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紀下第五章短篇信息 目錄: 十字架引到生命的更新(王下五1~27)(史伯誠) 以色列的小女子(王下五1~14)(何衛中) 乃縵蒙恩(王下五1~19)(陳終道) 小女子的信心(王下五1~15)( 趙世光) 乃縵(王下五1~5)( 趙世光) 乃縵的悔改和遭罰的僕人(王下五15~27)( 趙世光) 空谷與空器(3:1至5:7)(賈玉銘) 潔麻風與染麻風(5:1~27)(賈玉銘) 從列王紀下看政治的興衰(五章)(劉銳光) 信心加上謙卑(王下五1~27) (臺北靈糧堂) 乃縵與基哈西(王下五1~27) (臺北靈糧堂) 要知道所信的是誰(5章1至27節)
(香港讀經會) 乃幔與基哈西(五章1~27節) (臺北基督之家) 十字架引到生命的更新(史伯誠) 讀經: 列王紀下第五章一至二十七節:『亞蘭王的元帥乃縵,在他主人面前為尊為大,因耶和華曾藉他使亞蘭人得勝;他又是大能的勇士,只是長了大麻風。先前亞蘭人成群地出去,從以色列國擄了一個小女子,這女子就服侍乃縵的妻。她對主母說:“巴不得我主人去見撒瑪利亞的先知,必能治好他的大麻風。”乃縵進去,告訴他主人說,以色列國的女子如此如此說。亞蘭王說:“你可以去,我也達信于以色列王。”於是,乃縵帶銀子十他連得、金子六千舍客勒、衣裳十套,就去了,且帶信給以色列王,信上說:“我打發臣僕乃縵去見你,你接到這信,就要治好他的大麻風。”以色列王看了信,就撕裂衣服,說:“我豈是 神,能使人死使人活呢?這人竟打發人來,叫我治好他的大麻風。你們看一看,這人何以尋隙攻擊我呢?”神人以利沙聽見以色列王撕裂衣服,就打發人去見王,說:“你為什麼撕了衣服呢?可使那人到我這裡來,他就知道以色列中有先知了。”於是,乃縵帶著車馬到了以利沙的家,站在門前。以利沙打發一個使者,對乃縵說:“你去在約旦河中沐浴七回,你的肉就必復原,而得潔淨。”乃縵卻發怒走了,說:“我想他必定出來見我,站著求告耶和華他 神的名,在患處以上搖手,治好這大麻風。大馬士革的河亞罷拿和法珥法,豈不比以色列的一切水更好嗎?我在那裡沐浴不得潔淨嗎?”於是氣忿忿地轉身去了。他的僕人進前來,對他說:“我父啊,先知若吩咐你作一件大事,你豈不作嗎?何況說你去沐浴而得潔淨呢?”於是乃縵下去,照著神人的話,在約旦河裡沐浴七回,他的肉復原,好像小孩子的肉,他就潔淨了。乃縵帶著一切跟隨他的人,回到神人那裡,站在他面前說:“如今我知道,除了以色列之外,普天下沒有 神。現在求你收點僕人的禮物。”以利沙說:“我指著所侍奉永生的耶和華起誓,我必不受。”乃縵再三地求他,他卻不受。乃縵說:“你若不肯受,請將兩騾子馱的土賜給僕人。從今以後,僕人必不再將燔祭或平安祭獻與別神,只獻給耶和華。惟有一件事,願耶和華饒恕你僕人:我主人進臨門廟叩拜的時候,我用手攙他在臨門廟,我也屈身。我在臨門廟屈身的這事,願耶和華饒恕我。”以利沙對他說:“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 乃縵就離開他去了,走了不遠。神人以利沙的僕人基哈西心裡說:“我主人不願從這亞蘭人乃縵手裡受他帶來的禮物,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我必跑去追上他,向他要些。”於是基哈西追趕乃縵。乃縵看見有人追趕,就急忙下車迎著他,說:“都平安嗎?”說:“都平安。我主人打發我來說:剛才有兩個少年人,是先知門徒,從以法蓮山地來見我。請你賜他們一他連得銀子、兩套衣裳。”乃縵說:“請受二他連得。”再三地請受,便將二他連得銀子裝在兩個口袋裡,又將兩套衣裳交給兩個僕人,他們就在基哈西前頭抬著走。到了山岡,基哈西從他們手中接過來,放在屋裡,打發他們回去。基哈西進去,站在他主人面前。以利沙問他說:“基哈西你從哪裡來?”回答說:“僕人沒有往那裡去。”以利沙對他說:“那人下車轉回迎你的時候,我的心豈沒有去呢?這豈是受銀子、衣裳、買橄欖園、葡萄園、牛羊、僕婢的時候呢?因此,乃縵的大麻風必沾染你和你的後裔,直到永遠。”基哈西從以利沙面前退出去,就長了大麻風,像雪那樣白。』 聖靈說出寶座上對一切荒涼情形沉重的感覺 這一段聖經末了幾句話,正說出今天主耶穌在寶座上的感覺。今天正是一個何等荒涼的時代;許多神僕人們的表現更是使主耶穌的心覺得傷痛。以利沙對基哈西說:『那人下車轉回迎你的時候,我的心豈沒有去呢?』在這樣嚴肅的時代中,豈是我們為自己尋求享受的時候,豈是驕養我們自己心的時候!今天許多事奉主的人都像基哈西一樣,以敬虔為得利的門路,為要得著人的榮耀,人的地位,人的好處和今世的享受,竟離開了十字架的窄路,走了主之外的道路。以利沙說:『我的心豈沒有和你同去呢!』我們所有的行動都在我們主的眼中。今日祂也要說:『這豈是受銀子、衣裳、買橄欖園、葡萄園、牛羊、僕俾的時候呢?』那一天基哈西從以利沙的面前退出去,就長了大麻風,永遠失去了主的同在,結局何等的悲慘。 主的恩言親自為乃縵的神跡作見證 乃縵從以利沙得潔淨的故事,在主的心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們記得在路加福音第四章裡,主耶穌特別提到他。主耶穌對祂的百姓說完了一段恩言之後,接著就說:『先知以利沙的時候,以色列中有許多長大麻風的;但內中除了敘利亞國的乃縵,沒有一個得潔淨的。』在這段話裡主耶穌親自為乃縵作見證,證明他是一個蒙了神的大憐憫,大恩典的人,乃縵得潔淨的故事乃是說出一個天然的人藉著基督的十字架進入了屬靈的生命。 屬靈的能力和屬靈的生命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境界 這段聖經開頭說到乃縵是怎樣的一個人。乃縵不是一個普通的人,他是一個大能的勇士。並且他的能力也不是天然人的能力,乃是神賜給他的能力,他是一個有屬靈能力的人。書念婦人的故事說到屬靈恩賜和屬靈生命的不同。恩賜是寶貴的,但恩賜不是住,能力也是寶貴的,但能力也不是主。他是個大能的勇士,有神的能力;神不僅給他能力,且使他得勝;又使他在他主人面前為尊為大。但是這個人的本身卻不是屬靈的人。一個人在神的兒女中間有地位,作首領,為尊為大,但很可能這個人的本身仍是很不屬靈。哦!有好多人能為主出代價,但是不屬靈;能夠禱告得很熱烈,但是不屬靈。你若光聽他講道,你會覺得這個人很了不起,但你若看看他的生活,你就發現在他的身上滿了大麻風,到處散佈死亡,表現天然的人的敗壞。弟兄姊妹們,這樣的人不能夠滿足神的心。乃縵就是一個這樣的人。你不能否認他是被主使用的,你也不能否認他有點能力,你也不能否認他在神兒女中間有尊貴的地位,但是這個人卻不是一個屬靈的人,仍是一個天然的人。 天然生命的各種表現 屬人的地位和榮耀 這章聖經上半段說出一個天然人的各種表現。頭一種表現,說到他因著屬人的地位和榮耀而有的驕傲。乃是有一個好處就是他自己知道長了大麻風,而今天又許多神的兒女長了大麻風,自己卻不知道。乃縵有許多的缺點,但有一樣好處,就是他知道自己有了大麻風,並且為著他的大麻風非常難過,心裡迫切的要得著醫治。他在主面前是在是為著這個病覺得羞恥。人若不屬靈而自己知道不屬靈,那就是說出他還在神的光中,這樣還可能得到神的拯救;如果人不屬靈還以為自己很屬靈,那就無可救藥了。親愛的弟兄姊妹,乃縵是一個不屬靈的人,但他有一個好處,就是他渴慕屬靈。所以他一路上的表現都很矛盾。他從一個以色列的小女孩口中聽見了福音,說在撒瑪利亞有神的先知;(撒瑪利亞的先知特別預表路加福音第七章裡面所說的主耶穌,祂是好撒瑪利亞人)他自己也完全知道他身上長滿了那極可怕的大麻風;但是他卻不肯誠誠實實,謙謙卑卑的去找先知來醫治他。他實在是一個天然生命的代表,主的醫治是要緊的,人的地位和榮耀也是要緊。亞蘭國的大元帥乃縵即使去找先知求醫治的話,也應該有一點氣派,所以他先到亞蘭國王那裡告訴他說,以色列的小女孩如此如此說,請國王給他寫一封信達于以色列的君王,並且還要帶銀子十他連得,金子六千舍客勒,衣裳十套,送給以利沙。