大王亞哈謝』是以色列王約蘭的外甥,所以耶戶沒有放過他,免得他將來為約蘭報仇;『園亭』原文大概是地名,即「隱干寧」(書十九21)的別名,位於以伯蓮附近,在耶斯列南約12公里。

         「到了靠近以伯蓮的姑珥坡上擊傷了他,他逃到米吉多,就死在那裡」:『以伯蓮的姑珥坡』位於耶斯列平原南部;『米吉多』位於以伯蓮西北約18公里。

  〔話中之光〕()亞哈謝是亞哈的外孫,「也行亞哈家的道,因為他母親給他主謀,使他行惡」(代下二十二3),他的死並不是無辜受連累,而是神對亞哈家審判的一部分。

         ()亞哈謝與亞哈王室來往密切,並隨它拜偶像,行了神眼中看為惡的事,因此也被耶戶處死。與惡人同流合污、作惡成習的亞哈謝的死,是神對拒絕悔改、作惡多端之人的懲誡(羅二4~5)。神給犯罪的人悔改的機會,但如果拒絕悔改,就是藐視神豐富的恩慈、寬容、忍耐的行為,所以等到日期滿了,神會按他們所做的,報應他們(詩二十八3~5)。因此如果我們正在結交像亞哈謝那樣的惡人,站在惡人的道上,就應當儘快改邪歸正,正如亞伯拉罕順從神的命令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出了迦勒底的吾珥一樣(參創十二1~5)

 

【王下九28「他的臣僕用車將他的屍首送到耶路撒冷,葬在大衛城他自己的墳墓裡,與他列祖同葬。」

  〔呂振中譯〕他的臣僕用車將他送到耶路撒冷,把他葬在大衛城、他自己的墳墓裏,和他列祖同在一處。

  〔原文字義〕墳墓」墳墓,埋葬。

  〔文意註解〕「他的臣僕用車將他的屍首送到耶路撒冷,葬在大衛城他自己的墳墓裡,與他列祖同葬」:『與他列祖同葬』即指葬在列王的墳墓裡。

  〔話中之光〕()亞哈謝是一個惡王,本來很可能像他的父親約蘭一樣「不在列王的墳墓裡」(代下二十一20)。但他卻「與他列祖同葬」,是因為眾人顧念「他是那盡心尋求耶和華之約沙法的兒子(應譯為孫子)(代下二十二9)

 

【王下九29「亞哈謝登基,作猶大王的時候,是在亞哈的兒子約蘭第十一年。」

  〔呂振中譯〕亞哈謝登極作王管理猶大、是在亞哈的兒子約蘭第十一年。

  〔原文字義〕登基」成為國王,統治。

  〔文意註解〕「亞哈謝登基,作猶大王的時候,是在亞哈的兒子約蘭第十一年」:這是以北國以色列的史記觀點來記錄南國猶大王亞哈謝登基之年。

  〔問題改正〕本節記錄亞哈謝登基之年「是在亞哈的兒子約蘭第十一年」,而本書另一處卻記載為「以色列王亞哈的兒子約蘭十二年,猶大王約蘭的兒子亞哈謝登基」(王下八25)。兩處經文所記載同一位王登基之年有所出入,其原因乃在於八章是以南國猶大的史記觀點來記錄登基之年,九章則是以北國以色列的史記觀點來記錄。因為以色列王的執政年數是從春天的正月(亞筆月)起算,猶大王的執政年數是從秋天的七月(以他念月)起算,不足一年的部分都算為一年,所以南北兩國記錄的執政年數常有一年的差異 

 

【王下九30「耶戶到了耶斯列,耶洗別聽見就擦粉、梳頭,從窗戶裡往外觀看。」

  〔呂振中譯〕耶戶到了耶斯列,耶洗別聽見,就用顏料修眼,梳頭,從窗戶裏眺望。

  〔原文字義〕擦」放;「粉」金屬眼影粉。

  〔文意註解〕「耶戶到了耶斯列,耶洗別聽見就擦粉、梳頭,從窗戶裡往外觀看」:『耶斯列』北國以色列的夏弓所在地;『耶洗別』亞哈王的妻子,約蘭王的母親,也就是當時的王太后;『聽見』指聽到耶戶射殺約蘭王的消息;『擦粉』指用銻粉(三硫化銻)描眼線,加深眼圈的輪廓,有學者認為這是當時腓尼基皇后臨死時所作的預備;『梳頭』即裝飾頭髮,預備光榮地受死;『從窗戶裡往外觀看』指從建在城牆上皇宮的窗口往外俯視,觀望耶戶的到來。

  〔話中之光〕()耶洗別毫無悔改敬畏之心,臨死還在高傲、輕蔑地從窗口俯視,嘲諷執行審判的耶戶(31),正如十字架上嘲笑主耶穌的強盜(路二十三39)

 

【王下九31「耶戶進門的時候,耶洗別說:“殺主人的心利啊,平安嗎?”」

  〔呂振中譯〕耶戶進門的時候,耶洗別說:『弒殺主上的心利阿,平安麼?』

  〔原文字義〕心利」我的音樂。

  〔文意註解〕「耶戶進門的時候,耶洗別說:殺主人的心利啊,平安嗎?」:『進門的時候』指正要進城門的時候;『殺主人的心利』這是諷刺耶戶的話,說他像四十多年前刺殺以拉篡位的心利,僅作王七日便因被暗利擊敗自焚而死(參王上十六8~10),藉以暗示耶戶自身難保,恐怕不久也要步其後塵;『平安嗎?』此話具有反面的意思,表示怎能有平安呢?也意味著願意與他談判。耶洗別化妝之目的可能是為使自己迷人,她或許想要提議耶戶可以接收先王的禁宮,以建立自己政權的合法性,謀求雙方兩利的辦法。

  〔話中之光〕()耶洗別把耶戶比作心利,其中包含了對叛逆者的鄙視和詛咒。可見,耶洗別沒有醒悟到耶戶叛逆是神對亞哈王室的審判(6~10),她非但沒有悔改自己的惡行,反而嘲笑和詛咒代神主持審判的耶戶。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的時候,諸多猶太人和強盜同樣非但沒有悔改自己的罪,反而嘲笑了耶穌(參太二十七29~314144)。此外,聖靈充滿的門徒用各國鄉談預言神的大事時,有些人還譏笑了門徒(參徒二13)。凡是這樣的人斷不能得到天國的產業。所以信徒也不得誹謗別人,要誠實地坦白自己的過失,而不是設法將它合理化,要在神面前真切地懺悔自己的罪(參詩五十一3~4;路十五17~19)

 

【王下九32「耶戶抬頭向窗戶觀看,說:“誰順從我?”有兩三個太監從窗戶往外看他。」

  〔呂振中譯〕耶戶抬頭看那窗戶,說:『誰擁護我?誰?』有兩三個太監在眺望着他。

  〔原文字義〕順從」(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耶戶抬頭向窗戶觀看,說:誰順從我?有兩三個太監從窗戶往外看他」:『誰順從我?』原文是「誰是和我一起的?」意思是「誰擁護我?」;『太監』受託照顧監管君王禁宮的官員,通常是閹人,不會對禁宮中的女子構成威脅,也不會與這些女子生下被誤認為王裔的子女。

 

【王下九33「耶戶說:“把她扔下來!”他們就把她扔下來。她的血濺在牆上和馬上,於是把她踐踏了。」

  〔呂振中譯〕耶戶說:『放她墮下來。』他們就放她墮下來;她的血濺在墻上和馬上;有一隻馬把她踐踏了。

  〔原文字義〕扔下」讓其掉下;「踐踏」踐踏,欺壓。

  〔文意註解〕「耶戶說:把她扔下來!他們就把她扔下來。她的血濺在牆上和馬上,於是把她踐踏了」:『把她踐踏』大概是指耶洗別的屍首被馬踐踏,以致她的血也濺在馬匹上。

  〔話中之光〕()以利亞早已預言耶洗別的悲慘結局。這表明神給了她悔改的機會。但她並沒有停止拜偶像,反而促使以色列的王和百姓隨她墮入偶像敬拜之中。結果與她同流合污的所有百姓都受到神的審判,淒慘地死去(參王下十18~25)。如果我們也像耶洗別那樣拜偶像,同樣會遭遇悲慘的命運,誰都沒有例外(參太2541)