你看這樣去找先知,他的氣派大不大?今日有多少神的兒女們都是這樣,稍微為主作了一點事,就以為自己很了不起了,好像連主耶穌都要謝謝他,好像他給主耶穌掙了面子,好像他為主立了大功,在神和人面前所表現出來的態度是何等的驕傲,這就是天然生命頭一種的表現。但他這一些禮物以利沙一點都不接受。 天然生命是一個容易受激動的生命 天然人第二種表現就是容易受激動,乃縵來到以色列國,沒想到以利沙的態度比君王還大。他要以利沙到京城去替他治病,以利沙卻叫他下來,親自去找以利沙;及至乃縵微風凜凜的帶著車馬來到以利沙門前,以利沙卻給他吃了個閉門羹,不出來見他,只打發一個門徒去對他說,你到約旦河中去沐浴七回,你就能得著潔淨。到這時乃縵真的動怒了,他就氣憤憤的要轉身回去了。這個人的能力大,脾氣也大。天然生命的表現就是這樣。現在教會中到處都能看見這種神的僕人,他們有神醫的恩賜,有行神跡的恩賜,有講道的恩賜,但是當不起別人說一句使他不喜歡的話,別人稍微說他一句話,他馬上就會變了臉色。恩賜和能力永遠不能代替屬靈的生命。 天然生命不滿意十字架的救法 天然人第三種的表現,就是不滿意十字架的救法。以利沙要他到約旦河裡去沐浴七次,乃縵非常不滿意,大大的生氣。他說我們敘利亞的水難道不比這裡的水好嗎?他不喜歡以利沙的救法,他有他自己所理想的救法。他說我以為他必定出來見我,站著求告耶和華,在患處以上搖手,治好這大麻風。我們不知道乃縵這個辦法是從什麼地方學來的。他的意思是說,我身上雖有患處,但我身上還有好處,我並不是每一塊皮膚都是大麻風,你在我有病的地方治一治就好了,壞的地方你治好它,好的地方我要保留。我並不是全人都長了大麻風呀!這就是天然人的想法。天然的人永遠喜歡他的長處,保留他的長處,總覺得自己還有什麼長處。他不知道在神的眼中所有出於天然的,即使是最好的,也是神所厭惡的,別神定罪的。在神的眼光中,天然的人沒有一點長處。當主耶穌釘十字架的時候,十字架的口號就是『除掉他!除掉他!』把整個天然的人都要除掉,好的地方要除掉,壞的地方也要除掉;短處要除掉,長處也要除掉;暴躁的要除掉,溫柔的也要除掉;恨心要除掉,就是天然的愛心也要除掉。神不要一切出於天然生命的東西,但天然的人總為自己還有長處,不滿意神十字架的救法。這是天然人的第三種表現。 十字架的經歷引到生命的更新 主的眼睛不看一個天然的人只看一個屬靈的人 現在我們要說到乃縵的改變,當乃縵從約旦河沐浴七回上來後,他的情形和以前完全不同了,有了奇妙的大改變。現在以利沙能夠接見他,他就站在以利沙面前。這是很有講究的,主的眼睛永遠不看天然的人。天然的人無論作什麼事,主的眼睛不重視,祂只喜歡復活的人。凡是出於天然生命的,連禱告、講道都是在神的定罪之下,無論你為神作了多少事,在復活的主眼前一件都不算數,主的眼睛從來不看天然的人。弟兄姊妹們,整本聖經都給我們看見這件嚴肅的事;神喜歡亞伯,不喜歡該隱。為什麼?因為該隱是一個天然的人。該隱把他地裡所出產的拿來獻給耶和華,聖經說神不悅納他的禮物。天然的人的奉獻神都不喜歡。但亞伯是一個復活的人,他是牧羊的,他帶著羔羊來到神面前。就是說明我不敢到神面前,我亞伯不過是虛空。(亞伯名字的意義)我必須靠著羔羊才能來到神面前。因此神就悅納了亞伯和他的禮物。慢慢我們看見神喜歡雅各,不喜歡以掃,其實以掃在聖經的記載中還真是一個老實人,遠遠不如雅各那樣詭詐。但神偏偏不愛以掃,而愛雅各。神說:『以掃是我所恨的,雅各是我所愛的。』有各種各樣的美德神也不悅納。慢慢我們看見神不喜歡掃羅卻喜歡大衛。為什麼?掃羅不也是為著神的百姓能夠爭戰嗎?他不也為著神的國立過大功嗎?神為什麼不喜歡他?因為掃羅是個天然的人,大衛是個復活的人。弟兄姊妹們,在福音書的裡面,馬大和馬利亞也是這樣。馬大終日忙碌,她為主作了許多事。但主的心沒有動,主的心病不因她所作的一切事而覺得喜歡,因為馬大是表現她的天然生命;馬利亞雖然好像什麼也沒有作,但主卻說她已經選擇了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因為她心裡滿了主耶穌,除了主耶穌之外,她心中再沒有別的事物,在馬利亞的世界裡只有耶穌。以利沙的眼中只看復活的人,不看天然的人。所以乃縵從約旦河沐浴七次回來之後,他就能站在以利沙面前。 聖靈更新屬靈生命的工作 聖靈的光照 現在我們要說乃縵所得的拯救。第一,是聖靈的光照。神對付我們的天然生命,只用一個辦法,就是交我們有一天面對面的遇見神。除了遇見神之外,我們自己的對付、懊悔都沒有用。但當有一天我們真的遇見了神,我們就要呼喊說:主啊!我們一無是處,我們以為最好的都是得罪你,我們以為為你作了什麼,其實都是得罪你,我們以為最聖潔的時候,都是在污穢裡。弟兄姊妹們,這就是聖靈的工作。 乃縵這一個人有能力,也有恩賜,也曾有過得勝的經歷,只是長大麻風不潔淨,滿了羞恥,見不得神的面,因著大麻風,連前面所有的長處也都算不得什麼了,我們天然的人就是這樣。弟兄姊妹們,我們喲沒有蒙過這樣的光照?若是沒有,我們至今還活在灰暗中。今天多少所謂神的僕人,到處奔跑,想要為神作大工;但從來沒有蒙過光照,不曉得他們所作的事能不能得主的喜歡?這是最可憐的僕人。 主微小的道路簡單的方法 第二,是微小的道路簡單的方法。這就是十字架的工作,十字架不是一個道路,十字架乃是神親手偉大的工作。在這一章聖經裡面,神用一條微小的道路和一個簡單的方法來對付這個高大、尊貴、聰明的乃縵,這就是十字架的工作。十字架就是微小,十字架就是簡單,在哥林多前書第一章中,一方面說到十字架是神的愚拙,是神的軟弱;但另一方面又說十字架是神的大能,是神的智慧。十字架的工作就是要將天然的人制服。神要把福音傳給這個高大的乃縵,神用什麼方法傳給他呢?神藉著一個人所認為愚拙的方法。祂使用一個從以色列擄來的小女子。哦!主的道理真是試驗人的心,乃縵是亞蘭國的大元帥,這個小女子恐怕連見他的面都不敢,神沒有差遣任何有名的先知傳話給乃縵,乃是藉著一個被擄的,在乃縵家中被藐視的小子吧福音傳給他,這就是十字架頭一步的工作。神要藉著微小的道路老折服人天然的意志。如果我們不被折服,如果我們不被除掉,我們永遠夠不到屬靈的境界。乃縵這一關過來了,他聽從了小女子的話,他知道這是福音,這位小女子所傳的福音也是在是不高明,她說以利沙是撒瑪利亞的先知,撒瑪利亞在那個時候是最不好的名字,撒瑪利亞是人所最看不起的地方。撒瑪利亞什麼時候出過先知?乃縵如果不是尋求主的心迫切,他一聽見撒瑪利亞這個地方就完了,這就是神用簡單的方法和微小的道路來對付乃縵。 乃縵到了以利沙的家門口,以利沙不出來見他,以利沙這樣作就是為要折服他的意志,打碎他的榮耀。十字架討厭的地方就是一直要把人放在最低微的地位上,要把人的地位摔碎,要把人的榮耀摔碎,要把人的利益摔碎,要把人的意志折服。所以若沒有聖靈的工作,我們永遠不能接受十字架的對付。連主耶穌釘十字架都是藉著永遠的靈,把祂自己無瑕無疵的獻給神;是聖靈把祂引到曠野;是聖靈把祂帶到各各他;是聖靈把祂帶到髑髏地;是聖靈讓祂認識十字架。若沒有聖靈,這個死實在不是我們天然的人所能接受的。以利沙打發一個使者對乃縵說:『你去在約旦河中沐浴七回,你的肉就必復原。』乃縵到了這時實在忍不住了,他已經忍耐好幾次了。以色列小女子的話他接受了;說撒瑪利亞的先知,他也接受了,以利沙不出來見他,他也接受了;先知又要他到約旦河去沐浴七回,就能痊癒,這樣地方法太簡單,簡單得如同兒戲,為此他再也不肯接受了。他說大馬色的河,亞巴拿和法珥法,豈不比以色列的一切水更好嗎?於是氣憤憤的轉身去了,幸好他的僕人對他說:『我父啊,先知若吩咐你作一件大事你豈不作嗎?何況說你去沐浴而得潔淨呢?』弟兄姊妹,難就難在這是一件小事,若是以利沙吩咐他去作大事,恐怕那天乃縵就高高興興的去作了。但神卻用簡單的方法來拯救他,這就是神最大的智慧。 乃縵需要沐浴七回才能得著潔淨。親愛的弟兄姊妹,人的頭腦就是喜歡複雜,就是喜歡作大事,但神卻用一個最簡單的方法來拯救人。