 

【王下九34「耶戶進去,吃了喝了,吩咐說:“你們把這被咒詛的婦人葬埋了,因為她是王的女兒。”」

  〔呂振中譯〕耶戶進去,又喫又喝,說:『你們去發落這被咒詛的婦人的事,把她埋葬好啦;因為她是王的女兒。』

  〔文意註解〕「耶戶進去,吃了喝了,吩咐說:你們把這被咒詛的婦人葬埋了,因為她是王的女兒」:『吃了喝了』由於耶戶奔波七十多公里路,需要進食且稍事休息,所以耽延了一些時間之後,才想起需要處理耶洗別的屍身;『她是王的女兒』指她是王室公主的尊貴身分(參王上十六31)

 

【王下九35「他們就去葬埋她,只尋得她的頭骨和腳,並手掌。」

  〔呂振中譯〕但他們要去埋葬埋她時,竟找不到她的全尸,只找到頭蓋骨、腳和手掌。

  〔原文字義〕尋得」發現,找到。

  〔文意註解〕「他們就去葬埋她,只尋得她的頭骨和腳,並手掌」:這正應驗了以利亞的預言(36~37節;王上二十一23)

 

【王下九36「他們回去告訴耶戶,耶戶說:“這正應驗耶和華藉祂僕人提斯比人以利亞所說的話,說:‘在耶斯列田間,狗必吃耶洗別的肉;」

  〔呂振中譯〕他們就回去告訴耶戶,耶戶說:『這正是永恆主的話、他由他僕人提斯比人以利亞經手說的,說:『在耶斯列地段、狗必喫耶洗別的肉;

  〔原文字義〕提斯比人」俘虜。

  〔文意註解〕「他們回去告訴耶戶,耶戶說:這正應驗耶和華藉他僕人提斯比人以利亞所說的話,說:在耶斯列田間,狗必吃耶洗別的肉」:『這正應驗以利亞所說的話』指先知以利亞從前指著耶洗別所說的預言(王上二十一23)得著應驗。

  〔話中之光〕()由聖經記載的內容看起來,耶戶熟知以利亞的預言,也刻意照著以利亞的預言去進行,算是熱心實現神的話。神也積極促成他的預言得到應驗,因為一具屍體的分量不小,能夠很快的時間內被吃殆盡,想必是突然間來了一大批野狗。

         ()神的話在大事上不落空,在小事上也不落空。耶戶熟知以利亞對耶洗別的預言(36~37),耶洗別自己應該也很清楚。但她卻完全不把神的話放在心上,繼續驕傲自大、我行我素,結果落得被狗所吃。

 

【王下九37「耶洗別的屍首必在耶斯列田間如同糞土,甚至人不能說,這是耶洗別。’”」

  〔呂振中譯〕耶洗別的屍體在耶斯列地段必像糞土在地上,甚至人不能說:這是耶洗別。

  〔原文字義〕屍首」屍體;「糞土」喻躺在地上的屍骸。

  〔文意註解〕「耶洗別的屍首必在耶斯列田間如同糞土,甚至人不能說,這是耶洗別」:『甚至人不能說』意指人們難以辨認出來。

  〔話中之光〕()耶洗別貌似勇敢,本想死得榮耀,結果卻被身旁的太監從窗戶「扔下來」(33),又被狗所吃(35),死得一點也不光彩。今天,許多人也是對神的話充耳不聞、行事狂傲,以為可以靠自己在地上得榮耀,結局也是「如同糞土」(37)。因此,人「不要自欺,神是輕慢不得的。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加六7)

 

叁、靈訓要義

 

【】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列王紀下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列王紀下提要」末尾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