凡在小事上不能順服神,都是不能為神作大事的,你屬靈不屬靈就看在你的生活中,肯不肯順服神所安排的一切小事,我常常說,一位弟兄屬不屬靈,最好回家去問他的太太,你尅在講臺上裝假,在聚會中裝假,但你沒有辦法再家庭中,在你日常生活中裝假。 神的救法就是十字架,十字架就是要破碎人的魂生命,我們的魂生命被除掉,才能得著復活的生命。這需要我們出很大的代價,天天都要接受十字架才可。每條路上都有十字架,每個時候都有十字架,在每個環境中都可以發現十字架。問題是我們是否肯接受?到底是我們的意志掌權呢?還是讓主掌權?到底是我失敗呢,還是讓主失敗?到底是我的利益呢,還是讓主到滿足?下到約旦河沐浴七回,這是說出信心的工作。頭一次洗好了上來,好像沒有多少改變,第二次再洗,但上來後好像還是沒有多少改變。因此有的人就說這個辦法不靈,這太慢了,今天是快速的時代,屬靈的事也應該找一條捷徑。這樣洗下去,什麼時候才能洗好。但是主說要在約旦河中洗七回。摩西在曠野的經歷要四十年之久,以色列人在曠野的經歷也要四十年。十字架的路是一生的道路,七就是完全的數字,等到第七次,時候滿足了,他一上來他的肉就複了原,新的生命就開始萌芽了。 新的生命新的認識新的態度新的敬拜 我最喜歡這段聖經,他說他身上的肉嫩得好像小孩子的肉一樣,——一個完全新的生命。到這時乃縵來到以利沙面前說:『如今我知道出了以色列之外普天下沒有神。』現在他的認識改變了。十字架帶來對神的認識。不僅這條,連他的態度也改變了。他第一次來的時候,帶著馬車僕人,威風淩淩來見以利沙;但從約旦河回來之後,他站在以利沙面前和從前完全不一樣了,所有的威風都打掉了,不再像一個元帥,現在乃是按著靈的新樣表現。是那麼清潔,那麼溫柔,那麼謙卑,這就是十字架所帶來的新生命的新態度,並且連他的敬拜都是新的敬拜。他把他的禮物要獻給以利沙,以利沙不接受,乃縵先知有了新的認識,他也不多客氣了;他說:你不要我的,但我要你的。我們到主面前不是要給主什麼,乃是要從主接受,只有一個充滿了懇求、饑渴、需要的靈,才能在主面前蒙恩。乃縵對以利沙說:『請將兩騾子馱的土賜給僕人。』他回到自己的國帶著迦南的土回去了,這就是說到神賜聖靈在我們裡面,給我們作憑據。哈利路亞,感謝主耶穌,今天聖靈在我們裡面,聖靈要充滿在我們裡面,讚美主耶穌。把兩騾子馱的美地的土抬回來了。他說從今以後我不再敬拜別的神,我只敬拜耶和華,也不給別的神獻祭,只獻給耶和華。他成了祭壇的子民,十字架的記號一直在他身上,現在十字架不僅是他的經歷,也成了他的生命。『我只敬拜耶和華。』他從迦南地帶著兩騾子的土回來。弟兄姊妹,我們有沒有迦南地的土在我裡面呢?我們的腳是否站在兩騾子土上面呢?我們雖然住在中國,卻仍可以站在迦南的土上,就是我們住在美國也可以仍舊站在迦南地的土上。我們的腳不是踏在以前的地上,我們的腳乃是踏在迦南的土上。我們在這世界卻不屬於這世界,我們是屬於聖靈的,在這世界上,我們表現基督,榮耀基督,活出基督,照射基督。但是必須經過一件事,就是十字架要除掉魂生命。乃縵在約旦河中沐浴七回,上來後不僅麻風得到了醫治,並且是一個新的乃縵,他有了新的生命,新的認識,新的異象,新的態度,新的行為,新的表現,新的敬拜,一切都更新了。現在他成了迦南的子民,祭壇的子民,就平平安安的回去了。 對於事奉主的人嚴肅的警告 下面四節聖經記載了一件很嚴肅的事,就是關於基哈西——先知門徒的表現。先知門徒是說到一班滿頭腦裝滿了屬靈的知識,而沒有屬靈經歷的人。那一天祂看見亞蘭國的元帥這樣得到了醫治,就白白的讓他回去,實在覺得不甘心,他想趁著神作工的機會,使他自己也得些好處。所以他就跑去追趕乃縵,冒以利沙的名向他要兩套衣服,一他練得銀子,乃縵給他兩套衣服,兩他練得銀子。但當他來到以利沙面前,何等的羞恥慚愧。哦!每次我們讀到這些話語,真覺得何等嚴肅,要使我們的心覺得戰兢。哦!那坐在寶座上的心啊。哦!耶穌基督的心看見多少事奉主的人嘴唇尊敬神,心卻遠離神,外面作的是主的工,裡頭卻要得著人的榮耀,他們為自己的利益、地位、名譽、金錢打算,寶座上的心真是何等傷痛!以利沙說:基哈西你從哪裡來?基哈西說我沒有往哪裡去。以利沙說:『那人下車轉回迎你的時候我的心豈沒有去呢?』哦!弟兄姊妹,我們都要戰兢恐懼,主的心,主的眼一直在注意著我們。這是什麼時候?神的家這樣荒涼,神的兒女這樣痛苦,神的僕人們不好好的負生靈的責任,反而貪享安逸,爭名奪利,為著自己的前途、名望、家庭打算。以利沙說:『這豈是受銀子、衣裳、買橄欖園、葡萄園、牛羊、僕俾的時候呢?』說完這話,基哈西就從以利沙面前出去了,主的同在失去了,還能講道嗎?聖靈的膏油不在了還能作工嗎?他從以利沙面前出去了,這是何等嚴肅的事,你心裡所存的總有一天要顯明出來。當基哈西從以利沙面前出去的時候,他身上長滿了大麻風。我再說這是嚴肅的事,主憐憫我們! ── 史伯誠《雙倍的聖靈》 以色列的小女子(王下五1~14)(何衛中)
經文:列王紀下第五章1至14節
亞蘭王的元帥乃縵在他主人面前為尊為大,因耶和華曾藉他使亞蘭人得勝,他又是大能的勇士,只是長了大痳瘋。(王下5:1) 這位亞蘭元帥,位極人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十分威風,“只是長了大痳瘋”。就這句,使乃縵跌入人生痛苦的深淵裏,先前得來的地位,權勢,榮華富貴通通都化為烏有。他用盡所有方法,請盡全國的名醫都沒法把病治好。 亞蘭人先前從以色列擄來一個小女子,這小女子服事乃縵的妻子。可能她有美好的品格,甚獲主人的信任,她向主母建議主人去撒瑪利亞見一位先知,並說:“必能治好他的大痳瘋”。於是主母將這番話告訴乃縵,乃縵即刻進宮見王說:“以色列國的女子如此如此說”,而亞蘭王竟也相信這小女子所說,立即修書給以色列王。乃縵也十分鄭重其事,浩浩蕩蕩的帶着大班人馬並豐厚的禮物前往以色列國去。事情果然照着小女子的話成就了,乃縵的痲瘋得了醫治。 這個小女子為何這樣膽大的向主人作出如此肯定的建議?若果主人跑了那麼長遠的路程後卻沒有得醫治的話,後果便非同小可,可見她是有十足的把握才敢如此作: 1. 她大有信心,否則她哪敢冒此殺身之禍。 2. 她知道以利沙先知能夠醫好大痲瘋。長大痳瘋在當時是絕症,根本不能醫治。但她知道以利沙先知有此能力,可以醫治乃縵的疾病。 3. 她熟識自己本國的宗教情況。雖然她被擄去異邦,但她仍關心自己祖國情況,更知道有以利沙先知其人其事。 4. 她很勇敢。雖然她身為奴婢,但她敢於向主人獻計,不怕身分低微,並不自卑。 5. 她有寬恕的愛心。她雖然被擄為奴,但她沒有仇恨敵人,她忠於主人,是個有愛心又有同情心的小女子。 6. 她有良好的品德。她深得主人主母的信任,就證明她平日有良好的品德,才可以有如此的影響力。 7. 她沒有被記下名字。就算丫環婢女,都有其名字,春花秋月總有一個。但是聖經沒有寫下她的名,只說是一個小女子。這給我們一個安慰,雖然自己寂寂無聞,微不足道,地位低微,但只要活得像小女子般,有愛心,有見證,帶給人好處,帶給人福氣,心中充滿寬恕,神都會記念。 如果今日這個社會,人人都能效法這個以色列小女子的品德,則世界充滿和平友愛。巴不得這美好的寫照,成為我們信徒效法的榜樣。 乃縵蒙恩(王下五1~19)(陳終道)
經文:列王紀下五章1至19節
乃縵是亞蘭國的元帥。亞蘭就是現今的敘利亞,在當時是強國,又是以色列國的敵人。神不但願意施恩給以色列人,也願意施恩給亞蘭人;凡虛心尋求神的都可以蒙恩,乃縵就是一個好例子。 一.乃縵的尊榮
聖經說乃縵是國王所寵愛的,又是大能的勇士,耶和華曾藉着他叫亞蘭人得勝(王下5:1)。換句話說,乃縵受國王寵愛,不是憑奉承阿諛,而是憑真工夫,為國家盡忠,建立了功績。單看他決定要去以色列找先知時,國王立即為他寫信介紹(王下5:4-6),可見他在國家的地位多麼受重視。 二.乃縵的痛苦
乃縵雖然在亞蘭國有那麼尊榮的地位,卻患了大痳瘋(王下5:1)。就算現在科學這麼進步,大痳瘋還是可怕的疾病。這對乃縵實在是無法解脫的痛苦。許多人以為尊榮富足的人必定都是快樂的人,其實他們都有難以解除的痛苦。痛苦的根源是罪。人會奉承有權有勢的人,疾病痛苦卻不奉承人。乃縵的大能,他為國家所建立的功績,都不能救他脫離人生的疾病痛苦。 三.乃縵的尋求
我們頗有理由推想乃縵可能是個很驕傲的人,因他的成就和他的地位確有值得驕傲之處;神卻藉着細小的病菌使他不得不謙卑下來。他家裏有一個小使女,勸他去見以色列國的先知。一個大元帥怎會聽從小使女的話呢?但他卻聽了勸。他不是派使者去,而是親身前去,並且帶了許多金銀去。他確是有誠意尋求神的恩典。神的話應許說:“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太7:7) 四.乃縵的錯誤
乃縵雖然要尋求神的恩典,卻有幾個錯誤的觀念: 1. 他以為尋求神的恩典需要用許多金銀。聖經說他帶了銀子十他連得(王下5:5),這等於大約重七百餘磅的銀子(另一算法是約九百斤;啟16:21);金子六千舍客勒(即約三千安士)。這些金銀合起來按時價超過一百萬美金。豈知神的恩典不是金銀可以購買的;他所帶去的銀子金子,對他得救全無幫助(王下5:15-16)。因為神施恩給富貴的人和施恩給貧窮的人,完全一樣:錢多無助於得救,錢少無慮於蒙恩。 2. 他以為尋求神的恩典需借助國王的權勢。亞蘭國王寫了一封強詞奪理的信,要以色列王見信就要把乃縵的大痳瘋醫好(王下5:6)。實際上這封信毫無用處;因為以色列王自己也不知道有神的先知以利沙能醫治乃縵的病(王下5:7-8)。要得着神恩典不用借助權勢或人的名望,只要專誠倚靠神。 3. 他以為尋求神的恩典還可以帶着元帥的身分。乃縵到了先知以利沙那裏,滿以為以利沙會有禮貌地迎見他;豈知以利沙只打發使者出去,告訴他到約但河去沐浴七次,他就發怒而去(王下5:9-12)。他為甚麼會因此發怒?因為他的元帥身分還沒有放下。或許他自認為這樣遠道親身來訪,已經是很有禮的請求了。但神所要的不是帶着元帥身分的謙卑,而是完全的謙卑。 五.乃縵的蒙恩
乃縵雖然在尋求神的事上有錯誤,幸虧他有一樣可取:他是個肯聽勸的人。不但聽他家的小女子的勸告來找神的先知,也聽他僕人的勸告,遵從先知的吩咐。他僕人對他說:“先知若吩咐你作一件大事,你豈不作嗎?何況說你去沐浴而得潔淨呢?”(王下5:13)於是乃縵照先知的吩咐去約但河沐浴七次,果然得着完全的潔淨(王下5:14)。 其實並不是約但河的水有潔淨大痳瘋的功效,也不是“七次”的沐浴有奇效。先知只不過藉這方式,讓乃縵表現他謙卑的信心罷了。 許多人對於信賴主耶穌作救主就可以得救,有些覺得難以接受下來,正像乃縵初時對於到約但河沐浴七次的吩咐難以接受那樣。但神所要的正是這樣真純簡單的信心。 世人憑自己的智慧既不認識神,神就樂意用人所當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這就是神的智慧了。(林前1:21) 小女子的信心(王下五1~15)( 趙世光) 「經文:列王紀下五1~15」 今天是講亞蘭國的大元帥乃縵的大痲瘋怎樣得醫治。那時,亞蘭國常與以色列國戰爭,以色列國敗于亞蘭國手上,因此,以色列國日漸衰弱,亞蘭國的聲望卻一天天似一天。不但每一個國家都知道亞蘭國,就亞蘭國的大將軍乃縵,也為各國所認識。亞蘭王很看重乃縵,乃縵的地位當然很高,權柄當然也很大。不過,聖經裡說:「只是他長了大痲瘋」。真可惜,這真所謂「美中不足」。這大痲瘋,是古今人所害怕的病,因為這是不治之病。雖在報上常能看到有一種藥,可治大痲瘋,其實不能徹底醫治的。以前人長了大痲瘋,要離開家庭。像烏西雅王,他長了大痲瘋,他只好離開王宮,住在一間小房子裡,生活十分苦悶。大痲瘋有各種的蟲,像約伯所長的大痲瘋,是最厲害的一種。他身體如被蟲咬
:他的肉,日夜發熱。這樣的痛苦,人真擔當不起。雖然乃縵樣樣都好,但是他心中的痛苦,不能用舌頭表達出來。當時或現在,人長了大痲瘋,這人的盼望都完了。這人就成了活人中的死人。當亞蘭王寫信給以色列王說:「我打發臣僕乃縵,去見你
,你接到這信就要治好他的大痲瘋」。你想以色列王見到這信時會怎樣呢?請看列王紀下五章七節:『以色列王看了信,就撕裂衣服說:「我豈是神,能使人死,使人活呢」』?以色列王撕裂衣服,這是他表明失望中的怒氣。他說:「我豈能使死人變活人呢」?由此可知,要大痲瘋得醫治,難如叫死了的人復活。這病不是人所能醫治的病,所以,當時乃縵是十分的痛苦,不但他受痛苦,連他的太太也受痛苦。本來一家是很快樂的,房子又高大。又華麗;吃的是山珍海味,要甚麼就有甚麼,誰都尊敬他們。只是乃縵長了大痲瘋。我們很快樂,因為我們沒有長大痲瘋。我在三年前去探訪一位姊妹,她在醫院裡,她被醫生驗出她有大痲瘋。當我去探訪她的時候,她不但內心痛苦,並且她覺得十分的害怕,當時,乃縵家裡恐怕只有他倆夫婦,沒有兒女。事情常是奇怪的,世上有很多貧窮的人家,他們有許多兒女;有些富有的家庭,希望有兒女,卻是一個也沒有。乃縵的家庭裡,即使有三四十個兒女,吃飯也沒有問題
。希奇得很,他偏偏連一個都沒有。 在乃縵家中,有個小女子,或者她只有十歲或十一歲,她是以色列的小女子。他的名字,聖經沒記載,所以我你都不知。乃縵在王的面前,也沒有提她的名,因為她的地位很低。她是從以色列國被浮來的。乃縵為什麼叫這小女子服事他的妻子呢?聖經沒有記載,照我的推想,當乃縵把以色列人俘來時,乃縵就把這小女子帶到家裡。乃縵的眼光一定不會差的,在許多被浮的人中,雖然這小女子或許有可愛的地方,或許面貌較為討人歡喜。但無論如何,這小女子心裡有神。被浮的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乃縵看中了小女子,因為小女子有與眾不同的地方。乃縵愛他的妻子,就把小女子帶回家中,叫她服事他的太太。小女子到了乃縵家後怎樣,聖經沒有記載,但是至少這小女子覺得乃縵家裡充滿了憂愁。當吃飯的時候,小菜一盆盆的搬出來,她站在太太的旁邊,從來沒有看見他倆有快樂的樣子。她起初不明白,後來知道了,原來她的主人長了大痲瘋。只因她是被浮的小女子,所以沒有說話的機會。一天,他用要求的口吻對主母說:「巴不得我主人去見撒瑪利亞的先知,必能治好他的大痲瘋」。她說:「巴不得」,這似乎是她的要求,她說:「撒瑪利亞有先知,先知能醫治主人的痲瘋」。並且肯定地說:「必能治好主人的大痲瘋」。這句話不容易說,如果旁邊有人,一定要嚇她說:「你講話要留心點
,不要亂說,如果主人去了,不得醫治,你的性命恐怕要沒有了」。但是,小女子沒有想到這一方面 ,她說:「必能」。在這裡 ,可以看見 ,小女子的信心感動了神。乃縵大痲瘋得醫治,我告訴各位,是因這小女子的信心。乃縵得醫治,是個神跡,因為這病不是人所能治癒,惟有神才能醫治他。我們的肉體雖然沒有長大痲瘋,但是,大痲瘋有兩種:一種就是肉體的大痲瘋,一種是屬靈的大痲瘋。什麼叫做屬靈的大痲瘋,就是我們所犯的罪。我們屬靈的大痲瘋能玷污我們的心靈;我們自己不能
除掉的那些罪,如同大痲瘋不能醫治一樣。但是,「在人不能,在神凡事皆能」。今天我不能詳細解釋,請各位原諒我簡單地告訴說說:主耶穌的寶血,能潔淨我們內心的罪惡。 乃縵大將軍有他的特長,他的特長是什麼呢?就是他肯聽下人真實有理的話。他沒有因下面的人地位低,就不聽他們合理的話。他大痲瘋之得醫治,都是因為他肯聽
兩位手下人的話。第一個就是以色列的小女子,他相信小女子的話,就來到王的面前,告訴王 ,王准他去。 於是他來到撒瑪利亞見以色列的王,以色列王見到信後,撕破衣服,表示不能。先知以利沙知道了,就打發僕去告訴以色列王說:「叫乃縵到我這裡來」。以色列王聽到後,似乎重擔脫落,乃縵
聽到先知以利沙叫他去,他覺得似乎有點希望,於是開始到以利沙家裡去。強國的大元帥,大駕光臨撒瑪利亞,全城的人恐怕都很驚奇。我推想他們一定遠遠地跟住乃縵,不敢走近,恐怕被他浮去;因為已有許多人被浮去做奴僕了。忽然看見乃縵從王宮騎馬出來,他們不知道他還要到什麼地方去,就遠遠的跟住乃縵。於是乃縵在先知的屋前下馬,立即有人進去報告以利沙說:「乃縵將軍來了」。先知以利沙打發一個僕出去對乃縵說:「你去在約但河中沐浴七次,你的肉就必復原,而得潔淨
」。乃縵等在外面很長,心裡有點不快樂,見到僕人出來 ,還當是先知,就恭恭如也。僕人知道他弄錯了,就對乃縵說:「主人吩咐我對你說:『你去在約但河中沐浴七回,你的肉就必復原,而得潔淨』。乃縵聽了以後,大發其怒,他以為以利沙一定出來迎接,為我禱告。到王宮時,以色列王親自出來迎接,現在,這位先知更當恭敬迎接了。誰知結果只出來了一個僕人,請看
列王紀下五章十一節:『乃縵卻發怒走了說:我想他必定出來見我,站著求告耶和華他神的名,在患處以上搖手,治好這大痲瘋』。這是他的想法,現在他聽了僕人對他所說的話,心裡很氣,自己不出來見我,不為我禱告,你怕摸我,你的手在我患處之上搖也不搖,要我到約但河中去沐浴七次,難道我們亞蘭國沒有河嗎?我們亞蘭國的河比約但河大得多,我難道不能在本國的河中去沐浴嗎?當時他越想越氣,面紅耳赤。他在大怒中預備回家。他手下有個僕人,是忠於乃縵的。那僕人見乃縵在怒中要回去,他就對主人說了幾句智慧話,請看五章十三節:「他的僕人進前來對他說:「我父阿,先知若吩咐你作一件大事,你豈不作麼,何況說你去沐浴,而得潔淨呢」。僕人說:「我父阿」,不是說「我主阿」。可知乃縵是怎樣對待他手下的人,乃縵對待手下人如同自己的兒女,所以他手下的人都忠於他。那位僕人不但忠於乃縵,並且也愛乃縵,他知道,如果主人回去,就失了得醫治的機會,他不能不說。他說:「父阿,如果先知吩咐你一件大事,你豈不作麼?何況說你去沐浴,而得潔淨呢
」?有的病,要開刀。洗澡不是開刀,只是跳下去,爬上來,如此七次,多麼的容易;尤其香港人,對於在水裡跳下,爬上,更有經驗,不要說七次,就是七十次,也沒問題。這易事如果不去做,僕人說:「若先知吩咐你去作一件大事,一件更難的事,你豈不作麼?於是乃縵第二次聽了僕人的話,就到約但河去沐浴。遠遠跟住的以色列人,看見乃縵將軍到約但河畔沐浴,以為他來游泳,更加覺得希奇。乃縵第一次下水,浸在水裡
,慢慢的站起來,爬上岸來,旁邊僕人在數著說:「第一次」。他再下去,僕人數著「第二次」。乃縵這樣做,弄得自己也莫名其妙,不知到底在作什麼。起初他從水裡出來看看身體仍舊和以前一樣,不見得好一點。到了第六次,依舊還沒有好。乃縵心裡不知道覺得怎樣,於是第七次下水,把身體完全浸在水裡,當漸漸起來的時候,奇妙的事就發生了!乃縵身上的皮膚,一部一部發白而潔淨了。各位不要誤會,以為約但河裡的水能治大痲瘋,如果能的話,現在約但河還在,那末可以在約但河的旁邊,開一所大痲瘋醫院,世界上所有長大痲瘋的人,都到約但河裡去沐浴七次,就立刻皮膚復原。沒有這回事,並非約但河裡的水能醫治乃縵的大痲瘋,乃是神的話醫治了他的。神藉著先知吩咐乃縵到約但河裡去沐浴,如果沒有神的吩咐,就是沐浴七十次,都不會得醫治的。為什麼要沐浴七次呢
,「七」字在聖經中是個完全的數目;神不但叫乃縵順服,並且要叫乃縵完全的順服。你來聽道,我們傳道人是傳神的話,如果你聽了以後,覺得這篇資訊如同對你講的,並且感動了你,那你是
有福的。你要接受,只怕你聽了道後,不覺得什麼,好像神的話不能進到你的內心。假如你聽道的時候,心沒有在聽,你沒有心思聽道, 神的話怎麼能進你的心呢,並且你還不信,你不信聽道有什麼用呢?所以,如果你聽道已經有三個月或半年,你還沒有接受,沒有相信,今天願神的話感動你。神的話如同水,也能照樣洗淨你心裡的罪惡。乃縵第七次起來,他的皮膚改變了,大痲瘋便得了醫治。他心裡十二萬分的快樂,就再去見先知以利沙。這時先知以利沙站在門口,乃縵見到了以利沙,十分尊敬以利沙,沒有因以利沙禿頭難看而輕看他。第一次如果以利沙出來迎見乃縵,乃縵一定要輕看以利沙的。這樣難看的人,又是禿頭,就是先知了麼?人總是看人的外貌,現在乃縵內心尊敬神,來見先知以利沙,以利沙的衣服雖然很清潔,沒有破,但是是布的,不是綢的。於是乃縵把帶來的禮物,送給以利沙。以利沙絕對不受。乃縵說:「不必客氣,只一點點,如果不夠,我回國後再送來,收下吧」!乃縵再三求先知收下他的禮物。以利沙卻不受,為何他不接受呢?因為以利沙不敢偷神的榮耀,他願榮耀完全歸給神。他知道做先知的時間長得很,不是現在,將來的日子長得很。可惜先知的僕人,在旁邊動了貪心,以利沙的心一點沒有動,僕人在旁邊卻動了貪財的心。僕人心裡想:可惜我不是主人,如果我是主人,這是發財的機會,可以向乃縵要求更多的金銀。比方衣裳只送來十套,我要他五百套;金子本來只送六千舍客勒,我要他六萬舍客勒,銀子本來只有十他連得,要他一千他連得。如果現在他帶不夠,回國後叫他送來,那豈不是個發財的良機麼!以利沙沒有如此想,他再三的拒絕,因為他知道,現在不是發財的時候。他對貪財的僕人如此說:「那人下車轉回迎你的時候,我的心豈沒有去呢。這豈是受銀子、衣裳、買橄欖園、葡萄園、牛羊、僕婢的時候呢」?(王下五26)以利沙知道現在是事奉神的時候,不是受銀子、衣裳、買橄欖園、葡萄園、牛羊、婢僕的時候。——趙世光《聖經寶藏(卷四)》 乃縵(王下五1~5)( 趙世光) 「經文:列王紀下五1~5」 「先知以利沙的時候,以色列中有許多長大痲瘋的,但內中除了敘利亞國的乃縵,沒有一個得潔淨的」(路四27)。 主內的弟兄姊妹們,你總懂得凡是有罪孽的人,斷乎不能進天堂,所以我們各人的罪孽,應該解決洗淨。解決洗淨的方法無他,就是信主耶穌,主的寶血能潔淨你的罪孽。我相信你會承認,如果自己有罪,你要受到許多無形的苦痛。無論心理上、生理上、家庭間、社會上、甚至精神上,都是痛苦萬分,坐立不安的。但是你不必失望悲傷,因為只要你肯謙卑地信主
,你的罪孽立刻就可得著赦免了。你想,神因為愛世人,甚至犧牲自己唯一的獨生子,為世人擔當十字架的苦楚。這樣,世人的罪孽,方能洗淨赦免。等我們的罪過洗淨以後,才能進那神為我們預備的天國,而且過那聖潔豐富的生活。讚美主!願主的寶血潔淨我們的罪孽。 如今請看列王紀下五章一節。亞蘭國王有一個元帥,名叫乃縵,他是一個英明果敢,勇敢膽壯的大元帥,所以很得亞蘭國王的寵愛。他屢戰屢勝,真可稱得英雄豪傑,氣蓋三軍。乃縵不是以色列人,那末為何聖經上要記載他的事蹟呢?「得勝在於耶和華」,原來神藉乃縵,使亞蘭國每戰必勝。也許你會接問道:為何神要使乃縵打勝仗,而反使以色列人敗退呢?告訴你,以色列人不肯敬拜神,因此神特地給他們一些教訓與刑罰。如果他們虔敬地完全順服神,當然可以免去這些不必有的刑罰。各位,神把我們揀選出來,歸於主的名下,使我們可以從神那邊得到豐富的恩典,我們豈不更應該敬畏順服神嗎,你若不留心,一定要受到主的責打的。因為主曾親自說過:「凡我所愛的,我要責備管教他」。讓我們各自檢察,隨時戒備,免得令神擔憂受神之責。 乃縵因為屢次戰勝,無疑地他的地位日高一日,而且他在王面前為尊為大。你可以想像他心中該是多麼的高興歡喜呀!他是亞蘭王的寵臣,是全國人民的大元帥,照理,他可以無掛無慮,享用不盡。可是,美中不足,他患了大痲瘋,本來他是住著高樓大廈,吃著山珍海味,玩著珠鑚寶石,有權有勢。只因他有大痲瘋的緣故,那些人以為享受不盡的福分,對於乃縵,卻是多餘的。諸位,大痲瘋是一種不能治的惡疾,十分可怕。當乃縵寫信到以色列王那邊去求醫時,以色列王又忿怒,又害怕。因為他以為要他去治療大痲瘋,無異是叫死人復活。大痲瘋多麼難治
,無怪乃縵心中要悲切了。各位,每逢我們論到大痲瘋時,就預表一個人的罪孽。人雖然有地位、有名望、都是徒然,他已是一個沒有盼望的人了。從前生大痲瘋的人,是不能混入人羣的,一方面別人不喜愛不歡迎,另一方面怕會傳染,於是就被人們認為不潔淨的人了。各位,靈性的大痲瘋是我們裡面的罪孽,你有大痲瘋,勢必不能進天堂,請趕快信主讓主解決你的罪孽。 乃縵生了大痲瘋以後,不單精神上肉體上受苦楚,甚至連家庭間也沒有樂趣了。當他威儀顯赫地進入家中時,他不能得到妻子體貼的服侍,因為妻子不敢接近他。多麼可憐呀!實在講起來不是妻子不肯接近他,而是不敢接近他,怕會傳染。諸位,罪孽也有傳染性,你要留意呀!乃縵因為大痲瘋心中很悲傷,可是今日有許多人卻毫不為自己的罪孽憂傷悶鬱,乃縵因為知道痛苦,以致末後他終於被醫治了。願我們到神面前來,由主的寶血洗淨醫治我們靈性的大痲瘋。 乃縵不單是為著痲瘋而憂愁,他甚至以為絕望。在絕望中,他得到了一個大救星,那就是以前他所擄來的一個小女孩,這小女孩日夜服侍他的妻子,相處日久,漸漸便十分明瞭諒解她主人的苦悶。小女孩的信心很好,她深信撒瑪利亞的先知必能治癒主人的疾病,因此,她希望,並請求主人去求治。諸位,老實說,以色列王的信心倒不及一個年幼的小女子。以色列王還不知道自己國內有先知。小女孩說:只要主人去,神就肯醫治他。各位,憑著信心才能與神發生關係,得神賜下的洪恩。有信心萬事都能成功。神會在你身上行神跡,你千萬不要限制神的力量,因為在人以為艱難事,在神卻是極簡單容易的。我們的神是無所不能的神,無論你痛苦,貧窮,缺乏,只須你憑信心祈求,你必能見到神的榮耀與神跡。 諸位,讓我提醒你一句。雖然你的信心不足,如果你的朋友或鄰人有充足的信心,神也會藉著他的信心來扶助你的。有時嬰孩沒有信心,但是父母有卓越的信心,神照樣會愛護保守你照顧這嬰孩。乃縵的蒙神醫治,就是由於小女孩的信心。各位,也許你有難處,如果你的信心不充足,那末讓有信心的人代你求告神,漸次你必能見神的大榮耀。 現在回過來看乃縵以後怎麼樣,乃縵因為素來有權勢、有名利、未免要驕傲自大。當他到以色列國去以後,先知以利沙並不親自出來恭候迎接,卻打發使者出來傳話。他叫乃縵到約但河去洗七次澡。乃縵在這情形之下,真是氣憤極了。先知非但不曾親自迎接他,竟叫一個僕人出來同他講話,而且所講的治療法荒誕異常。他想:平時連亞蘭王都會趨奉他,何況現在是征服國的老百姓呢!他們更當低頭侍立,惟命是從了。不料先知並不理會恭敬他,他那股橫溢的驕氣,簡直無處可泄了。諸位弟兄姊妹!你有眼睛發覺別人的缺陷,卻不會自己省察一下。每人都有缺點,有時妒忌,有時貪心,有時懶惰,有時驕傲。盼望我們每人都檢查自己,改惡為善,改劣為優。但話又得說回來了,雖說乃縵有缺點,他也有優點。我們今論乃縵的優點如下: (1)乃縵縱然驕氣橫溢,目中無人,他卻聽從採納了小使女的忠告,謙卑地到以色列國去找尋先知。乃縵沒有小使女的大信心,但是終於因著他聽從而蒙神的醫治。 (2)乃縵聽從僕人的話去洗澡七次,於是見到神在他身上行的奇跡。 各位,有時我們也該採納小使女或下人的意見。很多的人個性固執、頑梗、不肯聽取僕人的說話。盼望我們也肯相信採納別人的忠言。 這裡我不能忘懷提醒諸位的,本來以色列國中有許多人患大痲瘋,但是沒有一個人得到治癒,單單乃縵能夠痊癒,這是什麼原因?就是因為乃縵有信心。弟兄姊妹,信與得到有極大的關係,每件事的成就,都要憑著信心去獲取。信心好像是屬靈的手,以取得神賜給我們的寵物。為何你苦痛時得不到神的恩賜?這是為著你缺少信心。現在我送你一句話,希望你當作座右銘:「在信的人,萬事都能」。 以利沙叫乃縵到約但河那裡去沐浴七次,使乃縵不禁勃然大怒。他想:我自己本國有亞罷拿法珥法河,比約但河大上幾倍,為什麼偏偏要在你以色列的約但河中洗澡呢,我想諸位都很
聰敏,當然並非約但河的水能治痲瘋,原因是神藉著河水治療了他。記得主曾用地上的泥土治癒瞎眼的人;如果人不明白,竟誤以為泥土可治瞎眼,這樣反要弄巧成拙,鬧出大笑話嗎?可見最重要的是以信心順服神的吩咐,同時須有智慧,聽從神的旨意。以利沙叫乃縵往約但河洗澡,是神的吩咐。如果不是神的吩咐,我們千萬不可輕於嘗試。記得有一人代人禱告,那人竟自憑己見叫病人吞一顆橄欖,結果害他一死。所以信心亦有適當的範圍,行事說話都該合乎神的旨意,如果越過範圍,難免要闖大禍,以致使無可挽救。讚美主
,憑著信心,可以深埋我們的疑惑心。神吩咐乃縵到約但河去洗七次澡,乃縵順服了神的意思,果真洗了七次。各位,七的數目對於神是稱為完全數。你該注意,如果乃縵不順服神,他的大痲瘋休想痊癒。請看14節,乃縵的肉復原後,皮膚好像小孩子似的光滑。讚美主,乃縵返老為童,一變而為年輕英俊的人,這樣的快活真是超過了他心裡所期望的。乃縵快活興奮過望,他立刻向以利沙說道:「如今我知道除了以色列之外
,普天下沒有神。現在求你收點僕人的禮物」。用人的眼光來看以為這是很好的謝禮,也是一個發財的機會了。感謝主,以利沙並不像巴蘭一樣的貪財,以利沙指著神起誓必不受,因為他要把全部榮耀歸給父神。好呀,以利沙才是神真正的僕人。所以我盼望願意為主工作的青年人,千萬不要貪財,這樣才能蒙神的重用。 乃縵經神醫治以後,他還做了兩件事,值得我們留心一下的:(1)乃縵要求以利沙給他兩騾子馱的泥土帶回去,而且從今以後要獻祭給耶和華。(2)他向耶和華認罪。願我們在神前謙卑,相信順服,這樣必得著神完全的醫治。——趙世光《聖經寶藏(卷四)》 乃縵的悔改和遭罰的僕人(王下五15~27)( 趙世光) 「經文:列王紀下五15~27」 乃縵的大痲瘋怎樣得醫治,我想讀者都知道。乃縵大痲瘋得醫治後,心裡特別快樂。他再來到以利沙住的地方。為了表示感激,他拿了許多禮物送給以利沙。但是神的僕人先知以利沙,再三拒絕不受。以利沙沒有貪財之心。同時,以利沙不接受之緣故乃因他願將榮耀完全歸給神。乃縵大痲瘋得醫治,並非是以利沙的功勞,乃是神的話潔淨了他的大痲瘋。以利沙只不過是個器皿;是個傳話的人。神藉著以利沙吩咐乃縵到約但河中去沐浴七次。以利沙的目的,不是叫乃縵紀念他自己,乃是叫乃縵紀念醫治他大痲瘋的神。有一件事各位要注意,神醫治人疾病的目的,不是單希望他肉體上的病得痊癒,如果單單醫治人肉體上的疾病,那太可惜了。耶穌在世上時,他醫治了許多的病人;耶穌有一次曾叫一個生來瞎眼的人能看見,更深的意思是:耶穌也能叫屬靈眼睛瞎了的人能重得看見。耶穌叫瘸腿的能走路,耶穌也能叫人走屬靈的天路。耶穌叫死人復活,耶穌也能叫人裡面死的靈復活過來。主的話是我們靈性上的生命糧。我們相信耶穌,不但得救,而且我們的內心得著滿足。乃縵曾患過的大痲瘋,醫學上到現在無法醫治,可見大痲瘋要得醫治是很難的。但是屬靈的大痲瘋
,比肉體的大痲瘋更難醫治。怎樣算醫治屬靈的大痲瘋呢?我們內心所留下的罪,就是我們屬靈的大痲瘋。乃縵把禮物送給以利沙,以利沙不接受,更叫乃縵受了感動,並且更尊敬先知了。因此他要求以利沙一件事。對於他的要求,我們不能怪他,因為他是剛剛相信,對屬靈的事並不明白。他以為約但河中的水,既能醫治他的大痲瘋,那麼
,撒瑪利亞的泥土,一定比亞蘭國的泥土好。他要求先知賜給他兩騾馱的土,預備帶回去作祭壇敬拜耶和華。乃縵的心靈幼稚,他以為全靠約但河裡的水醫治好他的大痲瘋。新約裡也有同樣的事:在約翰福音第九章裡,耶穌把口吐的唾沫與泥,抹在生來便是瞎子的人的眼睛上,然後叫他到西羅亞池子去洗一洗。瞎子洗後,眼睛就明亮了。事實上並非耶穌的口水和泥是眼藥;泥土算得什麼。約但河裡的水亦算得什麼?要緊的是人的相信與順服。水和泥土都算不得什麼。重要的是有神的吩咐與主的吩咐。只怕神的吩咐不對你而發,你感覺到神的話是對別人講的,那末,你便沒有福。受感動雖然好,但是你必須相信順服。乃縵若不順服,不去沐浴七次,他不會得到醫治的。神的吩咐和人的順服,與神的說話和人的相信,合起來可以產生神跡。請問神在你身上有沒有神跡?以利沙的神,也是我們的神,祂是永不改變的。乃縵誤會了,但是他的存心是不錯的。他從今以後,更敬拜治好他的大痲瘋的神。不過,立定心志敬拜真神,不可隨隨便便。內心應先完全歸向神。怎麼才可表明人的心轉向神呢?那就是悔改。請看列王紀下五18:「惟有一件事 ,願耶和華饒恕你僕人 。我主人進臨門廟叩拜的時候,我用手攙他在臨門廟,我也屈身;我在臨門廟屈身的這事,願耶和華饒恕我」。在這一節聖經中
,乃縵兩次說:「願耶和華饒恕我」。他犯了什麼罪呢?就是當亞蘭王到廟裡去的時候,因為他是大將軍,所以隨王屈身拜偶像。你看奇怪不奇怪!以利沙又沒有說一句話,以利沙並沒有對他說:「你要敬拜真神,不可拜偶像」。乃縵自己便明白過來
。這是神的手,是神親手所作的。現在你的心為何不肯歸向神呢?神也能醫治你屬靈的大痲瘋。乃縵雙重蒙福;他不但肉體的大痲瘋得潔淨,內心的罪也得赦免。你若願悔改,神豈不肯赦免你麼?神願萬人得救,不願一人沉淪。你認罪悔改神必赦免你。悔改表示你的心歸向神
。我們本來是違背了神,我們的心也是遠離神的;若你肯徹底悔改,你再也不會違背神,你的心就歸向神了。各位請你想一想,乃縵到撒瑪利亞來的心境,異回家的心境會怎樣呢?可以說完全兩樣。當乃縵回去的時候,不但大痲瘋得醫治,使他更快樂的,是他內心的罪,神已經完全赦免了。他內心的快樂與平安,我的口真形容不出。或者在座各位有初來聽道時,心裡不快樂,內心不平安的,我告訴你,只要你的心歸向神,我擔保你的心裡必快樂平安,一個得救的人。神要日日看顧,還要為他預備一切的。 那時,乃縵快樂地回家。我下面所講的,聖經並沒有記載,但乃是頂可能的。乃縵從約但河中沐浴七次,後來他的皮膚怎樣呢?請看列王紀下五章十四節:「於是乃縵下去
,照著神人的話。在約但河裡沐浴七回,他的肉 復原,好像小孩子的肉,他就潔淨了」。如今他的皮膚復原像小孩子的肉,他的皮膚本來是怎樣的呢?請看二十七節:「因此乃縵的大痲瘋必沾染你,和你的後裔,直到永遠
。基哈西從以利沙面前退出去,就長了大痲瘋,像雪那樣白」。基哈西長的大痲瘋,是乃縵原來的樣子。以前他混身白似一片片的雪。我推想乃縵得了這一大痲瘋,心裡一定十分憂愁
,並且一定也害怕得很。任何人看見他一定都很怕。他現在完全復原,心裡十分快樂地回家去。當時交通不方便,總要二三天方可到家裡。但他急急 的想回去,因為他知道他妻子等待著他。妻子在家裡也在想,不知我丈夫的大痲瘋能否得潔淨?因為乃縵是大將軍,他未到前,一定先有人去報告。首先,他先到王那裡去,王看見了,心裡也很快樂。其後,乃縵一定急急返家。報告的人去報告乃縵太太說:「大元帥已經回來了」。乃縵太太問:「元帥的大痲瘋怎樣」?報告人說:「完全好了」。妻子聽了,心裡真有說不出的快樂,希望早點能見到丈夫。她等得不耐煩,就到門口去等。大元帥的太太,很少在門口等候人,接待人的。這次她特別興奮,一會兒,人馬的雜雜訊,已傳到太太的耳朵裡。瞬息之間,人馬已到,太太很留意地看看丈夫到底怎樣。於是乃縵下馬,看見太太站在門口,好像在找人似的東張西望。乃縵趕快的走到太太面前。他們相見的方式和禮節,我不知道,大家都不知道,所以我不敢亂講。當然我也不知乃縵怎樣稱呼他的太太。乃縵可能如此說:「太太!你等了好久罷」。太太說:「你是誰?豈敢亂說」。乃縵說:「我是你的丈夫」。太太說:「不要胡說,我丈夫五十多歲,你只有二十多歲,豈是我丈夫?」乃縵說:「我們站在門口講不方便,我們進到裡面,讓我詳詳細細的告訴你」。神的大能,不但醫治了他的大痲瘋,並且叫他的肉,變成小孩子的肉。我說二十多歲還不對,應該說十多歲。太太看見一個十多歲的孩子,自認是她的丈夫,真使她不能相信。我們的神,祂的恩典不是一點點,祂的恩典乃是豐富的。祂賜給我們的不是我們所求所想的,乃是超乎我們所想所求的。乃縵心裡覺得無限的平安與快樂,他的妻子豈不是也是同樣的感覺嗎?各位,你不要等待,快快求告祂,祂賜給你的,是超乎你所求所想的,祂不但使你內心快樂,並且使你滿足有餘。 還有一部份教訓,我們要思想一下:就是以利沙的僕人基哈西的遭遇,他本是代替以利沙出去對乃縵說話的僕人,現在乃縵回來要將金子銀子衣裳送給以利沙。他在旁邊一面聽一面看。同時他心裡想,如果乃縵先生送給兩套衣裳,我至少有一套;如果他將金銀送給先生,我至少應得一份。因為我在這事上有份的。想不到以利沙完全拒絕不要。那並非說以利沙有許多錢,他再不需要錢。怎麼見得呢?請看列王紀下六章一節:「先知門徒對以利沙說:看哪!我們同你所住的地方過於窄小」。這裡不是告訴我們,他住的房子是窄小的。如果他有錢,不是可以住大房子了嗎!以利沙並不貪心,基哈西卻動了貪財之念。他覺得奇怪,為何先生不接受?可以發財都不發財!他看見乃縵走了,他覺得失去了發財機會。他內心動了貪念,在行為上就做出來。他心裡起了貪念,並且他還能引用宗教的語氣說話思想。請看列王紀下五章廿節:「神人以利沙的僕人基哈西心裡說:我主人不願從這亞蘭人乃縵手裡受他帶來的禮物,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我必跑去追上他,向他要些」。你看,他到神面前,對神說:「先生不要,我要;現在我要去,求你幫助,讓我得著禮物」。他起了貪心,已經是不對了,還要向神起誓,你想可笑不可笑!現在也有人如此,雖然現在不慣起誓,但可以禱告。我不知道香港的馬票幾時開獎,我想必定有些基督徒買了馬票,在自己房間裡求告神說:「神哪,求你可憐我,讓我得著頭獎」。有些基督徒,在未叉麻雀前,禱告神,求神幫助他把三人的錢都拿到自己口袋裡來。各位請想一想,這樣應該不應該?基哈西的行為,就是如此。你們想神不會幫助起貪心的人?乃縵見後面有人追上來,就下馬問那人說:「平安麼」?那人說:「平安」。於是他開始說謊話,他說:「主人打發我來,有兩個少年人是先知門徒,從以法蓮山地來,請你賜他們一他連得銀子,兩套衣服」。乃縵求之不得,既然先知現在要,就立刻給先知的僕人,二他連得銀子,兩套衣服,並且叫僕人替他抬回去。到家後,基哈西吩咐僕人回去,把銀子與衣服放在自己的房裡,心裡覺得運氣特別好。於是,安安靜靜的仍舊回到以利沙後面,照樣服事以利沙。不料,以利沙問他說:「你從那裡來」?基哈西回答說:「我沒有往那裡」。以利沙就警告基哈西說:「那人下車轉回迎你的時候,我的心豈沒有去呢?這豈是受銀子、衣裳、買橄欖園、葡萄園、牛羊、僕婢的時候呢」?以利沙意思說:「現在是什麼時候」?有些人從外埠來到香港,他們似乎要永遠的住下去。要曉得你住在香港不過是寄居的生活。我們作基督徒的,在這世界上是過著客旅的生活,寄居的生活;我們的家,不是在這世界。我們的家在那裡呢?耶穌親口對門徒說:「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
,我在那裡,叫你們也在那裡」。這是多麼寶貴的應許,世界不是我們永遠的家。耶穌說:「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現在曾否預備好?已經預備好了。預備好了怎樣呢?祂還要再來接我們。這就是我們榮耀的盼望。主應許我們說:「我在那裡,叫你們也在那裡」。我們不但去,還要與基督同住。以後我們就永遠永遠不再分離了。這世界本來是暫時的,我們是過著寄居客旅的生活。因此,以利沙說:「現在豈是受銀子、衣裳、買橄欖園、葡萄園、牛羊、僕婢的時候呢」?所以,我們不要再貪愛世上的一切,也不要有貪心。「貪財是萬惡之根」。在這個小島上罪惡一天比一天大。怎樣會如此呢?那就是因為有一班人,貪愛錢財,不顧道德廉恥,把罪惡蔓延開來
。我相信基哈西平時一定也聽主人所講的道,並聽主人的教訓,但卻不知他把所聽過的道與教訓放在那裡?現在也有一班人,一面聽道,一面去犯罪,一面盼望得到主所應許的,一面卻貪愛世界。基哈西貪財,結果,乃縵的大痲瘋傳染了給他和他的後裔。聖經裡
的教訓,叫我們除去貪心。你有貪心,你未必能得到所求的。如果得到了,你也未必能享受。基哈西本來想:「等先生不在,我要穿穿那件得來的新衣服。不料,他從以利沙面前退出後,立刻長了大痲瘋。我想他一定還沒有機會穿那兩套新的衣裳。我們今天在基哈西身上得一個警告。我們不該得的錢財,不要起貪心。要緊的,讓神來看顧我們,賜福與我們,為我們預備一切。各位能記住今天的資訊,並且能實行,那就有福了。——趙世光《聖經寶藏(卷四)》 于本書3章1節至4章7節,有兩件神跡,皆是預表靈恩:一即挖溝流水;一即空瓶倒油。這兩件神跡所表明的,於我們求得靈恩大有教訓,歷來教會中奮興家,每常借用為求靈恩的講題。願主的靈引導我們,也可以從其中得到屬靈的教訓。 當日耶穌在世時,所行神跡,多是行在以色列的子民身上;但也有時候把桌子上掉下的碎渣兒給外邦人(太15:27)。代表耶穌的先知以利沙,此次使乃縵得潔淨,正是表明對於外邦人所施的救恩。在以色列中沒有一個得潔淨的,只有外邦的乃縵得潔淨了(路4:27)。聖經常是用麻風病表明人的罪,所以本章所載乃縵患麻風得潔淨,與基哈西未患麻風被染麻風病的經過,確與我們靈道中,有最深的教訓。 從列王紀下看政治的興衰(五章)(劉銳光) 列王記下五章 外邦人知耶和華是神 二.基哈西得淋瘋
(v.20-27) 信心加上謙卑(王下五1~27) (臺北靈糧堂) 一、亞蘭王的元帥乃縵患大痲瘋,無法醫好,一個被擄作使女的以色列小女子說:「…巴不得我主人去見撒瑪利亞的先知,必能治好他的大痲瘋。」(3節)神使用小人物對人說話。以後先知以利沙打發使者對乃縵說,叫他在約旦河中沐浴七次,大痲瘋必得潔淨;乃縵驕傲發怒走了,他的僕人說「我父啊,先知若吩咐你做一件事,你豈不做麼?何況說你去沐浴而得潔淨呢?」(13節)乃縵照先知所說,在約旦河沐浴七回,病真的得到醫治。神又使用小人物對人說話。基督徒要俯就卑微的人,神常借著他們對你說話;也要注意微小的事,神常借著它們引導你走當走的路。 二、乃縵得醫治後,要送先知厚禮,先知拒收,與巴蘭不一樣(參彼後二15)。「…你們白白地得來,也要白白地舍去。」(太十8) 三、乃縵得神醫治,立刻就想到自己的罪:「惟有一件事,願耶和華饒恕你僕人:我主人進臨門廟叩拜的時候,我用手攙他在臨門廟,我也屈身…」(18節)人如遇見了神,神就是光,人立刻在神光照下看見了自己的罪,如彼得(路五8)、如撒該(路十九8)。 四、先知的僕人基哈西貪心,追上乃縵要禮物,藏在屋,自以為無人知道。先知將他暗中犯的罪揭露出來,「那人下車轉回迎你的時候,我的心豈沒有去呢…」(26節)屬靈的人能看透萬事,卻沒有一人能看透了他。 五、「…這豈是受銀子、衣裳、買橄欖園、葡萄園、牛羊僕婢的時候呢?」(26節)方今末世,豈不更不是求名求利、出風頭得榮耀、放縱情欲、貪愛錢財、貪食醉酒的時候呢! 默想 我是否看重冒煙的火把頭(賽七4),看輕西羅亞緩流的水(賽八6)? 回應 求主使我有信心,加上謙卑及忍耐的心。 乃縵與基哈西(王下五1~27) (臺北靈糧堂) 以利沙的神跡不但在以色列廣為傳頌,也傳到外邦。本章記載一位元外邦的元帥如何因順服而蒙醫治,而一位先知的助手,卻因為貪婪而失去祝福。 一、被擄的小女子 亞蘭世代與以色列為敵,他們中間的「元帥乃縵」更是屢次得勝,為亞蘭王所看重。只是他「長了大痲瘋」,這是很痛苦的經驗,在當時也是很羞恥的事。然而神調度萬有,一個由以色列「擄來的了一個小女子」,服事乃縵的妻,卻能見證先知以利沙的能力。於是乃縵請求亞蘭王讓他去求醫治。亞蘭王不但同意,還「達信于以色列王」,請求協助。於是乃縵帶銀子十他連得,金子六千舍客勒,衣裳十套,前往以色列。以色列王卻好像遭了大難一樣不知所措,直到以利沙差人去說「你為甚麼撕了衣服呢?可使那人到我這裡來,他就知道以色列中有先知了。」 二、乃縵大痲瘋得醫治 於是乃縵來到以利沙的家,以利沙卻吩咐使者去說「你去在約旦河中沐浴七回,你的肉就必復原,而得潔淨。」乃縵因此而發怒,因為這與他想的不同,他也說「大馬士革的河…豈不比以色列的一切水更好嗎?」幸好他的僕人勸他接受。於是乃縵去到約旦河裡沐浴七回「他的肉復原,好像小孩子的肉,他就潔淨了。」因此他說「除了以色列之外,普天下沒有神。」乃縵向以利沙求了兩騾子馱的土,他決定單單敬拜耶和華。只是他陪同亞蘭王進入臨門廟叩拜的時候,他必須用手攙他,因而屈身。以利沙應允他「平平安安地回去!」 三、基哈西的痲瘋 只是以利沙不肯收乃縵禮物一事,他的僕人「基哈西」心裡不能接受,因此瞞著以利沙跑去向乃縵要了「二他連得銀子,兩套衣裳」,單單就因為這麼微薄的東西,基哈西出賣了自己。以利沙完全知道此事,於是他說「乃縵的大痲瘋必沾染你和你的後裔」,從此基哈西就長了大痲瘋。有些學者認為基哈西在以利沙面前,猶如以利沙當年在以利亞的面前,服事自己的師傅,但是基哈西的眼光何等短淺,否則他是否也有機會起來服事主? 默想 我是否無論得時不得時都能為主作見證,讓外邦人認識我們的主?我是否能將自己分別為聖,不貪戀不屬自己的東西,免得失去祝福? 回應 親愛的主:以掃輕看長子名份,基哈西因貪欲失去祝福,求主保守我們的心,不因貪戀世俗失去潔淨蒙福的地位。阿們! 要知道所信的是誰(5章1至27節) (香港讀經會) 祈禱: 神啊,在學習「知道你是誰」的過程中,求你加添我的信心和謙卑忍耐的心。 乃縵長大痲瘋得醫治的故事,讓人知道耶和華並非一邦一國的神,而是整個宇宙的全能主宰。這故事牽涉了一個身分尊貴卻謙卑地相信耶和華的大將軍、一個忠心地幫助主人渡過難關的僕人、一個無私地醫治敵軍元帥的先知,以及一個因貪婪而招禍的先知僕人。 那個被擄到乃縵家中的以色列婢女,是一位毫不起眼的女子,她只聽過先知的名聲而未見過其本人,但卻對先知的能力深信不疑。當乃縵為自己的大痲瘋感到苦不堪言的時候,那婢女便向主母建議找以利沙醫治。其後乃縵把這事告訴亞蘭王,亞蘭王反應熱切,著乃縵帶同三百公斤銀子、約七十公斤金子、十套華服,以及一封信去見以色列王,要求對方處理乃縵的問題。諷刺的是,以色列王以為亞蘭王為難他,目的是想找藉口出兵攻打以色列,殊不知在他的身邊有一位大能先知可以幫助他。 當乃縵來到以色列找先知,身為亞蘭王元帥的他以為可以得到隆重禮遇。豈料以利沙卻沒有見他,只打發一個使者叫他到約旦河沐浴七次。以利沙的態度和他所提出的醫治方法觸怒了乃縵,一怒之下,他打算回家去。但乃縵的僕人卻力勸他順從先知的指示,結果,乃縵一試即痊癒。他歡喜若狂,說:「如今我知道,除了以色列之外,普天下沒有神。」(15)後來,乃縵回到以利沙那裡,想要送他禮物,但以利沙卻堅拒接受,以避免行醫詐財之嫌。乃縵得醫治後,決心以後單單事奉耶和華,並坦承自己過去因職責所在,曾跟隨亞蘭王一起進臨門廟(當中供奉了敘利亞人所敬拜的神祇),於是求神赦免,由此可見他對信仰的認真。 可惜的是,以利沙律己的榜樣未能影響他的僕人基哈西,他財迷心竅,瞞著先知,追上乃縵,向他討禮物,結果神把乃縵的大痲瘋傳了給他和他的後裔,作為懲罰。 神透過一個卑微的婢女,把醫治大淋瘋的方法告訴乃縵,從而成就了乃縵的好事。無論你是甚麼人,有甚麼身分,神都可以透過你成就祂的工作,叫你周邊的朋友、同事和親人蒙福。你可有想過神會怎樣使用我們?我們可以怎樣成為別人的祝福? 乃幔與基哈西(五章1~27節) (臺北基督之家) 分享: 本段經文敘事雖然是一個脈絡、情節,卻有兩個高潮;故意將兩個人物、兩套故事拿來對照,把乃幔與基哈西放在一起,形成為強烈的對比。乃幔前後的態度是判若兩人,改變十分鮮明、顯著;從乃幔的改變可以看出,當人真實的遇見了神,就不能不降服下來,當人不肯謙卑下來,堅持自己的成見,就經歷不到神。原本乃幔是帶著亞蘭大將軍的架子,認為以色列的先知一定會出門迎接,並要執行一套宗教的醫治儀式,不料以利沙只是打發僕人,告訴他往約但河沐浴七次,完全不理會他的身分背景;如果乃幔就這樣一氣之下,驕傲的離去,不但皮膚病無法得醫治,更遺憾的是可能永遠無法遇見獨一的神。當然,乃幔也知道自己被醫治,不是因為約但河的水質,乃是因為順服神的命令(即便並不合理);所以他不但宣稱以色列的神是獨一神,並且告白此後只向耶和華獻祭。 基哈西是長年在以利沙身邊服事的僕人,縱然沒有成為先知的門徒,先知的教訓、法則也早該耳熟能詳了。然而卻一時之間犯了四件嚴重的錯誤:(一)貪心,貪心其實無異於拜偶像(二)說謊,說謊就是沒有真理,魔鬼是說謊者之父(三)違背了主人的意思,就是悖逆的罪(四)利用神的恩典得利,如同使徒行傳中,行邪術的西門,在聖道上無份無關。基哈西最後的結局,是自己與後裔都被大痲瘋沾染,實在值得我們警惕。無論怎樣,我們或許仍然不解,為什麼基哈西長久隨侍以利沙身邊,居然會同時犯下如此多嚴重的錯誤,真正的原因何在?經過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問題的關鍵就是「貪心」。 親愛的弟兄姊妹,乃幔與基哈西都是我們的借鏡。乃幔的故事提醒我們,如果長期活在驕傲、成見裡,就不可能對神有經歷;另外,基哈西的結局警戒我們,如果不從今日嚴格對付老我中的貪婪,無論懂得多少屬靈道理,恐怕都難免有一天會功虧一簣。 回應:親愛的主耶穌!禰知道我的習慣不是依靠禰,而是靠自己、靠朋友、靠辦法,求禰赦免我;也求主一步步的教導、帶領我,改變我的壞習慣,天天學習依靠主。阿們! 禱讀:提摩太前書六章9~10節 9 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欲裡,叫人沉在敗壞和滅亡中。 |